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公报2007第2期(总第35期)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4月20日发表  


  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公报

  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编       2007第2期(总第35期)

  目录

  1、中共福田区委 福田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深圳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的实施意见(福发〔2007〕1号)

  2、中共福田区委 福田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城区的决定(福发〔2007〕3号)

  3、福田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在全区推进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福府〔2007〕11号)

  4、深圳市福田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共福田区委 福田区人民政府

  关于贯彻落实《深圳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的实施意见

  (2007年3月12日)

  福发〔2007〕1号

  为贯彻落实深圳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福田区委五届二次全会精神,实施我区“环境立区”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福田,现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制定《深圳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的意见,结合福田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物质和财富增长为重要基础,以提供卓有成效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为保障,以关注市民生活的安全感、教育、健康、舒适、自然和社会环境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着力于解决民生问题。突出改善我区中低收入人群的生活状况,让全区人民都能公平分享到我区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二、总体目标

  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在文化、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生态环境和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全区财政今后几年在总量和净增长的两个70%以上用于民生福利。

  完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社会管理,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平台,实现和谐福田。

  三、具体措施

  (一)收入分配与公平方面

  1、大力发展现代都市经济,确保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

  ----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1+3”经济架构的部署,以“总部经济”为龙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三大支柱产业”,通过改善投资发展环境,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经济活力,不断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确保辖区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实现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总量目标。

  ----深入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以建设“和谐福田、效益福田、生态福田”为目标,努力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新型都市产业,稳步推进清洁生产工艺,保证辖区绿色GDP不断增长。

  2、控制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确保基尼系数在合理范围之内。

  ----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完善,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查处走私贩私、非法传销、不正当竞争行为,进一步推进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取缔非法灰色收入,努力缓解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运用税收政策杠杆,加大对偷、漏税查处力度,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征管和调节。

  ----加大对企业欠薪查处力度,严格执行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二)安全水平方面

  3、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争主要农副食品安全检测平均抽样达标。

  ----加强各环节食品安全质量监测工作,健全食品安全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理机制,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监管条例和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

  ----加大食品市场监管力度。以副食品生产企业及流通领域的批发市场、商场、超市、集贸市场为重点,突出重点品种、重点部位,持续开展市场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大对无证无照食品经营企业的清查力度,提高农副食品安全检测水平和食品安全率。

  ----全面推行市场农副食品准入管理。从源头开始把好关,扩大准入管理的覆盖率,落实索票索证、进货查验、质量信息公示、不合格食品退市等七项管理制度,巩固和完善食品信息化监管工作,把好市场食品准入关,提高食品安全达标量。

  ----全面推进集贸市场“农改超”工作,2008年底前全部完成。

  4、积极开展药品市场整规工作,提高药品安全抽样合格率。

  ----着重抓好药品零售企业、医疗机构的整规工作,通过规范药品购进渠道,加强药品分类管理和监测工作,规范销售渠道,建立健全药品安全紧急事件快速反应机制,提升市民安全用药系数。

  ----加大药品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力度,对涉嫌无证生产、经营药品、保健品的地下窝点坚决予以取缔。

  ----继续深入开展打击“坐堂行医”行为、虚假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广告及无证生产经营药械和制售假劣药械违法犯罪行为。城管部门要联合公安、安监、出租屋管理等部门进行联合执法,全面开展无证诊所查处工作,取缔无证诊所。

  5、以打造“生态福田”为目标,确保辖区空气质量API指数达到国家I级标准和Ⅱ级空气质量天数。

  ----推广下沙生态社区成功经验,努力打造生态社区。

  ----突出抓好“两大改造”,推动工业园区和城中村的生态化。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着力抓好工业区的改造升级,将福田科技广场、泰然天安科技园以及上步、八卦岭、彩田、梅林、金地等工业区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产业园区。

  ----加强烟尘控制区复查复测工作,全力治理餐饮业油烟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按照超标即违法的原则,严厉查处违法排放废气行为。

  ----加强公园绿地建设,实施立体绿化,多渠道改善辖区人居生态环境。

  6、抓住源头,综合治理,保证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进一步加大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恢复河流生态环境。

  ----抓紧凤塘河口红树林生态修复示范区工程建设,将河流治污与红树林湿地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打造红树林生态湿地公园。

  ----全面实施工业污染物总量控制,推行清洁生产工艺。

  ----加强梅林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在库区内全面实行退果还林,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7、宣传教育与规范整治并重,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把交通安全课作为学校的课程之一;各社区要设立“交通安全教育专栏”,加强对居民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居民交通安全意识。

  ----加强客运企业及车辆、驾驶人管理,全天候监管辖区主要长途客运站点;联合交通部门检查,发现客运企业不符合安全营运条件、存在安全隐患要停业整顿。排查客运线路安全隐患,调整不符合安全通行条件的长途客运班线,把客运交通事故发生率减到最低。

  ----整治交通秩序,严厉查处交通违章行为。对车辆多、行人多事故频发的路段增设“电子眼”,加大超速行驶、客车超员、货车或农用车载客等极易导致群死群伤特大恶性交通事故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

  (三)社会保障水平方面

  8、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促进辖区人员就业再就业,降低辖区居民失业率。

  ----全面落实中央、省和市各项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提高就业稳定性,建立就业与失业保障、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联动机制,促进和帮助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要认真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开发和优化管理制度,实行公益性岗位开发和优化管理责任制和问责制。

  ----重点抓好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发挥街道再就业基地的作用。要致力于让辖区每位勤劳努力的居民“个个都有工作,家家都有收入”这一目标,要重点抓好创建充分就业这一活动,力争辖区有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90%以上,同时,继续发挥街道再就业基地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作用,促使一大批有就业愿望、对工作岗位不挑不拣的就业困难人员上岗就业。

  ----进一步完善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区、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属地化管理,完善服务手段开发服务项目,拓展服务功能,为辖区失业人员提供更加有效、快捷、便利的服务。

  9、大力开展“就业帮困、关爱援助”活动,保持“零就业家庭”为零的水平。

  ----通过“零就业家庭”审核认定登记、公示以及建立责任人制度,召开专场招聘会、“一帮一”、免费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措施,解决“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

  10、增加新型职位和岗位,提高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比率。

  ----充分利用市区两级资源,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大型企业在福田设立地区总部、研发设计、采购中心、营销中心和结算中心,增加对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应届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利用深圳CBD优势和产业优势,重点发展金融、物流、商务、网络信息、创意设计、会展、文化、旅游等高端服务业,推动市场对服务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从而提高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比率。

  11、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提高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

  ----加大对社区的宣传资金投入,增设社区社会保险宣传栏;在目前37个社区建设了宣传栏的基础上,力争在全区92个社区全部建设社保宣传栏。

  ----加大对企业、劳务工的宣传工作力度,做好社保政策法规的普发宣教工作和安全生产、工伤预防宣传工作,印制各种宣传册和宣传单张发至企业和劳务工手中。

  ----积极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在全国社会保险宣传咨询日、工伤保险宣传咨询日等活动日到区内各工业区,商业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设点,开展各种宣传咨询活动。

  12、突出重点,加强稽核,扩大劳务工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的覆盖面。针对目前辖区内企业服务行业多的特点,开展专项稽核行动,对清洁卫生、物业管理、保安队伍、酒店酒楼等服务行业和建筑业等企业进行重点检查,扩大劳务工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的覆盖面。

  13、加大对不交、少交、欠交社保金企业的追缴力度,对瞒报、少报的企业加大执法力度,力争劳务工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不留死角。

  14、加大财政性社会福利支出,完善我区的社会救助体系,重点关注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边缘状态的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在全区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康复、理疗、家政等服务,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福利服务水平。把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纳入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老年人口的规模、增长趋势,逐步加大对老龄事业的投入。在区财政预算中,专门安排老龄福利事业经费,用于老年服务设施的建设、人才培训、科学研究、老年教育和文体活动等。

  ----进一步加快社区办公用房、党员活动室、社区警务室、人民调解室、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区图书室、星光老年之家、户外文体广场等固本强基社区项目设施建设,为居民提供舒适、温馨服务环境。

  ----培育发展社区公益性的民间组织,鼓励社区民间组织开展各种公益性的服务活动,并对此类民间组织给予适当的资助。

  ----进一步完善我区优抚对象的抚恤优待待遇保障措施,维护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初步解决他们的生活难、住房难、医疗难的“三难”问题。

  15、建立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社会捐赠接收网络,广泛宣传,深入开展社会捐赠活动。各街道、社区的社会救济捐助中心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每年定期发动开展全区性的社会捐赠活动,将捐赠的物品真正送到困难群众手中。

  (四)公共服务水平方面

  16、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体事业,加大政府投入。

  ----以财政年度GDP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率为参照系,每年适度提高财政在教科文卫体总的支出比例。

  ----通过科学分析论证,进一步优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各个子项财政年度支出的结构比例。

  17、大力保护环境,加大环保投入。

  ----充分发挥城中村基础设施专项资金的作用,重点加大城中村环境设施等基础性设施的投入,为建设生态型社区提供较强有力的财力支撑。

  ----充分利用水资源环境治理等各项环保专项资金,加大对水资源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

  18、大力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财政投入。

  ----加大公共基建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通过较少的财政资金,引导较大的社会各类资金参与到较为大型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来,扩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规模。

  ----加大财政对社区服务扶持力度,增加社区办公设施、社区内较小型的文化社康中心设施等公共设施支出,完善社区服务信息平台。

  (五)人的全面发展方面

  19、改革办学体制、创新教育管理制度,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

  ----确保9年义务教育,扩大中、高等教育,普及高中教育,力保12年教育。鼓励接受在职教育,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

  ----构建多元化办学模式,通过吸引社会力量、民营资金创办各类民办学校,不断满足辖区居民子女对教育的需求。出台各项措施,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监管。

  ----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主管、社区负责,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社区教育三级管理体制。要实现社区教育覆盖全区每一个社区。健全区、街道、社区的社区教育三级领导机构和三级组织网络,形成社区教育机构建设健全、教育内容按需所施、办学形式丰富多彩的三大特色,在政策、人员、场地、资金等四个方面提供保障。

  20、实施“技能振兴行动计划”,保证职工适当的在职培训时间。

  ----加快我区公益性综合性职业训练基地的建设,并以此为龙头推动辖区职业培训工作发展;建立政府各职能部门职业教育和培训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我区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

  ----建立福田区职业培训协会,邀请我区职业培训专家和有关部门人员组成,定期公布辖区职业培训状况及培训需求情况,引导辖区职业培训健康持续发展。

  21、进一步加强“图书馆之区”的建设,完善区、街道和社区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基础设施标准化。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

  成立贯彻落实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民生净福利办”),办公室设在区统计局,加强专业培训和指导,负责制订我区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并做好统计监测工作。各相关部门一把手要亲自抓,每项工作都有责任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协调到位。

  (二)建立三大体系,强化民生意识。

  全面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和社区服务体系三大体系。围绕民生净福利指标,完善“三大体系”的框架和制度建设,充实民生福利内容。

  (三)构建三大平台,促进公平分配。

  着力构建劳动就业、困难救助、社会保障三大平台建设,区劳动局、区民政局和市社保中心福田管理处近期要出台具体的实施方案,要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使困难、弱势群体都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

  (四)开展绩效评估,建立监督、检查机制。

  在试点的基础上,在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全面实行绩效评估,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突出民生净福利指标。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要将民生净福利的工作实绩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区统计局要定期统计福田区民生净福利各项指标,对照各指标检查落实情况。监察局负责绩效评估的有关工作并对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工作不力的部门要责令整改。

  (五)建立民生问题沟通机制。

  区委宣传部要利用多种媒体与市民进行沟通,区领导通过网络视频与市民直接在网上畅谈民生问题。在“福田在线”设立“民生专栏”,收集民生问题,公布落实情况。

  (六)制订工作方案,确保措施落实。

  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意见,结合本部门的职责范围和工作实际,于2007年3月底前制订相应的工作方案并报区统计局(区民生净福利办),确保我区贯彻落实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中共福田区委 福田区人民政府

  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城区的决定

  (2007年3月2日)

  福发〔2007〕3号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环境立区”战略,更好地建设“和谐福田”、“效益福田”,根据《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区的决定》(深发[2007]1号)和全市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现就我区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城区作出如下决定。

  一、全面提升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经济社会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区

  (一)建设生态城区的重大意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把环境保护定为基本国策,近年来又确定了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环境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省委、省政府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大事来抓,并纳入和谐广东、绿色广东建设体系;市委、市政府去年提出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年底在全市环保大会上又作出了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市的战略部署。由此可见,国家、省、市都把环境保护提升到了重要的战略地位。福田区经过15年的奋斗,经济能量高度集聚,社会事业繁荣富强,整体综合实力大大增强。但是,经济产出总量增加的过程,往往是自然资源消耗增加的过程。福田作为中心城区,最早出现了土地、资源、人口、环境“四个难以为继”问题。要有效***困局,必须跳出固有思维,转变发展理念,突破传统模式,精心谋划科学发展之路。区委在第五次党代会上提出了“环境立区”战略,与市委提出的推动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城市的战略决策相吻合。建设生态城区,是实施“环境立区”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创新发展模式、推动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必然选择,也是做好“发展”与“和谐”两篇文章,建设“和谐福田”、“效益福田”的必要条件。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把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特性和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充分运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以全面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为主线,以坚持环境优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重点突破、坚持机制创新为原则,加快构建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自然宜居的生态环境体系、和谐友好的生态文化体系、执行有力的环境监管体系和科学长效的生态保障体系,最终实现辖区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资源、能源、信息的高效利用,为建设“和谐福田”、“效益福田”奠定基础。

  (三)工作目标

  到2010年,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根本遏制,城区河流消除劣V类水体,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城区生态格局不断完善,生态系统功能不断增强,公众生态意识普遍提高。环保投资占GDP比重达到3%以上;单位GDP能耗控制在0.42吨标煤/万元以下,单位GDP水耗控制在27立方米/万元以下;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污水回用率达到2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率达到100%;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在2005年基础上削减20%以上。

  到2020年,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全面建成生态城区。

  二、以环境规划促进发展模式的真转真变,构建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

  (四)以生态城区建设规划为指导优化区域布局

  加快编制《福田生态城区建设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环境立区”战略的要求,运用生态学原理,评估辖区生态环境资源状况;以环境容量、土地资源、能源、人口和交通等为重点,研究全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和解决途径;以为人民生活创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为基本出发点,研究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确定福田生态区建设目标和指标体系,加快推进重点建设项目,构建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和谐城区。2007年7月完成福田生态城区建设规划研究报告,10月完成福田生态城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该规划出台后,根据重点保护区、控制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的划分调整区域布局,逐步提高重点保护区和控制开发区的环境准入和排放标准,严格限制不符合生态功能定位的产业发展。

  (五)以“十大抓手”推动循环经济加快发展

  一是以编制两个规划为抓手,重点编制和组织实施循环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生态城区建设规划,在规划先行和规划导向上实现突破;二是以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真转真变为抓手,重点按照生态经济学的原理规划改造老工业区和实施产业置换,在推进产业生态化发展上实现突破;三是以生态修复为抓手,重点抓好福田凤塘河口红树林生态修复示范区工程,在辖区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上实现突破;四是以中水利用为抓手,重点与深水集团合作开发中水示范项目,在建设节水型城区上实现突破;五是以推广清洁生产试点经验为抓手,重点在辖区工业企业推广试点经验,在企业自觉实践清洁生产上实现突破;六是以城中村物业转型经营为抓手,重点在城中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在城中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上实现突破;七是以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为抓手,重点引入生物降解等技术推动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在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上实现突破;八是以推动绿色采购为抓手,重点编制政府绿色采购目录和产品,在建立政府绿色采购机制和绿色办公上实现突破;九是以开展“建我绿色家园”系列活动为抓手,重点在机关、学校、社区等单位开展创建活动,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上实现突破;十是以开展循环经济宣传教育为抓手,重点在辖区各行各业和市民中普及循环经济理念和知识,在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上实现突破。

  (六)以“铁线保护”和“铁腕治污”优化产业结构

  按照产业高端化的发展要求,在着力完善以总部经济为龙头,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为支柱的“1+3”经济发展架构的基础上,严把建设项目准入关,根据我市鼓励、限制、禁止类产业和工艺目录,结合我区的实际,对不符合产业导向、产业布局、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或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设备和工艺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企业,一律不准立项、不予审批、不予担保资助;根据我市强制淘汰的工艺、技术和行业名录,对相关企业采取限期改造、整体搬迁或淘汰关停等措施;根据我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对重要生态功能区实施恢复重建工作,逐步腾退不符合生态功能保护要求的用地。

