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父亲(外一篇)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4月11日发表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中庸孝礼》

一、起名,这有些讲究呢

  据说,我的名字是爷爷起的。按例,妻怀孕6个月后,我写信给父亲,请他给我尚未出世的孩子起个名字。
  后来母亲说,父亲接到信,坐在湖南老家堂屋的台阶上,念给不识字的母亲听。对面青山连绵,山下延溪哗哗。他念完第一次,说:“我快要做爷爷了。”母亲跟着说:“老三,我快要做奶奶了。”延溪里,溪水、游鱼、水草、卵石与阳光相互追逐。父亲念完第二次,说:“起名,这有些讲究呢。”母亲跟着说:“老三,你可要好好琢磨。”延溪左岸,晚霞洒在桐木港直街上,街上居民穿了拖鞋去买菜。父亲念完第三次,说:“做爷爷奶奶,得担起做爷爷奶奶的责任。”他望着远方,对母亲说:“你还是要去广州,照顾媳妇和孙儿。”母亲含泪答应了,对父亲说:“老三,你一个人住,可别马虎,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一日三餐。”父亲笑了,说:“你去广州做好你的奶奶,我留在这里做好我的爷爷。”
  三个月后,我将母亲接到了钟落潭医院的妇产科。母亲放下行李,就往产房里跑。跑了一半,却折了回来,从怀里掏出一封信,说是父亲写的。父亲在信里说,当年,爷爷给我起名,并没有根据族谱,所以我的名字里没有表示排辈的“廷”字。他跟着说:“我为我的孙辈起名,也按照我父亲的做法来。新儿,如果你们生的是儿子,就叫荣粤;如果生的是女儿,叫思湘。”后来母亲说,那两三个月,父亲翻完了康熙字典。夏风吹过屋后竹林,叶子翻动。父亲坐在屋后的门槛上,念了一个字,又摇摇头;摇完头后,又念另一个字……这时,隔壁苏老大见了,站在自家晒谷场上叫了一声“三哥”,问:“做什么呢?”父亲大声说:“起名。”苏老大一惊,又问:“起什么名?”父亲站起来,说:“我要添孙了。”……母亲说,父亲背起锹把去田里,一边走,一边嘴里念念有词……终于,他决定了男用“荣粤”女用“思湘”的名字。当晚,他们坐在晒谷场边的草地上纳凉,望着广州方向的天空。对着天地、星空、延溪、树林、鸣虫和母亲,父亲郑重地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并解释给母亲听:“孙子嘛,要有一番事业,要扬名广东,所以叫荣粤;孙女嘛,《红楼梦》里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自然十分漂亮,但要记得故乡,所以叫思湘。”
  几个小时后,护士推出一辆小车,车内躺着父亲的长孙。我和母亲围上去。母亲一边看婴儿,一边着急问:“是男还是女?”护士笑,说:“男孩啦--恭喜喔。”母亲笑逐颜开,连声说:“好,好,好……新儿,那就叫荣粤了。”她叫了几声,觉得叫“荣粤”拗口,于是问我:“叫荣儿好呢,还是叫粤儿好呢?”我比较了一下荣与粤的声调,认为叫粤儿响亮一些。母亲叫了几声“粤儿”,说:“好叫,好叫,那就叫粤儿。”过了一会儿,护士把妻也推出了产房。我们凑在妻的面前。她还很虚弱。母亲握着媳妇的手,说:“婉娴,你生了儿子,你生了儿子。”妻眨了眨眼,她早就知道了。
  回到休息室,母亲发现粤儿不见了,就和护士吵:“姑娘,我的孙子呢?抱到哪里去了?”我拦住母亲,告诉她孩子在监护室:“放心吧,过了24小时,护士会抱给我们的。”母亲觉得24小时太长了,但她又没有办法,只好在媳妇的床前走来走去,嘴里不停地念着“粤儿--粤儿--”妻说想喝水。我忙去饮水机取水,却被母亲拦住了:“新儿,产妇不能喝冷水呢。”母亲倒了一杯热水,坐在媳妇床头,慢慢吹凉。妻喝了一口水,吩咐我把床尾的衣服洗了。母亲叫我顶替她的角色,喂妻喝水,自己收拾床尾的衣服,放在洗衣盆里去了洗手间。
  我鸡手鸭脚地喂妻喝水。听到洗手间里传出母亲洗衣的声音,妻才不悦地问我:“粤儿是谁?”我讲完后,房间里很静,窗外秋菊枯了,蜜蜂飞走了。妻叫我的名字,一字一顿地说:“我的孩子,我自己起名。”我强调,这是祖上的传统。妻点点头,说:“那行吧。”后来,她狠狠地补充了一句:“那在祖宗面前叫荣粤吧,在我面前叫博闻。”我想说点什么。妻拦住我:“这事情,这就么定了。以后,你有空的话,去翻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吧。”
  徒争无益。母亲晾完衣服回来,开口就说:“刚才听到孩子哭,不知是不是粤儿。”妻闭了眼--她装睡了。我拉了母亲到室外,请母亲改口叫“博闻”。她愣在当场,不说话。
  我劝说母亲,名字嘛,只是一个代号,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她很倔强,就是不表示同意。我又说:“妈,我们可以这样,在刘婉娴面前,你就叫博闻;不在刘婉娴面前,你叫什么都可以。”母亲狠狠地说:“你这个没用的东西--一点也不像你父亲--你自己跟你父亲说。”她靠在栏杆上,一边流泪,一边自怨:“老天爷呀,我怎么生了软骨头。”我陪在旁边,不敢作声。
  24小时后,孩子出了监护室。母亲接过孩子,不停地叫“粤儿”。“粤儿--粤儿--”叫得我心惊肉跳。妻躺在床上,白了我一眼,说:“你娘是故意的吧?”我抓住把柄,大声喝斥:“什么你娘我娘?我们是不是一家人?以后只能叫娘。”妻翻了一下身,把背对着我,不再说话。
  我只好走到母亲跟前。
  这时,孩子叫了起来。母亲用手指头点了点孩子的嘴唇……孩子马上吸起母亲的手指头来。母亲忙把孩子抱给媳妇,叫:“婉娴,粤儿饿了,粤儿饿了--”谁知妻躺着,任凭孩子哇哇哭。我只好俯下身子,柔声对妻说:“老婆,博闻饿了,博闻饿了--”妻还是那么躺着……我只好对母亲说:“妈,你就叫博闻吧。”母亲叹了一口气,说:“那就叫博闻吧。”说完,她把孩子塞给我,说:“你们自己带吧,我回湖南去了。”
  我把孩子送给妻。等我追回家里,母亲坐在行李袋边,正在流泪。我知道,母亲终究是舍不得离开广州。我默默地将母亲的行李袋收进衣柜,说:“妈,我……”母亲一边擦泪,一边剪断我的话:“儿子,我们还是去医院吧。”我扶起母亲,关门、下楼。在路上,母亲试着叫“博闻”。叫了几声,叹了一口气,说:“还是叫粤儿好听啊--”我忙说:“现在,刘婉娴不在面前,您就多叫几声吧。”她狠狠地甩开我,说:“你就这点出息!”
