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西安日报天蓝水碧青山秀生态西安向绿行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3月10日发表  

南眺秦岭,终南巍然;北望渭河,碧波连川。这幅在古都西安大地上绘就的绿水青山壮美画卷,正是一份山更绿、天更蓝、水更清的生态西安“十三五”绿色答卷。久久为功,必见成效。近几年来,西安市民直观感受到,秦岭生态越来越好、亲水网红打卡地越来越多、蓝天白云“气质”越来越佳,生态环境获得感和幸福感与日俱增。这一系列可喜变化得益于西安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始终把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同时,也离不开每一家为减排贡献的企业,离不开每一位为低碳付出的市民。

推进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西安,“十三五”以来,西安市以“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为做好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前进方向,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只争朝夕、真抓实干,把学习贯彻******系列***和***精神的成果体现在推进十项重点工作的成效上。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手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全域治水碧水兴城、精准施策多措治气……举全市之力统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生态西安,让***生态文明思想在西安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西安市委、市政府坚持将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要求落到实处,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为目标,坚决打好“青山、蓝天、碧水、净土”四大保卫战,扎实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西安,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行业牵头、属地管理”的原则,成立了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实行市委书记、市长双主任领导制,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升至新的战略高度。同时,建立了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工作推进“五项机制”等多项制度,每月统筹调度工作,确保职能高效发挥。

连续修订出台了《西安市水环境保护条例》《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西安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让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保障更加有力。通过立法将2月15日设立为“西安生态日”,让生态理念深入人心,绿色生活成为习惯。建立长效机制 护好绿水青山,西安市成立了西安市委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委员会,统筹推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及环境问题整治工作,系统谋划,综合施策,努力提升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十三五”末,西安市彻底完成了秦岭违建别墅专项整治及后续任务,恢复生态2672亩,51座小水电站退出拆除任务全面完成,秦岭区域所有矿权全部退出。同时,建立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西安市委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坚持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全方位、全视角、全过程做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同时印发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实施方案》,明确82项工作任务,编制完成《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约谈制度》《考核办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制度性文件,并强化地域网格化管理。用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保护好秦岭,筑牢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当好秦岭生态卫士,让秦岭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结合西安市自然地理特征和生态保护需求,综合生态保护红线类型、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估和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确定10个禁止开发区及重点生态功能区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作为全国首批、全省首个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试点区,共埋设界桩点416个、标识牌12个,形成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矢量成果图两套、外业调绘工作底图21张、界桩登记表416份,基本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台账数据库建立和信息入库工作。

严格落实生态环境部工作部署,每年组织开展自然保护区“绿盾”专项行动,按照卫星遥感监测报告反馈点位及重点问题线索,对各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点位进行排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并适时进行“回头望”。2017年以来,“绿盾”专项行动共将99个问题列入整治台账,并基本完成整改,有效维护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

治气多措并举 创造历史佳绩,绿水青山随处可见,蓝天白云渐成常态。西安市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优化调整,深化“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项措施,坚持铁腕治气、科学治气、协同治气,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优良天数由2016年的192天增加到2020年的250天,PM2.5平均浓度降至51微克/立方米,顺利完成“十三五”收官考核指标任务。特别是2020年超额完成了生态环境部下达的“夏防期”“秋冬季”大气污染攻坚治理目标任务,空气质量“优增重减”:优级天数达到56天,创下历史最佳纪录,蓝天含金量持续提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15天,同比减少13天,首次消除了严重污染天气。

增长的优良天数、降低的PM2.5浓度,和西安市民的直观感受是一致的。晒“西安蓝”的海量美图频频霸屏朋友圈榜首,那一朵朵漫画云、油画云,盛开在市民的镜头下,更是绽放在市民的心中。