  (七)以加大政策扶持和加强市场监管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进一步完善相关优惠政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近期内重点扶持一批在环境污染治理、可再生清洁能源推广、可再生资源利用等领域拥有知名品牌、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优势环保企业;同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完善环保产业行业组织,重点整治环境污染治理市场低价竞争行为,加强行业自律。

  三、以环境监管促进环境质量的持续提升,构建自然宜居的生态环境体系

  (八)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积极配合市有关部门开展“正本清源”行动,全面整治辖区雨污错接乱排行为,持续提高污水收集率;加大梅林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巡查和监管力度,确保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大力推广使用可再生清洁能源,重点实施区属住宅小区、各股份合作公司太阳能推广工程;加强对施工工地和运泥车辆管理,全面遏止道路扬尘污染。在噪声污染防治方面,重点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噪声扰民问题,特别是娱乐场所低频噪声、商业噪声、五金门店切割噪声等污染问题。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方面,巩固餐饮业潲水油回收再利用成果,并进一步扩大到餐厨垃圾的回收再利用;不断规范废旧物质回收利用市场,探索和建立废旧物资回收利用行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

  (九)重点开展生态修复工程

  在全面完成河流截污和清淤工程的基础上,重点实施福田凤塘河口红树林生态修复示范区和凤塘河二期景观营造工程。生态修复示范区工程力争在2007年完成前期工作,2008年开工,2009年完工,成为我市生态修复领域的示范工程。凤塘河二期工程力争在2007年完成前期工作,2008年开工,2009年完工。

  (十)持续推进治污保洁工程

  按照《深圳市治污保洁工程行动计划(2006—2010年)》的统一部署和任务分工,重点做好水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生态风景林建设、道路扬尘治理、公厕和垃圾中转站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按期保质完成我区治污保洁工程的各项任务。

  四、以环境宣教促进生态文明,构建和谐友好的生态文化体系

  (十一)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

  以福田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成立为契机,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伦理和环境警示教育,大力普及包括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在内的基本知识以及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倡导绿色消费,增强广大市民和辖区单位的环境忧患意识,培育新的生态伦理观,培养市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理念。开展环保教育基地建设,重点完成红树林科普教育基地和主题公园建设。

  (十二)大力开展生态创建活动

  继续开展“建我绿色家园”系列活动,广泛动员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家庭等创建绿色单位;各街道办事处要按照国家环境优美城区标准开展创建活动,确保在2010年以前达到国家环境优美城区标准的街道数量符合国家级生态区的相关指标要求;继续开展生态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组织各股份合作公司和区属小区申报“广东省生态示范区”。

  五、以改革创新促进环境管理,构建执行有力的环境监管体系

  (十三)积极推进数字化环保工程建设

  按照市环保局关于开展环境监督执法全覆盖体系建设的有关要求,按时保质完成我区环境监督执法全覆盖体系各项建设任务,实施网格化管理;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2007年完成区环境保护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并投入使用,全面建成内部业务协同、对外服务、移动执法等三大类共10个平台,并导入ISO9001与ISO14000标准体系,努力实现对环境的“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管理。

  (十四)进一步加强环保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环保行政执法机构建设,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加强环保队伍建设的文件以及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方案的通知精神,适当增加人员编制。二是加强生态区建设工作队伍的建设,配齐配强生态办工作人员。三是加强基层环保队伍建设,各社区工作站指定一名工作人员作为环保联络员,并将部分环保职能纳入社区协管员职责中。

  (十五)提高突发性环境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环境监测预警能力建设,配齐应急物质和相关装备,组建应急处置队伍;修订和完善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开展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演习;开展水体、空气等环境要素常规性监测工作,加强对潜在环境问题和环境风险的研究。

  六、强化组织领导,促进生态城区建设,构建科学长效的保障体系

  (十六)建立环境和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坚决执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综合规划、各类专项规划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成立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委员会,区长任主任,主管环保工作的副区长任副主任,区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领导以及相关领域专家为成员。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区环境保护局。

  (十七)加强生态城区建设的组织领导

  成立福田区建设生态城区工作领导小组,区长任组长,常务副区长和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区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区委区政府办公室、环境保护局、发展改革局、贸易工业局、教育局、科学技术局、财政局、人事局、建设局、文化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审计局、监察局、统计局、城市管理局、城中村改造办、政府采购中心等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的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环境保护局。各街道办事处要成立生态城区建设领导小组,指定一名分管领导,指定具体的工作部门承担该项工作。

  (十八)建立监督检查和奖惩机制

  将生态城区建设任务按照责任分工分解到各街道办事处和职能部门,明确各自责任、任务分工和进度要求;区建设生态城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各成员单位的相关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并定期通报;区委区政府督查室要把该项工作作为重点督查内容,定期开展督查。对不能按时保质完成相关工作的,将追究相关单位及其领导人的责任。

    

  福田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在全区推进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2007年3月1日)

  福府〔2007〕11号

  现将《关于在全区推进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关于在全区推进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的实施方案

  根据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的决定》(深府[2006]268号,以下简称《决定》),为积极稳妥地落实《决定》精神,按时保质做好各街道综合执法队的组建工作,确保街道综合执法协调运作,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推进街道综合执法工作,切实解决基层行政执法中长期存在的多头执法、重复处罚以及权责不符等问题,真正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加强基层行政执行力,提高执法效率,建立规范协调、精简高效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福田区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二、街道综合执法机构的设置、运作机制

  (一)街道综合执法机构的设置

  1、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下简称“区城管执法局”)在区八个街道办事处设立街道执法队,作为区城管执法局的派出机构;街道执法队以区城管执法局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2、区城管执法局内设的直属执法队更名为区城管执法监察大队。

  3、街道执法队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街道执法队的人事、财务由街道办事处管理,日常工作由各街道办事处指挥、调度和考核;区城管执法局对街道执法队的综合执法业务进行监督、指导、考核;区相关行政机关对街道执法队的专项执法业务进行指导。

  (二)街道执法队的运作机制

  1、街道执法队要规范执法程序和办案流程,完善配套制度,做到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和严格执法,保证行政执法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2、街道执法队对在执法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群众投诉的违法行为,以及其他相关行政机关依法移交的违法事项,要及时进行调查取证,依法做出行政处罚。

  3、街道执法队开展重大或专项执法行动,或遇到阻碍执法的情况时,根据实际需要或事件的严重程度,可要求公安部门予以配合或处理。

  4、纳入街道综合执法范围的事项中,属于涉及重大人身、财产安全事故隐患,危及公共安全,需要进行技术检测、设备拆除的,以及发生了重大事故的,街道执法队应及时移送市、区相关行政机关处理。街道执法队发现涉及重大人身、财产安全事故隐患,危及公共安全的,应依法采取临时措施,制止违法行为;对发生了重大事故的,应及时保护现场,并迅速报告市、区相关行政机关。

  三、街道综合执法机构与相关部门的关系

  (一)建立区综合执法联席会议制度。

  (二)区相关行政机关不再行使已划为街道综合执法事项的行政处罚权,但应当继续履行没有纳入综合执法范围的职责。

  (三)区相关行政机关在开展全区重大或统一执法行动需要街道执法队配合的,应将相关文件抄送区城管执法局,由区城管执法局通知街道执法队,街道执法队应全力配合。

  (四)街道执法队需要其他行政机关进行业务指导时,由区城管执法局同有关部门进行协调,相关行政机关应及时进行业务指导。

  (五)建立和完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六)街道执法队在执法过程中,发现涉嫌犯罪、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应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七)各社区工作站、社区居委会要积极支持和配合街道执法队开展执法活动。

  (八)街道综合执法发生争议的,由区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先行协调,区政府法制工作机构难以协调的,提请市城管执法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市城管执法局无法协调解决的,交由市法制办进行协调并依法做出裁决。在争议解决期间,相关行政管理事项由最先发现的执法机构受理,待争议协调解决后再由协调确定的执法机构负责处理。

  四、街道综合执法机构的监督制约机制

  (一)区政府法制工作机构要加强对街道综合执法的执法监督、执法协调工作及有关政策研究。

  (二)区城管执法局要加强对街道执法队的监督和检查,要通过案件抽查、评议考核等方式及时发现街道综合执法队在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并责令其整改。区城管执法局负责对街道执法队的年终业务考评工作。

  (三)区、街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对街道综合执法的监督作用,对违法执法、越权执法、滥用职权的违法行为及执法缺位的行为要根据情节轻重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街道执法队要严格实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制度。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没收物品拍卖所得款项,必须实行票款分离,全部上缴财政。

  五、工作任务分工及责任单位

  (一)成立区全面推进街道综合执法领导小组

  成立福田区全面推进街道综合执法领导小组,由李平同志任组长,杜玲、洪存伟、黄华强同志任副组长,各相关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城管执法局。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推进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的组织、指挥、协调工作。

  (二)确定编制方案

  根据《决定》有关精神和“人随事走”的原则,确定各街道综合执法队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

  此项工作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区人事局(编办)、区城管执法局、各街道办事处配合。

  (三)充实、调整执法队伍

  在原有街道执法队执法人员的基础上,要按照素质高、能力强、公正廉洁的要求,招录、选派、调整一批执法人员,充实街道综合执法队伍。

  此项工作由区人事局(编办)牵头负责,区城管执法局和各街道办事处配合。

  (四)经费及后勤保障

  根据《决定》精神和“费随事转”的原则,参考市城管执法局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确保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经费、执法装备及时到位。

  此项工作由区财政局和区城管执法局牵头负责,各街道办事处配合。

  (五)顺利、稳妥地完成新增执法事项的移交工作

  1、各相关行政机关要抓紧做好综合执法事项移交的前期准备工作,梳理移交执法事项,要确保综合执法事项完整、及时移交。

  2、各相关行政机关在2007年3月1日前已受理的行政处罚案件,在街道综合执法正式实施后,应由原行政机关继续处理,不得将已受理的案件移交给街道综合执法队。

  此项工作由区政府法制工作机构牵头负责,区各相关行政机关配合。

  (六)建立相关责任倒查、追究制度

  要以《决定》为依据,按照街道综合执法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根据“权责一致”原则,在合理划分街道与相关职能部门权责的基础上,制定完善配套的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

  此项工作由区监察局负责完成。

  (七)充分利用综合执法信息系统

  全市的综合执法信息系统启用后,各街道综合执法队要及时与该系统进行连接,加强综合执法信息资源共享,街道综合执法队至少要有一名专职信息系统维护人员,并进行相关的培训。

  此项工作由区发展改革局(信息中心)牵头负责,各相关行政机关及街道办事处协助。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涉及到职能归并和人员调整的部门,要以改革大局为重,积极支持和配合有关调整;要增强信心,消除顾虑,自觉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坚定不移地推进街道综合执法工作。

  (二)严肃纪律,做好新旧体制的衔接工作。2007年3月1日前,区有关行政机关和派驻街道的执法机构,要继续加强对违法行为的监督检查,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防止出现管理空档。对不依法履行职责的单位和个人,区监察部门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深圳市福田区2006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深圳市福田区统计局

  (2007年3月20日)

  2006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环境立区”战略,努力构建效益福田、和谐福田,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社会民生福利向好,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实,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现价,下同)1123.61亿元,比上年增长10.4%。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2亿元,增长13.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35.80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87.79亿元,增长12.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01:32.39:67.60调整为0.01:29.88:70.11。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5906元,增长6.5%。按2006年底的汇率计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3.87亿美元,人均12280美元。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15711元,增长3.4%。

  地区生产总值地均集约度为14.40亿元/平方公里,增长10.4%;税收地均集约度为2.70亿元/平方公里,增长11.9%;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4.77平方米,下降9.4%;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17.22吨,下降9.1%;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电耗485千瓦时,下降2.0%。

  图1 2001年-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2%。分类别看,食品类上升4.2%,烟酒及用品类上升1.6%,衣着类上升1.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升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升0.9%,交通和通信类持平,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3%,居住类上升4.3%。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2.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2.5%,房地产销售价格上涨12.2%。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土地资源匮乏,资源环境压力大;工业企业外迁,增长放缓;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对经济增长拉动减弱;可开发土地减少,房地产开发萎缩;收入差距过大、就业困难等社会民生福利问题呈加剧趋势。

  二、农 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5.19万元,比上年下降41.1%。其中,种植业总产值352万元,下降42.0%;林业产值8万元,增长60.0%。农作物播种面积147亩,水果种植面积2445亩,增长11.1%;造林面积45亩,下降55.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工业实现增加值302.91亿元,比上年增长9.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0%;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5%,下降13.7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有工业企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95.04亿元,增长9.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322.12亿元,增长13.6%,其中,国有企业实现产值12.60亿元,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实现产值1111.70亿元;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1045.11亿元,增长13.6%,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9.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234.33 亿元,增长11.4%,工业产品销售率93.4%。其中,出口交货值872.70亿元,增长14.9%,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重为70.7%,上升2.1个百分点

  表1               全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微型计算机

  万部

  650.89

  16.6

  磁头

  万只

  40***

  1.2

  彩色显像管

  万只

  1468.90

  14.1

  半导体集成电路

  万块

  325218

  49.7

  硬盘机

  万部

  1839.40

  .40

  37.3

  服装

  万件

  2744

  11.5

  塑料树脂及共聚物

  

  76555

  28.4

  电子元件

  万只

  24473

  30.9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82262

  67.8

  全年工业综合效益指数246.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94亿元,增长31.8%;上缴税金11.76亿元,增长8.7%;资产负债率54.1%,下降0.2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4.6%,增长0.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28亿元,下降60.2%;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46891元,提高5.0%。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2.89亿元,下降13.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80.38亿元,比上年下降12.0%。其中,基本建设投资61.79亿元,下降13.8%;房地产开发投资90.11亿元,下降13.5%;更新改造投资27.35亿元,增长14.5%。深圳美视电厂燃油改燃气工程、新怡景商业中心、福田交通综合枢纽等市属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3.7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3.2%。

  从产业投向看,第二产业投资21.31亿元,增长51.2%,其中制造业投资14.18亿元,增长39.0%。第三产业投资159.07亿元,下降16.7%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投资6.85亿元,增长53.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投资4.82亿元,增长93.8%;批发和零售贸易、住宿餐饮业投资10.85亿元, 增长4.4%;教育、卫生投资5.31亿元,下降3.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完成投资6.54亿元, 下降11.6%;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投资27.63亿元, 增长17.6%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530.73万平方米,下降20.5%,其中住宅247.25万平方米,下降35.1%;商品房竣工面积189.61万平方米,下降7.0%;商品房销售面积(含预售,下同)122.22万平方米,下降53.0%;商品房销售额189.26亿元,下降23.8%;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13803元/平方米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6.02亿元,比上年增长20.0%。货运周转量460.20亿吨公里,增长26.5%;旅客周转量10.80亿人公里,增长17.9%;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3.13亿元,增长18.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1亿元,增长21.1%;电信业务总量50.02亿元,增长18.0%。年末共有邮电局(所)140处;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99.30万门,增长5.1%,固定电话用户78.30万户;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307万门,增长8.9%;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209万户,增加28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243部/百人。国际互联网用户38.6万户。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年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实现增加值202.79亿元,比上年增长8.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6.9%;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5.04亿元,增长7.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5.98亿元,增长12.8%。其中,限额以上商业企业商品零售额262.04亿元,增长25.4%;限额以下商业企业商品零售额263.94亿元,增长2.6%。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销售额1295.69亿元,增长37.5%。其中,批发企业实现销售额1077.31亿元,零售企业实现销售额218.38亿元。

  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商业企业销售机电产品及设备类247.54亿元,增长24.2%;通讯器材类233.90亿元,增长49.3%;汽车类120.59亿元,增长105.2%;金属材料类102.02亿元,增长62.5%;食品、饮料、烟酒类93.95亿元,增长60%。

  全区星级宾馆37家,其中,五星级宾馆2家;旅行社41家,其中,国际旅行社9家。全年接待过夜游客181.47万人次,增长4.1%;全年规模旅游企业总收入28.10亿元,增长28.3%;宾馆、酒店和度假村开房率71.3%。

