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报告文学长书长书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1月17日发表  

编者按报告文学《长书,长书》展现了毕节市黔西县素朴镇古胜村党支部书记冯长书在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的帮扶下,带领党支部及全村群众绝处逢生,脱贫攻坚,走上致富路子的感人故事,是毕节试验区人围绕“三大主题”,践行“两新使命”,谱写科学发展辉煌华章的生动缩影。为扎实有效开展“秋季攻势”行动,打赢打好“113攻坚战”,与全省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营造浓郁氛围。毕节市人民政府网将《长书,长书》刊发,以供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学习借鉴。


古胜村“和尚坡”变成“美女头”  (王进  摄影)

导言

时间回闪到1985年5月。

新华社记者刘子富在《赫章县有一万二千多户断粮,少数民族十分困难却无一人埋怨国家》一文中写到:

“这些纯朴的少数民族兄弟,尽管贫困交加,却没有一个人外逃,没有一个人上访,没有一人向国家伸手,没有一人埋怨国家,反倒责备自己‘不争气’,这情景令人十分感动。”

一石激起千层浪。

时任中央领导习仲勋同志批示:

“有这样好的各族人民,又过着这样贫困的生活,不仅不埋怨党和国家,反倒责备自己‘不争气’,这是对我们这些官僚主义者一个严重的警告!!!请省委对这类地区,规定个时限,有个可行措施,有计划、有步骤,扎扎实实地多做工作,改变这种面貌。”

1986年4月,时任贵州省委书记***同志亲赴毕节赫章海雀村等地调研。

1988年6月,在***等同志的倡导推动下,***正式批复同意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拉开了“多党合作在毕节”探索实践的帷幕。 
  2012年7月,时任******、国家主席***同志在《统一战线参与贵州毕节试验区建设工作报告》上批示:“要坚定贯彻‘同心’思想,奋力推进‘同心’实践,努力建设好毕节试验区。” 
   2014年5月,******在贵州省委上报的《关于毕节试验区建设发展情况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毕节试验区的成就和价值,并赋予试验区“闯出新路子、探索新经验”的“两新”使命,科学地指明了毕节试验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目标和任务。

2014年6月,贵州省委、省政府在毕节市隆重召开毕节试验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大会,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的重要批示精神,并以省委、省政府文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毕节试验区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全面支持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

于是,在***、***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统一战线和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的帮助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毕节试验区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践行“两新”使命,谱写了多党合作推进科学发展的精彩华章,培育了“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埋头苦干,同心攻坚”的“毕节精神”。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地处毕节试验区东大门的黔西县古胜村,在村党支部书记冯长书的带领下,在“穷得只剩石头”的绝境中与贫穷拼搏,与命运抗争,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科学发展的奇迹:

森林覆盖率从试验区成立之初的不到10%,增长到今天的89.68%;

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7年的174元上升到2016年的7815元,户均纯收入达5万元以上;

家家户户喝上自来水,村村寨寨通柏油路(水泥路),户户有经济产业,人人有致富路子……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张欣在黔西县素朴镇古胜村调研 (王进  摄影)

毕节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张欣到古胜村调研后说:“这是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巨大外力推动下,基层党组织激发强大内生动力,带领群众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新路子的生动实践。黔西县古胜村和赫章县海雀村一样,都是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实践的最好缩影。”

而古胜村党支部书记冯长书,强忍一家4口3人车祸致残丧失劳力等家庭悲剧的剧痛,抢抓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帮扶的机遇,带领村支“两委”及全村党员群众与命运抗争,摆脱贫困、寻找致富路子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这部《长书,长书》,就是古胜人的奋斗史,更是冯长书的人生书。

冯长书说过的一句话,让我铭记于心。

他说:“小家要管,大家更要顾,我一直这么努力、这么拼命,但始终做不好。”

在不少典型中,为了渲染主题,说主人公如何不顾父母病危、如何抛妻离子、如何不顾个人得失甚至生死的感人事迹,是有失品德和道义推敲的,我一直不推崇这样的典型。

冯长书这句话,贴切实际,生动感人。就从这句话里,就能看出他是一个有党性、有情怀、有大爱的基层党组织书记。

古胜人的奋斗史,处处有冯长书留下的深刻烙印。印证着一个一心为民、顽强拼搏、敢闯敢干的村党支部书记的形象,一个有血有肉的典型。

所以,我从文章的开篇,就采用倒叙的手法,以冯长书对老婆倾诉的方式,完成冯长书在老婆车祸前,就带领群众与命运抗争,摆脱贫困枷锁历程的叙述。

冯长书对老婆的倾诉,实际上是对古胜村人民群众的倾诉。

我想,冯长书渴望老婆意识的苏醒和对他工作的理解,更是渴望古胜村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和付诸行动的支持。

群众们积极投身修路、种树等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我想,古胜村人对他们这位“带头人”的理解和支持,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共产党人的认可和拥护。

在调研采访结束回程途中,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孩子在宽大的公路边上走着,看到我们车子过来,他马上停下回家的脚步,面向车子立正、行礼。

往前行驶10余米后,又见两个孩子像那孩子一样立正、行礼。

我们在古胜村公路上,三次遇到放学回家的孩子,遇到的孩子都向我们的车子行礼。

了解得知,这些孩子的队礼,都是一种自觉行动。

他们幼小的心灵认为,坐车来村里的,都是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及各级各部门下来的客人,都是来帮助他们的。

他们要用这种庄严的队礼,来表达他们发自内心的对共产党的感恩和拥护。

这就是以冯长书为“带头人”的纯朴、善良、勤劳、感恩的古胜村人。

张欣同志了解冯长书的感人事迹后,说:“要打好打赢 ‘113攻坚战’, 我们就需要像冯长书这样的典型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其实,在毕节3650个村级基层党组织的21.08万党员中,还有很多个像冯长书一样,带领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优秀党组织书记及党员干部。

是他们用深沉的情感和奋斗的意志,为毕节试验区科学发展的华章,加入了泥土的芳香和思想的光芒。

2018年6月,将是毕节试验区建立30周年的日子。

试验区人的故事,与试验区的成就一样,熠熠生辉。

 

第一章 电话

 

刚从上龙洞回来的古胜村副主任黄训超走进村办公室,使劲甩了一把汗说:“这个吴荣江,真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难道是和钱一起生的,一点集体观念都没有!”

跟在后面的古胜村副主任吴荣锋也气喘吁吁进了门,一屁股坐在凳子上说:“老冯,这次你亲自出马,还算好的了,前几次我们去找他商量,死活不干,给多少钱都不干。”

吴荣锋接着说:“这么小块瘦地,种苞谷打不了20斤籽籽,居然开口就要6000块钱!就因为他这德行,40多岁了还娶不倒媳妇!”

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冯长书说:“话也不能这么说,虽然那块土地没多大面积,但他种了几十年了,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应该站在他的角度想一想。我们筑池引水也是为了群众,可全村高处就这么一处水源,4个村民组500多人等着吃水,水池必须修,但要讲方法,多和他商量。”

冯长书倒了杯凉水,一口喝了下去,清了清嗓子接着说:“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给我们这钱,来得不容易啊!一定要把每一分都用好。要不是常老(常近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总顾问)、王教授(王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教授、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农林水利组组长)这些专家领导的关心帮助,我们没水吃的日子还长得很……”

“嘀——嘀嘀——嘀嘀——”

冯长书的手机急促地响起来。

冯长书一看,是老婆连卓敏的电话。他按了下接听键,刚想问,“咋这么快就到了?”

可电话那头抢在他前面说话了:“你好,请问你是老冯吗?”

冯长书说:“是的,我是老冯。”

电话那头说:“那你是连卓敏的什么人?”

冯长书听着那边声音有些急,赶忙回答说:“我是她男人啊。请问她咋了,电话咋在你手里?”

