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南海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5月26日发表  

 

 

主动公开                       南府〔2017131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南海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局以上单位:

《佛山市南海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业经区人民政府同意,并经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请遵照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区教育局反映(联系人:董磊,联系电话:86235930、133****8251)。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4月14

 

    佛山市南海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为全面深入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推进“品质教育,学在南海”建设,把教育打造成为南海“人文品牌”的一张亮丽名片,更好地服务品牌南海建设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佛山市教育事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佛山市南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南海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南府办〔2016〕20号),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回顾

  (一)取得的主要成就

  1教育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

  全区教育综合实力、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全区7个镇(街道)100%是广东省教育强镇(街道)。在2009年成功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后,2010年成为首个“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和“推进基础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单位,2012年被***授予全国推进“两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12年成为广东省首批“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实验区”,2013年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2014年成为广东省首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 和“省社区教育实验区”,2015年成为首批“广东省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2015年荣获“全国首届区域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特别实践奖”。2010-2015年连续六年高考成绩保持逐年增长,呈现“增量大、总量高、全提升、多元化”四大亮点。

  2惠民教育体系渐趋完善

  实现普及三年学前教育。截至2015年底,全区在园幼儿102099人,毛入园率达到102.5%,规范化幼儿园占比为94.7%,等级幼儿园占比为79.75%,公益普惠性幼儿园数占比为61.6%。义务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截至2015年底,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80所,在校生23.9万人,100%为标准化学校,优质学位率达89%。普通高中教育内涵发展成效显著。全区普通高中18所,有10所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高中优质学位比例为100%,高中毛入学率为110%,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4.5%。中职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至2015年底,全区有独立设置的公办职业学校6所(含技工学校)、民办职业学校6所,在校生(含技工学校)20713人,其中国家级示范性职校1所,国家级示范性技校1所,国家重点职校2所,省重点职校2所。全面实施残疾儿童少年十五年免费教育政策,建立和完善了以区特殊教育学校、各镇特教班、随班就读的“三结合”南海特殊教育模式,全区“三残”儿童入学率达100%。终身教育体系逐渐形成,构建起覆盖全区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目前共有1所成人高等教育机构、1所社区学院、7个镇(街道)社区学校。

  3教育发展开放格局雏形显现

  积极探索公办和民办学校共建、联办、合作、转制、委托管理等有效途径,吸引了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实验中学、执信中学等省内名校在区内开办民办优质学校。大力推进集团式办学,以公办名校为龙头,组建了石门中学教育集团、南海中学教育集团、桂城中学教育集团和南海区职业教育集团,发展了4所民办优质名校和1所公办优质名校,组建了南海机关幼儿园教育集团等18个幼教集团。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积分制度实施成效显著,其中2015年全区非户籍常住人口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比例达66%。高中教育阶段非本区户籍学生招收规模逐年扩大。完整构建起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国际化链条,共有10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办了国际部(班),50多所中小学校与多国学校缔结为姊妹学校。

  4教育机制更具活力

  构建了多元办学机制,进一步激发了办学活力。初步进行了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的教育统筹职能,推行教育行政问责制度;建立由区、镇(街道)相关部门组成的教育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厘清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开展管办分离改革试点:学校管理、教科研管理、特色学校创建、教学质量监测等多个领域进行体制和机制改革,初显成效。

  5教育模式更加人本

  加强课程改革和学科渗透,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拔尖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机制,激发有潜能的拔尖人才脱颖而出;推进中职与企业、高职相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互通机制;建立学段衔接机制,建立上下学段间的学校共同体;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小学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全面深化推进素质教育,取得积极成效。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优质教育资源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南海教育在“十二五”期间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认可和肯定,但是从总体教育需求来看,优质教育资源仍然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特别是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南海产业的转型升级,适龄青少年儿童不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使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问题日益突出。

  2教育内部发展结构性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

  从教育结构来看,高中教育成绩斐然,在佛山地区乃至全省名列前茅。基础教育发展扎实,职业教育颇有成效,社区教育有声有色。但是,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和特殊教育体系化有待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待进一步体系化。

3学前教育发展问题仍然突出

学前教育发展仍然是南海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公办园偏少,学位竞争激烈;民办园收费高,办园行为待规范;公益普惠性幼儿园的比例仍然过低。教师待遇偏低,流动性大,素质不高,来源紧缺。幼儿园办园条件有待改善、保教设备设施有待增加。

  4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障碍仍然有待进一步突破

  教育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管理过多,权责不明确,效率低下,制度有漏洞等多方面问题,亟待加大改革力度,深化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三)挑战与机遇

  “十三五”时期是南海区贯彻落实“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广东发展总目标以及着力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核心区,争创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广佛都市圈核心区,全面建设品牌南海的关键时期,全区教育事业必须适应新常态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1“创新驱动”需要教育融合发展

