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关于制定河口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3月04日发表  

(2020年12月26日***河口区第八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

***东营市河口区第八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市委六届九次全会部署要求,认真分析形势,结合河口实际,就制定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以下建议。

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开启高水平现代化强区建设新征程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时期,区委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对山东工作***要求,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落实市委“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目标要求,统筹做好各项工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努力打造东营北部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现代农业示范区、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全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预计二〇二〇年全区生产总值增长6.5%,按可比口径,“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6.45%。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四新”经济、“十强”产业增加值占比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3+3+3”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现代农业快速崛起,打造具有河口特色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取得重要进展;脱贫攻坚实现决定性胜利,全区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经略海洋迈出新步伐,现代海洋产业加速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有序推进;生态保护和湿地修复成效突出,水气土污染防治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跃升,现代化湿地城市特色不断彰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力有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法治建设不断深入,社会治理创新扎实有效,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涵结构、体制机制、生态环境加快重塑,全区上下干事创业、争先进位的热情高涨,为河口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河口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作出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省市围绕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安排部署,为我们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新的发展空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一轮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纵深推进,有利于我们抓住机遇、变道超越,打造区域发展新优势。国家和省市出台应对疫情冲击、恢复经济发展一系列支持政策,有力保护和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各种潜力加快释放。经过多年努力,我区产业发展的竞争力明显提升,传统路径依赖逐步打破,新产业新动能正在积蓄发力,生态环境整治水平稳步提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带来的活力持续迸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完全有底气、有能力、有信心在新发展阶段实现更大作为。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全面实施,河口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但对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我区新旧动能转换任务依然艰巨,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能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趋紧,重点领域改革有待深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提速加力,民生领域和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全区上下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以***同志为核心的***决策部署上来,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发展规律,强化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奋力开创新时代河口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3.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我区将基本建成高水平现代化强区,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重大突破,进入高质量发展标杆行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千亿级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十亿级旅游文化名城,形成具有河口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更加完善,平安河口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建成法治河口、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卫生健康现代化,文化软实力全面增强,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环境质量、资源能源集约利用、湿地城市建设全面处于全省领先水平,打造成为沿海沿黄生态保护治理的重要标杆;成为改革开放新高地,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全面塑成,参与国际合作和区域竞争的优势明显增强;城乡融合、“油地军港场”融合、陆海联动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具有河口特色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塑成优势,全面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地区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二、聚焦新时代河口高质量发展目标定位,推动高水平现代化强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4.“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认真落实******对山东工作的***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省、市工作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具有河口特色和持续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互融互促的发展路子,聚力打造全市北部高质量发展增长极、资源型城市转型先导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生态保护修复样板区,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作出示范,在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中走在前列,全面开创高水平现代化强区建设新局面。

5.“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要求。

——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加强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群众根本利益。

——必须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定不移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必须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扭住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用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重要机遇,发挥产业优势,用足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探索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

——必须坚持以落实重大国家战略为牵引。对标国家战略要求,主动承担国家使命,把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全面融入高水平现代化强区建设的生动实践,高标准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全力打造沿海沿黄生态保护治理的重要标杆、全国高比例新能源示范区、黄河入海生态休闲旅游新高地,在服务和推进重大国家战略中增创高质量发展优势。

——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问题导向,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整合重大改革发展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对各领域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强化政策配套,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6.“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经过五年不懈奋斗,到二〇二五年,主要领域现代化进程走在全市前列,高水平现代化强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实力更强,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在省市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彰显;发展质效更好,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取得重大进展,“四新”经济占比大幅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新动能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动力活力更足,要素市场化配置更加高效,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充满活力,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更优,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治理效能更高,平安河口、法治河口、诚信河口建设取得新成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人民生活更有品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更加完善,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重点围绕新时代河口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聚力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奋力攻坚突破,确保大见成效。

