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乘势而上奋力赶超为实现两个率先目标而努力奋斗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8月08日发表  

                                       

——在***宜都市第六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报告

(2009年12月18日)

宋文豹

同志们:

  我代表中共宜都市第六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2009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宜都率先发展的重要一年。面对宏观形势复杂多变的严峻考验,在省委和宜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努力化挑战为机遇,较好地完成了市六届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上下呈现出人心齐、求突破、快发展、上台阶的可喜局面。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可达到131.7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1.5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百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农业总产值达到27亿元。我市继续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考评中保持前列,成为湖北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上升最快的县市,被省委书记罗清泉赞誉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标杆”。在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排名中位居第13位,比去年上升1位,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位居第205位,比去年上升38位,被评为“中国全面小康示范县市”。

  一年来,我们积极应对挑战,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工业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工业效益持续增强。全年新增规模企业39家,规模企业增加值突破60亿元。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东阳光自备热电厂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投产。循环经济、园区经济发展迅速,市工业园区在全省综合考评中连续三年位居前列,跻身“全国百佳科学发展示范园区”行列。外贸出口逆势增长,增幅达到20%,大大高于全省水平,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外贸出口先进县市”。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利用外资先进县市”。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初见成效。五大农业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农业标准化、农民组织化和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过百亿元。被省政府命名为“农业专业水果大县”,被评为“全国柑桔产业二十强县市”。第三产业突破性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日趋完善,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成为全市经济持续发展新的增长点。

  一年来,我们实施统筹战略,城乡一体格局形成。《宜都市统筹城乡综合改革总体方案》获宜昌市委批准,宜都成为统筹城乡试点县市。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宜洋、陆渔一级公路改建、清江一桥景观桥改造、文峰公园等一批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广播电视、电力、通信、供气、供水等公共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化水平得到提升。被评为“全省绿化模范县(市)”,荣获“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称号。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红花套镇被纳入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太保湖村被表彰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村级道路硬化、生态家园建设进一步推进,第五次获得“全省水利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农村安全饮水覆盖率达到95%。城乡公交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客运市场逐步规范,实现村村通客车,获得“全国平安畅通县市”称号。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节能减排工作稳步推进。

  一年来,我们大力改革创新,发展活力持续增强。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深化,信息化管理系统逐步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加大,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全面完成。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入,“以钱养事”新机制得到***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推介了我市“以钱养事”工作经验。城乡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出台《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乡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的若干意见》,城乡公益事业服务管理得到规范。市、乡、村、组四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模式进一步完善,全省村级综合便民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在我市顺利召开。财政管理体制不断创新,新一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全面实施,财务预决算向村级延伸,经验和作法得到财政部高度肯定和推介。

  一年来,我们倾力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购买力显著增强,消费层次不断提升,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幅增长。城乡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整体保障水平继续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在全省率先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全市新农保参保人数达8.2万人。城乡教育发展日趋均衡,学校布局更加优化合理,标准化建设基本完成,素质教育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津补贴相关政策兑现落实,高考成绩继续保持宜昌前列。教育工作责任考核位居宜昌县市区第一名,顺利通过宜昌市“零辍学县(市)”验收。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深入推进,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再次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考核。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创新,文明城市创建扎实推进。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宜都之歌”歌咏大赛、文化艺术节、农民读书节等文化活动成功举办,再次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市)”称号。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启动,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和乡镇卫生院收支两条线管理被纳入省、宜昌试点,社区卫生服务和城乡居民家庭健康档案工作全面展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得到巩固。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生育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经验和做法在全国推广。发改、国土、扶贫、林业、统计、审计、移民、粮食、供销、物价、史志、党校、老干部、外事侨务、气象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年来,我们狠抓信访维稳,平安创建扎实开展。深入开展“四访促和谐”、“信访积案化解年”等活动,着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排查化解和处置各类人民内部矛盾,大接访工作成果切实得到巩固,积案化解率100%。加大非正常上访处置工作力度,确保了全国、省“两会”和国庆60周年庆典期间的社会稳定。市接访中心被省信访局、省文明办表彰为“省级信访文明接待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进一步加强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的文件精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夯实。平安创建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政法部门各项工作成效显著。深入开展“除五霸、抓五小、治毒害、端赌窝”专项行动和反***组织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开展社会面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民情档案建设全面启动。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各乡镇街道、工业园区管委会、松宜矿区管委会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年来,我们坚持依法执政,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积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人大代表履职水平不断提高,人大监督工作“双测评”、“双公开”的作法得到省、宜昌市人大的充分肯定。全力支持政府依法行政,政府职能不断转变,行政水平显著提高。大力支持政协工作,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有效发挥,政治协商进入决策程序的探索研究工作得到省、宜昌政协的重视和肯定。不断发展基层民主,党务、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和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进一步深入,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建设扎实推进,陆城街道办事处东风社区被民政部表彰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普法教育深入开展,依法治理稳步推进。强化党管武装工作,民兵预备役、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双拥工作不断加强。巩固爱国主义统一战线,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文联、残联、老科协、老体协、老促会、关工委等群团组织依照章程,各司其职,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一年来,我们突出学习实践,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以“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目标,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新活动形式,突出实践特色,注重边学边改,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成果不断巩固,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全市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组织、作风和能力建设全面加强,市委常委领导班子学习实践活动群众满意率100%。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不断深化,党代表履职进一步规范,决策协商与评估和监督机制作用充分发挥。“五规范、两争创”和“城乡互联、统筹共建”活动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机制不断创新,人才队伍整体活力增强,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农村远程教育示范站点建设加快,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新突破,陆城、枝城镇等7个单位被确定为宜昌市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联系点。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反腐倡廉的决策和部署,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纪检监察派出机构的统一管理不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进一步深化,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建成启用。继续深入开展“四归零、两公开”活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继续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取得新成果,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

