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佛山市高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高明区质量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5月30日发表  

主动公开

  明府办〔2017〕76号

  佛山市高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高明区质量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6-2020年)的通知

各镇政府、街道办,西江新城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佛山市高明区质量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区市场监管局反映。

 

 

                           佛山市高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5月8日

 

 

  佛山市高明区质量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6-2020年)

  为深入贯彻《***关于印发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2〕9号)、《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强省战略的决定》(粤发〔2016〕9号)、《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质量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佛府办函〔2016〕811号)等文件精神,切实提高我区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四位一体”的总体水平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引领和带动全区经济社会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在对我区质量发展现状、机遇挑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十三五”期间高明质量强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明确主要任务,提出质量强区建设的保障措施。本规划旨在指引全区践行“大质量”发展理念,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形成“大质量”发展格局,力争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抢占“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机遇,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规划期限为2016年-2020年,是我区“十三五”重点规划,也是未来5年我区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指导性、规范性和有约束力的文件。

  一、我区质量发展现状

  (一)“十二五”时期我区质量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十二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围绕质量强区和质量提升主线,我区质量工作始终坚持以服务高明经济发展为己任,突出以质取胜的工作主线,坚持安全为先,严格依法行政,不断夯实质量基础,改进政风行风,确保勤政廉政。成立质量强区工作组织协调机构,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推动企业家形成“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四大质量水平显著提升,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有力促进了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产品质量显著提升。

  “十二五”期间我区新增广东省名牌产品 6个,使我区广东省名牌产品总数达到16个。推行企业分类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积极开展产品质量专项整治活动,引导龙头企业建立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引导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佛山高富中石油燃料沥青有限责任公司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广泛发动优秀企业申报质量奖,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其中,佛山高富中石油燃料沥青有限责任公司荣获第一届佛山市政府质量奖,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荣获第二届佛山市政府质量奖。

  “十二五”期间我区累计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17项,行业标准21项、地方标准20项。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共建设了2个省级和1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菜篮子基地28家。开展现代服务业标准化建设,佛山市高明盈香生态园有限公司成为我区首个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7家企业获得“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证书,50多项专利和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发布实施7项联盟标准,97个产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

  在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方面,我区于2015年初开始大力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是全国首批试点县(区),是广东省4个创县(区)之一,是珠三角地区唯一一个县(区);积极推动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建成首批省级出口农产品示范区1个,有力地提升了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确保从批发源头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口,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紧紧围绕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促进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两大主题,着力解决影响药品和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逐步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措施不断创新,食品药品专项整治保持高压态势,食品药品宣传工作不断深入,进一步提高高明食品和药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十二五”期间,我区的产品合格率稳步提升。2015年,重点工业产品内在质量抽查合格率为95.75%,出口食品合格率达100%,食品药品抽检合格率达96.5%,食品生产环节抽检合格率达95%,食品流通环节抽检合格率达96%,餐饮服务环节抽检合格率达95.1%,药品评价性抽样合格率达100%。

  2.工程质量稳定提高。

  在工程质量方面,积极推进建筑施工“三大行动计划”,全区工程质量显著提高,住宅工程100%实行质量分户验收,全区大中型工程项目验收一次性合格率均达100%。大力推动绿色建设,以绿色为向导转变建设发展模式,以西江新城为核心打造低碳社区和示范建设样板,大力发展低碳绿色建筑,全面落实建筑节能各项措施。

  3.服务质量优质高效。

  在政务服务质量方面,启动政务服务改革创新,推进项目投资建设、法人办事、自然人事项“一门式”改革。全区法人“一门式”行政服务实现160多个服务事项“一窗通办”,自然人“一门式”政务服务平台可在线办理176项自然人办事事项,建成一街三镇行政服务中心及72个村(居)行政服务中心,实现行政服务延伸覆盖全区各村(居),进一步方便当地企业和群众办事。在生产性服务质量方面,依托科研院校和骨干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努力培育科技创新平台。目前全区已构建起包括高明(中科院)新材料专业中心、金属高效轧制国家工程中心高明分中心等9个行业创新平台。建设和完善各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加强相互配套、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建成各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35个。现代物流水平不断提升,广东万方投资有限公司的标准化物流设施设备的推广与应用项目、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的小调味立体仓库及标准托盘租赁项目被评为佛山市物流标准化试点项目;佛山市高明珠江货运码头有限公司、佛山市高明区香江连锁商场有限公司、佛山市浩辉食品配送有限公司获得2015年佛山市“智慧物流腾飞计划”试点企业称号。电子商务园区快速发展,依托佛山市塑料制品国际采购中心,规划了万方电子商务专业园区,为企业加快集聚搭建了平台,目前已获得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称号。华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原材料交易平台“万塑汇”已初步完成并开展推广营运,而最具高明本土味道的“高明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已进入测试阶段。在生活性服务质量方面,以皂幕山、泰康山、盈香生态园、深步水旅游度假区、美的·鹭湖森林度假区等旅游项目为依托,借助互联网+举办绿博会,游客量节节攀升,佛山高明生态养生休闲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不断加大公共服务投入,推动教育、体育、卫生等服务业的发展,城乡医疗服务更趋均衡。