电话那头说:“我们是修文县交警,她在下半沟出车祸了,有点严重,请你赶紧过来。”

冯长书顿感晴天霹雳,有点不敢相信。

早上出门时,老婆说要去20多公里外的贵阳市修文县的亲戚家去吃酒(做客),这个电话是老婆的电话,老婆在电话里,存的名字就是“老冯”。

冯长书想到这里,猛然挂断电话说:“你们两位继续商量,我有急事要马上走。”

冯长书赶到老婆所住院的贵阳市中医院手术室门口。老婆已进了手术室,警察和医生正在门口,等着他在病危通知书上签字,马上手术。

冯长书毫不犹豫地签了字。

然后坐在门口,每一秒都很挣扎。

冯长书不断安慰自己,运气不会这么差吧,应该不会很严重,等一会就能见到老婆…… 

但是,冯长书等了好多个一会儿,老婆始终没有出来。手术室的灯也一直亮着。

随着时间一秒秒过去,冯长书的心也在一秒秒地拉紧——拉紧——再拉紧——

整整3个小时,老婆终于被护士轻轻从手术室推了出来,头上裹满了白色的纱布。

冯长书扑过去,泪如雨下。

在重症监护室,冯长书一次次地揉搓老婆的手,大声地呼唤老婆的名字。

老婆一直睡着。一动不动。像在做着甜蜜的梦,永远也不愿醒来。

冯长书给医生跪下:“医生啊,无论如何也要救我老婆。我不能没有她……”

医生说:“我们一定会尽力,但要看她的意志力。家人配合也很关键,要让她有顽强活下去的勇气。如果顺利的话,过几天还将第二次手术。”

冯长书叫不醒老婆,就静静地守候在老婆身边。

每天,冯长书总是小心地给老婆洗脸、洗手、擦身子,搞***。他知道,老婆平常爱干净。

冯长书总是一遍一遍又一遍地擦着。

冯长书相信,老婆一定会醒来,她只是暂时睡着了而已。

冯长书想,好多电影电视剧里的主人公因为车祸或受伤成了植物人,家人就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慢慢唤醒知觉的。这个办法电影电视中有,现实中也一样会有。而且他坚信,这个奇迹一定会发生在老婆身上。

于是,冯长书每天除了给老婆擦洗身子外,还边给老婆***边讲故事。

 

第二章 离乡

 

冯长书打来洗脸水,把帕子放进去,湿润了一下,先给老婆湿润一下嘴唇,再给老婆擦脸。

冯长书说:“千万别丢下我啊!我俩天生就是在一起的。”

冯长书回忆起了他们美好的时光:

我们从上小学开始,就读一个班,一直读到初中。

你一直是我们的班花,永远长得那么漂亮。其实我是不敢喜欢你的,因为你不仅长得好看,而且家庭条件也比我家好,我想我们是不可能的。

但我又忍不住不喜欢你。我就发愤好好读书,争取考个好成绩,有个好工作才敢喜欢你。

但事与愿违,因我家庭的贫穷,不得不放弃学业,回家学起了木匠。

后来,你也没有考取学校,回到了家里。我学到了一手木匠的技术活,到处帮人打家具。

冯长书嘿嘿傻笑了一下。

冯长书说,说实话,过了二三十年了,现今有些人打的那些家具,我还看不上呢!

说来还得感谢我这手艺呢!那时我借着看老同学的名义,麻着胆子来你家找你,你爸爸看出我有那层意思后说,“天旱饿不死手艺人”。

这给了我足够的勇气。我永远记着他的恩情,因为这句话,我们走在了一起。

想不到结婚后你才跟我说,读书时就喜欢我的。喜欢我的踏实,喜欢我的好学和上进。

你记得吗?1984年前的古胜村穷啊,全村没有一家人的粮食是够吃的,青黄不接的日子,树皮、野菜吃完了,就吃黄泥巴。

那些泥巴哪是人吃的啊,不但不好吃,还让人得了水肿病,死过好几个人呢!

大家为了多种庄稼,就到处开荒挖生地。从我记事时起就这样,只要看着有土的地方,他们都不会放过。

于是,一片片的林子被砍倒,一棵棵壮实的大树变成了家家户户的火焰和炊烟。

就在那些树倒下的地方,被虔诚地种下苞谷、大豆和荞麦。

冯长书摇了下头,叹了口气。

冯长书说,想不到20多年后,大家又要把那些树子种进这些开垦出来的土地里,你说这是不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那时我就知道,光砍那些树总不是办法,薄薄的土里也长不出什么好的庄稼。

我就把老人分给我的几亩薄地请叔叔种着,带着你远离家乡,来到了贵阳市的沙子哨果园场,开始了6年的打工生活。

在果园场里,我们每人每天18元,这个价钱在那时,已经是很可观的了,起码可以买差不多上百斤的粮食,抵得上村里种一大片土地的收入。

那时,你还对我说,出来打工是走对路了。

在这里,我们除了打工,还学到了管理果树的一身本事,这对后来我们回村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你还记得的吗?“三抽一,五抽二,打翘不打掉,夏枝不结果,春枝才坐果”,就是我们当时总结的“打枝歌”。

学到技术后,我们不仅打工,还承包了果园场的9亩果园,既当小工,又做老板。

想想那时候,我们的小日子过得多美啊!

不过,在果园里,我们最大的成果是有了两个可爱的儿子。

可好景不长,1989年,因为果园被农场收回统一管理,我们不得不离开这个生活工作了6年的好地方。

记得那时你劝我回村去,利用积蓄在村口开个小卖铺什么的,也能混个好日子。

但是我没同意,积下的这点钱不但买不了多少东西,在老家,大家也都没钱,人家赊东西又拉不下面子说不行,过不了好久,我们就会血本无归的。

经过多方了解后,我们在白云区麦架乡的贵州冶金学校旁开起了“郎亨小吃店”,当地人说这个名字不好,不看字面,光听起来像是骂人。

于是我认真思考后,想到这些学生都是来自四面八方,来一起读书是缘份,能来小吃店吃东西,更是和我们有缘份,就索性改成了“四方缘小吃店”。

想不到那生意好啊,天天爆满。但你成天忙得我心疼。

可让我心疼的不仅仅是这个,你还记得吗?那是2003年5月,我33岁的弟弟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弟媳再也不想呆在穷村里,把年仅5岁的侄女和7个月的侄子抛弃家里,远嫁他乡,我不得不把侄子侄女带在身边。

当时我担心你不同意,可你却说,“侄儿侄女当亲生”。

你不但没反对,还真待他们如亲生。

就为这,我老冯家要感激你一辈子。

那时候,我忙小馆子的生意,你忙照顾家里四个孩子。

我们忙得忘记了时间,一晃就是15年。

岁月真是把杀猪刀啊!

这15年的光景,我们走过了再也回不去的青少年。可你永远都这么漂亮。几十年了,一点也没变样。

冯长书心疼地在老婆脸上亲了一下。

这15年里,我的名字也被学生和当地的人们忘记,他们都叫我“四方缘”。

好像我也觉得,我就是“四方缘”,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大名。

后来我意识到,这是多么危险的事啊!

家乡总是要回去的,不管走得多远,我们总是走不出家乡的牵挂。不管走得多远,我们都要记住回乡的路。

 

第三章 进村委

 

2005年初冬的傍晚,我正在给学生炒饭,叔叔的电话就打了进来。

叔叔说,村里开会,说要搞一部分退耕还林,可能涉及到你的土地,你那地我一直种着,你还是回来看一下吧!

当时我说,国家政策肯定要支持,具体哪天来量地时,我一定回来。

你记得吗?一个星期后,我回到老家,陪着镇村干部们量土地。

下午2点过时,已量完四分之三的面积。

记得那天天气很热,我就对镇里下来的干部陈启德和下派村支书张建说:“天气这么热,到我家里去喝点水,休息一下再量吧,反正也快完了。”

他们和我来到家里,两位干部和我聊天,问我这些年在外面干得如何?

我说还可以。

用你爸爸的话说,反正“天旱饿不死手艺人”。

他们问我:“你都会哪些手艺?”

我说:“打家具、管果树、当厨师,样样难不倒我。”

在聊天中,我听他俩说,今年的征兵任务又没完成,没人愿意去当兵。

我接过话茬问:“明年还有当兵的指标吗?”

张建说:“有。”

我说:“那就安排我的娃儿去吧!”

张建问我:“娃儿几岁?”

我说:“老二合适,19岁了。”

张建说:“那再好不过了,好几年没有完成任务了。”

张建又担心地说:“那娃儿不愿意咋办?”

我说:“我先给他交个底。”

我当场就掏出手机给在浙江打工的儿子打电话:“小超,你作好思想准备,安排好现在的工作计划,明年征兵时回来应征当兵去。”

电话里冯超对我说:“爸爸,你不知道吗?小时候你带我在馆子里炒菜时,我手被开水烫伤有疤痕的啊,怕是验(体检)不了的。”

我说:“没事的,只是弄坏一小点皮,应该不影响的。”

冯超又说:“我文化程度不高,怕达不到要求呢!”

我觉得这小子不想去,在推辞,就提高声音说:“这小子,行不行你到时回来,试哈看嘛!”

冯超说:“爸爸,我在这里干得好好的,还是不回来了。”

我顿时冒火:“一个血气方刚的男儿汉,应该懂得有国才有家嘛……”

当我挂断儿子的电话时,发觉两位干部像看西洋镜一样,直直地看着我。

张建感慨说:“我干了这么多年工作,还没发现哪个人对自己的儿子这么说过哦!”

冯长书对着老婆笑了一下。

冯长书说,想不到就因为这句话,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也影响了你。

第二天,镇长曾科和张建一起来到家里,叫我将昨天的话再说一遍。

我以为说了什么不对劲的话,就说:“我没说什么啊!”

曾科笑着说:“就是你打电话给儿子说当兵那事。你再复述一遍我听哈。”

我以为什么大事,这么个事也值得说啊?