  同志们,这些成绩,是我们在宏观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取得的,凝聚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心血与汗水,充分体现了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团结拼搏的良好精神风貌,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人士与我们同舟共济、合力创业的良好氛围。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向广大党员干部和全市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宜都发展的各界人士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    

  回顾总结今年的工作,我们有以下四点有益的启示,对于推动宜都实现持续发展、加快全面小康进程弥足珍贵。一是要解放思想聚人心,激发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发展,从解放思想起步;希望,从转变观念开始。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才能营造氛围、凝聚人心,才能有效地把大家的精力、思想集中到抓发展、奔小康上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要紧扣市情谋思路,绘就加快发展的宏伟蓝图。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只有确立切合宜都实际的发展思路,事业才能兴旺,发展才有希望。“两个率先”发展目标符合宜都的实际,得到了实践的印证,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需要我们一以贯之地实施,锲而不舍地推进。三是要聚焦重点快突破,开创加快发展的生动局面。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越是任务繁重,越要重点重抓,奋力寻求突破。我们始终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统筹城乡”为主抓手,各项重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四是要真抓实干求实效,形成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加快宜都发展关键在真抓,突破靠实干。只有始终坚持扎实推进、强化督查、科学考核、严格奖惩,营造说干就干、紧张快干、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浓厚氛围,才能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总量仍然偏小,企业主体偏少,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力度不够,统筹城乡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产品品质和土地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少数干部思想观念落后,工作压力不够、动力不足、作风不实,危机意识、进取精神不强;还有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以上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效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及工作目标

  2010年,是实现“十一五”目标的决胜之年,更是我市实现“两个率先”发展目标的关键之年。为此,我们要结合宜都发展实际,清醒认识发展形势,牢牢把握发展目标,全力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当前,我们既面临着严峻的困难挑战,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从全球来看,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但也加速了全球市场的整合划分和国际产业资本的流动转移,这为我们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国内来看,尽管外部需求明显收缩,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经济增长的压力加大,但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深入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开始见到效果,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要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都为我们加大有效投入、拉动经济增长、持续改善民生提供了难得机遇。从我市来看,尽管也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经过多年的大招商、大投入、大发展,全市已经形成了坚实的产业基础,重点大型企业技术、品牌和资金优势突出,一批支撑发展的大项目陆续发挥效益;城乡统筹发展框架逐步拉开,基础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尤其是解放思想、干事创业、跨越发展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全市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这为我们加快跨越赶超提供了强力支撑。我们对宜都的发展充满信心,只要敏锐捕捉机遇,科学谋划发展,把全市上下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好、发挥好,就一定能够开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201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上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工业强市,加快结构调整,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城乡统筹,努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实现“在全省率先进入全国百强,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

  201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全面小康进程明显加快,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好于全国百强县市平均水平,走在全省县(市、区)前列。综合实力大幅增强,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产业结构更趋优化,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和谐程度显著提高。

  三、2010年主要工作

  根据上述目标任务,突出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以做大做强为目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市域经济总量上规模

  按照科学发展要求,坚持以提高工业化水平为重点,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化的转变,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