  到了医院,母亲终于改了口叫“博闻”。当时,孩子吃饱了,又睡了过去。妻凑在孩子耳边,轻声呼唤着孩子的名字:“博闻--博闻--”母亲叫妻的名字,说:“博闻睡着了,别弄醒他。”妻笑了,她叫母亲“娘”:“娘,我只是想逗逗他,看看他笑一笑。”母亲劝妻不要急:“过几天,他就会笑了……”

二、你娘十几岁就跟了我,
吃了不少苦

  我写信告诉父亲,荣粤生下来,是6.4斤,现在母子平安。在信中,我表达了2个感谢,一是感谢父亲为孩子起名,并说这个名字起得好;二是感谢母亲来照顾媳妇孙子,并夸母亲照顾得好。因为心虚,我并没有告诉父亲关于孩子名字的婆媳之争。我想,等过了一段时间,再慢慢解释吧。也许,时间是最好的融化剂。
  邻居苏老大屋顶炊烟袅袅,兰家的篱笆墙上丝花一朵接一朵地开放,这就是杨家湾的傍晚,是可以入画的。父亲坐在晒谷场边靠近苏老大的大叶子树下,十分高兴地读信。苏婶子从自家堂屋叫父亲去她家吃个晚饭:“三哥,一个人就费事做饭了,你来我家就将一下。”父亲感谢她的好意,解释说母亲去广州不是三天两天,长日子要做长的打算:“我还是自己下碗面条。”父亲本想将我夹寄的荣粤照片给苏家看,分享一下他做爷爷的快乐……他想了想,还是低调一点好。
  父亲走进堂屋。正中板壁上,挂的是***画像;画像两边挂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好,改革开放源流长”的对联。这副对联是1980年贴的。这一贴,就是20多年。现在,父亲点起***画像下面八仙桌上的香烛祭祀祖先。外面慢慢黑了下来,祖先神灵不远。父亲站在香烛面前,告诉祖先,自己添孙了,杨氏一脉正在一代一代往下传。屋顶吊下的灯泡发出15瓦的光芒,晒满堂屋的每一个角落。父亲坐在八仙桌边,给我写回信。他有些自豪地告诉我:自己也算是子孙满堂的人了,也应该对祖先有一个交代了。他决定为爷爷奶奶立碑,这也是刚才他在神龛面前许下的愿:“儿子,我想明天就着手准备。”一如当年“文革”在他在田埂上刷***语录,他今天的字写得十分工整。若干年以来,我多次审视父亲的书信和字迹。父亲写的字,行走在隶书和楷书之间,自成一体。
  家里的几只鸡自觉地从外面回来,钻进横屋粮仓下面的鸡窝里。父亲写完信,感到有些饿,于是去横屋灶台下了一碗面。面下好了,他用筷子捞了一根,捣碎,封了信口。父亲满意地将信放在东厢房窗前桌上,准备明天寄往广州。他回到横屋,正式享用晚餐。他一边轻快地吃面,一边瞅着照片上的荣粤,感到日子很好--这时,已经是晚上八点三十七分了。
  我给父亲回信,赞同父亲关于为爷爷奶奶立碑的决定,并寄回了一千元:“爹,你请个石匠吧。”父亲收到信和钱的时候,已是半个多月后了。这时,父亲在延溪对面山上石场里已经刻字13天了。若干年前听母亲说,父亲年轻的时候,曾在石场里打岩。有一天,一块大石头意外地滚下来,父亲躲不及……还好,只伤到了右脚,砸碎了右脚大拇趾。当时,爷爷已逝、奶奶还在。奶奶摸着父亲的右脚大拇趾,心疼地掉眼泪,一再要父亲保证不要去石场干活了:“三儿,咱们不缺那几个钱,命要紧啊。”父亲答应了,并保证永远不到石场了,并宽慰奶奶:“娘,你放心吧。”这个保证,还是管了22年。22年后,他到石场重新做了一回石匠。他挑选了一块好石料,用5天时间打成了碑。碑打成了,他坐在碑上抽了两支烟。抽第一支烟的时候,他想起爷爷奶奶;抽第二支烟的时候,他想起孙子荣粤。清晨,朝霞满天,石场边上草尖上挂满了露珠。父亲坐在碑上,用锤子凿子刻字。父亲刻得十分用心……他想刻出碑中的精品。前天晚上,父亲拟好了碑文的内容。后来,他在信中自豪地对我说:“儿子,我当年高小毕业可是桃源县第二名……如果不是“文革”,我肯定是杨家湾第一个大学生……哪轮到你?”这些往事,我听奶奶讲过多次。所以,我相信父亲碑文拟得最好,至少是杨家湾最好。父亲在信中叮嘱我,不要再往家里寄钱了:“儿子,我今年才49,还没有到老得动不了的时候。”父亲在信中要我照顾好母亲:“儿子,你娘十几岁就跟了我,吃了不少苦。”我把这一段念给母亲听。这时,荣粤在奶奶怀里睡着了,妻在厨房里煲汤。母亲流了眼泪。她一边擦眼泪,一边骂父亲:“这个男人,20多年了,在我面前没有说过一句柔和的话。”这时,我认为写信是一种最好的交流方式,有些话,父亲讲不出来,但是可以写出来。这一写出来,就可以直达母亲心上最柔软的地方。
  父亲刻好碑文,请同宗兄弟海叔、林叔和邻居苏老大,连同自己共4个人把碑抬到了爷爷奶奶的合葬墓前。父亲在信里说,碑重,他们4个人歇了5肩才从延溪对面石场里抬到后面山上:“儿子,你说碑有没有1000斤呢?”我流着眼泪念给母亲听,母亲流着眼泪听我念。母亲叮嘱我,回信的时候,可以这样鼓励父亲:“碑就是再重,你们4个男人也抬得动。”这时,我发现母亲是世界上最好的女人,因为她最懂男人。在后山上、爷爷奶奶合葬墓前,苏老大放了一挂父亲买的4万响鞭炮。陪着父亲,林叔、海叔也磕了3个头。祭拜爷爷奶奶后,兄弟4个把碑立了起来。父亲在信里说:“坟头、碑和对面的山峰,三点一线……儿子,碑立了,咱们后代的腰杆也就直了。”后来有一年春节,我们兄弟俩从不同的异乡回到老家,苏老大跟我们讲:“你家的鞭炮放得长,也放得响--”雪停了,上山的路上落下几行脚印。父亲陪我们兄弟俩站在爷爷奶奶的墓前。碑文上,刻着“孝男:朝焕”那是父亲的名字;刻着“孝孙:新成、新顺”,那是我们兄弟俩的名字;刻着“孝重孙:荣粤”,那是博闻的名字。碑上,“荣粤”后面空出了一行位置。父亲指着这行空白对弟弟说:“以后,我再把你的孩子名字添在这里。”弟弟眼含泪花,感谢父亲想得周到。
  立碑当晚,父亲请了苏婶子来我家做饭。他杀了一只鸡,兄弟仨连同苏老大、苏婶子在我家横屋里喝了一点小酒。桌上,火锅炉子炖着家养了近一年的土鸡,炉子四周摆了一碟花生,2个青菜和2个干菜。春风经过横屋正门,在横屋里兜了一圈,从横屋侧门出去了。父亲用乡下米酒感谢同宗兄弟和隔壁邻居。谈着谈着,他们就谈到了远在广州的母亲身上。苏婶子逗父亲:“三哥,三嫂去了那么久,你晚上好不好过?”海叔喝得有点舌头大了:“你晚上可以过来嘛,反正只隔一个篱笆。”苏婶子瞧了一眼苏老大,用筷子敲打海叔:“叫你家阿兰过来呢,你们都姓杨,肥水不流外人田。”父亲制住他们,说:“我家荣粤会走了……再过一年,你家嫂子就回来了。”
