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上海评选第二届社会建设十大创新项目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1月26日发表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的精神,落实市委1号调研课题“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有关工作要求,及时汇集、总结、宣传、推广本市社会建设的实践成果和新鲜经验,不断激发本市社会治理的创新活力,由上海市社会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上海市社会建设研究会、上海社会建设网承办的“第二届上海社会建设十大创新项目评选活动”,已于今年7月正式启动,经申报、初审、复审、终审等阶段,最终评选出“社会建设十大创新项目”。
    日前,经评审委员会初审,依据“创新性强、示范性强、实践性强、认同度高”的标准,从100个申报项目中遴选出50个候选项目,项目内容公示如下。
    为了方便社会各界参与评选,本次活动专设手机微信公众投票渠道,热诚欢迎广大市民关注“上海社会建设”微信平台积极参与本次票选活动。
    1.“12345”市民服务热线建设
    2012年,针对全市230多条政务热线并存、市民多头求助的局面,市政府决定建立“12345”市民服务热线。在市领导关心指导下,热线统一思想,厘清思路,明确发展方向,秉承“市民至上、倾心服务”的宗旨,坚持“服务市民”和“服务政府”的理念,对标“纽约311”,努力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政务类服务热线。
    热线通过建立完善规章制度,细化工作流程,推进规范化建设;加强工作部门联动,统筹政府服务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厘清权责,简化程序,推进问题解决,提升市民满意度;与市政府督查室、市监察局建立“三位一体”的联合监督机制,促进行政效能建设;加强社情民意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热线开通以来共接听电话2915035个,日均4100个,办结率98.32%,综合满意率90.17%,收到市民表扬信、电6854封/次,锦旗25面,2013年被评为全国“金耳唛杯”最佳呼叫中心。热线知晓度和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在上海城市运行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2.上海市“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
    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促进上海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11年4月市教委设立了上海市“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在市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由市教育科研机构、市有关教育媒体人员和本市43所公办中小学校组成紧密型研究-实践共同体,积极回应上海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教育问题:建设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提升办学品质,更好地为就近对口入学的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新优质学校”聚焦学校“教与学”的变革,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学校教育从“育分”走向“育人”,实现学校的持续进步成长。
    项目组通过挖掘学校经验的样本意义和推广价值,利用多种媒体向公众传播,43所学校中有一大批已成为老百姓认同的“家门口的好学校”,为普通公办学校内涵发展树立了标杆。目前,全市有200余所义务教育学校进入区域层面的“新优质学校”创建行列,一批走向“新优质”的公办学校,其学生在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在国际PISA测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此项目得到教育部、市委市政府领导以及***督导团、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咨询专家的充分肯定,中央有关媒体相继进行报道,在全国产生一定的影响。
    3.实有人口管理工作“社区实施”项目
    2013年起,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推进实有人口管理工作“社区实施”,将实有人口、实有房屋“两个实有”全覆盖管理的成功做法经验向社区延伸拓展,依托上海市实有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二期),以居(村)委“实有人口信息采集室”建设为载体,整合社区力量,逐步实现“实有人口信息采集室”规范化、居(村)委实有人口管理工作制度化、居(村)委实有人口信息质量标准化。截至目前,全市已有4819个居(村)委开设了“实有人口信息采集室”,为5800余名居(村)委书记、主任开通了实有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二期)应用权限,并结合居(村)委日常工作对实有人口信息的实际需求,不断完善系统功能,直观展示、系统分析辖区实有人口状况。
    通过实有人口管理工作“社区实施”,不仅激活了社区“造血”功能,使实有人口信息质量得到了质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实有人口基础信息的分析、应用已成为有效支撑居村委干部开展社区建设、管理和为民服务各项工作的“利器”。
    4.“桥计划”——社区边缘人群家庭支持服务
    根据***最新颁布的《社会救助办法》鼓励社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规定,2013年11月市民政局委托市社工协会开展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工作的试点项目——“桥计划”,参考了国际反贫困工作的经验,建立了社区综合干预边缘家庭的工作系统。
    以外滩街道两个居委为试点,对55个边缘家庭进行需求评估,针对性开展儿童营养、青少年成长、家长教育、精神疾病患者服务、长者心理减压、就业指导、房屋改造等服务。提供探访440次,专业活动60场,覆盖1500人次,边缘家庭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产生较强的被支持感,逐步降低低保依赖程度,寻求家庭新发展。
    社区发展模式下的“桥计划”项目推动救助从“补救型”向“发展型”转变,取得两个进展,一是救助服务专业化问题,二是解决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立体式人力资源系统建设和专业化服务引进机制,让受助家庭在社区就能得到社会支持和专业服务,家庭功能和社区功能同时得到增强。试点项目为桥计划推广打下基础。
    5.“爱启新航”临释人员回归教育服务项目
    刑释人员因社会适应不良而重新违法犯罪的问题一直是困扰上海社会繁荣稳定的突出问题。为此上海市新航社区服务总站策划形成“爱启新航”临释人员回归教育项目,开创性地将专业帮教服务以项目形式提前至本市唯一的出监监狱——上海市五角场监狱,并在上海市爱心帮教基金会的资金支持下,自2013年8月开始针对上海市各监狱转押到五角场监狱的沪籍临释放服刑人员(提前3个月)开展回归教育,加强监狱和帮教社工间的无缝衔接,助其顺利回归社会,进一步促进了本市安置帮教工作的开展。
    一年来,项目累计为539名2599人次的临释人员开展“一对一无缝衔接”,生命、挫折教育和家庭关系讲座,“绿色航线”社会实训模拟,“心灵导航”心理帮教服务等专项服务,临释人员对项目的满意率达93.3%。据对682名临释人员释放后的***统计,所有人员均落户,56%的收入稳定生活规律,79%的有固定居所,96%的能遵纪守法且得到家庭接纳和支持。目前,第二期项目在进一步完善后继续在监狱得以实施。
    6.青年就业“启航”计划
    近年来,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青年就业问题日益凸显,本市青年就业面临着青年失业人数上升、高学历失业青年人数上升以及长期失业青年比重上升三大挑战。为切实做好青年促进就业工作,从2012年3月开始,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与团市委联合推出、市、区就业促进中心等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主实施了扶持失业青年就业“启航”计划。
    针对失业青年的兴趣特点,紧扣长期失业青年的症结,“启航”计划以“请出家门,引入校门,走进厂门”为工作导向,重点采取了建设一个长期失业青年信息库、建立一支“启航”导师队伍、探索一套适合青年人的职业指导模式、帮助制定落实一份就业计划书、开展一系列专项活动等“五个一”工作举措,全方位提升面向失业青年的就业服务水平。
    “启航”计划实施两年半来,与“启航”计划实施前相比,本市登记失业青年人数减少了17.7%;长期登记失业青年人数减少了27.8%;长期登记失业青年人数所占比重下降了12.7%。
    7.上海市民文化节
