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公报2007第6期(总第39期)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4月22日发表  


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公报

  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编                             2007第6期(总第39期)

  深圳市福田区循环经济近期发展规划

  (2007-2010年)

  目录

    

  第一章  循环经济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发展环境

  第二章  循环经济发展目标与策略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四、发展策略

  五、发展重点

  第三章  循环经济发展重点与主要任务

  一、以社区改造和产业园区提升为重点,优化循环经济布局

  二、以产业结构调整和清洁生产为重点,提升产业生态化水平

  三、以中水利用和建筑物节能降耗为重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以废弃物处理为重点,打造资源再生产业链条

  五、以“绿色办公”为重点,构建环境友好型政府

  六、以倡导绿色消费为重点,建设循环型社会

  七、以区域水环境治理为重点,促进生态环境修复

  第四章  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工程

  一、产业园区生态升级工程

  二、清洁生产推广工程

  三、循环经济新型产业培育工程

  四、宾馆酒店节能环保改造工程

  五、绿色政府创建工程

  六、生态社区建设工程

  七、生态校园和环保教育基地建设工程

  八、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九、区属市政公共设施生态改造工程

  十、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第五章  循环经济发展政策与措施

  一、实现法制化和标准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完善组织体系,统筹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三、落实发展规划,优化经济结构与布局

  四、完善政策体系,加大循环经济扶持力度

  五、完善技术体系,提高创新能力

  六、加强宣传教育,促进公众参与

  ***一:规划编制依据

  ***二:福田区循环经济重点示范项目一览表

  导  

  “十一五”时期是福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福田、效益福田、生态福田”的关键时期,是为建设国际化城区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循环经济发展全面升级的关键时期。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对于贯彻落实深圳市《关于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决定》文件精神,加快自主创新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推进“1+3”辖区经济架构建设,促进“环境立区”发展战略的实施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福田作为深圳市的中心城区和行政、文化、信息、国际展览、商务中心,所面临的土地、资源、人口、环境“四个难以为继”的压力尤为突出。为了***紧约束条件的困境,我区“十五”期间积极探索经济增长新模式,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起步早、措施实、成效大,高效低耗的总部经济日益成为辖区循环经济的最大亮点。“十一五”期间,福田迫切需要通过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福田区循环经济近期发展规划,是在充分了解全区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编制,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所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根据《深圳市循环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精神,科学地提出我区20072010年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战略、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坚持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相衔接,实现宏观指导性与可操作性、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进一步体现科学发展观,确保我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市各区的前列。

  第一章  循环经济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一)循环经济产业格局初显

  辖区经济增长总量和质量稳步提高。“十五”期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4%2005年达1027.2亿元。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进一步增长到1123.61亿元,同比增长10.4%;每平方公里土地GDP产出达14.4亿元,增长10.4%,为全市平均水平的4.9倍;每平方公里土地税收达2.7亿元,同比增长11.9%,约为全市平均水平的3.8倍;万元GDP建设用地4.77平方米,同比下降了10.4%,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38.5%;经济“高产田”优势凸现,循环型经济形态轮廓初显。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0.02:35.13:***.85调整为20060.01:29.88:70.11,第三产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总部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辖区“1+3”经济架构初具雏形。

  ——“总部经济”加速聚集。2006年,在福田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增加了15家,总数达到70家,占全市一半以上;在CBD设立区域总部的跨国公司、大型企业集团及金融机构已达139家,总部经济全年实现增加值340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30%左右。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辖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从“九五”末期的282.68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845.01亿元,年均增长24.48%2006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1027.66亿元,比上年增长13.3%,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新增56家,总数达397家,占全市26.4%

  ——现代服务业迅速扩张。2006年我区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63.93亿元,增长13%,占地区生产总值41.3%,其中金融业、房地产业和租赁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占现代服务业的43.9%23.7%10.8%。金融业加快向CBD聚集,2006年新增金融机构20家,全年金融业增加值达203.88亿元,占全市比重高达54.2%

  ——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大批文化产业龙头企业聚集福田,2006年底,在我区登记注册的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共4722家,从业人员达11.21万人;实现营业收入362.85亿元,同比增长19.7%;实现增加值54.74亿元,同比增长19.6%,占全区生产总值的5.6%

  (二)产业生态化初见成效

  1、循环经济相关行业呈快速发展趋势

  辖区循环经济相关行业涉及照明、空调、供热、电机等大负荷用电设备的节能改造,太阳能、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以及污染及废弃物处理与回收利用等领域,逐步形成了一批以东江环保、嘉达化工、安托山、华夏强汀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企业分布在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各个产业环节,成长性较高,市场前景较好。循环经济类企业以民营科技型企业为主,其中大部分研发、生产及服务型企业被认定为市高新科技企业,研发人员、高素质人才占比高,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有些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在辖区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各孵化基地在孵企业中,直接涉及到循环经济的企业达16家,占总数的12.1%,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中,直接涉及循环经济的有46家,占总数的12.3%[1]

  2、企业清洁生产成效突出

  我区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工作,鼓励和协助企业参加“鹏城减废行动”,加强对辖区企业清洁生产的指导和协调,引导企业改进生产工艺,严格按照国家环保标准安全处置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生产,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物耗和平均排污量,达到“减污、增效、节能、降耗”的目的,逐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使污染防治从单纯的末端治理逐步走向生产的全过程控制。辖区企业也积极开展清洁、节能生产工作。自2005年起,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实施了中低费清洁生产方案,通过推进清洁生产和节能改造工作,企业效益普遍得到提高。2005年我区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为224.5%,高于全市工业综合效益指数172.5%,居全市各区首位。

  3、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起步良好

  以推广清洁生产为切入点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2004年起先后在梅林越华、多丽工业区等52家企业中开展清洁生产试点工作,工业区内生产型企业100%经过环保审批并做到持证排污,并签订了持续推进清洁生产、资源节约、减少污染的《清洁生产承诺书》,其中12家企业改进了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强化节能、节水、节材和污染预防;2005年完成了天安、泰然工业区中低费清洁生产方案的推广工作,并进一步实施中高费清洁生产方案,逐步增强产业链条的完备化、高端化,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园区产业生态化建设步伐;在保税区管理局鼓励、协助下,福田保税区内驻区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在环境保护、节能降耗方面初见成效。

  (三)资源利用效率提升

  1、资源消耗比率稳步下降

  2006年我区万元GDP电耗为485千瓦时, 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 比上年下降2.0%;万元GDP水耗为17.22吨,较上年下降9.1%;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产值综合能耗为0.55吨标准煤/万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10%,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万元GDP能耗(2005年)为0.54吨标准煤,下降1.8%,低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还低。

  2、“绿色旅游饭店”引领第三产业资源节约

  我区率先开展创建“绿色旅游饭店”活动,2006年底,已有25家宾馆酒店通过国家旅游行业《绿色旅游饭店》标准,完成第一阶段创建30家“绿色旅游饭店”目标的83.3%。旅游行业“绿色旅游饭店”活动对第三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示范效应。与此同时,积极贯彻实施《深圳市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维护暂行规定》,积极引导辖区商业企业实施空调系统的技术改造,广泛推广使用环保冷媒,减少或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降低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经营成本。

  3、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通过对老工业区改造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我区土地难以为继的难题。针对各个老工业区的不同现状,初步制定了多样化的园区改造和产业置换规划,沙尾工业区改造成“世纪工艺品文化交易广场”、田面工业区改造成“创意设计产业园”,上沙科技园区改造、泰然-天安科技园区资源整合等重点项目已稳步推进,皇冠工业小区扩建、八卦岭工业特色园区建设、燃机电站旧址和多丽工业区改扩建等工作进入了前期调研阶段。

  (四)资源再生效益显现

  1、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成绩显著

  “十五”期间,虽然辖区工业企业排放的工业固体废物从2001年的12133吨上升到2005年的107400万吨,但对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能力也相应提高,20012005年,工业固体废物处理量从4895万吨上升到30100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也从7238万吨上升到77300万吨,增加了10倍(见表1)。2006年工业企业重复用水率达78.8%

  1   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

  

名称

  单位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12133

  18926

  18451

  101345

  107400

  工业固体废物处理量

  

  4895

  11692

  10902

  25531

  30100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

  

  7238

  7234

  7548

  75789

  77300

  注:资料来源于福田统计年鉴(2005

  2、基本实现餐饮业潲水油的有效回收利用

  2002年开始,择优选取专业公司专门从事潲水油收集业务;制定监督管理制度,对回收再利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加大执法部门打击违法提炼使用潲水油行为的力度,进一步规范了潲水油回收和再利用市场。目前,全区潲水油回收率达到90%以上,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不断完善

  近年来,辖区生活垃圾产生量虽然不断上升,但垃圾的清运处理能力也显著增强。2006年全区生活垃圾产生量达100.25万吨,生活垃圾资源化率达16%,生活垃圾清运处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20012006年,我区16座环保型公厕及垃圾转运站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占规划总数的36%