——高质量发展增长极。树立“产业为基、工业为主、企业为尊、项目为王”理念,聚焦新旧动能转换,以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为核心,高质量开展“双招双引”,着力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加快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节约集约的“3+3+3”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高企业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集中度、嵌入度和贡献度。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第一动力,策划催生项目、规划生成项目,以项目的大攻坚带动产业大发展,全力打造全市北部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资源型城市转型先导区。抢抓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政策机遇,以改善居民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为首要任务,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为支撑,以培育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和促就业为重点,加快城市转型升级。扎实做好油田“三供一业”及其他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工作,因地制宜探索切实有效的改造搬迁模式,完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全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加快摆脱传统发展模式依赖,科学规划建设接续替代产业平台,逐步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打造全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先导区。

——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坚持规划引领,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推动“多规合一”,增强规划的刚性约束,着力建设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分区科学,城区、小城镇、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全力推进老城区更新改造和湖滨新区建设,着力增强小城镇内生动力和集聚辐射能力,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合理配置资源要素,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一体化。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长效机制,引导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向乡村集聚,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生态保护修复样板区。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坚持“生态立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大力实施“绿满河口”“水润河口”行动计划,进一步推深做实河长、湖长、湾长、森林湿地长制,加大湿地保护力度,推进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源涵养区等生态功能区建设,增强生态产品供应能力;强化港区环境协同治理,深入推进采矿区生态修复,坚定不移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着力打造生态保护修复的河口样板。

三、突出绿色生态高质量,坚决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政治责任

深入贯彻*********精神,对标国家战略要求和省、市安排部署,扎实做好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努力在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7.牢牢把握重大国家战略机遇。把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作为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强区的重要契机,与制定实施我区“十四五”规划和专项规划紧密衔接,有机融入新时代河口高质量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立足河口基础条件,充分发掘生态、产业、区位等特色优势、潜力空间,高标准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在服务保障国家战略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充分用好各项支持政策,加强与沿黄流域地区的合作,推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牢牢把握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个关键,把生态保护融入高质量发展之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8.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核心的生态空间管控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放保护格局。坚持用生态的办法治理生态,统筹推进水林田草湖湿地海岸线系统治理,实施沿黄生态廊道、沿海防护林、滩涂生态化修复、国土绿化等重点工程,积极推进刁口河备用流路治理保护,加快形成多种形态有机融合的网络化绿色生态空间。完善水网布局,打造引、输、蓄“三位一体”的生态廊道,推动河流、湿地、水系连通,打造循环良好、景观优美的水生态环境。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监管。全面推行湾长制,实施海洋生态修复保护工程,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推进渤海综合整治。

9.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持续开展蓝天、碧水、净土、清废专项整治。加大工业污染治理,严格产业环境准入标准,持续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协同治理,强化重点区域异味管控,突出抓好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充分发挥河长制、湖长制、森林湿地长制机制作用,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灾害、水生态、水文化,推动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建设美丽河湖、美丽湿地。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和农膜综合利用,加强白色污染治理,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深化地下水污染风险防控。健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责机制,加强督查和综合执法。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10.健全绿色低碳发展体系。加快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运输结构、农业投入结构,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推进清洁能源倍增行动。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深入开展水资源超载治理,提高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平。全面推进节约型城市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壮大生态环保产业,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处置。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加强绿色产品供给、绿色节能建筑及相关技术创新,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降低碳排放强度,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支撑高质量发展能力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聚焦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全面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

11.增强科技创新实力。加快推进河口区科技创新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集技术研发、加速孵化、高精尖项目引入、人才培训、产业交流、科研平台、商业配套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园区。高水平推进智慧能源谷建设,通过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企业发展赋能。完善政企产学研合作机制,深化与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合作,加快东营航天科技复合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加大***辅导和择优扶持力度,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制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支持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各类研发机构。加快实施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支持制造业企业以更新技术、优化工艺、改进设备、升级产品为主攻方向,提升核心竞争力。

12.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推动与中国石化产业联合会、中国化学会等社会化、专业化机构在人才评价、引进、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持续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完善海内外引才网络,建立普惠性与个性化相结合的人才政策体系。立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围绕“3+3+3”现代产业体系,滚动建立人才招引项目储备库,实施人才招引特色活动,构建全方位、多领域、体系化人才招引工作格局。深度整合油地科技人才资源,探索建立灵活有效的人才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强化企业家队伍建设,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计划,壮大企业家后备人才队伍。加大人才发展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特殊人才“一事一议”政策,不断优化人才发展和创新创业环境。