  后来,母亲告诉我,她不在老家的那2年里,父亲撕掉一天日历,就做一个记号。等她回去的时候,那面墙上全是记号:10个一组,每组记号不同,或星号或圆号或方号,整整齐齐。母亲望着这面墙,狠狠地打着父亲:“你这是干什么--你这是干什么--”父亲没有还手,只是嘿嘿地笑。第二天,父亲还是从桐木港直街买了一幅山水画,贴在墙上,遮住了数百个记号。
  这些记号表示的不仅仅是白天,更是夜晚。自母亲去广州后,父亲觉得夜晚很漫长。他睡在床上,听着屋后竹林里叶子落了,听到屋旁某朵丝瓜花悄悄开了……他感觉母亲就睡在他的身边……他坐起来,扯亮电灯。据说,古代寡妇怕夜长,就笑一声,把围棋子撒在地上。她坐在地上,再笑一声,将散落在屋里各个角落的围棋子一颗一颗地捡起来。就这样,撒一回,捡一回,也就天亮了。父亲披了夹衣,坐在床前的柜前,翻看柜内叠放得整整齐齐的《湖南日报》。那是他十年前当杨家湾队长时下发的报纸。他看完几张,鸡就叫了。父亲伸一个懒腰,喝一杯白开水……坐下再看一张,天亮了。第二个夜晚,他接着翻看报纸……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一年一年,就这样过了。这些天,这些年,就是父亲一翻一翻的报纸,只是,只是这报纸有些发黄了。

三、单日子姓杨,双日子姓刘

  流溪河水平静地流着,粤儿在我们的照顾下,慢慢长大了:他会笑了,他会坐了,他会爬了……母亲说,再过三个月,他就会叫奶奶了。重阳佳节与岳父生日双双到来,我将携同妻儿回外家为岳父祝寿。粤儿尚小,还不足一岁。母亲怕我们照顾不好,决定不避嫌,随我们一起去岳父家。
  我们到达岳父家时,大姐、二姐……五姐,八妹以及连襟们、姨甥(女)们都到了。只有六姐六姐夫在山东,太远,没有回来,据说早已通过电话以及邮寄丰厚礼物等形式祝贺岳父68岁大寿。如此,寂寞冷清的院子因为女儿女婿们到来而热闹起来。姐妹们放下手中的或青菜或锅铲或烧火棍,姨甥(女)们放下手中的或玩具或纸牌或象棋,从灶台边或水龙头下或地板上或床上跑过来、围上来,里三层外三层地争着或看或逗妻怀里的粤儿。我进入连襟们圈里,和他们坐在圆桌边上喝茶、吹水。我一瞥眼,母亲站在圈外,抱了粤儿的衣物,望着他们笑。
  院子里,只是少了主角。听八妹说,岳父去了荔枝园。八妹夫不解地问:“屋里一大家子人,还去荔枝园做什么?”“除草,打虫,剪枝!”八妹恶狠狠地吼八妹夫。五姐夫拉了八妹夫,说:“这是老人的一种寄托,咱们要理解。”
  我知道,岳父的八个女儿外嫁后,他能够侍候的只有荔枝园了,那不仅是他的一种寄托,更是他的一种信仰。我能够想象,岳父一个人坐在荔枝林的小木屋里,一个人吧嗒吧嗒地抽烟。现在,岳父已经不会回忆了,只会望着荔枝园出神。有时候,他眼望荔枝林的姿势会定格一个小时,或者更长的时间。
  流溪河春来涨水,秋去裸露部分河床。清晨,岳父起来,喂食家养了数年的狗后,踩了一辆单车去新和墟饮早茶。去的路上,狗送他一程。送过小巷,送过社边村前的村道,到拐弯处的大龙眼树下,狗才止住脚步,目送岳父往前踩去。太阳晒过茶楼的门槛,岳父在桌面搁下一碟排骨、一碟肠粉的费用,告别一同饮茶的老兄弟,踩车去了荔枝园修枝、除草、打虫,或挖土、种菜、浇水……近了中午,岳父煲点稀粥、烤点红薯,哄一哄肚皮。云淡风轻,他抽一袋烟,倒在林中的竹床上,睡一下。翻两个身,不知道睡着了,还是没有睡着,就到了下午三点。他伸几个懒腰,捶几下大腿,从竹床下摸出锄头,继续除草……傍晚了,岳父一个人回家。狗又在社边村道前的大龙眼树下迎接岳父,迎他回小巷,迎他开院子门,迎他走进院子……岳父一个人煲饭,一个人洗脚,一个人睡觉……一个人、一条狗,过了好多年。这些年,就是今日岳父生日祭祖点燃的一炷香,一会儿就烧完了。
  女儿们的饭煲好了、鸡肉切好了、鸡汤煲好了、青菜摘好了,女婿们的麻将摸了几十圈了,岳父回来了。女婿们一边摸麻将,一边远远地叫一声“爹”;女儿们一边叫“爹”一边去接他的挑子:挑子里全是荔枝园种的青菜。不用岳父吩咐,自有一个女儿将青菜分成8份:这份是大女儿的,这份是二女儿的……六女儿没来,那就让大女儿带一份过去给六姐的婆婆,她们住得近。
  妻抱了粤儿,凑到岳父面前。小家伙眼珠滚滚地望着老人。妻说:“博闻,叫外公--叫外公--”粤儿还不会说话,只是望着外公。这时,母亲挤过来,向岳父打招呼:“亲家,生日好。”岳父听不懂母亲湖南式的普通话,只是一个劲儿地对母亲说:“进去饮茶,进去饮茶。”听到他们两亲家鸡同鸭讲,我想笑,又笑不出来。妻对母亲说:“娘,我爸请你进屋喝茶。”“喝茶,喝茶--我已喝了好多茶了。”母亲对岳父说。“那再饮少少,再饮少少。”岳父听妻翻译后再热情地请母亲喝茶,“我屋里还有红茶。”据说,妻的某位大姐曾告诫妻,自己不要怕辛苦,多带一下博闻:“如果让博闻学会了他奶奶的湖南土话,那就麻烦了!”我听了心里不爽,却又不得不承认这句话是为了孩子好……现在,我拉了母亲在我身边坐下,低头说:“娘,我们不要太委屈自己。”母亲却说:“我们该尽的礼数还是要尽到。”
  饭菜上桌了。今日,席设4围:一围是岳父和7个女婿,一围是7个女儿,另外两围是外甥(女)们。按例,饭前妻的五姐祭祀祖先……她在院子大门两侧、水井边、大门两侧、灶台边以及神龛两边,都点燃上三支一柱的香;在神龛中间,搁上四碟菜、四杯水酒以及四碗饭……她没有跪下,只是站在神龛前,默默地注视着香烛。有一次,我曾小声问妻:“五姐祭祀的,是娘家的祖先,还是婆家的祖先?”这一下伤到了妻的痛处,她流了眼泪,很久才说:“你父亲命好,生了2个儿子。”
  刚吃上几口,院子门口出现了不速之客:岳父的妹妹。她提了一个竹篮子,倚在门口叫岳父:“阿哥,阿哥--”院子里一片“小姑”“姑婆”的叫声响过后,老太太被邀到主围上,和岳父坐在一起。我对老太太没有好印象。前年,老太太借口某些事情没有出席我们的婚礼。我认为,她是嫌弃妻嫁了一个湖南人。现在,她坐在我对面,正扫视着院子里的晚辈。妻抱了粤儿,走到老太太面前,说:“博闻,叫姑婆,叫姑婆--”“喔,喔,是博闻呀!多大了?”老太太问。“快一岁了。”妻脆生生地说,“能够靠着墙壁走几步啰--”
  老太太眯缝着眼,问:“姓杨还是姓刘?”除母亲(母亲听不懂她的钟落潭本地话)外,大家把目光都集中到我脸上来。这不是明摆着的吗?老太太这么问,是什么意思?我心里犯嘀咕了。他妈的……我打了一个太极:“博闻,单日子姓杨,双日子姓刘。”大家纷纷笑。母亲闷闷不乐,吃饭没有换碗,也没有和其他人打招呼,一个人去了小巷后面的竹林里走走。我找到母亲的时候,她正坐在竹林下面的砖块上,眼圈有些红。我悻悻地叫了一声娘。母亲转过头来,厉声问:“你说单日子姓杨双日子姓刘,是什么意思?”