  (五)生态城区建设取得突破

  1、居民小区建设卓有成效

  加大辖区城中村改造力度,有效改善辖区人居环境。从2003年始,区政府投资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城中村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至2006年累计下达补贴资金1.47亿元,带动股份公司投资超过2.28亿元,建成了50个市政基础和公共配套设施项目。辖区内111家单位和小区建成“园林式、花园式”单位和小区,创建市容环卫标兵(达标)社区87个,占全区社区的95%,标兵(达标)村10个,占全区城中村的76%15个城中村实现了环卫专业化管理。

  2、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提高

  辖区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绿化与公园的面积不断增加,较好地满足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需要,顺利通过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达标检查和“国家卫生城市”复查。20012006年全区绿化覆盖率从41.91%上升到43.7%,城市绿化面积从4220公顷增加到4381公顷,公园数量从17座增加到54座(见表2)。2006年,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5.1平方米;发动各个住宅区搞好绿化美化工作,居住区绿地总面积173.62公顷,全区屋顶绿化面积达33.8万平方米

  福田区园林绿化情况表

  

项目

  单位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

  公顷

  3271

  3259

  3292

  3293

  3332

  3334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41.91

  41.75

  42.18

  42.18

  42.27

  43.7

  园林绿化面积

  公顷

  4220

  4223

  4229

  4229

  4269

  4381

  其中:公共绿地面积

  公顷

  949

  949

  953

  953

  966

  967

  公园面积

  公顷

  1150

  1150

  1276

  1276

  866

  890

  公园数量

  

  17

  17

  19

  19

  48

  54

  注:①资料来源于福田区统计年鉴(2005);②公园数量和公园面积从2005年起根据航拍资料重新进行了调整。

  3、生态社区建设率先突破

  我区生态社区建设成效显著、亮点突出。梅林一村荣获“国际最适宜人居社区”银奖和“最佳健康生活方式奖”第一名。下沙生态社区建设已完成新型太阳能路灯安装、节水节能环保公厕建设、污水截流等工程项目,总投资达8244万元,绿化面积达8万平方米2005年正式被命名为广东省第一个“生态示范社区”,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生态社区建设的标杆和深圳红树林的环境友好型邻居。2006年在全区分步推广下沙生态示范社区建设经验,重点抓好太阳能推广利用工作,分两批在区属7个住宅区和15个“城中村”的道路、广场安装了太阳能照明灯。

  (六)环境治理扎实推进

  1、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近年来我区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成效显著。2006年,全区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为99.48%,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26.3%;工业废气排放量基本达标,对辖区大气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API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为94.5%

  2、水环境治理初见成效

  近年来,区政府加大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着重加强水环境治理工作,狠抓水环境治理重点工程建设,辖区水环境质量明显改观。

  辖区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进展顺利。2005年全面完成辖区新洲河、福田河、皇岗河、凤塘河截污工程,2006年完成凤塘河、皇岗河清淤工程,有效消除了河流内源污染,减少了污染排放量,提高了河道防洪能力,改善了河流水质和红树林的生态环境,基本实现河水不黑不臭的目标。目前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由截污和清淤阶段转入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阶段,并着手开展河流生态修复工作,近期重点进行凤塘河口红树林生态修复示范区工程。

  辖区内城中村和区属住宅小区水环境整治工程全面推进。城中村水环境整治工程近期重点解决污水无序排放问题,杜绝直排河道现象,最终彻底实现雨污分流。上沙、下沙、沙嘴、下梅林村等四个“城中村”水环境治理工程已完成70%;水围、石厦、沙尾、新洲、上步、岗厦村楼园片区等六个“城中村”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其余五个已完成先期整治。全海花园、福田花园、新洲花园、绿洲花园、富荔花园等5个区属住宅小区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已全面完成。

  (七)绿色政府逐步构建

  1、绿色采购稳步推进

  构建绿色采购制度,着手编制绿色产品和政府绿色采购目录,在招投标中对纳入绿色采购目录的产品给予优惠政策。鼓励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供应商参与项目的投标竞争;建立网上政府采购系统工程,实现了政府采购的无纸化办公,简化流程、节约成本;在招标文件中为纳入绿色采购目录的产品设置优先条款,体现政府采购中倡导循环经济的导向;相关项目在评分标准与评分细则中侧重循环经济要求。

  2、大力倡导绿色办公

  出台了《福田区机关绿色办公暂行规定》,作为创建文明机关的重要内容。提出节约办公用纸、一般不使用一次性纸杯,提倡使用节能办公用品;成立了“绿色办公督导组”,巡查空调温度、水电设备等有无浪费现象;加强公务车辆管理,降低油耗,在每年 “深圳绿色行动日”,要求机关工作人员步行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上班;开展机关节约减废行动,尽量节约一张纸、一支笔、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粮食、一次性纸杯等,减少电脑、空调电能损耗。

  3、电子政务进展顺利

  在全区范围内推广“电子政务”、无纸化办公取得重大进展。2003年在全市率先建设“协同办公系统平台”,为网络化办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目前已经完成二期建设,覆盖单位共40家,近期将覆盖全区各部委办局;2004年正式启用会议智能系统,在全市率先实现会议无纸化;率先在区政府网站开设“网上咨询”功能,保证对群众的咨询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答复,回复率达100%2005 “福田政府在线”网站荣获“全市电子政府网站评估”第三名,获得全国县(区)级优秀政府门户综合应用示范单位的荣誉。

  4、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教育,循环经济教育“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等系列活动取得很好的社会效应。发出“三大”倡议,教育辖区民众充分认识大气污染危害,培养节约能源意识、环保意识。在青少年中开展循环经济知识教育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青少年环境保护和节能意识。开展有针对性的循环经济知识培训,定期对辖区企业进行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等知识的培训工作。

  (八)体制环境初步形成

  1、国家及地方法规初步健全

  国家已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深圳市也率先颁布了《深圳市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深圳市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深圳市经济特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等,政策法规体系为福田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有力保障。

  2、辖区循环经济发展配套政策相继出台

  我区出台了《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工作方案》及《关于发展循环经济资金扶持暂行办法》等“1+5”配套文件,措施、责任、人员、资金基本到位;同时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整合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三项经费、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扶持产业技术进步资金等五项政府扶持资金向循环经济重点倾斜,资金总规模超过2亿元,2006年以各种形式资助的循环经济型企业和项目累计达2077万元;在《福田区委区政府关于营造自主创新环境、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区的决定》中,将循环经济纳入重点发展的自主创新型产业,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力度。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人口、资源逆向互动,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1、人口压力大。2006年末,我区常住人口达11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比上年增长3.3%,人口密度达到15256/平方公里,是全市平均水平的3.5倍。随着人口持续增加,对水、能源的消费量和土地占用量不断加大。

  2、发展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匮乏。目前我区可用土地资源已不足10平方公里,且多为分散地块,既无法承接超大项目的落户,也无法满足驻区企业的扩张需求。同时,水资源、电力、燃油能源供应趋紧,生产要素成本不断增加,制约福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3、经济发展的资源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单位产值能耗虽然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但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3~5倍,差距仍然较大。

  (二)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

  1、空气质量有待改善。近年来,尽管我区空气优良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是下降趋势十分明显,2004年仅为87.7%;二氧化硫浓度保持平稳并处于低位,从2001年的0.015mg/m3,上升到2005年的0.022 mg/m3,呈上升趋势;二氧化氮的浓度也呈上升趋势,2004年已接近国家二级标准的限值;空气中可吸入颗粒浓度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但上升态势明显。同时,受区域污染影响,酸雨频率上升、酸性加重。(见图1

  


  1    福田区空气质量与污染物浓度变化曲线

  2、水环境污染不容乐观。饮用水源梅林水库水质保持稳定,基本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标准。但是河流污染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深圳河福田段、福田河、新洲河受到生活污水的污染,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粪大肠菌群等指标超标,水质劣于国家Ⅴ类标准。(见图2

  2    福田河、新洲河污染综合指数历年变化

  (三)政策环境建设亟待加强

  1、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还在制定和完善之中,深圳市相关法律法规实施后,配套办法未及时出台,使实际工作存在操作困难。

  2、尚未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我区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扶持措施,但具体实施细则还不完善,扶持手段不够具体,可操作性不强,对调动企业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不利。

  3、推动循环经济工作的约束激励机制还有待加强。目前,我区缺乏较完善的循环经济考核体系,未将循环经济推进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系统中,没有建立相应的行政责任追究机制。

  (四)生态产业园区基础薄

  1、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效果不明显、工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讯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业间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尚未形成,2006年工业企业“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率仅0.4%,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仅26.3%,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仍需加强。

  2、工业企业生态修复指数2006年仅为0.07%,仍处于较低水平,工业企业对污染修复的投入仍需加强引导。

  3、工业园区的生态建设推进较慢。目前以促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为主,资源、能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工作正在起步,按照产业积聚、发展生态工业要求的生态产业园区还没有形成。

  (五)社会循环经济意识、理念不到位

  1、人们循环经济意识有待加强,公众没有把循环经济理念“内化”,再“外化”成自觉行为和习惯,特别需要在生态环保和生活消费方面加以引导。

  2、企业还存在资源浪费,生产废物、废气、废水排放尚未达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回收和利用程度低等问题。