  1、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始终强化“抓招商就是抓发展、抓项目重点抓工业”的理念,全面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热潮,确保工业投资占当年固定资产投资额的60%以上。

  坚持不懈地抓好招商引资。进一步硬化招商引资责任,强化乡镇、市直各部门招商引资任务目标责任制和重点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认真落实招商引资政策,优化项目评价办法,进一步创新社会化、信息化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形成“大招商、招大商”的格局。认真研究招商引资规律,重点围绕新产品、新技术、新能源,积极开展专业招商、以商招商、驻点招商和产业链招商,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工作水平和质量。

  坚定不移地抓好项目建设。按照“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产、达产项目抓效益”的思路,进一步落实项目专班推进机制,加大项目推进力度,不断提高项目建设工作水平。在抓好境外资金、项目引进的同时,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积极支持本地中小企业扩大投资、新上项目,力争实现发展一个项目,联动一片产业,带动一方发展。要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牢牢把握国家投资导向和政策变化,坚持高起点、大手笔、宽视野,精心谋划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的重大项目。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鼓励企业“走出去”,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不断提高外资、外贸工作水平和质量。

  着力提高园区规划建设水平。进一步调整优化园区功能区布局,按照“设施共建、产业共树、资源共享、生态共创”的发展思路,把园区规划建设与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完善适应产业特点、推动统筹发展的园区基础设施体系。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多层厂房和配套设施建设,认真抓好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建设,加快集研发生产、产品推介、商务办公、形象展示于一体的园区平台建设,把工业园区建设成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聚集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和中小企业培育“孵化器”。

  2、壮大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坚持工业经济主导地位,不断壮大工业经济总量,着力提高新型工业化水平。重点采取提速增效、提档升级、技改扩能“两提一扩”,着力实施“五大工程”。

  实施“242产业集群工程”。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研究制定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应用高新技术不断壮大以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新型建材、新型电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为重点的优势产业集群,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纺织等传统产业,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形成“242产业体系”,即:销售收入100亿元产业2个(精细化工、生物医药),销售收入50亿元产业4个(新型建材、新型电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销售收入20亿元产业2个(纺织、能源),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全面提升。

  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出台的各项扶持措施和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瞄准市场,加大技术改造和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力度,实现从低层次、低档次、低水平向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转型。全力支持兴发宜都工业园、长江药业胰岛素、东阳光1500吨红霉素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林森矿业二期、鄂中化工三期扩能、50万吨纸板项目开工建设。进一步完善全民创业政策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支持有资金、有技术、有实力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进一步强化目标管理,落实工作措施,加强***督办和检查考核,完善激励机制,确保全市当年新增规模企业计划的落实。积极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牢固树立“发展为先、企业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坚持不懈地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在全社会不断形成关心、支持、爱护、崇尚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全市规模企业达到300家,其中:销售收入100亿元企业1家,50亿元企业4家,10亿元10家,亿元企业30家。

  实施“专业园区培育工程”。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特色化”思路,不断完善枝城化工建材园、东阳光工业园、清江绿色产业园、林业科技工业园、十里铺中小企业创业园的产业布局规划,加快适应产业特点的基础设施及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高特色园区专业化、规模化水平。力争到2011年,建成东阳光工业园、枝城化工建材园两个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园区以及清江绿色产业园、十里铺创业园两个产值过50亿元的专业园区。

  实施“节能减排工程”。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行严格的节能减排“硬约束”。认真执行工业项目科学考评办法,严厉查处超标、超总量排放行为,定期向社会发布企业环保情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安全生产、节约生产。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增强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开展小纸厂、小煤窑专项整治行动,督促企业加大环保设施投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

  实施“品牌创建工程”。大力实施名牌带动和质量兴市战略,积极扶持、鼓励企业争创著名商标和精品名牌。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制定高于现行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培育一批在全省、全国和世界有影响力的精品名牌,叫响“宜都制造”。积极培育产业行业协会,完善行业自律机构,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服务、监督、协调作用。

  3、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把产业化经营作为一项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重点实施主导产业规模化、特色农业精品化、推进现代农业“两化一推”,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建设“三大载体”。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区。采取板块示范、基地辐射、龙头带动、投入引导方式,加快优质柑桔、优质粮油、高效茶叶、生猪标准化养殖加工、优质高效农产品五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力争到2011年,把宜都建设成为宜昌市生态农业示范区、绿色农产品基地和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的意见》精神,以清江绿色产业园为中心,以丰岛食品、土老憨、宜红茶业、天峡鲟业等企业为龙头,规划建设食品、柑桔、茶叶、水产加工集中区。建设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重点建设1个大型综合批发交易市场,加快建设生猪交易、三峡柑桔冷链物流等专业特色市场,力争每个乡镇建设1个专业市场,逐步实现农产品购销经营网络村级全覆盖。