于是,我就将昨天的话复述了一遍后,曾科说:“你到村委来干(工作)算了,别出去了。”

当时我想,在村里干,每月才400元工资,我在“四方缘”,每月除干打净,都还净赚3000多块钱。我就没有答应。

两天后,我正准备离开老家,回“四方缘”时,曾科再次来到家里,说带我出去玩一趟。

当时我想,镇长带我一个小老百姓出去玩,即使没有好事,也绝不会是什么坏事,就跟着他们一路,到了纳雍县的总溪河边。

在那里,我看到了大片大片的樱桃树,了解了那里的群众,不少人已经吃上了水果饭。

这让我突然回到了10年前在沙子哨果园场的日子,心里就一下子温暖起来。

我猛然想到,我们的古胜村最低海拔600米,最高海拔也只1400米,气候特点正好适合种果树,乡亲们要过上好日子,种树就是最好的出路啊……

我越想越兴奋。越想越有找回老本行的感觉。

于是,当天晚上,在黔西县城宾馆里,当张建再找我谈话的时候,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但我想着,我们村贫穷的原因之一,就是交通闭塞。要致富,先修路,就趁此机会,作为条件提了出来。

我说:“张书记,我可以放弃出去挣钱的机会,但你也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

张建说:“请说,只要能办的,我就答应你。”

我说:“这些年在外边,虽然挣了一些小钱,也勉强成了村里的有钱人。但村里都是我的亲戚朋友,他们都还过着苦日子,我也想为大家出一份力。”

张建以为我只是盯着自己挣钱,不会想着乡亲们,想不到我会说这番话,他一拍大腿笑着说:“你这种想法就是当村干部的样子,什么条件?”

我说:“我们村要发展,先要从736县道打开通道,连通平井一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大土二组,这样的话,全村各组都基本连通,农产品可以拉出去卖,外面的好东西也可以拉进来了。”

张建说:“这事我先答应你,我找镇里争取,相信他们一定会支持的。”

我说:“我只要你们镇里支持雷管和炸药,技术上帮我们放哈炮,人工方面由我负责组织群众一起修。”

张建说:“这可是你说的哈,雷管、炸药、技术我负责,组织群众修路你负责。可要说话算数。”

我拍着胸脯说:“君子一言,什么马都难追。”

就这样,我作为古胜村科技副主任,进了村委会。

冯长书轻轻揉了下老婆的手。

老婆,当时我自作主张,带着你们离开经营了十多年的“四方缘”,回乡当村干,不知道你现在还埋怨我不?!

 

第四章 修路

 

群众听说我不做生意回家当了村干部,第一件事就修路,说啥的都有。

召开动员大会那天,全村男女老少都早早来到了指定的“露天会场”。

冬日的寒流从村委会前的冲子(两山中间的深洼地带)里冲进来,在老乡们破烂的衣服里耗子一样乱窜,他们一个个都打着“冷摆子”,但一个也不愿意离去。

我听到人群里有人说,长书放着外面轻松挣大钱的事不干,回来当这个“穷村干”,是不是他傻了!

有人回应说,这你就不懂了,这些年,人家不仅在外面挣了钱,见识也广了,回乡为大家做点好事,说小了,是人家要回来露露脸,说大了,人家这是作奉献。

我听这话虽然不太中听,但心里却是高兴的。因为这也是大家对我的中肯评价,当然更多的还是希望。

当时我就想,说什么我也要好好干。要不,咋对得起大家?

所以,当陈建宣布完我就任村科技副主任的文件后,我就向全村群众表了态。

我说,今天有这么多父老乡亲来参加这个会议,就是对我冯长书的信任和支持,我一定要带领大家做出点样子来。

这时,我看见大家都在为我鼓掌。

卓敏,这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有这么多人为我鼓掌,当时你也在人群里,但你没有为我鼓掌,后来你说,大话倒是说了,不晓得我干得好不?

我接着对大家说,我进村委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大家修路,要把15个村民组的路都修通。

大家鼓掌后,有人担心地说,修路倒是件好事,但能不能修通哦?

有人回应,是啊,到处都是大石包包,我们山一家水一家的,怕是做梦吧!

我听见人群里一阵哄笑。

我说,大家不要笑,这不是做梦。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我们就能把梦变成现实。

人群里的冯长训站了出来,他大声问我,怎么修啊,就用钢钎大锤吗?那些大石岩咋个办?

我说,当然要用钢钎大锤,当然还有雷管炸药。雷管炸药我们已经找镇里解决了,大家只要齐心协力干就行了。

冯长训又说,再有雷管炸药也恼火,15个组,那么长的路线,不晓得要修到猴年马月哦?

我不能让冯长训把这个大伙刚点燃起来的激情浇灭下去,我就对大家讲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最后我说,现在我们有了雷管炸药,难道还不如愚公吗?我们修好了,以后儿子儿孙也不会再像我这样受苦了。如果我们坐着不修,这路永远也不会通。我们就是要学愚公,一天修一点,就少一点。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去干,总有一天会修通的。

人心齐,泰山移。终于赢得了大家的支持,第二天,我就带着村民,开始用皮尺测量路线。

在测量中,我坚持两个原则,一是能不占用群众的土地就尽量不占用,二是为了节约物资,尽力把路线缩得最短。

有时为了测准一段路,我会来回走上10来遍,连副主任吴荣锋都说,为了把路修好,我是“一根筋”。

我想,这是造福子孙万代的事,必须“一根筋”,做到尽善尽美。

记得2006年新春第一天,一声惊雷般的炮响,打破了古胜村千百年来的平静,古胜村的致富路,从此开启。

我担心群众不按测定的路线修,也担心群众的安全,就总是在各个修路点来回跑,总是反反复复地叮嘱大家,注意安全。

那段时间,我的双脚先是磨破皮,后来这些脚皮干脆变成了老茧。

说来也怪,变成老茧后的脚,竟然不痛了,还越走越快了。

那段时间,我的声音也从高声大气逐渐变得沙哑。

卓敏,为这事,你还数落了我一通呢!

你说,大家都是长耳朵的,你天天到处跑到处说,你不烦,人家群众都烦了呢!

但是不说不行啊,我还要随时给他们做示范。

记得村委旁边那座几百米的石岩很陡,但路必须从这个石壁中间硬修过去。大家都怕危险,不敢下去。

但我们不能因为不敢下去就改道,何况也没地方改,我作为修路工程的指挥长,不站出来咋行呢?

于是我就把绳子在腰上拴牢,请大家在上面固定着,就像用吊桶在深井里打水一样,把我慢慢从悬崖上放下去。

他们放一下,我的身子就向下弹跳一下。放一下,再弹跳一下。

终于挪到了半岩上预测的位置。

我在下面大声说可以了,他们再把绳子在山顶的生根石头上拴牢。

石壁很滑,我寻了个稍微粗糙的地方,用脚趾扣住后,就赶紧从腰上取下钢钎和锤子,在石壁上凿炮眼。

也许是怪我太心急,一不小心就把钢钎凿到了拴着我的绳子上,绳子迅速断裂。

我顿觉身子一轻,像块小石头一样呼呼往下落。

心想我命休矣,正在绝望之际,我忽然发现,石壁上有根树藤,就猛然使出全身力气,伸手抓住。

真是天不亡我啊!

后来我仔细观察,那根树藤是从石壁缝隙里顽强长出的,周围10多米的地方,都是光滑的,别说树木,连一根岩草都没有。

我感叹树藤生命的顽强和伟大,也感叹我命不该绝。

我想,这是祖宗的护佑,他们是在保佑我为乡亲们完成未完的事业,那根凭空长出的树藤,多像一只救命的大手啊!

冯长书亲了一下老婆的额头。

卓敏,在那种情况下,我都捡回了一条命,就是因为我们是天生的一对,我是永远不会丢下你的。

所以,也请你不要丢下我,说好的,白头偕老。

我终于懂了 “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的意思。我们的子孙绝对不会忘记,2006的古胜村,男女老少齐上阵,问石头要路,问绝壁要路,问苍天要路。

那场硬仗打了整整8个多月,连接15个村民组的道路全部打通,做成了原以为不可能做成的事情。

我想,我们打通的不仅仅是公路,我们已经打通了团结之路、生存之路、致富之路。

冯长书说到这里,激动地打开窗户,清风徐来,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

冯长书轻轻扶起老婆,让老婆也吮吸一下清新的空气。

冯长书突然发现,老婆的眼角湿湿的。

冯长书感觉心中涌出一股巨大暖涌,一下子涌遍全身。

此刻,老婆竟然奇迹般恢复了意识,只是现在还不能说话。

冯长书后来感慨地说:“这就是心意相通啊!我还打通了老婆的求生之路!”