  随着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总抓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模、模式、规格等都提出了新需求和高要求,意味着现代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更趋紧密,深度融合。这就要求新时期教育必须增强自身发展的适应性,深化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为创新驱动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推动我区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从资源要素驱动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2经济新常态需要转变教育发展方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我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稳增长、优结构、新动力”的新特征和新趋势,教育必须准确研判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服务新常态,适时转变发展方式,把握新机遇、构筑新优势,全面推动教育事业在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区已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现代化教育体系,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不再是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式,应该尽快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进一步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巩固、凝练、强化办学特色,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从而实现“以量谋大”到“以质图强”的重大战略转变。

  3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需要推进教育治理创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坚持立德树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我区必须顺应国家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趋势,率先推进教育体制变革和制度创新,加强教育科学决策和治理的智库建设、载体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行政干部的队伍素质,优化教育治理机制,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构建起适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创建良好的区域教育生态环境。

  4人民的期待需要教育更加公平、均衡、优质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对特色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对教育公平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强。特别是新一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期望日趋强烈,他们对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求尤为迫切。人民群众对均衡化、优质化、多样化、特色化教育的热切期盼,成为我区“十三五”期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动力和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5新型城镇化和二孩政策放开需要教育更大更优发展

  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化程度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将涉及1000万人口的流动,其中六分之一是适龄青少年儿童。伴随着南海新型城镇化发展,未来五年全区非户籍学龄人口将保持稳定增长趋势。与此同时,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将会需要更多的学位供给。如何保障教育资源有效供给、合理分布,建立起与南海城市承载能力、人口结构变化、入学需求等相适应的教育布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以及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这些都是南海教育未来五年面临的严峻挑战。

  6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新路径

  当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计算、3D打印等新技术不断涌现,经济社会各行业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社会整体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日趋明显。通过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教育理念变革,促进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引导资源共建共享,可以有效***制约教育改革发展的难点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是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抉择。

  二、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的系列***精神,落实国家和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按照区委区政府“一年搭框架,三年强品质,五年成品牌”的进度要求,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打造“南海教育”升级版为抓手,以“品质教育,学在南海”为战略方针,以“提高师生品质,铸造学校品牌,提升区域品位”为宗旨,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教育体制机制,完善现代教育体系,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为我区建设品牌南海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知识服务。

  三、发展目标

  (一)近期目标:到2018年,率先建成全省教育综合改革先行区、全省推进教育现代化高水平发展示范区。基本实现教育公平、均衡、优质、标准化、多元化发展,基本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二)远期目标:到2020年,建成高水平学习型城市和人力资源强区,教育现代化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与地区基本水平。

  (三)具体目标

  1大力推进公益普惠幼儿园发展。到2020年,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保持在102%以上,广东省规范化幼儿园占比98%以上,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保持75%以上,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100%,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到85%以上。

  2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到2020年,义务教育实现更高水平的现代化,坚持素质教育为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多样化发展高中教育。完善高中新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地方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注重学生发展指导和教学改革,到2020年,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现代化特色高中。

  4打造职业教育的南海模式。加强职业教育转型升级发展,做大做强中职教育,积极发展高职教育。深化普职融通、完善中职升学通道、加强校企合作和国际合作,打造职业教育的南海模式。

  5完善网络化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教育生态系统,健全“三结合”教育网络,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有效衔接;完善社区教育网络,建设青少年活动中心;大力引进、培育优质社会教育机构。

  6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试点,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进教师流动制度改革,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通过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推动课堂教学变革,完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提升机制。

“十三五”期间南海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教育层次

指 标项目

2015年

2020年

学前

幼儿园总数(间)

321

359

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

61.1

75

幼儿在园人数(人)

102099

119305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102.5

103.5

教师学历达标率(%)

100(含中职)

100

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比例(%)

76

85

小学

小学学校总数( 间)(公办和民办合计)

128

140

在校生(人)

172058

185000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

100

100

小学五年保留率(%)

112.25

100

教师大专(%)学历率(%)

98.38

99

初中

初中学校总数(间)(公办和民办合计)

52

57

在校学生总数(人)

67065

80000

初中生年辍学率(%,含转入转出差)

0.00

0.1以下

班均规模(人)

45.5

45

教师本科以上学历率(%)

95.26

97

高中阶段

教育

全日制在校生(人)

44121

48000

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

20713

21000

毛入学率(%)

110

105

高等教育

毛入学率(%)

70

73

  四、重点任务

  (一)加强资源均衡配置,确保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公平品质

1科学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

根据社会、经济、人口的发展变化趋势和均衡优质原则,启动新一轮学校配套布局与专项建设工程。编制和出台《佛山市南海区基础教育配套专项发展规划(2016—2030年)》。科学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做好教育发展用地的预测和控规,将教育发展用地规划切实纳入城市用地总体规划之中,科学预测各级各类教育学位需求变化趋势,据此预留充足的教育发展用地,配建学校,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位的需求。