  4.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结合上级政策和我区实际情况,制定“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完成重点企业的环保改造工程,推进重点行业自愿地开展清洁生产,积极推广消减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清洁生产技术,提高大气治理及企业管理水平。通过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管理能力、强化工业污染源整治和控制、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应用、全力开展机动车污染防治、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措施,开展大气污染、水环境整治,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空气质量显著改善。出台了生态区建设规划、创建国家生态县(区)工作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推进生态创建工作。监测数据显示,我区2011年-2015年大气优良天数达1441天,优良率为85.5%,空气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居于佛山五区前列;河涌水质稳步提升,逐渐达到功能区要求,地表水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为100%;已有51条行政村完成市级生态村建设,其中更合镇白洞村还成功创建为广东省生态村,经省环保厅同意,荷城街道塘南村拟被推荐为国家级生态村。

  (二)高明质量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抓质量创品牌。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的4个主要特点都有着强烈的“质量”要素。这说明在“新常态”下,靠低成本竞争的时代正在过去,以质取胜的发展阶段已经到来。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坚持以质量为重,把提高质量作为“新常态”下推动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主攻方向。我区在拥有石化塑料、金属加工、针织服装等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创新发展和深化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标准化战略已是时代之需。力推石化塑料、金属加工、针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培育一批知名度高、美誉度好、竞争力强的区域品牌,引导企业抓质量创品牌,增强城市质量竞争力,成为高明质量发展的长远之策。

  2.质量发展亟需产业结构性调整。

  近年来,我国消费者到海外抢购马桶盖、洋奶粉等现象时有发生,与此同时,国内生产的同类商品却存在消费需求不旺甚至滞销积压的现象。从表面上看,这是由于消费者对国内产品质量的信心不足,从根本上讲,这是因为自身有效供给能力不足而导致大量“需求外溢”。这种情形在生产领域随处可见。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就必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我区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兴产业,推进主题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新兴产业集聚,从根本上***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和不平衡的问题。

  3.国际挑战要求扎实质量“内功”。

  佛山作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拥有一大批知名品牌,“佛山制造”享誉海内外。但我区的制造业大而不强,工业产品质量与德国、日本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这给佛山制造特别是我区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带来了严峻挑战。在制造业面临着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双向挤压的国际大背景,以及兄弟城市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大环境下,我区必须着力提高质量和效益,才能更好地促进高端人才、产业和资源集聚发展,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力。如今,我区亟需以落实佛山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广东省质量强区示范城市、筹建“全国人造革合成革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为契机,以提升质量为主攻方向,大力弘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扎扎实实练好质量“内功”,以高质量的产品、工程、服务、环境,打造“珠西先进制造高地,岭南美丽田园新城”。

  二、“十三五”期间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系列***精神,依托制造业产业基础,坚定不移走质量强区发展道路,以提升质量总体水平和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目标,以提质增效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为路径,大力弘扬精于设计、工于制造的“工匠精神”,把质量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着力推动质量创新,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高层次供给体系建设,构建现代监管体系,全面推动我区宏观经济发展质量和微观产品、服务、环境、工程质量“双提升”,以推进高明制造向高明创造转变、高明速度向高明质量转变、高明产品向高明品牌转变,引领和带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迈向质量时代。

  (二)发展原则。

  1.质量引领。准确把握改革创新与转型升级的着力点、持续增长和全面发展的结合点,打造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化、可持续经济系统,打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营商环境。

  2.创新驱动。以创新驱动为第一动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大力集聚高水平创新要素,营造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推动经济结构向高端发展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业态跨界融合,推进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质量不断提高。

  3.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充分保护好我区生态优势,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发展资源,把生态文明融入质量发展方方面面,加快形成绿色质量理念,追求发展的速度与结构、效益相统一,资源、环境和人的发展相协调,既立足当前,更着眼长远,持续走出一条文明发展和进步的绿色道路。

  4.全面开放。顺应世界经济深度融合趋势,充分发挥我区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珠江—西江经济带、珠三角一体化和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强化与广州及珠三角其它地区合作,增强与港澳地区合作,开创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深水平的对外开放合作新格局。

  5.以民为本。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促进经济效率最优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实质性增加社会总福利,使质量型发展民有民治民享模式的根本形成,成为推动我区质量持续跨越的不竭动力。

