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广州市白云区十二五人才资源发展规划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4月11日发表  

关于印发《广州市白云区“十二五”人才资源发展规划》的通知

 

穗云人社函〔2011〕159号

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区直各单位: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广州市白云区“十二五”人才资源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请迳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开发科反映。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八日

(联系人:黄早水,联系电话86378853

 

广州市白云区十二五人才资源发展规划

 

  “十二五”是我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生态空港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深入发展的关键五年。人才资源是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为进一步做好我区人才工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建设幸福白云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证,特制订本规划。

一、白云区人才发展现状

(一)“十一五”时期我区人才工作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人才队伍快速发展的五年,也是初步实现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创建具有我区特色人才体系的五年。五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人才资源总量持续增加,人才素质和人才效能不断提升,各项人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我区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初步确立。

  1、人才资源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2010年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才资源总量23.9万,比2005年(11.6万)翻了一番多,人才密度为14.4<人才总量/常住人口数>×100),年均增长15.6%

  2、人才资源结构渐趋合理。

  (1)人才的三次产业结构渐趋合理。2010年一、二、三次产业人才总量比为5.83262.70,人才不断向第三产业集聚,人才产业结构与从业人员产业结构和产出结构基本适应。

  (2)人才职称、学历结构优化。2010年,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才23.9万人,占全区从业人员35.9%,比2005年的24.15%提高11个百分点。

  3、引才模式不断创新。

  (1)柔性引进高端人才。2008年与省农科院合作建立了“白云区农业科技服务专家制度”,聘请9名省农业科技专家对有科技含量和示范效应的种植基地或种养大户进行“点对点”式的服务。2009年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聘请了全国著名药物研究专家、我国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奠基人之一的刘昌孝院士成为该企业现代中药研究院的院长,是当时广东进入企业工作的首位院士,也是我省出台“人才新政”以来引进的首位院士级高端科技人才。该公司还发起成立目前全国医药界首个博士俱乐部——“神农医药博士俱乐部”,由美国华人医药生物科技协会、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共同领衔。俱乐部通过科研项目和科技信息的带动,运用各个参与方的人才优势资源进行科研难题攻关的一种科研模式创新尝试。

  (2)创建国际人才合作模式。利用广东—独联体国际科技合作联盟创新平台落户民科园的契机,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强与独联体有关科研机构专家的联系交流和互动工作,积极推进合作项目的对接。联盟成立以来多次接待独联体专家来访,在农业、机械装备和化学化工等领域达成了多项技术合作协议。以白云化工、白云电气集团等为支撑点,拓宽国际人才合作领域。

  4、建立区特贴专家队伍。

  2006年开展区第一届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选拔,共有15名专家入选,其中知名漫塑大师王增丰专家同年被评为***特殊津贴人员。首批专家不负众望,在管理期内取得了丰硕成果,并激发了一大批专家干事创业的热情。2010年,我区又开展了第二届专家的选拔工作。区委区政府根据人才发展形势的正确研判,拓宽思路、创新方式,进一步加大我区识才、育才、聚才力度,对专家的选拔范围、结构、人数等进行了深度调整,共有28人入选。新一届专家知名度高、创新能力强、业绩突出,凸显了高层次、年轻化的特点。

  5、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

  “十一五”期间,区委区政府积极转变人才工作思路,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格局,加大人才工作力度,扎实推进了各支人才队伍建设。党政人才执政能力、行政效能和科学发展能力明显提高。鼓励公务员参加在职学习,提高学历学位层次,五年来补助885人次,补助金额550万元, 106人取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干事能力增强,五年来共认定专业技术资格1182人次,送评送审高级职称1318人次,中、初级职称3151人次。积极推行事业单位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改革,落实岗位工资绩效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职业化水平提高,懂市场、善管理、会经营。“订单式”培训增强了高技能人才就业竞争力,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实用人才创业有平台,培训有基地,发展有政策。社会工作人才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不断有高素质人才加入,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6、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迅猛。