    2013年3月23日,市文广局牵头举办的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正式启动,贯穿全年,覆盖全市;探索“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各方参与、群众受益”的办节新机制,实现了“百个社区大展示、万支队伍大竞技、社会各界齐参与、千万市民共享受”的目标;吸引、凝聚多元办节主体和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为百姓圆梦提供舞台,为城市文化氛围的营造提供支撑。全年开展活动近50000项,惠及大众2900多万人次;举办合唱、舞蹈、美术、书法、创意等十大市级赛事;全面展示了近年来上海公共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和市民群众的文化风采。市民文化节在全市形成浩大声势,各大媒体竞相报道,被评为2013年“上海十大新闻”之一。
    市民文化节在发动和组织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理念与举措上均多有创新:一是政府转变职能,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二是为群众搭建圆梦舞台,极大地激发了老百姓自主参与的热情和创作的动力;三是落实文化惠民,推动基层文化设施的软件升级。其整合资源、融合发展、拓展服务的平台效应逐步显现、放大,以文化建设有效促进了社会建设。
    8.上海市舒缓疗护(临终关怀)项目
    安宁舒缓疗护服务是老年护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城市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为提高晚期患者临终生命质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和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2012年,作为市政府实事项目,本市在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晚期患者提供居家和机构相结合的舒缓疗护工作,开了全国之先河。
    项目总投入2437.86万元,共开设舒缓疗护病房80间,床位226张。2012年收治病房患者377人,居家舒缓疗护服务115人。2013年收治患者1403人,平均每人每天床日费用181元,病人满意度99.39%,家属满意度98.9%,社区居民临终关怀知晓度82.95%。以巩固试点成绩为重点,落实规范服务、协调支撑政策、鼓励居家服务、稳步推开试点、加强理念传播。2014年,再次将舒缓疗护(临终关怀)作为市政府实事项目,年内将完成新增1000张舒缓疗护床位,其中机构床位600张,居家床位400张。截止至2014年9月,本市目前共有76家市级舒缓疗护试点,在18个试点的基础上,2014年较2013年新增58个试点,2014年底将全面完成试点病区改建。
    9.创新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创办市民体育大联赛
    2013年,上海市体育局以市民需求和项目发展为导向,创办了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有效激发了各类社会主体参与、推广体育健身的热情与活力。2013年共举办10个大项赛事2669场比赛,吸引了128万市民参与;2014年赛事项目拓展到38项,参与人数预计将突破150万人。
    办赛过程中,市体育局从创新社会管理角度入手,围绕管办分离、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推进群众体育赛事社会化、市场化和办赛主体的多元化。在2013年建立体育协会扶持机制的基础上,2014年又探索引入竞争机制购买赛事服务,按照“委托运作、全程公示、多方参与”的原则,以公开招投标的形式来确定大联赛的赛事承办单位,并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加强对政府购买服务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此举大大加快了本市群众体育的社会化进程,增强了体育协会的市场意识和竞争能力,实现了从“闭门办体育”到“开门办体育”的转变,也提升了群众体育赛事的含金量,标志着上海体育改革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在本市乃至全国引起广泛关注。
    10.业委会组建、改选及物业达标补贴服务项目
    2011年4月1日,新修订的《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明确要求,街道办事处负责落实辖区内住宅小区综合管理工作制度,指导监督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组建、换届改选和日常运作。区房管局和凉城新村街道创新思路,通过培育专业化的社会第三方团队,从事业委会组建、改选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还承接政府委托的售后公房物业服务达标补贴评估工作,以及物业矛盾的化解和物业法规政策的培训指导。
    “新家园”自成立以来,完成了88个小区的业主大会组建换届工作,受益人数近9万人次;完成了近183个售后公房物业达标补贴的检查验收和考核评估工作,受益人数近30万人次;化解处理200多起小区综合管理方面的矛盾和信访件;开展各类培训80多次近5000人次;为9个物业服务空缺的“老大难”小区重新引入物业服务企业;同比各类物业矛盾减少60%以上。
    目前“新家园”的模式在全区得到推广,8个街道都建立了分所,项目情况完成良好。“新家园”的公益性和第三方的属性也为化解小区的物业矛盾和问题找到了一条好的出路。
    11.上海市残疾人个性化辅助器具适配服务
    残疾人足不出户,通过网络可以申领到自己需要的常用辅助器具,还可以在线浏览辅具电子书,辅具政策、辅具产品介绍尽在其中,残疾人进入“辅具虚拟展馆”就可以看到各种琳琅满目的辅具产品,还可以了解辅具的结构,观看辅具使用的视频演示,辅具工作人员借助乐派录入终端可以实现从服务对象筛查、评估到辅具适配后的效果评价全程信息化操作。2012年被科技部和财政部立项为第一批科技惠民项目的《上海市残障人群康复辅助器具技术集成及应用示范》,为上海建立信息支持、服务提供、监测评价为一体的残障人群辅助器具服务平台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2012-2014市残联“为1万名残疾人补贴提供个性化辅助器具适配服务”连续三年被列为市政府实事项目,使辅具服务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辅助器具工作迎来了飞跃式发展时期,残疾人通过辅具器具消除或减轻了残疾造成的障碍,提高了生存质量,增强了社会参与能力。
   12.少年儿童的健康保护伞——上海市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基金
    上海市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基金(以下简称互助基金)是由市红十字会、市教育委员会、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1996年联合创建的公益性、非营利的医疗保障互助基金。互助基金由广大少儿家长按年度缴纳一定费用,实行全市少年儿童住院和大病门诊医疗费用的统筹,实现了参保人群共同承担疾病风险的机制。该项保障制度目前覆盖全市近220万0-18岁的少年儿童(其中非沪籍常住少儿占三分之一),涉及本市约四分之一的家庭。作为全国首创且至今仍为唯一的在省市范围内统一实行的少儿医疗保障模式,是对本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也是来沪常住人口子女的一种主要医疗保障形式。社会组织参与、政府部门推进和参保人群互助共济,为创新上海少儿医疗保障模式做出了积极贡献。
    少儿住院互助基金成立18年来,已经累计为140余万人次的患病少儿支付费用约15亿元人民币,极大地减轻了患病少儿家庭的经济负担,被广大家长称为“生命绿卡”,“孩子们的保护神”。
    13.“老小孩”网络社区助力老年人融入社区
    截至2014年7月底,由上海科技助老服务中心建设的老小孩网帮助了十余万老人学会使用网络,拥有十五万老年用户、300多个兴趣群组、近500位老年志愿者,践行网络让更多的老人融入社区、快乐生活的宗旨。正如一位老人家所说:在老小孩社区一不经意间身边掉满了果实。老小孩就是老人相互成就、彼此需要并成为骄傲的社区。
    主要做法如下:
    1、开展“二小时”公益培训,帮助老人学会融入网络社区的方法,提高科学素养。
    2、建设网络社区,以“筑巢(建立网上家园展现风采)——织网(以兴趣、经历、地域为划分,建立各类群组)——互助(建立以生活、学习为核心的互助社区)”为特色。
    3、组建社区管理团队、志愿者团队,实现网络社区自治,提升老人的自我价值感。
    4、整合资源,共建为老服务联盟,推动社会力量助力老人融入社区。
    老小孩网络社区连续荣获优秀网站称号、孝亲敬老模范单位、十大公益项目潜力奖等,荣誉说明了我们所取得的成效。
    14.村村都有“草根宪法”
    从2010年起,浦东新区合庆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以“草根宪法”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模式。基本思路和做法是:以推进村民自治体系和村民自治能力建设为目标,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及实施细则》手册。手册由村民制定,每村一本,家家都有,人人遵循,被上海市委组织部誉为“草根宪法”。以激发村民自治主体意识和村民自治活力为主线,构建村民自治机制,即:“村官民选、村策民决、村情民知、村事民定、村财民管、村务民督、村绩民评、村利民享”,被村民誉为“32字自治经”。以村级党组织价值观引领为保证,发挥党员及村民作用,按“有法依法,无法依规,无法无规,村民自治”原则推行村民自治,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许多问题得以落实,许多难题得以***。