加快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套教育设施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新建住宅区项目根据规划预留教育用地,严格按照广东省标准建好幼儿园和小学。学校与小区开发的规划、建设、交付使用等工程同步。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和小学要依时按标准无偿交由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管理,坚持高起点、高规格的要求办好每一所新校。

2合理、均衡配置教育资源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机制。提高免费义务教育财政拨款标准。继续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全覆盖政策,保障免费义务教育财政拨款标准落实到位,面向全区、倾斜西部推行新建、扩建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补贴制度。

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改革,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融通发展,积极探索建立区域间、城乡间和学校间教育协同发展机制,积极推广对口帮扶、名校办分校、委托管理、学区制管理、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联盟等办学体制与机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大力提升义务教育发展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完善中考指标生实施办法,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县域内初中的比例逐步扩大,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启动相对薄弱学校强校工程,特别在教育硬件设施和学校文化建设方面进行全面提升。教育资源配置重点向相对薄弱学校倾斜,努力缩小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的差距。以生均教育资源差异系数为考核标准,逐步降低全区综合差异系数,对重点指标设定合理阈值,使各项教育资源都达到均衡配置水平,率先实现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

大力推进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加强民办学校的分类指导和分类管理,大力引导和支持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现代化建设,完善民办教育公共财政补贴、购买服务和奖励激励制度,加大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在各项政策方面进行更多的优惠,促进民办教育规范特色发展。构建公办、民办学校一体化管理机制,建立挂钩联系、挂职副校长或督学、公办民办学校教师互通交流等制度。探索政府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用于解决部分在南海工作生活有一定年限但凭积分无法入读公办学校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读,实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读义务阶段学校“全纳入”,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70%以上入读公办学校(含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

推进特殊教育发展水平上新台阶。着力完善以特殊学校为主、“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辅、社会特殊教育专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特殊教育网络模式,为特殊儿童享有平等发展权利创造优良的成长环境,提供15年免费教育。出台《南海区开展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大力推进“送教***”工作,确保残障儿童入学率达98%以上。重点打造“南海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统筹和管理全区特教资源,建立特教教师在职培训和名师评选与管理办法等制度,逐步形成常规教研、培训交流、技能展示等师生发展支持体系,促进特殊教育专业化发展。

3推进互联网+教育融合、普惠发展

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工程,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支撑能力。大力推进“无线校园网”、“未来教室”建设,积极探索使用数字终端进行网络学习和移动学习;创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与应用模式,大力推进以朝阳学堂和朝阳视频网为承载平台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应用,推进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基本形成“人人有空间人人用空间”的良好局面;加强网络安全建设,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水平,构建可信、可控、可查的网络安全环境。

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积极推进南海教育大数据建设与应用。完善包括教育资源、行政管理、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幼教、职教在内的六大数据中心,建立学校、教师、学生的在线数据评价体系,打造基于数据的教育综合治理系统平台,建立基于物联网的教育数据采集平台。

构建新型数字教育资源体系。以开发南海微课程资源与引入市场资源相结合,最终形成区校分布、互联互通的数字教育资源云公共服务体系,为学习者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建设南海特色网络课堂体系,深入推进“三个课堂”建设。一是大力推进“名师网络课堂”建设,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二是创新推进“名校网络课堂”建设,带动一定数量的周边学校,使名校优质教育资源在更广范围内得到共享。三是大力培植“项目网络课程”,在机器人、创客等高阶思维课程方面提供信息化有力支撑。

  加强教育信息化专项培训,大力提升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全面开展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为特点的课例和教学法的培训,培养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情分析、个性化教学的能力,增强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教育教学的能力。

  实施中小学创客教育工程,开发区本创客教育课程体系,鼓励建设创客教育实验室及体验中心,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完善教育体系的现代品质

  1坚持公益普惠,构建更高标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以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构建公益普惠、均衡优质的南海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制订落实南海区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南海区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政府财政对学前教育投入主体责任,将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纳入到当地镇(街道)党政领导干部考核、文明村(居)建设的考核指标中。

  大力发展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制订各项奖补政策,落实学前教育发展的各项配套资金,扶持普惠性幼儿园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购买学位、基础设施建设资助等举措,鼓励村(社区)集体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办为普惠性幼儿园;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原则上应办为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制订各项奖补政策,扶持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发展。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价幼儿园办学绩效机制,实行办学绩效等级与政府专项奖补资金挂钩机制。

  健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完善幼儿园准入制度,建立健全幼儿园监管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大力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引导学前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鼓励和支持优质幼儿园以集团化的模式扩大办学规模,实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促进城乡之间、优质幼儿园和薄弱幼儿园之间的均衡发展。