  (三)发展目标。

  抓住落实佛山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广东省质量强区示范城市、筹建“全国人造革合成革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的契机,践行“大质量”发展理念,建立较为完善的“大质量”工作机制,基本形成政府监管、市场调节、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社会参与“五力融合”的“大质量”发展格局。到2020年,全区质量公共服务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基本建成,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四位一体”升级水平明显提高,质量基础管理能力、质量安全保障能力、质量技术支撑能力不断提升,质量竞争优势不断显现,社会质量意识明显增强,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全区人民,创建广东省质量强区示范城市各项目标圆满完成。

  1.质量发展方式实现转变。到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2%,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7%,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0件,出口商品国际质量竞争力显著增强,掌握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及行业共性技术,建成全省质量强区示范城市,重点打造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机械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园为载体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基本实现高明制造向高明创造转变;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明显提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基本实现高明速度向高明质量转变;培育一批细分行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争取达到100家,在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及新三板上市企业超过10家,建成1个以上国家、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获得省、市政府质量奖企业达到4家,有效期内省名牌产品达到35个,有效期内著名商标达到38件、驰名商标达到12件,基本实现高明产品向高明品牌转变。

  2.质量技术基础得到巩固。标准话语权明显增强,主导和参与制订国家标准5个以上;制修订行业和地方标准12个以上;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以上;制定发布联盟标准12项;计量自主权明显增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达到50项;认证认可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与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实现互认的实验室超过5家;围绕全区产业发展重点,以建设VDE 测试及认证服务中心为重点,以推进中小微企业产业创新基地配套创新服务平台、沧江工业园科技创业(孵化)中心建设为核心载体,推进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开放性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3.构建“四位一体”质量升级体系。

  (1)产品质量升级。在产品质量升级方面,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初步建立,重点领域产销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生产加工环节及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定提高,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稳定在94%以上;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覆盖率100%;通过树立一批质量进步、品牌建设成绩突出的示范区标杆,推动各产业示范区进一步规范产业发展,提升产业产品质量,2018年底建成全国人造革合成革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在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升级方面,力争到2020年末,全区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状况持续稳定向好,主要食品药品监督抽检内在质量合格率达95%以上,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到96%以上,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农产品食品药品等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公众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社会共治局面初步形成,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显著提升,使我区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农产品食品药品最安全的地区之一。出口商品未发生遭境外通报或退运,且3年内本区生产的出口商品遭境外通报比率(通报次数/出口批次)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全区特种设备万台设备事故死亡率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安全保障长效机制运行良好。

  (2)服务质量升级。在政务服务质量升级方面,“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改革不断深化,规范化建设区、镇服务大厅,真正实现“一窗通办”、“同城通办”,全面推广网上办事大厅,完善“一个平台”、“一套标准”、“一个数据”的建设,全面优化全区政务服务工作,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审批服务,营造便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营商环境。在生产性服务质量升级方面,依托承东启西区位优势和西江黄金水道,打造西江西岸区域性物流中心,加快实施“智慧物流腾飞计划”。大力发展与生态休闲旅游相结合的商务会展以及工业、农业等主题会展。建设“数字高明”,推动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建立区、镇(街道)、村(居)三级科技网络体系,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建设创业中心孵化生产基地和省级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超过85%。在生活性服务质量升级方面,创新发展休闲旅游业,以佛山市高明盈香生态园有限公司为示范点深入推进服务标准化建设,不断优化旅游环境,打造在泛珠三角地区具有较强辐射力和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和岭南旅游文化名城。着力提升现代商贸流通业,以融入广佛大商圈、辐射粤西城市群为方向,发展新型商贸形态,实施商贸一体化发展,打造以西江新城、荷城商圈为龙头,以杨和、明城、更合镇中心区商业中心及商业街为支撑,合理分工、科学布局的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体系。建设集信息、通讯、服务、管理于一体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全面建立城乡社区服务和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发展城乡一体的文化服务业,加强文化设施建设,规范发展文化娱乐服务场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廉价高效的城乡卫生服务体系。

  (3)工程质量升级。重大建设工程的耐久性、安全性增强,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大中型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其他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8%以上;建筑工程节能效率和工业化建造比重连续3年提高,工程项目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要求,严格执行节能标准规定,新开工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100%;按照建设程序报建的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全区受监房屋建筑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8%,城市保障房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住宅工程 100%实行分户验收和100%设置永久性标牌;引入设备管理机制,有效保障设备工程质量和安全;严格执行国家《住宅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

  (4)环境质量升级。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实现100%;加大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力度,严格处理源头污水,推广污水管网网格化精细管理模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再生水回用率达10%;全区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到90%,大力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9.8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2%,使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