13.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树立科技创新市场导向,以产业为中心优化科技资源布局,深化科技攻关“揭榜制”、首席专家“组阁制”、项目经费“包干制”。加强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建立科技创新容错机制。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成立创新创业联盟,探索建立区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推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加快搭建技术交易平台,培育技术经纪人队伍,鼓励发展社会化科技服务机构,完善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强化知识产权运用保护,深入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强化知识产权激励,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弘扬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五、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打造现代产业新体系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聚焦“3+3+3”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行产业链“链长制”,依托专业平台和专业团队聚合发展要素、链接优质资源,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14.推动优势产业做大做强。高端石油化工产业,加快炼化企业兼并重组和转型升级,推动石油化工向高端高质发展。全力支持华联石化、中海石化规划建设一批石油化工精深加工项目,加快打造“油头、化身、高化尾”的完整产业链条。积极推动富宇化工向特色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产业转型。深化港区融合,依托上游烯烃、芳烃产业资源条件,积极承接化工下游接续产业。依托氯碱、烧碱等盐化工产能,研发高分子化合物及氯化聚合物等精细化工氯产品,实现石化盐化一体化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加强石油装备、石化装备、新能源装备技术创新和产业服务,提升装备综合集成水平,加快建设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制造技术体系,努力打造环渤海地区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新能源产业,围绕建设全国高比例新能源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大力发展风电、光伏、氢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探索新能源集成技术应用、规模化发展路径和商业运营模式,加快建设千亿级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

15.推动特色产业扩规升级。现代农业及食品加工,坚持以工业化理念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发展工业园区的模式建设农业园区,突出发展现代育种和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向更高层次转变,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海洋,深入实施“海洋强区”战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以生态化、高效化、品牌化建设为方向,培育水产种业,优化养殖区域布局,高水平建设“海上粮仓”。培育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和海洋新能源装备产业,前瞻探索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技术。新材料产业,顺应高性能、多功能、绿色发展趋势,加大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应用、新成果转化力度,深度挖掘增值空间,推动化工新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材料等产业低碳化、高值化发展。

16.推动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精品旅游,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海洋文化、红色文化、创业文化、融合文化等地域文化元素,以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重点打造槐林望海、鸣翠湿地之城、滨海牧歌三大板块,加快实现旅游景区、旅游产品、旅游模式三大突破,打响“黄河入海、我们回家”旅游品牌。现代物流,围绕服务工业转型升级、农业繁荣发展,加快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物流、智慧物流、城乡配送等产业发展,积极推动三义和商贸物流园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新型生物医药,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等产业,深入实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着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和生物制品,带动医药、养老、养生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打造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产业链。

17.着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快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在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融合,运用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推动行业、企业智能化示范改造。推进制造业企业智能升级,开展智能化诊断对接,深化企业上云及两化融合贯标,提升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持续实施“互联网+”行动,推进大数据在生产生活领域的综合应用,打造高水平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培育大数据及云计算产业生态,围绕优势产业体系,在平台软件、数据处理与服务等领域实现突破,支持区块链技术应用。

六、优化全域发展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实现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

18.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坚持城、镇、社区一体化发展,合理布局城镇化空间,全域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构建“一城三镇”的城乡发展布局,形成分工明确、梯度有序、开放互通的城乡发展格局。一城即中心主城区,包括老城区、湖滨新区、河口街道、六合街道、河口经济开发区。发挥中心主城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优势,完善城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提升中心主城区人口经济聚集能力,努力成为国内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石油配套服务中心和生态宜居新城区,建设现代化滨湖湿地精致城市。三镇即完善以镇政府驻地为中心的生活圈,因势利导建设新户滨海、义和田园、孤岛槐林3个特色小城镇,培育联动城乡融合发展、承转要素双向流动、功能聚集延伸拓展的重要平台。强化交通干线、水系等轴线功能,沿轴线集聚生产要素,形成全区良好发展格局。