  晚上,妻趴在我胸膛上,柔声问:“我们的儿子,真的单日子姓杨双日子姓刘啊?”我刮了一下她的脸,说:“哄老太太的,你也信啊?”

四、把你家的户口本拿来给我看看

  父亲从屋后“二斗丘”挖完水稻排水沟,已过了中午。他蹲在里马湖南岸临水的石板上,洗完铁锹以及脚上的泥,穿上胶鞋走回来了。近二亩的排水沟,一个上午就挖好了。这算是近几年挖排水沟的一个纪录。他奖励自己,摸出芙蓉烟,点了一支。烟吸了一多半,父亲到了屋后。这时,横屋侧面猪笼里传来了猪叫--那只圈养了多半年的猪饿坏了。父亲走快几步,将还没有吸完的烟搁在猪圈水泥栏杆上,倒尽了猪桶里的猪食。父亲一边高兴地看着猪狼吞虎咽起来,一边捡起栏杆上的小半支烟吸了起来。再过两个多月,就近了年关。那时会下雪。当雪铺满屋前屋后的时候,父亲会请苏老大帮忙,杀了这头年猪。堆个谷壳烟堆,熏个把月的猪肉,寄一点腊肉给2个在外地的儿子尝尝家乡味道。现在,过了饭点,父亲觉得不太饿,只是觉得有些疲倦。母亲去了广州后,父亲一日三餐不是很准点了,也不是很到位了。一个人的饭,实在难做。能省就省,能吃面的时候不吃饭,能吃两餐的时候不吃三餐,能吃一个菜的时候不吃两个菜……有时候,他觉得自己长了一个橡皮胃,能伸能缩。父亲决定,今天也省了这顿中午饭。现在,他把大竹床搬到屋前晒谷场东南角的柳荫下面,望了一眼延溪对面的南方天空,睡下了。
  父亲睡了一个好觉。醒来的时候,他发现竹床上还躺了一个小孩--兰青青。这是兰家的长孙,已经4岁多了。青青只穿一件背心,露出肩膀,肉乎乎的。小家伙睡得正酣,还发出轻微的鼾声。父亲不想吵醒青青,就保持着原有的睡姿,一直没有翻身。再过几年,粤儿也都这么长了。他会不会躺在爷爷身边呢?父亲围绕这个问题想了很久。有时候,他认为不会。粤儿都不在自己身边,俗话说,“不养不亲”。有时候,他认为会。怎么说,粤儿是自己的嫡亲长孙,祖孙一脉。这么纠结着,一直纠结到青青醒来。
  小家伙揉了揉眼睛,叫了一声“杨爷爷”,翻身起床。父亲叫了几声“青青”,却叫不回青青,只能看着青青趿了拖鞋穿过苏家的晒谷场,走回家里。父亲叹了一口气,望着延溪对面的群山,大叫了几声“粤儿”。苏婶子在屋里见到了,有些好笑。她走出来,叫了父亲:“三哥,你想嫂子,就去广州呗。”
  父亲不好意思地说:“要插田呢。”
  这时,桐木港直街上的邮差送来了一封信。父亲接过,来自广州,封面的字有些陌生--不是我写的,而是母亲托我的同事王四中写的。在信中,母亲告诉父亲粤儿单日子姓杨,双日子姓刘。“小砍脑壳的,搞什么鬼?”父亲心底里骂我不是一个东西。涉及家族血脉的大是大非面前,他决定不妥协。父亲关好横屋的大门、侧门,客屋的大门、后屋,锁好西厢房的侧门,把西厢房侧门的钥匙以及喂猪的家务活交给苏婶子,空着肚子当天傍晚就动身出发,前往广州。
  父亲在桐木港直街供销社门前等车。他买了两个面包和一支水,花了4.5块钱。面包才吃了一个,从三阳镇前往桃源县城的公共汽车出现了。父亲匆匆喝了一口水,跟着一个老太太身后,爬上了汽车。汽车里,一个去桃源县城的三阳人带了2只鸡。父亲就坐在鸡边,吃完了面包、喝完了水。在桃源县城桃花路汽车站,父亲爬上了前往常德火车站的汽车。一个比兰青青稍大的学生给父亲让了座位,并叫了一声:“爷爷,您坐。”父亲不忍心,仍然叫这个孩子坐回原位:“小朋友,爷爷不累。”父亲说这话,有些违心。现在,他腰部一直在钻心地疼。不过,父亲能够挺住。老农民了,从14岁开始到队里下田挣工分,到30岁分田到户,再到现在50岁独自一个人插田,父亲已经在农村干了36年了。36年来,父亲挺过了诸如家庭成分不好等很多困难。常德火车站广场人来人往,灯火辉煌。一个票贩子凑过来兜售火车票:“就多20块钱,要不要?”那个家伙歪着嘴说。父亲舍不得钱,却装着不屑地眼光扫了票贩子一眼,安静地排队买票。过晚上8点,父亲终于上了火车。没有座位,只能站着。父亲心里嘀咕了很久,站票和座位票居然一个价,都是78元。父亲心里很不平衡--有什么办法呢?火车过了郴州,他实在困了,就靠着火车墙壁睡着了。人老了,就梦多。刚睡着一会儿,父亲梦见了儿子。梦怪,说是儿子吧,一会儿是大儿子,一会儿是小儿子;说不是儿子,是孙子吧,一会儿是粤儿,一会儿是博闻;说是孙子吧,一会儿姓杨,一会儿姓刘。到底是什么?父亲醒来抓了抓脑壳,真不能确定梦见了什么。这么想着想着,火车进了广州站,天也蒙蒙亮了。
  楼外鸟“啾啾”地叫着清晨。我吃完早餐,和妻下楼上班。刚走几步,就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上楼。这不是父亲么?父亲穿了一双胶鞋。他妈的,进城也不穿双皮鞋,尽给我丢人!不过,我没有时间责怪父亲,只有时间纳闷:好端端地,父亲怎么来了广州?这时,妻提醒我后堆满笑容抢在我前面叫“爹”。3年前,第一次到湖南老家的妻叫父亲时,父亲高声应道,并马上夸奖:“好闺女,进去坐。”但是,现在父亲没有理媳妇,只是一个劲儿地往上爬。
  我让出半条道,说:“爹,你先上去坐--娘在家里,我们要上班了。”父亲一边往上爬,一边很不客气地说:“你先回去,把你家的户口本拿来给我看看。”父亲今天搞什么鬼?我们很疑惑。妻不说话,我说话了:“爹,你想搞什么哟?”
  父亲有些生气:“你拿出来,给老子看看。”听口气,还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没有办法,我们只好转身,和父亲一起折回家里。父亲坐了一夜火车,身上有些汗味、酸味。妻倒不嫌弃,跟着这股汗味、酸味上楼。母亲早已闻讯打开了家门。妻接过母亲手上的粤儿,教儿子叫爷爷。父亲还是轻轻掐了一下粤儿的小脸蛋,却没有理媳妇。粤儿看着爷爷,嘴角抽搐了一下,是一个不太完美的笑容。父亲还是笑了,但是,他抑制抱一抱粤儿的欲望,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等--我只好跑进主人房,从抽屉里翻出户口本,递到父亲手上。
  父亲翻到粤儿的户口页,上面写着:杨博闻。他笑了。这时,我们才知道父亲的来意:他是来核实粤儿的姓和名。现在,他把我们晾在一边,叫过母亲,指着户口页上的汉字,对母亲说:“孙子,还是姓杨,只是没有叫荣粤。”母亲依在父亲身边,一脸幸福。父亲告诉母亲,这个姓是经政府同意的:“你看,这是钟落潭派出所的公章。”母亲在沙发上用手指比划着,好像是在写“杨”字,又好像不是在写“杨”字。在写什么字,反正我不认识。她比划了半天,自豪地说:“老三啊,其他字我不认得,但是这个杨字,我还是认得的。”