  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各职能部门积极创造条件为非公经济组织人才提供良好发展平台。同时,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扶持非公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1)人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减免部分人才服务项目收费,实行分片包干、专人负责、定期***服务等各种有效手段,提高人才流动效率。组织参加“留交会”等各类人才招聘会,帮助企业解决用人需求。开展各类人才培养计划、建设工程,并积极向国家、省、市推荐优秀人才。扶持有条件的企业申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区经贸局、工商联等职能部门积极组织企业家进行相关政策学习和参观考察,并开通网上服务平台,共享成功企业的经营管理之道,提高企业家的管理水平。

  (2)以民科园为抓手打造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目前园区有从业人员7000多人,45名归国留学人员,11名外国专家,其中大专以上3100多人(占园区职工数44%以上),硕士研究生350多人,博士研究生120多人。民科园通过采取“10+10”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入园创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区加大了人才工作力度,人才经费逐年增长,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与其他先进区、县相比仍有不少差距,与我区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仍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高层次人才缺乏。

  目前,我区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人,市优秀专家2人,院士2人。具有博士学位或正高级职称的人才缺口较大。

  2、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有待加强。

  一是人才投入力度偏小,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投入力度不够,人才经费使用效率要进一步提高。二是人才部门化、单位化归属现象突出,人才资源全区配置力度偏弱,尤其是在引导非公经济组织人才发展方面缺乏有力的制度和措施。三是人才政策缺乏配套性,政策衔接性和兼容性不强,在扶持人才创新创业和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等方面尚未出台一些有力度的政策文件。

  3、人才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一是人才待遇激励作用不明显,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够。二是人才成长机制不健全,存在重引进,轻培养使用的倾向。三是人才流动尤其是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流动仍存在许多机制体制性障碍。

(三)今后人才发展面临的形势

  人才资源是最为重要的第一战略资源。今后五年,我区要加实现“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白云”这个核心目标,必须深刻认识到人才资源的重要性及其发展态势。从宏观角度来看,人才全球化配置已成未来发展趋势,善于利用国际国内两方面人才是人才工作的重要任务。从中观角度来看,人才的成长需要一定的时间,在一定时期内人才数量的增长会远远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各地对人才的争夺将会白热化,区、县之间的人才竞争也会进一步加剧。从微观角度来看,人才的吸引、培养和使用是人才工作的三个关键环节。人才肯不肯来、来了留不留得住、留了用不用得活仍然是用人单位和人才工作部门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从我区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区将会在一定时期内处于多种人才、多层次人才交织发展的状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都需要人才资源的支撑。根据我区未来发展需要,必须大力引进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以及创新创业团队,占据人才制高点。在引进人才的同时,盘活现有人才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的效能,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也是当今及未来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课题。

二、“十二五”时期人才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

  未来五年,我区人才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明确“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思路,着力解决制约人才工作发展、制约人才发挥作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使人才总量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人才素质与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人才结构与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相适应,为幸福白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高端引领。培养造就一批廉政高效的党政人才,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一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一大批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一大批职业化、专业化的高级社会工作人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集聚技术、集聚项目、集聚创新资源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以高端人才优先发展引领和带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整体开发。加强人才培养,培育创新创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心人才成长,鼓励和支持人人都能成才、人人都作贡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快引进紧缺人才,统筹推进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人才资源开发,实现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到2015年,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使我区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一步增强。

  ——人才总量持续增加,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人才资源中受过大专以上学历教育的人才总量从“十一五”期末的23.9万人增加到37.1万人,年均增长9.16%。专业技术人才10万人,其中区属高级专业技术人才0.2万人;农村实用人才0.7万人;社会工作人才0.3万人;高技能人才7.5万人,其中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技能人才0.5万人。

  ——人才效能明显提高。人力资本投资逐年加大,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人才效能从“十一五”期末的38.9万元/人增加到44.2万元/人。

  ——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产业结构分布更加合理。人才区域分布合理,基本满足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海外人才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初具规模,达到0.25万人。力争建设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吸引博士后科研人员留在我区工作。党政人才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含硕士学位)占10%,大学本科占8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数量的比例达35%

