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州市越秀区教育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4月06日发表  

越府办〔2022〕2号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州市越秀区教育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州市越秀区教育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业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区教育局反映。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月29日



广州市越秀区教育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目  录

一、发展基础

(一)保障支撑得到新加强

(二)资源供给呈现新面貌

(三)教育质量实现新跨越

(四)教育影响获得新提升

二、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主要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普及普惠,学前教育迈向幼有优育

(三)优质均衡,鲜明义务教育质量导向

(四)多元特色,变革普通高中育人方式

(五)融通提质,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

(六)服务全民,健全终身学习教育体系

(七)融合优质,完善特殊教育发展体系

(八)分类规范,推动民办教育品质发展

(九)引育并举,打造高素质校长教师队伍

(十)优化供给,实施中小学新一轮布局调整

(十一)紧密共建,深化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十二)技术赋能,推动教育信息化智慧创新发展

四、改革举措

(一)深化办学和管理机制改革

(二)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

(三)深化育人方式变革

(四)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五)深化教育督导机制改革

五、“十四五”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二)优化资源保障

(三)完善治理保障

(四)落实实施保障

***1

***2


       为进一步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教育强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能力和治理能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广东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共广州市越秀区委关于制定越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广州市越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越秀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擦亮“学在越秀”的金字招牌,实现“幼有良育”“学有优教”和“教有名师”。期间被认定为“广东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广东省校园足球推广试点区”、全省首批“粤教云”示范应用试验区,教育等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连续六年位居全省第一,全面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一)保障支撑得到新加强。

1.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成立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教育重点工作。全面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实施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六大工程,深化“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创建工作,选树了24个优秀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建示范工作点。成立区教育系统民办教育行业党委,实现公民办中小学党组织100%覆盖,达标率达80%以上。

2.不断强化师资队伍。越秀教师队伍取得三项全市之首:一是高学历专任教师占比全市最高,小学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为86.87%,初、高中专任教师研究生人数占比分别为15.15%和27.08%;二是卓越教师数量全市最多,合计134名;三是教育家型教师全市最多,达11人。系统内共有正高级教师20人,省特级教师23人,省、市级教育专家、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及工作室主持人约190人次;市、区级骨干教师546人和802人;区级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教坛新秀过千人,实现学区有名师、校校有骨干。贸易职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7.5%,比2015年提升4.42%。

3.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财政投入“两个只增不减”和“两相当”落实有力,逐步建立了从学前到高中教育的全学段生均经费拨付与管理制度。财政性教育经费2020年达29.57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幅9.83%。落实民办教育发展扶助专项资金1.67亿元,其中发放民办教师从教津贴724人次合计865.4万元。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基本实现15年免费特殊教育。建立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财经补助制度,扶持普惠园发展。

4.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建立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协调机制,实现与政法、公安、消防、检察、交通、禁毒等部门的快速联动。完成校园安全管理标准化文本编制,实现公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公共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和视频监控100%联网接入市、区平台。落实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和信息系统等级保护。

5.多方提升就读保障。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制度,全区共有15376名随迁子女入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其中小学10042名、初中5334名,占非户籍学生总数的83.03%和83.5%,保障随迁子女在我区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在区属公办普通小学全面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做到周一到周五、一到六年级和托管到下午18时“三个全覆盖”。

6.强化监测和督导评估。高质量、高水平实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成为全市唯一的广东省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先锋区。成立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协同15个相关部门(群团)进一步健全区级教育督导工作机制。强化督学责任区建设,实现区内公民办中小学挂牌督导100%全覆盖。区辖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占比达100%,规范化幼儿园占比达95.93%,提前完成省、市下达任务。高水平通过省级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区辖11所学校被认定为广州市规范汉字书写特色学校。

(二)资源供给呈现新面貌。

1.学前教育:从“有园上”到“上好园”。全区共有公民办幼儿园123所,其中规范化幼儿园118所,占比95.93%。“十三五”期间新增学位供给5622个,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连续多年超过100%,让孩子们“有园上”。在全市各区中最早完成学前教育“5080”攻坚任务,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占50.30%,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占比90.32%。通过规范办园行为、打造优质师资队伍、发挥幼教联盟的名园、名师带动作用等方式,让孩子们“上好园”。

2.义务教育:增供给、优配置。实施新一轮布局调整,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腾挪更多用地,持续释放扩大学校办学空间、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增加优质学位供给等改革红利。“十三五”期间新增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新设寄宿制民办初级中学1所,整合减少小规模学校6所,新建学校(校区、含小区配套设施项目)4个,改建学校(校区)36个,增加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供给10654个(小学6315个、初中4339个)。投入约7.83亿元改善校园硬件设施,中小学校硬件配置实现照明提升、厕所革命、明厨亮灶、教室空调和电脑一体机配备“五个全覆盖”。

3.高中教育:调规模、强龙头。区属完全中学从11所调整到8所,高中招生规模得到适度优化,区属示范性高中比例从60%大幅提升至87.5%。进一步做强做大区属示范性高中龙头校,第七中学增加全封闭寄宿制管理高中部桂花校区,第十六中学增加高中部水荫校区,两校综合实力进入市内普通高中第一梯队。

4.特殊教育:从全纳到融合。建立了特殊学校、随班就读、特教班和送教***四级安置网络,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安置率达100%。建成特殊教育资源教室26个(学前8个、小学18个),对比2015年增加23个。培智学校整体并入启智学校,新启智学校以九年制义务教育为主,适当向学前和职高两头延伸,承担全区高中阶段特殊教育职能。

5.民办教育:依法规范健康发展。全区共设立民办学历教育学校6所、民办幼儿园76所、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及分教点144个,区内民办学校近五年年检合格率为95.6%。民办教育审批服务逐步优化,分类登记分批推进。落实民办幼儿园收费公示制度,动态更新校外培训机构“有证有照”名单,在区管校外培训机构中全面推广运用信用二维码。

