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艰苦奋斗创佳绩陇中旱塬巨变迁——定西市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8月25日发表  

   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艰苦奋斗,40年沧桑巨变,定西,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认定“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基本条件”的地方。40年来,在***的坚强领导和深切关怀下,定西历届党委政府继承和发扬“三苦精神”,带领各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40年来,定西经济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民生和经济发展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一、经济总量大幅跃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总量稳定增加。1978年,全市生产总值只有2.49亿元,1988年9亿元,1998年36.12亿元,2008年119.17亿元,几乎是10年4倍的阶梯增加。40年间,生产总值总量不断增加,2015年突破了300亿元大关,2017年达到347.12亿元,是1978年的140倍,按可比价计算,1979-2017年年均(下同)增长1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0.2亿元,是1978年的49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76.2亿元,是1978年的111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190.8亿元,是1978年的1176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6.2%。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65.8:27.7:6.5调整到2017年的23.1:21.9:55,第三产业比重提高48.5个百分点。

    表1:改革开放40年定西市主要年份生产总值

                                     单位:万元

年 份

地区生产

总  值

第一产业

增加值

第二产业

增加值

第三产业

增加值

1978年

24874

163***

6888

1622

1988年

90286

54102

17938

18246

1998年

361200

179500

71879

109821

2008年

1191670

381720

269750

540200

2017年

3471189

801592

761568

1908028

  财政实力显著增强。197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3020万元,1988年接近翻番,达到5807万元。1996年再翻一番,达到13395万元,1998年达到了2亿元,2011年达到了10亿元。1979-2017年年均增长11.7%。2017年财政支出218.5亿元,是1978年的296倍,年均增长15.7%。财政实力的增强对促进经济发展、保障改善民生、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表2:改革开放40年定西市主要年份财政收支

                                        单位:万元

年  份

大口径财政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978年

3020

7384

1988年

5807

18925

1998年

23062

60175

2008年

73598

39165

531676

2017年

465141

228135

2184790

 

  人均总量不断提高。1978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14元,40年后增长到12401元,是1978年的109倍,比1978年增加了12287元。1978年人均预算收入仅13.8元,2017年,人均预算收入达到815元,增加了801.2元。2017年人均财政支出7805元,是1978年33.8元的231倍。

  图1:改革开放40年定西市主要年份人均生产总值


 

  二、农业基础地位强化,农村经济发展壮大

  农业生产基础筑牢。定西,这里山高地陡,水土流失严重,“种了一坡、收了一车、打了一斗、煮了一锅”,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40年来,定西人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战天斗地、艰苦奋斗。1978年以来,全市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7483.94平方公里,治理程度提高44.7%,其中兴修梯田534.15万亩,农村人均1.5亩。坡耕地改造梯田后,水土流失减缓,保墒良好,产量提高。梯田修到哪里,道路就通到哪里,不但改善了山区交通条件,而且催生了农业机械化、产业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劳务输转和土地流转,为大规模发展马铃薯、中药材、畜草等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了基  础平台。

  农畜产品产量增加。改革开放40年,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1978年-2017年,全市粮食产量由45.04万吨增加至153.58万吨,40年间产量增加了2.4倍,年均增长3.2%;中药材产量由0.77万吨增加至34.23万吨,40年间产量增加了43.5倍,年均增长9.95%;马铃薯产量由11.08万吨增加至***.6万吨,产量扩大了4.8倍。蔬菜产量由1980年的1.72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97.22万吨。2017年末,全市大牲畜存栏65.87万头,比1978年翻一番;猪存栏84.06万头,是1978年的1.3倍;羊存栏85.88万头,与1978年基本持平;肉产品产量达到9万吨,是1978年的5.7倍。