  推进“三大合作”。推进农民专业合作。按照“三个一、五统一”的要求,即有一个规模设施基地、一个规模特色产业、建一个专业合作社的要求,统一品种,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每个乡镇至少新建2-3个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健全市、乡、村土地流转交易体系,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业产业向企业主、经营大户、优质农产品基地集中,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格局。积极开展土地“双置换”改革,允许农民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住房,置换城镇社会保障及住房保障,实现农民向市民转变。推进资金互助合作。大力发展适应农村需求的合作性金融组织和各种微型金融服务,探索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金融互助社等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确保“三农”贷款增长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长水平。

  健全“三大体系”。在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的同时,加快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标准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产品销售体系,着力完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健全农业生产标准体系。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加快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度、检验监测制度和认证认可制度。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鼓励运用现代科技和物质装备,促进传统农业技术不断升级;加强市、乡农业服务中心和村级专业服务队建设,大力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和实用技术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健全农产品销售体系。积极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参加农业博览会、农产品交易会,广泛组织企业与大型超市开展“农超对接”;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加大现有品牌农产品的包装、推介力度;规范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完善农产品销售“绿色通道”,促进农产品顺畅销售。

  4、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按照“以公共服务为引导、公益性服务为基础、商业性服务为支撑”的发展思路,高起点谋划物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重点实施培育现代物流业、培育现代服务业、扶持发展特色旅游业“两培一扶”,打造“大运量、大市场、大开发”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发展新格局。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商贸业,积极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认真组织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工程”、“放心粮油工程”,着力发展配送物流,做大转运物流,规范基地物流,构建集运输、仓储、加工、包装、配送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商贸体系。扶持发展旅游业。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机遇,重点抓好红春、青林寺旅游名村、小西湖酒店、杨守敬书院、鲟鱼观光园等旅游项目建设,加大旅游向周边城市推介宣传促销力度,加强旅游行业管理,提高服务与接待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推动宜都旅游由观光型向复合型转变,由过境地向目的地转变。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证券保险、房地产业,加快发展会展、中介、信息服务等新兴行业,突破性发展文化创意、休闲娱乐、教育培训、体育健身、社区服务等潜力行业,不断增强城市服务功能。

  (二)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重点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坚持深化改革。推动农村改革创新,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体系。继续深化企业改革,不断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快财政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积极创新城乡一体户籍管理办法,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员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扎实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政务流程,加快建设服务型、责任型、法治型政府,切实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逐步整合现有政务网络资源,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形成协同办公、资源共享、科学管理的运行机制,提高电子政务应用水平。

  坚持自主创新。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落实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优惠政策,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扶持力度,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紧密结合的新机制。积极争取高新技术产业专项发展资金,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到2011年,建成4-5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培育形成一批科技创新型骨干企业,科技进步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0%,全社会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推广运用重大科技成果50项。

  坚持机制创新。围绕建设“全省城乡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示范区”目标,按照“立足实际、大胆实践、政府主导、重点突破”原则,不断创新城乡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体制机制。按照“科学化规划、标准化建设、项目化管理、网络化联动”思路,坚持以阵地建设为载体,以群众需要为选择,以便捷高效为目标,落实公共财政保障,加快城乡社区建设,构建以市、乡、村、组四级便民服务网络为依托,公益性事业项目、村级自治组织实施项目和市场化方式运作项目为载体的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水平。到2011年,全市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实现有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标准体系、有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经费保障机制、有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机制、有城乡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队伍,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管理民主化、组织保障制度化“四有”、“三化”目标。

  (三)以四大工程为抓手,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一体化建设步伐

  按照“超前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配套推进、建设精品”的原则,重点实施“四大工程”,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统筹城乡发展支撑保障能力。