19.完善区域高质量发展格局。按照“功能分区、错位发展”的总体思路,强化区域协同融合与产业链分工配套,加快形成定位清晰、导向鲜明、集聚集约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工业经济,按照“一体三片两翼”发展布局。河口经济开发区聚焦石油石化装备、新能源装备与技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做好强链、延链、补链,加速形成产业规模效应,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和差异化发展的先行区;支持华联、中海、富宇3个省级化工重点监控点片区延链补链,规划建设一批石油化工精深加工和特种高端化工项目,打造全市北部重要的高端化工增长点;孤岛镇军民融合发展产业园,重点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积极引导新材料、石油石化高新技术企业入园发展,打造集科研开发、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于一体的东营港产业发展配套基地;协同发展港区新材料产业园,加快推进联动模式的体制机制创新,协同做好高性能纤维、工程塑料、专用化工材料等领域项目引进、落地,积极对接下游细分需求市场,重点发展精细化工中间体、润滑油添加剂、建筑化学品等精细化学品,实现港区产业的协作与互动,助力打造绿色高端化工产业基地。

农业产业,按照“一区两园两带三组团”发展布局。东营河口百万亩生态渔业区,做好现代渔业+新能源结合文章,重点提升海参、对虾、贝类三大主导品种科技化、规模化水平,力争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的生态渔业示范区。黄河口食品产业园大力引进精深加工企业,打造国家级绿色食品加工名城;黄河三角洲海洋经济产业园,以黄河口国家级中心渔港为中心,着力建设融渔船避风与补给、渔业生产休整、水产品加工和流通、渔业休闲和旅游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渔业产业化基地。“百年黄河故道”特色农业产业带,发挥西黄河故道沿岸农用地集中连片的优势,以“锦绣河口”“绿野仙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为抓手,打造以特色农业生产和农耕休闲为重点的特色农业区。城郊休闲农业产业带,沿草桥沟,重点突出城郊景观农业、城郊生态农业、城郊体验农业、城郊休闲农业等业态,打造市域知名的城郊休闲农业产业带。东部奶业组团,依托仙河澳亚、神州澳亚两个现代牧场,打造从饲草料种植、奶牛规模化养殖到乳制品加工的种养加一体化奶业组团。中部肉制品加工业组团,依托东营雪龙食品产业一体化、正邦(河口)食品加工园等项目,打造集畜禽屠宰、加工于一体的肉制品加工业组团。西部生态畜牧业组团,依托新户澳亚现代牧场、正邦生猪养殖基地,推进农牧结合、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建设西部生态畜牧业组团。

服务业,以“一核三板块”为重点,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区,充分发挥中心城区人口集中、公共资源丰富的优势,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和总部经济,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先行区。港区板块,着力打造滨海现代物流园,重点在研发、设计、维修、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给予支撑,力争实现“港、区、园”三个层面联动、统筹协调发展,打造临港服务业新高地。城北板块,依托兴河街商圈和汽车商贸服务集聚区,重点发展商圈经济和汽车贸易等产业,打造集商务、购物、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和“一站式”汽车商贸服务中心。城南板块,依托三义和批发市场和疏港铁路河口货运站,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积极发展消费品、建材、蔬菜、家具等批发业和深加工产业,提升区域商贸配送和服务能力,健全物流基础设施,打造东营市知名的商贸物流基地。

20.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牢固树立“精致城市”“精明增长”理念,全面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环境品质、人文品质,增强聚集资源和辐射带动能力。坚持以规划引领提升城市建设品质,稳步推进老城改造提升和湖滨新区开发建设,加快城市更新步伐,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科学处理城市与湿地的关系,深入实施“水润河口”“绿满河口”三年提升行动,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合理布局蓝绿空间,充分彰显“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湿地在城中、城在湿地中”的城市风貌。推进以城区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城区改造扩容,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化新型小城镇。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大力发展租赁住房,租购并举、科学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完善长租房政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农业转移人口按意愿在城市便捷落户。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21.推进“油地军港场”深度融合发展。全力推进“油地军港场”深度融合发展,健全完善共建机制,挖掘深度合作潜能,积极搭建共建共享平台,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互补互促、生态环境共治共保、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工作结合,实现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融合发展,推动形成河口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全力支持胜利油田稳产增效,积极推进资源油地联合开发。支持油田存续企业改革,扶持油田改制企业做大做强。高标准做好油田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工作,完善移交后的协调运行机制,确保应放尽放、应接尽接、充分融合。争创石油资源型城市独立工矿区融合发展先行区。

