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番禺区2006年区政府工作报告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4月05日发表  

――2006年3月14日在广州市番禺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区长   骆蔚峰

各位代表:

    我代表番禺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5年和“十五”时期的工作回顾

    “十五”时期,是番禺撤市设区后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推进的五年。五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广州现代化新中心城区的目标,大力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生态环境,打造文化品牌,改善人民生活,构建和谐社会。区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预期目标顺利实现,区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五”计划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一)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十五”期间,我们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据初步统计,2005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59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8%,比2000年增长98.6%;人均生产总值56386元,分别比上年和2000年增长7.9%和72.6%;地方财政收入36.56亿元,比上年增长26.8%,比2000年增长2.38倍。2005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4.29亿元、331.31亿元和230.6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1%、14.1%和14.8%,比例由2000年的8.8:55.3:35.9调整为2005年的5.7:55.6:38.7。

    工业经济跃上新台阶,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58.96亿元,比上年增长14.4%,比2000年增长147.8%。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发展水平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跨国招商不断取得新突破,2005年成功引进日本JFE、小糸、塔祈巴那等3个投资密度大、科技含量高的汽配项目,投资总额达7226万美元。积极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工业竞争力,“十五”期间共安排科技三项费用4.04亿元,年均增长28.3%。2005年6月注资3750万元成立番禺银达科技担保投资有限公司,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汕尾市和五华县建设了产业转移园区。

    商贸流通业形成高速发展态势。2005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1.39亿元,比上年增长22.9%,比2000年增长251.6%。大型商业项目不断进驻我区,易发商业街和天河城欧莱斯百货正式开业,钻汇珠宝采购中心即将开业,广州国际工业品采购中心、南区商业中心等项目已进入规划论证阶段。

    房地产、旅游、餐饮、酒店等服务业亮点纷呈。“十五”期间,我区房地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商品房实际销售面积共862.31万平方米。旅游业活力尽显,成功举办“番禺国际旅游文化节”等系列活动,五年共接待游客3025.3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8.68亿元。餐饮业蓬勃发展,2005年实现营业收入46.47亿元,分别比上年和2000年增长26.7%和235.1%。万博等五星级酒店正在规划和招商,长隆欢乐世界即将开业。经过五年的努力,我区初步树立起“食在番禺、住在番禺、旅游购物在番禺”的良好形象。

    内外源经济迅速发展。“十五”期间,全区共实际利用外资22.10亿美元,年均增长19.1%;外贸出口共267.***亿美元,年均增长18.1%。2005年,全区私营个体工业总产值273.59亿元,比上年和2000年分别增长14.4%和97.0%,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3.6%。

    (二)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取得重大进展。

    “十五”期间,全区城市建设高潮迭起,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性布局取得阶段性成果,圆满完成“三年一中变”建设任务,广州“南拓”战略顺利实施。2005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9.52亿元,分别比上年和2000年增长22.2%和292.0%;城市化率达到48.4%,比2000年推进7.9个百分点。
    省、市重点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十五”期间,共完成征地33628亩,拆迁建筑物118万平方米,确保了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一大批事关番禺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陆续铺开,大学城首期、南沙港快速路等项目按期投入使用,初步构建起高速、快速公路和城市主干路、轨道交通相互连接的立体式交通网络。

    现代化的城乡规划体系初步形成。坚持“规划先行”原则,在广州城市发展规划的总体框架下,积极编制新一轮各层次的规划。至去年底止,除新造镇外全区各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均已基本完成,其中4个镇的规划获得市政府批准。区综合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等一大批专项规划完成了编制工作。在全区32个工业集聚点控制性详细规划中,19个已获得市有关部门审批,其余13个已修改完善并进入送审阶段。

   市政建设和绿化工作有新突破。“十五”期间,全区公路建设累计投资28.6亿元,是“九五”期间的3倍。新建公路284.4公里,新建桥梁96座17***8.16延米。去年,前锋净水厂一期工程全面投产,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按计划推进,星海青少年宫、市桥大桥维修加固工程等全面竣工。成立了区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办公室,加强对财政基建投资的管理。城乡绿化面积大幅增加,“十五”期间共完成林带林区建设改造工程3万多亩。去年,我们植树50多万棵,重点对9条主干道、市桥城区内街道路和各镇样板路进行了绿化。全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73%,人均公共绿化面积22.4平方米。