  七、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550.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出口总额267.08亿美元,增长22.2%;进口总额283.43亿美元,增长21.5%。贸易逆差16.35亿美元,增长9.1%。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58.40亿美元,增长15.4%;加工贸易出口154.41亿美元,增长26.3%;其它贸易出口54.27亿元,增长18.9%。从经营主体看,国有企业出口28.02亿美元,增长11.4%;三资企业出口185.68亿美元,增长25.7%。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200.48亿美元,增长      19.5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34.08亿美元,增长18.1%。从市场看,对亚洲、欧洲和东盟的出口居前,贸易额分别为213.76亿美元、25.18亿美元和21.31亿美元,分别增长20.6%、61.5%和3.8%;中东欧成为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增长4.8倍。

  从进口市场看,亚洲、东盟和欧洲居前,贸易额分别为236.13亿美元、49.34亿美元和20.08亿美元,分别增长20.8%、6.7%和10.9%。对中东欧、大洋洲和非洲市场出口增势强劲,增速分别为105.6%、69.6%和50.3%。全年机电产品进口235.78亿美元、增长20.9%,高新技术产品进口155.66亿美元、增长19.9%,分别占进口总额83.2%和54.9%。

  表2    2006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额及增长速度

  单位:亿美元         

  

国家和地区

  出口额

  比上年

  增长(%)

  进口额

  比上年

  增长(%)

  亚洲

  213.76

  20.6

  236.13

  20.8

   #港澳

  197.80

  22.0

  3.02

  -29.6

  欧洲

  25.18

  61.5

  20.08

  10.9

  东盟

  21.31

  3.8

  49.34

  6.7

  北美洲

  19.09

  10.9

  12.87

  8.6

  欧盟25国

  14.84

  22.6

  18.69

  11.0

  中东欧

  8.88

  4.8倍

  0.74

  105.6

  中东

  5.96

  24.2

  1.01

  -27.9

  全年外商直接投资7.35亿美元,增长14.5%。引进项目个数855个,增长10.3%;合同外资金额10.26亿美元,下降37.2%;全年外商投资项目平均规模120万美元,减少43.1%。外商直接投资加快向金融业、建筑业和科研、技术服务业等行业拓展,分别增长362倍、123倍和1.7倍。全年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金额4.39亿美元,增长4.9%。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0.98亿美元,下降12.6%;房地产业实际使用外资0.77亿美元,下降37.3%;金融业实际使用外资0.73亿美元,增长362倍。第二产业外商直接投资2.96亿美元,增长33.1%。其中,建筑业实际使用外资1.23亿美元,增长123倍;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03亿美元,增长8.1%。实际投资额前5位的国家和地区是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百慕大、美国和开曼群岛;投资增长较快的国家和地区是德国、开曼群岛和澳门。总部经济得到较大发展,至年末世界500强企业及项目落户达70家。

  八、财税和金融

  全年完成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31.10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6.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8.58亿元,下降1.3%。其中,基建支出8.00亿元,下降20.0%;教育支出7.91亿元,增长10.8%;行政管理费支出4.30亿元,增长15.6%。

  税收总额210.40亿元,增长11.9%。其中,营业税收入58.81亿元,增长10.3%;增值税收入57.59亿元,增长7.7%;企业所得税收入51.49亿元,增长11.0%;个人所得税收入32.66亿元,增长21.3%。

  金融业增加值203.88亿元,增长19.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9%。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各级各类中小学校(不含简易民办)88所,比上年增加3所。其中,中学26所,小学5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职业中学2所;在校学生数126228人,增长3.9%;学校招生数32931人,增长1.6%;毕业生18967人,增长3.6%。年末幼儿园总数119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均保持在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6.4%。福田中学和红岭中学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初期督导验收。

  至年末累计批准高新技术企业405家,新增63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930亿元,增长11.8%。全年区级财政落实科技三项经费7580万元,共支持科技项目109个。科技费用无偿资助1184.25万元,无息贷款5540万元,担保补贴贷款9250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开展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优秀电影展、莲花山风筝节、民间文化巡游等各类文化活动1000多场次;剧本《挂牌》被评为中国第四届戏剧文学微型剧本一等奖,并获得广东省“欢乐进农家—广东省农村小戏小品”调演一等奖油画《劲霸》入选中国美协“第19次全国新人新作展”。福田街道水围奇石博物馆、沙头街道下沙博物馆开馆。全区书报刊经营单位146家、邮政报刊亭230个、卫星地面电视接收19家和电影放映单位7家。组织开展了“百场优秀电影进社区”活动,全年共放映电影120多场,观众达10余万人次。新建成社区图书馆10个,社区图书室已达88家,区图书馆和八个街道图书馆同时开展了图书漂流活动,进一步扩大了通借通还范围,实现了“一馆借书、十五馆还书”;公共图书馆藏书量270万册, 比上年增长28.6%。

  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33家。其中,医院21家,门诊部28所,诊所、卫生室和医护室共205所,疾病控制中心1所,卫生监督所1所,社区健康中心68家。拥有病床3958张,增长10.3%;共有卫生技术人员9053人。其中,执业医师3707人,注册护士3460人。全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完成诊疗总量1110.1万人次,增长18.4%。其中,门诊量和急诊量为946.1万人次和84.5万人次,分别增长19.4%和24.5%;病床使用率89.7%,出院病人治愈率和好转率分别为63.6%和27.8%。门诊人次平均费用148.1元,每床日平均住院费用为657.2元,分别下降5.9%和13.2%。

  拥有体育场地1306个(片),增长6.1%。其中,健身路径220条,增加20条;室外乒乓球台320张,增加160张。组织群体活动1868场(次),增长1.2倍;参加群体活动人数达3.12万人次,增长1.8倍。国民体质测定结果显示总体合格率为92.4%,其中优秀率和良好率分别为19.5%和41.0%。在广东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共获得37枚金牌、17枚银牌和17枚铜牌。田径运动员刘虹在第15届多哈亚运会比赛中夺得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辖区土地面积78.0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4.7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53.57平方公里。其中,居住用地15.54平方公里,公共设施用地10.86平方公里,工业用地2.95平方公里。全区供电总量54.5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4%;供水总量1.94亿吨,下降0.5%。

  完成凤塘河和皇岗河截污清淤工程,共清除淤泥5.8万立方米。全年空气质量为优良的天数达346天,空气质量优良率94.5%,下降0.6个百分点;河流水质达标率为66.9%,上升7.6个百分点;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7.2%,上升0.7个百分点;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4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率100%,综合利用率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居民文教区噪声平均值为55.6分贝,下降2.5分贝;主要交通干道噪声平均值为76.7分贝,上升0.7分贝。建设和改造30个社区公园,公共绿地面积967.43公顷,增长0.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7%,上升1.4个百分点。第八次获得“鹏城市容环卫杯竞赛”优胜奖,顺利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和“国家绿化模范城市”达标检查。梅林一村荣获“国际最适宜人居社区”银奖和“最佳健康生活方式奖”第一名。

  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生产安全和火灾死亡事故399宗,下降37.9%;死亡91人,增加3人;受伤236人,下降47.4%;直接经济损失317.74万元,下降50.4%。其中,道路交通事故203宗,死亡82人,受伤218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年末常住人口118.2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2万人,增长1.8%。其中,户籍人口48.65万人,增长5.8%,占常住人口比重41.2%。全区常住人口密度为15148人/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增加271人。户籍人口出生率9.74‰,上升0.3个千分点,死亡率0.57‰,上升0.3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      9.17‰,上升0.08个千分点。流动人口出生率8.68‰,死亡率0.07‰,自然增长率8.61‰。

  根据140户(含户籍和非户籍)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6356元,增长10.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3%;年人均消费性支出19492元,增长24.2%;恩格尔系数30.3%,下降2.8个百分点。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0030元,增长10.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9%。

  年末全区从业人员98.36万人,增长2.6%。年末在岗职工(不含私营及个体)47.07万人,增长3.8%。失业登记人员2518人,下降38.0%;登记失业率为2.1%,下降了0.03个百分点;4090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增长7%。

  年末参加社会保险的企业11023家,参加养老保险30.90万人,增长8.2%;参加工伤保险29.73万人,增长7.6%;参加失业保险24.15万人,增长3.1%;参加医疗保险32.06万人,增长13.5%;劳务工医疗保险参保3.20万人;899人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若有变动,以最新公布的为准。

  2、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指深圳市图书馆、深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福田区区属图书馆及社区图书室藏书量。

  3、地区生产总值及各行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劳动生产率、农业总产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社会保险数据根据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福田管理处参保人员情况统计。

  5、常住人口包括①居住在本区,并已在本区办理本市户口登记的人,其中不含离开本市半年以上的人员;②已在本区居住半年以上,户口在本区以外的人;③在本区居住不满半年,但已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④居住在本区,户口待定的人;⑤原居住本区,在国外工作或者学习,暂无本市户口的人。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

  6、九年一贯制学校按1所学校统计。

  7、各类卫生工作人员的统计范围为所有在岗人员,以前年度为在编人员。



  1、中共福田区委 福田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深圳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的实施意见(福发〔2007〕1号)

  2、中共福田区委 福田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城区的决定(福发〔2007〕3号)

  3、福田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在全区推进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福府〔2007〕11号)

  4、深圳市福田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共福田区委 福田区人民政府

  关于贯彻落实《深圳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的实施意见

  (2007年3月12日)

  福发〔2007〕1号

  为贯彻落实深圳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福田区委五届二次全会精神,实施我区“环境立区”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福田,现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制定《深圳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的意见,结合福田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物质和财富增长为重要基础,以提供卓有成效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为保障,以关注市民生活的安全感、教育、健康、舒适、自然和社会环境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着力于解决民生问题。突出改善我区中低收入人群的生活状况,让全区人民都能公平分享到我区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二、总体目标

  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在文化、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生态环境和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全区财政今后几年在总量和净增长的两个70%以上用于民生福利。

  完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社会管理,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平台,实现和谐福田。

  三、具体措施

  (一)收入分配与公平方面

  1、大力发展现代都市经济,确保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

  ----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1+3”经济架构的部署,以“总部经济”为龙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三大支柱产业”,通过改善投资发展环境,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经济活力,不断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确保辖区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实现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总量目标。

  ----深入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以建设“和谐福田、效益福田、生态福田”为目标,努力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新型都市产业,稳步推进清洁生产工艺,保证辖区绿色GDP不断增长。

  2、控制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确保基尼系数在合理范围之内。

  ----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完善,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查处走私贩私、非法传销、不正当竞争行为,进一步推进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取缔非法灰色收入,努力缓解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运用税收政策杠杆,加大对偷、漏税查处力度,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征管和调节。

  ----加大对企业欠薪查处力度,严格执行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二)安全水平方面

  3、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争主要农副食品安全检测平均抽样达标。

  ----加强各环节食品安全质量监测工作,健全食品安全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理机制,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监管条例和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

  ----加大食品市场监管力度。以副食品生产企业及流通领域的批发市场、商场、超市、集贸市场为重点,突出重点品种、重点部位,持续开展市场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大对无证无照食品经营企业的清查力度,提高农副食品安全检测水平和食品安全率。

  ----全面推行市场农副食品准入管理。从源头开始把好关,扩大准入管理的覆盖率,落实索票索证、进货查验、质量信息公示、不合格食品退市等七项管理制度,巩固和完善食品信息化监管工作,把好市场食品准入关,提高食品安全达标量。

  ----全面推进集贸市场“农改超”工作,2008年底前全部完成。

  4、积极开展药品市场整规工作,提高药品安全抽样合格率。

  ----着重抓好药品零售企业、医疗机构的整规工作,通过规范药品购进渠道,加强药品分类管理和监测工作,规范销售渠道,建立健全药品安全紧急事件快速反应机制,提升市民安全用药系数。

  ----加大药品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力度,对涉嫌无证生产、经营药品、保健品的地下窝点坚决予以取缔。

  ----继续深入开展打击“坐堂行医”行为、虚假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广告及无证生产经营药械和制售假劣药械违法犯罪行为。城管部门要联合公安、安监、出租屋管理等部门进行联合执法,全面开展无证诊所查处工作,取缔无证诊所。

  5、以打造“生态福田”为目标,确保辖区空气质量API指数达到国家I级标准和Ⅱ级空气质量天数。

  ----推广下沙生态社区成功经验,努力打造生态社区。

  ----突出抓好“两大改造”,推动工业园区和城中村的生态化。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着力抓好工业区的改造升级,将福田科技广场、泰然天安科技园以及上步、八卦岭、彩田、梅林、金地等工业区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产业园区。

  ----加强烟尘控制区复查复测工作,全力治理餐饮业油烟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按照超标即违法的原则,严厉查处违法排放废气行为。

  ----加强公园绿地建设,实施立体绿化,多渠道改善辖区人居生态环境。

  6、抓住源头,综合治理,保证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进一步加大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恢复河流生态环境。

  ----抓紧凤塘河口红树林生态修复示范区工程建设,将河流治污与红树林湿地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打造红树林生态湿地公园。

  ----全面实施工业污染物总量控制,推行清洁生产工艺。

  ----加强梅林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在库区内全面实行退果还林,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7、宣传教育与规范整治并重,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把交通安全课作为学校的课程之一;各社区要设立“交通安全教育专栏”,加强对居民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居民交通安全意识。

  ----加强客运企业及车辆、驾驶人管理,全天候监管辖区主要长途客运站点;联合交通部门检查,发现客运企业不符合安全营运条件、存在安全隐患要停业整顿。排查客运线路安全隐患,调整不符合安全通行条件的长途客运班线,把客运交通事故发生率减到最低。

  ----整治交通秩序,严厉查处交通违章行为。对车辆多、行人多事故频发的路段增设“电子眼”,加大超速行驶、客车超员、货车或农用车载客等极易导致群死群伤特大恶性交通事故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

  (三)社会保障水平方面

  8、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促进辖区人员就业再就业,降低辖区居民失业率。

  ----全面落实中央、省和市各项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提高就业稳定性,建立就业与失业保障、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联动机制,促进和帮助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要认真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开发和优化管理制度,实行公益性岗位开发和优化管理责任制和问责制。

  ----重点抓好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发挥街道再就业基地的作用。要致力于让辖区每位勤劳努力的居民“个个都有工作,家家都有收入”这一目标,要重点抓好创建充分就业这一活动,力争辖区有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90%以上,同时,继续发挥街道再就业基地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作用,促使一大批有就业愿望、对工作岗位不挑不拣的就业困难人员上岗就业。

  ----进一步完善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区、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属地化管理,完善服务手段开发服务项目,拓展服务功能,为辖区失业人员提供更加有效、快捷、便利的服务。

  9、大力开展“就业帮困、关爱援助”活动,保持“零就业家庭”为零的水平。

  ----通过“零就业家庭”审核认定登记、公示以及建立责任人制度,召开专场招聘会、“一帮一”、免费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措施,解决“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

  10、增加新型职位和岗位,提高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比率。

  ----充分利用市区两级资源,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大型企业在福田设立地区总部、研发设计、采购中心、营销中心和结算中心,增加对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应届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利用深圳CBD优势和产业优势,重点发展金融、物流、商务、网络信息、创意设计、会展、文化、旅游等高端服务业,推动市场对服务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从而提高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比率。

  11、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提高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

  ----加大对社区的宣传资金投入,增设社区社会保险宣传栏;在目前37个社区建设了宣传栏的基础上,力争在全区92个社区全部建设社保宣传栏。

  ----加大对企业、劳务工的宣传工作力度,做好社保政策法规的普发宣教工作和安全生产、工伤预防宣传工作,印制各种宣传册和宣传单张发至企业和劳务工手中。

  ----积极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在全国社会保险宣传咨询日、工伤保险宣传咨询日等活动日到区内各工业区,商业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设点,开展各种宣传咨询活动。

  12、突出重点,加强稽核,扩大劳务工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的覆盖面。针对目前辖区内企业服务行业多的特点,开展专项稽核行动,对清洁卫生、物业管理、保安队伍、酒店酒楼等服务行业和建筑业等企业进行重点检查,扩大劳务工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的覆盖面。

  13、加大对不交、少交、欠交社保金企业的追缴力度,对瞒报、少报的企业加大执法力度,力争劳务工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不留死角。

  14、加大财政性社会福利支出,完善我区的社会救助体系,重点关注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边缘状态的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在全区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康复、理疗、家政等服务,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福利服务水平。把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纳入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老年人口的规模、增长趋势,逐步加大对老龄事业的投入。在区财政预算中,专门安排老龄福利事业经费,用于老年服务设施的建设、人才培训、科学研究、老年教育和文体活动等。

  ----进一步加快社区办公用房、党员活动室、社区警务室、人民调解室、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区图书室、星光老年之家、户外文体广场等固本强基社区项目设施建设,为居民提供舒适、温馨服务环境。