  表3:改革开放40年定西市主要年份作物种植面积、产量及畜产品产量

单位:万亩、万吨、万头

年  份

粮食播
种面积

粮食

产量

薯类

面积

薯类

产量

药材

面积

药材

产量

大牲畜
存栏数

肉类总
产  量

1978年

671.07

45.04

111.23

11.08

9.52

0.77

32.69

1.57

1988年

619.49

54.54

102.73

11.26

15.40

1.58

63.19

4.46

1998年

605.17

83.35

1***.78

27.12

17.41

2.15

56.17

7.32

2008年

590.62

98.15

351.69

63.34

101.17

16.33

52.86

7.49

2017年

627.28

153.58

299.29

***.60

140.88

34.23

65.87

9.00

  种植结构不断优化。1978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71.07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63.73万亩,粮经比为91:9,粮食作物比重是经济作物的10倍。十八大以后,全市按照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粮经比例继续得到调整,经济作物比重不断增加。2017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27.28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30.43万亩,粮经比73:27,经济作物比重比1978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

  农村经济不断壮大。1978年后,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不断实施与深入,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市农村经济实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转变。1978年,全市第一产业仅实现增加值1.***亿元,1990年为6.83亿元,1991年-1995年,“八五”期间,第一产业增加值由6.83亿元增加到14.02亿元,实现了第一次由个位数向两位数的增长。2001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20亿元;2001-2011年,用10年的时间,第一产业增加值突破50亿元,至2011年达到52.88亿元;2017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突破80亿元,达到80.16亿元,是1978年的49倍。201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38.6亿元,是1978年的69倍。

  图2:改革开放40年定西市主要年份农业(第一产业)增加值

     


  三、工业规模持续扩大,园区效应不断显现

  生产能力不断提升。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工业企业不断转型升级,工业不断发展壮大,生产能力快速提高,产品多样化和竞争力不断增强。1978年,全市工业生产主要以乡镇社办企业为主,主要从事塑料加工、铁器加工、食品粮油加工、建材生产和造纸等初级产品。2017年全市工业产品品种达到45种,较1978年净增25种。2017年水泥产量429.5万吨,比1978年增加418万吨;原盐17.6万吨,比1978年增加17.5万吨;塑料制品1.77万吨,比1978年增加1.76万吨。同时顺应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的新产品发展迅速,目前统计的农副食品、饮料、纸制品、中成药、有色金属冶炼等多个领域的工业产品实现了从无到有。

  工业总量不断扩大。2017年末,全市有各类工业企业1249家,是1978年的2.6倍,仅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在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达到152家。197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仅0.88亿元,1988年3.2亿元,1998年16亿元,2017年达到了200亿元。其中15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58亿元,实现增加值28.5亿元。

   4:2005年以来定西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指标

                                    单位:个、万元

年份

企业个数

总产值

销售产值

增加值

利税总额

利润总额

2005

51

170493

1***811

53635

-6811

-15116

2006

51

204***2

199341

63278

13367

969

2007

58

425785

442065

115714

29175

13994

2008

82

41***50

399063

108360

18795

2156

2009

81

445159

425106

126958

13940

-172

2010

81

527495

503750

129583

29652

13542

2011

50

***8397

609302

162412

33794

18366

2012

81

1015072

917055

205075

33276

13087

2013

92

1324612

1225311

255343

44***9

21707

2014

119

1425920

1280909

268038

63073

28530

2015

141

1521679

1371665

278***6

53***3

26549

2016

152

1806108

1***8389

294161

72194

206***

2017

153

1579581

1523940

285266

73228

514***

  园区发展成效明显。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合理布局园区产业,将工业企业集中于园区,加大园区建设和集约化服务,园区发展不断壮大。1992年以来,定西市相继建设了定西经济开发区、安定区三园、陇西经济开发区、临洮经济开发区、通渭工业集中区、渭源工业集中区、漳县工业集中区、岷县工业园区等经济发展园区。截止2017年,全市园区入住工业企业已累计达到463户,特别是定西经济开发区是市委、市政府主导建设,着力打造的地方工商经济和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和发展平台。主要以绿色食品加工、现代制药、先进装备制造、环保节能建材以及现代服务等为主导产业。

  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各县区工业集中区的人才平台、投融资担保公司、一站式办公窗口等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园区发展实现了有机构、有职责、有投入、有效益,同时集中实施园区“三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特别是定西经济开发区的循环经济产业园自2010年3月开建以来,加强基础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园区入驻企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建设由慢到快,入驻企业47家,聚集效应逐步显现,以马铃薯为主的食品工业,以中药材为主的制药工业,以及装备制造、环保节能建材和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初具雏形,发展正逐步驶向快车道。