  大力实施规划导控工程。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发展联动”的思路,加快制定和完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主城区总体规划、各功能组团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促进各类规划之间的有机衔接,着力构建全市域、全覆盖、无缝对接的市乡村综合规划体系。把统筹城乡与城镇化结合起来,以陆城为中心,不断拓展主城区发展空间。抓好乡镇集镇建设,增强中心集镇辐射带动功能,加快中心村、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步伐,形成“主城区、中心镇、中心村、居民点”四级城镇体系。通过努力,不断构建以城带乡、以镇带村、梯度推进、整体协调的发展格局,逐步把宜都建设成为集聚带动作用力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大力实施城乡环境整治工程。围绕建设“卫生城市、优美乡镇、生态村庄”目标,继续实施城镇绿化、亮化、净化和美化工程,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为广大居民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突出沿江河、沿干道、沿街面、沿沟渠重点区域,以治污、治乱、治超为重点,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着力解决乱搭乱建、乱停乱靠、乱堆乱放等突出问题。加强城镇垃圾集并站点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切实改善城乡卫生环境,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到2011年,力争5个乡镇达到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标准,30%的村达到国家级生态村标准,村镇集镇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和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加强矿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逐步实施“渔民上岸”计划,大力改善库区水环境。

  大力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城市发展的相关配套工程,加速完善城市功能。继续抓好陆渔一级路、宜洋一级路建设,积极做好宜岳高速宜都段建设前期准备协调工作。加大市乡公路主干道、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四横一纵”(318国道、鸦来省道、陆渔县道、雅澧省道,红东省道)道路主骨架以及各支线道路配套建设,畅通对外快捷通道,全力延伸和发展支线交通网络,着力打造辐射周边的“半小时”经济圈。进一步理顺城乡公交运营体制,优化公交资源配置,加快推进城乡公共交通发展一体化进程。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基本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重点抓好长江清江流域整治、山洪沟整治、水库堤防除险保安、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作。

  大力实施精细化管理工程。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市、乡(镇)、村(社区)三级管理网络,探索建立行政执法、公安交警、市容环卫等多方联动的大城管执法机制,着力提高治安管理见警率、城市管理到位率。积极引入并广泛应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加快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推行网格化管理,逐步实现城市管理的数字化、精准化和高效化。充分发挥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层基础性作用,强化社区自我管理功能,促进城市管理职能向社区进一步延伸,构建全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新格局。

  (四)以优质高效为目标,更加惠及民生,扎实推进全面小康进程

  坚持把改善民生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加大投入力度,加强薄弱环节,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进程。

  加快城乡一体就业体系建设。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制定城乡一体化就业规划,建立健全市、乡、村(社区)信息培训就业一体化服务体系。加快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整合城乡各种职业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乡镇、村、社区培训阵地作用,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农民转变就业观念,不断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重点做好大龄下岗失业人员、低保人员、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就业援助和就业服务工作,大力推进农民就地转移就业,确保劳动就业总体稳定。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全面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等创业扶持政策,激发全社会创业、创富活力。

  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和提高保障能力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住房保障相衔接,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加紧完善被征地农民、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办法,巩固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行“门诊统筹”。不断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制度覆盖面。关心困难群众生活,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城乡低保、特困救助、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城市“三无”和农村“五保”供养体系,抓好福利院和老年公寓建设管理,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养老服务机构,适当提高供养对象生活医疗保障水平。认真落实军人抚恤优待和复退军人安置政策,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支持和发展残疾人事业。合理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有序推进老城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加快经济适用房、廉租房、还建安置房建设,逐步建立覆盖各群体、多档次的城乡居民住房保障体系,不断满足城乡居民住房需求。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实施“校安工程”,努力改善教学条件;大力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整合医疗卫生资源,理顺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推进实施医疗卫生人员绩效工资制;加快全市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大基层卫生机构投入,开展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加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在全市推广建立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立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繁荣发展文体事业。进一步加强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形成比较完善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加强互联网管理,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加强城乡基层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着力提升市民健康素质。注重发挥史志、档案社会服务功能。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政策,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和全员人口信息化建设,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五)以平安创建为载体,完善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抓苗头,夯基础,强督办,确保社会稳定。