    “草根宪法”实施效果显著:村民的利益得到保障,权利得到维护,呼声得到回应;各村的形态、业态、生态、心态有了很大的改观与提升,村民对村干部的满意率从2010年的86.2%提升至2013年的97%。“草根宪法”村民自治模式被《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重点报道,被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纳入为“全国群众工作法”50个重点案例,时任市委书记俞正声视察合庆镇时作了充分肯定。
    15.“潮汐式”停车
    2012年3月,浦东新区塘桥街道办事处通过“社区共治”对停车资源进行整合,探索出独特的“潮汐式”停车模式,即白天居民小区的停车位空出来,让商办楼里的车分流到居民小区,晚上商办楼的空闲车位则供给社区居民停放车辆,协商制定《“潮汐式”停车公约》和实施程序,明确权利义务、保障机制、违约责任,实现了“停车有位、停车有序、互利共享、合作共赢”的目标。
    此模式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解决停车难,更在于推进了基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科学化。其一,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商务楼、社区单位、交通管理部门等跨界合作,构建起社区停车的治理体系;其二,公共停车资源的整合、潮汐停车公约的制定、错时互补停车的实施等,显示出街道治理停车难的破题能力;其三,强化停车管理、倡导文明停车、共享停车资源等举措的有效实施,反映了基层自治主体的文化自觉。
    目前,塘桥社区实施“潮汐式”停车的潮汐点已经达到18个,解决停车位833个。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走基层第一手调查】、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及《解放日报》等数十家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16.公益项目的“淘宝”平台——“淘公益”
    为解决目前志愿服务领域普遍存在的“活动碎片化、动员社会化程度低、激励方式单一、多头管理”等难题,促进公益领域资源流动,浦东新区团委于2012年12月推出了全市首个以需求为导向、项目为核心的公益平台--淘公益。借鉴“淘宝”模式,打造集网站、移动端、新媒体为一体的公益淘宝平台,为公益领域四大群体提供一站式服务。即:让志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自由“淘”公益项目;让公益社团找到需要的志愿者和社会关注;让企业的社会责任目标和社会需求有效对接;让受助者真正得到有效、专业的帮助。
    淘公益上线近2年来,共有注册公益社团402个、志愿者34214位、公益活动597个、爱心企业15家、大型公益专题7个、新媒体观众2万多人、日访问量约2000人次。通过实现“时间银行”功能,以荣誉、快乐、学习、成长组成的“四大计划”进一步激励志愿服务,开创了公益领域020、C2C模式。被评为上海市优秀网站、入选上海共青团新媒体案例,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广泛报道,在今年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上女排赛区运用淘公益开展志愿者管理,受到了***书记的点赞。
    17.从“垃圾三村”到“花园三村”的蜕变——“绿主妇”居民自治组织的发展历程
    2011年,在凌云社区(街道)党工委的支持和推动下,梅陇三村党总支以“绿色、健康、低碳、环保”理念为切入口,引导、培育、扶持本土化的“绿主妇”自治组织成长,成为社区工作的中坚力量。“绿主妇”注重培育设计微绿地、微绿墙、家庭有机芽菜种植、“爱心编结”等形式多样“接地气”的自治项目;注重完善居民自治的组织架构,从环保行动小组起步,到注册社会公益组织“绿主妇环境保护指导中心”,再到成立“绿主妇”议事会、“绿主妇”人民调解委员会;注重构建多层次的自治支撑体系,借助体制内外的各种力量,建立多种合作机制。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梅陇三村先后创建成全国科普示范小区、市级自治家园示范点等,“绿主妇”公益组织、“绿主妇”环境保护指导中心被命名为上海市社区优秀学习团队、优秀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今年又荣获中宣部“全国最美人物之节约之星”和“感动上海十大人物”称号。目前,“绿主妇”已作为徐汇区示范性项目推广至其他社区。
    18.社区党群工作社会化中心——“虹梅庭”
    2013年,虹梅社区党工委成立区域性党群工作社会化平台——“虹梅庭”,通过重塑社区成员关系,推动“社区、园区、企业、白领”间的良性互动。建立社区O2O(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形成资源共享机制,解决社区与园区相对割裂,资源难以合理配置的现象,实现需求的有效对接。推广“社区伙伴计划”,视企业、机构、组织为共同的伙伴,建立平等、互信、合作的联盟关系,帮助社会组织、区域内企业实现公益项目和活动的落地,营造社区公益人文氛围。开设“虹学院”课程吸引学员8000余人次,举办400余场各类活动,集聚了30余家社会组织、100余家园区企业、15000余人次参与。打造500米白领生活圈,在漕河泾开发区内开辟若干个公共空间,最大限度地为园区企业和白领提供可及化、社区化的优质公共服务。“虹梅庭”通过构建“区域化党建引领、园区企业协同、白领员工参与”的社会工作体系,探索园区和社区党群工作的社会化运作模式,夯实了社区共治基础,促进了社区与园区的融合发展。
    19.第三方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物业管理
    2012年5月,在田林社区(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和房家园物业管理事务指导中心”正式成立,探索运用社会组织力量解决物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中心服务项目包括:协调开展业主大会组建和换届改选、业委会培训指导、物业公司选聘解聘、物业服务标准评估、小区物业矛盾与纠纷调解等。2013年12月,“和房家园”指导成立了田林社区“业委会之家”,搭建业委会学习交流的平台,群策群力解决小区疑难杂症。在化解矛盾过程中,“和房家园”以第三方的独特角色和专业法律法规知识,为街道、房管办、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业主搭建起充分沟通的桥梁,有效协调和化解各种物业矛盾纠纷。2年来先后接待来访咨询人员1427人次,召开协调会182次,成功解决40起物业矛盾,组织居委、业委会培训指导75次1050人次。居民们形象地用“六个头”来形容和房家园--“业务指导有教头,工作发展有奔头、解决纠纷不用拳头、小区居民得到甜头、规范服务独占鳌头,社区发展有好势头。”
    20.凝聚·服务·创新——长宁区区域化大党建平台
    2009年12月,长宁区“凝聚力工程”学会作为区域化大党建平台正式成立,以“信息的平台、服务的桥梁、党建的载体”为功能定位,联系服务区域单位,以区域化党建带动社会建设,共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共商区域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事务,促进共享共建、互促共融的良好局面。
    四年多来,学会构建“两级机构、三级网络”,区会员138家;10个街镇分会,5个专委会,会员1400多家;居民区工作站联系覆盖小微企业2800多家。形成动员社会的机制,开展“百企帮百家”帮困活动,区域单位参与帮困4000多次,受益困难对象3万余人次,累计帮困金额达1300万元。开展区域化党建理论和“凝聚力工程”文化研究,编辑《论文集》四册收录200多篇论文。成立学会义工总队,引导区域单位投身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等区重大建设和社会治理中来,有近万名注册义工活跃在社区、园区、楼宇内,推进民生关爱、服务企业、文明创建、文化惠民等480多个党建联建项目。
    21.居民发声·自治发力·服务下沉——长宁区“家门口工程”
    近年来,长宁区委、区政府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意愿出发,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过程中,以开展“家门口工程”为抓手,既坚持重心下移,服务下沉,聚焦售后公房小区的路面整修、绿化补种和楼道扶手、凉亭报箱等17类群众有迫切需求的“小而精”项目,解决居民的“急难愁”,又让居民发声,自治发力,将传统的自上而下“定了办”,转变为自下而上“商量办”。通过项目征集充分协商,项目施工共同监督,后续管理各方协同,使原来政府实事项目的“一厢情愿”变成“共同意愿”,政府的“一般号召”变成了社区各方的“共同行动”。
    “家门口工程”实施以来,全区发动100多个居民区共申报项目172项,首批74个项目,覆盖62个小区,这些项目虽看似不大,实则与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正是让群众参与、监督、评价,因此群众的感受度和满意度也有了显著提升。“家门口工程”成为了长宁区创新社会治理,转变政府职能的生动实践。
    22.探索“保调衔接”创新医调机制——长宁区试行新医责险调处医患纠纷
    2013年8月底,长宁区卫计委立足本区实际情况,联合区司法局、人保财险长宁支公司共同创新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新医责险与医调的衔接联动机制,即“保调衔接”的工作模式。这个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以《侵权责任法》为法律基础,符合现行法律环境;以人民调解协议书为理赔依据、实现与医调的无缝衔接;以区域联动投保为特色、突出新医责险的社会管理属性;早期介入、快速理赔为优势,提升了保障的效能。经过前期的探索和实践,我区已形成了“政府搭台、制度保障、多方联动、医调优先、保调衔接”的“工作模式”。截至到2014年4月底,共理赔56例,赔付履行率100%。且赔付的时间比同期增快1.5天。从“保调衔接”试行以来成效已初步显现。首先医患纠纷引出院外,医疗环境得到优化。其次区域联动理赔,缓解个体理赔压力。再次“保调”密切合作、相互监督,得到社会认可。最后“保调衔接”利于卫计委对医疗机构及时监督管理。