  父亲放下户口本,对我们,不,主要是对妻硬棒棒地说:“你们的儿子,叫博闻还是叫荣粤,这个我不管;但是,你们的儿子,只能姓杨,不能姓刘--除非现在你亲口对我说,和我断绝父子关系。”
  我很震惊,说:“爹,您当然是我爹了。”
  妻抱着粤儿,凑到父亲面前,继续教粤儿:“博闻,叫爷爷,叫爷爷。”
  这时,博闻看看妻,又看看爷爷。他小嘴张了张,稚嫩地叫 :“爷,爷……爷爷--”父亲用长满老茧的双手接过孙子,把耳朵附在孙子嘴边,闭上眼睛享受孙子稚嫩的“爷爷”叫声。


父亲的死


  那天下午,我***赶回广州三九脑科医院,刚从环城高速冲向天平架收费站,发现几只蝴蝶从正面撞向车前窗玻璃--无一例外,它们全死了。事情有些诡异。出了收费站,我将车停在沙太路边,下车用纸巾慢慢清理蝴蝶的残肢,心里一阵痛楚。
  晚上,在医院三楼重症病房的医生办公室里,主治医生通知我,父亲已经……那是2014年6月29日20:03。根据我的回忆,母亲和妻子分别坐在我的两边。作为直系后代,我要承担的首先是责任,而不是痛苦。这时,母亲知道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已经死了……经同族婶子介绍,父亲遇到母亲:当时父亲二十三岁,母亲十七岁。后来,父母先结婚后恋爱,经历“文革”后期 、改革开放初期以及新世纪新时代 ,生育并抚养我和老二两个孩子,年轻时生活在农村,种田务工打粮食;年老后主要随儿子居住在城镇,看电视照顾孙子(女)到处走走。他们在一起,日日夜夜、朝朝暮暮,长长短短、起起落落,一共四十四年。四十四年,在盖棺定论作人生总结的时候,也就是花开一瞬。母亲在我身边嘤嘤哭了起来。我赶紧扶住母亲,说:“姆妈,还有我呢,还有我呢。”我告诉母亲,凡是存在于时间里的事物,既有开始,也有结束,包括你和我。这个道理,母亲当然懂。但是,当父亲生命结束成为冰冷现实的时候,她还是嘤嘤哭了起来。后来,母亲跟我谈起父亲,说:“新儿,我还是不悔。这些年,你父亲去了新疆、广州和海南,见过了大山、大海和草原。对了,你源***还带他上了张家界。还有,你父亲喜欢吃糖呢。最后几年,家里一直没有断糖。我买过了红糖、冰糖,还买过我记不住名字的糖果。”
  过了几分钟,我们在走廊里迎来了父亲冰冷的尸体。体温为什么会下降呢?我不知道。体温的差异,可能是生者和死者的区别之一。我们伏下身去,弯腰接住了安放父亲尸体的小推车。我们轻轻揭开盖在父亲脸上的白布,露出父亲清瘦的脸。时间静止,我仔细地端详父亲的脸。现在,父亲安静地躺在我们面前。在我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父亲作为父系社会的标识,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意义。在物质上,父亲支撑我们读书、就业和置业等,所以过去父亲为我们交学费交生活费,现在为我们交置业首付款;在精神上,父亲支撑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所以我们想起父亲的脊梁,就获得了抹掉眼泪、战胜困难的力量。从精神层面讲,父亲很多时候就是我们信念中的那座大山。现在,这座大山轰然倒塌。以后,我的精神支撑在哪里?后来,我坐在黑夜里不断地追问。
  父亲的脸角有一些泪痕。哭什么呢,父亲?母亲用手擦掉父亲的泪痕,呼唤父亲的名字:朝焕,朝焕……“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这些民间俗语的内涵与外延就体现在母亲轻声的呼唤中。几分钟后,我和母亲陪着父亲的尸体坐上了临时租用的野鸡救护车,向湖南老家驶去。叶落归根,是父亲的遗愿。有一次,我们父子在钟落潭钟升广场一边晒太阳,一边闲聊。聊着,聊着,我们聊到了生死,聊到了安葬方式。父亲感叹离老家太远了,如果死了,不知怎么办。我开玩笑地说:“如果真到了那一天,我就抱一个骨灰盒回去。”父亲笑了笑,望着我说:“烧成灰,有一些凄凉的。新儿,还是叶落归根的好。”我曾对母亲说,作为儿子,对父亲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养老送终。现在,我正在尽送终的责任。这辆野鸡救护车坐地起价,索要一万五千元。我知道,在这种行业背后的利益链条面前,我个人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只能同意。后来,母亲骄傲地说:“你们两兄弟很好地完成了养老送终的责任。”据说,我们两兄弟的名声在老家很好,主要源于以下两点:一是父亲死在了医院的抢救室里。父亲的死,是一种医术无力回天后的自然结果。老家的长辈说,他们俩兄弟舍得用钱,只是杨老三(父亲)无福消受。二是我们遵照父亲遗嘱将父亲的尸体拉了回去,并按老家风俗完成了入土为安的仪式。父亲的堂哥杨老大祭奠父亲亡灵后,拉着老二的手说:“***把爹爹拉了回来,不容易。你们两兄弟做得好!”妻子按广州本地风俗,往父亲手上塞了一个红包。据说,红包里包了一块钱。那是人民币。到了那边,就是冥币,可以支撑我父亲用很多很多年。
  医院死亡报告上说,父亲死于脑溢血术后并发症。小姑听说这个结论后说:“那医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家属,我们没有闹事。唉,让父亲安静地走吧。埋葬父亲后,我一个人曾来到医院,走上三楼。我见到了主治医生。见多了患者和家属,他已经不认识我了。“生死,就是一对孪生的兄弟,每天都会在医院出现。”“人生,就是倒计时,不论他是孩子还是老人。”我念着这些话(前一个月,一名护工照顾父亲病友时所说的名言)离开了医院--是的,正是初秋,外面不缺阳光。我看着主治医生一步一步地离开我的视线范围……这家医院的大院里、走廊上、前台前、厕所旁等区域和角落,永远人来人往。