  各项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提升。围绕“五大行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村级工业区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河涌综合整治行动、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行动、“互联网+”环境保护行动)深入开展各项工作,严格落实水源涵养区、地下水源、饮用水源等重点区域的环境保护措施;加快推进清洁能源替代,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建立我区污染源分析系统(GIS),进一步健全完善环境执法监管联动机制,实现大环保联动,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的理念,构建出生态宜居城市。

  三、“十三五”时期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质量技术基础建设,追求先进制造。

  1.发挥标准化对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加强先进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标准研究,探索制定区域智能产品技术标准,推动智能产品兼容互通,打造“高明智造”品牌。加大数控装备等领域关键技术重要标准研究力度,推动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主导和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制订,掌握行业话语权。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行业协会的引领组织作用,推动产业集群标准联盟制定实施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联盟标准,提升区域品牌竞争力。大力推动服务业标准化,在“十三五”期间引导主要服务行业建立一批服务标准化体系,促进服务业规范化发展。支持企业开展生产、经营、管理标准化建设,积极创建标准化试点和示范区,强化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推动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通过内部挖潜和借助外界专家力量,打造一批农业标准体系文件,进一步完善具有高明特色的农业标准体系。

  2.发挥计量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柱作用。大力推进计量基准和标准建设,建立高水平量值溯源和保证体系,完善量值传递体系,提升计量检定校准服务能力。抓好法制计量监管,夯实工业计量基础,力争我区装备制造、环保等领域工业计量技术水平保持全省领先水平。加强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监管,鼓励企业推行清洁生产,落实节能减排任务,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

  3.发挥检验检测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服务支撑作用。围绕全区产业发展重点,以建设高明VDE测试及认证服务中心为重点,以推进中小微企业产业创新基地配套创新服务平台、沧江工业园科技创业(孵化)中心建设为核心载体,推进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开放性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食品、农产品质量快速检验检测手段,提高检验检测能力。推动大型检测仪器等检测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减少企事业单位在科研创新、检验试验等方面的投入和重复建设,降低企业自主创新成本,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良好服务环境。

  4.发挥认证认可的规则作用创建高明优质产品。认证认可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充分发挥质量检验检测平台和各类中介组织作用,全面提升认证认可服务能力,提高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有效性,推动资源型产品认证、管理体系认证健康有序发展。针对食品行业,在骨干企业中大力推进食品安全领域良好农业规范(GAP),针对出口食品企业,采取“逐一帮扶”行动,帮扶企业建立具有防护功能的HACCP体系,帮助企业获得国外备案注册,全面推进食品竞争力提升工程。针对配合认监委开展对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体系及服务认证、食品农产品认证和检验检测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

  (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打造“信用高明”。

  1.建立健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机制。落实企业产品质量主体责任,重点是“法人”,关键是制度。要强化企业法定代表人作为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建立企业质量安全责任人约谈和质量安全承诺制度、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建立健全信息公开长效机制,推动大中型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实施质量关键岗位考核机制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制度,切实增强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自觉性。

  2.全面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以各级政府质量奖为导向,鼓励企业广泛采用卓越绩效管理、精益生产、六西格玛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夯实企业质量管理基础。扎实开展质量标杆、质量改进、质量攻关和领先企业示范等活动,借助外部专家力量和充分发挥各类中介组织作用,引导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比如推动中小型企业建立覆盖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控制、出厂检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3.积极营造企业质量诚信环境。加强我区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以统一信用代码为基础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实施质量信用分类监管。加快建设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在商业流通、工业产品生产、食品药品监管等重点领域试点建立行业信用管理档案,实现部门间企业质量信息互通和共享。企业建立质量诚信体系并向社会公开“质量诚信承诺”,对质量失信的企业纳入质量失信“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开,把企业的信用行为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营造让守信企业一路畅通、失信企业寸步难行的企业质量诚信环境。

  4.广泛调动全社会监督力量,建立完善消费维权多元共治机制。充分发挥12345热线整合后的投诉处理大平台作用,建立跨部门联动的消费预警机制、投诉调处机制和违法查处机制。健全消费维权和社会监督网络,充分发挥社会质量监督员作用,构建行政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公众参与、司法保障等多元共治的消费维权和社会监督体系。协调相关行政部门高效处理消费纠纷,使质量安全事故受害者得到及时、合理补偿,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完善质量监管体系,铸造“安全高明”。

  1.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立质量首负责任制度,引导销售商与生产商签订产品质量保证及责任追溯协议,落实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建立重点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让消费者能够准确掌握 产品原产地、加工、物流、销售等环节信息,倒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比如,建立以“菜篮子基地”的“六有”标准、“家禽集中屠宰”“肉品统一配送”等为重点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安全。