(三)教育质量实现新跨越。

1.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落实。崇德、重智、强体、扬美、尚劳,打造出“英雄花·英雄城”红色立体研学、“院士进校园”“科技大篷车进校园”“小云雀之夜”合唱音乐会等系列有影响力的越秀五育品牌。“十三五”期间被评为“少先队改革全国少工委办公室直接联系示范区”,创建2个全国文明校园、2个全国优秀少先队大队、1个全国***红旗团委,7所全国体育传统特色学校、11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1所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各有10所区属中小学分别成为市劳动教育试点学校和劳动教育教材试验学校,3所中小学成为市级中草药种植劳动教育实践试点学校,8所中小学成为市级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

2.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实施“小学固基”“初中强腰”“高中逐梦”三大工程,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2015—2019年连续五年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显示,越秀区学生六科学业表现水平处于全国高位、全省领先、全市第一,校际差异适中,区域义务教育呈现优质均衡发展态势。中考成绩遥居全市前列,2020年七科总平均分612.43分,高出广州市38.43分。高考成绩逐年攀升,2020年高优率达37.33%。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已组建5个教育集团、1个立体学区试点、3个幼教特色联盟和1个特教联盟,成员校(园)覆盖中小幼和公民办,形成了资源协同、课题共研、课程共建、人才共享、生源衔接的“五大机制”。

3.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丰富。“十三五”期间,系统共有460个课题获得区级以上行政部门课题立项,其中62个课题获得市级以上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3项成果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5项成果获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成果获省教育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类)二等奖,8项成果获市教学成果培育项目或优秀教学成果。“停课不停学”期间,精心组织和录制了覆盖13个学科的1033节名师空中课堂,惠及区内和省内外师生8317万人次。

4.教育信息化应用高水平推进。实施教育信息化“一核两翼”策略,重构学习空间,着力智慧教育发展,获批创建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被评为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区域和广州市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支撑区。有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2所、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2所、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培训基地学校1所、省级信息化中心学校11所、市级智慧校园实验校(样板校)13所。

5.区管校聘全面铺开。开展了区管校聘两轮改革,共有260多人跨校选调补充至小学为主的缺员单位,解决了中学超员等问题,实现了从“学校人”向“系统人”、从“因人设岗”向“因事设岗”、从“以岗求人”向“以岗聘人”、从“要我上岗”向“我要上岗”的转变,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强化了学校用人自主权,焕发了教职员新活力。

(四)教育影响获得新提升。

港澳子弟班。培正中学和朝天小学在全市率先试点开设公办性质的“港澳子弟班”,面向全市招生,首创设置党员示范岗和双班主任制度,探索开展育人融合、课程融合、师资融合和培训融合等四大创新实验,初步构建了兼顾粤港澳特色的课程体系。姊妹学校缔结。穗港澳姊妹学校缔结增加到26对,国际友城学校19对。以科技教育和艺术文化等品牌活动为载体,推动穗港澳青少年的融合交流。举办了四届区的大湾区青少年农耕体验营,累计组织超过1500名三地青少年参加活动。对外合作交流。成功协办2018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校长论坛。与加拿***C省落基山教育局签订双向教育交流促进合作谅解备忘录,组织部分学生赴加拿大访问,接待多批加方学生赴我区交流体验。“十三五”期间,系统师生出国32批100人次、赴台13批32人次、赴港澳28批128人次,接待海外及港澳台师生来访4000余名。

经过“十三五”期间的不懈努力,越秀教育发展进一步实现了新优质,巩固了新优势。但对标城区发展战略定位的提升,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区教育发展水平,对标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期待的升级,越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教育体制机制的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仍然未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东西片学校在硬件、生源、队伍、质量等方面存在差距,学前和义务教育公办学位供给保障能力仍需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与人才培养新要求不相适应,中小学高一层次学历教师占比有待提升;应对新中考、新高考等改革还不够充分,育人方式变革还不够创新、多元;教育发展与先行示范的要求仍有不少差距,学校办学活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教育对外合作交流尤其是“走出去”的力度有待加强,跨区域合作办学成果还不够显著。

表1:“十三五”时期越秀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序号

指标

2020年

(规划目标值)

2020年

(完成值)

1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99

102.62

2

规范化幼儿园占比(%)

95

95.93

3

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

50

50.30

4

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

80

90.32

5

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

100

100

6

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

99

99.92

7

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

99以上

99

8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99以上

118.69

9

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占比(%)

100

100

10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

95

97.67

11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

50

50.61

12

“双师型”教师占比(%)

60以上

87.5

二、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遵循教育规律,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的定位,紧紧围绕越秀区打造“湾区创新枢纽、都会产业高地、美好生活样板”的目标愿景,打造与“老城市新活力创新发展示范区”相匹配的越秀教育新体系,实现新时代越秀基础教育更高质量、高水平的优质均衡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凝聚改革发展正能量,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2.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和优质教育需求为着力点,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增强人民群众在教育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3.坚持统筹谋划。将教育改革发展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审视,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和整体性推动,统筹推进全区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教育改革与安全保障两手抓,全面提高教育发展改革的联动性、协同性和系统性。

4.坚持改革创新。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主题主线,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破除体制机制约束障碍,优化教育结构体系,提升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全面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主要目标。

全面筑牢越秀教育发展的“四梁八柱”1,进一步擦亮“学在越秀”的金字招牌。到2025年,在全市率先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省内一流、全市前列、越秀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实现区域教育的高位优质均衡发展,区域教育综合实力、均衡水平和整体竞争力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携手港澳、放眼全球的区域教育对外开放合作形成新格局。展望2035年,全面、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国内一流的教育强区和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的标杆区域,教育治理效能全面提升,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建立。

1.新时代育人体系全面有效。进一步健全中小幼纵向衔接、课内外相互联动,学校、社会、家庭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立德树人育人体系。以五育并举的越秀图谱,打通五育的界限,丰富五育的载体,面向全体学生提升个性特长和综合素质。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认定一批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科技教育、心理健康特色校(示范校),创建一批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基地。

2.示范引领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作为全省四个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先锋区之一的示范作用,鲜明教育质量优先导向,深化“669”2新格局下的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模式,新增约7500个基础教育公办学位供给,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成一批特色示范高中,争取在全市率先通过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和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督导评估,全面完成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的创建任务。

3.教育对外开放水平显著增强。积极创建“国际教育创新样板区”,培育一批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新增缔结一批国际友城及穗港澳台姊妹学校,力争全面形成高水平开放的新态势、新格局,显著增强越秀教育的品牌度和辐射力,打造成为湾区教育对外开放总体布局的重要节点和区域性国际教育合作交流的示范基地。