 

第五章 种树

 

冯长书的老婆连卓敏的伤势在不断好转,但在医院一起照顾婆婆的大儿媳妇却因医院药物影响,怀孕4个月的孩子不幸流产。

真是祸不单行,独自在家的70多岁的老母亲不小心从二楼的楼梯摔下,摔断了两根肋骨。

于是,全家人都搬进了医院。

冯长书照顾自己的母亲;

二儿子冯超照顾自己的母亲;

大儿子冯奎照顾自己的老婆。

可尽管如此,冯长书一直在鼓励自己:天无绝人之路,一定要挺住!挺住!

冯长书老婆连卓敏在医院住了9个月,做了5次开颅手术。

这期间,冯长书总是在医院和村委会之间跑来跑去,但每次老婆做完开颅手术之后,他总要陪在老婆床边,用讲故事的方式,把老婆慢慢唤醒。

这已经是第五次给老婆做开颅手术了,老婆好长时间没有醒来。

冯长书说,卓敏,前四次你都挺过来了,相信这次你一定能行。而且我保证,这是最后一次手术,过几天我们一起回家。

冯长书移了一下老婆的身子。然后轻轻揉着她的手臂。

卓敏,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幸福的日子还在后头。

卓敏,我们不仅修通了路,还种了树,再也不担心土地被水冲走,再也不担心房子和牲畜被冲走。

我们村的和尚山已经变成了美女头,那些“石头开花马长角”的日子永远不会再有。

我们一定要好好感谢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就是去年(2011年)4月11日,常老不是带着一群专家领导亲自来我们家了吗?常老还和我们夫妻俩合影了呢!

合影照里,常老高大魁梧的身子站在中间,冯长书站在常老的左边,冯长书老婆连卓敏站在常老的右边,他们都幸福地微笑着。

常老高出了冯长书和连卓敏很多。他们站在一起,就像极一株蓬勃长高的大树。

是的,确实像一株树,一株多党合作、党群干群齐心协力共植的大树。

冯长书接着对老婆说,你记得吗?那是2006年的3月,我们正在热火朝天修路的时候,王教授亲自来到了我们村,他说,我们能在这样的环境下修路,让他感到震撼。

当时,我带他把我们村的大山小山都看了。

其实也没啥看的,我们不管走到哪座山,每天看到的都一样,每座山上都是光秃秃的石头。即便是偶尔见到哪块石头下面有点土,也只是薄薄的一层,可怜地点缀在那些“开花石头”的旁边,还隐约可见上年夏天被水冲刷的印痕。

那时候,乡亲们种庄稼不是种在地里,而是种在石头缝里。至于能收几棵,全看老天给不给面子。尽管是老天给面子的时候,也只能是“种了一大坡,收了一小箩”。

记得那几天天气热得要命,我们每走一步,都像是在过火焰山,脚掌被滚烫的石头烙得生疼。

我倒是习惯了,可苦了王教授。

我们为大城市来的王教授感动,为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对我们贫困群众的关心关爱感动。

王教授经过几天艰苦细致的调研考察之后,认为古胜村的水土流失在毕节地区是最严重的,贫困程度也是最深的。如果能在这全是石头的地方完成生态建设和扶贫开发两大课题研究,这对于毕节乃至全国,都将是一项大胆的冒险和尝试。

王教授的调研给我们带来了破天荒的改变。他回去之后,当年的7月,就得到了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定点帮扶我们的消息,还定了个“星火计划”,而且一帮就是3年。

就在那段时间,我们修的路也正接近尾声,我高兴得整夜睡不着觉,整夜想着如何把路变成致富路?整夜想着如何把专家顾问组的帮扶力量变成我们村摆脱贫困的力量?

当时你还骂我,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想好做好的,叫我好好睡觉。

其实,我不光一个人想,我知道光靠我一个人想力量是有限的。所以我还召集了村支“两委”人员开会讨论,请大家一起想。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我们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是导致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必须抢抓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帮扶这千载难逢的机遇,下决心改变生态环境,我们村才有出路。

我带着大家认真梳理后,拟出了我们村3年发展规划,并向专家顾问组的王教授等专家领导汇报。

我说,我们准备在高海拔的地方也就是山尖尖上进行自然恢复,在中海拔也就是缓坡地带退耕还林,低海拔也就是稍微低矮平整的地方(全村没有一块像样的平地)种经果林。

他们对我们的想法完全同意,说这也是专家顾问组的想法,就是要向石山荒坡“亮剑”,只有对全村生态环境进行立体式修复,才能彻底改变全村贫困落后的面貌。

但是,他们唯一担心的是,村里的群众能不能好好配合,把项目实施好。

当时我就向他们铁板钉钉保证过。

之后,还是有一些群众不理解不支持。

但是,对于种种刁难,都无法阻挡我带领大家走生态建设脱贫致富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记得2007年春天,第一次种树的时候,全村群众积极性还是不高,没有一个群众支持我,树苗来了,也只能放在山上睡觉。

我就带着村干部们“硬着头皮”挨家挨户去做思想工作,有的人家去了一次又一次,可人家就是不愿意种。

比如陈国兵还和我大吵了一架,说我狗屁不通不懂春秋,把土地拿来种树,以后到底吃什么,难道是吃树苗,还是吃石头?

但过天把后,我还得“厚着脸皮”继续去动员,耐心解释种树的种种好处,真是“磨破嘴皮”,人家才勉强答应。

由于我们村地域广,又山高路陡的,从平井到六广河边,早上出门到天黑了都还回不了家,成天“饿着肚皮”,动员各组村民种树。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我们每个村干的脚“都磨破了皮”。

其实,我还是善于总结的,我当时就把这种做法叫做“五皮村干部”。

冯长书得意地笑了一下。

但是,这“五皮”还是不管用,比如平井8组的陈国书,我亲自去了他家几次,他都不干。

陈国书当时还指着我的鼻子说:“冯长书,你别以为你在外面打几年工就了不起了,是不是打工打得连种庄稼怎么种都忘记了,本来到处是石头,土地就少得可怜,就我那小点地,我还想栽几棵苞谷吃,如果拿来种树,你是不是想让我饿死!”

我说:“土地越种越少,就是因为我们村原来砍伐严重,把山上的树木水草都全毁了,雨水一来,才把那些泥土无情地冲走。我们现在就是要把树子再种上去,把生态恢复了,才能保住土地。”

陈国书又大声说:“那你说,种树能吃吗?”

我说:“虽然现在不能吃,但我保证,大家艰苦点,3年后一定能吃。”

我还说:“十亩良田还抵不过一亩果园,这是原来我在沙子哨果园场总结的经验。”

陈国书说:“甭整那些没用的,我又没在沙子哨,反正我只晓得,地是拿来种粮食的。”

我还想解释,硬是被陈国书推出了他家的门。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想,光思想动员不管用,要想哈别的招了。

经过反复思考后,我组织召开了村党支部会议,提出村干部带头、党员带头、村干部和党员的家属带头的“三带头”措施,就是这3类人员不仅要带头种树,还要负责发动亲戚朋友主动种树。

想不到,这招还真管用。

卓敏,记得吗?会议的第二天,我就带着你率先上山去种树。

接着,村支“两委”的干部也带着家属上山了,党员们也上山了。

当时看着这样壮观的场面,我高兴坏了。

为了节约时间,我想让大家中午都不要回家,就跟你商量,整点饭送上山给大家吃。

想不到你不但没反对,还把做饭的大锅直接搬上了山,就地给乡亲们做起了饭。

更想不到,大家吃了你做的饭后,种起树来多来劲啊!

我们山上没有土,即使有土的地方,也最多只有头十厘米厚,多数都是把树直接种在石头缝里。

所以,我们用的工具除了锄头,还有钢钎。

因为石头缝很小,要用钢钎把缝隙打大,才能把树苗放进去。

为了做到种树和为群众服务两不误,我们就在回头湾那里搭个帐篷,既作为种树指挥部,又是村里的办公室,好让群众既能种好树,又能就近办理该办的事务。

就是这个特殊的办公室,被大家说成“流动村委会”。

因为我们搞的是连片种植,对于村里没有劳动力的群众,我就发动村干部和党员站出来帮忙。

卓敏,你还记得那个冯为吗?

冯为的父亲去世,母亲又改嫁,家里只有他一人,只10来岁,根本出不了力。

我作为村干部,又是这次种树的组织者,我拿起锄头就去帮他种,你也二话不说跟上我,把属于冯为种的面积种完。

其他村干部和党员们,也像我们一样,积极主动帮助村里没有劳动力种树的家庭。这让我很欣慰。

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啊!

我们大干14天后,终于种完了樱桃、李子、桃子等260亩经果林、710亩柏枝树。

完工那天,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当晚踏踏实实睡了一个安稳觉。

 

第六章 喜报

 

卓敏,自从进入村委那天开始,我就一直以一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梦想着成为一名大家信任的真正的共产党员。

你还记得吗?2008年7月,我深思熟虑之后,终于鼓起勇气向党组织写出了入党申请书。

那个申请书我反反复复改了10来遍,你还埋怨我说,看着你这么费力,请个人写不就得了。

为这事我还批评你呢,如果连申请书都要请人代写,那就说明你这个人思想有问题,凭这一点就不能入党。

加入***是一件多么神圣而光荣的事,进村委两年多来,我一直没要求入党,就是因为我觉得自己还不合格。这次我把申请书交上去,还不晓得能不能得到批准呢!