    23.品尊一家亲——指尖上的群众工作
    普陀区石泉路街道品尊国际社区是一个高档商品房小区,现入住居民982户,其中,企业家、白领精英占50%以上,25-40岁居民占60%以上。居委会筹建之初,社区干部时常遭遇“敲不开门、见不到人、说不上话”的尴尬。针对上述情况,居委会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创新工作方法,从以往的“舌尖”、“脚尖”拓展到“指尖”。于2010年,建立“品尊一家亲”QQ群,作为听取意见的平台,QQ群不断聚拢“人气”,由当时不到100人到如今几乎每户都参加;2014年,又建立“品尊一家亲”微信群,根据业主特点扩建运动、辣妈育儿等子群,目前,正在筹建单身群、党员群等。品尊居民区借助新媒体优势,变“陌生人”为“一家亲”,通过线上听取意见、线下整改落实,实实在在回应群众呼声;变“牢骚话”为“正能量”,依托网络平台,加强组织动员,业主们自发开展活动,融洽邻里关系;变“事不关己”为“暖意浓情”,睦邻友好的氛围让业主们归属感不断增加。社区管理与居民需求真正实现无缝衔接。
    24.构建“久龄家园”为老服务立体网络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趋势,普陀区立足社区,通过“一网、九圈、百站”配套建设,积极构建覆盖全区层面的“久龄家园”为老服务立体网络。
    一网——区“久龄家园”关爱服务网,由社会组织承接运作,开通62229090热线,依靠点对点的平台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无偿、低偿、有偿的居家养老类、社区助老类服务。
    九圈——街镇“久龄家园”为老服务圈,依托街镇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中心或助老服务社,汇集辖区内的为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等“十助”服务。
    百站——社区“久龄家园”实体服务站,依托社区为老服务设施,与圈形成互动,为老年人提供救急帮难、文化娱乐等服务。
    网、圈、站相互联动,“网”通过特服号直接获取老人需求,“圈”既对接区级服务平台,又根据“站”的需求调配服务资源,可为社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卫生服务、文化活动、精神慰藉等服务。2013年至今,通过网、圈、站联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各类服务18000余次;同时,已运作的8个实体服务站月均服务老人11500人次。
    25.居民区项目化工作,基层民主自治新路径
    为加强创新社区管理,提升居民区民主自治水平,2012年以来,普陀区甘泉路街道开始“居民区项目化工作”的探索。根据各居民区实际情况,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确立项目内容,由居委会牵头组织,居民群众、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及驻区单位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实施,街道负责落实项目经费保障。为确保居民区项目化工作的成效,甘泉路街道规范工作流程办法,加大项目培育和宣传力度,引导形成良性竞争和评价机制,实现了“居民的项目居民说了算”。居民区项目化工作的探索和实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各居民区工作的自主性,满足了多元化社区的个性化需求,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提高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满意度。至今,已形成“社区邻里同乐会”、“慈善互助楼组”、“银发无忧”、“温馨家园”等各具特色的自治工作项目,在融洽邻里关系、开展睦邻互助、关爱高龄老人、改善小区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得到社区广大居民的认可。
    26.协管员和社区工作者队伍整合工作
    闸北区针对基层管理队伍众多、条块分割、效率不高等问题,以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夯实基层基础,优化整合了19支协管员和社工队伍(3513人)。
    通过组建三类六个社会组织,实现了队伍整合、职能叠加、重心下移:一是建立了四个协管类社会组织:在区层面建立以交通协管、社区保安为主体的北区平安服务社,在街镇层面建立三个服务社,从事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综合管理等协管工作;二是建立街镇党群类工作事务所;三是建立街镇社区类工作事务所。
    以政府购买服务、政社互动的方式,实现单一工作领域向综合工作领域转变,促进社会治理系统化、网格化、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取得了五大成效:一是规范劳动用工,保障了员工权益;二是摆脱了条块人员不均、缺人干活的窘境,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解决了为企业服务多头重复的问题,实现“多项事务、一口解决”;四是健全了数据库,解决了基础信息“碎片化”问题;五是构建了区域化政社合作的社会治理格局,激发了社会活力。
    27.居委会减负增能“一点通”
    针对长期以来居委会工作负担重、自治效能低的情况,2013年11月起,虹口区以“一点通”为载体,从7个方面推进居委会减负增能。
    1、梳理、精简下派居委工作任务,形成工作目录,让居委会一目了然,对份外工作能说“不”;2、将各类报表建成电子台账,方便居委登陆、报送、编辑、存档;3、汇编各类相关政策、法规,方便居委干部学习使用;4、将居委“老法师”自治经验制作成视频教程,供居委干部在线学习;5、建立区街两级减负增能把关机制,确保新增居委会工作量符合精简、必须的原则,符合审批程序;6、动态监测、调整居委会工作负荷;7、探索建立自下而上的考评机制,促进居委会以群众满意为导向,把主要精力用于抓好居民自治。
    “一点通”推行以来,居委会实现了份外工作减量化、复杂工作简单化、重复工作数据化、经验交流视频化、工作台账电子化。居委会承担的下派事项由146项减至27项,台账由100本减少到9本,提高了自治效能,夯实了基层基础。
    28.一线应需求,一线解民忧——杨浦区长白街道“民生服务在线”
    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结合自身老城区的实际,将民生服务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切入点,打造“长白民生服务在线”平台,有效畅通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
    该平台委托社会组织管理运作,统筹政府、市场、社会三方资源,依托呼叫中心、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线上受理渠道和居民心愿箱、心愿贴、智慧屋等线下受理渠道,形成了全方位对接民生需求的智慧服务平台。“长白民生服务在线”以“居民申请”为开端,形成递交诉求、一口接单、需求分类、分拣转接、供给回复、回访反馈等六大环节的“流水处理”模式。该平台对服务数据进行实时统计分析,对党政职能部门的服务实现了建议单红绿灯预警、不满意事件说明督办、效能监督检查等功能。对企业、社会组织等服务供应商实行事前资质审核、事中风险控制和事后绩效评估。
    “长白民生服务在线”自2013年初筹建,正式运行六个多月来,仅长白地区已收到建议和咨询1***8项,办结率达99.88%,其做法受到长白社区居民关注和欢迎,也让周边社区居民受益,并被文汇报、“新闻坊”等多家市级媒体关注和肯定。
    29.建设“大妈友好型”社区信息管理系统
    为减轻居委会负担,扼制居委会行政化倾向,杨浦区自2011年起试行社区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操作“傻瓜”,使用“智能”,其“大妈友好型”界面深受居委干部欢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一,将纷繁琐碎的392项事务整合成“基础信息、社区事务管理、查询统计、政务服务、政策公告、自治管理、居委会概论、快捷菜单”8大模块,按工作实际填写,简洁明了。第二,建立强大的字段搜索功能。将人口信息设立贴近居委会工作的搜索字段,仅“老年人”就设置了独居老人、失独老人、纯老家庭老人等,只要点点鼠标就能掌握社区情况,搞定各类统计报表。第三,操作界面尽量减少使用键盘,多用下拉式菜单和鼠标点击,让电脑水平较低的居委干部操作起来也能得心应手。第四,设置不同的权限,职能部门可自行检索,查看居委会对相关工作的落实情况,变向居委要数据为自己查数据。
    下一步,信息系统将与社区几大“中心”进行数据对接,实现社区与街镇、区级政府的信息联网,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智能化运作”。
    30.引领白领翱翔的“海燕”——海燕博客
    上海市黄浦海燕博客公益发展中心经过8年多的创新发展,如今已成为上海影响力最大、生命力最强、拥有上万名成员的白领社团。作为一个创新社会治理的平台,海燕博客立足于白领特点和需求,充分发挥网络功能,集聚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力量,就像一阵清风,在每一时期传递着正能量,树立着社会新标杆。从在全市率先倡导手扶电梯“左行右立”到原创“上海市第一套白领工间操”;从孵化培育沪上第一家白领业余话剧社到旗下发展了11个子社团,涵盖文化、艺术、交友、体育、金融投资、社会公益等多个领域,并对接社区发起“子路厨房”关爱空巢失独老人梦想家园;从茉莉花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到成立沪上第一支“中国梦”白领宣讲团,发起“文庙讲堂”、“书声”——阅读中的核心价值观等系列宣讲活动,“海燕博客”创造了很多项第一。如今,“海燕博客”已日益成为白领的聚集之地、培育之地,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从中脱颖而出,为实现美丽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海燕博客”创始人施海燕进入上海首届社会工作人才评选30强。