  四、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投资结构不断调整

  投资规模持续扩大。1978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含农户)1687万元,1986年达到1亿元,1999年超过13亿元,2012年投资规模达到328亿元,2017年比2016年虽然有所减少,但仍然完成359亿元,是1978年的2126倍,年均增长21.7%。其中项目投资305亿元,占全部投资额的比重为85%,房地产开发投资54亿元,占全部投资额的比重为15%。

图3:改革开放40年定西市主要年份固定资产投资

 

 

  自筹资金比例显著提高。1978年,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国家预算内投资1567万元,地区自筹资金投资90万元,占比分别为93%和5.3%。2017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国家预算内投资41亿元,自筹资金投资160亿元,占比分别为11.4%和44.6%,自筹资金比例比1978年提高39.3个百分点,而国家预算内投资比例下降了81.6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不断调整。1978年,全市完成第一产业投资1059万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2.7%;完成第二产业投资327万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19.4%;完成第三产业投资301万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17.9%。经过40年的发展,到2017年,完成第一产业投资28.41亿元,占比为7.9%;完成第二产业投资84.44亿元,占比为23.6%;完成第三产业投资245.83亿元,占比为68.5%。与1978年相比,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了4.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50.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投资比重下降了54.8个百分点。

五、消费能力显著提高,市场经济普遍活跃 

  消费观念逐渐转变。40年间,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巨大提升,居民消费观念有了阶段性的变化。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生活水平较低,资源相对紧缺,物资都是计划供应,粮票、布票、肉票等是必备品,也是限制数量的,所以当时居民追求的是“吃饱”就好。那时候衣服样式相对简单,布料相对匮乏,居民穿衣只求穿暖不破。改革开放初期,干部住宿舍,农民住窑洞,慢慢的有集体住房、商品房,逐渐才有了住房消费。那时候出行基本步行,骑自行车,小汽车消费就更没有。后来随着资源的逐渐丰富,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眼界的不断开阔,衣食住行消费有了更多的改变,消费观念也有了较大转变,吃穿已不是基本消费,更多的追求汽车、旅行、健康、养生等方面的消费。

  消费方式不断变化。改革开放初期,消费只能是去计划经济时代的供销社,后来的百货大楼,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集市商品逐渐丰富,小商店逐渐出现,人们消费有了更多的去处。现在一体化的超市、购物中心商品应有尽有,自主选择。现在电子商务的发达,购物平台的广泛,居民即便足不出户也能买到心仪的产品,这些新兴消费方式也拉动了消费的增长。

  消费总量不断攀升。1978年,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作为内地的定西,改革开放的春风还未吹到这里。信息相对闭塞,市场经济还未完全放开。1978年,全市的全年零售额仅1.3亿元,1988年4.5亿元,2017年达到了126亿元,是1978年的97倍,年均增长12.4%。

  六、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生活条件逐步改善

  收入稳定增加。“立国之道,惟在富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分配制度的变革和各项惠民政策的实施,定西市城乡居民收入跨越式增长,钱袋子鼓了,获得感足了。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43元,是1990年的21倍,人均增加了2144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纯收入)6855元,是1978年的95倍,人均增加了6783元。城镇居民工资收入由少变多,2017年,全市在岗职工工资总额86.25亿元,是1978年的280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1813元,是1978年的102倍。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达到了15995元,占全部收入的比重为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经营净收入达到了3175元,占全部收入的比重为46.3%。

     表5:改革开放40年来定西市主要年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支出  

                                                   单位:元

年  份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

配收入

人均消

费支出

人均纯(可支配)收入

人均消

费支出

1978年

72

1988年

277

1990年

1098

926

322

273

1998年

3524

2581

1024

814

2008年

9072

7026

2136

2084

2017年

22543

15873

6855

6870

注:农村居民收入2014年及以前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15年及以后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住房条件显著改善。改革开放初期定西市居民住房主要以平房为主,一般是一大家子人居住在一起,住房投入少,人均居住面积小,房屋市场价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居民需求的日益增长,房地产业迅猛发展,高楼取代了破旧的平房,居住条件大大改善。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居住支出3216元,占全部支出的比重为2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居住支出1339元,占全部支出的比重为19.5%。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33.91平方米和24.71平方米,分别比1990年增加22.23平方米和14.31平方米。