  夯实基层基础。始终坚持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一项根本性和长期性的任务来抓,切实把工作重心下移到基层,把工作力量下放到基层。不断深化基层平安创建,广泛开展“平安乡镇、平安单位、平安村(社区)、平安楼院”等系列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民情档案建设工作,加大投入保障力度,继续抓好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规范化建设,全面加强社区(村)综治维稳工作站建设,深入开展综治信访维稳业务和能力培训,提高基层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深入推进“民安工程”建设,完善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着力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以推进规范执法、提高执法水平为重点,全面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加强信访工作。进一步完善落实信访工作各项制度,依法解决群众合理利益诉求,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事项。继续深入开展“四访促和谐”活动,切实解决一批重点突出信访问题。加强对易引发群体性信访事件的社会难点、热点问题预警评估和依法处置,有效防止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严格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大督办考核力度,努力推动“事要解决”。依法治理、打击缠访、闹访、串访及长期滞留等违法行为,切实规范信访秩序。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多发性犯罪,深入开展缉***治暴、收缴管制刀具、追逃等专项斗争,着力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混乱部位,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和“***”等***组织的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认真做好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和帮教安置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创新安全监管方式,加强对煤矿、食品、药品、易燃易爆物品和消防、交通等方面的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认真落实“以房管人”制度和社区社会化综合管理制度,维护良好的社会管理秩序。

  四、认真落实管党责任,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以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契机,以落实一项责任、完善两个制度、推进三个建设、巩固一个成果为重点,把党的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为实现“两个率先”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认真落实党建责任制,切实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书记要切实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的工作理念,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党组织制度,努力把各个联系点打造成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推进的综合示范点。探索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做到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任务同布置、工作同考核、责任同追究,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相互促进。狠抓党管武装工作制度的落实,积极推进民兵预备役建设。

  (二)完善党内学习制度,努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勇于突破观念障碍。大力弘扬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将学习同坚定理想信念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推进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积极引导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宜都城市精神,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积极打造特色学习品牌。各级党政机关要以提高服务能力,优化服务环境为重点,深入开展“四个一”的主题学习活动,争创学习型机关。村(社区)党组织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突出科技、法律知识培训,着力提升富裕和谐程度,争创学习型基层组织。各企业党组织要围绕应对金融危机、推动企业发展,以“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指标大竞赛”为载体,争创学习型企业。加强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级中心组学习责任制,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领导。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奖勤罚懒,使学习成为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建立学习质疑机制,积极搭建讨论交流的平台,有效降低领导和组织决策风险。

  (三)完善民主集中制,积极推进党内民主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坚持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市人大、市政协的法律监督与民主监督作用,积极支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全市重点项目、民生工程开展视察活动。充分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等人民团体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凝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健全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不定期通报制度,及时公布党内信息。拓宽党员意见表达渠道,建立健全党内事务听证咨询、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党员议事等制度,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提高党员民主素质,引导党员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义务。

  完善民主决策机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决定重大事项。充分发挥全委会、党代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建立健全常委会向全委会、党代会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建立健全决策失误纠错改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加强对决策方案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决策中的失误。

  (四)切实抓好基层基础,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以健全基层组织、建强基本队伍、开展基本活动、完善基本制度、落实基本保障“五个基本”为重点,以“城乡互联、统筹共建”活动为载体,推动基层组织再上新台阶。

  培养高素质的带头人。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基层党组织书记“领头雁”工程,加强各级党组织书记执政能力建设,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应急管理以及舆论引导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协调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改进与完善领导干部实绩考评体系,以先进乡镇、最佳服务单位评选活动为载体,积极探索“能者上、庸者让”的选人用人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级领导干部引领发展的内在动力。

  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按照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的要求,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积极探索选派专职党务工作者到非公有制企业担任党组织负责人和专职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以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坚持抓带头、抓表率、抓模范,不断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党员的谋事水平、干事能力、成事效率与处世素养,确保机关党建工作走在基层组织建设前列。按照“强基层、打基础、利长远”的要求,以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稳定和谐为目标,深入开展“五好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工作创新。

  完善统筹城乡党建机制。深化“城乡互联、统筹共建”活动,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建强领导班子、优化发展思路、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村集体经济明显增长。健全落实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探索城乡基层党组织一方为主、接续培养、两地考察、相互衔接的优秀务工人员入党办法。加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一体化建设与管理,提升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水平。

  (五)全面贯彻“四化”方针,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实行提名责任制和结果公开制。探索实行听所在社区意见、听服务对象意见、听邻居意见,看德、看廉的“三听两看”制度,改进干部考察工作。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逐步扩大机关中层以上领导职位竞争上岗比重。积极探索建立以“治懒治庸”为主要内容的问责、考评、激励机制,把实干作为检验和评价干部的重要标准,使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紧紧围绕全市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加大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导优秀人才向园区、向项目、向经济实体聚集,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要坚决维护党的纪律,做到个人服从组织、部门服从全局。要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决策,自觉维护班子团结。要带头践行党的宗旨,继承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把对党的忠诚、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体现到忠实履行岗位职责上来。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做到对本地、本单位重大问题靠前督导、靠前指挥,在直面矛盾中亮出好作风,在解决难题中培养与群众的真感情。要不断创造新成绩,以冲刺百强为目标,切实增强“等不起”的危机感、“慢不得”的紧迫感与“推不得”的责任感,坚定信心,努力作为,确保各方面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六)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党员干部廉政节”活动,改进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实效。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将廉政文化融入机关、企业、社区文化建设之中,不断推进形式与内容的创新,增强廉政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营造浓厚的反腐倡廉社会氛围,引导廉洁从政行为。