    城市管理工作取得新成绩。“十五”期间,共处理各类违章案件45.3万宗,清拆违法建设47.8万平方米,清拆窝棚6.7万平方米。去年,围绕“城市管理年”目标任务,全面开展“三创”活动,开设城市管理区长专线,快速反应的联动机制初步形成。全面接管广州大学城市政设施的管养工作,大学城4条保留村的改造有新突破。优化资源配置,将全区社区居委会从原来99个调整为70个。 
 
    (三)“三农”工作走出新路子

    “十五”时期,区委、区政府根据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特点,调整思路,加大投入,落实措施,区财政对农业的总投入达17.58亿元,年均增长44.5%,有效地推进了我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农民减负工作成效显著。认真贯彻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2004年起全区免征农业税。2005年给予困难村补贴和农村税费改革补贴共3680万元,“先征后补”各项涉渔收费295万元。超比例提留“机动田”的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十五”期间,全区投入1.09亿元,完成了全部行政村通公路工程;投入2.88亿元,建成标准化农田41.3万亩,受益群众占农村人口的62.7%;投入4460万元,启动对2.5万亩鱼塘的标准化整治;启动了总投资1亿多元的自然村通公路工程;投入水利建设资金8.44亿元,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市桥河水系综合整治和面上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取得了抗击“05.6”等特大洪水的胜利,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生态等得到进一步改善。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十五”期间,我们以都市型农业为导向,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2005年,粮食、蔬菜、水果、花卉、甘蔗的种植比例调整为2.8:8.2:2.8:1.3:1,另有水产养殖面积18.41万亩。“十五”期间,共安排专项资金2.31亿元,扶持省、市、区127项农业项目建设。截止2005年底,全区共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1家,国家级无公害产品生产基地2家;区农业机械推广服务中心成为省级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东升农场获准立项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4家农业企业成为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中心镇建设全面启动。3个中心镇的总体规划已由广州市政府批准并公告实施,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进展迅速,中心村的规划整治工作取得新突破。大岗镇繁荣路改造等4项中心镇纳入统筹金资助工程已全部完成。沙湾镇获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颁发“全国历史文化名镇”荣誉称号。

    加强农村政权建设和集体经济管理。组织两次村级换届选举,加强村民自治制度建设。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审计监督,抓好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大力推进农村股份合作制股权固化,全区已有84个村实施,占总村数的27.5%。

    (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十五”期间,我区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共安排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70.45亿元,年均递增24.5%。2002年至今,全区以“创强”为目标,撤并学校112所,新建、扩建学校121所、校舍50.9万平方米。至去年底止,全区有8个省教育强镇,省、市一级中小学61所,50.5%中小学建有校园网,100%中小学建有计算机室,中小学优质学位比例达52.7%,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均达100%。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考各批次上线率逐步攀升。全区基本形成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公办、民办等多种办学体制并存的大教育格局。

    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上新台阶,医疗卫生水平明显提高。五年来,全区共投入卫生事业经费12亿元,新建、改造基层医院13所,建成8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0多个农村卫生服务站,中心医院正式动工。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成功抗击了非典型性肺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去年,全面实施区办区统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达58.16万人,覆盖率90.9%,全年补偿金额4761万元,使3万多人次受益。加强农村改水、改厕工作,解决了10个困难村5万人的用水问题。

    文体活动深入群众,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十五”期间,“星海文化”品牌逐步树立,成功举办了两届“星海艺术节”,冼星海纪念馆正式落成。番禺广场荣获“全国特色文化广场”称号,并被评为广东省“十佳文化广场”。“一报两台”宣传效果不断增强,番禺广播电视台荣获全国“乡村健康金话筒”称号。“十五”期间,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共投入资金8700多万元,建成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的公共体育设施,比2000年增长71%。竞技体育成绩喜人,五年间夺得全国赛金牌237枚,亚洲赛金牌45枚,世界赛金牌7枚。区业余体校被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区体育运动学校正式动工兴建,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迎接2010年亚运会的各项规划和建设工作迅速推进。