4.区域教育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更加完备,形成政府依法治教、学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执教、社会依法支持和参与学校管理的新格局,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教育督导评估机制规范科学,政府、学校、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多元参与的教育评价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完备。不断深化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学校办学自主权和师生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办学活力显著增强。

表2:广州市越秀区“十四五”期间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指标

序号

主要指标

2020年

2025年

指标属性

1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

102.62

≥100

预期性

2

义务教育巩固率(%)

99.92

保持高水平

约束性

3

小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

86.87

≥93

预期性

4

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

97.79

≥98.5

预期性

5

普通高中研究生学历专任教师占比(%)

27.08

≥32

预期性

6

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

99

99

预期性

7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118.69

118.9

预期性

8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

50.61

58

约束性

9

新增公办基础教育学位(个)

9992

7528

约束性

10

国际及港澳台学生(人)

1***5

3030

预期性

三、主要任务

(一)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构建大德育工作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育人全过程,开展以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国防教育等,完善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为重点的一体化德育内容体系,实施中小幼一体化、校内外相融合的思政课一体化实践研究,创建50个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基地,打造一批学科德育示范课程。加强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制度供给,建设一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发挥红色资源、广府文化资源等各种资源的育人功能,打造具有越秀特色的“思政教育实践地图”。强化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培养、管理、保障等措施。协同推进覆盖全区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和支持全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力促身心健康养成。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发挥“体教结合”优势,推动体育融入人才培养与人格塑造全过程。优化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布局,推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和校园体育特色的“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优化体育师资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质课程、专业师资及运动场地等资源共享。实施健康校园促进计划,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分析机制,提高对学生常见病防治、传染病防控能力,推进无烟学校建设。健全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立学生心理健康监测制度,加强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越秀心护航”课程建设,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内容,形成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体系。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健全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

3.提升美育综合素养。构建中小幼相衔接、课内外相结合的美育课程体系,打造“越秀爱正浓”的美育品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高雅艺术和非遗文化进校园。开展美育主题系列活动,建设面向全体的学校美育平台,培养学生发展并掌握1—2项艺术爱好或技能。构建学生艺术素养监测测评指标体系,完善美育教学评价体系。改善学校美育设施条件,配齐配足美育教师,培育高水平学生美育团队。

4.彰显劳动教育特色。以劳动教育的“越秀图谱”为指引,构建基于区情、学情的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把劳动教育纳入育人全过程。在中小学校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和劳动周,建立劳动清单,开展人人可为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征集100个劳动教育案例。构建课堂教学、主题活动、家庭教育、基地实践“四位一体”的推进机制,形成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全方位支持的劳动教育新格局,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和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加强校内外劳动教育基地建设,开展馆校合作,认定不少于20个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劳动教育试点学校和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二)普及普惠,学前教育迈向幼有优育。

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普惠优质幼儿园,巩固提升“5080”攻坚成果,着力解决常住适龄儿童入读普惠性幼儿园的需求。深化九大幼教联盟建设,发挥龙头园的辐射示范作用,优化联盟内的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加强幼儿园课程建设与质量管理,推动学前教育管理信息化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完善幼儿园保教质量标准,健全幼儿园保教质量动态监测督导评估体系,建立幼儿体质健康监测机制。加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三)优质均衡,鲜明义务教育质量导向。

加强区级统筹,积极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优化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结构,加大公办学位等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着力***“东挤西疏”的区域学位供给难题。完善来穗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升学制度,多途径保障就学。坚决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深化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改革,强化课堂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指导,深化练习与作业设计的系统研究,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完善学生校内课后服务机制,开展丰富的五育并举课程,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一校一案”加大对相对薄弱学校、薄弱年级和薄弱学科的帮扶指导。结合学区化集团化建设,完善对口升学、特色衔接和特长培养等机制。持续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改革,适时增设特色班,强化原有办学特色。

(四)多元特色,变革普通高中育人方式。

全面实施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构建丰富多样、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开展普通高中“校内走班”和“跨校走班”相结合的分层教学。建立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和普通高中导师制育人模式,为学生提供学涯规划和职涯规划的发展指导。鼓励错位办学和异质竞争,建设一批人文、数理、科技、艺术和体育等特色示范高中。推进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实施普通高中“强基计划”3和“英才计划”4课程,建设2—3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试点校。

(五)融通提质,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

重点建设好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争取通过广东省重点职中复评。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多方链接资源,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着力打造“人工智能+专业”的综合应用实践项目。加大与市属中职院校合作交流力度,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建设具有专业化水平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进开放共享、辐射区域的职业培训、职业启蒙、劳动教育和社区教育。深入推进普职融通,实现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学籍互转。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和高校教育的贯通培养。推进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教材、教法、教师“三教”改革,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劳模精神。

(六)服务全民,健全终身学习教育体系。

多渠道丰富终身教育资源,搭建开放共享的数字化学习平台。扩大社区教育供给,加快街坊学堂、社区教育体验式学习基地建设,完善“区级社区教育学院—街道社区教育分院—居委社区分教点”三级终身教育供给体系。加大老年教育投入力度,整合利用社区资源,完善社区服务站、星光老年之家、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社工站等各类社区服务场所的老年教育和文化阅览功能。

(七)融合优质,完善特殊教育发展体系。

健全特殊学校、随班就读、特教班、送教***四级安置网络,加强转介安置体制机制建设,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推动特殊教育向学前、职高两头延伸,全面实施15年免费教育。实施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推进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优化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布局,支持启智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特殊教育学校。建立健全特殊教育学校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完善医教结合的管理、干预机制,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配合开展特殊教育教师“双证上岗”制度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作用,建构多部门助力、跨领域合作、多元化安置的螺旋式、立体化区域特殊教育发展格局。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促进特殊教育和社区教育深度融合,为特殊儿童青少年成长提供友好的社区生活空间。

(八)分类规范,推动民办教育品质发展。

实施民办教育分类改革,建立逐批分类登记工作机制,落实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完善退出机制,稳妥做好区辖“公参民”初中转办工作。健全财政对民办学校的差别化扶持和优惠政策。推进民办教育行业信用建设,探索构建政府、社会、行业多方参与的信用监管体系。持续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治理,完善审批准入、舆情监管、年检年报等关键环节,建立部门联动、全方位监管的校外培训机构治理长效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差异化、多元化、特色化教育服务,支持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和公益性托育服务机构。