    31.社区公益双向认领,公共服务三社联动
    从工作理念和模式看,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秉持“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公益服务理念,采用“三社联动”工作模式,盘活社区(街道)资源,有效推动了社区共建共治。自2011年项目开展以来,社区(街道)与社区单位双向认领了90个公益服务项目,17家社会组织参与承接项目运作,广大受益群众交口称赞。
    从工作实践和做法看,一方面,社区(街道)每年在广泛征求社区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向社区单位开具社区公益项目需求菜单,社会组织受社区(街道)委托承接运作公益服务项目。另一方面,社区(街道)结合社区单位的多元化需求,提供了社区党校及社区学校轮训、心理疏导、社区“大篷车”便民服务、联系服务一本通等多样化的服务项目。
    从工作效果和群众口碑看,通过运作双向认领活动项目,既为社区单位赢得价值认同、承担社会责任搭建了平台,又充分发挥了社会组织专业优势、有效激发了社会组织的内在活力。“我为老人添道菜”、“我和智障儿童手牵手”、“西点烹饪我来学”、“我为文化事业作贡献”等公益认领项目在社区群众中脍炙人口。
    32.从“平面”到“立体”积极推进楼宇立体服务站建设
    为进一步创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方式,优化区域商务软环境,2013年,静安区社建办在前期试点基础上启动了楼宇立体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网络由“平面”到“立体”的延伸。区社建办制定了实施意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实体服务的运作模式。在内容上,以白领需求为导向,盘活楼宇内闲置的空间,引进科、教、文、卫、商等方面资源,提供诸如白领午餐、爱心妈咪小屋等实体化的“一站式”服务,打造“立体化”社区。在机制上,建立了从选址、立项到实施、评估的工作流程。在管理上,形成由物业、企业、入驻商户和楼宇党群工作者多方参与的自治模式。两年来,楼宇立体服务站的建设打破了政府条块、楼宇、企业和社会资源之间的界限,搭建了全方位、多渠道的资源整合平台。目前全区已建立了楼宇立体服务站11个,预计到2017年底,初步建成由20个左右楼宇立体服务站组成的立体公共服务网络,实现立体和平面社区服务网络的无缝对接。
    33.社区居委会约请制度
    围绕“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课题,按照“政社对接、互动共治”思路,静安区启动建立由居委会直接约请相关职能部门、单位共同研究解决居民区实际问题的工作制度:居委开题,社区点将,街道指导;政社合力,***难题,改善管理;形成常态,管理成效,群众测评。在探索实践中,一抓块上试点,全区12个居委会先行,社建办和街道确定专人蹲点指导。二抓总结提炼,汇编试点工作案例提供面上借鉴,制定实施的规范性文件。三抓条线推进,要求条线变“被约请”为带问题主动对接,立足举一反三,促进长效管理。全面推行取得积极成效,一是快速化解管理矛盾,全区72个居民区形成发现到处置扁平化运作机制,今年推进约请事项39个,解决管理难题22个。二是约请情况纳入效能监察,问题解决成效由社区群众评议,促进条线工作务实。三是提升居委会组织协调能力,增强社区干部对辖区社会服务资源和行政管理资源的开发和整合。
    34.静安区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
    静安区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倡导在章程的主导下,以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区域内社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
    枢纽型社会组织坚持党建引领,组建社区服务、社会维稳、青年志愿、公益慈善专业联盟,发挥调查研究、指导培训、交流合作、反映诉求等功能,围绕社会需求开展调研,提出四十余项建议和报告;建立与党政部门沟通协商机制,参与基层自治和协商民主;搭建交流协作、资源整合平台,推动跨界合作,涌现了一批有社会影响力的社会组织和领军人物,引领社会组织健康成长。
    枢纽模式实现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全覆盖,提升了党建工作有效性,将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组织依法自治有机统一,同步加强了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和业务建设。2014年静安获“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枢纽模式是创新之亮点。2014年6月市委主要领导在市委办专报批示:“静安区多年来在探索社会组织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和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的实践中有创新、有突破、有实效。”
    35.以“周周会”平台加强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机制
    2012年以来,闵行区马桥镇党委以“畅通民意、化解矛盾,发挥代表作用和实现群众利益”为主线,建立了以“周周会”为平台的群众工作机制,形成了“层级清晰、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群众工作格局。马桥“周周会”每两周召开一次,以村居为单元,叠加代表作用发挥,将党代表、人大代表、工青妇等各类代表划分到各村居中参与群众诉求收集、办理、反馈等全过程。诉求解决过程中,引导居民参与协商议事,形成居民自治的良性氛围,截至2014年8月19日,马桥“周周会”共累计召开53期,有近5.5万人次参与,共收集诉求786条,答复率达到100%,其中707条诉求得到办结,办结率高达90%。通过“周周会”平台,既创新了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基层载体形式,又为代表提高履职能力、发挥代言监督作用提供了阵地空间,同时也激活了居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增强了议事决策的能力,逐步化解了群众关注的地区热点难点问题,推动了基层自治向利益表达、协商民主的方向深化发展。
    36.多方合力参与社区共治铲除群租
    莘庄工业区党工委、管委会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一些居民区出现的“群租”乱象和顽症,进行了专题研究,深入分析了其中的利益关系和需求状况,采取了疏堵结合的有力措施,试行引入第三方管理的回租方式,探索长效管理的运作模式,开展对“群租”的创新治理,取得良好的社会成效。在工作中,党工委、管委会成立了“群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形成合力,积极开展整治工作,共整治群租房1038套。同时,依托工业区属下鑫泽置业公司和第三方房屋租赁机构青客公司,以市场价回租居民手中的闲置房,按照规定装修后转租企业员工。现已成功回租135套闲置房,不仅从源头上杜绝了“群租”的“回潮”,而且消除了“群租”房带来的安全隐患,方便了社区的管理,构建了房东、中介和房客三者之间良好的利益关系,有效推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目前,回租房有成供不应求之势。
    37.“小马”拉起社会治理“大车”——顾村大居馨佳园联合服务中心建设
    为应对大型居住区大量人口导入带来的挑战,宝山区顾村镇着力推动基层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在管理体制上,突破了传统行政管理架构,组建“镇-社区办-馨佳园联合服务中心-居委”四级管理模式。作为枢纽型的社会组织机构,中心下设市民中心等五大职能科室,负责推进大居日常管理,零距离服务群众工作。在社区服务上,依托镇党委提出的“四三五融六必访”群众工作法,聚焦群众热点诉求,重点解决大居百姓关注的“开门七件事”等实际问题。在社区管理上,搭建“自治+共建”服务平台,通过制定“社区议事园”等制度规范,依靠共治联合会及志愿服务队伍等力量,形成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中心自运行以来,致力于探索城市化时期镇管社区工作的新思路,有效解决了传统管理体系不适应现代城市基层社区治理需求的矛盾和大型居住区在配套推进、群众服务方面遇到的难题。根据2013年第三方机构开展的随机测评数据显示,馨佳园居民满意率高达87%。
    38.宝山区社区管理信息系统
    居委会台账工作既是基层社区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又是长期困扰社区治理能效发挥的瓶颈问题。宝山区政府直面问题,坚持“服务、增能、强基”的理念,以台账减量化、标准化、信息化为突破口,历时7年,探索建立了覆盖全区12个街镇386个居委会、联动全区24个部门的宝山区社区管理信息系统,有力推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基层减负增能。