    社会管理取得新成绩。连续十八年完成人口计划生育任务,流动人口计生工作有序开展。区气象局成为省级“四个一流”的新型台站。统计、物价、民政、侨务、外事、台务、档案、宗教、工青妇等各项工作与残疾人事业都有较大发展。

    (五)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按照“政务先行、资源整合”的思路,以信息化带动政府自身建设。五年来,区财政共投入信息化经费3.48亿元,初步实现计算机、广播电视与电信的“三网融合”,建立起区、镇(街、局)、村(社区)三级光纤网络。全面推行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筹建区政府数据中心,加快推进各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建设。

    深入开展财政体制改革,健全公共财政框架。强化预算约束,应用财务软件编制区属305个单位的部门预算。加大财政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投入,调整镇级财政管理办法。完善资金拨付机制,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深入推进“收支两条线”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推进依法行政,政府法制工作进一步加强。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依法处理了大量的热点难点问题。强化行政复议等各项行政执法监督作用,2005年办理了行政复议案件149件。实施了两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大力实施政务信息公开。

    优化行政审批服务。2005年区审批服务中心登记受理业务61530宗,按时办结率达99.98%。建立了审批信息交换平台,推进政务流程再造工程,开发“一站式”网上行政许可服务系统,对已进入审批服务中心的206项行政许可(服务)事项进行了整理优化。

    实施机构改革,加强人才开发。先后两次实施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不断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出台了区、镇机关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奖、绩效奖的试行方案。解决了离退休人员、公安系统人员的待遇问题,实施了教育、卫生系统事业单位货币分房,完成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和方案制订。创新人才开发和服务机制,以中高级人才开发为重点,探索人才引进和使用的新路子。

    大力推进企业改革。“十五”期间,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企业转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共转制国有、集体企业741家,转制率98%,处置资产163.9亿元,落实债务158.3亿元,安置职工5.3万人,公有经济的战略性布局调整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组建了交通投资、物业经营、通信管道等公有资产经营公司,出台了关停、租赁企业的管理办法。

    积极配合和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十五”期间调整了行政区域,2002年市桥镇分设为市桥、东环、沙头和桥南4个街道,撤销了莲花山、潭洲和新垦等镇,2004年设立了小谷围街。去年,我们认真协助推进南沙区的分设,各项交接工作基本完成。撤销了灵山镇和鱼窝头镇,大石镇分设为大石和洛浦两个街道。

    (六)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显著

     社会治安管理不断加强。我们坚持严打整治,以打促防,开展“利剑”、“剑兰”、“剑锋”、“粤鹰”等专项行动,2005年刑事案件发案数比上年下降2.7%。严厉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违法行为,大力开展禁毒和“610”工作。出租屋管理成效明显,2005年出租屋内的刑事、治安案件比上年分别下降4.2%和3.4%。加强维稳和信访工作,2005年区信访办共办理群众信访案件1908件,比上年下降20.8%。

    积极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05年,共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0180人,培训后就业率达72%;举办32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招聘会,14955人初步达成录用意向。2005年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总数为10733人,7***9人实现再就业,就业率为71%,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4%。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十五”期间,全区社会保险覆盖面大幅扩大。2005年全区参保人数达34.3万人,比2000年增长58.2%。不断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保障水平,让发展成果惠及低收入群众。至2005年底止,我区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为1023元,城镇、农村月人均低保标准分别为330元和220元,月最低工资标准为574元。大力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十五”期间共追回拖欠工资、押金12839万元。“星光计划”和敬老院建设不断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率达到95%。2005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122元,分别比上年和2002年增长4.2%和19.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61元,分别比上年和2000年增长5.3%和34.3%。

    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规范。五年来,我区大力组织多个部门联合开展食品、药品、卷烟、酒类等商品和盐业、农贸、运输等市场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冷冻品走私,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去年,全区取缔无证照生产经营场所8187间,排查和处理涉嫌无合法来源冷冻肉品1.3万吨,查处违法广告案件46宗。