(九)引育并举,打造高素质校长教师队伍。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把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融入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深入推进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强化师德考核结果运用,坚持师德考核与岗位聘任、职称晋升相统一。

2.强化人才示范引领。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选优配强校级领导班子,加大年轻后备干部储备、培养和任用力度,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教师和校长队伍。着力营造教育家办学的条件和氛围,鼓励校(园)长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发挥大校名园的引领作用,以立足课堂、团队研修、内涵发展为重点,鼓励教师出思想、出经验、出成果。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建立高水平人才的规划、储备、激励以及培用结合机制,发挥高水平教育人才示范辐射作用。

3.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构建并完善系统、科学、完备的“市—区—校”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和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名师(名班主任)阶梯式培养体系。完善本区教师能级提升课程体系,开展分层分类精准培训,构建标准化、体系化、制度化、递进式的培训机制。加强区教研院及校本研修示范校建设,与国内教师培训先进城区联合组建教师发展培训先锋共同体,建立健全与学校整体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相统一的校本培训制度。

(十)优化供给,实施中小学新一轮布局调整。

加强对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的预测分析,建立完善学位预警机制,保障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供给,稳定高中办学规模。持续优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布点规划,加大教育用地储备保障和统筹利用,提前规划、合理确定区内中小学、幼儿园的数量、位置、办学规模和师资配置等,推动部分市属职业学校疏解外迁。结合城市更新改造以及老旧小区改造,统筹推进学校新改扩建。实施校园微改造工程,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高标准改扩建区属示范性高中高三年级全寄宿校区。继续实施中小学新一轮布局调整工程,对部分学校(幼儿园)实施学段调整、用地调整、校际整合或委托管理,适当增设2—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探索实施十二年一体化教育。支持区属优质学校(幼儿园)跨区办学,适时引进国内知名教育品牌开展合作办学。

(十一)紧密共建,深化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按照“669”的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新格局,全学段、全方位促进紧密共建,由核心校、优质校带动区内公民办学校、幼儿园实现集群、优质和品牌化发展。做大做强做优区属示范性高中龙头校,进一步强化品牌自信、释放品牌效应、提升片区教育品质;打造一批品牌初级中学和特色小学、幼儿园,通过鼓励竞争充分释放办学潜能,通过特色化办学树立学校(幼儿园)新的品牌。制定越秀区关于深化集团化办学、学区化办学和幼教联盟建设的实施意见,赋予集团(学区、联盟)一定的人事、经费和资源统筹权,激发办学活力。探索组建1—2个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教育集团,培育4—5个省、市级优质特色教育集团,打造集团化办学的“越秀样板”。

(十二)技术赋能,推动教育信息化智慧创新发展。

1.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和智慧学校建设。加快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5G、IPv6、PON等网络技术应用,提升学校网络质量。以网络空间为纽带贯通教学、管理、资源、数据、评价等应用,构建“智—高—精”区域“互联网+教育”公共服务应用新形态,推动数字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供给模式,提高供给质量。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支持学校建设融合学习终端、无线网络、互动反馈、视频交互、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智慧教学设施。培育一批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优秀学校等现代化标杆学校。

2.深化信息技术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高标准开展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实施智慧教育创新“154”5工程,全力构建高位发展、精准服务和模式创新的区域教育信息化生态体系,建立“互联网+”教学新范式及评价体系。普及新技术条件下的项目式、混合式、合作式、体验式、探究式和STEAM跨学科等教学,普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推动“三个课堂”等应用。拓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精准教学、课堂评价、五育评价、智慧教研和教师培训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更好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引领作用。

3.强化教育大数据应用服务与安全防护。推进教育大数据的可视化应用、开放共享与流通,全面提升大数据支撑教育治理和教育教学公共服务能力。深化教育督导信息化,实现大数据支持下的实时监测和精准评估。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要求,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制度和管理机制建设,增强安全威胁感知能力,完善预警通报机制,强化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保障绿色上网。

四、改革举措

(一)深化办学和管理机制改革。

1.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健全学校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完善学校依法决策、依法自主办学、学校法律顾问聘用、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等制度。加强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健全师生权益保护机制,切实维护学校、师生的合法权益。深入开展师生法治宣传教育,营造依法治校良好环境。

2.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尊重学校办学主体地位,规范政府及行政部门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和社会事务进校园等事项,防止和消除对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干扰。减少对学校办学行为的行政干预,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规划、财政拨款、信息服务和必要的行政措施,提高学校办学治校水平。加强现代学校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健全各级各类学校章程核准后的执行和监督评价机制,督促学校以章程为核心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全面实现学校依法依章程自主办学。

3.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参与教育治理的渠道和机制,努力形成家长、社区、行业协会、企业、基金会等共同参与学校治理的格局。创新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等组织机构,完善公众参与学校议事、监督和意见反馈的制度和渠道。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完善教育行政审批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简化确需保留项目的审批流程,提升审批效率。

4.构建区域高质量教研体系。结合“669”的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新格局,建设区域化、集团化、校本化的三级教研工作体系,开展指向共建共治共享教育新生态区域立体协同教研机制的创新研究。聚焦“教科培考”机制创新,以教研员和教师专业发展与评价机制、教研工作机制、项目研究机制创新,打造专兼职结合的创新型教研队伍,构建新时代服务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研体系。

(二)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

1.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加大事业单位编制内部挖潜和创新管理力度,完善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教师资源配置机制。推进建立学校幼儿园编制保障体系。加强公办中小学临聘教师管理,推进落实临聘教师与在编教师“同工同酬”。建立“区管校聘”长效机制,完善集团(学区、联盟)内教师交流制度,深入推动教师交流常态化和轮岗全覆盖,探索跨校走教和跨校评聘制度。

2.完善教师准入退出机制。优化教师招聘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严格教师准入。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招聘和聘用的首要内容,在聘用考察中严格执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度。严格落实教师持证上岗制度、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有关法规政策要求,健全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教师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考核及评价结果的运用,健全教师退出教学岗位的制度,完善教师退出机制。