  图4:改革开放40年定西市主要年份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吃穿住行不再紧缺,汽车进入千家万户,消费层次也由温饱型向全面小康型转变。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比重)为32.7%,比1988年下降19.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7%,比1988年下降25.4个百分点。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的家用汽车数量分别为17.3辆和11辆。

  七、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各类教育均衡发展。40年来,定西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以促进教育公平。学龄儿童入学率由1978年的86.8%提高到2017年的100%,实现了到龄儿童全入学。2015年实现了2000人以上行政村需求幼儿园的全覆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按照“双为主”原则与城区学生同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更加完善,实现了从幼儿到高等教育全覆盖。2017年,全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到9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89%。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农村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全面落实,公办幼儿园和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保教补助全面发放。2017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4.8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74%,高考二本以上上线率达到34%。义务教育进入全面普及巩固新阶段,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特色化发展步伐加快。

  文化服务不断提升。40年前,群众的文化生活相对匮乏,听广播、收音机和看电影是人们的经常性活动,电视也是后来才有的。40年来,定西市坚持各类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止2017年,全市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已累计建成46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场所,11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为群众提供常态化服务。全市文艺院团和演艺企业、文化艺术工作者送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警)营、进企业”,多方位开展文化宣传。止2017年,全市公共图书馆达到8个,图书藏量77.46万册,博物馆8个,文物藏品2万件,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6.42%和96.97%。

  公共卫生成就瞩目。40年来,定西市从维护全民健康和实现国家长远发展出发,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卫生事业发展。1978年,全市各类卫生服务机构295个,其中医院仅18个,中心卫生院和公社卫生院168个。2017年,全市卫生机构数达到了2802个,是1978年的9.5倍,其中医院47个,是1978年的2.6倍。2017年全市医疗机构床位数16314张,是1978年的6.2倍;卫生技术人员11555人,是1978年的3.2倍。同时不断推动医疗卫生改革,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止2017年底,全市4家城市公立医院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减少群众药品负担近890万元,公立医疗机构血管介入类和骨科植入类高值医用耗材实行网上阳光采购。不断深化支付方式改革,持续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筹资标准提高到2017年的600元。全面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分级诊疗病种达到123-189种。对全市农村贫困家庭慢性病患者实行健康管理,签约服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覆盖率达到100%。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降为13.04/10万和5.19‰。

  保障体系逐步健全。近10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一批普惠民生政策相继落地。国家补助逐年提高,惠民效应不断凸显。2017年,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住院报销比例达到65%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后,到龄农民(居民)也能每月按时领取养老金。社会保险信息化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多卡合一,实现了一人一卡,一张卡全面保障。2017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系统全面上线运行,医疗保险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大大方便了居民的各项保障事项的办理。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和孤儿保障提标扩面,困难救助及时发放,烈士遗属、复原军人待遇全面落实,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全面发挥。

  八、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城镇承载能力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镇建设坚持扩容与提质并重、新建与改造并进,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着力增强城镇对经济发展和人口聚居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城镇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城镇聚集效应不断凸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17年底,全市市县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94.09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4.33%,新型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2017年,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1.82%,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到92.2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7.37%;年末实有城市道路面积880万平方米,排水管总长度达到508公里,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0万立方米/日,供气总量266万立方米。

  生态环境逐步改善。1978年以来,定西市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7483.94平方公里,治理程度提高44.7%,营造水土保持林369.19万亩、种草109.81万亩、封禁治理109.43万亩,建成水窖、谷坊、沟头防护等小型拦蓄工程30.77万眼(处、道)。40年来,大力推进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全市完成造林封育552.43万亩,森林面积达到343.49万亩,活立木总蓄积653.0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017年底的12%,比改革开放前提高近6个百分点。已建成漳县贵清山和渭源县渭河源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9个省级森林公园,22个国有林场。累计完成义务植树2.4亿株,建成义务植树基地460个,基地总规模达77.8万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完成城区乡镇面山绿化52万亩。