    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加强。多次组织开展全区性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和制度建设,做好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独立设置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进一步抓好消防、交通、化工等各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加强交通安全管理,2005年共发生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1520宗,同比下降9.3个百分点。

    回顾过去五年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番禺要加快建设广州现代化新中心城区,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作为根本要求,不断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二是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管理,充分把握广州“南拓”战略实施所带来的巨大机遇。三是必须加强自主创新,大力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不断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以发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四是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优化公共资源的投入和配置,把改革作为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证。五是必须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着力保持社会安定和谐,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五年,我区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这是上级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包括在我区工作的所有外来人员同心同德、奋发进取和各方面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番禺区人民政府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广大人民群众、公务人员、部队官兵、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以及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关心和支持番禺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结过去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的改革、发展、稳定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人均生产总值和城市化程度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公共资源的分布还不均衡,农村经济社会矛盾较为复杂,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工作还待加强,一些镇(街)和部门的思想观念、工作效率还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确保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十一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一五”时期,是番禺区全面建设广州现代化新中心城区的重要时期,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建设富有自身特色、宜业宜居的新番禺。区政府根据中央、省、市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拟订出《番禺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提交本次大会审议之前,广泛征求了有关部门、民主党派、专家学者的意见,进行了细致修改,现请各位代表审议。

    “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建设现代化新中心城区为总目标,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为主线,以广州市实施“南拓”战略为动力,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统筹发展路子,加快建设活力番禺、生态番禺、创新番禺、文化番禺、和谐番禺,把我区的现代化建设推向更高阶段。

    “十一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是:实现经济、城市和社会的快速、协调、持续发展,发展的质量和广泛参与性不断提升。到2010年全区人均生产总值比2002年翻一番,取得全面建设富裕型小康社会和广州现代化新中心城区的重要阶段性进展。展望2020年,全区人均生产总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达到广州市人均水平。要采取多项重点措施,实现新中心城区五大功能建设的导向性、预期性、约束性目标:

    (一)活力番禺: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1万美元,三大产业比重达到4:50.2:45.8,进出口总值192亿美元,城镇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5平方米,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86.2%。

    (二)生态番禺:城市空间进一步拓展,布局进一步优化,城乡环境更加优美。每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三废”处理达标率达到95%,城镇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3平方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三)创新番禺:深化企业、事业单位、财政体制等各项改革,加大政府在团队协作、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上的创新力度,推进政务流程再造工程。充分发挥大学城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预期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5%,科技进步对工业贡献率为55%,科技三项费用占财政支出比重为2%,年度专利授权量达到1500件。

    (四)文化番禺:围绕“文化古邑、水乡新城”的定位,大力建设文化强区,树立“星海文化”品牌,加强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推动文教卫体等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到2010年,预期幼儿入园率100%,小学和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5%,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及其他服务业增加值达153亿元。

    (五)和谐番禺:城乡一体化全面推进,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不断健全,依法行政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到2010年,户籍人口控制在102万人以内(按现行政策测算),城市化率达到60%。“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5%。到2010年,城镇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75%,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岁,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35%,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富裕型小康水平,基本实现建立法治政府的目标。

三、2006年的工作意见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各项工作,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今年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更加关注重点项目的推进落实,更加关注各级部门的沟通协作,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006年是我区行政区划调整后第一年。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对2006年主要经济指标基数调整如下:地区生产总值473.32亿元,工业总产值910.16亿元,财政收入23.7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7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1.89亿元。今年,我们要努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重点做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围绕“南拓”重点项目,全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配合“南拓”项目推进。提高认识,精心策划“南拓”配套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南拓”项目创造税收、增加就业、拉动经济的作用,提高基层和群众支持、配合“南拓”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细致做好征地拆迁工作,积极要求将项目用地、预留用地、安置用地一并报批,严格落实有关的征地补偿标准,切实保障被征地村民的合法权益,落实“属地负责”的原则,做好项目征地的前期工作。积极主动解决上级重点项目建设遗留问题。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新光、东新、广明、平南等高、快速公路建设,积极筹建沙湾水道快速干线,尽快形成高、快速公路环线,促进地区公路网与高速公路相衔接。积极推进汉溪大道等城市主干道建设,全力配合推进新火车客运站、武广客运专线、南沙疏港货运铁路、广深港城际客运铁路的建设,强化番禺在珠三角的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理顺基建投资管理体制,扎实推进南区路网工程、体育公园市政道路工程、番禺中心医院、公检法司业务用房等重点项目。