3.保障教师权益和待遇。健全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本地公务员。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绩效工资分配向教育教学实绩突出的一线优秀教师、班主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殊教育教师和参与校内课后服务人员倾斜。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统筹分配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激励导向作用,向突出贡献人员、全年大部分周末或夜晚正常提供服务的岗位人员倾斜。

(三)深化育人方式变革。

1.深化课程改革。强化以课程为载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完善课程规划、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课程实施管理,严格教材管理。推动基于育人目标的课程整合行动,支持中小学校开展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探索实验,试点开展幼小初高大衔接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系列实验。推进“互联网+”课程计划,探索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管理制度。加强幼儿园课程建设,杜绝幼儿园课程超载、缺失及小学化倾向。培育区学前教育“新课程”科学保教示范项目,建构区级学前教育“新课程”资源库。贯彻落实特殊教育课程标准,发展特殊教育学校校本课程体系。

2.深化教学改革。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快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优化教师教学方式,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强化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普遍推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和启发、讨论、体验式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探索信息技术、智能技术支撑下适应越秀教育发展实际需要的教学模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保障实验教学条件。加强职业学校实训教学,不断完善实训条件。开展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实践,优化作业批改与反馈方式,从严控制考试次数,适当增强试卷命题的开放性与灵活性。发挥资源教室方案的优势,统筹落实对随班就读学生“一人一案”的服务管理模式。

3.深化学段衔接。树立立德树人系统培养的理念,强化学段衔接意识,构建中小幼纵向衔接、教科研横向贯通的协同联动育人体系。全方位落实幼小衔接,开展广东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建设项目。充分发挥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学段衔接上的优势和经验,打造有一定影响力的九年一贯制优质品牌校。加强学区、集团、联盟之间的交流合作,探索中学课程六年一体化、义务教育课程九年一体化和十二年一贯制的生源培育,促进教育资源在学段上的横向整合与纵向衔接。针对学科知识衔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等,开展跨学段的教师交流和联合教研,培养具有跨学科跨学段教学能力的全能型教师。

(四)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1.深化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突出问题。以科学履职为导向,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深入教育一线调研、为师生上思政课、联系学校和年终述职必述教育工作等制度,营造和维护良好的教育生态与发展环境。

2.深化学校评价改革。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坚决克服“五唯”的顽瘴痼疾,改进评价结果,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完善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具有越秀特色的学校评价体系。规范面向学校、幼儿园的各类评价活动,统筹整合教育质量评价监测项目。完善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改进中小学校质量评价,探索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发展性评价,不断健全优化学校内部质量保障制度,释放学校办学活力。

3.深化教师评价改革。以师德表现、工作履职和能力水平为导向,建立自评和他评结合、多方积极参与的教师评价机制,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把践行教书育人使命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完善对中小学(幼儿园)领导班子的考核办法,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建立教师荣誉制度,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完善诚信管理体系建设,严格杜绝职称申报过程中各类弄虚作假情况的发生。建立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整治工作。

4.深化学生评价改革。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探索“五育”融合的综合素质多元评价体系,实施多主体评价,突出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严格学业标准,完善过程性考评与结果性考评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关注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个性差异和校际差异等不同起点,对学生成长进行长期***和增值性评价。

(五)深化教育督导机制改革。

健全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完善评价与监测结果运用机制,把督导评估结果作为评价政府履职、学校办学行为和实施绩效奖励的重要依据。强化教育督导职能,优化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作用。深入开展办园行为督导评估,继续对学校开展经常性督导,加强对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全方位督导。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机制,实现对区辖公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划片挂牌督导100%全覆盖。加强区级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建设,完善各学段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强化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和监测结果应用,积极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进一步深化教育督导问责机制改革,完善报告制度、规范反馈制度、强化整改制度、健全复查制度、落实激励制度、严肃约谈制度、建立通报制度、压实问责制度。加强督导队伍建设,提高专兼职督学和督导员专业水平,建立督导人员常态化培训机制和准入退出机制。

五、“十四五”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进一步加强区委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领导力。落实教育系统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建设,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办学治校各方面。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完善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推动党内监督与审计监督等贯通协调,着力推动监督下沉和监督落地,全面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

(二)优化资源保障。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依法加大教育投入。健全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机制,落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两个只增不减”要求。充分发挥越秀教育基金会、校友会等的作用,多渠道筹集基金,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强化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合理确定非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费标准。将预算绩效管理范围覆盖所有财政教育资金,深度融合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实现绩效与预算管理一体化。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完善教育内部审计制度。

(三)完善治理保障。

严格落实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确保系统及校园的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全面落实安全管理“一岗双责”责任制,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学校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水平。协同相关部门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强化校园危险化学品和实验安全治理。加强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学校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创新学校安全教育方式方法,全面提升安全教育的标准化、信息化和常态化水平,提高师生安全防范、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进一步加强“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中小学、幼儿园逐步实现自营方式供餐,推行分餐制,落实校园食品安全。完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体系,健全区、校、班三级工作网络,统筹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学生欺凌防范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工作。

(四)落实实施保障。

加强对教育规划的宣传解读,统一改革思想,广泛凝聚共识。建立健全教育规划实施和监督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引导公众参与教育问题的讨论和协商,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办教育的强大合力。健全规划落实责任分工和工作协同机制,将规划目标任务分解到区内相关职能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加强年度、期中和期末规划落实监测评估,及时调整优化目标任务和策略办法,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实现。借力主流媒体正面宣传越秀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1.“十四五”期间越秀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十二项重点工程

          2.名词解释


***1

“十四五”期间越秀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十二项重点工程

序号

重点工程

建设内容

1

幼有优育工程

1.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全区户籍适龄儿童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保持在100%以上,常住户籍困难家庭适龄幼儿、特殊适龄幼儿100%接受学前三年教育。

2.全面提高公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全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全区幼儿园总数的比例)达到85%以上,公办幼儿园学位数占全区幼儿园学位总数的50%以上。

3.全面优化保教队伍。实现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100%持证上岗;90%以上幼儿园园长与专任教师达到大专及以上学历;80%以上幼儿园教师取得中小学三级及以上教师专业技术职称,10%的幼儿园教师取得高级教师职称;100%的保健医生和保育员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加大省、市名园长、名教师培育力度,锻造一支在省、市学前教育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园长、骨干教师队伍。