为还市民群众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市委书记坚持每月调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逐个区域、逐个点位地分析找准问题,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各项措施落地见效,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特别是开展了“冬病夏治”集中攻坚行动。从冬防期制约空气质量最突出的燃煤与生物质燃烧问题入手,充分利用5月至10月的半年时间,通过集中攻坚供热燃煤锅炉清洁化改造、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清洁取暖、秸秆禁烧等16项工作任务,努力实现夏秋季最主要的颗粒物、臭氧污染尽可能降至最低水平。此外,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明察与暗访的形式,对重点区域、突出问题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并公开曝光;对未完成整改的问题,现场督办、逐一销号,确保整改到位。“气质”不断提升的背后,是西安市坚决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结果,累计完成重污染企业搬迁或关闭22户,摸排整治“散乱污”企业12298户,3家热电厂全部完成超净排放改造,完成有机废气深度治理市级示范项目110个;是西安市坚决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的结果,累计完成90.2万户城乡居民“双替代”工作,用煤企业由2017年的24家减少到2020年的10家,淘汰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2679台,8家供热企业30台燃煤锅炉完成超净排放改造备用;是西安市坚决调整优化运输结构的结果,截至2020年底,西安市铁路货运量累计达到1400.3万吨,较“十二五”末增加552万吨,不断优化运输车队,累计新增新能源车15165辆、纯电动车7042辆、甲醇汽车8123辆;是西安市坚决优化调整用地结构的结果,累计实施露天矿山综合整治项目5个,完成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面积1282.28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501.23万亩。

同时,西安市强化了重污染天气应对和科技支撑。对重点行业涉气企业实施绩效分级,采取差异化应急减排措施。建立并严格落实24小时应急值守、空气质量会商研判、应急管控信息调度等制度,着力应对重污染天气。在全市200个镇街布设市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基本实现监测站点全覆盖。历时近两年初步建成西安市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先后建成并运行171套高空烟火监控系统、337辆出租车走航监测系统以及网格化监管系统,形成了“人防技防相结合、线上线下互联动、处置流程全闭环”的环境监管新模式。

秉承全域治水 探索碧水兴城,城市因水更灵动。走进长安中央公园,抬头望见湛蓝的天空,低头可见清澈的湖水,向南看到郁郁葱葱的秦岭,尤其是在五彩斑斓的初秋季节,依水而立,有一种美轮美奂的感觉。“原先这里脏乱差,河里全是臭水,现在好了,变成了一个大公园,水清岸绿,早晨散步和晚上跳舞都有好地方了。”家住学府大道附近的陈女士告诉笔者,“我是土生土长的长安人,看到咱身边的河水越来越清澈,心情特别好,生态越好幸福感就越强。”

如今,一幅水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2019年,为持续加快生态恢复“八水绕长安”,西安市结合市情水情,启动实施了“全域治水碧水兴城”西安河湖水系保护治理三年行动,按照“治、用、保、引、管”的总体思路,系统推进“85316”水系综合治理,加快实现河河相连、河湖相通、碧水长流、鱼翔浅底的总体目标。统筹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通过全域治理,将形成“堤固、岸绿、水清、洪畅、景美、管理长效”的水系治理新格局。

截至2020年底,西安市133个治水项目已竣工,渭河西安段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并呈现水质改善、水量增加的态势。渭河城市段、灞河左岸、沣河金湾、潏河樊川湖等一批全域治水重点项目建成开放,有效改善了区域环境质量,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共赢。

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全流域治理,把治河与治污有机结合,实行水岸同治,通过河湖连通、水生态修复、截污控源等工程措施系统治理。以生态保护、自然修复为主,在河流形态上,因势利导,随弯就弯,深浅交错;在岸坡形式上,采取大缓坡、隐形堤、微地形,打造了集防洪护堤、生态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河湖生态带,新建生态护岸比例达到76%以上。比如,潏河通过系统施策、综合治理,打造形成东西横贯长安城区,集自然河道、山地风景和水景景观于一体的2***0亩城市“绿肺”;在渼陂湖治理中,构建水下森林系统,实施生物栖息地修复,促进景观与水质双提升。

西安市参与考核的14个地表水断面中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断面10个;其中3个国考断面水质优于国家考核目标两个类别。21处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已完成整治任务,达到“长制久清”标准。纳入国家考核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十三五”期间,幸福河、氵皂河、浐灞河、漕运明渠等流域先后实施一批截污管网建设,将污水截流收集后送进污水处理厂处理,河流水质有明显提升。