  ----培育发展社区公益性的民间组织,鼓励社区民间组织开展各种公益性的服务活动,并对此类民间组织给予适当的资助。

  ----进一步完善我区优抚对象的抚恤优待待遇保障措施,维护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初步解决他们的生活难、住房难、医疗难的“三难”问题。

  15、建立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社会捐赠接收网络,广泛宣传,深入开展社会捐赠活动。各街道、社区的社会救济捐助中心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每年定期发动开展全区性的社会捐赠活动,将捐赠的物品真正送到困难群众手中。

  (四)公共服务水平方面

  16、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体事业,加大政府投入。

  ----以财政年度GDP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率为参照系,每年适度提高财政在教科文卫体总的支出比例。

  ----通过科学分析论证,进一步优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各个子项财政年度支出的结构比例。

  17、大力保护环境,加大环保投入。

  ----充分发挥城中村基础设施专项资金的作用,重点加大城中村环境设施等基础性设施的投入,为建设生态型社区提供较强有力的财力支撑。

  ----充分利用水资源环境治理等各项环保专项资金,加大对水资源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

  18、大力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财政投入。

  ----加大公共基建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通过较少的财政资金,引导较大的社会各类资金参与到较为大型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来,扩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规模。

  ----加大财政对社区服务扶持力度,增加社区办公设施、社区内较小型的文化社康中心设施等公共设施支出,完善社区服务信息平台。

  (五)人的全面发展方面

  19、改革办学体制、创新教育管理制度,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

  ----确保9年义务教育,扩大中、高等教育,普及高中教育,力保12年教育。鼓励接受在职教育,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

  ----构建多元化办学模式,通过吸引社会力量、民营资金创办各类民办学校,不断满足辖区居民子女对教育的需求。出台各项措施,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监管。

  ----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主管、社区负责,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社区教育三级管理体制。要实现社区教育覆盖全区每一个社区。健全区、街道、社区的社区教育三级领导机构和三级组织网络,形成社区教育机构建设健全、教育内容按需所施、办学形式丰富多彩的三大特色,在政策、人员、场地、资金等四个方面提供保障。

  20、实施“技能振兴行动计划”,保证职工适当的在职培训时间。

  ----加快我区公益性综合性职业训练基地的建设,并以此为龙头推动辖区职业培训工作发展;建立政府各职能部门职业教育和培训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我区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

  ----建立福田区职业培训协会,邀请我区职业培训专家和有关部门人员组成,定期公布辖区职业培训状况及培训需求情况,引导辖区职业培训健康持续发展。

  21、进一步加强“图书馆之区”的建设,完善区、街道和社区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基础设施标准化。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

  成立贯彻落实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民生净福利办”),办公室设在区统计局,加强专业培训和指导,负责制订我区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并做好统计监测工作。各相关部门一把手要亲自抓,每项工作都有责任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协调到位。

  (二)建立三大体系,强化民生意识。

  全面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和社区服务体系三大体系。围绕民生净福利指标,完善“三大体系”的框架和制度建设,充实民生福利内容。

  (三)构建三大平台,促进公平分配。

  着力构建劳动就业、困难救助、社会保障三大平台建设,区劳动局、区民政局和市社保中心福田管理处近期要出台具体的实施方案,要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使困难、弱势群体都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

  (四)开展绩效评估,建立监督、检查机制。

  在试点的基础上,在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全面实行绩效评估,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突出民生净福利指标。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要将民生净福利的工作实绩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区统计局要定期统计福田区民生净福利各项指标,对照各指标检查落实情况。监察局负责绩效评估的有关工作并对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工作不力的部门要责令整改。

  (五)建立民生问题沟通机制。

  区委宣传部要利用多种媒体与市民进行沟通,区领导通过网络视频与市民直接在网上畅谈民生问题。在“福田在线”设立“民生专栏”,收集民生问题,公布落实情况。

  (六)制订工作方案,确保措施落实。

  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意见,结合本部门的职责范围和工作实际,于2007年3月底前制订相应的工作方案并报区统计局(区民生净福利办),确保我区贯彻落实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中共福田区委 福田区人民政府

  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城区的决定

  (2007年3月2日)

  福发〔2007〕3号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环境立区”战略,更好地建设“和谐福田”、“效益福田”,根据《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区的决定》(深发[2007]1号)和全市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现就我区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城区作出如下决定。

  一、全面提升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经济社会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区

  (一)建设生态城区的重大意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把环境保护定为基本国策,近年来又确定了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环境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省委、省政府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大事来抓,并纳入和谐广东、绿色广东建设体系;市委、市政府去年提出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年底在全市环保大会上又作出了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市的战略部署。由此可见,国家、省、市都把环境保护提升到了重要的战略地位。福田区经过15年的奋斗,经济能量高度集聚,社会事业繁荣富强,整体综合实力大大增强。但是,经济产出总量增加的过程,往往是自然资源消耗增加的过程。福田作为中心城区,最早出现了土地、资源、人口、环境“四个难以为继”问题。要有效***困局,必须跳出固有思维,转变发展理念,突破传统模式,精心谋划科学发展之路。区委在第五次党代会上提出了“环境立区”战略,与市委提出的推动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城市的战略决策相吻合。建设生态城区,是实施“环境立区”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创新发展模式、推动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必然选择,也是做好“发展”与“和谐”两篇文章,建设“和谐福田”、“效益福田”的必要条件。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把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特性和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充分运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以全面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为主线,以坚持环境优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重点突破、坚持机制创新为原则,加快构建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自然宜居的生态环境体系、和谐友好的生态文化体系、执行有力的环境监管体系和科学长效的生态保障体系,最终实现辖区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资源、能源、信息的高效利用,为建设“和谐福田”、“效益福田”奠定基础。

  (三)工作目标

  到2010年,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根本遏制,城区河流消除劣V类水体,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城区生态格局不断完善,生态系统功能不断增强,公众生态意识普遍提高。环保投资占GDP比重达到3%以上;单位GDP能耗控制在0.42吨标煤/万元以下,单位GDP水耗控制在27立方米/万元以下;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污水回用率达到2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率达到100%;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在2005年基础上削减20%以上。

  到2020年,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全面建成生态城区。

  二、以环境规划促进发展模式的真转真变,构建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

  (四)以生态城区建设规划为指导优化区域布局

  加快编制《福田生态城区建设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环境立区”战略的要求,运用生态学原理,评估辖区生态环境资源状况;以环境容量、土地资源、能源、人口和交通等为重点,研究全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和解决途径;以为人民生活创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为基本出发点,研究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确定福田生态区建设目标和指标体系,加快推进重点建设项目,构建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和谐城区。2007年7月完成福田生态城区建设规划研究报告,10月完成福田生态城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该规划出台后,根据重点保护区、控制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的划分调整区域布局,逐步提高重点保护区和控制开发区的环境准入和排放标准,严格限制不符合生态功能定位的产业发展。

  (五)以“十大抓手”推动循环经济加快发展

  一是以编制两个规划为抓手,重点编制和组织实施循环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生态城区建设规划,在规划先行和规划导向上实现突破;二是以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真转真变为抓手,重点按照生态经济学的原理规划改造老工业区和实施产业置换,在推进产业生态化发展上实现突破;三是以生态修复为抓手,重点抓好福田凤塘河口红树林生态修复示范区工程,在辖区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上实现突破;四是以中水利用为抓手,重点与深水集团合作开发中水示范项目,在建设节水型城区上实现突破;五是以推广清洁生产试点经验为抓手,重点在辖区工业企业推广试点经验,在企业自觉实践清洁生产上实现突破;六是以城中村物业转型经营为抓手,重点在城中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在城中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上实现突破;七是以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为抓手,重点引入生物降解等技术推动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在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上实现突破;八是以推动绿色采购为抓手,重点编制政府绿色采购目录和产品,在建立政府绿色采购机制和绿色办公上实现突破;九是以开展“建我绿色家园”系列活动为抓手,重点在机关、学校、社区等单位开展创建活动,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上实现突破;十是以开展循环经济宣传教育为抓手,重点在辖区各行各业和市民中普及循环经济理念和知识,在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上实现突破。

  (六)以“铁线保护”和“铁腕治污”优化产业结构

  按照产业高端化的发展要求,在着力完善以总部经济为龙头,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为支柱的“1+3”经济发展架构的基础上,严把建设项目准入关,根据我市鼓励、限制、禁止类产业和工艺目录,结合我区的实际,对不符合产业导向、产业布局、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或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设备和工艺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企业,一律不准立项、不予审批、不予担保资助;根据我市强制淘汰的工艺、技术和行业名录,对相关企业采取限期改造、整体搬迁或淘汰关停等措施;根据我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对重要生态功能区实施恢复重建工作,逐步腾退不符合生态功能保护要求的用地。

  (七)以加大政策扶持和加强市场监管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进一步完善相关优惠政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近期内重点扶持一批在环境污染治理、可再生清洁能源推广、可再生资源利用等领域拥有知名品牌、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优势环保企业;同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完善环保产业行业组织,重点整治环境污染治理市场低价竞争行为,加强行业自律。

  三、以环境监管促进环境质量的持续提升,构建自然宜居的生态环境体系

  (八)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积极配合市有关部门开展“正本清源”行动,全面整治辖区雨污错接乱排行为,持续提高污水收集率;加大梅林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巡查和监管力度,确保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大力推广使用可再生清洁能源,重点实施区属住宅小区、各股份合作公司太阳能推广工程;加强对施工工地和运泥车辆管理,全面遏止道路扬尘污染。在噪声污染防治方面,重点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噪声扰民问题,特别是娱乐场所低频噪声、商业噪声、五金门店切割噪声等污染问题。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方面,巩固餐饮业潲水油回收再利用成果,并进一步扩大到餐厨垃圾的回收再利用;不断规范废旧物质回收利用市场,探索和建立废旧物资回收利用行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

  (九)重点开展生态修复工程

  在全面完成河流截污和清淤工程的基础上,重点实施福田凤塘河口红树林生态修复示范区和凤塘河二期景观营造工程。生态修复示范区工程力争在2007年完成前期工作,2008年开工,2009年完工,成为我市生态修复领域的示范工程。凤塘河二期工程力争在2007年完成前期工作,2008年开工,2009年完工。

  (十)持续推进治污保洁工程

  按照《深圳市治污保洁工程行动计划(2006—2010年)》的统一部署和任务分工,重点做好水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生态风景林建设、道路扬尘治理、公厕和垃圾中转站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按期保质完成我区治污保洁工程的各项任务。

  四、以环境宣教促进生态文明,构建和谐友好的生态文化体系

  (十一)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

  以福田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成立为契机,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伦理和环境警示教育,大力普及包括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在内的基本知识以及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倡导绿色消费,增强广大市民和辖区单位的环境忧患意识,培育新的生态伦理观,培养市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理念。开展环保教育基地建设,重点完成红树林科普教育基地和主题公园建设。

  (十二)大力开展生态创建活动

  继续开展“建我绿色家园”系列活动,广泛动员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家庭等创建绿色单位;各街道办事处要按照国家环境优美城区标准开展创建活动,确保在2010年以前达到国家环境优美城区标准的街道数量符合国家级生态区的相关指标要求;继续开展生态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组织各股份合作公司和区属小区申报“广东省生态示范区”。

  五、以改革创新促进环境管理,构建执行有力的环境监管体系

  (十三)积极推进数字化环保工程建设

  按照市环保局关于开展环境监督执法全覆盖体系建设的有关要求,按时保质完成我区环境监督执法全覆盖体系各项建设任务,实施网格化管理;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2007年完成区环境保护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并投入使用,全面建成内部业务协同、对外服务、移动执法等三大类共10个平台,并导入ISO9001与ISO14000标准体系,努力实现对环境的“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管理。

  (十四)进一步加强环保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环保行政执法机构建设,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加强环保队伍建设的文件以及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方案的通知精神,适当增加人员编制。二是加强生态区建设工作队伍的建设,配齐配强生态办工作人员。三是加强基层环保队伍建设,各社区工作站指定一名工作人员作为环保联络员,并将部分环保职能纳入社区协管员职责中。

  (十五)提高突发性环境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环境监测预警能力建设,配齐应急物质和相关装备,组建应急处置队伍;修订和完善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开展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演习;开展水体、空气等环境要素常规性监测工作,加强对潜在环境问题和环境风险的研究。

  六、强化组织领导,促进生态城区建设,构建科学长效的保障体系

  (十六)建立环境和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坚决执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综合规划、各类专项规划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成立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委员会,区长任主任,主管环保工作的副区长任副主任,区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领导以及相关领域专家为成员。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区环境保护局。

  (十七)加强生态城区建设的组织领导

  成立福田区建设生态城区工作领导小组,区长任组长,常务副区长和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区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区委区政府办公室、环境保护局、发展改革局、贸易工业局、教育局、科学技术局、财政局、人事局、建设局、文化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审计局、监察局、统计局、城市管理局、城中村改造办、政府采购中心等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的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环境保护局。各街道办事处要成立生态城区建设领导小组,指定一名分管领导,指定具体的工作部门承担该项工作。

  (十八)建立监督检查和奖惩机制

  将生态城区建设任务按照责任分工分解到各街道办事处和职能部门,明确各自责任、任务分工和进度要求;区建设生态城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各成员单位的相关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并定期通报;区委区政府督查室要把该项工作作为重点督查内容,定期开展督查。对不能按时保质完成相关工作的,将追究相关单位及其领导人的责任。

    

  福田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在全区推进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2007年3月1日)

  福府〔2007〕11号

  现将《关于在全区推进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关于在全区推进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的实施方案

  根据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的决定》(深府[2006]268号,以下简称《决定》),为积极稳妥地落实《决定》精神,按时保质做好各街道综合执法队的组建工作,确保街道综合执法协调运作,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推进街道综合执法工作,切实解决基层行政执法中长期存在的多头执法、重复处罚以及权责不符等问题,真正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加强基层行政执行力,提高执法效率,建立规范协调、精简高效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福田区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二、街道综合执法机构的设置、运作机制

  (一)街道综合执法机构的设置

  1、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下简称“区城管执法局”)在区八个街道办事处设立街道执法队,作为区城管执法局的派出机构;街道执法队以区城管执法局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2、区城管执法局内设的直属执法队更名为区城管执法监察大队。

  3、街道执法队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街道执法队的人事、财务由街道办事处管理,日常工作由各街道办事处指挥、调度和考核;区城管执法局对街道执法队的综合执法业务进行监督、指导、考核;区相关行政机关对街道执法队的专项执法业务进行指导。

  (二)街道执法队的运作机制

  1、街道执法队要规范执法程序和办案流程,完善配套制度,做到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和严格执法,保证行政执法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2、街道执法队对在执法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群众投诉的违法行为,以及其他相关行政机关依法移交的违法事项,要及时进行调查取证,依法做出行政处罚。

  3、街道执法队开展重大或专项执法行动,或遇到阻碍执法的情况时,根据实际需要或事件的严重程度,可要求公安部门予以配合或处理。

  4、纳入街道综合执法范围的事项中,属于涉及重大人身、财产安全事故隐患,危及公共安全,需要进行技术检测、设备拆除的,以及发生了重大事故的,街道执法队应及时移送市、区相关行政机关处理。街道执法队发现涉及重大人身、财产安全事故隐患,危及公共安全的,应依法采取临时措施,制止违法行为;对发生了重大事故的,应及时保护现场,并迅速报告市、区相关行政机关。

  三、街道综合执法机构与相关部门的关系

  (一)建立区综合执法联席会议制度。

  (二)区相关行政机关不再行使已划为街道综合执法事项的行政处罚权,但应当继续履行没有纳入综合执法范围的职责。

  (三)区相关行政机关在开展全区重大或统一执法行动需要街道执法队配合的,应将相关文件抄送区城管执法局,由区城管执法局通知街道执法队,街道执法队应全力配合。

  (四)街道执法队需要其他行政机关进行业务指导时,由区城管执法局同有关部门进行协调,相关行政机关应及时进行业务指导。

  (五)建立和完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六)街道执法队在执法过程中,发现涉嫌犯罪、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应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七)各社区工作站、社区居委会要积极支持和配合街道执法队开展执法活动。

  (八)街道综合执法发生争议的,由区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先行协调,区政府法制工作机构难以协调的,提请市城管执法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市城管执法局无法协调解决的,交由市法制办进行协调并依法做出裁决。在争议解决期间,相关行政管理事项由最先发现的执法机构受理,待争议协调解决后再由协调确定的执法机构负责处理。