  鼓励镇(街道)把公办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派驻到有需求的公益普惠性幼儿园,以进一步落实小幼衔接,提高保教质量。建立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分层次开展园长、骨干教师培训和全员培训,开展多元化园际教研、园本教研等,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建立以名园长(教师)工作室为龙头、优质幼儿园为基地的实训模式。

  2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打造现代职业教育的“南海模式”

  深化综合改革。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区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把教育、人社、财政、科技、经促等部门纳入区职业教育领导小组统筹,形成部门联动、合作推进的工作机制。深化职业教育招生改革,中职学生在校生与普高学生大体相当。通过“公益性服务,市场化运作”的协同创新理念,构建校企资源信息管理平台,出台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加大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力度。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积极探索“双元”培养机制、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学校模式。

  优化结构布局。全面盘整职业学校资源,适配产业转型升级,调整专业结构。与南海制造业、第三产业同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智能制造装备、3D打印等先进制造业专业,引导职业院校错位发展。积极推动区域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积极发展高职教育,支持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改造提升或通过中高职衔接机制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拓宽中职学生提升渠道,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到2020年,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30%以上升读高等职业院校。力促南海区盐步职业技术学校、南海区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南海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上国重、上水平,力促南海技师学院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将南海技术学院建成集高技能学制教育、社会培训、技术支持服务、技能竞赛、技能鉴定等公共职业教育平台。优化实训设备,发挥职业院校在构建劳动者终身培训体系中的骨干作用。拟在产业园区或现有中职学校集中建设区级公共实训中心,发挥技能实训中心作用,提升学生技能训练和对外培训服务能力,形成区域—学校—企业三级实训中心体系。构建“互联网+职校”模式。深化互联网在职校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下示范学校、重点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新模式。建立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促进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强化队伍建设。建立教师下企业长效机制,创设条件提升师资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比例达80%,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以上比例达到15%。

  加强产教融合。扩大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融通培养试点。完善校企合作联盟,推进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扩大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国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大力扶持民办职业学校发展。

  3完善现代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

  加快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成立南海属地高校产学研促进会和南海区政校行企协同创新联盟,让有能力的属地高校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等活动,提高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属地高等院校为我区“量身定做”,培养适用人才。协助推进区人民政府与中山大学、贵州大学、广西大学共建的“粤桂黔高铁经济研究院”以及与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共建的“蓝火计划”建设工作。

  建立健全终身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探索创设终身教育协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其发展,统筹、协调全区终身教育和学习型城区建设。全面整合全区终身教育资源,搭建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贯通的“立交桥”。扩大和完善全区社区学院规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设覆盖全区范围、统一开放的现代远程公共学习网络服务平台(南海区终身学习网)和数字化优质学习资源库。深入推进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深化终身学习模式改革,为全体市民提供不受时空限制、高质量的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以高起点、跨越式方式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拓展学习型城市的教育、文化及技术内涵。

  (三)创新教师发展制度,提升教育人才的专业品质

  1推进教师聘任制度改革,创新教师流动机制

  按照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探索区管校聘制度改革,全面实行中小学教师岗位管理制度和聘用制度,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实现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和岗位聘用的统一。合理制定编外人员指标,为教师流动、教师病假、教师产假等情况做好预案和准备。依据《关于印发〈广东省中小学教职员编制标准实施办法〉的通知》(粤机编办〔2008〕73号)和《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关于南海区教育系统推进公办学校教职员待遇拨付体制改革暨实施实名制工作方案的批复》(南府复〔2014〕29号)的要求,在本地区事业编制总量内,用3-5年时间,按照省确定的城市基本编制中的教职员与学生标准比例招聘和引进优秀教师填补缺编,并逐步解决教师学科结构性缺编问题。

  创新教师流动机制,把教师交流与教师晋升、评优评先、职务(职称)评聘等制度挂钩,鼓励教师合理交流。通过搭建平台、提供资源等方式,促使教师愿意交流、乐于交流、享受交流。建立优秀教师交流平台和工作室制度,通过优秀教师交流的示范效应,促进区域内师资整体均衡。义务教育阶段每年教师交流人数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校长在同一学校连续任职十年以上,原则上要轮岗。

  2深化名师工程改革,完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深化“名师工程”建设,优化名师的结构和层次,在原来名师工程的基础上,增设教坛新秀和功勋教师荣誉称号,逐步增加名师比例,逐步提高名师津贴。

  加强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发展规划指导,开发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提升教师管理绩效。开发教师发展评价系统,结合教师岗位业务、工作业绩和个人发展等建立动态数据库和网络管理平台,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科学评价和发展指导。实施教育一流人才引领工程,通过教育协同发展共同体、网络平台共享、一对一帮扶、影子教师等渠道,引领教育一流人才向更高层次发展。