  3、政府的执法和宣传力度仍不够大,“三废”排放的监管、控制工作还有待加强。

  三、发展环境

  (一)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中后期,都曾经面临过经济增长引发的资源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生态受到破坏等情形。发达国家(如欧盟、日本等)从解决消费领域的废弃物问题入手,向生产领域延伸,产生了以提高生态效率和废物的减量化、再利用及再循环为核心的循环经济理念与实践,并取得巨大成效,以资源节约、实现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模式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并纷纷采取相应的举措以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一方面形成了我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外在动力,另一方面也为我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有益的借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和循环经济实践的深入开展,出现了大量涉及到贸易领域的国际环保条约。据统计,国际多边环境条约和协定中含有贸易条款的多达17个,而欧盟新公布两项环保指令(WEEEROHS)要求,在欧盟市场上流通的电子电器设备的生产商必须承担回收废旧产品并支付相关费用的责任。加入WTO后,这些环保法规和标准将形成我国对外出口的环保壁垒,对福田的外向型经济产生较大影响。

  (二)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

  我国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贫乏,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1/4,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日益严重,全国有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1/3的国土被酸雨覆盖,3亿农民喝不到干净的水,4亿城市人呼吸不到清新空气,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我国占了16个,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GDP10%。为改变这种高耗能、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我国已开始探索经济增长模式的真转真变,走“高效低耗”的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005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我国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2007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集约用地、大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等工作目标。由此可见,“循环经济”已经融入中国主流经济概念当中,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发展循环经济成为深圳实现新时期城市发展目标的战略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为全国提供了一个速度发展模式。但深圳地域狭小,自然资源匮乏,随着经济总量和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面临着土地、资源、人口、环境 “四个难以为继”的制约。为此,深圳把循环经济作为未来发展的最大动力和优势所在,先后实行《深圳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为循环经济全面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此外,还正式推出“效益深圳”统计指标体系和循环经济综合指标体系,发布《深圳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以发展理念、法制、政策、体制机制、产业和文化等“六大创新”为方针,以“三个舍得”的气魄,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和自主创新两大战略,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四)福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变

  我区作为深圳市的中心城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辖区税收等已经处于各区的前列,同时更日益承受着土地、资源、人口、环境的压力。近年来,面对发展空间更加有限,资源、环境问题更加突出的实际情况,我区提出“环境立区”战略,牢固树立起“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把环境建设作为我区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点。运用全新的环境资源观统领全区上下的思想,全力抓好环境优化和环境创新工作,拓展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章  循环经济发展目标与策略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科学发展观要求,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各项方针政策,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大力实施“环境立区”战略,全面建设“和谐福田、效益福田、生态福田”。以企业为循环经济生产方式的主体,建立高效管理、科学组织、循环利用的生产体系;以社区为绿色消费方式的主体,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人居环境;以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主线,构建“1+3”经济结构,推动产业高端发展,形成中心城区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以标准化、法制化为保障,提供循环经济理念实施的有力支撑;以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为切入点,形成政府推动、市场驱动、社会联动的循环经济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

  (一)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

  减量化(Reducing)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Reusing)旨在延长产品和服务的寿命,而资源化或再循环(Recycling)则通过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贯彻“3R原则”要做到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并重,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减轻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二)坚持统筹规划、分层推进的原则

  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区的长远战略目标出发,把发展循环经济与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调整、环境保护、城区建设等有机结合,提出循环经济的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从企业、园区、城区三个层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三)坚持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的原则

  根据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拟订可实施的分阶段方案,找准近期实施的着力点。优先抓好影响全局的重点项目、示范企业、示范园区、示范社区的建设,着力抓好循环经济配套政策的落实,力争在短期内取得显著成效,并总结经验及时推广。

  (四)坚持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

  政府通过积极推动和正确引导,大力扶持循环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工作环境,发挥循环经济骨干企业的示范效应,增强市场综合竞争力,带动和激发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和实施。

  三、发展目标

  (一)规划目标

  2010年,初步确立我区循环经济发展运行机制和支撑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使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步入资源利用节约化、生态环境无害化的轨道,成为深圳循环经济先行区。

  ——初步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确立面向企业、园区、社会的循环经济指标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初步建立由政府、社会中介组织、企业组成的循环经济运行和监管体系,创新以企业为主体的循环经济技术体系,规范、完善社会公众支持体系以及循环经济预警管理信息系统。

  ——逐步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加大产业结构优化与布局调整,形成“1+3”循环经济产业格局,产业园区的生态化升级建设和辖区企业的生态化改造初见成效,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大幅度提高。

  ——初步建成循环型社会。建立健全废物回收与再生利用系统、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理系统、节水节能系统,建成循环经济特征突出的经济社会体系,基本完成生态社区的规划、建设和改造,提高公众建设循环经济社会的认知度,营造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

  2010年,辖区循环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如下(见表3):

  福田区循环经济发展综合指标评价体系

  

要素

  序号

  指标

  单位

  2005

  2006

  2010

  备注

  经济

  发展

  1

  绿色GDP增长速度

  %

  -

  -

  -

 

  2

  人均GDP

  美元/

  11153

  11882

  14900

  年均增长6%

  2

  地均税收集约度

  亿元/平方公里

  2.41

  2.70

  4.34

  年均增长15.8%

  3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67.60

  70.11

  72.00

 

  4

  万元GDP电耗

  千瓦时/万元

  495

  485

  -13%

  2005年累计下降

  5

  万元GDP水耗

  /万元

  15.70

  17.22

  -10%

  2005年累计下降

  6

  万元GDP建设用地

  平方米/万元

  5.01

  4.77

  4

  2005年累计下降20%

  7

  人均年生活用水量

  %

  -

 

  -20%

  2005年累计下降

  8

  人均年生活用电量

  %

  -

 

  -20%

  2005年累计下降

  循环

  利用

  9

  生活垃圾资源化率

  %

  -

  16

  45*

 

  10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100

  100

  100

 

  11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

  69.3*

  -

  75*

 

  1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0.55

  -

  -13%

  2005年累计下降

  13

  工业企业重复用水率

  %

  80.3

  78.8

  80*

 

  14

  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

  %

  99.77

  99.48

  99

 

  15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72

  70

  752

 

  16

  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

  %

  -

  -

  95

 

  17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

  %

  -

  -

  98

 

  18

  可再生能源使用率

  %

  -

  -

  3

 

  生态

  建设

  19

  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

  %

  2.26

  -

  3

 

  20

  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

  %

  95.3

  94.5

  90

 

  21

  绿化覆盖率

  %

  42.2

  43.7

  45

 

  22

  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

  %

  71.4

  -

  70

 

  社会

  生活

  23

  生态社区数

  

  1

  1

  15

 

  24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平方米/

  14.9

  15.1

  16

 

  25

  绿色采购占政府采购比重

  %

  -

  -

  50

 

  注:①指标体系根据现有规划的指标选取,主要来自《深圳市循环经济“十一五”规划》、《福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福田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一五”规划》;②标*数据为引用《深圳市循环经济“十一五”规划》;③2006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2005年底汇率计算。

  (二)远期目标

  2020年,循环经济发展各项指标位于全市前列,辖区居民和企业的生态、环保意识全面提升,城区生态文化体系得以确立,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实现良性循环,基本建成生态景观优美、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现代化、国际化、循环型生态城区。

  四、发展策略

  (一)在整体推进上坚持“政府引导”原则

  政府通过建立和完善扶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引导企业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重点支持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政府作为重要的消费群体,在政府采购和消费中,带头做好创建绿色政府的表率作用,引导社会绿色消费。创新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将循环经济发展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和考核体系中,全面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在经济发展上选择“高效低耗”模式

  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是切实转变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低利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再利用为核心,全面推进“环境立区”战略,对产业结构进行生态化调整与优化,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原材料的投入。

  (三)在产业规划上实施“效益优先”策略

  以加强环境建设为中心,以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主线,进一步丰富和提升 1+3”经济架构的层次和内涵。加强总部经济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健全扶持总部经济发展壮大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构建企业核心管理、人才、资金、技术集聚的总部基地;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创新能力较强的高新技术企业群;巩固发展商贸流通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我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重点发展文化产业,继续加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的扶持力度,做大做强创意设计、传媒、印刷、动漫、艺术培训等优势文化产业。

  (四)在重点项目实施上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强化政府投资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着力培植一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加快制订管理服务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优化产业布局,升级产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通过项目示范和辐射作用,逐步推进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建设,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在紧约束条件下实现辖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五)在思想观念上做足“循环文化”文章

  在全区广泛开展循环经济宣传、教育和培训,大力提倡和推动以“绿色消费”为核心的循环经济文化,使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引导公众转变观念,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循环经济理念逐步转化为公众的自觉行为,使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五、发展重点

  (一)两大生态改造

  1、工业园区生态改造。按照我区产业总体布局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真转真变,着重以工业生态学的原理规划改造老工业区和实施产业置换,在推进产业生态化上实现突破,在产业园区建设和改造中积极推广绿色环保技术,将福田科技广场、泰然天安科技园、梅林、八卦岭、彩田、金地等园区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产业园区,为高新技术产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优的发展环境。

  2、城中村生态改造。以全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加快完成辖区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部分综合整治规划、旧城区更新规划的编制工作,大力推进城中村物业经营转型,着力开展辖区城中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从完善中心城区配套功能着手,积极推进社区水、电、路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努力在城中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上实现突破,逐步实现向绿色生态社区转化。