   (二)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城市

    今年是广州市开展“城市管理年”工作的第二年,是全市“三创”工作的关键年,也是全面启动迎接2010年亚运会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重要一年。要按照“整治、改造、提高”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中心城区。

    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健全城市管理规范和标准,深入探索“城中村”改造的有效途径,逐步建立更为科学的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充分利用城市管理区长专线,调动市民参与城管的积极性,抓好城市综合管理。继续重点抓好市桥五大出入口及社区环境的整治,推进南沙港快速路、新光快速路两侧整治与绿化工作。依法查处“两违”建设,重点控制好省、市重点项目和迎宾路、市广路、南沙大道等主干道的周边环境,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今年清拆违法建设任务。

    继续推进“蓝天碧水”工程。加快前锋净水厂二期工程建设,推进沙湾等3个镇生活污水集污管网和大石、南村等镇(街)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实施沙湾水厂取水口上移工程。加快市桥河水系综合整治步伐,抓紧推进新龙湾水(船)闸、雁洲水闸、屏山抽水站等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加大河涌综合整治工作力度。建立和完善水质预警制度,加强对重点区域的环境监督管理,切实抓好电镀企业废水零排放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对重点污染源的全天候电子监控系统。加强客运车辆尾气治理,严把营运车辆环保准入关。

    大力实施“青山绿地”工程。做好第二批采石场的关闭及复绿工作,确保今年6月份如期关闭区内采石场。推进城市林带林区工程,加快大夫山、十八罗汉山、滴水岩、尖峰山等森林公园的改造与建设,加快农田林网、镇村公园建设和闲置地复绿,各主干道绿化和各镇绿化样板路建设要达到“成形、成线、有景观”的目标。

    建设节能高效的公共服务系统。发展循环经济,研究建立节电、节水、节能标准体系,加强对重点行业的资源消耗管理,统筹考虑各镇垃圾处理问题,启动垃圾焚烧综合处理场建设。认真实施路灯节能计划。对市桥中心城区环卫作业全面实施企业化经营,推行车载桶装垃圾收运方式,继续推进旧城区三类公厕改造。

   (三)大力抓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扎实推进中心镇、中心村建设。深入贯彻区委、区政府加强新时期“三农”工作的“二十八条”意见,采取“拆旧建新”、“异地新建”和“扩新疏旧”等各种有效模式,以中心镇的中心村为重点,全面推动中心村规划工作,加强对镇村建设行为的引导和规范,在旧村不断注入现代城市内涵。力争全面完成中心镇近期建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深入开展“双百共建文明村”活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启动100至300人聚居自然村通水泥路工程和农村危桥改造工程。大力支持行政区划调整后的镇(街)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加快发展都市型农业。积极培育区域化优势主导农产品生产基地,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力争完成1.6万亩鱼塘标准化整治。加快建设区农科所110亩特优淡水养殖基地,推进大型水产品深加工项目建设。抓好区农业机械综合培训场和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积极引进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机械化加工示范项目,引导畜牧业整体南移,推进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继续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积极筹备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

    推进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全力推进磨碟头水闸重建等重点工程建设。在完成石龙联围达标加固工程的基础上,加紧启动番顺、鱼窝头、蕉东、市石等联围的堤防加固工程,确保在2007年底完成上级下达的全部建设任务。加快水利信息化步伐,争取年内建成区三防指挥中心。

    抓好农村减负济困和村务管理工作。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快解决村级水利历史贷款减债问题。全面实施镇(街)、村会计信息电脑联网,强化对集体资产和财务的监控。依法指导土地承包期届满的村开展土地延包工作,继续大力推动农村股份固化改革,化解利益分配矛盾。健全与村民自治相配套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以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民主评议和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做好村级档案建设管理工作。