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着力打造具有河口特色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22.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探索科技增粮、护地增粮、节水增粮等不同类型粮食绿色增产模式,保障粮食安全和产能稳定。提高农牧业育种水平,以水稻、小麦、棉花、耐盐碱苗木等为重点,强化种业研发自主创新能力,着力突破杂种优势利用、分子设计育种等现代种业关键技术,培育和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建设“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开展畜禽优良品种繁育,加强奶牛良种的繁育和推广,提高高产核心群奶牛质量和良种化水平。持续推进农业灌溉体系现代化改造,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施田间高效节水工程,大力发展引黄灌区节水灌溉。提升农业装备科技化水平,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强农作物质量安全监管,健全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大力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因地制宜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23.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统筹推进平安乡村、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和健康乡村建设。加强小城镇建设,提高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提升为农民群众服务水平。充分尊重农村发展规律和群众意愿,稳妥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打造高水平美丽乡村片区。加快推进农村改厕步伐,完善农村水、电、气、暖、信息、环卫、排污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改善农村家庭卫生状况,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促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构建“15分钟健康服务圈”。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做好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工作,积极培育“土专家”“田秀才”。拓展乡村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渠道,鼓励大学生、退役军人、外出农民工、退休公职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加强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

24.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支持新户镇推进全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镇建设。落实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创新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完善涉农资金整合长效投入机制,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25.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即时帮扶机制,继续对脱贫村、脱贫人口开展监测,持续***收入变化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持续抓好产业就业扶贫。强化扶贫资金项目管理,确保项目持续发挥效益、群众持续受益。规范管理公益岗位,用足用活各类保障救助政策。统筹抓好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环境整治、农民持续增收等工作,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做好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

八、深化改革攻坚,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活力

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入推进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6.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畅通要素流动渠道,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实施新增建设用地差异化、精准化配置。健全“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要素保障机制,加强土地、能耗等要素资源全区统筹。完善人才资源交流使用制度,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完善僵尸企业处置机制,全面清理处置闲置低效用地、批而未供土地,促进要素资源向先进生产力集聚。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全面实施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

27.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突出主业,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优做强国有资本、国有企业。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深化劳动、人事、分配等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的政策措施,畅通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吸引民营企业更多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加强对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落实清理和防止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体系。扎实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弘扬企业家精神,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28.推进财税金融改革。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深化事权财权改革,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加强财政政策性资金清理整合。深化财政资金“拨改投”改革,创新投资方式,延伸投放领域,着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积极涵养优质税源,加强税收征管。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规范发展地方金融组织,扩大全区金融供给。深化政银企合作,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优化企业融资结构,支持我区企业积极对接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快金融改革与创新,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灵活运用风险补偿、引导基金、贴息、债券等手段,实现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深入合作、各类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

29.打造高效政务环境。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完善行政事务公开制度,强化行政决策落实制度,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完善信用监管、大数据监管等新型监管机制,增强行政监督实效。推进“一次办好”改革,深化流程再造,精简办事手续,实行并联审批。强化政务服务大厅和基层便民服务中心、代办点规范化建设,实现“大厅之外无审批”。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30.优化市场营商环境。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统筹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形成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加大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道路交通、金融信贷、工程建设等领域治理力度,营造良好市场信用环境。清理制约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规则制度,营造审慎包容的政策环境。更好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作用。

九、全面扩大高水平开放,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31.拓展开放发展新空间。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产业经贸、科技创新、能源资源、现代金融等领域合作,聚焦绿色石油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布局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融入RCEP,巩固深化欧盟、北美、中东市场,拓展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更大范围开拓海外市场空间。加强与港澳台地区交流合作。主动对接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济南、青岛、烟台片区,重点围绕精细化工、新材料、医康养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化与日韩地方经济合作。