  (二)八个率先突破

  1、以编制两个规划为抓手,重点编制和组织实施循环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生态区建设规划,落实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在建立循环经济发展长效机制上实现突破;

  2、以生态修复为抓手,重点抓好福田凤塘河口红树林生态修复示范区工程,在辖区生态修复和景观优化上实现突破;

  3、以中水利用为抓手,通过招标合作开发中水示范项目,在建设节水型城区上实现突破;

  4、以推广中高费清洁生产试点经验为抓手,重点在辖区工业企业进行推广,在企业自觉实践减排降耗、清洁生产上实现突破;

  5、以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为抓手,重点引入生物降解等技术推动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在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上实现突破;

  6、以推动绿色采购为抓手,重点编制政府绿色采购目录和产品,在建立政府绿色采购机制上实现突破;

  7、以开展“建我绿色家园”系列活动为抓手,重点在机关、学校、社区等单位开展创建活动,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上实现突破;

  8、以开展循环经济宣传教育为抓手,重点在辖区各行各业和市民中普及循环经济理念和知识,在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上实现突破。

  (三)十项示范工程

  实施循环经济十大工程:产业园区生态升级工程、清洁生产推广工程、新型产业培育工程、宾馆酒店节能环保改造工程、绿色政府创建工程、生态社区建设工程、生态校园和环保教育基地建设工程、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区属市政公共设施生态改造工程、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全面推进辖区循环经济发展。

  第三章  循环经济发展重点与主要任务

  一、以社区改造和产业园区提升为重点,优化循环经济布局

  (一)对产业园区进行生态升级改造,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随着中心城区建设日臻完善,辖区可开发的土地资源日益匮乏。辖区现有的老工业区是福田经济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也是政府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规划经济布局的重要资源。因此,实施老工业区改造,整合有限土地和房产资源,突破土地瓶颈,提高单位土地的产出率,能够更好地发挥工业区土地的最大综合效用,是福田经济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针对各个老工业区的不同现状,采取多种形式的改造和产业置换方式,为辖区以循环经济为主题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创造发展空间。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生态效应,推动上沙科技园、皇冠工业区、田面设计之都、梅林多丽工业区、福田燃机电厂旧址等老工业区的升级改造,推进绿色生态节能和环保技术的应用,大力提升产业的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快福田科技广场、泰然-天安科技产业园区的规划、新建和改造工作,推广应用绿色、节能和环保技术,大力提升产业的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积极协助福田保税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工作,推进绿色采购、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绿色物流等循环经济理念,构建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保税区。

  (二)对城中村进行生态改造,营造生态型社区

  切实抓好城中村生态改造,充分发挥下沙社区的生态示范作用,加快辖区生态社区建设步伐。按照国家生态社区标准,结合我区实际,首先在15个股份合作公司和区属7个住宅小区开展生态社区创建工作,然后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广,努力实现社区的规划布局合理化、工程质量标准化、建筑材料环保化、能源消耗清洁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环境建设生态化、公众参与制度化、消费行为绿色化。大力推进辖区已建、在建和即将开工的住宅小区增设节能、节材、节水等绿色生态功能。2007年完成渔农村改造项目,重点抓好沙嘴、沙尾、上沙片区的环境综合治理,推进皇岗、福田、水围、新洲、下沙、石厦等村的局部改造,2010年完成岗厦河园片区的改造工程。

  (三)构建“两级两带四片区五园区”的循环经济布局

  


  3    福田区循环经济布局图

  1、两级(绿色政务核心区):以市政府、区政府行政办公区为两个层级核心,构建 “绿色政务”示范区,从政府采购到日常办公等过程落实循环经济理念。

  2、两带(自然生态带):由北部山水生态带(梅林水库水源保护区及梅林山体保护区)和南部海岸生态带(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共同构成我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生态基础。我区将依托良好的环境背景,在深圳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加强城市建设与自然生态用地、城市绿地的沟通与协调。

  3、四片区(城中村片区):包括上下沙(村)片区、沙嘴沙尾(村)片区、岗厦田面(村)片区、皇岗水围(村)片区。

  1)上下沙(村)片区,以车公庙工业区和红树林生态区为核心主体,建成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社区和都市工业基地,使之成为福田循环经济的亮点。完善公共配套,提升环境质量,发展都市旅游,进一步扩大下沙“生态示范社区”的品牌影响力,增强模式的可复制性;发展都市工业,重点建设手机检测中心,吸引手机厂商聚集,打造手机之都。

  2)沙嘴沙尾(村)片区,结合出租物业转型试点工作,发展新型社区商业,建成与深圳中心区、福田保税区、泰然-天安高科技园区和金地工业区相配套的商住综合区。

  3)岗厦田面(村)片区,结合中心区和中心公园布局,形成集商务办公、商业、创意设计、休闲旅游、居住、配套服务为一体的商贸文化发展区。

  4)皇岗水围(村)片区,对接中心区的南向延伸,充分利用地铁和口岸优势,补充完善中心区的配套服务功能,建设具有浓郁都市风情的生活、文化、休闲、旅游功能的CBD综合配套社区。

  4、五园区(工业园区):包括车公庙工业区、彩田工业区、八卦岭工业区、金地工业区、梅林工业区,是我区贯彻循环经济理念的重要区域。

  1)车公庙工业区。充分发挥高科技总部对投融资机构、咨询公司、专业服务机构、传媒企业、物流企业的吸附作用。从单纯的工业园区向高附加值科技型总部转型,形成集高科技产业、金融、物流、创意产业等于一体的生态型、智能型和自主创新型高新技术园区和重要研发基地。

  2)彩田工业区,是我区保存完整、条件较好的工业区地块之一,规划为高新技术生产和出口基地。积极协调市规划、国土、科技等部门,加快对该项目产业升级的指导和支持,使之成为深圳市和我区新的高科技创新产业园。

  3)八卦岭工业区,是我区大型老工业区。以八卦岭荣生工业小区为试点,先行改造,促进该区域向高科技园区、高端印刷、文化产业、专业市场等方向转型,积极协调市规划、国土部门完善八卦岭工业区的产业和空间规划。

  4)金地工业区。完善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升级,建立民营高科技园区。

  5)梅林工业区。对现有工业区适当保留,重点加强入驻企业的产业导向,逐步完善产业升级。结合福田燃机电厂旧址升级改造,推进绿色生态节能和环保技术的应用,提高产业的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力支持多丽工业小区的产业置换,从产业结构升级的层面提升该片区的循环经济水平。

  二、以产业结构调整和清洁生产为重点,提升产业生态化水平

  (一)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立辖区生态循环型产业体系

  1、继续以“总部经济”为龙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构建“1+3经济架构,加快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优化和经济转型的步伐,实现辖区经济集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一是以深圳CBD建成为契机,大力培育总部基地。制定和出台对总部经济的扶持政策,提供配套完善的政府公共服务,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及知名跨国公司进驻福田,重点引导国内大中型企业、优质民营企业在福田设立地区总部、采购中心、营销中心、管理中心和结算中心等,使我区成为总部密集、资金密集、人才密集的总部基地。

  二是吸引电子信息、软件、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总部、研发、营销、服务等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产业环节在福田聚集。

  三是引导商贸、金融、文化、会展等现代服务业走高端化道路。优化全区的商业网点布局,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拓展新型的商业业态,建立辐射面广、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和竞争有序的商业网点体系。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通过金融服务业的集聚,提高投资资本的聚集能力与区域的对外辐射能力,从整体上提升中心区金融中心的地位和国际化水平。充分利用国际会展中心这一平台,引进国外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提升展览企业的整体运作水平,提高会展品牌知名度。

  四是培育文化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依托中心城区独有的区位、人文环境、产业基础、商业氛围等优势,做大做强创意设计产业,重点扶持传媒、动漫、印刷等优势文化产业,打造文化产业园区,注重文化品牌建设,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把福田建设成为区域内有影响力的文化中心。

  2、抓紧出台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导向和相关配套政策,重点引进和发展资源再生产业和环保产业,扶持发展废弃物综合回收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等产业,鼓励辖区各类企业加快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与传统工艺。

  3、严格执行产业准入和工业用地控制标准,逐步建立产业退出机制。根据市产业导向政策,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对辖区内划入禁止类产业的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需要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坚决予以淘汰;对辖区内划入限制类的,工艺技术落后,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和有关规定,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督促改造和禁止新建的生产能力、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引导其升级改造和有序退出。

  (二)以全面推广清洁生产为突破,有效推进产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1、根据《清洁生产促进法》、《深圳经济特区清洁生产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精神,配合全市正在开展的“鹏城减废行动”,按照“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要求,在辖区企业全面推广清洁生产与审核工作,探索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清洁生产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推进污染防治方式从以末端治理为主向生产全过程预防为主的转变。

  2、采取措施重点扶持辖区工业、商业、旅游业等实施符合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要求的技术改造项目,树立典型,引导和推动辖区企业加大清洁生产实施力度。

  3、通过采用和推广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消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污染物排放和环境损害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