   (四)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产业集群

    科学规划发展定位,大力优化产业布局。东北部依托大学城发展科教文化产业,整合提升各工业集聚区,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打造现代文化科技产业基地。西北部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整合各批发市场、商贸中心和华南板块的服务设施,配合新火车客运站的建设,大力打造广州第四大商圈。东部以亚运设施建设为契机,积极配合广州新城的建设。西部整合休闲度假资源,打造现代旅游产业。南部大力建设新型工业基地。

    大力推动工业结构升级。集中力量扶持重点园区、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加快发展精细化工、汽车零配件、电子电器、机械加工、珠宝首饰等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各工业集聚区和创新、节能等科技园建设;在继续加大政府对科技投入力度的同时,提高科技三项费用和技改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自主创新,全面提升工业技术水平。整合各级土地资源,坚持不懈地解决“用地难”问题。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统一规划建设大学城征地各村的留用地。大力实施“挖潜增值”,加快建设区级产业转移园区。促进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加强经贸合作,引导民营企业“走出去”。

    抓紧时机发展第三产业。沿迎宾路、地铁、新光快速路等轴线,加快建设、改造万博、汉溪、易发、钻汇等大型商贸中心,推进大北路、繁华路、番禺广场周边和南区等商业圈的建设。稳健发展房地产业,完善公交、学校等配套服务。在大型房地产小区、休闲度假区建设相配套的高级酒店。整合旅游资源,增加功能设施,逐步按规划推进余荫山房、莲花山、大夫山、宝墨园、滴水岩等重点景区的建设,挖掘沙湾古镇等旅游资源,发展民俗文化旅游。

   (五)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促进政府转型创新

   加强民主法制和勤政廉政建设。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意见。健全重大决策立项调研、专家咨询、政治协商和社会听证制度。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严格落实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广泛联系群众。完善政府司法管理,充分发挥法律保障、服务和宣传的职能作用。全面贯彻《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

    进一步提高行政服务水平。继续深入推进政务流程再造工程,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加快从公共管理向公共治理转变。全面启动“一站式”网上行政许可服务系统,积极推进网上受理和并联审批的实施,落实行政审批事务的会审和监督机制。调整充实进驻区审批服务中心的机构,增加面向市民的服务功能,筹备建设市民服务中心。

    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在进一步明确街道事权的基础上,完善街道财政体制和考评激励机制。完善部门预算的编制制度,优化编制办法,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的制衡机制,健全对部门预算编制、执行、事后评价三个环节的监督。加快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步伐,扩大国库集中支付的范围。加快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加强对公务员的管理,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认真实施《公务员法》,细化年度考核方法,完善对公务员及机关工作人员考核的机制。以推进聘用制为核心,以转换用人机制、完善用人制度为重点,分类分阶段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政策。从今年起所有事业单位新进人员,要面向社会实行公开招聘。

    继续推进企业转制和投资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公有企业转制,加强和规范区属关停、租赁企业的资产管理,引导鼓励各公有资产经营公司发挥社会投资导向作用。抓好投资体制改革,完善核准制和备案制,落实重点项目的上报***工作。引导农村富余资金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

   (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调整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的布局和规模,鼓励优质学校加快自我发展,扶持薄弱学校由弱转强,不断缩小城乡教学差距。积极支持和引导民办资金投向小区配套学校、外来工子女学校和幼儿教育领域。积极推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多元化办学的改革试点,逐步解决公有企业办学校问题。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学校法人制度,淡化学校行政级别,逐步提高教师待遇。

   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在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的同时,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医疗服务领域。完善公立医院建设管理,建立以保障群众基本医疗为主、适应不同需求的医疗服务体系。加大对医药和医疗器械的采购监督力度,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以中心医院建设为重点,合理规划、发展好片区综合性医院,大力发展社区(村级)卫生服务机构,推进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逐步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医疗服务网络。加强对社会医疗机构的管理,做好创建“农村中医先进区”工作。不断完善新型城乡合作医疗制度,提高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推广家庭病床服务,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加快农村改水、改厕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

    继续推进文化强区建设。落实文化强区建设规划纲要,加大创建工作力度。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实施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分类管理。拓展农村文化活动,加快各村文化活动场所“三个一”工程建设步伐。完善数字图书馆,实施图书资源共享工程。挖掘、保存、发展番禺民间艺术,弘扬民族民间工艺,突出岭南文化特色,广泛开展传统文化艺术活动。
 