  四、街道综合执法机构的监督制约机制

  (一)区政府法制工作机构要加强对街道综合执法的执法监督、执法协调工作及有关政策研究。

  (二)区城管执法局要加强对街道执法队的监督和检查,要通过案件抽查、评议考核等方式及时发现街道综合执法队在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并责令其整改。区城管执法局负责对街道执法队的年终业务考评工作。

  (三)区、街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对街道综合执法的监督作用,对违法执法、越权执法、滥用职权的违法行为及执法缺位的行为要根据情节轻重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街道执法队要严格实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制度。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没收物品拍卖所得款项,必须实行票款分离,全部上缴财政。

  五、工作任务分工及责任单位

  (一)成立区全面推进街道综合执法领导小组

  成立福田区全面推进街道综合执法领导小组,由李平同志任组长,杜玲、洪存伟、黄华强同志任副组长,各相关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城管执法局。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推进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的组织、指挥、协调工作。

  (二)确定编制方案

  根据《决定》有关精神和“人随事走”的原则,确定各街道综合执法队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

  此项工作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区人事局(编办)、区城管执法局、各街道办事处配合。

  (三)充实、调整执法队伍

  在原有街道执法队执法人员的基础上,要按照素质高、能力强、公正廉洁的要求,招录、选派、调整一批执法人员,充实街道综合执法队伍。

  此项工作由区人事局(编办)牵头负责,区城管执法局和各街道办事处配合。

  (四)经费及后勤保障

  根据《决定》精神和“费随事转”的原则,参考市城管执法局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确保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经费、执法装备及时到位。

  此项工作由区财政局和区城管执法局牵头负责,各街道办事处配合。

  (五)顺利、稳妥地完成新增执法事项的移交工作

  1、各相关行政机关要抓紧做好综合执法事项移交的前期准备工作,梳理移交执法事项,要确保综合执法事项完整、及时移交。

  2、各相关行政机关在2007年3月1日前已受理的行政处罚案件,在街道综合执法正式实施后,应由原行政机关继续处理,不得将已受理的案件移交给街道综合执法队。

  此项工作由区政府法制工作机构牵头负责,区各相关行政机关配合。

  (六)建立相关责任倒查、追究制度

  要以《决定》为依据,按照街道综合执法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根据“权责一致”原则,在合理划分街道与相关职能部门权责的基础上,制定完善配套的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

  此项工作由区监察局负责完成。

  (七)充分利用综合执法信息系统

  全市的综合执法信息系统启用后,各街道综合执法队要及时与该系统进行连接,加强综合执法信息资源共享,街道综合执法队至少要有一名专职信息系统维护人员,并进行相关的培训。

  此项工作由区发展改革局(信息中心)牵头负责,各相关行政机关及街道办事处协助。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涉及到职能归并和人员调整的部门,要以改革大局为重,积极支持和配合有关调整;要增强信心,消除顾虑,自觉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坚定不移地推进街道综合执法工作。

  (二)严肃纪律,做好新旧体制的衔接工作。2007年3月1日前,区有关行政机关和派驻街道的执法机构,要继续加强对违法行为的监督检查,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防止出现管理空档。对不依法履行职责的单位和个人,区监察部门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深圳市福田区2006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深圳市福田区统计局

  (2007年3月20日)

  2006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环境立区”战略,努力构建效益福田、和谐福田,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社会民生福利向好,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实,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现价,下同)1123.61亿元,比上年增长10.4%。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2亿元,增长13.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35.80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87.79亿元,增长12.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01:32.39:67.60调整为0.01:29.88:70.11。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5906元,增长6.5%。按2006年底的汇率计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3.87亿美元,人均12280美元。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15711元,增长3.4%。

  地区生产总值地均集约度为14.40亿元/平方公里,增长10.4%;税收地均集约度为2.70亿元/平方公里,增长11.9%;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4.77平方米,下降9.4%;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17.22吨,下降9.1%;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电耗485千瓦时,下降2.0%。

  图1 2001年-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2%。分类别看,食品类上升4.2%,烟酒及用品类上升1.6%,衣着类上升1.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升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升0.9%,交通和通信类持平,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3%,居住类上升4.3%。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2.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2.5%,房地产销售价格上涨12.2%。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土地资源匮乏,资源环境压力大;工业企业外迁,增长放缓;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对经济增长拉动减弱;可开发土地减少,房地产开发萎缩;收入差距过大、就业困难等社会民生福利问题呈加剧趋势。

  二、农 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5.19万元,比上年下降41.1%。其中,种植业总产值352万元,下降42.0%;林业产值8万元,增长60.0%。农作物播种面积147亩,水果种植面积2445亩,增长11.1%;造林面积45亩,下降55.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工业实现增加值302.91亿元,比上年增长9.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0%;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5%,下降13.7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有工业企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95.04亿元,增长9.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322.12亿元,增长13.6%,其中,国有企业实现产值12.60亿元,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实现产值1111.70亿元;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1045.11亿元,增长13.6%,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9.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234.33 亿元,增长11.4%,工业产品销售率93.4%。其中,出口交货值872.70亿元,增长14.9%,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重为70.7%,上升2.1个百分点

  表1               全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微型计算机

  万部

  650.89

  16.6

  磁头

  万只

  40***

  1.2

  彩色显像管

  万只

  1468.90

  14.1

  半导体集成电路

  万块

  325218

  49.7

  硬盘机

  万部

  1839.40

  .40

  37.3

  服装

  万件

  2744

  11.5

  塑料树脂及共聚物

  

  76555

  28.4

  电子元件

  万只

  24473

  30.9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82262

  67.8

  全年工业综合效益指数246.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94亿元,增长31.8%;上缴税金11.76亿元,增长8.7%;资产负债率54.1%,下降0.2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4.6%,增长0.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28亿元,下降60.2%;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46891元,提高5.0%。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2.89亿元,下降13.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80.38亿元,比上年下降12.0%。其中,基本建设投资61.79亿元,下降13.8%;房地产开发投资90.11亿元,下降13.5%;更新改造投资27.35亿元,增长14.5%。深圳美视电厂燃油改燃气工程、新怡景商业中心、福田交通综合枢纽等市属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3.7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3.2%。

  从产业投向看,第二产业投资21.31亿元,增长51.2%,其中制造业投资14.18亿元,增长39.0%。第三产业投资159.07亿元,下降16.7%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投资6.85亿元,增长53.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投资4.82亿元,增长93.8%;批发和零售贸易、住宿餐饮业投资10.85亿元, 增长4.4%;教育、卫生投资5.31亿元,下降3.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完成投资6.54亿元, 下降11.6%;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投资27.63亿元, 增长17.6%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530.73万平方米,下降20.5%,其中住宅247.25万平方米,下降35.1%;商品房竣工面积189.61万平方米,下降7.0%;商品房销售面积(含预售,下同)122.22万平方米,下降53.0%;商品房销售额189.26亿元,下降23.8%;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13803元/平方米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6.02亿元,比上年增长20.0%。货运周转量460.20亿吨公里,增长26.5%;旅客周转量10.80亿人公里,增长17.9%;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3.13亿元,增长18.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1亿元,增长21.1%;电信业务总量50.02亿元,增长18.0%。年末共有邮电局(所)140处;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99.30万门,增长5.1%,固定电话用户78.30万户;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307万门,增长8.9%;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209万户,增加28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243部/百人。国际互联网用户38.6万户。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年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实现增加值202.79亿元,比上年增长8.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6.9%;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5.04亿元,增长7.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5.98亿元,增长12.8%。其中,限额以上商业企业商品零售额262.04亿元,增长25.4%;限额以下商业企业商品零售额263.94亿元,增长2.6%。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销售额1295.69亿元,增长37.5%。其中,批发企业实现销售额1077.31亿元,零售企业实现销售额218.38亿元。

  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商业企业销售机电产品及设备类247.54亿元,增长24.2%;通讯器材类233.90亿元,增长49.3%;汽车类120.59亿元,增长105.2%;金属材料类102.02亿元,增长62.5%;食品、饮料、烟酒类93.95亿元,增长60%。

  全区星级宾馆37家,其中,五星级宾馆2家;旅行社41家,其中,国际旅行社9家。全年接待过夜游客181.47万人次,增长4.1%;全年规模旅游企业总收入28.10亿元,增长28.3%;宾馆、酒店和度假村开房率71.3%。

  七、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550.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出口总额267.08亿美元,增长22.2%;进口总额283.43亿美元,增长21.5%。贸易逆差16.35亿美元,增长9.1%。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58.40亿美元,增长15.4%;加工贸易出口154.41亿美元,增长26.3%;其它贸易出口54.27亿元,增长18.9%。从经营主体看,国有企业出口28.02亿美元,增长11.4%;三资企业出口185.68亿美元,增长25.7%。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200.48亿美元,增长      19.5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34.08亿美元,增长18.1%。从市场看,对亚洲、欧洲和东盟的出口居前,贸易额分别为213.76亿美元、25.18亿美元和21.31亿美元,分别增长20.6%、61.5%和3.8%;中东欧成为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增长4.8倍。

  从进口市场看,亚洲、东盟和欧洲居前,贸易额分别为236.13亿美元、49.34亿美元和20.08亿美元,分别增长20.8%、6.7%和10.9%。对中东欧、大洋洲和非洲市场出口增势强劲,增速分别为105.6%、69.6%和50.3%。全年机电产品进口235.78亿美元、增长20.9%,高新技术产品进口155.66亿美元、增长19.9%,分别占进口总额83.2%和54.9%。

  表2    2006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额及增长速度

  单位:亿美元         

  

国家和地区

  出口额

  比上年

  增长(%)

  进口额

  比上年

  增长(%)

  亚洲

  213.76

  20.6

  236.13

  20.8

   #港澳

  197.80

  22.0

  3.02

  -29.6

  欧洲

  25.18

  61.5

  20.08

  10.9

  东盟

  21.31

  3.8

  49.34

  6.7

  北美洲

  19.09

  10.9

  12.87

  8.6

  欧盟25国

  14.84

  22.6

  18.69

  11.0

  中东欧

  8.88

  4.8倍

  0.74

  105.6

  中东

  5.96

  24.2

  1.01

  -27.9

  全年外商直接投资7.35亿美元,增长14.5%。引进项目个数855个,增长10.3%;合同外资金额10.26亿美元,下降37.2%;全年外商投资项目平均规模120万美元,减少43.1%。外商直接投资加快向金融业、建筑业和科研、技术服务业等行业拓展,分别增长362倍、123倍和1.7倍。全年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金额4.39亿美元,增长4.9%。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0.98亿美元,下降12.6%;房地产业实际使用外资0.77亿美元,下降37.3%;金融业实际使用外资0.73亿美元,增长362倍。第二产业外商直接投资2.96亿美元,增长33.1%。其中,建筑业实际使用外资1.23亿美元,增长123倍;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03亿美元,增长8.1%。实际投资额前5位的国家和地区是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百慕大、美国和开曼群岛;投资增长较快的国家和地区是德国、开曼群岛和澳门。总部经济得到较大发展,至年末世界500强企业及项目落户达70家。

  八、财税和金融

  全年完成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31.10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6.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8.58亿元,下降1.3%。其中,基建支出8.00亿元,下降20.0%;教育支出7.91亿元,增长10.8%;行政管理费支出4.30亿元,增长15.6%。

  税收总额210.40亿元,增长11.9%。其中,营业税收入58.81亿元,增长10.3%;增值税收入57.59亿元,增长7.7%;企业所得税收入51.49亿元,增长11.0%;个人所得税收入32.66亿元,增长21.3%。

  金融业增加值203.88亿元,增长19.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9%。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各级各类中小学校(不含简易民办)88所,比上年增加3所。其中,中学26所,小学5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职业中学2所;在校学生数126228人,增长3.9%;学校招生数32931人,增长1.6%;毕业生18967人,增长3.6%。年末幼儿园总数119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均保持在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6.4%。福田中学和红岭中学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初期督导验收。

  至年末累计批准高新技术企业405家,新增63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930亿元,增长11.8%。全年区级财政落实科技三项经费7580万元,共支持科技项目109个。科技费用无偿资助1184.25万元,无息贷款5540万元,担保补贴贷款9250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开展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优秀电影展、莲花山风筝节、民间文化巡游等各类文化活动1000多场次;剧本《挂牌》被评为中国第四届戏剧文学微型剧本一等奖,并获得广东省“欢乐进农家—广东省农村小戏小品”调演一等奖油画《劲霸》入选中国美协“第19次全国新人新作展”。福田街道水围奇石博物馆、沙头街道下沙博物馆开馆。全区书报刊经营单位146家、邮政报刊亭230个、卫星地面电视接收19家和电影放映单位7家。组织开展了“百场优秀电影进社区”活动,全年共放映电影120多场,观众达10余万人次。新建成社区图书馆10个,社区图书室已达88家,区图书馆和八个街道图书馆同时开展了图书漂流活动,进一步扩大了通借通还范围,实现了“一馆借书、十五馆还书”;公共图书馆藏书量270万册, 比上年增长28.6%。

  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33家。其中,医院21家,门诊部28所,诊所、卫生室和医护室共205所,疾病控制中心1所,卫生监督所1所,社区健康中心68家。拥有病床3958张,增长10.3%;共有卫生技术人员9053人。其中,执业医师3707人,注册护士3460人。全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完成诊疗总量1110.1万人次,增长18.4%。其中,门诊量和急诊量为946.1万人次和84.5万人次,分别增长19.4%和24.5%;病床使用率89.7%,出院病人治愈率和好转率分别为63.6%和27.8%。门诊人次平均费用148.1元,每床日平均住院费用为657.2元,分别下降5.9%和13.2%。

  拥有体育场地1306个(片),增长6.1%。其中,健身路径220条,增加20条;室外乒乓球台320张,增加160张。组织群体活动1868场(次),增长1.2倍;参加群体活动人数达3.12万人次,增长1.8倍。国民体质测定结果显示总体合格率为92.4%,其中优秀率和良好率分别为19.5%和41.0%。在广东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共获得37枚金牌、17枚银牌和17枚铜牌。田径运动员刘虹在第15届多哈亚运会比赛中夺得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辖区土地面积78.0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4.7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53.57平方公里。其中,居住用地15.54平方公里,公共设施用地10.86平方公里,工业用地2.95平方公里。全区供电总量54.5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4%;供水总量1.94亿吨,下降0.5%。

  完成凤塘河和皇岗河截污清淤工程,共清除淤泥5.8万立方米。全年空气质量为优良的天数达346天,空气质量优良率94.5%,下降0.6个百分点;河流水质达标率为66.9%,上升7.6个百分点;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7.2%,上升0.7个百分点;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4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率100%,综合利用率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居民文教区噪声平均值为55.6分贝,下降2.5分贝;主要交通干道噪声平均值为76.7分贝,上升0.7分贝。建设和改造30个社区公园,公共绿地面积967.43公顷,增长0.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7%,上升1.4个百分点。第八次获得“鹏城市容环卫杯竞赛”优胜奖,顺利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和“国家绿化模范城市”达标检查。梅林一村荣获“国际最适宜人居社区”银奖和“最佳健康生活方式奖”第一名。

  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生产安全和火灾死亡事故399宗,下降37.9%;死亡91人,增加3人;受伤236人,下降47.4%;直接经济损失317.74万元,下降50.4%。其中,道路交通事故203宗,死亡82人,受伤218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年末常住人口118.2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2万人,增长1.8%。其中,户籍人口48.65万人,增长5.8%,占常住人口比重41.2%。全区常住人口密度为15148人/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增加271人。户籍人口出生率9.74‰,上升0.3个千分点,死亡率0.57‰,上升0.3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      9.17‰,上升0.08个千分点。流动人口出生率8.68‰,死亡率0.07‰,自然增长率8.61‰。

  根据140户(含户籍和非户籍)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6356元,增长10.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3%;年人均消费性支出19492元,增长24.2%;恩格尔系数30.3%,下降2.8个百分点。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0030元,增长10.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9%。

  年末全区从业人员98.36万人,增长2.6%。年末在岗职工(不含私营及个体)47.07万人,增长3.8%。失业登记人员2518人,下降38.0%;登记失业率为2.1%,下降了0.03个百分点;4090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增长7%。

  年末参加社会保险的企业11023家,参加养老保险30.90万人,增长8.2%;参加工伤保险29.73万人,增长7.6%;参加失业保险24.15万人,增长3.1%;参加医疗保险32.06万人,增长13.5%;劳务工医疗保险参保3.20万人;899人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若有变动,以最新公布的为准。

  2、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指深圳市图书馆、深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福田区区属图书馆及社区图书室藏书量。