  4、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后应达到的主要目标为:企业经环保审批并持证排污达100%;污染企业环保设施稳定运转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均达到100%;企业全部使用清洁能源生产,研究开发和使用清洁生产技术工艺;企业单位产值的能耗、物耗和平均排污量下降;逐步建立起促进企业自觉实施清洁生产的有效机制。

  (三)加强循环经济的研发和技术成果的推广

  1、界定我区支持循环经济重点产业范围,编制循环经济重点支持产品目录,以发展高新技术为基础,开发和建立包括清洁生产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生态链接技术等在内的“绿色技术”体系。

  2、支持企业开展循环经济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支持企业参与循环经济有关技术标准的制定,支持企业知识产权的申请、维护和产业化。实施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资助计划,重点支持循环经济领域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迅速发展,形成产业增长点。贯彻落实《福田区委区政府关于营造自主创新环境、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区的决定》,将循环经济纳入重点发展的自主创新型产业,并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

  3、建立具有福田特色的企业孵化器,培育资源再生企业和环保企业。建设循环经济公共技术平台,发挥专业人才、行业组织的作用,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化服务。

  4、积极配合市政府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公共服务平台。充实“福田政府在线”网站发展循环经济专栏的内容,做好与全市循环经济发展信息化平台的衔接,整合我区各职能部门的信息数据,动态提供有关循环经济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推动环境友好和循环经济技术成果的转化及运用,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持。

  三、以中水利用和建筑物节能降耗为重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一)水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1、严格限制引进和新上高耗水工业项目、工艺和设备,禁止生产、销售落后的高耗水产品;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技术改造,降低管网漏失率;培养公众节水习惯,鼓励居民使用节水型器具,做好节水型器具在机关、学校、医院、酒店、商场等公共场所的普及推广。

  2、从规划、建设、管理、监督等各环节着手推进中水利用工作。与深水集团共同制订中水技术标准和“20062010年福田中水利用项目规划”;积极推动中水特许经营权的实施;出台在区环卫、绿化、景观等领域使用中水的相关政策规定,在全区市政道路的道路冲洗和路面降温降尘进行中水利用试点,引导中水回用市场逐步发展;完成区委机关办公楼中水示范项目建设,为在全区推广建筑楼群中水规划、建设和运营积累经验;将中水利用纳入城中村改造计划当中,2010年以前在辖区内建成至少23个大型综合性分散式中水利用示范项目,努力建设水环境利用示范区。

  (二)能源节约与新能源开发利用

  1、开展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活动,新建建筑执行节能设计标准,既有建筑加强节能管理和改造。督促辖区宾馆酒店、写字楼、大型商场和医院等大型公共建筑设定中央空调的节能运行温度在26度,减少空调电力消耗。积极引导辖区内安装中央空调的楼宇实施空调系统的技术改造,广泛推广使用环保冷媒,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2、开展区属市政公共设施改造工程。继续推进社区小公园、环保型公厕和垃圾站等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市政公共设施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主题和要求;区属市政休闲绿地及生态主题公园等安装使用太阳能路灯、庭院灯等环保节能产品,逐步提高辖区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利用率;全区现有文化长廊、科普画廊和社区宣传栏照明逐步改造为太阳能供电。建设太阳能应用、雨水集蓄利用等主题科普设施。

  3、继续推广创建绿色旅游饭店工作,力争在“十一五”期间,辖区全部星级酒店达标评定为“绿色旅游饭店”。加大宣传发动力度,按“成熟一批、发展一批”原则,引导企业制定推进循环经济的分步方案,明确“创绿”目标和指标,建立并实施有关节能、环保和倡导绿色消费的规章制度,使宾馆酒店达到《绿色旅游饭店》旅游行业标准要求,获得“绿色旅游饭店”称号;稳步推进企业实施节能环保改造工程。进一步落实各项扶持措施,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提供专项资金扶持;推行酒店业清洁生产,鼓励宾馆酒店对空调、照明、电梯、供水、锅炉、厨房餐饮等能耗较大、易产生污染的设备实施节能和环保改造,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清洁生产目标。

  四、以废弃物处理为重点,打造资源再生产业链条

  (一)完善生活垃圾的分类、收运和处理系统

  1、鼓励居民对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进行分袋包装,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清运和处理。

  2、全面推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对未实现垃圾无害化、机械化处理的小区进行***服务,加大宣传力度,鼓励采用垃圾无害化、机械化处理设施,逐步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在股份公司中推广水围村垃圾清运模式,建立环保垃圾中转站,配备密闭式移动垃圾箱,实现垃圾的无害化、机械化处理,减少二次污染。

  3、采取生物降解技术降解生活垃圾,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加强生活垃圾再生利用,今后使用的环卫工具房、果皮箱、垃圾桶等设备尽可能使用再生产品,加强废物的回收利用。

  (二)建立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体系

  1、建立旧货交易市场和物资交换中心等可再生废旧物资回收场所,促进废旧物资交换以及副产品与废物的处置,提高废旧物资综合利用率,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2、完善固体废弃物收集设施,加大工业垃圾和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力度,对电子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废旧物资进行分类处理,鼓励从事废弃物资再生利用的企业发展,引导企业积极主动在企业内部实行工业垃圾回收和利用,形成“废弃物—回收—加工—产品”的产业链,提高工业垃圾的资源化程度。把规范汽修行业废弃物(废机油、旧电池等)的回收利用作为先期试点,逐步建立全区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

  (三)实现工业垃圾、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理

  对有毒、有害的以及医疗废弃物实行强制性回收制度,加强固体废弃物的转运能力建设,使废弃物能及时有效地运送至全市统一建设的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强对医疗废水、医疗废物的处理和监管,落实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废水排放符合环保标准;对危险废弃物实施运输、处理全程监管,确保危险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五、以“绿色办公”为重点,构建环境友好型政府

  (一)以“绿色办公”为切入点,启动绿色政府建设

  开展创建资源节约型机关活动,制订 “绿色办公”考核标准,倡导使用绿色办公用品,把严格落实《福田区机关绿色办公暂行规定》,作为创建文明机关的重要内容;对政府办公楼宇的照明、空调等进行节能改造,开展中水利用试点,发挥政府节能降耗的表率作用。

  (二)发挥政府的导向示范作用,大力倡导绿色采购

  建立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明确政府采购环境政策目标,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循环经济导向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深圳市循环经济促进条例》,修改完善《福田区政府采购条例》,编制绿色产品和政府绿色采购目录,将再生材料生产的产品、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通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ISO14000认证的企业产品优先列入政府绿色采购目录,在政府招投标中享受优惠政策。

  (三)推进电子政务工程,重点进行资源整合

  在无纸化会务和无纸化办公取得重大进展后,把全区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的重心转移到信息资源整合、完善以及应用系统的建设层面。在政府采购过程中,应用网上电子采购系统;在社区信息化、政府重点业务信息化、重点数据资源整合和建立、全区业务系统主机服务器的集中托管、全区数据中心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使全区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建设、管理应用更趋完善,进一步节约资源,提高效率。

  (四)创新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促进环境友好型政府建设

  创新和完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将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内容纳入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考核体系中,定期检查监督,创建高效、节能、节约的环境友好型政府。

  六、以倡导绿色消费为重点,建设循环型社会

  (一)建立教育引导长效机制,使循环经济理念逐步转化为公众自觉行为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通过电视、报纸和广播等新闻媒体开展多层次的、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教育活动,使循环经济教育“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向社会公众宣传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实现途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提高政府和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循环经济建设,形成共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创造健康文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二)开展绿色单位创建活动

  开展绿色机关、绿色企业、绿色酒店、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社区、绿色家园等创建活动,将环保工作渗透到各行各业,辐射到社会各界,不断拓宽环境管理领域,倡导节能环保行为,宣传绿色生活理念,提高市民环保意识,共同建设和谐环境。

  七、以区域水环境治理为重点,促进生态环境修复

  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环境综合整治,特别是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全面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以强化环境管理能力为手段,有效解决影响辖区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

  1、继续推进以凤塘河、皇岗河、福田河、新洲河的“四河”治理为重点的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抓紧开展凤塘河河口红树林修复工作和凤塘河二期工程;配合市有关部门开展福田河、新洲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做好水质改善和生态恢复工作,对河流进行河底清淤、河道补水、河堤绿化等综合整治工程,使河流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明显改观。

  2、加强市政排水管网的输送能力建设,建成区内基本实现雨污分流,使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顺畅输送至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减少排入河流的污水量,减轻生活污水对河流的污染。重点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对滨河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建,并充分发挥其污水处理能力,提高出水水质,积极配合开展福田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工作,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二)空气、噪音污染治理

  消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量,防范酸雨污染、细粒子污染和光化学污染隐患。北部要降低美视电厂、三星视界等大型工业企业的废气排放污染负荷,南部要促使保税区内的日立环球等重大企业废气污染源达标排放,中部要加强对流动废气污染源的防治,加大对汽车废气超标排放的整治力度,提高汽车尾气排放达标率。通过发展便捷清洁型公共交通、提高道路路面质量,推广使用软性多孔吸声材料等降低道路交通噪声污染。

  (三)环境污染防控

  加强保护区、控制区、达标区建设,通过养护集雨区内水源涵养林,清理果菜场地,减少水源污染,严防在梅林水库水源保护区内出现新的污染源,确保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98%以上。