    抓好亚运场馆建设。按照我区承办2010年亚运会足球、乒乓球和铁人三项比赛部分赛事任务的要求,改造英东体育场,兴建�I岗体育基地、足球训练基地和番禺乒乓球辅助训练馆。促进大夫山森林公园与休闲体育有机结合,建设好划船、赛艇训练基地。积极备战广州市第十四届青少年运动会,办好区首届“体育节”,掀起我区全民健身运动新高潮。

    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做好城乡社会保障工作。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完善并实施再就业扶持政策,支持发展社区就业和灵活就业。强化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作用,力争年内培训农村劳动力1万名。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引导鼓励农民参加社会保险,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险体系。向镇(街)、村(居委)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营造和谐劳动关系。

    完善社会福利和救济工作。我区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城乡特困人员医疗救助制度,将有效缓解城乡特困人员的“看病难”问题。要进一步关注困难群众的生活,加快建设区社会福利院,扩建颐老园。

    继续大力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加快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机制。加快流动人口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我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水平。继续大力推进统计、物价、侨务、外事、台务、档案、宗教、残疾人事业等各项工作。

   (七)加强治安管理工作,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动治安工作社会化,落实“群防群治”原则,完善社会治安防范网络,推动中小学设立法制副校长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继续加大力度打击恶性犯罪活动。加强公安系统基础建设,推动警力下沉、警力前移。加大对各类特种行业、娱乐场所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黄赌毒”、“***”等活动。深化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逐步实现出租屋内无非法传销、无黑网吧、无黑诊所、无制贩假冒伪劣产品窝点、无非法废旧物品收购站点,全面达到100%出租屋符合出租条件的目标。

    扎实做好维稳和信访工作。进一步加强基层信访工作,积极调解人民内部矛盾,完善区、镇(街)、村(社区)三级社会不稳定因素排查分析机制。抓好重点信访问题的治理和重要案件的办理,努力维护社会安定。

    建设“六好”平安和谐社区。以“自治好、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为创建标准,开展创建平安和谐社区试点工作,带动全区社区建设上新台阶。今年重点围绕“环境好”和“治安好”的目标,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区生活环境。加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促进社区物业管理和治安管理水平的提升。

    加强综合应急体系建设。坚持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强化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加强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和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继续加大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力度。建立和完善综合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进一步加大对无证照生产经营场所的整治力度。建立和完善各类商品质量监管机制,全面推行市场食品准入管理工作。坚持不懈打击走私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冷冻品市场经营管理,大力推进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切实维护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各位代表,番禺未来发展的蓝图令人鼓舞,我们肩负的历史重任催人奋发。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定信心,奋发努力,开拓进取,扎实苦干,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中心城区而努力奋斗!

 