  3、地区生产总值及各行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劳动生产率、农业总产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社会保险数据根据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福田管理处参保人员情况统计。

  5、常住人口包括①居住在本区,并已在本区办理本市户口登记的人,其中不含离开本市半年以上的人员;②已在本区居住半年以上,户口在本区以外的人;③在本区居住不满半年,但已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④居住在本区,户口待定的人;⑤原居住本区,在国外工作或者学习,暂无本市户口的人。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

  6、九年一贯制学校按1所学校统计。

  7、各类卫生工作人员的统计范围为所有在岗人员,以前年度为在编人员。


  中共福田区委 福田区人民政府

  关于贯彻落实《深圳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的实施意见

  (2007年3月12日)

  福发〔2007〕1号

  为贯彻落实深圳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福田区委五届二次全会精神,实施我区“环境立区”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福田,现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制定《深圳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的意见,结合福田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物质和财富增长为重要基础,以提供卓有成效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为保障,以关注市民生活的安全感、教育、健康、舒适、自然和社会环境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着力于解决民生问题。突出改善我区中低收入人群的生活状况,让全区人民都能公平分享到我区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二、总体目标

  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在文化、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生态环境和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全区财政今后几年在总量和净增长的两个70%以上用于民生福利。

  完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社会管理,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平台,实现和谐福田。

  三、具体措施

  (一)收入分配与公平方面

  1、大力发展现代都市经济,确保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

  ----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1+3”经济架构的部署,以“总部经济”为龙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三大支柱产业”,通过改善投资发展环境,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经济活力,不断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确保辖区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实现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总量目标。

  ----深入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以建设“和谐福田、效益福田、生态福田”为目标,努力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新型都市产业,稳步推进清洁生产工艺,保证辖区绿色GDP不断增长。

  2、控制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确保基尼系数在合理范围之内。

  ----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完善,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查处走私贩私、非法传销、不正当竞争行为,进一步推进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取缔非法灰色收入,努力缓解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运用税收政策杠杆,加大对偷、漏税查处力度,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征管和调节。

  ----加大对企业欠薪查处力度,严格执行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二)安全水平方面

  3、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争主要农副食品安全检测平均抽样达标。

  ----加强各环节食品安全质量监测工作,健全食品安全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理机制,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监管条例和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

  ----加大食品市场监管力度。以副食品生产企业及流通领域的批发市场、商场、超市、集贸市场为重点,突出重点品种、重点部位,持续开展市场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大对无证无照食品经营企业的清查力度,提高农副食品安全检测水平和食品安全率。

  ----全面推行市场农副食品准入管理。从源头开始把好关,扩大准入管理的覆盖率,落实索票索证、进货查验、质量信息公示、不合格食品退市等七项管理制度,巩固和完善食品信息化监管工作,把好市场食品准入关,提高食品安全达标量。

  ----全面推进集贸市场“农改超”工作,2008年底前全部完成。

  4、积极开展药品市场整规工作,提高药品安全抽样合格率。

  ----着重抓好药品零售企业、医疗机构的整规工作,通过规范药品购进渠道,加强药品分类管理和监测工作,规范销售渠道,建立健全药品安全紧急事件快速反应机制,提升市民安全用药系数。

  ----加大药品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力度,对涉嫌无证生产、经营药品、保健品的地下窝点坚决予以取缔。

  ----继续深入开展打击“坐堂行医”行为、虚假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广告及无证生产经营药械和制售假劣药械违法犯罪行为。城管部门要联合公安、安监、出租屋管理等部门进行联合执法,全面开展无证诊所查处工作,取缔无证诊所。

  5、以打造“生态福田”为目标,确保辖区空气质量API指数达到国家I级标准和Ⅱ级空气质量天数。

  ----推广下沙生态社区成功经验,努力打造生态社区。

  ----突出抓好“两大改造”,推动工业园区和城中村的生态化。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着力抓好工业区的改造升级,将福田科技广场、泰然天安科技园以及上步、八卦岭、彩田、梅林、金地等工业区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产业园区。

  ----加强烟尘控制区复查复测工作,全力治理餐饮业油烟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按照超标即违法的原则,严厉查处违法排放废气行为。

  ----加强公园绿地建设,实施立体绿化,多渠道改善辖区人居生态环境。

  6、抓住源头,综合治理,保证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进一步加大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恢复河流生态环境。

  ----抓紧凤塘河口红树林生态修复示范区工程建设,将河流治污与红树林湿地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打造红树林生态湿地公园。

  ----全面实施工业污染物总量控制,推行清洁生产工艺。

  ----加强梅林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在库区内全面实行退果还林,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7、宣传教育与规范整治并重,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把交通安全课作为学校的课程之一;各社区要设立“交通安全教育专栏”,加强对居民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居民交通安全意识。

  ----加强客运企业及车辆、驾驶人管理,全天候监管辖区主要长途客运站点;联合交通部门检查,发现客运企业不符合安全营运条件、存在安全隐患要停业整顿。排查客运线路安全隐患,调整不符合安全通行条件的长途客运班线,把客运交通事故发生率减到最低。

  ----整治交通秩序,严厉查处交通违章行为。对车辆多、行人多事故频发的路段增设“电子眼”,加大超速行驶、客车超员、货车或农用车载客等极易导致群死群伤特大恶性交通事故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

  (三)社会保障水平方面

  8、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促进辖区人员就业再就业,降低辖区居民失业率。

  ----全面落实中央、省和市各项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提高就业稳定性,建立就业与失业保障、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联动机制,促进和帮助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要认真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开发和优化管理制度,实行公益性岗位开发和优化管理责任制和问责制。

  ----重点抓好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发挥街道再就业基地的作用。要致力于让辖区每位勤劳努力的居民“个个都有工作,家家都有收入”这一目标,要重点抓好创建充分就业这一活动,力争辖区有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90%以上,同时,继续发挥街道再就业基地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作用,促使一大批有就业愿望、对工作岗位不挑不拣的就业困难人员上岗就业。

  ----进一步完善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区、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属地化管理,完善服务手段开发服务项目,拓展服务功能,为辖区失业人员提供更加有效、快捷、便利的服务。

  9、大力开展“就业帮困、关爱援助”活动,保持“零就业家庭”为零的水平。

  ----通过“零就业家庭”审核认定登记、公示以及建立责任人制度,召开专场招聘会、“一帮一”、免费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措施,解决“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

  10、增加新型职位和岗位,提高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比率。

  ----充分利用市区两级资源,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大型企业在福田设立地区总部、研发设计、采购中心、营销中心和结算中心,增加对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应届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利用深圳CBD优势和产业优势,重点发展金融、物流、商务、网络信息、创意设计、会展、文化、旅游等高端服务业,推动市场对服务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从而提高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比率。

  11、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提高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

  ----加大对社区的宣传资金投入,增设社区社会保险宣传栏;在目前37个社区建设了宣传栏的基础上,力争在全区92个社区全部建设社保宣传栏。

  ----加大对企业、劳务工的宣传工作力度,做好社保政策法规的普发宣教工作和安全生产、工伤预防宣传工作,印制各种宣传册和宣传单张发至企业和劳务工手中。

  ----积极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在全国社会保险宣传咨询日、工伤保险宣传咨询日等活动日到区内各工业区,商业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设点,开展各种宣传咨询活动。

  12、突出重点,加强稽核,扩大劳务工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的覆盖面。针对目前辖区内企业服务行业多的特点,开展专项稽核行动,对清洁卫生、物业管理、保安队伍、酒店酒楼等服务行业和建筑业等企业进行重点检查,扩大劳务工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的覆盖面。

  13、加大对不交、少交、欠交社保金企业的追缴力度,对瞒报、少报的企业加大执法力度,力争劳务工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不留死角。

  14、加大财政性社会福利支出,完善我区的社会救助体系,重点关注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边缘状态的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在全区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康复、理疗、家政等服务,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福利服务水平。把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纳入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老年人口的规模、增长趋势,逐步加大对老龄事业的投入。在区财政预算中,专门安排老龄福利事业经费,用于老年服务设施的建设、人才培训、科学研究、老年教育和文体活动等。

  ----进一步加快社区办公用房、党员活动室、社区警务室、人民调解室、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区图书室、星光老年之家、户外文体广场等固本强基社区项目设施建设,为居民提供舒适、温馨服务环境。

  ----培育发展社区公益性的民间组织,鼓励社区民间组织开展各种公益性的服务活动,并对此类民间组织给予适当的资助。

  ----进一步完善我区优抚对象的抚恤优待待遇保障措施,维护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初步解决他们的生活难、住房难、医疗难的“三难”问题。

  15、建立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社会捐赠接收网络,广泛宣传,深入开展社会捐赠活动。各街道、社区的社会救济捐助中心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每年定期发动开展全区性的社会捐赠活动,将捐赠的物品真正送到困难群众手中。

  (四)公共服务水平方面

  16、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体事业,加大政府投入。

  ----以财政年度GDP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率为参照系,每年适度提高财政在教科文卫体总的支出比例。

  ----通过科学分析论证,进一步优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各个子项财政年度支出的结构比例。

  17、大力保护环境,加大环保投入。

  ----充分发挥城中村基础设施专项资金的作用,重点加大城中村环境设施等基础性设施的投入,为建设生态型社区提供较强有力的财力支撑。

  ----充分利用水资源环境治理等各项环保专项资金,加大对水资源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

  18、大力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财政投入。

  ----加大公共基建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通过较少的财政资金,引导较大的社会各类资金参与到较为大型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来,扩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规模。

  ----加大财政对社区服务扶持力度,增加社区办公设施、社区内较小型的文化社康中心设施等公共设施支出,完善社区服务信息平台。

  (五)人的全面发展方面

  19、改革办学体制、创新教育管理制度,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

  ----确保9年义务教育,扩大中、高等教育,普及高中教育,力保12年教育。鼓励接受在职教育,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

  ----构建多元化办学模式,通过吸引社会力量、民营资金创办各类民办学校,不断满足辖区居民子女对教育的需求。出台各项措施,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监管。

  ----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主管、社区负责,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社区教育三级管理体制。要实现社区教育覆盖全区每一个社区。健全区、街道、社区的社区教育三级领导机构和三级组织网络,形成社区教育机构建设健全、教育内容按需所施、办学形式丰富多彩的三大特色,在政策、人员、场地、资金等四个方面提供保障。

  20、实施“技能振兴行动计划”,保证职工适当的在职培训时间。

  ----加快我区公益性综合性职业训练基地的建设,并以此为龙头推动辖区职业培训工作发展;建立政府各职能部门职业教育和培训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我区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

  ----建立福田区职业培训协会,邀请我区职业培训专家和有关部门人员组成,定期公布辖区职业培训状况及培训需求情况,引导辖区职业培训健康持续发展。

  21、进一步加强“图书馆之区”的建设,完善区、街道和社区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基础设施标准化。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

  成立贯彻落实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民生净福利办”),办公室设在区统计局,加强专业培训和指导,负责制订我区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并做好统计监测工作。各相关部门一把手要亲自抓,每项工作都有责任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协调到位。

  (二)建立三大体系,强化民生意识。

  全面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和社区服务体系三大体系。围绕民生净福利指标,完善“三大体系”的框架和制度建设,充实民生福利内容。

  (三)构建三大平台,促进公平分配。

  着力构建劳动就业、困难救助、社会保障三大平台建设,区劳动局、区民政局和市社保中心福田管理处近期要出台具体的实施方案,要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使困难、弱势群体都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

  (四)开展绩效评估,建立监督、检查机制。

  在试点的基础上,在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全面实行绩效评估,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突出民生净福利指标。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要将民生净福利的工作实绩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区统计局要定期统计福田区民生净福利各项指标,对照各指标检查落实情况。监察局负责绩效评估的有关工作并对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工作不力的部门要责令整改。

  (五)建立民生问题沟通机制。

  区委宣传部要利用多种媒体与市民进行沟通,区领导通过网络视频与市民直接在网上畅谈民生问题。在“福田在线”设立“民生专栏”,收集民生问题,公布落实情况。

  (六)制订工作方案,确保措施落实。

  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意见,结合本部门的职责范围和工作实际,于2007年3月底前制订相应的工作方案并报区统计局(区民生净福利办),确保我区贯彻落实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中共福田区委 福田区人民政府

  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城区的决定

  (2007年3月2日)

  福发〔2007〕3号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环境立区”战略,更好地建设“和谐福田”、“效益福田”,根据《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区的决定》(深发[2007]1号)和全市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现就我区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城区作出如下决定。

  一、全面提升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经济社会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区

  (一)建设生态城区的重大意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把环境保护定为基本国策,近年来又确定了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环境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省委、省政府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大事来抓,并纳入和谐广东、绿色广东建设体系;市委、市政府去年提出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年底在全市环保大会上又作出了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市的战略部署。由此可见,国家、省、市都把环境保护提升到了重要的战略地位。福田区经过15年的奋斗,经济能量高度集聚,社会事业繁荣富强,整体综合实力大大增强。但是,经济产出总量增加的过程,往往是自然资源消耗增加的过程。福田作为中心城区,最早出现了土地、资源、人口、环境“四个难以为继”问题。要有效***困局,必须跳出固有思维,转变发展理念,突破传统模式,精心谋划科学发展之路。区委在第五次党代会上提出了“环境立区”战略,与市委提出的推动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城市的战略决策相吻合。建设生态城区,是实施“环境立区”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创新发展模式、推动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必然选择,也是做好“发展”与“和谐”两篇文章,建设“和谐福田”、“效益福田”的必要条件。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把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特性和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充分运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以全面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为主线,以坚持环境优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重点突破、坚持机制创新为原则,加快构建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自然宜居的生态环境体系、和谐友好的生态文化体系、执行有力的环境监管体系和科学长效的生态保障体系,最终实现辖区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资源、能源、信息的高效利用,为建设“和谐福田”、“效益福田”奠定基础。

  (三)工作目标

  到2010年,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根本遏制,城区河流消除劣V类水体,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城区生态格局不断完善,生态系统功能不断增强,公众生态意识普遍提高。环保投资占GDP比重达到3%以上;单位GDP能耗控制在0.42吨标煤/万元以下,单位GDP水耗控制在27立方米/万元以下;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污水回用率达到2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率达到100%;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在2005年基础上削减20%以上。

  到2020年,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全面建成生态城区。

  二、以环境规划促进发展模式的真转真变,构建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

  (四)以生态城区建设规划为指导优化区域布局

  加快编制《福田生态城区建设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环境立区”战略的要求,运用生态学原理,评估辖区生态环境资源状况;以环境容量、土地资源、能源、人口和交通等为重点,研究全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和解决途径;以为人民生活创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为基本出发点,研究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确定福田生态区建设目标和指标体系,加快推进重点建设项目,构建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和谐城区。2007年7月完成福田生态城区建设规划研究报告,10月完成福田生态城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该规划出台后,根据重点保护区、控制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的划分调整区域布局,逐步提高重点保护区和控制开发区的环境准入和排放标准,严格限制不符合生态功能定位的产业发展。

  (五)以“十大抓手”推动循环经济加快发展

  一是以编制两个规划为抓手,重点编制和组织实施循环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生态城区建设规划,在规划先行和规划导向上实现突破;二是以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真转真变为抓手,重点按照生态经济学的原理规划改造老工业区和实施产业置换,在推进产业生态化发展上实现突破;三是以生态修复为抓手,重点抓好福田凤塘河口红树林生态修复示范区工程,在辖区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上实现突破;四是以中水利用为抓手,重点与深水集团合作开发中水示范项目,在建设节水型城区上实现突破;五是以推广清洁生产试点经验为抓手,重点在辖区工业企业推广试点经验,在企业自觉实践清洁生产上实现突破;六是以城中村物业转型经营为抓手,重点在城中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在城中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上实现突破;七是以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为抓手,重点引入生物降解等技术推动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在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上实现突破;八是以推动绿色采购为抓手,重点编制政府绿色采购目录和产品,在建立政府绿色采购机制和绿色办公上实现突破;九是以开展“建我绿色家园”系列活动为抓手,重点在机关、学校、社区等单位开展创建活动,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上实现突破;十是以开展循环经济宣传教育为抓手,重点在辖区各行各业和市民中普及循环经济理念和知识,在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上实现突破。