4.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95%以上幼儿园达到广州市规范化幼儿园标准,30%以上幼儿园为省、市示范性幼儿园或特色幼儿园,20%以上幼儿园设有融合教育班。全区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基本消除,区辖没有无证办园。

2

小学固基工程

1.保障学位供给。根据未来三年适龄儿童人口增长预测数,保障小学特别是公办小学学位供给。精准开展控辍保学工作,确保小学阶段控辍保学工作完成度达99%或以上。

2.提升管理效能。规范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定期开展区域性小学学科质量调研,实施网上扫描阅卷,推进基于大数据分析系统的“教与学”行为诊断精准化。制定“一校一案”,加大对教学质量相对薄弱学校的帮扶。实施小学教学行政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提升计划,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管理效能。

3.深化课程改革。加强课程管理,推动课程整合,探索跨学科课程整合教学和幼小、小初课程衔接改革实验。推进分层分类教学,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指导。

4.切实减负提质。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关注作业质量,建立基础性作业与探究性、实践性作业相结合的机制。

3

初中强腰工程

1.保障学位供给。根据户籍出生人口增长预测数和人员流动等情况,合理设置各校办学规模和划分小升初对口分组,缓解结构性、片区性的学位供需矛盾。

2.加强校际交流与学段衔接。成立5个教研联盟协作组,推动初高中、东西片、公民办学校结对教研。举办系列化、品牌化的初中教育品质发展研讨会,推进中小学段更好衔接。

3.提升师生核心素养。全面推进本区初中质量监测,把好初中质量监测试题命制关,定期开展全员参与的初中教师技能竞赛等活动。

4.完善课程建设和过程性目标管理。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和学校发展个性化,深化课程建设的“一校一品”。优化完善初中各学段教学质量数据模型,推动教研员扎根课堂,对薄弱学校、薄弱年级和短板学科进行***指导和帮扶,打造一批广州市优质初中。

4

高中逐梦工程

1.健全选课走班制。“一校一案”推进选课走班制,探索普通高中“校内走班”和“跨校走班”相结合的分层教学改革。

2.加强学生发展指导。推进导师制,探索基于“学生发展指导课程”的共育机制,为每位学生提供学涯规划和职涯规划的发展指导。

3.推进示范性高中辐射全覆盖。由区属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牵头组建区属基础教育集团,以整合或托管等方式举办若干所实验学校,带动区内公民办初级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及小学年段提升发展,同时实现龙头校、核心校自身的做大做强做优。

4.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实施“强基计划”和“英才计划”课程,打造以培养创新拔尖人才为宗旨的特色课程体系,建设2—3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试点校。

5

思政课一体化工程

1.实施具有越秀特色的中小幼一体化、校内外相融合的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研究,从课程内容一体化、学科融合一体化、学段共研一体化、校内校外一体化四个方面和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五个维度,开展针对性的实践研究。

2.创建50个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基地,推动新时代越秀区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6

“五育并举”素养提升工程

1.深入推进大德育、大阅读、大体育、大艺术、大创客“五大工程”,认定一批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科技教育、心理健康等特色校、示范校,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特色发展新局面。

2.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争取新增不少于10所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

3.以“美育的力量”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在辖区、学区、学校、班级四个层面开展每年约500场艺术活动,建设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平台。

4.开展人人可为的劳动教育活动,征集100个劳动教育案例,认定不少于20个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劳动教育试点学校和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5.以STEM项目为重点开展50场科技创新活动。

6.促进学生掌握1—2项体育、艺术技能,大力发展学生体育、美育、科技社团,建设100个示范性学生社团,提升面向全体的综合素质普及水平。

7

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优化工程

1.持续深化“669”新格局下的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模式。通过加强“八个共同”(文化共建、资源共用、人才共享、学生共育、课程共建、课题共研、特色共建、质量共进)和培育学校、教师、学生发展“三个共同体”,全学段、全方位促进紧密共建,带动区内学校、幼儿园实现集群、优质、品牌化发展。培育4—5个省、市级优质特色教育集团,打造集团化办学的“越秀样板”。

2.以更为开放的办学态度不断赋予“669”新的内涵。规模上,结合持续实施的区属中小学新一轮布局调整,部分区属中学将逐步纳入集团化管理;学段上,部分教育集团、小学学区和幼教联盟可探索包括多层次、跨学段、跨区域的集团化办学新模式;形态上,积极探索集团内的九年一贯制或十二年一体化,适时新设特色班,强化原有办学特色。地域上,探索组建1—2个包括穗港澳同宗同盟成员校、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教育集团。

8

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国际化工程

1.积极创建“国际教育创新样板区”,全方位汇聚国际化教育资源,打造国际素养教育环境,发挥标杆引领效应。试点组建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联盟,培育和创建5所或以上市级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打造和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对外交流示范校,探索共建具有大湾区特色的校长教师培训实践基地。

2.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培养学生国际理解核心素养。鼓励高中阶段教育探索开发中外融合课程体系。试点开展双语教学,鼓励探索开设多语种课程。积极引进外国高端学前教育合作项目落户越秀,支持和推进高端幼儿园建设,联合开发课程。

3.深化穗港澳台姊妹学校(园)缔结,争取每年新增缔结1—2对穗港澳台姊妹校(园)。打造一批品牌化交流项目和五大教育基地,探索建立对接港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新机制。

4.稳步推进港澳子弟班建设,适时在高中阶段开设港澳子弟班。

9

校级班子头雁领航工程

1.全面推行党政领导“一肩挑”或交叉任职,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共部署。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建立健全校长职级评定、考核、激励等制度体系。

2.落实校级干部全员轮训制度,强化领导干部素质提升,分层分级组织开展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高级研修和专题研修,每名校级领导应接受不少于450学时的培训。

3.加大年轻后备干部储备、培养和任用力度,开展1—2次推荐选拔工作,干部队伍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99%以上,其中普通高中和义务教育学校领导干部学历层次全员达到本科以上,优化校级班子队伍结构,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4.探索建立领导干部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年度考核单列机制。