    社区管理信息系统依托区一级政府公务网,对接实有人口库,将原来108本涉及到736项的书面台账,通过多次调研、实践和改版,统一制定以115项居委会工作清单为核心的“技术、业务、流程”标准。同步建立工作清单准入退出机制及网上汇总统计、网上考核评议、网上交流互动制度,实现基层社区管理的减量化、标准化、规范化。系统提供“统计汇总、分类导出、实时查询”等功能,方便居委会记录台账、实时考评和交流互动,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居委会“资料台账多”的问题,实现轻松管人管事的目标,提升了社区管理的效能和水平。
    39.畅通“最后一公里”服务群众“零距离”
    2013年3月起,嘉定区全面实施“零距离服务群众工程”,通过聚焦民生根本问题,整合党政组织资源,联合社会各方力量,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以更加全面、系统、有效地服务群众、改善民生。
    “零距离服务群众工程”强化“政府主导、项目化运作”的服务机制,贯彻“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的理念,严格把握项目的生成、实施、评估、考核环节,实施“民生基本服务”和“民生专业服务”两大系列,健全服务民生、服务社会、服务发展的长效机制。两年来,全区各街镇、委办局先后推出549个项目。其中,“民生基本服务”系列注重贴近百姓根本需求,突出服务的广泛性;“民生专业服务”系列注重聚焦百姓个性需求,突出服务的针对性。
    “零距离服务群众工程”是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载体,实施中做到思想上与群众心往一处,作风上与群众打成一片,制度上与群众无缝衔接,效果上与群众及时呼应,彰显了现代化背景下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的创新性思维。
    40.整治、管治、善治——创新村居社会管理工作
    嘉定区自2013年起,对农村、城市居民区在社会管理中的顽症、难点问题加以整治,已初见成效。
    针对农村、城市居民区社会管理中突出的社会治安、公共安全、房屋管理、生活环境、人口管理等问题,嘉定区知难而上,重点整治违法建筑、违法用地、群组、无证无照经营等安全隐患大、社会反响强烈的难题。其方法是建立区、街镇、村居三级管理体系;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三年行动计划;建立村居社会管理信息系统;开展村居社会管理评级指导,将村居社会管理工作建立在有组织、有计划、有行动、有检查工作之上。
    2014年,村居社会管理实施了属地管理、条线指导、部门联手、条块结合、共同整治的工作模式;整治群租、违法建筑、非法办学等22项年度工作目标按时间节点超额完成;形成社区“六看”、“三联”城市管理模式,实施快速拆违和土地管理巡查包干责任制,房屋出租托管制,“点名式管理、点查式督导”等工作方法,起到了关键作用。
    41.引进“青客”公司租赁管理,加强社会管理
    嘉定区在整治社会管理顽症工作中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引进“青客”公司进行房屋租赁管理。
    “青客”,全称是上海青客时尚生活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由上海市青年联合会的青联委员发起,嘉定国资参与投资,旨在解决青年人才住房问题。“青客”公司的服务对象以“固定工作,稳定收入”为主,规范出租住房。通过租赁闲置房源,统一装修、配备“管家式”服务人员,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对房屋和租客信息的动态管理。
    一年多来,“青客”在嘉定已托管租赁住房3500多间,为近4000名“新上海人”提供了舒适的居所。从市场需求看,“青客”满足了区域范围内高新企业员工的住房需求,有效解决了企业引进青年人才的后顾之忧。从政府管理要求看,“青客”租赁管理模式调整了人口结构,化“群租”为有序合租,规范了房屋租赁市场,同时也盘活了空置商品房和农民安置动迁房的存量,增加了居民资产性收入,起到了社会合作、多方共赢的社会效果。
    42、在农村建立“村监会”
    从2013年3月起,金山区先后在金山卫镇14个村、金山工业区高楼村开展村务监督委员会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村级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2014年6月底,全区124个行政村全部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并在各自村委会挂牌。各村村监会由村民代表会议差额选举产生,与村民委员会换届同期进行。正式候选人由镇纪委进行资格复核,报经镇党委同意后正式确定。选举产生的“村监会”由5名成员组成,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1名。“村监会”主任、副主任及委员由镇党委颁发证书,经集中培训后上岗履职。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立,形成了村党组织、村委会、村监会之间决策、执行、监督分工明确、相互制衡的村民自治模式。村党组织是领导机构,村委会是执行机构,村监会是监督机构,三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立,通过“管人、管财、管事”,使得村务管理更加规范,村干部作风更加扎实,群众拍手称快。
    43.探索属地化网格片长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农村社会治理难题
    2012年,松江区泖港镇着眼社会治理新要求和居民群众的新需求,结合区公益性岗位整合试点工作,探索形成了以108片区为核心,网格化管理、社会化参与、长效化运作于一体的社区管理服务新机制。
    通过制定加强社区服务管理实施意见,将全镇57.28平方公里划分为108个网格片区,选拔108名属地化的专职网格片长对应每个片区,以每个片长的住所作为片区办公点、群众接待点,将片长深深扎根于社区中和群众间。片长在片区内根据规范化、标准化的8大类142项工作任务开展日常工作。在片区之上设立18个社区工作站,匹配相应的工作力量,搭建起“镇、村居、社区工作站、片长”四级社区网络管理服务体系,推行“一镇三合、一村三建、一片三定、一长三抓”等“四个三”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网格化社区管理服务新机制建立以来,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充分调动和发挥了社区自治、共治作用,成功经受了“1.11”黄浦江水污染突发事件的考验,并在泖港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和国家生态镇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44.松江区着力推进公共资源设施“业余时间”开放便民
    为解决社区健身文化活动场地设施不足等问题,松江区政府将公共资源设施在“业余时间”向社区开放便民项目列为区政府重点工作,简政放权,发动社区居民参与管理,进一步提升了公共资源利用效能。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全区15个街镇委托227个居村委,在驻区资源开放单位招募保安、保洁、专业指导等志愿者1456名,并在社区里招募454名居民监督评估志愿者,确保资源单位日常开放便民;通过开发运用社区资源开放共享“一卡通”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资源单位开放、志愿者上岗以及居民参与情况的动态监管;通过购买公众责任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落实资源开放的安全保障;鼓励群众性健身团队文明创建志愿服务品牌,吸引多家驻区企业纷纷赞助参与共建,免费向社区居民开放,实现了社会各方共享共赢。
    目前,全区一共开放321个点,其中学校62所,文化活动中心14个,老年活动室68个,共有861个活动项目,不仅满足了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和文化需求,也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45.温馨小茶室,社区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乐园
    青浦区夏阳街道章浜居民区里有间温馨小茶室,自2007年3月“开张”以来,每周一至周六上午对社区开放。
    小茶室以其组织形式活跃,活动内容丰富的特点,集“学习、健身、休闲”于一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社区中的老年朋友称赞小茶室是融“教室、活动室、茶室”为一体的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乐园。
    小茶室作为社区里的学习点,7年多来,有83000多人次的老年人参加了学习点的学习和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上海老年报、上海电视台“新闻坊”栏目、上海教育电视台党建专题节目、上海人民广播电视台990频道等媒体栏目都先后到这里采访报道,受到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
    2008年,被上海远程老年大学命名为“示范收视点”;2011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老年人学习团队”;以学习点为主要题材拍摄的党建专题片《走进章浜》,曾获市委组织部优秀党建片一等奖。
    46.党员志愿者法律工作室架起为民服务的“连心桥”
    在夏阳街道仓桥居民区有个党员志愿者法律工作室,如果您有什么“心结”需要找人解开或者想咨询些法律问题,都可以来到这里,这里有专业的“家庭律师”,有热情的志愿者,他们会用热忱的心为您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近年来,夏阳街道仓桥居民区党总支为服务社区居民,建设文明家园,构建和谐社区,培育了党员志愿者法律工作室。