  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始终保持办案的高压态势,坚持有案必查。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损害发展环境的案件;严肃查处侵占、挪用、贪污支农惠农资金、扶贫救灾资金及重大项目建设资金等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以及网络信息收集处置机制,坚持依纪依法办案。健全完善查办案件工作组织协调机制,形成整体合力,提高办案质量和水平。

  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坚持把监督制约作为预防腐败的关键,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强化对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部位的监督,有效防范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进一步完善并落实纪委参与干部考察、拟提拔干部征求党风廉政意见等制度。积极探索农村财务服务中心管理办法,规范村级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程序。严格执行和不断完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质询、罢免等制度。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促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确保权力干净运行。

  (七)巩固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推动突出问题联动整改

  进一步深化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整改工作。对整改方案中确立的整改事项定期梳理督办,对已经整改落实的问题要抓好巩固提高,防止“反弹”;对整改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要限期“补课”;对需要长期整改落实的问题,要锲而不舍地抓好落实。坚持批次衔接、上下联动抓整改。把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整改工作与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结对帮扶、基层党建以及解决突出问题上协调联动,切实解决好影响宜都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确保整改工作见成效。

  同志们,明年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始终保持拼搏奋斗、勇于奉献的工作激情,始终保持乘势而上、奋力赶超的意志品质,倍加珍惜宜都政通人和、风清气顺的工作氛围,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实现“两个率先”目标,共创宜都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胡兴明)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2023-10-02 23:22:55重新编辑
深圳龙华镇第八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龙华富士康工业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龙华镇第四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龙华大浪水围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龙华镇白石龙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龙华英泰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龙华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龙华镇第十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龙华鹊山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龙华镇石观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龙华镇下横朗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龙华狮头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龙华宝山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下油松第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大浪墩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松仔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民治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上塘西头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民治东边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宝华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大浪街道华盛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上早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第五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民康路口民兴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清湖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大浪龙股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第四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赖屋山村三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街道建龙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桃苑新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觅儿寺镇全体脱产干部参加卫生整治活动
  2. 市长蔡绪安调研项目建设和安全生产工作
  3. 正装显素养音乐添品味——龙锦校区五年级生命课程正装参加音乐会展示
  4. 团委 新桥实小习爷爷的教导记心中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5. 总工会 员工业务操作手册培训
  6. 麻城市委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7. 妇联 新北区薛家镇漕河社区妇联反家暴培训