  3完善教师发展指导制度,拓宽专业成长平台

  探索设立“教师发展指导中心”,建立需求导向、实践导向、实效导向的教师研训制度,形成“实践-评价-研究-培训-实践”的专业成长模式。加大教师研训资金的投入,加强区级教师研训统筹力度,提高教师研训的效益。进一步强化师德建设,探索优化师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健全师德制度建设,创设平台,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激励作用。大力推进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策略与评价技术的教师全员培训;继续大力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技能培训,加强教师培训平台建设。

  大力加强教师校本培训工作,做好新教师的入职教育,做好老教师对新教师传帮带工作。探索基于小课题研究的教师专业成长机制改革。大力推进教师网络培训,建立健全教师网络培训资源库,加强网络培训的监控和考核力度,推动网络学习平台和考核平台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大力加强骨干教师和优秀校长的培训工作,实施骨干教师和优秀校长的素质提升工程,推进与国内发达地区的教育培训合作,积极寻求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合作,开展教育行政干部培训和教师培训。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培训合作,学习先进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办学经验。探索中小学校校长职级制改革,制定校长职级晋升实施办法,进一步提升校长的办学水平和管理能力,培养一批具有教育使命感、现代办学理念、卓越领导能力的高素质校长。

  建立基于项目研究的教师研修制度,推动区内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整体提升。一是与高校和研究机构依托项目合作研究,促进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高水平运用。二是建立科研骨干工作室,开展基于项目研究的培训。三是开发科研培训课程,开展订单式培训,形成科研名师梯队。

  利用名师资源促进区内教师教育教学品位的提高,打造品质队伍。一是各学科、各学段设立兼职教研员,加强骨干教研力量。二是积极创建“青蓝工程”,提升青年教师品质。三是各学科成立“名师教研组”,分组分片开展专题研究与指导活动,建立“名师教研组”定期活动机制、评价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作用。四是举办“名师大讲堂”,让更多名师承担学科教研专题讲座和主题式公开课,开展“名师伴我行”活动。五是围绕高效课堂继续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编写学科“同步名师课堂”。六是加强和改进“名师工作室”的评价考核工作。

  (四)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追求教育质量的卓越品质

  1完善学生发展指导制度

  适应教育改革新形势,大力开展学生发展指导项目校长和教师系列专题培训,开发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为学生发展提供学习指导、生涯指导和生活指导。

  探索设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制定学生发展指导政策,逐步在学校设立学生发展指导机构,落实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逐步丰富课堂学习指导、学法指导、导师制、家校协同指导和个性化指导的内容和方法。

  建立特长、拔尖学生的发展指导机制。建立特长、拔尖学生学段衔接发展的有效机制,探索建立特长、拔尖学生培养的导师制,设立奖教奖学金,继续实施《南海区中小学生竞赛奖励方案》,有效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2强化德育改革与创新

  始终把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放在首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责任、创新、实践”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开展“南海菁英少年在行动”活动,培养品质学生。根据学生身心特点,探索建立适应不同学业阶段的道德教育体系,探索中小学德育课程的衔接,大力开发地方德育课程和校本课程,促进中小学德育之间形成有机的衔接和协同发展,确立富有区域特色的“生活德育、生态德育、智慧德育、终身德育”工作理念,培养“有底气、接地气、有名气、成大气”的中小学德育队伍;实施现代德育创新改革项目,打造德育项目品牌。

  鼓励各镇(街道)、学校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德育工作难点、盲点问题,分学段、分时段、分专题进行“去网瘾”教育、感恩教育、礼仪教育、劳动教育、“微文明教育”等专题研究。

  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融入到教育全过程,大力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的德育活动;开展“全国示范性家长学校示范区”创建工作,促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常态化发展,努力提升中小学生道德文明素养。

  3深化课程改革和教科研改革

  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切实落实《南海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深入开展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变革,建立和完善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多元开放的、富有特色的、可选择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位一体”多元课程体系。全面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与评价技术的全员培训。加强课程规划、开发、实施、整合、统筹等研究,提高教研员的课程指导力,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教师的课程开发和实施力。搭建校本课程实施监测管理平台,实现课程创设、开发、实施、评价一体化管理与服务。分类组建特色学校发展联盟和特色学校发展联盟基地学校。开展课程改革特色学校和示范学校评估,全面推进全区“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工作,打造一批课程特色学校和课程改革示范学校。深入开展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研究,结合本地和本校实际,创造性实施国家课程;加强地方特色课程、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打造一批精品课程。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改革,完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法。鼓励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学生在线评价探索。开展基础课程作业改革研究。有效推进课程整合,促进跨学科综合育人和跨学段整体育人。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科技教育与创新教育,实施学生院士制度,建立校内外科技实践活动基地。创建科学探究实验室。开发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教育。

着力开展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与评价技术研究,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继续开展高效课堂评估,打造品质课堂。开展学习环境、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心理等教学项目改进研究和教学过程中关键问题的研究。开展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研究、云课堂教学在线评价研究,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分析研究。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实施高效课堂在线评价,实现教师教学、科研、培训与评价一体化。