黑河、李家河的水流向西安市千家万户。“十三五”期间西安市不断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规范化建设,组织相关部门在黑河、李家河等重要水源地设立保护机构专职进行巡查监管,形成了市、区县联动协作的水源地管理保护模式。出台了《加强秦岭北麓西安段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办法(试行)》,对影响、破坏、污染饮用水水源的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和依法整治,切实做到依法治水、依法管水,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大力推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突出水源保护长效管理,确保饮用水水源安全。

此外,积极开展水资源节约保护。严格落实取水许可制度,在新、改、扩建项目的审批、核准、备案中,严格要求并审查项目水资源论证。全市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提高到60%以上。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含一级A标准补充湖池),主要用于公园湖池补水、园林绿化、冲洒道路、洗车及杂用水。2020年,西安市完成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被命名为“国家节水型城市”。

严格准入管理 保障土壤安全,“十三五”期间,西安市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的原则,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积极构建土壤环境管理体系。全市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

在土壤污染监测和调查方面,完成13个国家土壤风险监控点布点采样,对全市80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24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土壤开展了监测;依据农用地详查结果,对全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进行了划分,并实施分类管理;完成全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对23个筛选确定的中、高风险地块采取环境风险管控措施。

持续开展污染地块风险排查,建立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动态更新全市污染地块名录;建立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制度,对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依法在变更前全部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将土壤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评的重要内容,不予审批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有效防范了建设用地新增污染。

强化土壤污染源综合防治。持续开展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执法检查,督促企业落实自行监测、隐患排查等法定义务,建立问题清单,逐条抓好整改;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纳入全国信息排查系统的68处垃圾堆放点提前完成整治任务。

加强风险防控 确保环境安全,“十三五”以来,西安市牢固树立环境风险防控底线思维,不断提高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加大工业固体废物管控力度,全市环境安全形势平稳。

把好源头风险管控关。加强各类重点污染源企业、涉重金属企业、尾矿库及涉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企业的环评管理,严禁在环境敏感区、生态脆弱区建设污染型企业。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消除污染隐患。依法核发排污许可证、辐射安全许可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严格审批全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许可。按照《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版)》规定和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工作要求,西安市提前完成全行业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任务。截至2020年底,西安市共核发排污许可证1253张、下发限改通知书189家、登记7969家,实现了全市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此项工作先后荣获了生态环境部排污许可表现突出集体和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排污许可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的通报表彰。

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初步形成了市、区(县)两级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按照“统一领导、属地为主、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要求设立了环境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立了专职的环境应急管理机构。编制修订了《西安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西安市生态环境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西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和《西安市黑河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形成。由生态环境局与消防、公安、安监、交通、市政等其他部门的应急处置力量共同组成全市环境应急处置队伍,同时依托10个骨干大型企业建立专业环境应急救援队伍作为补充。

扎实做好固体废物管理。加大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工作力度,督促工业产废单位(含危险废物)在陕西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注册并实施管控,不断提高固废环境监管信息化水平。2016年至2020年,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单位数由544家增至9***家。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西安市生态环境系统迎难而上、奋力拼搏,深入定点医院、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隔离酒店等防控一线开展督导检查,积极协调多方部门解决医疗废物收运处置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医疗废物收集、暂存、运输和处置等环节落实环境管理要求,确保全市医疗废物得到规范处置。

打造执法铁军 保驾护航环境

说起“草上飞”“水上漂”,你可能会以为这是武侠小说中的场面,其实在生态环境执法检查中,经常需要执法人员有这样的“身手”,下到水里排查污水口、在荒郊野外徒步行走3小时摸排暗管、在城乡接合部核查散乱污,爬高上低,练就了“飞檐走壁”轻功……“十三五”期间,西安市以打造“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执法铁军为目标,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双随机一公开”要求以推进执法行为规范化建设,统筹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为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保驾护航。