  (六)以“铁线保护”和“铁腕治污”优化产业结构

  按照产业高端化的发展要求,在着力完善以总部经济为龙头,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为支柱的“1+3”经济发展架构的基础上,严把建设项目准入关,根据我市鼓励、限制、禁止类产业和工艺目录,结合我区的实际,对不符合产业导向、产业布局、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或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设备和工艺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企业,一律不准立项、不予审批、不予担保资助;根据我市强制淘汰的工艺、技术和行业名录,对相关企业采取限期改造、整体搬迁或淘汰关停等措施;根据我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对重要生态功能区实施恢复重建工作,逐步腾退不符合生态功能保护要求的用地。

  (七)以加大政策扶持和加强市场监管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进一步完善相关优惠政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近期内重点扶持一批在环境污染治理、可再生清洁能源推广、可再生资源利用等领域拥有知名品牌、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优势环保企业;同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完善环保产业行业组织,重点整治环境污染治理市场低价竞争行为,加强行业自律。

  三、以环境监管促进环境质量的持续提升,构建自然宜居的生态环境体系

  (八)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积极配合市有关部门开展“正本清源”行动,全面整治辖区雨污错接乱排行为,持续提高污水收集率;加大梅林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巡查和监管力度,确保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大力推广使用可再生清洁能源,重点实施区属住宅小区、各股份合作公司太阳能推广工程;加强对施工工地和运泥车辆管理,全面遏止道路扬尘污染。在噪声污染防治方面,重点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噪声扰民问题,特别是娱乐场所低频噪声、商业噪声、五金门店切割噪声等污染问题。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方面,巩固餐饮业潲水油回收再利用成果,并进一步扩大到餐厨垃圾的回收再利用;不断规范废旧物质回收利用市场,探索和建立废旧物资回收利用行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

  (九)重点开展生态修复工程

  在全面完成河流截污和清淤工程的基础上,重点实施福田凤塘河口红树林生态修复示范区和凤塘河二期景观营造工程。生态修复示范区工程力争在2007年完成前期工作,2008年开工,2009年完工,成为我市生态修复领域的示范工程。凤塘河二期工程力争在2007年完成前期工作,2008年开工,2009年完工。

  (十)持续推进治污保洁工程

  按照《深圳市治污保洁工程行动计划(2006—2010年)》的统一部署和任务分工,重点做好水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生态风景林建设、道路扬尘治理、公厕和垃圾中转站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按期保质完成我区治污保洁工程的各项任务。

  四、以环境宣教促进生态文明,构建和谐友好的生态文化体系

  (十一)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

  以福田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成立为契机,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伦理和环境警示教育,大力普及包括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在内的基本知识以及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倡导绿色消费,增强广大市民和辖区单位的环境忧患意识,培育新的生态伦理观,培养市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理念。开展环保教育基地建设,重点完成红树林科普教育基地和主题公园建设。

  (十二)大力开展生态创建活动

  继续开展“建我绿色家园”系列活动,广泛动员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家庭等创建绿色单位;各街道办事处要按照国家环境优美城区标准开展创建活动,确保在2010年以前达到国家环境优美城区标准的街道数量符合国家级生态区的相关指标要求;继续开展生态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组织各股份合作公司和区属小区申报“广东省生态示范区”。

  五、以改革创新促进环境管理,构建执行有力的环境监管体系

  (十三)积极推进数字化环保工程建设

  按照市环保局关于开展环境监督执法全覆盖体系建设的有关要求,按时保质完成我区环境监督执法全覆盖体系各项建设任务,实施网格化管理;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2007年完成区环境保护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并投入使用,全面建成内部业务协同、对外服务、移动执法等三大类共10个平台,并导入ISO9001与ISO14000标准体系,努力实现对环境的“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管理。

  (十四)进一步加强环保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环保行政执法机构建设,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加强环保队伍建设的文件以及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方案的通知精神,适当增加人员编制。二是加强生态区建设工作队伍的建设,配齐配强生态办工作人员。三是加强基层环保队伍建设,各社区工作站指定一名工作人员作为环保联络员,并将部分环保职能纳入社区协管员职责中。

  (十五)提高突发性环境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环境监测预警能力建设,配齐应急物质和相关装备,组建应急处置队伍;修订和完善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开展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演习;开展水体、空气等环境要素常规性监测工作,加强对潜在环境问题和环境风险的研究。

  六、强化组织领导,促进生态城区建设,构建科学长效的保障体系

  (十六)建立环境和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坚决执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综合规划、各类专项规划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成立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委员会,区长任主任,主管环保工作的副区长任副主任,区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领导以及相关领域专家为成员。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区环境保护局。

  (十七)加强生态城区建设的组织领导

  成立福田区建设生态城区工作领导小组,区长任组长,常务副区长和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区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区委区政府办公室、环境保护局、发展改革局、贸易工业局、教育局、科学技术局、财政局、人事局、建设局、文化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审计局、监察局、统计局、城市管理局、城中村改造办、政府采购中心等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的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环境保护局。各街道办事处要成立生态城区建设领导小组,指定一名分管领导,指定具体的工作部门承担该项工作。

  (十八)建立监督检查和奖惩机制

  将生态城区建设任务按照责任分工分解到各街道办事处和职能部门,明确各自责任、任务分工和进度要求;区建设生态城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各成员单位的相关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并定期通报;区委区政府督查室要把该项工作作为重点督查内容,定期开展督查。对不能按时保质完成相关工作的,将追究相关单位及其领导人的责任。

    

  福田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在全区推进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2007年3月1日)

  福府〔2007〕11号

  现将《关于在全区推进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关于在全区推进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的实施方案

  根据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的决定》(深府[2006]268号,以下简称《决定》),为积极稳妥地落实《决定》精神,按时保质做好各街道综合执法队的组建工作,确保街道综合执法协调运作,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推进街道综合执法工作,切实解决基层行政执法中长期存在的多头执法、重复处罚以及权责不符等问题,真正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加强基层行政执行力,提高执法效率,建立规范协调、精简高效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福田区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二、街道综合执法机构的设置、运作机制

  (一)街道综合执法机构的设置

  1、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下简称“区城管执法局”)在区八个街道办事处设立街道执法队,作为区城管执法局的派出机构;街道执法队以区城管执法局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2、区城管执法局内设的直属执法队更名为区城管执法监察大队。

  3、街道执法队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街道执法队的人事、财务由街道办事处管理,日常工作由各街道办事处指挥、调度和考核;区城管执法局对街道执法队的综合执法业务进行监督、指导、考核;区相关行政机关对街道执法队的专项执法业务进行指导。

  (二)街道执法队的运作机制

  1、街道执法队要规范执法程序和办案流程,完善配套制度,做到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和严格执法,保证行政执法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2、街道执法队对在执法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群众投诉的违法行为,以及其他相关行政机关依法移交的违法事项,要及时进行调查取证,依法做出行政处罚。

  3、街道执法队开展重大或专项执法行动,或遇到阻碍执法的情况时,根据实际需要或事件的严重程度,可要求公安部门予以配合或处理。

  4、纳入街道综合执法范围的事项中,属于涉及重大人身、财产安全事故隐患,危及公共安全,需要进行技术检测、设备拆除的,以及发生了重大事故的,街道执法队应及时移送市、区相关行政机关处理。街道执法队发现涉及重大人身、财产安全事故隐患,危及公共安全的,应依法采取临时措施,制止违法行为;对发生了重大事故的,应及时保护现场,并迅速报告市、区相关行政机关。

  三、街道综合执法机构与相关部门的关系

  (一)建立区综合执法联席会议制度。

  (二)区相关行政机关不再行使已划为街道综合执法事项的行政处罚权,但应当继续履行没有纳入综合执法范围的职责。

  (三)区相关行政机关在开展全区重大或统一执法行动需要街道执法队配合的,应将相关文件抄送区城管执法局,由区城管执法局通知街道执法队,街道执法队应全力配合。

  (四)街道执法队需要其他行政机关进行业务指导时,由区城管执法局同有关部门进行协调,相关行政机关应及时进行业务指导。

  (五)建立和完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六)街道执法队在执法过程中,发现涉嫌犯罪、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应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七)各社区工作站、社区居委会要积极支持和配合街道执法队开展执法活动。

  (八)街道综合执法发生争议的,由区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先行协调,区政府法制工作机构难以协调的,提请市城管执法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市城管执法局无法协调解决的,交由市法制办进行协调并依法做出裁决。在争议解决期间,相关行政管理事项由最先发现的执法机构受理,待争议协调解决后再由协调确定的执法机构负责处理。

  四、街道综合执法机构的监督制约机制

  (一)区政府法制工作机构要加强对街道综合执法的执法监督、执法协调工作及有关政策研究。

  (二)区城管执法局要加强对街道执法队的监督和检查,要通过案件抽查、评议考核等方式及时发现街道综合执法队在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并责令其整改。区城管执法局负责对街道执法队的年终业务考评工作。

  (三)区、街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对街道综合执法的监督作用,对违法执法、越权执法、滥用职权的违法行为及执法缺位的行为要根据情节轻重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街道执法队要严格实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制度。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没收物品拍卖所得款项,必须实行票款分离,全部上缴财政。

  五、工作任务分工及责任单位

  (一)成立区全面推进街道综合执法领导小组

  成立福田区全面推进街道综合执法领导小组,由李平同志任组长,杜玲、洪存伟、黄华强同志任副组长,各相关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城管执法局。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推进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的组织、指挥、协调工作。

  (二)确定编制方案

  根据《决定》有关精神和“人随事走”的原则,确定各街道综合执法队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

  此项工作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区人事局(编办)、区城管执法局、各街道办事处配合。

  (三)充实、调整执法队伍

  在原有街道执法队执法人员的基础上,要按照素质高、能力强、公正廉洁的要求,招录、选派、调整一批执法人员,充实街道综合执法队伍。

  此项工作由区人事局(编办)牵头负责,区城管执法局和各街道办事处配合。

  (四)经费及后勤保障

  根据《决定》精神和“费随事转”的原则,参考市城管执法局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确保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经费、执法装备及时到位。

  此项工作由区财政局和区城管执法局牵头负责,各街道办事处配合。

  (五)顺利、稳妥地完成新增执法事项的移交工作

  1、各相关行政机关要抓紧做好综合执法事项移交的前期准备工作,梳理移交执法事项,要确保综合执法事项完整、及时移交。

  2、各相关行政机关在2007年3月1日前已受理的行政处罚案件,在街道综合执法正式实施后,应由原行政机关继续处理,不得将已受理的案件移交给街道综合执法队。

  此项工作由区政府法制工作机构牵头负责,区各相关行政机关配合。

  (六)建立相关责任倒查、追究制度

  要以《决定》为依据,按照街道综合执法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根据“权责一致”原则,在合理划分街道与相关职能部门权责的基础上,制定完善配套的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

  此项工作由区监察局负责完成。

  (七)充分利用综合执法信息系统

  全市的综合执法信息系统启用后,各街道综合执法队要及时与该系统进行连接,加强综合执法信息资源共享,街道综合执法队至少要有一名专职信息系统维护人员,并进行相关的培训。

  此项工作由区发展改革局(信息中心)牵头负责,各相关行政机关及街道办事处协助。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涉及到职能归并和人员调整的部门,要以改革大局为重,积极支持和配合有关调整;要增强信心,消除顾虑,自觉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坚定不移地推进街道综合执法工作。

  (二)严肃纪律,做好新旧体制的衔接工作。2007年3月1日前,区有关行政机关和派驻街道的执法机构,要继续加强对违法行为的监督检查,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防止出现管理空档。对不依法履行职责的单位和个人,区监察部门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深圳市福田区2006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深圳市福田区统计局

  (2007年3月20日)

  2006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环境立区”战略,努力构建效益福田、和谐福田,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社会民生福利向好,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实,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现价,下同)1123.61亿元,比上年增长10.4%。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2亿元,增长13.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35.80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87.79亿元,增长12.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01:32.39:67.60调整为0.01:29.88:70.11。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5906元,增长6.5%。按2006年底的汇率计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3.87亿美元,人均12280美元。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15711元,增长3.4%。

  地区生产总值地均集约度为14.40亿元/平方公里,增长10.4%;税收地均集约度为2.70亿元/平方公里,增长11.9%;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4.77平方米,下降9.4%;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17.22吨,下降9.1%;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电耗485千瓦时,下降2.0%。

  图1 2001年-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2%。分类别看,食品类上升4.2%,烟酒及用品类上升1.6%,衣着类上升1.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升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升0.9%,交通和通信类持平,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3%,居住类上升4.3%。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2.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2.5%,房地产销售价格上涨12.2%。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土地资源匮乏,资源环境压力大;工业企业外迁,增长放缓;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对经济增长拉动减弱;可开发土地减少,房地产开发萎缩;收入差距过大、就业困难等社会民生福利问题呈加剧趋势。

  二、农 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5.19万元,比上年下降41.1%。其中,种植业总产值352万元,下降42.0%;林业产值8万元,增长60.0%。农作物播种面积147亩,水果种植面积2445亩,增长11.1%;造林面积45亩,下降55.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工业实现增加值302.91亿元,比上年增长9.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0%;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5%,下降13.7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有工业企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95.04亿元,增长9.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322.12亿元,增长13.6%,其中,国有企业实现产值12.60亿元,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实现产值1111.70亿元;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1045.11亿元,增长13.6%,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9.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234.33 亿元,增长11.4%,工业产品销售率93.4%。其中,出口交货值872.70亿元,增长14.9%,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重为70.7%,上升2.1个百分点

  表1               全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微型计算机

  万部

  650.89

  16.6

  磁头

  万只

  40***

  1.2

  彩色显像管

  万只

  1468.90

  14.1

  半导体集成电路

  万块

  325218

  49.7

  硬盘机

  万部

  1839.40

  .40

  37.3

  服装

  万件

  2744

  11.5

  塑料树脂及共聚物

  

  76555

  28.4

  电子元件

  万只

  24473

  30.9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82262

  67.8

  全年工业综合效益指数246.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94亿元,增长31.8%;上缴税金11.76亿元,增长8.7%;资产负债率54.1%,下降0.2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4.6%,增长0.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28亿元,下降60.2%;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46891元,提高5.0%。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2.89亿元,下降13.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80.38亿元,比上年下降12.0%。其中,基本建设投资61.79亿元,下降13.8%;房地产开发投资90.11亿元,下降13.5%;更新改造投资27.35亿元,增长14.5%。深圳美视电厂燃油改燃气工程、新怡景商业中心、福田交通综合枢纽等市属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3.7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3.2%。

  从产业投向看,第二产业投资21.31亿元,增长51.2%,其中制造业投资14.18亿元,增长39.0%。第三产业投资159.07亿元,下降16.7%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投资6.85亿元,增长53.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投资4.82亿元,增长93.8%;批发和零售贸易、住宿餐饮业投资10.85亿元, 增长4.4%;教育、卫生投资5.31亿元,下降3.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完成投资6.54亿元, 下降11.6%;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投资27.63亿元, 增长17.6%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530.73万平方米,下降20.5%,其中住宅247.25万平方米,下降35.1%;商品房竣工面积189.61万平方米,下降7.0%;商品房销售面积(含预售,下同)122.22万平方米,下降53.0%;商品房销售额189.26亿元,下降23.8%;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13803元/平方米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6.02亿元,比上年增长20.0%。货运周转量460.20亿吨公里,增长26.5%;旅客周转量10.80亿人公里,增长17.9%;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3.13亿元,增长18.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1亿元,增长21.1%;电信业务总量50.02亿元,增长18.0%。年末共有邮电局(所)140处;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99.30万门,增长5.1%,固定电话用户78.30万户;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307万门,增长8.9%;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209万户,增加28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243部/百人。国际互联网用户38.6万户。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年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实现增加值202.79亿元,比上年增长8.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6.9%;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5.04亿元,增长7.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5.98亿元,增长12.8%。其中,限额以上商业企业商品零售额262.04亿元,增长25.4%;限额以下商业企业商品零售额263.94亿元,增长2.6%。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销售额1295.69亿元,增长37.5%。其中,批发企业实现销售额1077.31亿元,零售企业实现销售额218.38亿元。

  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商业企业销售机电产品及设备类247.54亿元,增长24.2%;通讯器材类233.90亿元,增长49.3%;汽车类120.59亿元,增长105.2%;金属材料类102.02亿元,增长62.5%;食品、饮料、烟酒类93.95亿元,增长60%。

  全区星级宾馆37家,其中,五星级宾馆2家;旅行社41家,其中,国际旅行社9家。全年接待过夜游客181.47万人次,增长4.1%;全年规模旅游企业总收入28.10亿元,增长28.3%;宾馆、酒店和度假村开房率71.3%。