  2.构建质量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立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风险预警和风险排查,逐步完善质量风险分类分级监管机制,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率先把握本区作为全省“智慧食药监”试点区的有利条件,总结实施经验,逐步将信息化监管推广至全区其他生产行业,依托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网络化先进信息手段,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统一高效的信息化系统,准确掌握企业、区域、行业产品质量状况,对发现的质量安全隐患及时预警,开展专项整治,将质量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强质量安全应急管理,优化重大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流程,提升处置能力,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3.强化质量安全执法监督。强化基层监管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对监管执法人员特别是基层监管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和一线执法骨干的专题培训。充实一线执法力量,切实提高基层执法人员的市场监管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严格落实日常巡查、监督抽查、执法检查等措施,在质量问题多发行业、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和全过程规范管理,坚决淘汰不符合质量安全强制性标准产品。加强对电梯、锅炉等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始终保持打假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短斤缺两、 恶意欺诈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违法行为,让群众真正“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加强联合执法,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对于涉嫌犯罪的违法行为将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打造“高明产品全国用”形象。

  1.支持企业加快形成自主品牌。引导大中型企业制订实施品牌战略规划,鼓励企业参加全国品牌价值评价,积极发动企业申报省名牌称号。指导企业提高商标创造、管理和保护能力,鼓励企业注册国际商标、申报驰(著)名商标。加强企业核心知识产权培育、发展与保护,推动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和商标品牌保持快速增长,建成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依托品牌提升策略,逐步将我区内有市场、有规模、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企业培育为龙头企业,鼓励其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催生特色产业链。加快培育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和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依托绿博会提高农产品品牌知名度。

  2.进一步强化区域品牌建设。结合我区特色产业集群分布特点,发挥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平台作用,加大区域品牌培育力度,对创建区域品牌的产业集群和重点企业,给予申报名牌和质量奖、驰(著)名商标、金融信贷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以“全国人造革合成革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的筹建已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复为契机,引导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开展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和广东省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区域品牌建设的积极性,引导企业积极参加全国品牌价值评价,提我区总体品牌价值。开展骨干企业千百亿名牌培育工作,努力形成一批国际化的自主品牌,提升品牌价值和效益;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各级政府质量奖。加强品牌运营和维护工作,建立健全品牌保护机制,开展经常性的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假冒伪劣违法行为,确保区域品牌这张“金字招牌”不能丢。加强区域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把区域品牌推广与招商引资、开拓市场、区域交流合作等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高明区域品牌的影响力,提高消费者对“高明制造”的认可度,打造“高明产品全国用”的形象。

  (五)构建质量文化支撑体系,力争“人人崇尚质量”。

  1.营造质量文化氛围。开展多层次质量文化建设,实施全民质量意识和素质提升工程,持续打造中小学生质量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的精神从小培养、深入人心。积极开展“3·15”“食品安全宣传周”“质量月”“安全月”等主题活动,普及质量安全知识和法律常识。推进质量信息公开,完善质量投诉举报处理机制,通过有奖举报、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消费者和社会组织参与质量监督。发挥行业协会引导作用,促进行业诚信自律、规范发展。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引导作用,加大对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宣传推广力度,坚决曝光质量突出问题和事件,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

  2.建设质量人才队伍。大力弘扬精于设计、工于制造的“工匠精神”,挖掘和表彰一批对产品精雕细琢、对质量精益求精的高明工匠,树立“高明制造”模范榜样。实施技能人才培养计划,依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试点,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培育一批专业技术精、实操能力强的现代产业工人。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和广东职业技术学院、高明职业技术学校、高明区技工学校等中高等院校作用,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高水平质量科技人才、质量管理人才。引导本土企业家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变革,实施“优秀企业家”和“优秀职业经理人”培育工程。每年优选20人列入区“优秀企业家”和“优秀职业经理人”名单,再从中选拔3-5名进入佛山市“优秀企业家”和“优秀职业经理人”群体,并实施相应的扶持和优惠政策,加强对“优秀企业家”和“优秀职业经理人”的业务培训,通过新闻媒体对“优秀企业家”和“优秀职业经理人”事迹的宣传,树立榜样力量,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六)全面发展“四位一体”质量升级,打造“质量高明”。

  1.建设“珠西先进制造高地”。

  把握《中国制造2025》发展机遇、佛山领衔打造“珠江—西江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契机,按照“智能领航、龙头带动、全链发展”基本思路,引进一批国内外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进驻,重点打造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机械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园为载体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分类开展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智能企业试点,构建互联网化装备制造产业链,建设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推进智能制造重点示范工程建设,打造千亿级珠西装备制造基地。按“佛山车、佛山造、佛山配套”的总体思路,全力推进佛山中车现代有轨电车制造基地、陆地方舟、杨和装备制造园区等载体建设,以纯电动汽车和汽车电池为重点,支持德方纳米科技项目增资扩产,支持万和电气、住友电梯、讯达电梯等一批装备制造业增资扩产,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业,推动“高明制造”向“高明智造”转变。