位于秦岭腹地的黑河金盆水库面积有1481平方公里,是西安市最大的水源地,平均每年向城区供水3.8亿立方米,占全市的76%左右。而负责看护这个水源地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仅有38名,他们长年累月扎根深山、默默奉献、风雨无阻、风餐露宿,徒步巡查足迹遍布水源地的每个角落,黑夜蹲守与垂钓电鱼者斗智斗勇,无惧滚石塌方冒着危险只为饮用水源安全。2019年西安市黑河水源地环境保护管理总站获第二届“中国生态文明奖”,为西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该站还荣获陕西省委、省政府颁发的“人民最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55481人(次),检查企业65362家(次);实施行政处罚4428件,实施查封扣押案件1241件,实施限产停产案件240件,约谈企业416家,移送公安机关实施行政拘留案件157件、拘留115人,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37件。2020年,全市共检查企业15725家(次),较2016年增长73.8%;收缴罚款5220.74万元,较2016年增长69%,执法力度不断加大,违法成本显著提高。

共建共享绿色 群众满意点赞,绿水青山画卷不是一天绘就,生态西安答卷的书写不能少了市民群众浓墨重彩的一笔。西安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围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等方式深入群众中,推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利用线上直播、视频讲解、互动游戏等不断拓宽参与平台,让公众进一步了解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增强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动员全社会自觉践行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积极营造人人参与环境保护,共同改善西安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西安贡献力量。据最新的西安市民“绿色生活”方式调查报告显示,七成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会想到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八成市民首选绿色出行方式,习惯性节电、节水、节约纸张等行为已经养成。“十三五”末,在全省公众满意度调查中,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群众满意度排名第2位,提升幅度排名第一,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踏上新征程,奋力谱新篇,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天一个新变化。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运年,美好的开始为生态西安续写了乘势而上的起笔。

在“十四五”新的征程上,西安市坚持以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为核心,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为总抓手,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谱写千年古都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西安市将强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刚性约束和政策引领作用,建立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调“优”产业结构、调“清”能源结构、调“绿”交通运输结构,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腾出空间,协调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以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控制为主、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积极推动工业、能源、交通、建筑领域二氧化碳控排,加快碳达峰行动进程。

发起空气质量提升攻势,把蓝天保卫战作为重中之重,多方向开展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在冬季清洁取暖方面,以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清洁取暖为重点,疏堵结合减少生物质焚烧现象。在机动车污染管控方面,加快车辆结构升级和电动化更新,提升铁路货运比例,积极构建绿色物流配送体系。在扬尘污染防控方面,依托科技手段和实时监测,突出精细化管理,全力做好工地及道路扬尘污染管控。在VOCs排放削减方面,统筹推进源头、过程、末端减排,重点在源头替代及无组织排放方面,下大力气挖掘减排空间,持续推进PM2.5与O3协同控制。

精准发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坚持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筹”,加强水质研判,及时发现,***抓好整治,加大管污、控污、截污、治污力度,积极推进雨污管网建设和错接、混接点改造;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提标改造;因地制宜、科学系统,深入推进农村污水治理;扎实开展水源地保护区污染整治和规范化建设,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此外,坚持源头防治,稳步推进净土保卫战。巩固提升耕地分类管理,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深入实施建设用地环境准入,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评政策规定,防止新建项目对土壤造成新的污染。落实土壤调查评估制度,因地制宜实施污染地块准入管理,合理确定土地用途,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体系,牢牢守住环境安全底线。

全运盛会脚步近,美丽西安欢迎您。“秋天的天空和夏天的都是那么美”“一出门就是公园绿地,抬头就能看到蓝天白云,真舒心”“桂花飘香,空气是可蓝可甜”……这是西安市民在晒幸福。当您来到初秋的西安,目之所及,一样是满眼美好;深深呼吸,一样是神清气爽。

随着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的到来,绿色让美丽西安变得更加亮眼。山青水碧天蓝蓝,向绿而行展新颜,背靠秦岭、坐拥八水,您可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运会成功举办的必要条件,更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西安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刘军说,生态环境系统要扎实推进各项保障措施落地生效,努力打造“西安蓝”,向八方来宾展示碧水蓝天的“生态西安”新形象。

据了解,今年第一季度,西安市圆满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秋冬季污染治理攻坚行动第二阶段空气质量指标任务。上半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截至8月底,西安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167天,综合指数同比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市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持续提升,西安市生态环境局连续两年获评优秀单位,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