    以华东师大“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项目为平台,打造全区7所新型的现代化公办学校,形成全国有广泛影响力的区域基础教育品牌。

    开展教研直联、蹲点教研行动,建立学段式学科教研基地,促进品牌学科和品牌教研基地建设。

  深化教科研改革。创新区教育科研成果奖评审形式,鼓励教育教学创新,大力奖励优秀成果,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落实佛山市“科研帮扶、强师强校”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建设市、区学校科研协作共同体和教师科研协作共同体,培养教育科研示范学校和教育科研名师。积极推进新高考改革、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家校共育等方面的专项课题研究。

  4全面实施健康成长工程,切实提高学生身心素质

  把学生体质健康列入学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倒查问责制度。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工作年度报告制度。完善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专项督导制度,定期开展督查和通报工作,督导结果作为评价地方和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

  加强学校卫生技术人员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逐步按要求配齐配足专职校医及专职心理教师。完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机制。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和干预机制。到2020年,创建省级及以上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10所以上,区级心理健康教育达标学校130所以上,学校卫生综合评价卫生等级A级学校达到60所,广东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A级达60所和区级以上示范食堂达到80所。

  探索实施“2+2”体育、艺术项目,健全体育、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工作保障机制,制定推进学校阳光体育、艺术教育发展实施办法。对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测评,并将测评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内容。以艺术教育课程为基础,充分发挥乡村少年宫、城市少年宫的作用,发展各具特色的地方传统艺术项目。建立青少年体育活动意外医疗全保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因地制宜地加强学校体育设施(特别是体育场地)建设。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体育特色学校。

  5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再上新台阶

  开展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示范校评估工作。制订南海区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示范校评估方案。通过评估,激发学校首创精神,引导学校更深入地分析本校发展条件,更科学地规划,选择学术性高中、学科特色高中、普职融通高中、国际教育特色高中、管理文化个性化等不同路径,更高标准建设符合本校实际的特色发展模式,建成一批办学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课程丰富多样、教学方式灵活、评价科学有效、办学绩效突出的普通高中学校,形成我区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新格局。

  制订并实施三年教学规划。制订《南海区普通高中三年学科教学规划指导意见》。各校制订年级发展规划和三年学科教学规划。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促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树立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学科品牌,建立个性鲜明、富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以创新培养模式为重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教育教学模式。

  建立科学完备的资优学生培育体系。石门中学、南海中学、艺术高中等学校,引入高中生能力和职业倾向评测系统,根据不同类型资优学生,分类建立课程体系,深入开展小班化教育实践研究,完善学生发展导师制,大力推进学生社团建设,与高校建立资优学生培育合作项目,促使资优学生得到高质量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6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

  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区教育改革与发展。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特色学校创建及其评估与认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大力开展“梦之队”学生社团活动。鼓励学校与境外学校缔结友好学校,加强教师、学生互访。

  探索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积极引进优秀外籍教师。搭建高层次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与政策对话平台,加强教育研究和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南海区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五)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彰显教育管理体制的善治品质

  1开展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试点,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

  完善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实现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配齐专职督学,聘任一定比例的兼职督学,有效开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督导。探索设立独立运作的第三方教育督导与评估组织。

与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教育统计学会等机构合作开展教育质量测评工作。明确政府、学校和第三方评估组织的权责范围。厘清教育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政府主要是从宏观层面间接地对学校进行管理,通过政策、规划、标准、经费等方式对学校进行管理。推进第三方参与教育评估试点工作,率先在学前教育、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推进第三方参与教育评估的试点工作,把第三方评估结果定期向社会公布并与财政拨款、奖励措施等挂钩,形成公开透明、科学合理的评估激励机制。

创新教育舆情监测机制和方法,进一步提高教育舆情评估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实效性。建立社会公众教育满意度年度评价制度,分析社会各阶层满意度整体水平,查找群众最关心的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法,为政府教育决策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设性建议意见。努力提高社会公众对政府教育服务的认可度和美誉度。建立家长与学生教育满意度年度公布制度,分析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诉求,为学校发展提供全面的诊断性建议,争取最大的社会支持度。

2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打造品牌学校

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善中小学现代学校治理章程,建立健全学校法人治理机构,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建立由校长、家长、社会贤达人士组成的多方协同治理委员会,形成政府宏观统筹、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参与监督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进一步明确学校的权责清单,厘清学校自主办学的权力边界和责任边界,杜绝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对学校不合理的任务摊派和工作干涉。提高学校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建立学校法律顾问制度,建立健全学校教师权益申诉委员会、学生权益申诉委员会、学校应急管理委员会、学校安全管理委员会并制定相关制度,为学校规范化管理提供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建立政府资助学校制度(特许学校制度),部分公办学校转为民办机制管理,部分民办学校(普惠性学校)转为政府管理,尤其是在特色学校创建、相对薄弱学校改造、农村学校改造等方面,可以先行先试,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加强品牌特色学校建设。以特色项目为先导,夯实特色学校创建的基础。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建立指导专家库,探索品牌特色学校的创建策略和路径。实施《南海区特色学校创建指导意见》,研制出台《南海区特色学校创建评价标准》。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形成一系列先进的办学理念、特色课程体系和校园文化。以成果提炼和推广为平台,打造一批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品牌特色学校和名校长。