  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加强对区排烟设施的检测和监督管理,保持烟尘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确保烟尘控制区覆盖率持续保持100%

  整治噪声污染源,做好现有的八个噪声达标区的复查、复测和验收工作,实现噪声达标区声环境质量和噪声污染源双达标,确保建成区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70%以上。

  第四章  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工程

  一、产业园区生态升级工程

  (一)沙尾工业区产业置换

  沙尾工业区位于新洲路和福强路交界处,交通条件便利,占地6万多平方米,区政府专门成立了沙尾工业区产业置换工作协调领导小组,2006年完成了沙尾工业区物业产权的回购工作,并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置换该片区原有的附加值较低、污染较高的产业,利用回收的物业建设大型工艺品交易市场,创建文化产品的大型交易平台,引进高附加值、低能耗、少污染的文化产业项目和中汽南方汽车交易中心项目,预计项目投产后将带来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利于形成新洲南文化产业圈。

  (二)做大做强泰然-天安国家级民营科技园区

  在市、区政府的政策引导下,由泰然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泰然金谷二期项目近期将建成招商,三期项目也将启动,继续吸引更多科技型的生产、研发、物流企业进驻;天安数码城将对5栋旧厂房实施改造,进一步扩大国家级民营科技园区的发展空间。政府将进一步正加大对该区域的投资环境改造和招商引资力度,引导高新技术与都市工业项目聚集,力争把该区域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高新产业园区”。

  (三)重建皇冠工业小区

  皇冠工业小区位于泰然工贸园西部,园区占地面积13.6万平方米,土地用途为工业用地,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目前,园区单位面积产出率低,效益不佳;工业小区内闲置率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针对该工业小区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市、区政府正研究具体措施,促其盘活资源,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完成该小区的重建规划,并稳步推进。

  (四)打造八卦岭工业特色园区

  根据八卦岭现有的产业特点,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重点发展高端印刷、品牌服装、软件产业、汽车交易和图书专业批发等。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实施有序改造策略,采取“厂房再造,产业置换”等方式,培育高端印刷产业基地、品牌服装特色产业基地、软件产业园区、汽车专业市场和图书专业批发市场等特色产业发展空间。

  (五)建设田面创意设计产业园

  充分利用田面工业区现有建筑,通过优化建筑功能结构、楼体外观及外部环境,突出创意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构建相配套的区域环境、基础设施及公共平台,建设田面创意设计产业园,汇集工业设计和平面设计,具有创意设计、研发、制作、交易、展览、交流、培训、孵化、评估及公共服务等综合功能,并为入驻的创意设计企业提供办公场所和配套休闲设施。

  (六)创建福田保税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积极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组织编制“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通过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着力引进资源再利用、节能、环保等研发机构和企业落户保税区;编制保税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导向目录;启动循环经济示范企业试点工作,选择保税区内的资源节约型企业进行示范试点,通过“以点带面”,将保税区建设成为节水、节能、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

  二、清洁生产推广工程

  (一)清洁生产推广企业

  选择辖区一批有代表性的生产型企业作为近期清洁生产推广企业,逐步将我区清洁生产试点工作经验在全区范围内推广。

  (二)节能示范企业

  从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中选出节能示范企业,推进节能技术研发与应用,开展企业节能降耗活动,探索提高企业内部能源综合利用率,并制定明确的目标。

  (三)节水示范企业

  选择我区用水量大的企业,作为节水重点企业,鼓励和扶持企业开展节水企业技术开发和应用,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和重复使用率;鼓励企业加强污水治理和中水回用;对用水大户实行目标管理,并对企业节水进行监督审计。

  三、循环经济新型产业培育工程

  在加大扶持现有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环保等循环经济产业的同时,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循环经济新型产业的技术研发和关键技术突破。选择目前在绿色能源研发、生产上比较先进的企业为试点,大力开展对新兴能源的研发和生产,对辖区企业在新能源利用上的技术研发和生产,给予政策、资金和服务上的适当倾斜;重点支持在新材料研发、生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的企业,鼓励加快推进新兴材料的研发、生产和使用。

  四、宾馆酒店节能环保改造工程

  鼓励宾馆酒店按LB/T0072006国家旅游行业标准实施和改造环境管理,推行酒店清洁生产,积极推广圣廷苑酒店和四川宾馆创建“绿色酒店”、推广循环经济方面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对创建“绿色酒店”、实施节能环保改造的企业予以扶持,通过示范工程形成全行业参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环境和整体氛围。

  五、绿色政府创建工程

  切实落实《福田区机关绿色办公暂行规定》,把创建文明机关作为绿色政府工作重要内容,创建资源节约型机关;认真推进区委机关办公楼中水示范项目和楼宇节电项目;积极推行政府绿色采购,进一步修改完善《福田区政府采购实施办法(试行)》,体现政府采购中倡导的循环经济导向;整合政府信息资源,加强应用系统建设,使全区的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建设、管理及应用更趋完善,实现节约资源、提高效率。

  六、生态社区建设工程

  制定和实施生态社区建设标准,推动社区生态建设全面达标。近期的工作重点是继续完善和提升下沙生态社区建设,并总结推广其建设经验,结合城中村改造,在“十一五”期间完成15个以上生态社区的建设。建设内容包括:市政排污设施、垃圾分类收集设施、绿化工程和植物造景工程、节水改造工程、节能改造工程和太阳能利用工程。

  七、生态校园和环保教育基地建设工程

  (一)生态校园建设

  在校园建设改造中,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充分利用太阳能供热,使用节能灯具,采用环保型材料,建设生态校园。新校园建设通过集约化设计,将各类教育建筑、体育建筑、生活建筑进行高度归类整合,从建筑体型、空间、防热、日照、采光、通风等方面节能要求出发,设计校园的教学楼、宿舍及其配套设施。

  (二)环保教育基地建设

  1、环保主题公园建设。初步选定将上梅林文体公园建成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公园,计划展示环保型光能、风能等能源供应系统、完全水循环利用系统、环保科普知识长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点等。项目预计2010年建成使用。

  2、青少年环保教育基地建设。参考香港米埔红树林青少年环保教育基地的模式,在红树林湿地建立青少年环保生态教育基地,设立生态保护示范区和环境教育展览馆,采用环保材料建设红树林参观通道、观鸟区、禽鸟求助区。项目预计2009年建成使用。

  八、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将福田科技广场建设成为我区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严格按照节水、节能、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建造。从建筑的平面、空间、体型、通风、采光、日照、防热等方面充分考虑节能环保的要求,力争把福田科技广场建成循环经济技术应用示范先进典型。通过绿色建筑的示范作用引导建筑行业在今后建设的写字楼、大型商场、医院、酒店、图书馆等大型公共建筑推广循环经济技术和相关建设标准。

  九、区属市政公共设施生态改造工程

  (一)城中村水环境改造

  我区城中村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消除安全隐患,营造优良的水环境和人居配套环境,强化后续管理。近期目标是重点解决污水无序排放问题,杜绝直排河道现象;远期目标是彻底实现雨污分流。整体设计采取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立足城中村实际,全面研究、详细勘查,合理制定城中村水环境治理方案,与城中村改造规划相衔接。具体分为维持现状、合流截污、分流改造、拆除重建四个阶段进行,项目总投资预算约6000万元。

  与此同时,结合我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完善城中村的市政配套设施,平均每个股份公司3000多万元,约需投资5亿元。

  (二)公厕及垃圾转运站建设

  采用纳米除臭、垃圾全封闭压缩、节能环保等技术建设和改造辖区一批环保公厕及垃圾转运站,目前已有新建和改建的16座环保公厕及垃圾转运站投入使用,33座取得规划红线,争取到2010年前按市统一规划完成我区45座公厕及垃圾转运站的建设。

  十、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根据我区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未来5年主要抓好区域水环境整治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工程:

  (一)建设福田污水处理厂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2010年我区城市污水量每天将增加约60万吨,需要建设新的污水处理厂,以确保城市集中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国家有关要求。福田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规模40万吨/天,最终规模60万吨/天,预计投资11.3亿元,2008年建成投入使用。

  (二)清淤疏浚工程

  辖区河流的旱季流量很小,下游受海水顶托,淤积较为严重,2006年初开始实施凤塘河、皇岗河淤泥清理与处置工程,计划到2010年,基本完成辖区内主要河流的清淤疏浚工作。

  (三)凤塘河河口生态恢复工程

  在凤塘河出口段东面现有鱼塘基础上建设人工湿地景观园区,营造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使之与红树林天然湿地共同构成红树林地区的大湿地系统。

  第五章  循环经济发展政策与措施

一、实现法制化和标准化,提供有力支撑

  (一)落实法律法规,完善配套措施

  1、认真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循环利用的意见》,以及《深圳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深圳经济特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深圳经济特区资源综合利用条例》、《深圳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深圳市清洁生产实施意见》等国家、省、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依法促进能源和资源消耗减量化、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2、加强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的研究,借鉴国内外经验,结合我区的特点,制定和完善福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相关规章制度,使循环经济的实施有章可循;以《深圳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为依据,对区已出台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梳理、整合,形成较健全的、协调统一的循环经济制度体系。