5.完善校级干部转任机制,在换届年距离退休时间不足2年、非换届年距离退休时间不足1年的领导干部,原则上可转任区教育局专职督学或原所在单位党组织委员,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

10

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工程

1.计划每年招聘及引进乐教适教的优秀人才约200人左右。

2.加速省级高级教育人才培育,力争新增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省级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等不少于45名,力争每年引进1—2名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计划认定区级名校(园)长10人,评选名教师(名班主任)100人、教坛新秀100人、骨干教师500人。培养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影响力的名校(园)长、名教师。

3.努力实现区属学校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94%或以上。

4.进一步提升区属中小学教师高级岗位结构比例,幼儿园达到10%,小学达到15%,初中达到30%,高中达到40%。

5.实施教师素养提升培训工程,专项培训包括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高水平人才培养、民办学校教师素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教科研队伍能力提升、中小学心理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等工程。全员培训包括幼儿园园长(教师、保育员)新一轮培训、小学新课标和统编教材等项目。

6.规范新入职教师培训,创新职后培养、培训模式。实施教师定期流动机制,定期开展职称履职能力评价。健全各类名师工作室交流机制。完善优秀教学成果培育和推广机制,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学成果。

11

智慧教育引领工程

1.高标准开展“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坚持“一核两翼”,实施“154”特色项目计划,形成以“智慧课堂”为核心信息化教学模式,包括多种衍生模式的“互联网+”智慧教学新范式,高质量通过教育部信息化教学实验区验收。

2.以新基建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和广泛应用。建成6所以上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优秀学校、25所以上区信息化教学实验校,建设40间未来科创教室,80%以上中小学常态开展智慧课堂、三个课堂、云课堂教学评价、STEAM创客等信息化融合应用,培育3个以上省级信息化融合创新标杆项目或教学成果,形成一批符合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发展的智慧课堂“教与学”融合应用案例、“三个课堂”实践案例和具有湾区特色的多学科融合课程。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探索虚拟企业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应用。

3.深化新技术与大数据融合应用。以新技术优化教育治理和教育评价,构建支撑“五育并举”评价指标体系的数据采集、分析和个性化服务体系。

12

校园环境提升工程

1.通过校园功能微改造,改善和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环境,消除校园安全隐患,促进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高标准改扩建区属示范性高中高三年级全寄宿校区。

2.推进中小学校“厕所革命”,全面消除学校卫生间蹲厕位不足和男女生蹲位比例不达标问题,实现中小学无害化厕所覆盖率100%。

3.实施老旧线路改造工程,消除校园用电安全隐患,确保全区中小学校100%能安装空调。

4.持续推进教育装备“六个化”建设(标准化、科学化、智慧化、特色化、常态化、精细化),配置及更新区属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仪器设备,开展教育装备业务竞赛、规范管理、师资队伍培训、实验技能指导、智能图书馆建设和危化品智能管理等工作。

5.探索建设综合实验室、特色实验室、学科功能教室等新型学习空间,建设打造6个或以上的教育装备改革创新实验校区,培育一批实验校和实验项目,建设15间高水平的学科基础实验室,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



***2

名词解释

1.“四梁八柱”:“四梁”即越秀教育在制度、文化、队伍、资源四个方面的自信。区委区政府支持教育优先发展,群策群力有制度自信;崇文重教由来已久,文教大区有文化自信;教师队伍根深叶茂,教书育人有队伍自信;优质生源高度积聚,区位优势有资源自信。“八柱”是对新时期越秀教育发展四大路径和四大支撑的总括。四大路径一是构建相互尊重、关心、欣赏和信赖的师生关系;二是落实“四个一体化”的大德育体系,课程内容一体化、学科融合一体化、学段共研一体化和校内校外一体化;三是每一个学校都能构建起有逻辑、高质量、立体化的大课程谱系;四是深入推进大德育、大阅读、大体育、大艺术、大创客等“五大行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四大支撑一是资源配置支撑,包括学位资源、校园环境资源、教育装备资源、人力资源等资源配置改革;二是体制机制支撑,包括学校发展模式、办学体制机制、学校内部治理、督导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三是队伍建设支撑,包括师德建设、师能建设和校长、教研员、名师、班主任、督学等几支骨干队伍建设改革;四是家庭教育支撑,构建学校、家长、社区共同参与的民主化管理体制。

2.“669”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格局:6个教育集团、6个小学学区、9个幼教联盟。

3 .普通高中“强基计划”:由教育部组织,在部分高校开展的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积极为关键领域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

4. 普通高中“英才计划”:全称广东省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承办,是依托广东省优秀科研院校的资源,支持著名科学家指导中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项目。项目旨在激发中学生对基础学科的兴趣,帮助他们把握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进而发现一批具有科学潜质的优秀中学生,促进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

5. 智慧教育创新“154”工程:“1”是指一核两翼推进(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为核心,以大数据支撑的教育公共服务应用、信息技术支撑的新型教学模式实践为两翼),“5”是指实施五大智慧教育工程(“智慧课堂”改革工程、“三个课堂”发展工程、“STEAM创客”融合工程、“课堂教学评价”强师工程、“五育评价”育人工程),“4”是指培育四类信息化示范学校(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优秀学校、广东省信息化中心校、广州市智慧校园试验学校、区信息化教学实验校)。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秘书科      2022年1月30日印发