  环境质量总体向好。市区空气质量主要指标PM10年均浓度稳定下降,由2014年的91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7年的69微克/立方米。全市水环境质量连续多年稳定达标,止2017年末,12个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6个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均达到国家III类标准,8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到II类或III类,达标率均为100%。近三年来未发生核与辐射安全事故和较大以上级别突发环境事件。

   九、聚焦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效果明显

  “三西”扶贫解决温饱。40年来,定西的扶贫开发先后经历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扶贫、以贫困县为主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以贫困村瞄准为重点的综合开发式扶贫、以区域瞄准和到村到户瞄准结合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四个阶段。从1983年开始,定西大力开展了以“三西”农业建设为重点的扶贫开发,首开全国区域性开发式扶贫先河。全市上下大力发扬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于1999年整体基本解决温饱,2008年被确定为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

  精准扶贫力度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全市共有省市县乡1090个单位帮扶1829个村;选派3492名优秀干部组成驻村帮扶工作队,实现全市869个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全覆盖;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选派帮扶责任人,省市县乡3.94万名干部帮扶15万户63万贫困人口,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帮扶责任人全覆盖;908户企业与869个贫困村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同时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的要求,将最强的领导力量、最优的帮扶资源向全市4个深度贫困县、34个深度贫困乡镇、557个深度贫困村倾斜。2017年,在财政负增长的情况下,市本级安排专项扶贫资金7891万元,全年财政综合投向扶贫领域资金155.0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0%;累计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65.95亿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4.61万户;累计发放互助资金借款10.02亿元,有效推动了马铃薯、中药材、草牧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农村扶贫效果明显。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全市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3%,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1.6%以上,改造农村危房18.9万户,实施易地搬迁5.3万户26.1万人,建成农村公路8098公里,行政村通光纤宽带率达到97%,实现行政村水泥(沥青)路、标准化卫生室、农家书屋、贫困自然村动力电和1500人以上有需求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全市贫困人口由1982年的170万人下降到2017年底的36.53万人,贫困面由78%下降到13.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72元提高到2017年的6855元。(通讯员陈益民、张剑)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2023-10-02 09:55:25重新编辑
深圳福永镇峻丰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福永镇塘尾富源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翠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福永华伦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福永新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福永镇新塘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福永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福永镇怀德第五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福永镇三星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福星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沙井新发工业区老王派遣公司      深圳沙井西部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沙井新桥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沙井新桥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沙井新桥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沙井共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沙井镇沙头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沙井上南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沙井芙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沙井街道同富裕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沙井大王山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东宝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沙井步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沙井新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沙井镇上星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沙井上寮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林坡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共和第四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沙井黄浦升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茭塘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姜四清会见山西金融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炯玮一行
  2. 民进阳泉市委会荣获民进全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3.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主席团举行第二次会议