探索建立品质教育示范学校督导评估制度。积极开展对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和实施品质教育的监测工作,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体系,健全校园安全工作规章制度,督促指导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做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完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健全教育质量提升机制

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加入“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区域监测联盟”,推进“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提升”项目,并以此为抓手,建立南海区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加强教育质量评价管理团队及专业团队的建设,加强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理论、技术、结果应用及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建立教育质量监测信息化平台,加强数据的分析和结果的应用,加强家校沟通和舆论宣传,引导家庭和社会共同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设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提升”实验项目。根据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诊断、挖掘制约南海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依此设立实验项目,充分运用监测数据提升南海教育质量。

设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提升”实验学校。一方面帮助学校和教师依据监测结果总结提炼经验成果,形成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操作模式并进行推广,提高知名度;另一方面帮助学校和教师依据数据结果找出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形成有效改进方案,并对改进过程进行跟进指导,从而将监测的积极效果最终落到学生和教师身上,全面促进南海区中小学校教育质量发展。

五、教育事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统筹协调

成立以区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南海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围绕“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实现,负责统筹和协调相关党政部门和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开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发改、财政、人力资源、规划、国土、住建等部门切实履行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的职责,积极主动地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

(二)做好组织工作

《佛山市南海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是指导全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必须加强规划的组织与落实,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落实责任、强化监督,确保规划内容落到实处。对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制订实施方案。对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任务,制订时间表、路线图并向社会公布。

(三)确保教育投入

按照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的要求。从2016年到2020年,区教育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在年初预算向区财政申请专项资金,用于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建设。

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根据我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可支配财力,加大公益普惠性幼儿园的财政扶持力度。落实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制度,提高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资助标准。探索建立公益普惠性幼儿园教师长期从教津贴制度。

  完善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拨款机制。义务教育财政经费投入适当向相对薄弱学校倾斜。加大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力度,促进办学条件全面达标。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由各职业学校在年初预算申报相关实训中心设备设施建设和专业升级改造经费。构建以绩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逐步提高普通高中师资培训经费、课程建设经费、学生指导经费等。

    (四)加强监督检查

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和***监测,定期发布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发布年度监测报告,将督导和评估结果作为全区各级党政领导及办学主管部门领导考核及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及时总结规划实施中的经验教训,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及时向社会公布规划实施进展状况,主动接受家长、社会、媒体参与规划实施的监督,将社会各界对规划的意见和建议作为规划调整的重要依据。建立教育规划专题工作会议制度,区党政领导适时召开规划实施专题工作会议,对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加以研讨和分析,及时调整规划的执行方式和策略。