还真感谢党组织,我终于在两年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并继续兼村委会主任,终于也为我们老冯家争光了。

这个共产党员可不是好当的,我觉得担子更重了,不为群众做出点成绩来,那就对不起党组织,对不起老百姓啊。

我想,必须紧紧抓住专家顾问组定点帮扶我们村的机遇,我们村才有希望。

而抓住机遇的最好做法就是,扎扎实实把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帮扶的项目实施好,才有资格去要新的项目。

于是,我邀请果树技能专家来村里搞果树种植、嫁接、剪枝、病虫害防治等适用技术培训,组织团队管护好经果林和生态林。

我在沙子哨果园场那些果树管护经验正好派上了用场。

在果园里,我带着群众唱起了我的“打枝歌”:“三抽一,五抽二,打翘不打掉,夏枝不结果,春枝才坐果”。

大家都说,我这“打枝歌”好记又管用。

看着大家唱歌管树的高兴劲,我就知道古胜村的春天真的来了,来到了大家的眼里和心里。

弹指一挥间,试验区专家顾问组3年的帮扶期就到了。

按照原计划,专家顾问组要2010年的3至5月来评估验收项目落实情况,印证课题试验成果。但由于专家顾问组总顾问常老临时有特殊事情,评估时间推后。

我们一直等专家顾问组的到来,但是直到当年的7月份,还没有消息。

那时我想,是不是领导们不来了,忘记了乡亲们,忘记了古胜村。站在全国的角度看,一个小小的村庄算不了什么?他们不会是改变帮扶计划了吧!即使改变了计划,也应该回来看看他们试验的成果啊……

我左思右想。

我左思右想之后,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我们的经果林不是有收获了吗?这就是给顾问组最好的“喜报”啊!

于是,我自己掏出2000元钱,用500元钱包了一个小面包车,装上从老百姓果园里买来的400斤李子出发了。

本来大家不要钱的。但我知道大家的土地因为种果树,已经3年没有收成了,我要让他们看到收获的喜悦,让他们知道走种树的路子是对的,所以我无论如何,还是把钱给了他们。

来到黔西县城,我做了三面锦旗,一面是送给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的,写上“衷心感谢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对古胜村的帮扶和支持”;一面是写给毕节地委的(当时未撤地建市),写上“衷心感谢毕节地委领导对古胜村的关心关爱”;因为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的实施项目是通过毕节学院来实施的,所以第三面写给毕节学院,“衷心感谢毕节学院的专家教授对古胜村的帮助支持。”

准备妥当之后,我来到了毕节地委(当时未撤地建市)办公室,请他们帮忙转达古胜村的谢意。

接待我的是一名地委办公室的领导,他看到我们古胜村的水果和我们送的锦旗,非常高兴。

他当面就打电话给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的领导,说古胜村送来了你们试验田的成果,一大车的李子,还送来了感谢的锦旗。

我听到对方在电话里问,是谁带队送来的?

姓谭的领导说,是冯长书。

我听到对方高兴坏了,连说了3个“好”字。

想不到几个月之后的2011年4月11日,由总顾问常老亲自带队的10余名专家教授来到了古胜村。

我带着他们认真查看了长得郁郁葱葱的经果林、柏枝林等项目,特别是在回头湾和梁子坡,看到那些从石头缝里长粗长高的树,他们不停地惊呼着,不停地赞叹着。

我听见有人说:“我活了几十年,看见过许许多多的种树的,可没见过这么种树的!”

有人说:“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打死我也不相信,在这种石头里也能种出树来!”

有人说:“在这里,我读懂了什么叫‘震撼’。”

有人说:“石头上的树,让我永远记住了‘古胜’这个名字。”

有人说:“能在这样的石头上种出树来!还长得这么好!这就是顽强不屈的精神,这就是古胜人的精神!”

他们的赞叹还有很多,其他的我一时想不起来那么多,总之,他们当天除了“高兴”还是“高兴”。

他们这么高兴,自然我们就高兴啊!我就邀请他们到家里来喝茶,并把我早就准备好的墨和笔奉上,请常老给古胜村题词。

常老爽快地接过,想都不想,就直接写上:

科技示范结硕果,古胜新村展新容

常近时

2011年4月11日

写完字后,还和我们夫妻俩合影留念。

常老问我,现在生态修复有效果了,经果林也有收成了,你还有什么要求?

当时我想了想说:“就一个要求,请专家顾问组再帮扶我们3年。”

想不到常老爽快地答应了,说“好。我相信你们。”

冯长书说到这里,发现老婆连卓敏醒了,眼角挂着晶莹的泪珠。

冯长书心里一下滚热起来,发现自己的眼睛湿湿的,激动坏了,说:“卓敏,你终于醒来了,我就晓得,你不会丢下我走的。”

正在这时,村副主任黄训超打来电话说:“老冯,你老婆现在情况咋样?”

冯长书说:“好了!好了!手术成功了!”

黄训超说:“太好了!那我再告诉你个好消息,按照你的要求和办法修建,上龙洞的水池和管道铺设全部完工了,就等你回来验收。”

冯长书再次流出激动的热泪,连声说:“好、好、好!”

冯长书在照顾妻子期间,也没有忘记村里的工作,每次老婆手术醒来之后,他都叫二儿子冯超照顾好妈妈,自己及时赶回村里处理大小事务。

虽然他那时还是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但因为村支书是镇里下派的干部,镇里还有其它业务工作,村里的主要工作基本都是他带着大家做。

上龙洞这个饮水工程就是冯长书争取试验区专家顾问组支持的,而且是常老亲自安排的,他必须保质保量,及时高效完成。

建水池用到村民吴荣江的地,副主任黄训超等几次去做思想工作都没有成功。

当时冯长书从医院赶回来,买了点茶和水果来到吴荣江家,语重心长地说:“兄弟,你知道,虽然专家顾问组给我们的工程经费是20万,但不光是用来修这个水池,还要把自来水管道铺设到各家各户去,到最后,这点钱还不够用呢!”

冯长书喝了一口茶,接着说:“这水池里的水不是我一个人喝,也不是专门给村委的人喝,全村的群众都等着喝这水,这水是救命水。村里你也有好多的亲戚朋友,难道你忍心看着他们活活被渴死,也要把这水浪费掉吗?”

冯长书接着说:“你知道吗?你嫂子对你很关心的啊!她之前一直张罗着给你找媳妇。就是她现在在医院里也没忘记你。我从医院出来时还叮嘱我,叫我别为难你,但也希望你能为乡亲们着想啊!”

想不到冯长书一席话,把吴荣江说得泪水哗哗地流,说:“不用给钱了,你们修吧!”

冯长书说:“这哪行,我早就按这块地种苞谷收成的价值细算过了,给你600元,可以抵你种好多年了。”

最后,冯长书硬是把钱塞给了吴荣江。

协调好土地之后,冯长书又亲自带着大家修水池,指导大家铺设饮水管道。

那时候,在修饮水工程和照顾老婆之间,冯长书来来回回跑了好多遍,他要让乡亲们早日喝上甘甜的自来水。

冯长书听说工程已经全部完工,长长地舒了口气。

冯长书接完黄训超的电话,就把这一喜讯告诉了老婆:“卓敏,你醒了,水通了,真是双喜临门啊!”

连卓敏吃力地说:“我一定要快点好起来,回去喝家里的自来水。”

 

第七章 一起富

 

医生说,连卓敏做了5次开颅手术,都能奇迹生还,已经刷新了他们医院的记录。

但连卓敏再也站不起来了,只能坐在轮椅上生活。

冯长书将老婆接回了家,因为村里事务繁忙,特别是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的帮扶项目越来越多,他无法全天候照顾老婆,就不得不请了个保姆帮忙。

当时,这个保姆的月工资是1600元,而冯长书当时的月工资是800元。

在接回老婆那天,乡亲们都来看连卓敏。

让冯长书想不到的是,当年为种树和自己吵架的陈国书会来。

在2007年种树时,尽管冯长书及党员们做了大量的思想动员工作,最终还是有陈国书等几户没有在自己的地里和山里种树。

现在他们看到成熟的水果已经变成了钱,收入上万元的都是好多家,他们就急红了眼,后悔当初没听冯长书的话。

陈国书说:“我想种树。”

冯长书说:“不反对了,真想种了?”

陈国书说:“哪个不想种哦?”

冯长书说:“为什么想种了?”

陈国书说:“大家随便一小枝水果卖的钱,都能抵得上我全部土地长出的苞谷籽籽。当年我还和你吵架,你别记恨我。”

冯长书说:“我咋会记恨你?我早就想听你说这句话了。我不是希望一个人富和一部分人富,我想要的是大家都富裕起来。”

陈国书说:“那你就分点树苗给我吧!”