  (二)加强标准建设

  结合我区实际组织制订一批地方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健全资源节约标准体系。重点围绕节能、节水、清洁生产、再生资源利用等领域,加快制订和出台循环经济的相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作为指导企业和社会组织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评价循环经济工作绩效和执法部门开展监督监察的科学依据。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我区的实际,优先制定社会公共管理服务类的标准,如《生态科技园区建设标准》、《绿色机关建设标准》、《绿色医院建设标准》、《绿色学校建设标准》、《绿色企业建设标准》、《绿色商场建设标准》、《绿色家庭建设标准》、《生态社区建设标准》、《生态公园建设标准》、《环保公厕及垃圾转运站站建设标准》、《垃圾处理规范》等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重点资源节约再生利用的相关标准。

  (三)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健全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健全市、区互动的相关统计制度和畅通的统计渠道,并把循环经济主要考核指标逐步纳入区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相应的行政责任追究机制,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的长效机制。

  (四)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

  认真落实我国现有的循环经济法规,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监察管理制度,加大循环经济执法力度,制止各种资源浪费行为,促进资源节约工作深入开展,在现有的法律框架范围内全力推进循环经济。

  二、完善组织体系,统筹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一)完善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职能

  进一步落实政府作为循环经济制度和规则的设计者、法律法规的执行者和监督者的职能。进一步强化区发展循环经济领导小组职能,明确推进循环经济的主要职能部门,结合政府职能的转换,梳理各部门的职责,把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分解到各部门,同时协调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形成我区循环经济推进协调工作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推动循环经济进程。

  (二)建立区领导定期对话沟通机制

  通过不定期到循环经济企事业单位调研、召开相关企事业单位座谈会、在区政府网站上设立主管区长信箱等手段,建立区领导与发展循环经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对话与沟通机制,掌握辖区循环经济发展动态,及时解决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的实际困难,提供相关的政策咨询和服务。

  (三)建立循环经济专家咨询制度。

  加强与相关的循环经济研究机构、高校深圳研究生院、行业协会的合作,建立我区循环经济研究培训支持网络,***国际循环经济发展态势,分析国际国内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研究我区发展循环经济的中长期规划及政策措施等问题,协助进行循环经济相关业务培训工作。

  在区决策咨询委员会下,成立发展循环经济专家顾问小组,负责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规划、项目评选、论证,对需扶持的企业、项目等由专家评审把关,提供决策咨询建议。

  (四)发挥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的作用

  积极发展非赢利性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把相关的服务和协调职能转给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发挥在政府与企业和公众之间、社会各类组织之间的沟通和桥梁作用。加强行业管理,发挥好行业协会、同业公会、学会、商会等的牵头协调作用;鼓励社会团体和中介机构参与循环经济政策研究、法规制定和技术推广,协助政府开展社会宣传,组织社区群众和志愿者参与垃圾分类、废弃物资回收等社会公益活动;支持、扶持各类专业服务、中介服务、咨询服务机构开展对循环经济的服务,特别要在法律法规、信息、规划方案设计、循环经济效益评估、技术合作与引进咨询等方面提供市场化服务。

  三、落实发展规划,优化经济结构与布局

  (一)贯彻落实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我区的长远发展战略,抓好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的落实,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总量消耗、减少污染产生量纳入全区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二)制定循环经济推行与实施的专项规划和计划

  在循环经济近期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区生态保护和建设规划以及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明确推进目标和重点,各相关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计划。

  (三)做好静脉产业[2]及垃圾管理的规划

  随着垃圾管理思路的转变,垃圾回收处理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要在研究确定目前和今后垃圾的产生量、垃圾的成分和构成以及垃圾分布特点的基础上,按照循环经济理念统筹规划、科学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做好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提高废弃物的资源化率。

  (四)将循环经济研究纳入区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鼓励企业研究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包括大幅度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先进的与环境友好的制造业技术,以废弃物为原料的新型工业技术和体系等。

  四、完善政策体系,加大循环经济扶持力度

  制定和完善推动发展循环经济的优惠政策,形成促进福田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政策环境。引导和调节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的行为,以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

  (一)加大财政支持,促进快速发展

  1、努力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影响,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切实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投入,积极推动资源节约利用、开展清洁生产、鼓励再生资源利用等领域建设,通过政府投资、财政贴息、优惠贷款等途径,引导民间资金、建立循环经济发展基金等方式,募集资金用于生态工程、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技术攻关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

  2、安排循环经济专项经费,加大对循环经济项目的倾斜扶持,重点对辖区内循环经济产品进行研发、生产、投资的企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和改造项目,生态园区(产业集聚基地、孵化器)和生态社区建设、重点示范工程等进行扶持;表彰和奖励对辖区发展循环经济有突出成绩或贡献的单位、组织和个人。

  3、对资源使用大户提出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的具体指标和时间节点。对行动迅速、效果明显的企业给予相应的奖励,对行动不力、效果较差的企业给予相应的惩处,惩罚性资金要达到或超过污染治理的投入。

  (二)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1、支持鼓励发展都市生态工业,限制污染严重产业的进入,保证增量部分不再对环境造成新的损害;用生态工业学的观点改造现行工业系统,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积极措施恢复环境生态的本来面貌,逐步弥补以前对环境的欠账;从城区产业结构调整中挖掘减物质化的潜力。

  2、实施电子废弃物及危险废物收集资质政策。提高此类企业进入门槛,由具有专项资质企业控制该类废弃物的收集、处理,建立生产企业和流通领域之间的回收网络,防止无序竞争和造成二次污染。

  3、率先解决结构性污染,坚决淘汰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没有市场、治理无望的生产工艺、设备和企业;将开发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列入规划的发展目标。

  4、大力发展以金融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以知识为特征的创新创意产业,以高科技为主的先进制造业。以产业集聚为抓手,推进生态产业链和生态园区的建设,挖掘减物质化的潜力。

  (三)加大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

  1、把发展循环经济项目纳入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政府投资项目要把循环经济列入重要的考核内容,并在投资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充分发挥区循环经济专项资金作用,重点扶持节能、环保等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与产业化发展项目,向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项目倾斜;建立和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机制,加大示范项目的培育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2、进一步完善投资管理相关规定。政府投资项目在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中必须编写循环经济相关内容;政府投资项目应当在技术和经济许可的范围内,优先采用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设计方案、工艺、材料和技术设备;规范完善社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办法以及项目评审制度,在计划立项审核中,明确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必须按照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3、制订循环经济评审的标准体系,对新建、扩建的项目、旧改和园区产业置换等申报核准和备案前进行生态和环保专业评审,严格限制建设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物产生量大的项目,禁止建设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项目。

  (四)鼓励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

  1、制定废物资源化、再利用的激励性经济政策,完善鼓励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的政策。倡导消费未被污染或者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推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支持绿色产品生产企业的发展;引导消费过程中对垃圾的正确处置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改变公众对环境不宜的消费方式和行为,减少对一次性产品的使用和依赖,从城市的产品功能上挖掘减物质化的潜力。

  2、制定有偿使用环境资源政策。强制企业或消费者承担外部不经济成本,控制企业为了获取最大额外利润而不考虑资源环境的成本,如过度包装、一次性产品等生产或消费行为。

  3、制定强制性污染排放标准和污染收费政策。强制淘汰高消耗的落后技术,以重点污染控制和短缺资源循环利用为目标,以清洁生产体系为基础,逐步推进排污许可、持证排污、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辅之以惩罚性收费、收支两条线等配套措施。

  (五)加大循环经济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1、在现有人事政策许可范围内争取出台一系列倾斜政策为辖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营造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人才环境,对辖区企事业单位引进具有循环经济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的中高级人才,给予优先安排,同时在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在调干和招调工入户指标上,重点引进循环经济领域有丰富管理经验和技术优势的专业人才,为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2、把循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纳入区重点引进人才目录;把环保企业纳入重点引进人才的企业目录;对于在清洁生产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企业,在企业引进人才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在区优秀专家评选中,对循环经济方面贡献突出的专家给予适当奖励。

  3、加大循环经济类人才本土培养的力度,引进培训机构,增强循环经济领域的师资力量,探索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办学的模式。

  五、完善技术体系,提高创新能力

  (一)推广使用成熟的循环经济相关技术

  如节水技术、节能技术、节材技术,以及房地产开发中的“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

  (二)大力推广使用循环经济的一般技术工具

  如物流分析方法(MFA)、生命周期评估(LCA)、环境设计(DFE)、生态产业园区(EIPS)、可持续生产和消费(SPC)等。

  (三)推动重大技术示范项目的研发

  以解决我区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共性和关键技术为重点,选择具有广泛推广前景的先进技术,加强科研合作,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的科技资源,重点研究开发能源消费的减量化和综合利用技术、建筑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城市垃圾的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处理技术、包装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等。

  (四)支持企业开展循环经济研发

  支持企业开展循环经济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支持企业参与循环经济有关技术标准的制定,支持企业知识产权的申请、维护和产业化。实施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资助计划,重点支持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迅速发展,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