相关新闻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2020年高青县县级道路日常养护保洁工程及小修工程施工招标公告
    2. 县委党校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3. 齐品淄博数字农谷打造农业产业矩阵
    4. 唐坊镇三号沟杜窑沟都没水了当官的管不管啦
    5. 全市政法系统核心价值观教育实
    6. 县自然资源局春节前走访慰问离退休老干部
    7. 高青县水量遥测系统招标公告
    8. 高青县常家镇台李小学大门维修改造项目询价公告
    9.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初炳玉来我县调研
    10. 我县在全县开展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活动
    11. 中共高青县委十三届七次全体会
    12. 县水务局注重做好三个结合全力打造水润高青党建服务品牌
    13. 中国国井扳倒井封藏大典仪式举行
    14. 县公路局路政人员开展公路路政日宣传活动
    15. 2022年度全县重点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会议召开
    16. 我县组织收听收看全省防风险保平安迎大庆消防安全执法检查专项行动视频会议
    17. 宣传讲解夏季卫生防病常识
    18. 2020年高青县卫生健康系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公告
    19. 仙境海岸领潮蓝色休闲2021海岸休闲论坛在烟台举行
    20. 两大战略任务催人奋进六大奋斗目标鼓舞人心
    21. 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外来人员管控的通告
    22. 快讯市长周清利来我县视察指导黄河防汛工作
    23. 市政协来我县调研新型生育文化建设
    24. 全市城市建设工作现场会来我县考察观摩
    25. 山东省各民主党派扎根革命老区沂源发挥特色优势汇聚智慧力量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
    26. 我县党政联席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召开
    27. 王义朴到海达公司调研指导工作
    28. 全县水肥一体化工作推进现场会召开
    29. 高青县芦湖路以西青苑路以东黄河路以南北支新河以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
    30. 美丽桓台美术书法摄影展举办
    31. 我县119消防安全宣传月启动
    32. 我县落实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
    33. 县残联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体学习
    34. 中国水墨画巡展桓台展开幕
    35. 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会议召开
    36. 今年普通话报名条件
    37. 高城派出所三问服务辖区企业
    38. 破财免灾骗术重现江湖
    39. 田镇街道办兵分五路为民服务
    40. 2020年高青县卫生健康系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取消和核减
    41. 唐坊教办召开五评议一帮扶活动动员会议
    42. 春天里
    43.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十八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在济南
    44. 2018年高青县卫生计生系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面试公告
    45. 省政府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商会议召开
    46. 高城初中新年技能比武师生同评
    47. 县委书记王义朴调研城区集中供热工作
    48. 县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
    49. 花沟镇召开千百十为民主题实践活动调度会
    50. 县商务局组织党员到西柏坡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红色教育活动
    51. 县检察院在八个镇建立乡镇联络办公室
    52. 黑牛奔跑在百姓致富路上
    53. 2019年高青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面试资格审查公告
    54. 木李镇淡化节日气氛迅速抓好开头工作
    55. 南鲁山镇联动整治确保道路安全
    56. 县委书记王义朴现场调研城建重点项目建设
    57. 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礼仪教材培训落幕
    58.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来我县考察政府公共检测平台建设情况
    59. 全国小蚕人工饲料育实用技术研讨会在我县召开
    60. 木李镇杜集完全小学校园设施零星维修工程自行采购项目询价公告
    61. 全县地震小区划工作协调会召开
    62. 沂源县历山街道职工心理健康公益课走进历山街道
    63. 县民政局开展灯塔党建在线服务平台专题培训活动
    64. 路灯安装
    65. 市环保局督导我县生态县建设工作
    66. 全县四德示范工程建设会议召开
    67. 市环保局局长李洋到万众公司调
    68. 四级网络化管理服务
    69. 田镇街道马家村的绿色银行
    70. 市政法委调研组来我县调研
    71. 中学副高级教师评聘
    72. 县政协调研供热工作
    73. 关于推荐淄博市2017年创业训练营活动参训人员的通知
    74. 红绿灯设置
    75. 我县高城镇继伟农机维修部荣获全省四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荣誉称号
    76. 县司法局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组团宣传服务活动——走进青城大集
    77. 2020年淄博市高青县名校人才特招行动第三批招聘教育类岗位面试
    78. 县政协调研我县环保工作
    79. 县政务服务中心就业办窗口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工作会
    80. 我县多措并举防治大气污染
    81. 全县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
    82.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3-05-15 02:39:03
    83. 我县举行金融赋能助力沂源高质量发展授信签约仪式
    84. 读书乐乐读书
    85. 车辆
    86. 鲁村镇姬家峪村第一书记孟凡鹏疫路为民的故事
    87. 我县各大景点游人如织
    88. 重在转化变废为宝效益高——青城镇切实做好玉米秸秆全面禁烧与转化利
    89.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集体学习
    90. 高青县常家学区中心小学照明灯具采购公告
    91. 迎接529计生协会活动日
    92. 沂源县2020年新引进双一流大学生座谈会召开
    93. 县检验检测中心开展十九大精神宣讲主题党日活动
    94. 我县召开镇办安监站长工作会议
    95. 我县积极安排部署防治第二代美国白蛾
    96. 我县超额完成年度节能降耗目标
    97. 我县举行全域旅游规划与开发专题讲座
    98. 县林业局召开党建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推进会
    99. 县林业局组织党员赴焦裕禄纪念馆参观学习
    100. 全县黑牛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