三、对策与措施

(一)大力引进紧缺人才,积极发掘培养本土人才

  1、定期发布人才需求信息。

  完善人才信息网络建设,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人才市场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的作用,定期向社会公布人才需求信息。通过政府人才信息网络平台,积极为用人单位和人才搭建供需桥梁。利用“广交会”、“留交会”等重大活动的国际影响力,并通过定期组织国内外招聘活动、承办重大人才活动等方式,发布我区人才需求信息。

  2、积极引进人才。

  采取“先认定后引进”的方式,灵活引进我区紧缺人才。通过对引进人才评估认定,确定人才的引进价值,加大引进力度,积极聚集人才。构建重大活动平台、海外关系平台、媒体平台、网络平台、中介平台、市场平台等六大招才引智平台,探索项目合作、智力引进等柔性引进的方式,畅通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渠道。强化媒体平台作用,通过各级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络平台,特别是要瞄准国内外高层次人才聚集的地区,广泛宣传我区人才引进和培养的相关政策。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中介机构,鼓励中介机构为我区寻访人才,发动社会力量招才聚才。

  3、大力推进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建设。

  以重点项目、产业发展、基地建设为依托,引进与培养一批与空港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科技、创新领军人物和人才团队。以广州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基地、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和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的规划建设为契机,实行引资和引智并举,着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高端服务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提升传统制造业,形成优势产业群和大型规模企业群,为人才提供广阔的事业发展空间。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快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发展,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的原动力和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加强与国际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动产学研进一步合作。以建设钟落潭高职教育园区为重要载体,积极开展创新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加强民科园等工业园区建设,提高规划水平,抓好资源整合,加大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的投入。加快中心镇发展,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和承载能力。

  4、积极开展高层次人才评定工作。

  按照市高层次人才评定办法,结合我区实际,每两年开展一次白云区杰出专家、优秀专家和青年后备人才选拔和评定。评定出来的人才享受区财政提供的资助、补贴和相关待遇。鼓励各地区、各系统、各单位开展各层次的人才选拔评定工作,充分发掘本土优秀人才。

(二)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1、贯彻落实市高层次人才“1+10政策。

  转发市高层次人才10个配套政策,结合我区实际提出贯彻实施意见。被市认定为高层次人才的,区财政在市财政提供资助的基础上,再给予一定额度的资助,并优先纳入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候选人。

  2、落实人才培养资助办法。

  坚持分级分类、有所侧重的原则,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结合我区经济社会需要,区财政提供一定额度的资助,鼓励人才举办、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参加国内外研修班学习或做访问学者,发表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和出版学术专著,不断提升其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促进人才向更高层次发展。

  3、积极解决人才住房困难。

  大力筹措资金,以货币补贴为主、实物配置为辅的原则,分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解决人才住房困难。积极建设人才公寓,为人才提供廉租、免租房,创造的居住条件。人才自主购房、租房的,区财政按一定比例提供购房货货币补贴、贴息补贴和购房补贴。

  4、改善医疗保障。

  按一定比例报销人才医疗费用中自付部分。使用公费医疗的,提高包干额度和增加就医医疗机构数量;使用医疗保险的,提高报销比例。享受定期免费体检,特别优秀的,纳入区领导级别医疗保健对象范围。

  5、解决人才子女入学和配偶就业。

  为人才子女提供区内优质学位,享受政策内生源同等待遇。尽力解决人才配偶就业,区内不能安置的,积极向其他单位推荐。

  6、加强人才扶持和关怀。

  建立健全人才信息库,密切关注人才流动状态,积极做好引才、留才和用才工作。加大对高校毕业生、新就业者的培训,加强实践基地、培训基地的建设。加强对人才的服务联系,积极解决人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积极向上级部门推荐优秀人才,促进人才成长。强化媒体平台功能,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方式对我区人才政策和人物事迹进行全方位宣传。