冯长书笑着说:“好。过几天专家顾问组支持的玛瑙红樱桃苗就到了,要多少,你尽管来拿。我要争取让大家把全村的山和地都种上树。”

发玛瑙红樱桃苗那天,陈国书来了,其他几户原来不同意种树的也来了,全村的群众都来了,他们都抢着要在自家地里种。

冯长书从来没这么高兴过,他对着来领取树苗的全村群众大声说:“我们村的群众彻底组织起来了,大家的心全部凝聚在一起了。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我们的好日子就快了!”

冯长书说:“大家一定要按要求栽,注意行间距离,要让这些树苗栽一棵活一棵,把每一棵都变成我们的‘摇钱树’。”

发树苗时,冯长书让陈国书等几户先领,说是鼓励他们种好树。

大家领好树后,都争先恐后奔向自己的地里,小心地种下。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以后的生活和经济来源,全都在这里。

他们一定要好好种植自己的生活。

看到这样的场景,冯长书真切而欣慰地感到,示范带动的作用是巨大的,一定要发挥好示范带动的作用。特别是自己更要示范带头。

于是,冯长书将那些外出打工多年的群众的土地承包下来,在里面种上了桃子、玛瑙红樱桃等果树,并用自己的果树作示范,手把手培训乡亲们果树管理技术。

冯长书工作越来越忙,他在镇党委和群众心中的位置也越来越重。

尽管当初为了更好地落实好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的帮扶项目,镇里下派了干部到古胜村任党支部书记,是但由于镇里还有其它工作,基本上都是冯长书带领群众在做,而且做得很扎实。

镇党委认为,已经无需再下派干部到古胜村任党支部书记了。

于是,2013年12月,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冯长书全票当选为古胜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黄训超当选为古胜村民委员会主任。

冯长书就任村党支部书记后,说了四个字:责任重大。

冯长书想,个人的示范带动还远远不够,必须将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更加有效地凝聚起来,走抱团发展、集约经营的路子。

他召集村支“两委”人员认真研究后,成立了古胜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村干部带头入股,共13户农户积极主动加入进来。

成立合作社后,他们充分发挥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的帮扶优势,集中人力物力和精力,大打特色农业牌,组织全村群众深入推进经果林、早熟甜糯玉米、五星枇杷、玛瑙红樱桃和养牛等项目。

从2014年开始种植54亩早熟甜糯玉米开始,到2016年扩大至500亩。

在种植早熟甜糯玉米中,冯长书又充分利用早熟甜糯玉米的秸杆,发展了30户养牛示范户,并配套打草机、消毒器等设备。

在冯长书的带领下,乡亲们的日子,就像雨后的春笋,正一天比一天喜人地节节高长起来。

冯长书看着这些,心里无限欣慰。

心里无限欣慰的冯长书,每天从外面回来,都要向终生只能坐在轮椅上生活的老婆连卓敏介绍村里的发展变化情况。

冯长书说:“我要做好老婆的腿和眼睛。”

连卓敏也在冯长书每天的叙述中了解到村里的发展,以及各家各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听到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她心里也甜滋滋的。

这天,冯长书帮着老婆吃过晚饭,又开始讲村里的点点滴滴。

冯长书轻轻抚摸着老婆的头。其实是摸着老婆的头皮,心里又再一次涌出滴血的疼痛。

老婆连卓敏作了5次开颅手术,不得不把坏死的头盖骨取下3块,现在她的头上3个地方没有骨头,只有头皮。那些头皮松松垮垮地挂在仅剩的几根骨架上,就像是在用3根木棒支起的三角架上晾衣服,明显看着那些血脉在头皮中艰难地跳动着,就像支架上的“衣服”被微风轻轻鼓起来,又慢慢落下去。

冯长书每次抚摸老婆的头皮,都像摸着自己正在流淌鲜血的伤口,难过得心里堵堵的。

好一阵后,冯长书才开始讲故事。

父母和儿子都在车祸中身亡的村民李光学,最近又查出自己患上了腰间盘突出的疾病,连遭打击,失去了生活信心,成天躲在山洞中以泪洗面。

冯长书说:“我都去看光学几次了,劝他出来,生活出路我给他想办法,可他还是信心不足。”

连卓敏说:“这孩子也真够可怜的!一定要想办法好好帮帮他。”

冯长书说:“嗯,我想好了。等会我再去一趟,他原来的房子,也破烂得不能住了。我和训超他们商量过了,帮他搬到公路边来住,这样方便些。”

连卓敏说:“他有什么生活来源没?”

冯长书说:“这个我也考虑了的,我们除帮他种树外,还要帮他办理‘特惠贷’发展养猪。”

连卓敏说:“这种贷款可以贷多少?”

冯长书说:“可以贷3至5万元。”

连卓敏说:“利息高吗?怕他还不起咋办?”

冯长书说:“国家帮还利息的,他只管用就行。”

连卓敏说:“哦,那好。你赶快去看他吧!”

冯长书知道,老婆对同是车祸带来悲惨命运的李光学充满着怜悯和同情。

冯长书叫上黄训超、吴荣锋,一起向山洞走去。

在路上,冯长书说:“上级要求同步小康,一个也不能掉队。我们村也一样,一人也不能落下。我们要的是全村人共同富裕。”

黄训超说:“是的,我们这次无论如何也要把他请出来了。要不,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就他还这么可怜,哪行啊?”

如今,在冯长书带领村干们的不懈努力下,李光学终于搬出山洞,住上了新房,还养起了50多头猪,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李光学说:“是冯支书给了我生活的希望。”

其实,对于车祸,冯长书的感受最深,也遭遇最多。

2013年5月,冯长书的大儿子冯奎和二儿子冯超,在贵阳市修文县境内又出车祸,车祸地点距离母亲连卓敏2011年的车祸地点只有10米。

冯长书说:“庆幸的是,没有他们妈妈那么惨,只一个左脚骨折,一个右脚骨折。但也成了残疾!”

真是祸不单行。不久后,在浙江打工的女婿(收养侄女的丈夫)又被车子撞死。

大家都以为,冯长书在这样的悲惨遭遇下,肯定站不起来了。

冯长书却说:“老天这样捉弄我!但我绝不会认输,绝不会倒下。我必须做好家里的顶梁柱,必须做好村里的主心骨。”

冯长书说这话时,声音有些哽咽,但却透着乐观、不屈、刚毅和坚强。

村主任黄训超说:“冯支书就是个永远不会倒下的硬汉!在这种惨然的家庭情况下,仍然带着我们,为村里的发展和群众的生活奔忙着。”

吴荣锋也说:“我现在儿女都成了家,而且都搬到了城里,他们劝我别干村里工作搬去城里生活,但我看到冯支书在这种情况下都还在带着大家干,我咋好意思走呢?”

冯长书也庆幸“有这么好的弟兄们和我并肩作战”,他带领大家致富的劲头更足了。

2015年5月,在村支“两委”及合作社成员讨论会议上,冯长书说:“我们村今天的变化是村支‘两委’带领群众苦干实干的结果,更是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帮扶的结果,为了记住专家顾问组的恩情,也使合作社能更加扎实有效带动群众致富,建议将‘古胜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名为‘古胜村星火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请大家讨论。”

经过大家认真讨论后,一致同意了冯长书的这个意见。

改名后的合作社,按照“村社一体”的发展思路,实现农特产品从管护到销售的有机统一。

合作社还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构建“古胜合作社电商平台”,让农特产品通过网络平台“走出去”,既确保了产品质量,又保证了销售价格,让群众得到了更多更大的实惠。

冯长书除了不断给专家顾问组要项目,还经常通过电话和邮件的方式,给专家顾问组汇报项目实施情况。

试验区专家顾问组总顾问常老两次来到古胜村。

2013年4月第二次来时,当他看到满坡满岭的青山绿水和村办公楼前巨石上“科技示范结硕果,古胜新村展新容”时,又当场答应了冯长书“再帮扶3年”的要求。

2016年5月,冯长书又给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写了一封长信,详细汇报了自专家顾问组帮扶以来的成效,以及古胜村群众的感激之情,希望继续关心帮扶古胜村。

2017年3月,专家顾问组的王教授来到古胜村,调研总结生态建设和扶贫开发课题研究在古胜村试验的成果,同时转达了常老的意见。

常老说:“虽然没有专项帮扶资金了,但还会从办公经费中挤出一点来,给古胜村买点树苗。”

冯长书听后,顿觉眼睛湿湿的。

 

第八章 外来媳妇进村委

 

冯长书想,古胜村要得到长足发展,必须建强村级组织这个战斗堡垒,特别是要建强一支敢打硬仗善打胜仗的党员队伍。

自冯长书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每年都要发展2个以上年轻党员。

据统计,古胜村现有党员45人,其中,40周岁以下的7人,女党员6人。

冯长书说:“2017年又有3人写了入党申请。”