32.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突出河口经济开发区、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园区、蓝色经济产业园的“双招双引”主战场地位,围绕打造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核心区产业配套和生活服务功能定位,规划建设区中园、园中园,提升园区配套服务和综合承载能力。围绕“3+3+3”现代产业体系,委托专业机构,科学评估我区产业承载能力,精准锁定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靶向招商、精准招商,吸引更多的关联企业集聚。整合各类境外招商资源,推动境外招商一体化联动,聚力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产业链引擎项目,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33.培育外贸外资新优势。坚持质量效益导向,优化市场布局和贸易结构,增强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力,巩固扩大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装备、重要能源资源和原材料进口,支持企业争取进出口指标。全面落实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和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强化稳外资政策举措,营造公开、透明、可预见的政策环境。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引导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推动服务外包、数字服务、离岸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

34.提高开放合作新水平。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积极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积极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支持外资设立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金融组织。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大高校院所、科研机构招引力度,畅通跨国技术转移、人才交流渠道。鼓励企业开展海外股权置换、技术入股、并购重组,强化与国际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的关联互动,建立更加紧密的产业和市场循环关系。

十、不断改善群众生活品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扎实办好各项民生事业,提升社会建设管理水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5.提升居民就业创业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提升就业质量。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建立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制度体系,综合运用财政支持、创业投资引导、政策性金融等手段,吸引各类高端人才来河口就业创业,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稳就业工作。强化就业培训,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和全程帮扶。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

36.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完善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机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鼓励发展社会捐助等慈善事业。

37.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大力发展补充养老保险。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完善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探索新业态人员参加社会保障方式。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完善扶残救孤社会福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38.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坚持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推进教育评价综合改革,加强人才教育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深入实施职业教育“324”行动计划,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结合产业发展优化专业设置,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加大城乡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供给,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育人方式改革,推进高中阶段教育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完善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深化家长学校创建活动,打造河口家校社协同品牌。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39.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科学精神,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扎实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形势,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优化布局建设各类公共文化设施,突出与城市风貌、特定功能区的适配性,完善公共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剧院等设施建设。落实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和服务标准体系要求,推动各类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优惠开放,提升公益服务品质。

40.加快健康河口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加强公立医院建设和管理考核,加快完善传染病救治、中医药服务、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健全分级诊疗制度。深化紧密型医联体和区医共体建设,持续提升区镇村三级转诊综合服务平台和机制建设,建设人民满意卫生。加快油地军港医疗资源融合。补齐全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短板,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构建以预防为主、反应及时、运转高效的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风尚。大力发展体育事业,统筹推进城乡健身场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41.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落实好国家生育政策,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多渠道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发展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实施失能特困老年人兜底工程,营造尊老敬老养老爱老的社会氛围。

十一、加强区域互联互通,实现基础设施新突破

统筹考虑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合理安排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网络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构建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42.拓展区域交通网络。加快构建“一环四横四纵二管一枢纽”的综合运输体系。扩大高速公路规模,举全区之力支持推进滨东潍沿海高速公路河口段建设,加快推进G340拓宽改造、兴河大道和荣乌高速连接线建设,构筑河口区对外快速交通运输通道。完善农村干线公路对外运输通道,提高现有农村干线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黄河口中心渔港建设,实现航运业与港口同步发展。抓住省市民用机场发展契机,适时建设河口A1通用机场及其配套设施。按照客运“零距离换乘、无缝隙衔接”的要求,规划建设集长途客运、城乡公交和城市公交为一体的河口区客运公交枢纽,提升内联外通能力。

43.完善现代水利体系。大力统筹油地军港场用水保障,优化水资源配置,实施东水西调工程,改善城乡供水水质。改造提升区域水库、坑塘、河道,提高雨洪水、中水回用等非常规水源利用能力。推进河口区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东水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提高农业灌溉保证率和灌区信息化水平。积极推进防潮体系建设,实施防潮堤、回水堤、挡潮闸等工程,打造沿海安全屏障。聚焦“无内涝城市”建设,强化城市雨污排改造,加快城区水系连通,提高城市排水能力。实施河道和涝洼地防洪排涝综合治理,持续增强河道防洪排涝能力,确保行洪供水安全。