(五)注重宣传引导

  广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广泛宣传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广泛宣传《佛山市南海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动员全社会进一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佛山市南海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2023-09-17 16:13:38重新编辑
坪地镇六联吉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地镇六联鹤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地镇六联长山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地镇六联石碧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地镇六联村富民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地镇年丰横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地镇环城北路金水桥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地镇宝丰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地镇永佳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地镇宝地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地镇金水桥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地镇三彬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地镇坪东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地镇坪西料龙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地镇坪西高桥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地镇高桥品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地镇中心村丁山桥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地镇同富裕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地镇坪东村富地岗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地镇华厦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地镇宝山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地镇宝山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地镇宝山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大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牛角龙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同富裕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林园村委召开第二季度村务监督委员会会议
  2. 新桥街道 党政办新桥街道连心桥1900议事厅协商民主掀起头脑风暴为口袋公园
  3. 南岔区牢记使命讲红促廉
  4. 常州市回民村种梨、湖头村养蟹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5. 木子店镇牌楼村干群同筑脱贫路
  6. 我县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
  7. 浠水县气象局开展业务知识考试
  8. 为期7个月知识产权云课程实现企业全覆盖
  9. 全市设施农业项目和新开工项目用地清理暨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启动
  10. 魏村街道 魏村街道开展与法治同行为劳动护航招聘会普法活动
  11. 李法泉在青调研时强调惩治腐败更有力预防腐败更有效
  12. 浠水县公安局召开上半年工作总结会议
  13. 浠水县开展整治交通违法犯罪行为
  14. 浠水开展第八届
  15. 浠水召开三角山资产移交和相关工作会议
  16. 兰溪镇开展扫黑除恶应知应会测试活动
  17. 浠水县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集中学习六中全会精神
  18. 市城管执法局党委学习贯彻高环书记在省十二次党代会首场宣
  19. 县畜牧局开展多彩活动庆祝国际
  20. 武陟县举行2019年五一运动会暨全民健身月活动启动仪式
  21. 院感无小事防控在当下
  22. 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高新区分局积极跟进综合保税区重大项目
  23. 市慈善总会征集金点子
  24. 研究部署全区审计工作
  25. 大数据比对火眼金睛监督扶贫领域项目问题线索
  26. 县医疗保障局全力以赴助力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27. 市科技局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28. 政协浠水县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召开
  29. 科技局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验收工作布置会成功召开
  30. 区人社局 新桥镇举办公益创投项目路演技巧培训
  31. 高楚平检查浠水部分乡镇流行病春治春防工作
  32. 浠水开展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九周年宣传活动
  33. 兰溪加快拆迁安置工作助推项目建设
  34. 铁力市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四次汇报会
  35. 浠水县开展治理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行动
  36. 董瑞成督办散花跨江合作示范区两提工程建设
  37. 浠水个私营企业协会召开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38. 连云港首个工厂化水稻温室育秧中心本月建成
  39. 连云港增20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40. 妇联 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魏村社区妇联爱心守护婴幼儿健康成长国际家庭日活动
  41. 香缇湾花园社区举办道德讲堂弘扬拾金不昧精神
  42. 市邮政管理局开展寄递详情单集中销毁工作
  43. 前三季度常州市利用外资稳中有升稳中提质
  44. 黄冈浠水生态环保专班开展绿色清明节前禁塑执法专班行动
  45. 区农业农村局前往许巧珍工作室开展实地见学活动
  46. 市政协举行十二届五次主席会议
  47. 魏村街道 薛家镇来魏村街道交流考察青萍打捞工作
  48. 市畜牧局号召向村级防疫员游剑学习
  49. 省农业厅水产局领导来浠水县视察灾情
  50. 北城新区开展重点项目清障专项行动
  51. 浠水县招商局召开
  52. 常州市金坛区第十四届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务委员会委员名单
  53. 绿杨乡举办库区移民茶叶绿色生产与加工集成技术培训班
  54. 我县召开交通项目建设百日会战和路域环境整治百日攻坚现场推进会
  55. 县审改办与县政务服务中心共研政务服务优化
  56. 热心居民为爱心驿站添砖加瓦
  57. 夜色中的无声劝说
  58. 经济技开发区全面吹响产城融合发展集结号
  59. 常州市金坛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接受陆秋明同志辞职的决定
  60. 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61. 市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顺利通过体检
  62. 浠水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组图
  63. 安全生产月专栏十四专访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蔡谋浩
  64. 同心助力促进一方和谐
  65. 公安分局 三井派出所会同多部门开展反对家庭暴力构建美丽人生主题活动
  66. 蔡河镇积极开展防汛工作
  67. 浠水县老年大学举办迎新年庆元旦文艺汇演
  68. 蔡河镇强力推进扶贫项目建设
  69. 浠水首次开展草业产值测算统计工作
  70. 清泉镇老人享受免费健康体检
  71. 我县防治松毛虫灾害措施得力成效明显
  72. 浠水县残联端午前夕慰问贫困户
  73. 青岛市军地联席办公会举行
  74. 县气象局积极开展
  75. 嘉荫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节前食品安全大检查
  76. 龙虎塘街道 建设局建立约谈机制强化工地扬尘管控
  77. 总工会 罗溪镇总工会开展乡镇领先、西部优秀主题讨论会
  78. 全市投入50多亿实施教育现代化
  79. 常州市金坛区审计局十年守护城乡居民看病钱
  80. 我县举行森林防灭火应急救援演练
  81. 麻城市领导督办鼓楼社区创卫暨城管大会战工作
  82. 浠水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召开
  83. 全市推进会要求高质量高速度推进接户管网建设
  84. 评论积极适应新常态凝聚众志促发展
  85. 薛家镇 薛家镇残联召开精神患者及监护人培训会议
  86. 县委中心学习组集中学习贯彻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
  87. 浠水县第二期电子商务培训会议召开
  88. 浠水县人大常委会通过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报告
  89. 生态旅游路S235白莲至圻阳段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90. 嘉荫县市场监管局两会期间开展特种设备检查
  91. 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组召开全体成员会
  92. 浠水为处理畜禽粪污大力寻找生态环保之路
  93. 市城管执法局发出倡议全民行动起来共建文明旅游城市
  94. 浠水县开展践行雷锋精神助力浠水新征程主题活动
  95. 新闸街道开展解放思想担当有为党员义工365志愿服务活动
  96. 奔牛镇 奔牛镇顾庄村村企共建发展模式开展顺利
  97. 崂山区法治创建获评全国先进
  98. 县科协开展绿色清明宣传活动
  99. 麻城全力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禁实工作
  100. 评论围绕五大发展理念凝共识落实四个全面布局聚众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