冯长书对发展党员很严格,他的基本原则是:“必须群众说了算。群众认为可以入党才能入党,支部再按规矩考虑。”

对于写了入党申请书的人,必须召开党员群众会议,听取申请人的思想报告,再让党员群众评议。若大家认为还不够优秀,那就不能列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

2016年3月,村民施启富在党员评议会上作思想报告后,几名党员群众反映:“施启富有私心,只顾自己利益,不管他人死活。”

大家说的原因是,由于天旱,上龙洞的自来水供应不上,群众们就在村小旁边的小水池里排队取水。

由于出水很小,就在里面放了个小水泵抽水,哪想到半夜时分,待众人离去之后,施启富就把小水泵偷偷提回家里,让第二天早上来的群众取不了水。

大家认为,这种不顾他人死活的行为,若让他入了党,岂不是玷污了党员的纯洁。

于是,施启富只好表示,以后一定会改好,争取早日得到群众和组织的认可。

冯长书想,古胜村要科学发展,还要吸收外面的新信息新思想。

在2016年底第十届村级换届时,他瞧准了村里的外来媳妇张华洁。

张华洁是湖北省随州市人,2006年在广东打工认识了古胜村青年黄训龙,被黄训龙踏实上进的性格打动,来到了古胜村。

当她踏进古胜村时,看到全村“穷得只有石头”的时候,她思想就有了一些动摇:即使结了婚,也不回古胜村,她准备把黄训龙带回老家随州去。她的老家比这里好太多了。

但3年后,看到冯长书带领村民把路修到了家门口,家家户户地里的果树开始挂果,那些石头山也变成了“美女头”。她看到了村里发展的希望和生活的希望,就不顾家人的劝阻在古胜村安了家。

因为她是大专生,冯长书当时将她安排在村小代课。

丈夫黄训龙除管理好自家地里的果园外,还买了个小货车,把村里的水果统一收购拉到贵阳等地去卖,又从贵阳等地倒腾些家庭用品回村里,一年至少也是近10万的收入,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张华洁说:“像她这样从安徽、云南、湖北及本省外县来古胜村的媳妇有21个。”

冯长书说:“我们统计过,在2006年前,全村打光棍的就有43个。”

他笑了一下:“我们发展好了,就不愁找不到媳妇了。”

张华洁这几年除教好书外,还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汉语言文学本科的文凭。

冯长书想,我们换届就是要换出新鲜血液,换出新气象新希望。

于是他找到张华洁,希望她到村里来工作,在村里更能充分发挥她的作用。

可张华洁放心不下她的学生,当时没有答应冯长书。

一个星期后,冯长书再次来到张华洁家里,说村小三年级以上的都合并到中心校去,只留一、二年级两个班了,代课老师也要减少,她既是本科文凭、又懂微机,请她到村里工作,把代课老师的机会让给其他人。

张华洁虽然不舍学生们,但想着到村里能为群众做更多的事,就答应了冯长书的邀请。

2017年1月10日,张华洁满票当选为古胜村民委员会副主任,成为全镇最年轻文凭最高的村级班子成员。

冯长书说:“张华洁到村里工作后,承担起了村里的报表、文字材料等各种工作,干得很好。”

在冯长书的带领下,古胜村党支部连续几年被评为全省、全市、全县“五好”基层党组织。

 

第九章 生机

 

冯长书说:“虽然我尽可能地兼顾好家里和村里的事,但有时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总觉得亏欠家人的太多。”

2015年1月,78岁的母亲临终前拉着冯长书的手流着泪说:“儿啊,你这些年,妻儿跟着你受了不少苦,老婆站不起来,两个儿子也残疾了,他们也需要你照顾,算了吧,别干村支书了。”

冯长书扑通一声双膝跪地:“妈妈,我没有照顾好您,没有照顾好这个家,我对不起您们啊!可是,我不仅是这个家的家长,也是这个村的家长,我不能扔下全村2000多乡亲不顾啊!”

这十余年来,冯长书这个“家长”,带着全村的“家人”,在抢抓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定点帮扶的机遇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据统计,2006年以来,共计植树造林3400亩,治理石漠化土地710亩,退耕还林3038.5亩,种植经果林2937.5亩,全村生态环境得到“立体式”修复,获得“第一届阿拉善生态田野奖”“绿化毕节示范村”等荣誉,森林覆盖率从2006年的9.7%飙升至2017年的89.68%(2017年7月14日林业部门测量数据);

解决全村574户的人畜饮水问题;

打通全村15个村民组的通组路,农户院坝和连户路全部硬化,油化硬化736县道(钟山至六广河段);

全村所有人家住进了宽敞靓丽的小楼房,不少群众用上了小汽车;

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600元增加到2016年的的7815元,户均纯收入5万元以上,已迈入小康村行列……

面对这一组组惊人的数据,冯长书却谦虚地说:“我们古胜村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的确,冯长书根本闲不下来,他对古胜村的发展有了新的规划:“畜牧富村、经果强村、旅游带村。”

冯长书说:“前两项已基本成型并初见实效,要继续完善科学管理长效机制,推进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旅游经济发展才刚刚起步。”

冯长书介绍,古胜村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除漫山遍野的经果林外,山脚就是毕节与贵阳的界河——六广河。

六广河峡谷、峭壁、奇石、瀑布、溶洞、古树、林莽,犬牙交错,交相辉映,景象无穷。

明代大儒王阳明多次游览六广河大峡谷后,欣然命笔《六广晓发》:

初日曈曈似晓霞,雨痕新霁渡头沙。

溪深几回云藏峡,树老千年雪作花。

白鸟去边回驿路,青崖缺处见人家。

遍行齐胜才经此,江上无劳羡九华。

而六广河更是碧波如练,荡舟轻歌,如诗如醉。

青龙岛上,鸟语花艳,果香四溢。

对岸还有六广温泉,温润如酥。

站在青龙岛上举目仰望,古胜村半山腰有九个形态各异的山洞,活像九只眼睛注视山下的六广河水。

九个山洞的洞壁全是鹅卵石镶嵌而成,看起来松松散散,但是用力也难扳下一枚。

这是由于地壳剧烈运动,古河道下切形成的奇特自然景观。

山下河水流向东南,拐一个弯突然折向东北,才向前流去。

古人赞叹:“九眼照沙洲,河湾水倒流。谁人识得破,代代中诸侯。”

河边上有个五显台,原名青木屯。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统一中国后,为了显示自己的神威,降旨全国各地,将3000阵亡的将军灵牌分给各地供奉,贵州分得五个。

时任贵州宣慰使的彝族首领霭翠,亲自率领水西军民在六广河岸恭迎五位将军灵牌,并且在青木屯筑高台建祠堂来供奉祭祀。

供奉的是五位将军,因此就将青木屯更名为五显台。

五显台上面,就是奢香夫人修建的“龙场九驿”古道途经路段。

邻村还有全国唯一的古象祠遗址,与本村古胜城遗址并称“两古”。

黔西县志记载,“古胜城建于明天启六年(即1626 年),系贵州巡抚、总兵王国正主持修筑”。

古胜城是明、清两朝用作防守的驻军重地,是古水西的东部边关驻防要塞,明、清时期均派有“总兵”率部队驻守于此,贵州宣抚司的“同知衙门”曾建于此。

吴王剿水西,清军讨吴,万人坟等历史故事代代相传,而今建筑虽毁,烽烟犹存,耐人寻味!

而古象祠遗址位于黔西县素朴镇灵博村九龙山(灵博山),与古胜村相连。王阳明在灵博山作《象祠记》,开篇就是“灵博之山,有象祠焉”。把九龙山(灵博山)之名嵌进中国文学名著《古文观止》,“灵博山”之名便从此流传海内外、闻名于世。

象祠是供祭“象”的祠庙。

象是上古虞舜的同父异母兄弟,初时不仁,多次谋害舜,想占舜的财物和两个妃子,舜则对其宽待之,并封“有鼻”于象。

象因而感化之,痛改前非,任贤使能,泽加于民。

象去世后,人们为纪念他,建祠庙以尊奉。

后至唐代,有人斥象为“不仁”之人,遍毁其“象庙”,而水西地方的彝民仍尊其如故,举世罕见。

冯长书说:“我们就是要充分开发利用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打好旅游经济这张牌。”

在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的帮助下,古胜村已经开通贵毕路至古胜村的通道,贯穿全村的736县道也全面油化。并建立了古胜村综合服务区,设立32个门面,由村民为游客提供餐饮、小超市等便捷服务。

冯长书扳着手指头算着:“美女山、经果林、六广河大峡谷、九眼照沙洲、青龙岛、六广温泉、五显台、古胜城、龙场九驿、古象祠……”

冯长书突然笑了起来:“啊,竟然有10个景点!10个景点就是10颗珍珠,我们用736县道这棵金线子,把这些珍珠串起来,不就‘十全十美’了!”