    夏阳街道仓桥居民区党员志愿者法律工作室成立于2012年3月,工作室以3名退休党员为主体,以志愿服务为重点,建立“定时、定点、定人、定内容”的服务模式,坚持志愿服务规范化,提升志愿服务质量和水平。
    工作室以开展“三解”活动为载体,即:“解说”活动;“解释”活动;“解决”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公民积极履行义务,遵守社会公德。经过2年多的运作,已先后接受法律咨询200多人次,解决各类纠纷案件32起,架起了为民服务的“连心桥”。
    47.奉贤区“好家风”培育工作
    近年来,奉贤区文明委大力开展“好家风”培育,通过全面发动、载体推动、氛围带动等举措,开展家训征集评议提炼、编演书画诵读、悬挂公示践行等,推动“好家风”入村、入居、入户;聚焦各类群体特点,让“好家风好家训”从家庭出发,衍伸到村训村风、校训校风、行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了一条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理的新途径。
    全区做好总体规划,按照试点示范、面上发动、全面推进三个步骤,抓好征集评选、展示推广、成果转化三个环节,抓住载体搭建、责任落实、活动推进三个重点,注重文化传承、群众参与、典型示范三个关键,突出城乡融合、强基固本、育人育德三个核心,以家风化乡风,以乡风促民风,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培育效果。今年9月29日,中央文明办、全国妇联在奉贤区召开“传承好家风、奉敬贤德人”华东地区现场会,全面总结推广奉贤经验。
    48.村(居)民议事中心
    2012年6月,金汇镇党委以问题管理为导向、以矛盾化解为抓手,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党组织引领下的群众自治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建立了村(居)民议事中心,明确了议事中心成员“议事、监督、联络、宣传”的职责,固定了精挑“议员”、广征“议题”、规范“议程”、落实“议效”的做法,起到了集中民智、凝聚民心、沟通民情的效果,并于年底在全镇作了推广。镇党委书记钱勤观在2013年5月市委组织部召开的“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群众自治中作用工作推进会”上就金汇镇议事中心经验做法作了交流发言。同年6月,区委书记周平批示将议事中心制度在全区推广。《上海组织人事报》、《东方城乡报》、《劳动报》、人民网、东方网等市级媒体也对此进行了先后报道。截至目前,金汇镇23个村居共讨论议题331个,涉及的都是集体资产管理、工程项目、生活困难救助、土地流转、环境整治等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采纳群众意见257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20余件。
    49.“三向三谈三看”——党组织引领居民自治的三大法宝
    2012年以来,崇明县城桥镇党委针对部分村(居)工作中“走访到位了,但解决问题不到位”、“缺乏协调各方的平台与抓手”等情况,探索建立“三向、三谈、三看”机制,让村(居)党组织明确“如何分类问题、如何寻求对策、如何抓好落实”,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增强为民服务实效性。“三向”,即把组团走访中采集的问题划分为政府项目推进类、群众实际需求类和群众强烈反映类三大类,重点解决部分村(居)遇到问题不知所措的情况。“三谈”,即谈存在问题的现状、谈产生问题原因、谈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措施,推动村(居)党员干部主动思考和分析,为化解工作难题提供思路和对策。“三看”机制,即看基层党组织班子对解决问题的思想认识是否到位、看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是否到位、看问题解决的实际效果是否显现。“三向、三谈、三看”机制为社区党组织协调各方推进社区建设与管理构建了有形平台,也进一步调动了社区各类组织和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管理的积极性。
    50.探索构建农村未成年人社区支持网络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离婚率上升等现象增多,崇明县留守、离异等特殊家庭未成年人数量逐年增加,仅港西镇北双村就有特殊家庭未成年学生28名,这些孩子的成长面临很多问题,如性格孤僻、学习成绩差、容易产生极端心理等。北双村率先探索构建农村未成年人的社区支持网络,成立了“心系春蕾,情暖童心”小英工作站,以组建一支志愿者队伍、建好一个阵地、完善一套信息为抓手,从生活关怀、学习帮助、心灵呵护三方面对特殊家庭孩子进行关怀。工作站开设特色心理服务项目——心灵港湾,由心理老师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专业心理咨询、家庭教育指导等服务。工作站的建立,一是呵护了特殊家庭孩子的成长,从生活、学习、心理方面全方面、全方位给予关怀。二是充分利用政府职能部门资源,搭建社区平台,为孩子成长助力。三是通过工作站这个平台,让更多的社区群众参与到关心、关爱特殊家庭孩子的队伍中来,营造了良好的社区氛围。目前此项工作已在崇明全县推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公众参与投票方式:
    1.搜索微信公众号:上海社会建设(SH_SHJS)或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可关注。
    2.打开“上海社会建设”公众号对话框,点击对话框下栏的按键进入“投票专区”,即可进行项目查看和投票。
    3.请在50个候选项目中,选择10-30个项目(含10个和30个)为有效,少选、多选或重复选择,均无法提交投票。
    4.在整个投票有效期内,每个微信账号限投一次。
    5.投票通道开放时间为10月21日0时--11月1日12时。

    中共上海市社会工作委员会上海市
    社会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办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2023-09-21 20:23:51重新编辑
深圳沙井南环路康达尔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沙井马鞍山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树边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罗田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罗田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罗田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江边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洪桥头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燕川北部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溪头第八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街道碧头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潭头西部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东方村大田洋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红星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洪桥头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塘下涌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横路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东风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蚌岗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沙浦村欧洲之窗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街道沙浦围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山门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塘下涌沙埔龙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朗下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碧头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沙浦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燕川塘屋铺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楼岗大道大洋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东方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碧头第三工业劳务派遣公司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洪利民到淇滨区贸易区、市社会福利院等处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2. 沂水县图书馆举办希望美术沂水校区第一届少儿美术视觉艺术展