  7、健全人才市场体系,加快人才服务业建设。

  (1)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网上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搭建人才资源配置的信息平台,提高人才资源配置效率。创新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形式和内容,提供高效、便捷、人性化的人才服务,积极开展人才评价、职业咨询、就业指导、岗前培训等多种服务活动。积极探索培育人才市场,加大政府对人才市场公益性服务力度。

  (2)发挥人才行业中介作用。加强人才行业协会建设,探索我区人才发展规律,举办人才论坛,促进区域人才交流与合作,发布人才发展动态和人才资讯,协助人才工作部门指导各地区各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我区人才工作水平。

  (3)健全人才公共服务体系。改革政府机构职能,健全人才服务工作部门,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建立一体化的多层次、广覆盖的人才服务网络。构建各类人才权益保障公共服务平台,保障人才的诉求和合法权益落到实处。大力开发人才创业、就业、测评、培训等公共服务产品,创建人才成长、使用平台,努力实现人才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构建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全方位解决高层次人才在引进、培养、使用方面的困难,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

(三)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1、党管人才领导体制。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对做好人才工作负有主要职责,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带头营造识才、育才、聚才、重才、容才的良好环境。健全完善党委、政府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将人才工作专项考核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区委常委会定期听取人才工作专项报告的制度。完善区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制度。充分调动各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形成人才工作整体合力。

  2、人才管理机制。

  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健全完善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体制。推动政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和规范人才评价、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扩大和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中的主体作用。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激发人才活力,建立起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符合事业单位运行规律和特点的人事管理体制。建立有利于事业单位人才高效配置、灵活配置的人才流动政策,着力简化或放开在市内引进同类事业单位人才的有关规定。

  3、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我区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和职业技能培养层次。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优化职业学校专业、课程设置。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加快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立高层次人才学术研修资助制度。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推进教育培训社会化。

  4、人才评价发现机制。

  坚持把人才的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发挥群众的认可评价作用,突出岗位特点,注重实绩能力,实现人才评价的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探索建立人才考核评价结果互通互认的办法。改进人才评价方式,克服人才评价中唯学历、唯职称的倾向。拓宽人才评价渠道,善于依靠群众监督网络,在社会实践、重大科研(工程)项目实施和急难险重工作中发现和识别人才。

  5、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方针,积极稳妥推进各类人才选拔任用方式改革,加快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建立健全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制度,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和干部考察制度。完善公开选拔、公开遴选、竞争上岗等竞争性干部选拔方式。推进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建设。深化事业单位人员选聘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和聘后管理制度。

  6、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机制。强化利益分配的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实现工资的正常增资机制,使人才工资水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稳步提高。完善事业单位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适当拉开收入差距。探索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方式。探索建立在条件艰苦岗位工作的人才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保障机制。以考察、体检疗养、研修、科研资助等形式创新人才激励方式,提高人才的社会地位。支持用人单位为各类人才建立补充养老、医疗保险。扩大对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的社会保障覆盖面。

  7、人才经费投入机制。

  引导政府、社会、单位、个人共同参与人才开发建设。创新以减免租税、财政补贴的形式投入人才资源开发。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人才资源开发。以财政配套投入、资金奖励等形式鼓励企业开发人才资源。鼓励人才以知识产权、技术发明量化为资本入股,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潜能。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规范使用管理,保证重点人才工程建设。统筹解决人才在生活、住房及科研方面的困难,尤其是向一线科研和专业技术人员倾斜,加大研发投入。

(四)统筹推进各支人才队伍发展

  1、党政人才队伍。

  以素质建设和能力建设为核心,努力建设一支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大力开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干部培训工作,促进我区干部知识结构转型。不断完善挂职锻炼、交流轮岗制度,积极推行跨部门、跨行业的干部交流,实行多岗位锻炼,培养具备多方面能力的复合型党政人才。进一步优化领导干部结构,加强党政领导班子的选拔和配备工作,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重培养年轻干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

  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我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国际化培训力度,提高战略管理和跨文化经营管理能力。举办产业与合作论坛,开展各类交流活动,开拓人才的视野,提升其战略思维。完善以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体系,积极发展社会化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构,加强职业经理人认证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努力造就100名具有市场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管理人员。