  8. 人社局 区人社局召开2018年度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思路研讨会
  9. 我市召开清廉村居建设现场推进会
  10. 市交警支队召开新闻通气会
  11. 天宁区组织召开德育工作研讨活动
  12. 中石油淮武线12号阀室改扩建工程建设用地规划许可批前公示
  13. 红安县举行畜禽养殖区域规划专家评审会
  14. 关于印发红安县农业及扶贫产业灾后恢复生产救助实施方案等九个方案
  15. 清镇市政府召开专题会研究精品旅游环线建设
  16. 办好泳馆普及游泳教育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17. 团风质监局以三个促进确保目标任务完成
  18. 强素质树形象红梅城管积极开展每周会操
  19. 珠海国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来我县考察投资环境
  20. 刘堂军、李长余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难题
  21. 优胜村参加初级救护员培训班
  22. 孟河镇2020年度水利工程长效管理维修养护项目(灌溉工程)中标结果通知
  23. 觅儿寺镇70个公益性岗位助力脱贫攻坚
  24. 春江农村工作局 春江镇召开省庄河河长例会
  25. 中国(麻城)菊花产业高层论坛国内外专家为麻城菊花可持续发展支招
  26. 团委 记新北区十一月辅导员队队碰活动
  27. 市政协启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
  28. 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次主任会议暨市委巡回指导组培训会议召开
  29. 采菱村参加菱溪名居安置房交付预备会议
  30. 2020年3月30日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的公告(琦辉)
  31. 黄州区土地全托管模式***农业难题
  32. 局小欢迎京苏粤校优秀中青年校长高级研修学员来校跟岗学习
  33. 区加油站和商业场所专委会赴雪堰镇开展安全督查活动
  34. 区农业局 区农业局开展第四季度农产品质量抽检工作
  35. 新桥总工会 妇联迎新春学民俗
  36. 观山湖区国税局抓早抓实2018年组织收入工作
  37. 区妇保所检查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
  38. 我市部署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征收工作
  39. 邱丽新专题督导2019黄冈地标优品暨文化美食招商推介活动筹备工作
  40. 家长志愿者助力光华成长支持中心
  41. 孟河城建局 城镇建设与管理局孟河镇城建局召开重点建设项目推进会
  42. 市工商局奋力开创市场监管新局面
  43. 社会局 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嘉秀娟一行调研学校党建工作
  44. 博爱集团博爱学生绘礼仪文明习惯入人心
  45. 天宁区开通劳动保障监察调处直通车
  46. 依托道德讲堂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47. 贵州省重拳整治旅游市场乱象
  48. 新桥监察审计室 新桥监察审计室站好禁放烟花爆竹最后一班岗
  49. 红安县司法局组织收看全省司法鉴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50. 丽华村社工参加天宁区初级救护员培训班
  51. 新桥安监办 安监办新年新岁新气象复工复产抓安全
  52. 红安县农业局四实助力精准扶贫
  53. 市住建局定额站三送***促规范
  54. 关爱生命骨与健康科普讲座走进乾盛兰庭社区
  55. 争当廉内助构建幸福家
  56. 树立党员良好形象争做文明环保使者
  57. 麻城汇丰村镇银行志愿者走进大别山深处为留守儿童送节日礼物
  58. 2020年3月24日拟批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公示展翔
  59. 常州民盟阳光志愿者服务基地入驻采菱社区
  60.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召开
  61.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领导来我市考察园地合作
  62. 凯旋城开展义诊活动
  63. 红安与黄黄高速公路管理处协商麻武高速红安收费站改扩建工程建设
  64. 高桥铜锣联防护学忙
  65. 杏花乡系牢廉洁安全带激发干事内动力
  66. 黎平电商扶贫如火如荼成效日显
  67. 零星工程中标结果公示(东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68. 团风科技局推行一线工作法抓好科技工作
  69. 红安县工商联(总商会)举行换届工作筹备会
  70. 奔牛福利院 牵手夕阳红温暖老人心
  71. 红安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一次会议
  72. 觅儿寺镇全面开展计划生育村级年终考核工作
  73. 纪委 三举措不断提高信访工作水平
  74. 红安县环保局组织专家对红安县污水处理问题进行论证
  75. 天宁区政府常务会议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汇报
  76. 省委第三巡视组巡视调查问卷
  77. 21招标公告化工园区企业关闭搬迁(常州龙宇颜料化学有限公司二个厂区)房屋评估服务
  78. 市政府发布森林防火戒严令提前进入重点防火期
  79. 上官福令带队到麻城木子店巴水河段巡查
  80. 总工会 新桥镇职工提升人社服务业务能力
  81. 安监局 滨开区组织重点危化企业赴南京国际安全生产科技论坛取经
  82. 总工会 西夏墅镇总工会荣获区工会一镇一品创建评比一等奖
  83.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8-29 23:49:15
  84. 人民社区进行2015茶山街道群众文体大展示活动宣传
  85.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07 04:57:26
  86. 结对共建聚合力政企携手促发展
  87. 二程镇因灾倒房96户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88. 环保局 常州高新区打造长江大保护先行实验区
  89. 总工会 新北区总工会召开工会落实大会
  90. 青龙苑南区社区参加青春范活动
  91. 黄冈首届最美退役军人发布刘雪荣周振武邱丽新张社教为获奖者颁奖
  92. 中部示范的生动答卷——来自老区黄冈的时代报告
  93. 西夏墅镇 农服中心西夏墅镇西观庄村厂房产权交易项目成功签约
  94. 雕庄街道参加市双学双比推进会
  95. 规范审批流程取经市发改委窗口
  96. 武汉爱心人士到红安县永佳河镇八友希望小学献爱心
  97. 环保局 新北区实现了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全覆盖
  98. 二实小集团举行飞扬理想规划人生紫色庆典
  99. 商务局 常州综合港务区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论证
  100. 贵州绿水青山带笑颜生态文明出新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