  3. 伊春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庆党日健体魄共成长军事
  4. 全市各界隆重举行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
  5. 博爱县政协视察乡村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工作
  6. 铁力市首批离乡返岗务工人员乘上专车顺利启程
  7. 北京客商到铁力市参观考察
  8. 孟州市产业集聚区实现连续六次入选全省十强产业集聚区
  9. 河东区多措并举推进宜居城区建设
  10. 郝志军暗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11. 常青社区工作站开展拒绝非法集资宣传活动
  12. 罗庄区三个到位落实医保扶贫
  13. 我市又有两名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出院累计出院17例
  14. 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第8批案件查处及办理情况汇总表
  15. 郭浩调研疫情防控、春运、市场供应等工作
  16. 博爱县开展2020年诚信宣传月集中宣传活动
  17. 我市全面加强医疗废物处置监管隔离点生活垃圾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置
  18. 生态环境部2021年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综合评议工作视频会议召开郭浩作美丽淇河
  19.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扩大)会暨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召开
  20. 铁力市公安交警大队举办道路交通安全培训班
  21. 郭浩公开接访研判信访问题
  22. 一季度我市CPI呈倒V走势
  23. 州县两级道路运输局组建工作完成
  24. 市工信委召开深化工作作风建设工作会议
  25. 嘉荫县召开银企对接会
  26. 博爱县许良镇多举措开展扫黑除恶各项工作
  27. 国家民政部蹲点调研组到武陟县调研
  28. 修武县开展秋粮大田调查活动
  29. 铁力市双丰镇落实四个加强稳抓疫情防控不松动
  30. 示范区朝歌文化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揭牌
  31. 烟头不落地常州更美丽
  32. 鹤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作息时间的通知
  33. 我市召开第八次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34. 我市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申领实现秒通
  35. 我市召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专班工作推进会议
  36. 自治区公路局普法办协同区路政管理局深入开展526主题宣传日活动
  37. 鹤壁市山城区成功创建全国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38. 费东斌到鹤调研煤炭储配基地建设和煤化工企业生产情况
  39. 兴义市龙塘村义务消防队参加业务培训进行灭火演练
  40. 我市部署今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41. 鹤壁市涉稳风险日研判会议召开
  42. 沂水县按需问诊为项目环评手续办理提供保姆式服务
  43. 宜昌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召开
  44. 经开区梅家埠街道五个一主题党日活动迎七一
  45. 沂水县2017年上半年农业工作呈现六大亮点
  46. 龙长春会见亚洲鞋业协会考察团
  47. 市场供销充足猪肉价格下跌
  48. 高新区举办学校食堂、大中型餐饮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班
  49. 幸福生活进行曲——六枝特区关寨镇实施三改三化见闻
  50. 全市法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召开
  51. 护苗成长20公益课堂在菱溪社区开展
  52. 胡春华在河南鹤壁新乡督导乡村产业发展工作
  53. 我市实施阶段性降低企业水电气价格政策
  54. 鹤壁市关于引进2016年挂职博士的公告
  55. 鹤壁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对鹤壁市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
  56. 武陟县四好农村路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57. 九江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扩大)报告会
  58.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马富国主持郭浩参加
  59. 莒南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强化市容市貌秩序管理助力疫情防控
  60. 全市普惠金融现场观摩暨复制推广会在确山县召开
  61. 教育扶贫三年攻坚全面启动
  62. 修武县围绕产业发展提升优质旅游
  63. 修武县四项措施提升评审质量
  64. 坚决打赢消防安全和安全生产保卫攻坚战
  65. 博爱县召开第四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改厕工作推进会
  66. 蒙阴县岱崮镇全面推进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
  67. 铁力市纪委监委迅速贯彻落实全市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
  68. 铁力市委书记史春光就创卫工作进行调研
  69. 修武县以美学为引领打造四好农村路
  70. 我市举办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书法巡展预展
  71. 建业2021鹤壁马拉松赛将于4月5日鸣开赛
  72. 督查抗倾覆加固工程保障大桥安全运行
  73. 常英敏到鹤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调研产业园运营、服务企业复工复产用工保障和
  74. 鹤壁市环保局拟对鹤壁市晨光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送出工程输变电项目环境影响
  75. 孙栋主持召开分管口疫情防控工作推进会
  76. 马富国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推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77. 罗庄区多措并举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
  78. 马富国暗访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开展情况
  79. 孟州市河雍办事处全面做好三夏禁烧工作
  80. 驻马店市西部山区环境保护规划正式向社会公示
  81. 数据帮忙跑路群众不用跑腿九江医保服务更有温度
  82. 铁力市召开十二届市委第七十八次常委会(扩大)会议
  83. 伊春区召开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会议
  84. 市发改委积极推动城镇和农村融合发展
  85. 铁力林业局公司依吉密第四届森林有氧摩托车骑行节开幕
  86. 铁力市社区团购免费配送物资保障助力防疫
  87. 高新区再添国字号众创空间
  88. 混搭种植一块土地两份收益
  89. 铁力市铁力镇夜以继日赴一线承载重托勇逆行
  90. 马富国调研防汛抗旱、河长制及四水同治工作
  91. 鹤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公告
  92. 常州市工信局生产服务业处开展2020年市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初核
  93. 我市召开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暨满城樱花观摩推进会
  94. 史全新到鹤山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调研
  95. 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第9批案件查处及办理信息汇总表
  96. 郭浩调研中央环保督察转交案件办理及黄河流域环境问题排查整治情况
  97. 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召开
  98. 全市灾后重建项目谋划情况汇报会召开
  99. 马富国到天海集团调研
  100. 助力长江大保护我为宜昌种棵树市民植树可网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