3、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打造一支数理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创新实干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健全城镇教师和农村教师交流制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着力培养一批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和管理能力突出的校长,到2015年,培养区级以上名校长30人,市级以上名师15人,区级名教师30人,区级学科带头人100人以上,区级骨干教师300人以上,校级骨干老师3000人以上。加强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医德和医术水平建设。加强科技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扶持壮大文化艺术人才。采取双向挂职、项目合作、成果转化等方式,引导党政机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专业技术人才向企业、社会组织和基层一线有序流动,促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合理分布。加快建设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专家服务基地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10万人。

4、高技能人才队伍

  加快企业技师工作站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名师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自身产业定位和就业需求,建设一批有特色的专业化公共实训场所。充分利用院校、企业的优质实训资源,通过购买服务方式鼓励其向社会开放,提供实训服务。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对报读高、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和生活补助制度。鼓励大学毕业生回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加大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立政府奖励为导向、企业奖励为主体的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体系,对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技能人才予以表彰和奖励。探索有利于聘用高技能人才发展的福利待遇分配方法,完善培训、考核、使用与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5、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大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培训基地建设。深化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培训。实施村官大学生培养工程,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干部文化层次和综合素质。开展农村实用人才认定和普查工作,建立人才信息库。积极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在创业培训、项目审批、信贷发放、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表彰激励和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地位。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发展急需的农业技术人员、教师、医生等方面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鼓励各类人才到农村服务创业,深化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定向免费培训农村卫生人才。2015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万人。

  6、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积极培育和引入专业的社工服务组织,在社工服务组织中开发设置社工岗位,采取“政府购买、民间运作”的模式,由民间社工服务组织承接社会公共和福利服务,发挥社工在社会公共和福利服务领域发挥专业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加强领导干部社会工作培训,将社会工作纳入干部培训课程。建立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联动机制,加强舆论引导,努力营造有利于社会工作发展和社会工作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

 

 

 

 

主题词: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 十二五 规划 通知

抄送: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政府分管领导,本局领导、调研员、副调研员,局机关各科室、直属各单位。