44.优化能源供应保障。实施能源保障和能源优化工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快城乡电网升级改造及输变电站改扩建,完善35千伏及以下城乡电网设施。实施天然气气源设施扩容改造和管网设施安全改造,加快天然气应急储备调峰设施建设,增强燃气保障能力。实施原油成品油管网工程,新建东营港至中海输油管道项目。加快新能源设施建设,推广“沼气+太阳能+地热能”新型立体清洁能源利用模式,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地热开采、回灌新技术,打造地热清洁能源供热示范基地。

45.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快5G基站布局和商用步伐,在生产制造、公共安全、能源联网、应急管理、医疗教育、专业园区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建设5G专网,推进重点区域深度覆盖和功能性覆盖,构建“万物互联”的网络体系。围绕产业需求,加快推进智能工厂建设,支持企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促进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核心支撑软件、工业互联网等系统集成应用,提升大型企业工业智能制造水平。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

十二、推进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口

坚持全区“一盘棋”思想,扎实推进治理理念科学化、治理手段信息化、治理能力智能化、治理体系现代化,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口。

46.完善区域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强化信息集成、力量融合,加快构建上下协同、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加强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应急处置、调处化解等全周期动态治理,推进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区域治理运行管理中心建设,着力打通线上预警预知、发现问题及时推送、线下解决问题的全链条。完善提升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提高网格员专业素质能力,健全闭环流转、联动处置和网格员管理保障等机制,提升网格化管理服务水平。按照“做实社区(村)、做强镇(街道)、做精做专区级”的思路,建立区、镇街、社区三级贯通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中心,完善规章制度,健全运行管理机制,完善社会力量多元参与机制,确保矛盾纠纷在基层受理、在基层化解。推进“互联网+”向社区服务延伸,探索建立智能化社区治理和服务新模式。

47.筑牢城乡安全底线。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严格落实国家安全责任制,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深化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持续推进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和安全标准化一体化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强化食品药品安全源头治理和全过程监管,健全追溯机制。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保持对非法集资等涉众经济犯罪的高压态势。完善防灾救灾减灾工作机制,强化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提升应急救援水平。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推进扫黑除恶工作常态化、机制化,让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

十三、加强党的领导,凝心聚力推进高水平现代化强区建设

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河口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凝心聚力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48.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决策部署和省市重点任务在河口落地落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加强思想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新时代的实干家。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突出干部政治标准,完善人才工作体系,打造忠诚干净担当、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实在、实干、实绩”用人导向,落实“四看一听”选人机制,健全正向激励、容错纠错和澄清保护机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完善监督体系,加强政治监督,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49.广泛凝聚团结奋进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充分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把各自联系的群众聚在党的周围。认真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作用,深入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加强民营经济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广泛团结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等爱国友好力量。加强国防教育,深化双拥共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50.全面推进依法治区。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思想,加快建设法治河口、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严格规范重大行政决策制定和执行,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全面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实施全面普法,促进全民守法。推动党员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升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51.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按照本次全会精神,制定区级“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各专项规划,形成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各级各部门(单位)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加强规划评估监测、***问效、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任务目标顺利实现。

全区上下要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实担当、砥砺前行,努力在全市“加快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中走在前列,为推进高水平现代化强区建设不懈奋斗!