  六、加强宣传教育,促进公众参与

  (一)完善宣传教育网络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达成共识、普遍参与。为此,需要建立包括学校、企业、机关团体、社区在内的、覆盖生产和消费各领域的宣传教育网络,通过不懈的宣传、教育和实践,逐步加深全社会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的重视和认知,普遍提高广大市民的生态安全和环保意识,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营造“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发布制度

  定期在权威媒体向社会公布“福田区城市环境质量”指标及相关报告。建立企业发展环境公开制度,鼓励公众监督企业的环境行为。与环境评估和巡查制度相结合,促进全社会参与循环经济的建设。

  (三)创新宣传教育方式

  要不断创新宣传教育的方式,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宣传材料要有层次性、可读性,突出重点,深入浅出。将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与科学技术的普及相结合,与社区活动相结合,与全区的重大活动相结合,与区的重大工程相结合,与法制宣传教育相结合,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强大声势和舆论

  (四)落实宣传教育措施

  1、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力量分别编写循环经济的“干部读本”、“居民读本”和“学生读本”,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重点进行差别化教育

  2、制定循环经济培训计划,将相关内容列入公务员、中青年干部、处级干部、高级知识分子等例行培训之中。根据实际需要增设专题短期培训班,并作为干部年度考核内容之一。

  3、确定若干宣传教育示范社区,落实不同示范内容,依托基层组织,开展循环经济工作试点,不断总结经验,在全区推广。被选定试点的单位,该项工作的进展情况作为年终考核内容之一。

  4、在幼儿园、小学、中学普及开展循环经济基本内容教育,作为全体教职员工行为规范内容之一;适当组织志愿者队伍,参加幼儿园、小学、社区的宣传教育工作;在全区推广“社区绿色课堂”,带动“三化进社区”活动,利用媒体进行消费体系循环经济建设的宣传和倡导,推进消费体系循环经济发展的社会化。

  5、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力量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单位、重点社区的宣传教育,并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将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落在实处。

   

   


   

  ***一:规划编制依据

  一、法律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深圳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

  《深圳市节约用水条例》

  《深圳市资源综合利用条例》

  《深圳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

  二、相关规划

  《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

  《深圳生态市建设规划》

  《深圳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

  《福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

  《福田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一五”规划》

  三、重要文件

  《***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

  《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决定》

  《深圳市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近期实施方案(20062008)》

  《深圳市创建节水型城市和社会行动方案》

  《深圳市建设局关于推动建筑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实施细则》

  《深圳市环境保护局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行动计划》

  《深圳城市管理局发展循环经济行动纲要》

  《福田区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工作方案》及5项配套政策

  《福田区关于营造自主创新环境、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区的决定》

  四、其他资料

  《福田区统计年鉴》

  《福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各年)

  《实施“环境立区”战略,全面推进中心城区的科学发展》(2006926福田区第五次党代会)

  《福田区政府工作报告》(20061018福田区五届人大一次会议)

  [1]据区科技局提供统计资料

  [2]所谓“静脉产业”,就是指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再资源化。与之相对,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传统产业,就被称之为“动脉产业”,它们共同构成了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2023-09-17 22:53:48重新编辑
深圳公明镇楼村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楼村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西田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塘尾莲塘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塘尾兴华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田寮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田寮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田寮塘口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田寮村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田寮村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田寮村第四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田寮村第五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田寮村围园第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田寮第七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田寮塘口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蒋石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蒋石下村恒心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将石村将围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蒋石大围沙河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李松蓈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李松蓈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楼村狮山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莲塘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长圳恒泰裕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马山头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上村下南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上村元山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上村美宝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合水口宏茂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合水口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大英县扶贫开发局关于开展周末卫生大扫除活动
  2. 大英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大英县易地扶贫搬迁迎检工作方案的通知 
  3.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09 05:16:38
  4.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07 11:43:24
  5. 助力文明大英盐井在行动
  6. 河边镇传达学习大英县六届一次党代会精神
  7. 洋溪镇三到位推进12345政府服务热线二级平台工作
  8. 内江在疫情防控中书写民生答卷
  9. 大英中学上榜全国示范
  10. 内江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筑牢疫情防控基础
  11. 遂宁高新区召开上半年消防工作会暨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动员部署会
  12. 嘉禾街道办事处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宣传活动
  13. 遂宁高新区加快打造宜居宜业生态新城
  14. 银企座谈助推盛马化工可持续发展
  15. 象山镇召开第一轮脱贫攻坚对手赛
  16. 通仙乡三个着力抓好四好村创建
  17. 象山镇召开脱贫攻坚专题会议
  18. 象山镇立足四个先行确保两委换届精细化
  19. 金元镇三向借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20. 大英县四到位力保退捕渔民转产就业
  21. 工作会现场回顾③不甘平庸四个同心同向汇聚园区高质量发展合力
  22. 卓筒井镇开展机关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23. 正式上线生态环境厅三线一单应用平台面向公众开放
  24. 大英县行政审批局关于同意大英芽芽乐幼儿园成立登记的批复
  25. 遂宁经开区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二次推进会
  26. 隆盛镇入门开展疫苗接种行动
  27. 资中县委政法工作会议暨全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总结会召开
  28. 邵革军调研督导经济开门红工作时强调抢抓机遇促发展大干实干开新局
  29. 天保镇组织观看省内外安全生产事故教育片
  30. 经开区税务局开展涉税中介服务人员专场座谈会
  31. 红色驿站协建的人才工作站获市级资金支持
  32. 河边镇开展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活动
  33. 县发展改革局开展三个一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34. 大英县扶贫开发局开展周末卫生大扫除志愿服务活动 
  35. 市扶贫开发局调研大英县移民后扶工作
  36. 提高效能做实财政服务凝聚力量深化票据改革
  37. 县机关事务保障中心开展政府办公楼消防体检工作
  38. 大英县应急管理局卓筒井镇顺利通过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现场评定验收
  39. 现代农业园区开展我为家乡带特产直播宣传活动
  40. 夜校课堂七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41. 船山区调整农村学校布局推进均衡发展
  42.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大英校区项目推进情况
  43. 象山镇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关于进一步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通告
  44. 县科协三贯穿扎实开展机关效能建设
  45. 东兴区双桥镇盘活撂荒地播种新希望
  46. 大英县象山镇农村宅基地和建房审批公告
  47. 全市老年人体育工作会在大英县召开
  48. 中共大英县水利局机关委员会多形式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49. 船山新闻畅通南向通道研讨会召开
  50.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19 02:34:49
  51. 学百年党史聚双创活力——县双创中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52. 通仙乡召开脱贫攻坚查问题补短板强弱项活动暨秋季攻坚工作会
  53. 象山镇345工作法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
  54. 通仙乡创新举措推进绿色扶贫
  55. 宣讲全会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56. 天保镇召开村(社区)两委换届业务培训会
  57. 回马镇开展敬老院安全用火用电专项检查
  58. 金元镇实践壮大公共文化服务
  59. 市纪委监委机关党委书记柏刘亚一行到宋井桃源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60. 唐家湾社区创文明城市志愿者行动
  61. 青岗镇一事一议重落实
  62. 金华镇总体规划出炉
  63. 市委召开六届26次常委会议
  64. 大英经开区领导带队赴企业开展节前安全环保检查
  65. 卓筒井镇召开中国宋风古井桃源乡游第一村工作调度会
  66. 县质监局认真做好315维权服务
  67. 大英县公安局关于做好2018年建议和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
  68. 经开区2019年党建工作会召开
  69. 北京纳通公益基金捐资助学暨大英孤困儿童救助项目签约
  70. 大英17名优秀农民工创业者成功加入遂宁市返乡创业协会
  71. 大英县组织参加全省殡葬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72. 天保镇开展八一慰问活动
  73. 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大英县民政局党支部积极开展党员双报到工作
  74. 河边镇召开镇村干部大会
  75. 大英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再获企业致谢锦旗
  76. 大英县政府五届65次常务会议召开
  77. 大英县隆盛镇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78. 农工党遂宁市委领导调研蜀泰化工新厂建设并指导工作
  79. 祖国大英向您致敬丨主题教育歌咏比赛
  80. 五一小长假射洪旅游经济持续增长
  81. 虎林村致富路上的领头羊
  82. 县发展改革局在玉峰镇水阁村开展
  83. 我县大力开展作风建设
  84. 市城管执法局组织召开高铁沿线安全环境隐患问题整治工作推进会
  85. 邵革军邓正权向全市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离退休教师致以节日祝贺和崇高敬意
  86. 在这堂主题党课上市委书记邵革军给大家讲了啥
  87. 遂宁七中2021届高考百日誓师活动报道
  88. 卓筒井镇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工作总结
  89. 认清形势把握重点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我县召开2015年二季度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90. 天保镇沙石咀村开展四好户评议活动
  91. 通仙乡多举措推进省级森林小镇创建工作
  92. 智水乡召开基层党建11项重点工作推进会
  93. 大英县召开今冬明春服务农民工工作推进会
  94. 卓筒井镇集中环境整治绘就大美大英
  95. 金元镇评定推动加强组织建设
  96. 大英县积极推进村村通乡村客运工作
  97. 刘德福调研安东石油项目建设
  98. 成都获批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99. 县民政局扎实推进村(居)民委员会建设
  100. 县广电局严把三关加强荧屏净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