  2.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制造业。

  (1)提升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以现代纺织服装为发展方向,借助“互联网+”发展理念,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溢达纺织等为龙头企业,进一步上规模上档次,发展技术先进、引领时尚、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纺织服装工业体系。以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终端产品为龙头,以染整织造技术进步、织物面料开发为突破口,加快形成纺织服装特色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服装产业链条,在产业集群内部、重点环节中加强产业关联和上下游配套,力推高档布匹面料生产、新材料布匹面料生产、品牌服装生产、新产品研发等,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推进农产品食品质量升级。以我区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契机,继续强化监管措施,积极创新监管手段,不断巩固、提升创县成效,大幅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佛山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广东省食品安全城市为抓手,按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要求,把全面提升质量安全监管水平作为推进农产品食品质量升级的关键环节,提升完善区、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进规模以上、高风险食品生产企业实施良好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HACCP、ISO22000等认证标准,不断提升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实施农业品牌带动战略,创建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三品一标”产品,引导我区农产品食品走标准化、精品化、规模化生产经营之路,推进合水粉葛等特色农产品集约生产、产业经营、精品加工,加强绿色农产品的宣传推广营销,提升我区农产品绿色健康的品牌价值,支持海天公司打造成为国内外重要调味品制造中心。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广和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着力推进企业创新、科技进步和质量监管,提高技术工艺水平,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实现食品与农副产品加工质的提升,重点发展粮油、畜禽产品和果蔬深加工,开发高档酱油等新产品,打造大型现代主食加工配送中心、有机食品流通平台和供应基地。创新“互联网+农业、电商+农户”合作发展模式,打造集合农业电商、检验检测、饮食服务、物流配送、生态旅游、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珠西农产品集散中心高明农产品物流园。

  (3)推动金属材料产业朝高端化发展。依托杨和镇金属材料和更合镇不锈钢制品两大专业基地,加强杨和“金属材料专业镇技术创新中心”辐射带动作用,搭建杨和镇、更合镇“共享、共赢”技术创新和孵化平台,引进龙头企业,加强金属材料处理、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的研发,重点发展金属结构制品、金属装饰制品、不锈钢制品、金属包装、金属工具制品等产品系列,逐步引进或引导企业发展再生金属产业,整合拓展产业链条,基于循环经济与静脉产业经济原理,构建高明金属产业闭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引领企业向高效节能环保与自主创新发展,向产业规模化和产品高端化发展,加快金属材料行业由单一结构向多元化方向转变,培育华南重要的金属加工与制品业的研发、生产集群。

  (4)促进石化塑料产业向精深化发展。借助我区合成革产业基地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加快培育以亿龙塑胶、国际塑料采购中心等为龙头的塑料产业集群,拓展以人造革、合成革为拳头产品的配套产业链,重点建设集合成革、人造革、塑料化工、塑料机械、塑料建材、塑胶制品为一体的区域品牌,加快探索研发生物降解塑料、改性PP、改性PVC等改性塑料。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1)借力先进技术提升政务服务质量。推进“互联网+政务”行动,深化“一门式”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围绕“e门政务,e窗通办”,全面推进行政审批的便利化、网络化、智能化和自助化。以网上办事大厅、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电子监察系统、网络发言人平台等政务服务平台为依托,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推进“网络行政”“网络问政”“网络监督”建设政务数据中心,形成集网上办事、综合服务、指挥调度、决策支持、效能监察于一体的政务服务大后台,进一步优化政务流程,借力外部专家力量,参考兄弟区域优秀成果,创建政务服务“高明标准”,以标准化的形式规范政务服务工作,提升政务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打造具有高明特色的高效政务服务体系。

  (2)做大做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围绕和聚焦西江新城,坚持“以城促产、以产兴城”理念,依托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平台,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加快提升中心城市服务功能,将西江新城打造成我区最具活力、竞争力和辐射力的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加快规划建设西江新城,合理规划布局一批以生产性服务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加快引入带动效应强、辐射面广的总部经济和高端服务等项目,重点发展商务会展、金融商务、科技信息服务、文化创意、跨境电商等生产性服务,建成西江西岸生产性服务中心和高端商贸商务中心。

  (3)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承东启西区位优势和西江黄金水道,加快发展多式联运、物流配送、网商仓储、跨境电商等物流新业态,打造西江西岸区域性物流中心。加快实施“智慧物流腾飞计划”,推进珠江货运码头港口先进装备应用工程等项目建设,推动物流航运与工业园区协同发展,完善西江航运物流、产业物流、城市配送物流体系,建设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智能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4)创新发展休闲旅游业。紧扣“珠三角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发展定位,基于全域旅游、旅游+的新理念,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特色,发挥生态环境优势,通过进一步改革创新,加快旅游的开放、融合、持续发展。全力培育与提升旅游产业要素和民宿旅游、体育旅游、乡村旅游、自驾旅游等新业态,推行“优质高明旅游”计划,加强“要明鹤兴”区域旅游合作,构建一批竞争力强的旅游产品,营造一批旅游知名品牌,培育一批旅游龙头骨干企业,力争实现旅游业增加值占地方经济GDP的比例达到7 %左右,努力把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我区社会经济的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促进我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全面提升区域价值。