广州市白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2011928印发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污染源监测12月份公示
  2.  区委书记邢正军谈供给侧改革围绕五大发展定位推动改革落地见效
  3.  2021年1月六合区申请人才公寓名单公示
  4.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1014112531
  5.  玄武区110月重大项目推进情况
  6.  关于普通工商企业不得开展金融业务的提示函
  7.  二钢宿舍地块项目国有土地征收补偿方案
  8.  六合区工业用地成交公示
  9.  关于同意企业申请代理记账资格的批复
  10.  南京市民政局2019年9月份社会服务业统计报表
  11. 王清宪当选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
  12.  2020年11月六合区一般集镇环境整治项目推进情况
  13.  2021年1月南京市区县级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报告
  14.  小市街道内设机构
  15. 1月27日安徽省报告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16. 何树山扎实推进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
  17.  南京希尅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71高处坠落事故调查报告
  18.  南京市六合区审计局关于六合区黄木桥河治理工程拆迁资金审计的审前公告
  19.  2019年5月鼓楼区特困供养人员发放统计表
  20.  高淳区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资格考核报名人员情况公示
  21.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3-05-15 16:21:22
  22.  关于申报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
  23.  2019年04月30日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受理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情况公示辐射
  24.  通报2019年南京市科技产业高层次人才经济贡献奖励政策兑现相关情况
  25.  拟设置医疗机构基本信息公示书(南京仁诺医学检验实验室)
  26.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3-05-15 16:21:29
  27.  201919六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2019年第十九期)
  28.  征地告知书—宁国土征告高2019第114号
  29.  秦淮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由各街道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目录的通告
  30.  南京市财政局组织召开财政财务云平台座谈会
  31. 我省推动政务数据开放共享
  32.  2021年2月南京浦口自来水有限公司管网水上半月水质公示
  33.  江北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产品抽检公示
  34.  雨花台区长江流域禁捕执法整治攻坚会战专项行动方案解读
  35. 黄山市实施徽州文脉传承工程
  36.  光华路街道构建四防体系管控疫情
  37.  2021年1月南京浦口自来水有限公司出厂水月度水质公示
  38.  秦淮区基本排定2019年重大产业项目
  39.  溧水区超指标完成南京创新周工作任务
  40.  栖霞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2019年第2期
  41.  南京市循环经济促进中心南京市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前期研究遴选结果公告
  42.  南京市2019年第一季度政府网站抽查情况
  43.  通报2019年第五届南京森林音乐会演出阵容启动开票等相关情况
  44.  关于组织开展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2019年度入库企业申报工作的通知
  45.  鼓楼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周曝光通报第期
  46.  关于2020年全市出国境证件受理窗口节假日办公时间安排的通知
  47.  鼓楼区8月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情况统计表二)
  48.  南京市第一医院2019年7月各手术科室医疗质量指标考核
  49. 寒潮三级应急响应启动
  50.  关于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告不合格食品处置情况的公告(2020年第26期)
  51.  红花街道三步走牵头清理南部新城僵尸车见成效
  52.  栖霞街道打造家门口的终身学堂
  53.  南京市溧水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2019年第三十二期)
  54.  南大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项目将上金洽会
  55.  江东北路三汊河站点位置临时调整
  56.  鼓楼区国资办起草出台区属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管理办法
  57.  栖霞纪检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栖霞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58.  栖霞区55个重大产业项目列入明年计划
  59.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3-06-01 18:40:28
  60.  玄武区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2019年预算草案
  61.  玄武区2019年2月退出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名册
  62.  南京市公路运输管理处2019年7月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情况公示
  63.  高淳区救助站16月份救助情况统计表
  64.  2019年17月份江宁区临时救助情况
  65.  八字角唐家老鸦窝丹凤项目进度
  66.  关于江宁路部分路段封闭的通告
  67.  17月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同比增长73
  68.  征地告知书—宁国土征告高2019第110号
  69.  宁(江宁区)征安补公告〔2020〕371号
  70.  党建引领助力居家养老服务
  71.  公交96路127路153路338路Y20路Y22路调整及小行小区站位置调整
  72.  关于印发栖霞区2018年经济和社会建设目标的通知
  73.  南京市浦口区部分事业单位2019年下半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74.  鼓楼区召开全区固投指标暨重大项目推进会
  75.  白下高新区成功举办企业税务合理合法优化活动
  76.  区政府关于调整鼓楼区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的通知
  77.  鼓楼区民政局各科室负责人联系电话
  78.  2019年1月特困人员报表
  79.  玄武区审计局对原物价局局长王莉同志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的审前公告
  80.  竹镇镇林场止马岭瞭望塔改造出新工程发包公告
  81.  关于进一步规范低收入农户增收三个靶向项目管理的通知
  82.  江北新区出台渣土运输企业信用评价办法
  83.  关于开展2019年六合区支持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奖励(社发类)申报的通知
  84.  2019年二季度国有资本运营分析报告
  85.  玄武区2019年12月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统计
  86.  2019年度浦口区社会组织评估等级结果公示
  87.  江苏省固体(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实施方案(台塑工业至南京福昌)
  88.  南京市第一医院2019年8月各手术科室医疗质量指标考核
  89.  十九冶集团南京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钢结构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环评受理情况公示
  90.  区街城市治理公众委员助力双塘提升背街小巷环境
  91.  2020年12月1日拟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告
  92.  阅江楼街道四举措推动经济工作再上新台阶
  93.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3-05-15 16:21:30
  94.  2019年玄武区第一二批次高企认定名单公示
  95.  公交150路增设停靠站
  96.  鼓楼区江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分工
  97.  南京市鼓楼区卫生局2014年度部门决算编制情况说明
  98.  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承担的教学任务
  99.  南京市雨花台区特殊工种提前退休人员情况公示
  100.  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免学费专项补助资金情况公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