  4. 市裕盛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用好外脑借智出圈
  5. 市政府召开第七十八次常务会
  6. 开学在即你准备好了吗
  7. 我市定点医疗机构DIP付费改革试点工作启动
  8. 市委组织部项目式清单化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9. 郊区检察院成功办理首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10. 市政务服务中心残障人士无障碍通道主体框架完工
  11. 我市公开征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
  12. 南山南路社区组织党员参观学习
  13. 市委组织部召开部机关党史学习教育部署会
  14. 太原小牛线维修加固施工有序推进中
  15. 盂县医疗集团助力全县复工复产复学
  16. 兴隆街社区组织青少年走进派出所零距离听民警说法治
  17. 市科技局召开2018年度述职考评会议
  18. 开发区警方集中开展打击黄赌毒专项行动
  19. 平定县激发潜能提升烟火气
  20. 阳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21. 市国土局开展作风纪律教育整顿
  22. 市生态环境局设立企业环保服务日
  23. 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广告法律法规培训
  24. 交警一大队突击检查大型货车交通违法行为
  25. 我市举办首届森林灭火专业队伍职业技能竞赛
  26. 交警二大队精准扶贫进村入户暖人心
  27. 王一新在华阳新材调研企业转型发展
  28. 省政府督导组来我市督导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工作
  29. 我市开展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防治专项检查
  30.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步伐——盂县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的实践
  31. 李定武到市经济信息中心调研指导工作
  32. 市教育协会举行通讯员茶话会
  33. 一矿运输工区扎实开展挖潜降耗活动
  34. 开通旅游直通车带你领略家乡美
  35. 汤志平率队赴吕梁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36. 新市街社区举办反诈宣传讲座
  37. 兢兢业业默默奉献——记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刑警大队民警王瑛
  38. 墙上彩绘讲历史图文并茂更入心
  39. 五号桥社区举办入职培训活动
  40. 廉政漫画上墙清正廉洁入心
  41. 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激励党员干部群众——砥砺奋进埋头苦干振兴乡村
  42. 省公路局检查组来我市开展综合检查
  43. 规范施工保质量齐心协力推进度——走进国道三〇七二〇七线阳泉市绕城改线工程辛兴互通架
  44. 河底小学表彰先进师生和家长
  45.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09 11:34:54
  46. 市委统战部召开大讨论总结会
  47. 从返乡战贫到全产业链打造——养殖大户王巨明的发展故事
  48.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49. 盂县交警大队给校车体检为驾驶人打交通安全预防针
  50. 我市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再添新成员
  51. 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52. 阳泉重大项目***服务APP(一期)上线运行
  53. 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
  54. 市公安局召开全市公安创卫工作推进会
  55. 北岭社区整治辖区环境卫生
  56. 面孔任成34年专心做好一件事
  57. 这是一场全民参与的行动——我市全方位开展森林防火工作观察
  58. 盂县交警大队开展危化品运输专项统一行动
  59. 迅速行动起来投身五城联创倡议书
  60. 一矿综采四队打造安全示范队组
  61. 工行应急物资管理系统上线
  62. 我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
  63. 市政协督办重点提案办理情况
  64. 阳泉四中开展集邮周主题活动
  65.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群众信访举报转办和边督边改公开情况一览表(第十二批2021年4月23日)
  66. 我市打击非法营运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67. 国家矿山安监局异地联合执法组在阳泉召开问题通报会
  68. 我市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69. 满怀自豪颂祖国
  70. 张复明在忻州调研
  71. 贡献她力量服务最前沿——记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市税务局收入核算科
  72. 平定县社区戒毒(康复)服务中心正式对外开放
  73. 河东历史文化展示中心主体完成
  74. 姜四清督导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强化底线思维完善统筹机制织密防控网络严防疫情输入
  75.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好政策做后盾日子越过越兴旺
  76. 关于经营者自觉规范促销行为告知书
  77.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09 11:34:54
  78. 警徽熠熠铸忠诚担当作为护安宁——写在第二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到来之际
  79. 消防部门监督抽查学校消防产品质量
  80. 雷健坤同志参加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平定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勇当排头干在实处为全方位推进高质
  81. 交行育才路支行开展四周年感恩活动
  82. 山西省大数据中心阳泉分中心和阳泉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83. 城区公安分局为高考生提供延时服务
  84. 青花汾酒杯阳泉市职工篮球赛开赛18支球队率先亮相——赛场竞技绽放活力
  85. 市文旅局五化举措开展普法工作
  86. 我市召开两优一先代表庆祝***成立100周年座谈会
  87. 公交司机点赞全新驾乘体验
  88. 阳泉一监开展监区长接待日活动
  89. 市商行稳健发展实现首季开门红
  90. 阳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开发区分局举行揭牌仪式
  91. 辛兴幼儿园艺术润童心文明伴成长
  92. 背靠大树致富有路子
  93. 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情满中秋贴心暖心恳谈会
  94. 坐在板凳上听宣讲
  95.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十六次会议
  96. 雷健坤在开展入企进村服务时强调察实情送服务办实事解难题确保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
  97. 强化项目支撑跑出高质量发展新速度——三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
  98. 后沟村党员干部的新春愿望
  99.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阳泉市农村自建房屋质量管理办法(草案)立法调研
  100. 阳泉一监智慧法庭正式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