  至今,我清晰地记得父亲住院的这几天里对我说过两句话。第一句是:“没搞头。”我懂父亲的家乡话。从这句话判断,父亲知道自己已经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关于将死之人知道自己即将离开,据说是有科学依据的。这种依据主要是经过痛苦后不再痛苦,那叫回光返照。但是,我笑着劝父亲要相信科学:“这是广东最好的脑科医院。”第二句是:“新儿,新儿……”我知道,那是父亲在呼唤我的名字。我赶紧趴在他床前,握着父亲干枯的手,抑住眼泪,说:“爹爹,我在这里。”他看着我,想说点什么……后来,我追忆当时的场景,努力猜测父亲到底想说什么……当时,我担心父亲放不下母亲,于是说:“爹爹,我们两兄弟会照顾好姆妈的。”现在,老家周围几户人家男人先后逝去。西面,苏老毛骑摩托车,一头撞到了树上,才四十多岁;北面,薛毛头不知得了什么病,躺着躺着就没了,五十多岁;东面,兰老毛撒化肥,撒着撒着,一头栽在了水田里,刚满六十岁。母亲讲起这些诡异的事情的时候,有些自慰:你父亲还是活了六十六岁。现在,苏婶子随儿子在外带孩子,听说儿子“不懂事”,在外面烂赌,她操心;薛婶子、兰婶子已嫁其他老人,过着侍候老人一家几口的“老妈子”生活。
  父亲死前,是经过了无数痛苦的。痛苦是什么?我无法解释。我看过很多谍战连续剧里用刑和受刑的场景。嫌犯受刑,开始是一声接一声地惨叫,后来是晕死过去。晕死过去,那是短暂失去知觉。这时,皮鞭落下,嫌犯毫无反应。我不知道,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父亲还有没有知觉。美国科学家研究的结果是:失去知觉后,将死之人产生幻觉,并飘起来,飘起来。如果按中国迷信的说话,那叫灵魂出壳吗?刚才,两三个医生用我叫不名字的医疗器材撬开父亲的嘴……我知道,那叫抢救。但是,在危急时刻的抢救中,医生可能采用了暴力,可能违反了程序……据说,生与死,都要经历痛苦。生的痛苦,我已经忘了。死的痛苦,我还没有体验。“无疾而终”,这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传说佛教高僧会坐化,那是无疾而终吗?以我的认知水平,这种理想的境界没有什么人能够到达。父亲是有疾的,以后,我也会有疾的……我们终将经历痛苦。但是,我希望这种痛苦不要持续很长时间。现在,母亲常说,活下去,要么自己能动,自己能够照顾自己,要么就死快一点,不要拖累儿女。这是我们人类非常理智的晚年生活理念。在父亲的尸体被推出来前,医生曾征求家属的意见:要不要拆掉死者头上的钢管?我恶狠狠地说:我爹怕疼。父亲上有***下有弟弟,但都先后夭折。基于上述情况,父亲是在爷爷奶奶的疼爱中长大。奶奶多次对我说:你爹怕疼啊--别伤着你爹。但是,妻子劝我要理智:“让你父亲干干净净地走吧。”在我沉默的时候,妻子作出决定,让医生拆掉了钢管。
  据说,那钢管有八九公分长。
  后来,我把父亲埋在老家的山上。据说,那山的南面,埋了父亲的好兄弟赵付田。在我的印象中,赵付田拉着板车穿着草鞋(后来我想,有些人草鞋穿一生,有些人皮鞋穿一生,有些人布鞋穿一生),总是憨厚地拦下我,并执意让我叫他“伯伯”。其实,他比父亲小两岁。小时候,我拗不过他,叫了一次赵伯伯。长大后,我才知道父亲和赵伯伯是工作的拍档。改革开放初,赵付田是队长,父亲是会计。他们两个人主持了长湖十队的“包产到户”工作。现在,他们两兄弟都埋在同一座山上,一个山南,一个山北,都头枕山脊。赵付田的遗孀莫婶子曾拉着我的手说:你父亲杨朝焕,和我家赵付田,生是老兄弟,奋斗在一起;死是老兄弟,埋葬在一起。赵付田是一个可怜的人。据说,赵付田曾生了三个儿子,但是一一夭折了,后来只好抱养了外甥继承香火;父亲生了我们兄弟两个,都先后长大成人。湖南老杨家修族谱的时候,父亲下面有两个分支,那就是我和老二。现在,我们将父亲的血脉传给了下一代。我膝下一子,老二膝下一女,均是父亲的后人。那次在老家,我曾抱起四岁的侄女儿,眼眶湿润,很享受地听她叫我“伯伯--伯伯--”。这时,我感到父亲就在我怀里。现在,我知道父母子女不过是一场轮回 :我小时候,他们抱我;他们老了,我抱他们。昨天,我带着妻儿去登花都王子山。在山顶照相的时候,儿子站在我们夫妻中间。照片显示,一米六几的我们被一米八零的儿子搂着肩头。儿子搂着父母的肩膀,应该是父母子女那场轮回中的过渡地带。
  沿着血脉和姓氏,我们人类从远古走到了现在。据说,杨氏出自姬姓,源于晋地之杨国。据说,我们这一支杨姓,源于少数民族(老家修族谱的时候,居然修出该少数民族是土家族)改姓。我们知道,一代有一代的任务。其中,最重要的任务是传承生命、信念和文化。爷爷奶奶育有五个孩子,其中排行第一、三、五的是儿子,却只有排行第三的父亲长大成人。长大成人的父亲不负爷爷奶奶所托,很好地完成了自己传承生命和姓氏的任务。现在,我们两兄弟经过读书从农村进入了城市,成为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更加令人骄傲的是,老二成长为乌鲁木齐市公务员局的重要成员,成为这个社会体制内的支撑力量。在我们两兄弟身上,不仅流淌着父亲的血脉和生命,而且传承着父亲的信念和理想。同事小孟叙述家史的时候说:送走一个(即老婆的奶奶),迎来一个(即儿子)。父亲完成任务后,退出人生和家庭舞台。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现在,我们高兴地看到以儿子和侄女为代表的下一代正在一节一节地成长。
  父亲下葬那天下了很大的雨。在雨中,我们兄弟请的桐木港乐队气势磅礴地吹响了《走进新时代》:“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后来,我一直思考个人的死亡与国家的发展有什么关系?如果将个人的死亡上升到国家层面,我想,不论出殡场面大小以及送葬人数多少,那都是一场华丽的出殡。我在前面为父亲引路,老二在后面为父亲压丧。无数亲人、朋友送葬。我们兄弟用了九百元请了挖土机挖井。只有几分钟,井就挖好了。这时,大雨居然停了--老人们传说老天爷安排了一点时间让我们埋葬父亲。父亲的堂兄弟跳进井里,用米在井底写了四个大字:“永垂不朽”。那是隶书。晖叔忙时种田,闲时开馆,居然练就了一手好书法--农村里藏龙卧虎啊。父亲不是伟大人物,“永垂不朽”只是我们的一点心愿。我知道,人死后,肉体就会腐烂。腐烂是必然趋势,只是有时间的早晚。作为老百姓,我们没有多大财力,只能薄葬父亲,也就是一口一人长半人高的红漆楠木棺材。没有经过严格的防腐处理,父亲的肉体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父亲尸体拉回老家,摆放在灵堂里。才过了一天,父亲尸体就小了一圈。旁边的道士说,灵魂走了,肉身就小了。我知道,道士的解释是伪科学。科学的解释是:没有生命系统的支撑,水分(据说水分占人体的75%以上)流失,肉身变小。所以一米六七的父亲只有一米六零的尸体了。据说,人死后,灵魂不灭。如果灵魂下去,父亲就是鬼;如果灵魂上去,父亲就是仙。我们考察了父亲的一生,当然不会波澜壮阔,却也平静安详:少时求学,青年种田,中午建房,老年怡孙。那就让父亲成仙吧。即使父亲成鬼,我们也不怕--有什么好怕呢,我们和父亲的那种血缘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因为父亲的死而结束。