相关解读:广州市越秀区教育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解读

                  一图读懂《广州市越秀区教育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相关文件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2023-10-03 19:43:24重新编辑
罗湖区连塘鹏基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罗湖区布心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罗湖区水贝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罗湖区田贝四路万山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罗湖区水贝珠宝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罗湖区清水河蒲田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罗湖区翠山路翠山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罗湖区红岭南路上步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罗湖区笋岗路251号天健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罗湖区湘源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泰然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金地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车公庙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岗厦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八卦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八卦岭鹏基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下沙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安华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梅林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上梅林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上梅林多丽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上梅林祠堂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上梅林越华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安华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振兴路桑达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上沙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下沙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天健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上步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水陆大激战顺德媒体人嗨翻了有木有
  2. 国家示范双精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采购中标结果公告
  3. 街坊们你要的过年天气预报来了预计很OK
  4. 区镇联合执法重拳打击违法占用农用地行为
  5.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1005103557
  6. 伦教预备役分队高炮射击勇夺佳绩
  7.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打好疫情防控主动仗
  8. 举办纪律教育学习班强化队伍作风建设
  9. 顺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顺德区淘汰黄标车工作方案的通知
  10. 我镇举行庆三八系列活动
  11. 南粤春暖现场招聘会成功在伦教举行
  12. 传媒工匠的拒绝与坚守
  13. 容桂街道建设工程管理中心关于容桂大道北(长桥至南环段东侧)沥青铺设问题的通告
  14. 乐从镇治理牛皮癣工作成效显著
  15. 均安镇584名普查员开始入户登记
  16. 我区开展2009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17. 关于调整均安镇自来水价格有关问题的批复
  18. 茂名市乡镇党政班子莅临我村参观指导
  19. 法制教育从娃娃抓起—陈村镇自编小学生法律读本免费赠与全镇小学生
  20. 关于明确我区老码头经营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21. 沟通无极限学习无止境——合作区召开办文办会工作座谈会
  22. 和衷共济二期6000万元无偿资助微型企业
  23. 区中医院神经介入再创佳绩
  24.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8-29 18:16:17
  25. (20141210)人大调研大良要以城市升级提升吸引力
  26. 国家旅游局领导考察长鹿农庄伦教街道十二月工作情况简报七
  27. 拥军办实事真情暖军营——顺德区爱国拥军促进会为驻顺部队官兵捐赠净水设备
  28. 粤剧名伶彭炽权作客浩森俱乐部
  29. 狂风吹不乱雨后见彩虹
  30. 我局举办2017年度财政绩效评价工作培训会议
  31. 假扮孕妇被撞骗走司机万元手术费
  32. 北滘2018三人篮球争霸赛今晚开战
  33. 岳池县扎实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集中排查nbsp
  34. 酷暑送清凉慰问一线环卫工人
  35. 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四间学校小卖部(兼饭堂)承租管理项目招标公告
  36. 勒流长跑庆十一
  37. 顺德今年建成48个法治文化设施
  38. 世界合唱比赛2018年要来顺德
  39. 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佛山新城乐从镇居民患病住院补贴受理服务项目的综合评分法中标公示
  40. 关于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10年为民办实事建议的公告
  41. 顺德和园预计五一正式迎客
  42.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3-06-01 19:04:29
  43. 村改新进展容桂细滘官田村首批协商成功住宅启动清拆
  44. 顺德区举办青年禁毒志愿者活动暨禁毒原创MV拥抱阳光上线仪式
  45. 设置户外广告设施审批前公示(均安镇三华居委会锦安路29号(B座))
  46. 第四届伦教珠宝首饰创意设计大赛拉开帷幕
  47. 乐山市峨边生态环境局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助力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志愿服务
  48. 开展残疾人调查工作保障残疾人福利
  49. 便民咨询(2012第十二期)
  50. 环评文件审批后公告关于2015年2月1日至15日作出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的公告
  51. 关于扩建勒流医院标志标线工程开标时间的调整通知
  52. 李小龙将亮相均安牛仔文化节
  53. 扫黑除恶市扫黑除恶成果展在区公安局巡展
  54. 2014年第一季度均安户籍家庭符合资格购买限价房金都名苑轮候名单公示表
  55. 献血通知
  56. 大福基社工站功课加油站暑期作业辅导班
  57.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09 12:03:34
  58. 顺德开展基层党组织涉黑涉恶涉腐专项巡察
  59. 乐从镇良教股份合作经济社禅西大道004号农用地竞投租赁(二次)公告
  60. 魅力广东多彩广佛肇伦教香云纱舞动壮美大西北
  61. 顺德新城碧桂路以东龙盘东路以北地块A区完成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的报备
  62. (20120330珠江商报)投资2200万元建设人行天桥
  63.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1005103557
  64. 五一不出顺德文体大餐嗨翻天
  65. 顺德区2017年新等登记住房保障对象
  66. 容桂水乡画精品长三角巡展在上海开展
  67. 关于2018年顺德区中等职业学校优秀论文评选结果的公示
  68. 佛山市顺德区老百灵上网服务有限公司申请变更的公示
  69. 振华社区资产办公室2018年9月收支情况
  70. (20110814顺德城市网)牛皮癣广告机动车占道给绿道管养出难题
  71. 南江南霞村升级改造工程绿化部分招标公告
  72. 乐从妇联到澳门妇联总会取经
  73.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26 22:47:57
  74. 名医进村居健康送万家活动的通知
  75. 勒流下月起全面整治渣土运输管理
  76.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26 22:47:54
  77. 2014年顺德区中小学生羽毛球赛容桂健儿获佳绩
  78. 陈村大都成立草艇协会发扬百年技艺
  79. 行政服务简报2012年第2期(总021期)
  80. 顺德出台村级园改造土地整理指引
  81. 区镇联合强势推进规范执法
  82.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8-29 18:15:20
  83. 关于申报交通运输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考评机构的通知
  84. 龙江镇表彰一批艺术体育人才
  85.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07 11:47:56
  86. 佛山市顺德区正达隆木业机械厂新建项目固废污染防治设施验收公示
  87. 德和社区妇联顺利召开2021年换届工作会议
  88. 顺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顺德区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规则的通知
  89. 环评文件审批后公告关于2015年2月1日至15日作出的环境影响登记表批复的公告
  90. 南霞市场星瓦及檩条更换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
  91. 暨南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大良医院)采购彩超(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等医疗设备
  92. 德胜广场三天乐多种形式活动嗨翻全场
  93. 华口社区迎新年元旦杯激情三人篮球赛和三分个人三分团队大赛竞赛方案暨华口篮球协会成立仪式
  94. 科学发展在均安征文活动征稿启示
  95. 区安委办开展五一节前安全生产工作检查
  96. 我镇举行中小学生毽球赛
  97. 佛山市顺德区经济促进局关于申报中央财政2019年度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外贸中小企业开拓市场企业品牌培育项目)的预通知
  98. 好快啊今后去香港坐高速客轮快20分钟
  99. 乐从镇路州村股份合作社沙岗地(二号地块)竞投租赁公告
  100. 三月风华――霓裳丽人印象北滘在我镇新城区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