冯长书的设想是,要在这串珍珠链上,着力打造乡村生态游、水果采摘休闲游、历史文化体验游三大旅游特色项目。

其实,这已经不是设想,古胜村旅游发展的大船已经起航。

冯长书又扳着手指头算了算说:“全村已经有45户村民依托旅游业增加经济收入。投资近千万元建成的古胜城迎宾酒店和古胜村青龙岛山庄,每天接待游客100人以上,纯利润至少1万元以上……”

冯长书认真算着他的旅游经济账,越算越有劲,越算心里越亮堂。

清风徐来,冯长书看着漫山遍野充满蓬勃生机的绿色村庄,感觉身心俱爽。

心里哼起老乡们编的小曲:“和尚坡,美女头,小车到门口,清泉流进屋。满山金果果,遍地银珠珠。挣钱不用跑,坐在家里候。”

冯长书摘下一枚熟透的李子,轻轻咬了一口,苦中带甜,沁人心脾。

然后,又挑选了几个大而漂亮的,急急往家里赶去。

 

作者简介

肖良国,男,汉族,1978年11月生。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在《人民文学》《山花》《文学界》《雨花》《短篇小说》《贵州作家》等刊发表文学作品130余万字,获奖10余次。有小说、散文入选《小说选刊●首届全国小说征文大赛获奖作品选》《黔西北文学》散文卷、小说卷等选本。

著有大型报告文学《我家海雀这片林》《好书记彭练基》《迤那,石头开花的地方》《三鞋干部》等,社会反响较好。其中,《迤那,石头开花的地方》专报***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同志。《母爱无疆》《火红的青春》《我是一个兵》等入选省委宣传部主编报告文学集《追赶太阳的人》。

在《中国组织人事报》《全国干部教育通讯》《贵州日报》等新闻媒体发表理论、新闻作品若干。现供职于贵州省毕节市委组织部。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为民办实事赢得企业心
  2. 辽宁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在鞍开班
  3. 鞍山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
  4. 鞍山市司法局物业管理服务项目招标公告
  5. 千山区甘泉镇村民在镇保障所就业可以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
  6. 工程科召开公路管理工作会议
  7. 鞍山市千山医院通勤客车采购项目结果公告
  8. 道路运输管理提升活动工作典型人物马强事迹
  9. 省公路局检查辽河路施工情况
  10. 市客管处通过微信短信发布交通出行提示
  11. 鞍山市公路管理处补充完善规划国道GIS数据库工作
  12. 鞍山代表团在全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13. 鞍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公积金系统维护结果公告
  14. 鞍山市供热有限责任公司20192020年度供热用煤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15. 公交总公司汽车一公司开展致家属一封信活动
  16. 鞍山市公路处到各县区设置廉政举报箱
  17. 鞍山市沈海线(冉家堡至张家段)修复养护工程施工变更公告
  18. 鞍山气象预警在扬尘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19. 市交通局质监处召开会议总结长假期间安全生产工作
  20. 鞍山市千山区教育局专用教室设备购置项目
  21. 交易公告鞍山市铁东区人民检察院听证室建设采购项目询价公告
  22. 鞍山市司法局开展司法鉴定行风建设专项活动建立诚信规范执业为民的长效机制
  23. 千山区召开走基层送温暖扶贫帮困送温暖走访慰问工作动员会
  24. 鞍山市职教城举行汽车维修工培训班开班仪式
  25. 沈营线路面维修开工
  26. 安全生产立红线模拟实战搞演练
  27. 鞍山市公路处召开六月份重点工作布置会
  28. 鞍山市公安局交通安全管理局办公用品采购项目询价邀请书
  29. 四方台立交桥大修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
  30. 鞍山市公安局交通安全管理局公务用车燃油服务采购项目AGJCG2019DF08单一来源邀请书
  31. 省交通厅公路局工程处一行来鞍山检查工程项目进展情况
  32. 鞍山市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监管中心正式成立运行
  33. 辽宁省军转办主任王育仁来鞍山市职教城调研参观
  34. 2021年度台安县高力房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监理中标候选人公示
  35. 鞍山市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更新设备公开招标采购公告
  36. 鞍山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垃圾容器设备项目询价邀请书
  37. 台安特警队员执勤中赢得外籍友人高度赞誉
  38. 鞍山市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办公室全自动病原微生物检测系统公开招标采购公告
  39. 鞍山市检验检测认证中心2020年急需设备采购结果公告
  40. 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三供一业(物业)分离移交项目—旧楼维修改造旧楼附近的道路改造维修设计及施工总承包EPC中标候选人公示
  41. 前峪解放路及解放东路热源厂2020年至2021年供暖季自动监控运营服务采购项目结果公告
  42. 市执业处职培科审验和监管工作圆满完成
  43. 市交通委公路处主要领导对沥青拌合站进行调研
  44. 鞍山市环境保护局地下水污染治理服务招标项目招标公告
  45. 鞍山市农村经济委员会JSWH120B型农户科学储粮仓建设采购项目结果公告
  46. 市公路管理处传达市交通委六防三保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
  47. 用爱心浇灌民族之花
  48. 市汤岗子理疗医院采购2017年冬季取暖用煤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49. 立山区双山街道双胜社区建立信息平台助居民搭上就业快车
  50. 鞍山市千山西路暗渠改造工程勘察招标公告(二次)
  51. 鞍山市国土资源综合行政执法队2016年度国家土地卫星遥感影像系统及土地执法监督检查测绘采购项目结果公告
  52. 市公路工程质监处组织观看安全生产教育片
  53. 驻鞍央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供水设施改造工程八标段中标结果公示
  54. 垃圾渗滤液处理服务竞争性磋商公告
  55. 鞍山市2021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银行裕华小区配套设施改造工程监理
  56. 千山区交通局未雨绸缪全力做好防汛工作
  57. 鞍山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物业管理服务采购项目结果公告
  58. 鞍山市铁东区环境卫生管理处车辆竞争性谈判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59. 千山分局甘泉派出所组织民警对重点路段进行武装巡逻圆满完成两会安保任务
  60. 鞍山市公安局食堂配送服务采购项目结果公告
  61. 鞍钢实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可利用材深加工基地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
  62. 鞍山市检验检测认证中心2019食品畜产品设备招标项目
  63. 鞍山市职教城招生报名工作全面展开
  64. 消防隐患排查确保企业生产
  65. 岫岩公路段做好当前工作部署
  66. 鞍山师范学院计算机等设备和语言实践实训室建设设备招标项目招标公告
  67. 鞍山市第二医院委托医疗设备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68. 鞍山市国土资源局转变观念简化程序努力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69. 省少儿围棋锦标赛鞍山棋手获佳绩
  70. 岫岩辽凤线汤沟中桥竣工通车
  71. 丁香湖工程监理招标二次公告
  72. 鞍山市司法局开展反腐倡廉建设预警教育系列特色活动
  73. 学习贯彻落实六防三保会议精神
  74. 鞍山市物价局出台价格行政处罚裁量权使用规则和指导标准
  75. 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办公设备公开招标采购公告
  76. 鞍山市公路处召开沈盘线精品工程经验交流会
  77. 弘扬红船精神现身运营服务鞍山市城市客运管理处出租汽车行业党委启动迎接建党93周年乘客免单献礼活动
  78. 鞍山市2021年黑大线冉家堡桥草鞍线倪家台桥维修加固工程施工一标段二标段变更公告
  79. 爱心团体到养老院进行慰问演出
  80. 市城建局举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辅导暨廉政党课
  81. 2015年鞍山市各级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人员)工作即将开始
  82. 公务员任职培训班首次向宪法宣誓
  83. 鞍山市20162017年老旧排水管网道路及桥梁大修工程排水及路灯工程施工监理第二标段中标候选人公示
  84. 鞍山市体育局健身器材招标项目AGJCG2019GH27
  85. 鞍山检验检疫局老化设施改造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
  86. 永乐公园周边大配套工程中标结果公示
  87. 鞍山市公安局交通安全管理局办公耗材项目结果公告
  88. 鞍山市奥林匹克中心一场三馆消防维保服务采购项目结果公告
  89. 我市农业综合开发优势特色产业三年规划编制完成
  90. 鞍山市开展全市安全培训专项检查
  91. 鞍山市供热总公司2016年煤炭采购项目三次招标公告
  92. 市公路工程质监处参加建筑基桩及复合地基检测技术规程宣贯培训班
  93. 鞍山市卫生健康事业服务中心(血站分中心)无偿献血人员纪念品采购项目询价邀请书
  94. 市环保局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不作为乱作为整治
  95. 岫岩辽凤线岗瓦岭处险情顺利排除
  96. 交易公告中共鞍山市委办公室印刷服务采购竞争性磋商公告
  97. 千山区局多措并举强化纪律作风建设
  98. 拾金不昧不声张好人好事需赞扬
  99. 鞍山市沥青拌合站厂区开展绿化厂区活动
  100. 鞍山市老旧小区燃气配套改造工程(一标段)中标候选人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