  料理完父亲的丧事,我回到钟落潭住所的书房--这是父亲发病的地方。据说,父亲的头碰到了书桌的一个角……血流了出来。我用手一寸一寸地抚摸书桌的四个角……是比较硬。它居然碰破了父亲的头顶!我知道,书桌只是父亲死亡的偶然因素。但是,我恨它!我气急败坏地叫来妻儿。我们三个将书桌搬到楼下,用斧头砍了,用火烧了。我目睹书桌从半人高的家具变成手掌厚的灰烬:也就是半个小时,书桌也走完了一生。后来,我见到了血迹:地上、墙砖,甚至墙壁上,一大摊一大摊。母亲靠在我的肩头,说:新儿,当时我按不住啊--我深深地自责:父亲什么时候由低血压变成高血压的?如果我安排父亲做一次体检……父亲会多活几年吗?我们曾不止一次地思念父亲。老二是词人,曾填了好多词思念父亲,如《鹧鸪天寄父》:“夜来寻梦梦来迟,侧听更漏失。泪流湿枕浑不知,心悲难自恃。人已去,无归时,何处寄相思。清风寂寞舞参差,月残挂瘦枝。”按照传统,长子更多地承担了责任,所以我主理父亲丧事;幼子更多地承担了情感,所以老二表达了对父亲的哀思。和老二一样,我也常梦见父亲。父亲在梦里出现,有时候是人,有时候是鬼……醒来,我很怕。这时,妻子总是爬进我的被窝,贴近我。很久,她才问:“又做梦了?”后来,我不怕了。这时,我参透了生死。一个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据说是一个无人回答得了的哲学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并不复杂。对我而言,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几十年前,我从父亲那里来;几十年后,我将到父亲那里去。
  父亲死后,我只哭过了一次。当时,我押着拉着父亲尸体的野鸡救护车抵近了老家。这时,故乡的山山水水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父亲在这里种过田、拉过车、背过包……父亲在这里送我上学、接我回家、陪我读书……我轻声呼唤父亲,告诉他已经回到老家。父亲曾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他要叶落归根。现在,父亲叶落归根了--我大声呼唤:“爹爹,我们回来了,我们回来了……”这时,父亲已经听不到了。当年,爷爷奶奶送父亲过水去县里上学,他是桃源县高小升学考试第二名。当年,父亲和母亲送我上大学时,我是深水港乡长湖村第一个大学生。当然,这些传说和其他故事一起,构成了父亲一生最深刻的印记。在父亲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些最深刻的印记会一一出现在父亲的意识吗?我大声哭了起来。母亲却劝我:“别哭了,啊,你还要办丧事。”爷爷奶奶合葬坟周围已经没有坟地,我只好把父亲埋在爷爷奶奶合葬坟对面的山上--他们父子不能相依,却能相望。
  我国汉族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结尾,是梁祝化蝶。如果这是真的,那该有多好。很多时候,我坐在单位的花坛边,看花丛中飞来飞去的蝴蝶--哪一只是父亲呢?我靠近蝴蝶,它就飞走了;我坐下来,它就飞回来了--它和我若即若离……它是我父亲吗?有一次,我曾祈祷:如果父亲有灵,就让蝴蝶落在我的手上吧。我伸出手……等了很久……那只蝴蝶只是飞来飞去。

 

                                         ——摘自2017年《广州文艺*白云专刊》第一期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信用建设政府为先改革应重振政府信用
  2. 十五届县委安排部署第20190509
  3. 万众欢腾喜气洋洋岛城春节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4. 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履职能力市政协举办专题培训班
  5. 成品油价格昨起适当提高
  6. 凸显五大文化特色青岛构建城市大文化发展格局
  7. 本轮联赛周六就打哈德门队训练大受影响
  8. 四天两次漏毒气大连50多人中毒幸无人死亡
  9. 唐家璇就伊拉克武器报告表示目前不必匆忙下结论
  10. 节能先进表彰大会上我市表彰一批节能先进
  11. 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社区警务使社会治安大好转
  12. 网球赛水平高支出高回报高精明的上海人又赚钱了
  13. 英国人误会了二李不退出国家队只是没比赛
  14. 美国国会众议员尼克拉霍尔率领四人代表团访问伊拉克
  15. 崂山景区应对黄金周更从容接待量同比增两成
  16. 朝日首脑下午在平壤签署朝日平壤宣言
  17. 2022年孝南区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廉政电影巡映活动启幕
  18. 积极促进半岛城市群的崛起服务全省面向全国融入世界
  19. 中国商人与阿部长同机遇难始末
  20. 湖南部分地市暴雨成灾死亡人数增至70人