  4.提升环境质量,打造绿色发展样本。

  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做全市乃至全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样本,努力实现与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环境质量目标。狠抓环境综合治理,围绕“五大行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村级工业区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河涌综合整治行动、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行动、“互联网+”环境保护行动)深入开展各项工作。强化对工业废气、扬尘、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等大气污染源治理,推进“再造沧江”工程,继续推进区内河涌治理,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提高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水平。深入推进节能降耗,强化节能、环保、土地、安全等约束性指标管理,大力构建循环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构筑集山、林、水、湖为一体的生态屏障和“三廊三带”生态廊道。开展“绿城飞花”主题绿化景观建设,推进生态景观林带、森林碳汇、森林进城围城、乡村美化绿化四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创造优良人居环境。

  5.提升工程质量,建设田园新城。

  (1)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加强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全过程质量管理,探索新形势下信息化管理方法,利用已建成的建筑工程视频监控平台、多个工程微信群,增加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监管,提高工程监督效率,确保大中型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保持100%。严厉查处建筑工程违法分包、转包、挂靠的现象,继续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监督工作,进一步促进建筑施工、工程监理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各项质量安全责任制,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建筑行业不良行为及时通报、扣分。

  (2)推进绿色工程发展。提高工程质量技术创新能力,推广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建材,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作为评价工程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确保新开工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100%,以绿色工程保护高明“六山一水三分田”,依托生态建筑建设“岭南美丽田园新城”。

  四、保障措施

  质量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跨部门、跨领域的综合性系统工作,全区上下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完善质量工作领导机制,构建“大质量”工作格局,力争为高明质量强区建设尤其是高明落实佛山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广东省质量强区示范城市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区质量强区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对质量强区建设的整体部署和协同推进,统筹协调各镇(街道)、各部门、社会组织及企事业单位开展质量升级发展工作。全区各级党委、政府要将质量升级发展工作纳入本地区“十三五”规划中,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各镇(街道)、各部门特别是有牵头任务的部门,要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层层分解目标,建立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质量强区工作目标责任体系,做到心中有目标、肩上有担子、身上有压力,各司其责,通力合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确保质量强区建设的有效开展,推动我区质量升级发展。

  (二)加大政策扶持。

  建立质量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障质量工作经费投入。重点加强行政执法能力和涉及民生的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技术机构建设,提升质量监管部门的履职能力。加大对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质量安全监管的财政投入,保障质量安全抽查经费。建立健全并严格实施质量奖励制度,对获得各级政府质量奖、中国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和国家优质工程等荣誉称号的组织给予表彰奖励。

  (三)强化法治建设。

  运用法治思维统领质量升级发展,依法行政,严格遵守产品、工程、环保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切实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完善质量法制监督机制,从严规范、治理执法行为,廉洁自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

  (四)强化考核评价。

  认真落实省质量工作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我区质量考核机制和指标体系,组织开展对各镇(街道)、各部门质量工作考核,强化督查督导和考评通报,对于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将进行严肃问责、追责。