关于东营市河口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1224(发布稿).doc

关于东营市河口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1224(发布稿).pdf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2023-10-22 10:13:21重新编辑
龙华镇民兴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水斗河边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水尾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英泰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龙华村石观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同富裕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上塘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上塘西头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上早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潭罗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谭罗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油松水斗河边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赖屋山村三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新围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大浪上岭排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观兰锦鲤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观兰黎光工业劳务派遣公司      观兰富民田背新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观兰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观兰镇福明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观兰盛景源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观兰街道福民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观兰大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观兰镇新田村新丰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观兰福民丹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观兰福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观兰大布巷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观兰镇冼屋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观兰镇松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观兰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互助组双节送温暖
  2.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12 01:32:07
  3. 灯塔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
  4. 市首届职工迎新年书法美术摄影大赛落幕
  5. 灯塔市西大窑镇启动寻找最美家庭活动
  6. 网格化管理推进平安建设
  7. 十九局一公司凭实力在溶洞群中打响桥牌
  8. 环卫试行定岗定位作业新模式
  9.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二次会议
  10. 唐素坤
  11.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12 01:27:48
  12. 我市召开市委工作会议
  13.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12 01:19:23
  14.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07 05:02:32
  15.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12 01:19:26
  16. 浓浓亲情共度元宵佳节
  17. 元宵节期间我市社会治安稳定
  18. 市司法局召开一社区一村屯一法律顾问工作部署会
  19. 辽阳杨氏古典戏法入选省级非遗保护名录
  20. 我市及时完成2015年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
  21. 硬核党支部冲锋在社区
  22.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12 01:27:30
  23. 扎实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着力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24. 弓长岭区扎实开展安全用药月宣传活动
  25. 市环保局服务发展不遗余力
  26. 灯塔市红十字会2016年度部门决算
  27. 气象周预报
  28. 市发改局党委进行党员学习教育培训
  29. 烟台街道召开村社区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
  30. 辽阳市红十字会传达学习省红十字会理事会工作会精神
  31.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12 01:32:13
  32. 辽阳县落虎村农产品交易市场购销两旺
  33.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3-05-12 17:45:25
  34. 创新网格化服务管理探索平安建设多元化我市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
  35. 甜水满族乡河沿村桥涵及护坡工程竣工
  36.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8-29 23:48:30
  37. 学雷锋日记
  38. 湖北开通心理健康支持热线和网络心理辅导服务
  39. 文圣区政府全力保障电网建设
  40. 我市开展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活动
  41. 就辽阳北环工程建设方案市政府向市人大征求意见和建议
  42. 弓长岭区安平乡开展春季农业技术培训
  43. 市公安局举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人民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
  44. 学雷锋献真情
  45. 走基层乡村行春寒料峭忙剪枝
  46. 登记处迎来今年首个结婚登记小高峰
  47. 保护环境严禁毁林开荒
  48.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12 01:32:08
  49. 西马峰镇扎实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50. 辽阳县多举措整治隐形眼镜市场
  51. 房强
  52. 高速公路上见证节日里的劳动者
  53. 灯塔新城领导赴苏浙沪进行考察
  54.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07 05:03:18
  55. 我市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经省检验收合格
  56.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8-29 23:48:22
  57. 我市举办小学特色发展学校联盟启动仪式
  58. 钟德宝
  59.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12 01:26:56
  60.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12 01:26:48
  61. 坚定政治方向承担职责使命
  62. 易颖君
  63. 辽阳县农机服务社会化组织健康发展
  64. 省慈善总会公布抗击疫情捐赠渠道
  65.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1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我市举行
  66. 新邱区制定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措施
  67. 中国人民银行灯塔市支行组织志愿者走进托老所送温暖
  68. 加快发展振兴建设辽阳妇女更加美好明天
  69. 我市社会组织全面实现网上管理
  70. 我市明确农村物流及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思路
  71. 爱尔眼科进社区免费眼健康体检
  72.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12 01:32:08
  73. 白塔区武圣街道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活动
  74. 柳条寨镇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
  75. 李永良
  76. 心系百姓奋发有为
  77. 宏伟区强化责任落实严防四风反弹
  78. 辽阳县积极推进个转企激发小微企业活力
  79. 辽阳县农机新技术推广成效喜人
  80.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12 01:27:09
  81. 灯塔市国土资源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82.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12 01:27:29
  83. 阜蒙县交通局县农村信用联社提前完成党报党刊订阅任务 
  84. 杜甫芳写生作品展开展
  85.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12 01:19:26
  86. 灯塔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2016年度部门决算公开
  87. 破除逐利机制降低医疗费用
  88. 简化办事程序提升服务效能我市多措并举优化房屋登记服务
  89. 市少儿图书馆现场办理借书证
  90. 深化改革谋快好发展
  91. 沈旦堡镇组织参观省反腐倡廉展览馆
  92.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8-29 23:48:33
  93. 李娟
  94. 女人要学会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
  95. 市司法局安排部署6月份主题党日活动
  96.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8-29 23:48:22
  97. 创建消防安全社区共同营造安全家园
  98.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对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
  99. 西马峰镇妇联率先在非公经济组织中组建妇联组织
  100. 灯塔市开展气瓶安全隐患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