  21. 政府要打仗百姓惶恐英美加强防恐美正面临两线作战
  22. 许树德主持召开县委人20220518
  23. 园中动物自己猎食北京动物园动物接受生存训练
  24. 亚洲冠军联赛大连实德队主场比赛推迟进行
  25. 尼泊尔要和谈反政府武装将不再被称为恐怖分子
  26. 遥控炸弹袭击以公交车逃生乘客遭近距离扫射
  27. 市南区创新工作思路在抓落实上下功夫
  28. 大剧院引来510条建议多数市民意见选在北海船厂
  29. 降雪使我市交通部分受阻青黄轮渡停运公路机场正常
  30. 市社科院学习江泽民考察中国社科院***
  31. 四方区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明确今后经济发展思路
  32. 你在14%中吗我国公众具备科学素养比例为14%
  33. 青岛三豪信息管理学校摘帽班明天开课
  34. 给奥运会外围赛让路明年甲A还是三大段
  35. 市国税局采取八结合认真开展2002年度税收执法检查和监察
  36. 记者昨天从市气象台获悉今明气温还要降
  37. 甲A第22轮先赛一场申花主场轻取国力
  38. 南京规范有偿家教进行公开化合法化操作
  39. 13负于俄罗斯中国队列第四
  40. 市一医院召开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启动会暨干部警示教育大会
  41. 全面建小康公安怎么办我市公安机关开展大讨论活动
  42. 出席全国两会驻青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启程
  43. 解读即将施行的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
  44. 明确表示将否决动武决议总统希拉克我投反对票
  45. 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20220518
  46. 每天超过1万人次的参观量聚焦中山路的三种目光
  47. ***副******会见美贸易代表佐利克一行
  48.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10-14 11:28:28
  49. 巴塞罗那已经默许转会拉齐奥静等里瓦点头
  50. 想深造这些班任选市人事局与三所高校联办培训班
  51. 深刻理解十六大报告的精髓四论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
  52. 到郊区我不想去不少中专生被用人单位问出破绽
  53. 当心养鱼为患揭开南美食人鱼神秘面纱
  54. 兵败多哈的国青队回国无颜见江东父老
  55. 中考体育预热过程管理考核评定工作即将开始
  56. 连环***击案发现重大线索外租车中发现弹壳
  57. 住宿三星级顿顿有海鲜香河基地条件不错
  58. 润泽园林机械公司成立同类企业中全省最大
  59. 昨天下午备受书法界瞩目的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颁奖
  60. 孝南消防大队送水到农田抗旱保收解民忧
  61. 海城豆奶事件追踪样本中未发现引起中毒病毒病菌卫生部专家组抵达海城
  62. 平度市大力优化农业经济结构
  63. 胶南农村干部实绩榜上见
  64. 青啤公司以十六大精神为指针谋求今年新发展
  65. 临洮县扫黑除恶专项斗20190508
  66. 三国打破默认程序北约使出看家法宝
  67. 抽检承诺蔡甸区打造药店开办极简勘验模式
  68. 美国对伊动武决心不会动摇
  69. 市内四区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提高
  70. 文科状元胡丛同学称全市第一压力大
  71. 公办高中大一统被打破三分之一普高参与改制
  72. 获胜后自言只是半个总统卢武铉面临诸多挑战
  73. 萨达姆表示伊拉克可能接受安理会新决议
  74. 先主后客无所谓辽小虎漠视下签
  75. 每分钟发生一起刑事案件亿万青少年普法行活动启动
  76. 芬兰调查超市爆炸案后称造弹技术来自网上
  77. 我市社保网络信息系统明年6月将全部建成运行
  78. 决战百日从黄金周开始外经贸局力促出口
  79. 区住建局组织参加住建部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人员培训班
  80. 快速交通干道全长194公里双向六车道长沙路通车
  81. 直接关系到战争还是和平十年核查路战和两茫茫
  82. 浙江一个炼油棚突然失火土法炼油烧死三人
  83. 暴雨引发洪水法国南部26人丧生12人失踪
  84. 今日赛事热点中国乒乓球寻找最后的安慰
  85. 孝南区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70万元
  86. 国际象棋电视快棋赛卜祥志惜败师傅叶江川
  87. 安全评估不合格企业将被依法关闭
  88. 仲裁办深化五项工程活动收效明显
  89. 海南特大交通事故11人死亡11人受伤
  90. 中国名牌产品满意度如何平均顾客满意指数为7322
  91. 临洮县举行县政府有关20190508
  92. 眼皮底下遭袭击印尼警察总部发生爆炸
  93. 郝胜勇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和抗旱减灾工作常态化抓好疫情防
  94. 视听效果和舒适度大大改善中国电影院重新开门纳客
  95. 德一架小型飞机被劫持劫匪欲撞向欧洲中央银行大厦
  96. 七岁女童虎口脱险小女孩咬断绳索逃出绑匪窝
  97. 财政部劳动部紧急通知切实保证困难群众生产生活
  98. 首相布莱尔要求英军作好对伊开战所有必要的准备
  99. 医院先救人后算钱陕西出台母婴安全计划
  100. 青岛连云港书法邀请展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