2021年是西安全运年。西安市生态环境局以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为契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西安的天更蓝、水更清、人民生活更美好。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先后对扬尘、挥发性有机物、餐饮油烟、露天焚烧、柴油货车治理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区县、开发区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取得显著成效。同时,通过“环保智慧大脑”科技力量助力保障“西安蓝”,当指挥调度平台发现异常数据和环境问题,一键派发所在区域网格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并限时办结,实现全方位、全流程、高效率闭环管理,以最快速度又准又好处置污染蓝天行为。围绕浐灞河等重要河流,实行部门联动、分段监测、分析研判、排查定位、问题处置、一日双查和将所有排水口、所有跨区域断面都确定责任人等一系列强力措施,确保河流水质达到预期目标。不断加强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严厉打击水源地保护区内环境违法行为,切实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按照“三张清单”对医疗机构、隔离酒店、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开展日常调度,强化了隔离酒店垃圾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全过程环境管理。持续开展危险废物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体系,严守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全市多次开展大气、水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锻炼了队伍,积累了实战经验,为全运会精彩圆满举办提供坚实的生态环境保障。

环境就是民生,蓝天也是幸福。为持续打赢蓝天保卫战,不断增强老百姓的蓝天幸福感,西安市在“十四五”开局就把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作为今年工作的首要任务。以蓝天保卫战行动为支撑,着力提升区域环境治理水平,加强常态化监管执法,建立健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确保实现“西安蓝”常态化。严格落实《西安市2021年蓝天保卫战工作方案》中“四大结构”调整优化及各项专项行动,在我市专门制定的《西安市“西安蓝”环境空气质量保障方案》里,也提出了在精准预测、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强化重点行业污染管控、强化扬尘污染管控、强化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源污染管控、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管控、强化城市面源污染整治、加强执法监管和指挥调度等7个方面共30条措施。

除了“气质”优良,作为西安“全域治水 碧水兴城”的最新答卷——“三河一山”绿道也让您尽享绿色福利。这个由渭河、灞河、沣河及秦岭环山带共同组成的绿道网络,集骑行、步行、观光、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沿途串联了103个生态节点和42个人文历史遗址,规划建设109个休憩驿站,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一条绿色生态长廊。目前,已贯通205公里绿道,74公里核心段实现无障碍通行。畅游其中,就可以畅享生态环境保护成果的绿色海洋。