  七、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550.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出口总额267.08亿美元,增长22.2%;进口总额283.43亿美元,增长21.5%。贸易逆差16.35亿美元,增长9.1%。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58.40亿美元,增长15.4%;加工贸易出口154.41亿美元,增长26.3%;其它贸易出口54.27亿元,增长18.9%。从经营主体看,国有企业出口28.02亿美元,增长11.4%;三资企业出口185.68亿美元,增长25.7%。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200.48亿美元,增长      19.5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34.08亿美元,增长18.1%。从市场看,对亚洲、欧洲和东盟的出口居前,贸易额分别为213.76亿美元、25.18亿美元和21.31亿美元,分别增长20.6%、61.5%和3.8%;中东欧成为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增长4.8倍。

  从进口市场看,亚洲、东盟和欧洲居前,贸易额分别为236.13亿美元、49.34亿美元和20.08亿美元,分别增长20.8%、6.7%和10.9%。对中东欧、大洋洲和非洲市场出口增势强劲,增速分别为105.6%、69.6%和50.3%。全年机电产品进口235.78亿美元、增长20.9%,高新技术产品进口155.66亿美元、增长19.9%,分别占进口总额83.2%和54.9%。

  表2    2006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额及增长速度

  单位:亿美元         

  

国家和地区

  出口额

  比上年

  增长(%)

  进口额

  比上年

  增长(%)

  亚洲

  213.76

  20.6

  236.13

  20.8

   #港澳

  197.80

  22.0

  3.02

  -29.6

  欧洲

  25.18

  61.5

  20.08

  10.9

  东盟

  21.31

  3.8

  49.34

  6.7

  北美洲

  19.09

  10.9

  12.87

  8.6

  欧盟25国

  14.84

  22.6

  18.69

  11.0

  中东欧

  8.88

  4.8倍

  0.74

  105.6

  中东

  5.96

  24.2

  1.01

  -27.9

  全年外商直接投资7.35亿美元,增长14.5%。引进项目个数855个,增长10.3%;合同外资金额10.26亿美元,下降37.2%;全年外商投资项目平均规模120万美元,减少43.1%。外商直接投资加快向金融业、建筑业和科研、技术服务业等行业拓展,分别增长362倍、123倍和1.7倍。全年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金额4.39亿美元,增长4.9%。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0.98亿美元,下降12.6%;房地产业实际使用外资0.77亿美元,下降37.3%;金融业实际使用外资0.73亿美元,增长362倍。第二产业外商直接投资2.96亿美元,增长33.1%。其中,建筑业实际使用外资1.23亿美元,增长123倍;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03亿美元,增长8.1%。实际投资额前5位的国家和地区是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百慕大、美国和开曼群岛;投资增长较快的国家和地区是德国、开曼群岛和澳门。总部经济得到较大发展,至年末世界500强企业及项目落户达70家。

  八、财税和金融

  全年完成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31.10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6.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8.58亿元,下降1.3%。其中,基建支出8.00亿元,下降20.0%;教育支出7.91亿元,增长10.8%;行政管理费支出4.30亿元,增长15.6%。

  税收总额210.40亿元,增长11.9%。其中,营业税收入58.81亿元,增长10.3%;增值税收入57.59亿元,增长7.7%;企业所得税收入51.49亿元,增长11.0%;个人所得税收入32.66亿元,增长21.3%。

  金融业增加值203.88亿元,增长19.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9%。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各级各类中小学校(不含简易民办)88所,比上年增加3所。其中,中学26所,小学5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职业中学2所;在校学生数126228人,增长3.9%;学校招生数32931人,增长1.6%;毕业生18967人,增长3.6%。年末幼儿园总数119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均保持在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6.4%。福田中学和红岭中学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初期督导验收。

  至年末累计批准高新技术企业405家,新增63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930亿元,增长11.8%。全年区级财政落实科技三项经费7580万元,共支持科技项目109个。科技费用无偿资助1184.25万元,无息贷款5540万元,担保补贴贷款9250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开展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优秀电影展、莲花山风筝节、民间文化巡游等各类文化活动1000多场次;剧本《挂牌》被评为中国第四届戏剧文学微型剧本一等奖,并获得广东省“欢乐进农家—广东省农村小戏小品”调演一等奖油画《劲霸》入选中国美协“第19次全国新人新作展”。福田街道水围奇石博物馆、沙头街道下沙博物馆开馆。全区书报刊经营单位146家、邮政报刊亭230个、卫星地面电视接收19家和电影放映单位7家。组织开展了“百场优秀电影进社区”活动,全年共放映电影120多场,观众达10余万人次。新建成社区图书馆10个,社区图书室已达88家,区图书馆和八个街道图书馆同时开展了图书漂流活动,进一步扩大了通借通还范围,实现了“一馆借书、十五馆还书”;公共图书馆藏书量270万册, 比上年增长28.6%。

  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33家。其中,医院21家,门诊部28所,诊所、卫生室和医护室共205所,疾病控制中心1所,卫生监督所1所,社区健康中心68家。拥有病床3958张,增长10.3%;共有卫生技术人员9053人。其中,执业医师3707人,注册护士3460人。全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完成诊疗总量1110.1万人次,增长18.4%。其中,门诊量和急诊量为946.1万人次和84.5万人次,分别增长19.4%和24.5%;病床使用率89.7%,出院病人治愈率和好转率分别为63.6%和27.8%。门诊人次平均费用148.1元,每床日平均住院费用为657.2元,分别下降5.9%和13.2%。

  拥有体育场地1306个(片),增长6.1%。其中,健身路径220条,增加20条;室外乒乓球台320张,增加160张。组织群体活动1868场(次),增长1.2倍;参加群体活动人数达3.12万人次,增长1.8倍。国民体质测定结果显示总体合格率为92.4%,其中优秀率和良好率分别为19.5%和41.0%。在广东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共获得37枚金牌、17枚银牌和17枚铜牌。田径运动员刘虹在第15届多哈亚运会比赛中夺得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辖区土地面积78.0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4.7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53.57平方公里。其中,居住用地15.54平方公里,公共设施用地10.86平方公里,工业用地2.95平方公里。全区供电总量54.5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4%;供水总量1.94亿吨,下降0.5%。

  完成凤塘河和皇岗河截污清淤工程,共清除淤泥5.8万立方米。全年空气质量为优良的天数达346天,空气质量优良率94.5%,下降0.6个百分点;河流水质达标率为66.9%,上升7.6个百分点;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7.2%,上升0.7个百分点;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4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率100%,综合利用率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居民文教区噪声平均值为55.6分贝,下降2.5分贝;主要交通干道噪声平均值为76.7分贝,上升0.7分贝。建设和改造30个社区公园,公共绿地面积967.43公顷,增长0.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7%,上升1.4个百分点。第八次获得“鹏城市容环卫杯竞赛”优胜奖,顺利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和“国家绿化模范城市”达标检查。梅林一村荣获“国际最适宜人居社区”银奖和“最佳健康生活方式奖”第一名。

  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生产安全和火灾死亡事故399宗,下降37.9%;死亡91人,增加3人;受伤236人,下降47.4%;直接经济损失317.74万元,下降50.4%。其中,道路交通事故203宗,死亡82人,受伤218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年末常住人口118.2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2万人,增长1.8%。其中,户籍人口48.65万人,增长5.8%,占常住人口比重41.2%。全区常住人口密度为15148人/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增加271人。户籍人口出生率9.74‰,上升0.3个千分点,死亡率0.57‰,上升0.3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      9.17‰,上升0.08个千分点。流动人口出生率8.68‰,死亡率0.07‰,自然增长率8.61‰。

  根据140户(含户籍和非户籍)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6356元,增长10.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3%;年人均消费性支出19492元,增长24.2%;恩格尔系数30.3%,下降2.8个百分点。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0030元,增长10.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9%。

  年末全区从业人员98.36万人,增长2.6%。年末在岗职工(不含私营及个体)47.07万人,增长3.8%。失业登记人员2518人,下降38.0%;登记失业率为2.1%,下降了0.03个百分点;4090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增长7%。

  年末参加社会保险的企业11023家,参加养老保险30.90万人,增长8.2%;参加工伤保险29.73万人,增长7.6%;参加失业保险24.15万人,增长3.1%;参加医疗保险32.06万人,增长13.5%;劳务工医疗保险参保3.20万人;899人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若有变动,以最新公布的为准。

  2、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指深圳市图书馆、深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福田区区属图书馆及社区图书室藏书量。

  3、地区生产总值及各行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劳动生产率、农业总产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社会保险数据根据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福田管理处参保人员情况统计。

  5、常住人口包括①居住在本区,并已在本区办理本市户口登记的人,其中不含离开本市半年以上的人员;②已在本区居住半年以上,户口在本区以外的人;③在本区居住不满半年,但已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④居住在本区,户口待定的人;⑤原居住本区,在国外工作或者学习,暂无本市户口的人。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

  6、九年一贯制学校按1所学校统计。

  7、各类卫生工作人员的统计范围为所有在岗人员,以前年度为在编人员。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2023-10-01 15:15:46重新编辑
深圳沙井步冲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沙井镇蚝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沙井街道万丰大钟岗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沙井镇和二鸿彬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沙井南环路康达尔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沙井马鞍山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树边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罗田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罗田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罗田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江边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洪桥头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燕川北部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溪头第八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街道碧头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潭头西部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东方村大田洋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红星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洪桥头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塘下涌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横路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东风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蚌岗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沙浦村欧洲之窗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街道沙浦围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山门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塘下涌沙埔龙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朗下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碧头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沙浦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迎新春送春联——大鹏新区综合办公室开展新春关爱活动
  2. 大鹏大队组织学生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3. 新区举全区之力做好对口帮扶精准扶贫工作
  4. 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南澳社区妇女读书班(秋季)开讲啦
  5. 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入校园教育活动
  6. 大雾黄色分区预警
  7. 大鹏公安分局举行第二届金盾杯篮球比赛
  8. 国际生命科技中心启动仪式在大鹏新区举行
  9. 严督导强意识抓整治新区应急管理局组织开展火情警示教育现场会
  10. 国际生物谷坝光指挥部办公室协助推进坝光银叶树湿地园项目进展
  11. 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9位宣传轻骑兵奋战在防疫一线
  12. 2018深圳大鹏国际户外嘉年华正式启动
  13. 大鹏办事处开展消防综合应急演练
  14. 葵涌办事处庆五一展风采红五月系列活动方案
  15. 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首批垃圾分类督导队伍正式上岗
  16. 大鹏新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党支部开展传承红色文化引领绿色发展主题党日活动
  17. 大鹏新区总工会开展五一劳动风采大鹏情怀展演前期策划活动
  18. 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东渔社区开展2018年安全生产月宣传教育活动
  19. 大鹏新区经济服务局举行外贸政策宣讲会
  20. 大鹏新区城市建设局组织开展建筑工程起重设备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21. 大鹏新区考察团队赴前海学习调研
  22. 林木采伐公示大鹏下沙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整体开发项目(下沙临建服务中心)
  23. 大鹏新区总工会开展送权益保障到基层提素培训——女职工手工花艺活动
  24. 大鹏新区森林消防大队开展野外生存与自救伤病处理专题培训
  25. 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召开人口普查国家试点工作总结会议
  26. 大鹏新区坝光新村幼儿园2020年第五批公开招聘编外人员的公告
  27. 大鹏新区南澳妇女联合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圆满举行
  28. 大鹏办事处法律援助社区行暨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普法宣传
  29. 大鹏新区打好高端文旅产业发展两张牌
  30. 大鹏新区教育和卫生健康局多措并举力保师生安全返校(已完工)
  31. 大鹏儿童青少年和社区家庭服务项目组启动少年成长电影12课常规服务项目
  32. 徐峥导演及团队来大鹏考察戏剧影视项目
  33. 攀枝花特大暴雨现场100多米山体垂直垮塌
  34. 大鹏新区率先召开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攻坚推进会积极谋划争取授权事项
  35. 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召开社区工联会换届工作会议
  36. 关于开展大鹏新区线上移动校园心理健康志愿服务U站项目的采购公告
  37. 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土洋社区开展读党建经典创书香党群读书分享会活动
  38. 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
  39. 大鹏新区召开党工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当前安全生产形势及如何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40. 大鹏新区联合市发改委启动优化营商环境深调研工作
  41. 关于举办2017深圳国际BT领袖峰会和生物生命健康产业展览会的通告
  42. 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开展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安全检查
  43. 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开展2019年民生微实事成果展线下评审工作
  44. 大鹏新区管委会夏东副主任率队赴大鹏人才安居有限公司开展调研
  45. 创零酒驾示范单位做安全文明出行典范
  46. 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举办南澳新时代大讲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星级评定工作培训
  47. 大鹏新区群团工作部召开周例会部署近期重点工作
  48. 大鹏新区城市建设局2017年度第三季度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情况及结果公示
  49. 大鹏新区召开2020年扫黑除恶业务培训班
  50. 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东渔社区开展2019年挂牌督办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及应急演练活动
  51. 政策解读
  52. 大鹏新区领导德峰同志带队前往新区疫情防控重点人员转运工作专班检查指导工作
  53. 深圳亚迪学校变更登记公告
  54. 大鹏新区应急管理局召开党员干部大会——强调要怀敬畏之心行规矩之事
  55. 大鹏新区群团工作部举办团旗下阅读青春名师导读讲座
  56. 大鹏新区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对责任主体违规行为给予广东省施工质量安全违规行为记分的通知
  57. 大鹏新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简报第8期
  58. 大鹏新区大鹏交通局检查辖区道路设施
  59. 大鹏新区城市管理局开展行走大鹏活动暨防御台风安全检查
  60. 大鹏新区住房和建设局召开物业小区生活垃圾分类专题培训会
  61. 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南澳社区开展关爱长者健康课堂知识讲座
  62. 大鹏新区经济服务局关于2017年行政事业性及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的公告
  63. 大鹏新区城市建设局开展物业管理领域安全生产巡查工作
  64. 深圳市首宗出售型人才住房坝光DY0308项目举行开工仪式
  65. 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公开招聘合同制聘用人员总成绩公布及体检有关事项的通告
  66. 参加全省公共安全形势分析会议暨全省应急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67. 大鹏新区仲裁院到福田区法院学习观摩数字庭审系统
  68. 大鹏新区关于印发大鹏新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意见(2017年修订稿)的通知
  69. 大鹏新区政法办公室开展迎春花市安保工作督导检查
  70. 大鹏新区综合办公室2019年12月公开招聘编外人员笔试事项公告
  71. 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坝光新村开展亲子寻宝活动
  72.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大鹏管理局关于大亚湾核电基地员工宿舍项目拟林木采伐公示的通告
  73. 山西平遥二亩沟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致15人遇难9人受伤
  74. 大鹏新区经济服务局组织召开智慧大鹏公共基础平台现状评估及优化措施研究课题专家验收会
  75. 大鹏办事处旧厂区将变婚庆产业园
  76. 调研海上搜救体系协力建设平安海区
  77. 大鹏新区南澳执法队开展市容秩序整治助力龙舟赛事
  78. 2017第六届深圳大鹏杯帆船赛的预告
  79. 新区城市管理和水务局召开2016年坪西公路专项整治行动部署会
  80. 葵涌办事处防控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工作方案
  81. 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公共区域涉电安全隐患整治工程项目勘测采购结果公示
  82. 大鹏办事处召开务虚会
  83. 新区发展和财政局组织召开财政供给单位人员信息统计工作会议
  84. 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葵新社区开展客家家风家训故事分享活动
  85. 大鹏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服务局开展公文写作专题培训
  86. 大鹏新区召开2019年人才安居和保障性住房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工作会议
  87. 大鹏新区春节假期实现查违工作零增量零投诉
  88. 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举行治安交警综合执法岗亭启动仪式
  89. 大鹏渔政大队开展海上消防应急演练
  90. 深圳市大鹏新区布新幼儿园变更登记公告
  91. 大鹏新区召开大鹏0813地块人才住房项目现场调研会
  92. 关于深圳市大鹏新区博颂莱爵中学名称核准的公示
  93. 大鹏新区城市建设局召开大鹏新区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过渡安置房源统租工作协调会
  94. 大鹏新区应急管理局举行学习百年党史凝聚奋进力量党史及业务知识竞赛活动
  95. 大鹏新区春节前夕走访台资企业
  96. 大鹏新区安委办开展电动自行车充电水务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工作
  97. 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依法拆除辖区一处违建
  98. 大鹏办事处举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培训会
  99. 南澳帮扶情暖欧屋
  100. 关于深圳市大鹏新区利明成教育培训中心名称核准公示情况的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