  (五)关注市民参与。

  强化全社会质量意识,构建政府、媒体、协会、企业和民众等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并努力推动质量升级发展的新格局。把市民对质量升级发展的感受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有计划地采用多种测评手段,通过不同的方法和途径,让老百姓评价质量升级发展情况,分享质量升级发展成果。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崇文派出所四个三工程助推阳光行动
  2. 高平交警走进校园集中为学生上好开学交通安全第一课
  3. 炎帝故里奋进高平系列报道之四——康养福地彰显高平特色的实力担当
  4. 深入走转改喜迎十八大——高平梨农的新希望
  5. 发改局及时落实政府常务会议精神
  6. 陵川县工商局采取三项措施全面规范执法监管行为
  7. 陵川县2014年限价普通商品住房公开配售的公告
  8. 王震调研受灾情况和灾后重建工作
  9. 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重点督办建议(10件)
  10. 南山街道修补道路便出行助力创城暖民心
  11. 市采购中心政府采购严把五关
  12. 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
  13. 六届市委第84次常委会召开
  14. 邹树琦夜间突击检查环保工作
  15. 陵川哥俩扬威国际武术赛场
  16. 公安局迅速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力推进国庆安保和各项公安工作
  17. 王云鹏追悼会25日举行
  18. 我县查处一起违法经营死猪案
  19. 康营小学举办法制教育专题讲座
  20. 靳水生深入三个街道办事处调研指导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21. 陵川县地税局连续三届荣膺山西省文明和谐单位标兵
  22. 2010年度标兵——赵来昌
  23. 山西今日起进京公路客运实行实名制购票
  24. 张九萍主持召开领办重点改革任务情况汇报会
  25. 陵川城西加油站油泵有猫腻
  26. 专项行动成绩突出高平公安食药侦大队获公安部通报表扬
  27. 原村乡普查员倾情奉献普查工作扎实开展
  2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陵川县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29. 礼义派出所坚持晨练出成效
  30. 高平三中实施青蓝工程
  31. 这里的红白理事会受到群众欢迎
  32. 高平六强化六严查着力整治扶贫领域突出问题
  33.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丨司法局建章立制多措并举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
  34. 2017年全市建设矿井及施工单位4月份领导入井带班公告
  35. 关于2016年度全县中小学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拟推荐情况的公示
  36. 陵川县2013年公开招聘广播电视专业技术人员领导组公告(第六号)
  37. 高平市入企服务网格化营商环境再优化
  38. 让农村百姓远离***
  39. 杨村派出所积极开展分色预警平安创建活动
  40. 山西再次提高部分优抚对象补助标准共有20余万人受益
  41. 我县各派出所多种形式开展治安防范宣传教育活动
  42. 大黄梨的甜蜜之旅
  43. 市卫体局聚焦职业健康保护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
  44. 陵川县秦家庄乡秦家庄村文化长廊建设工程施工招标公告
  45. 全市地方煤矿主体企业2017年4月份领导入井检查计划公告
  46. 侯贵宝参加县委办公室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
  47. 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300兆瓦光伏发电一期项目
  48. 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紧抓企业小升规培育助力民企上档升级
  49. 市总工会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
  50. 我市奥迪轿车重奖招商引资特别贡献企业
  51. 庆祝***成立九十周年陵川县信合杯唱红歌颂党恩歌咏比赛决赛入围选手名单
  52. 西河底镇东王庄村村民活动广场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
  53. 秦家庄和家脚村党支部四项举措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54. 文明实践绽放长平我市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55. 全市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部署电视电话会召开
  56. 杨村镇农村支部换届圆满完成
  57. 太原市高平商会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并隆重举行
  58. 北诗镇多措并举筑牢防汛安全网
  59. 我县全面启动国庆60周年安全保卫1号行动
  60. 市政府召开全体(扩大)会议
  61. 县人大到杨村镇视察调查17月份经济及各项工作运行情况
  62. 书香高平更接地气农家书屋润泽乡村
  63. 刘杰在我县调研
  64. 陵川王莽岭跻身成为国家级地质公园
  65. 三部门合力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
  66. 陵川县2017年洪河限价普通商品住房销售方案
  67. 我市四良策推进新农村建设
  68. 实验小学家校携手共筑教育合力
  69. 从出门乘车谈改革开放30年
  70. 城管中心两节期间坚守岗位
  71. 交警大队多措并举为孩子们献上平安大礼
  72. 南城街街道北陈村建设数字乡村云平台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
  73. 陵川县六泉乡六泉村关于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项目的招标公告
  74. 市四大班子领导调研检查两节市场供应和安全保障工作
  75. 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助力我市首个乡镇交房即交证项目
  76. 2016年晋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预算公开
  77. 陵川县2010年两节文化活动时间安排表
  78. 高平新型墙材产业叫响全国
  79. 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在我市开展戊戌年国三中原文化教育旅行
  80. 范兆森调研四好农村路和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建设
  81. 陵川人大多措并举做实奥运安保工作
  82. 原村乡开展重点场所督导检查
  83. 市纪委突出四性抓好反腐倡廉教育
  84. 公安局隆重召开国庆60周年安全保卫工作动员部署暨誓师大会
  85. 加强换届组织纪律的贯彻落实确保古郊乡党委换届工作顺利开展
  86. 原健打胜一场战役诞生一个企业做强一项产业
  87. 国土局对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进行检查
  88. 张志川在阳城县调研
  89. 全县三级干部暨2021年度劳模大会隆重召开
  90. 东城街街道农家书屋学党史红色教育润人心
  91. 陵川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餐饮服务许可证公示公告
  92. 张九萍主持召开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
  93. 六泉乡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94. 六泉乡下河村治保干部勇救落水儿童
  95. 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
  96. 附城镇载歌载舞欢庆元宵
  97. 县行政服务中心2017年7月份业务情况通报
  98. 我县召开王莽岭景区极顶卧龙场锡崖沟详规汇报会
  99. 我市收听收看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晋城工作动员电视电话会
  100. 高平三中开展讲文明讲卫生争做文明三中人征文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