天蓝、水清、地绿的美好家园,是每个西安人共建共享的福利,也是西安迎接全运盛会的底气。绿色全运,生态西安。相信,乘着举办全运会的东风,西安的明天必将更加美丽。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2023-09-23 04:14:21重新编辑
深圳石岩水田石龙仔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坳背龙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龙马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第四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第五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宏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山城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梨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横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水田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三联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头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塘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阳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龙马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官田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台湾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长城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上排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园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园岭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石头山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水田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水田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水田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水田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鞍师迎新年诗歌朗诵会
  2. 鞍山辽宁好人参加年度盛典
  3. 大项目推动振兴发展
  4. 改造老旧小区建时尚特色街道
  5. 邀家长一起整治乱补课
  6. 筑牢村民家门口的安全岛
  7. 清明后旅游开始复苏
  8. 赵爱军调研重点民生项目建设情况
  9. 勤通风补水养老院老人平安度暑
  10. 副省长王明玉到岫岩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11. 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12. 脱贫攻坚再迎利好政策
  13. 防控生产两不误春耕备耕正当时
  14. 千山风景区打响春季森林防火攻坚战
  15. 鞍山11所学校上榜辽宁最美校园
  16. 鞍山市双山医院血透智能管理系统采购项目的采购公告
  17. 鞍山市中心医院儿科门诊病房改造工程
  18. 鞍山市2020年度农村基层防汛应急救援保障建设项目结果公告
  19. 鞍山市中心医院重症系统采购项目的采购公告
  20. 科技局到岫岩红旗营子乡矿山村开展联乡包村帮扶工作
  21. 全面开展大检查安全文明过新年
  22. 志愿者骑游宣传低碳环保
  23. 市第四届全民读书节活动总结大会召开
  24. 鞍山中院举办法院讲坛
  25. 整治静态交通违停成焦点
  26. 鞍山大学生求职有了新观念
  27. 广场舞艺术节开幕啦
  28. 为孩子网络安全撑起一片蓝天
  29. 志愿者下乡义诊
  30. 辽宁广播电视科技创新基地在鞍山揭牌
  31. 中考收官是结束也是开始
  32. 市疾控中心提醒新冠疫情防控不能松懈
  33. 为帮老太找到家民警认个妈
  34. 8890和110对接融合鞍山实现群众诉求统一受理转办
  35. 鞍山市应急管理局危险化学品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等三项建设项目的招标公告
  36. 鞍山海城市接文镇林业特色产业培育卓有成效
  37. 台安地区女职工第二阶段两筛查医疗机构采购项目
  38. 鞍山电视大学春季招生中做到五抓五提高
  39. 鞍山职工服务中心办公设备采购项目
  40. 考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即拨打120
  41. 农行扎实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
  42. 举办认真践行三严三实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宣讲动员会暨理论骨干培训班
  43. 最低工资上调四个工种受益
  44. 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45. 371℃昨日创今年以来气温新高
  46. 武警官兵献血
  47. 今春鞍山高温少雨大风呼呼刮
  48. 盛文成为鞍山人夜晚的文化栖息地
  49. 去年全市法院结案率上升226
  50. 鞍山市与鞍钢集团高层会商会议召开
  51. 鞍山市政务服务大厅综合服务的招标公告
  52. 市长吴忠琼出席鞍山市政府与驻鞍中省直企业座谈会
  53. 鞍山市个私协会举办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选择政策报告会
  54. 鞍山市水利局行政审批进驻市民服务中心
  55. 鞍山市工商局到岫岩县走访慰问老党员和贫困户
  56. 全力应对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
  57. 汛期来临绷紧旅游安全这根弦
  58. 千山景区再登央视冰雪盛宴亮相全国
  59. 电梯使用安全进校园进社区
  60. 郭明义爱心团队驰行千里向雷神山医院捐赠物资
  61. 下月体育学业水平测试开考
  62. 鞍山再添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6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鞍山市委员会购买客车结果公告
  64. 鞍山市林业局积极探索建立行政执法绩效评估新办法
  65. 鞍山市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公共文化数字建设采购项目的招标公告
  66. 鞍山市周密部署第三次经济普查公报发布工作
  67.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社局人力资源部主任马瑞林来鞍山市职教城参观考察
  68. 鞍山市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配件采购项目2招标公告
  69. 2020年2021年度鞍山市达道湾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液体聚合氯化铝(PAC)采购项目
  70. 2015高考指挥部联席工作会议举行
  71. 经济开发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服务企业进一线流动体检车帮大忙
  72. 二一九景区铲除豚草5000多平方米
  73. 两会期间鞍钢产品鞍钢人霸屏央视
  74. 同地通办首张执照发出
  75. 中考会有啥变化看说明找答案
  76. 不断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引向深入
  77. 书法达人年前为邻居写春联
  78. 鞍山青少年产业博览会开幕
  79. 8890热线护航考生
  80. 建设生态鞍山今年又有大动作
  81. 鞍山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综述
  82. 鞍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物业服务项目竞争性磋商采购公告(二次)
  83. 鞍山市殡仪管理服务中心卫生棺采购项目
  84. 鞍山市工商局二对接一确保完成12315投诉平台整体划转工作
  85. 景区装备多功能除雪车
  86. 鞍山市广播电视学校1X考点建设采购项目的采购公告
  87. 2015年春运准备情况
  88. 市十运会5月—9月间举行
  89. 供暖管线改造升级近万户居民受益
  90. 鞍山法院首次通过网络竞价平台公开司法拍卖
  91. 居家养老年内将有助餐医疗服务
  92. 上半年城区快递数量铁西第一
  93. 迎中秋空巢老人吃团圆饭
  94. 新时代振兴发展中的鞍山短视频大赛落幕15部作品获奖
  95. 助力夜经济公交勤跑腿
  96. 企汇鞍山建设友谊之桥共赢未来谋划发展大计
  97. 24小时连轴转看8890的战疫日常
  98. 鞍山市中心医院立山院区(原鞍山市双山医院)污水站改造工程
  99. 校园安全防范专题培训举行
  100. 判甲炉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新建截流管网工程阀门采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