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教育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4月17日发表  

  综述
  【概况】2019年,深圳市教育规模继续扩大,各级各类学校共有2***2所(其中幼儿园1836所),其中公办学校637 所,民办学校2005所;共有在校学生232.24万人;教职工21.94万人。与上年相比,2019年全市新增各级各类学校91所,增长3.57%;新增在校生11.32 万人,增长5.12%。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3所、成人高等学校1所;在校生共计14.95万人,比上年增加1.77万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增加9385人, 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增加8309人), 增长13.42%。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6所,在校生数为8万人,比上年增加39***人,增长5.21%。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3.94万人,比上年增加520人,增长1.34%。全市普通高中83所(其中高级中学23所、完全中学23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37所),比上年增加1所;在校生数13.75万人,比上年增加***37人,增长4.91%。全市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674所,其中小学340所, 初中334所(普通初中4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88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校生数140.88万人,小学在校生数万人,初中在校生数33.99万人。全市共有幼儿园1836所,新增幼儿园65所; 共有在园儿童数54.5万人,比2018年增加在园儿童2.08万人,增长3.98%。全市民办学校共有2005所,占全部学校的75.89%;共有在校生109.8万人,占全部在校生的47.28%。与上年相比,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增加33所,增长1.67%; 在校生数增加1.25万人,增长1.15%。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数有较大增长,共有21.94万人(专任教师数为14.86万人),比上年增加1.22万人,增长5.87%。其中,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增长率最高,达到32.32%。
  【教育改革】2019年,深圳市教育改革创新活力持续增强。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大会,出台《关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出40条改革举措,努力打造与城市地位相匹配、中国一流、世界先进的现代教育,绘制未来五年深圳教育发展的路线图。市政府出台《深圳市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方案》,加强义务教育学位建设规划,规划至2022年,全市新改扩建30所公办普通高中,新增学位6万个;新改扩建146 所义务教育学校、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1 万个。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的意见》《深圳市学前教育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0 年)》,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成立深圳教育先行示范专家咨询组,委托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先行示范课题研究,有奖征集先行示范“金点子”,组织专门力量起草《深圳教育先行示范行动方案》,系统谋划深圳教育先行示范的目标、思路与举措。
  【市属公办幼儿园移交】2019年10月31 日,深圳市教育局和投控公司在市民中心举行市属公办幼儿园交接仪式,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参与见证,深圳22所市属公办幼儿园由投控公司正式移交给市教育局举办和管理,市属公办幼儿园管理机制进一步理顺。
  【教育经费投入】2019年,深圳市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838.52亿元,投入结构进一步优化,教育经费预算执行与重点工作匹配度增强。新改扩建中小学校28所,新增公办中小学位5.2 万个,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60%。“十三五”前四年累计新改扩建133所公办中小学,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19.3 万个,完成“十三五”总任务的81%。向252所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购买学位, 学位补贴惠及45.7万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全年新增幼儿园学位2.1万个, 公办园比例大幅提高,公办园和普惠园在园儿童占比突破80%,公办幼儿园管理体制实行重大改革,22所市属公办园顺利移交教育部门主管。发放在园儿童健康成长补贴7.91亿元,惠及52.8万名儿童;发放民办学校义务教育学位补贴31.9亿元,惠及学生87.1万人次;发放幼儿园保教人员长期从教津贴4.53亿元、民办教师长期从教津贴2.82亿元, 惠及幼儿园保教人员4.06万名、民办教师2.07万人次;发放普惠性幼儿园奖补经费约4.***亿元。大班额化解成效显著,全部消除超大班额(65人以上)现象,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均按国家规定班额招生,标准班额比例达到97%以上。特殊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全市已建成8 所特殊教育学校,实名登记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同比大幅提升15个百分点。全市705所学校为50.2万学生提供校内午餐午休服务, 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的96%,超额完成年度90%的任务目标;义务教育“四点半”活动资助经费由每生每年350元提升到1000元,为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提供更多选择,得到师生家长广泛好评。为35.8万人次困难学生,发放资助资金约5.6亿元。
  【学校安全管理】2019年,深圳市教育局稳步推进学校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制订出台《深圳市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方案》。推动全市705所学校提供校内午餐午休服务,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的96%,接纳50.2万名学生。强化学校安全隐患日常排查,将3028个单位(含高校、中小学、幼儿园及培训机构)纳入“深圳市安全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四个季度得分排名均为第一。两次集中开展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整治。深入开展教育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推进学校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强化学校食堂安全管理,推动753家学校食堂完成提A工作,顺利完成市政府民生实事相关任务,年末全市有1576家A级学校食堂。实行校车安全“六严查”,升级改造“深圳市校车使用许可系统”,推动700多所学校组建“家校警”交通安全护航队,全年家长义工参与“家校警” 护航活动达78.7万人次,有效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深圳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教育覆盖率进一步扩大,全市共有2402所学校、幼儿园利用平台开展安全课程,4.9万多名教师参与授课, 148万名学生参与学习,成效显著。全市“平安校园”创建率和达标率继续维持100%。
  【教育督导】2019年,深圳市教育局接受国家督查组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实地督查评价,开展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情况调研并认真落实整改。开展公办中小学学位建设及公办幼儿园建设专项督导,推进各区公办中小学及公办幼儿园建设进程。开展各类常规性督导评估工作,全年共组织完成741所学校、幼儿园、学习型社区评估。推荐国家督学人选2名、特约督导员人选3名、省督学人选35名。增设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督学工作室。做好质量监测各项工作,召开“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福田现场会”,推动深圳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方面先行示范。
  【教育宣传】2019年,深圳市教育局及时做好教育政策解读,“深圳教育”微信公众号、微博不断创新内容、优化结构,以原创新闻与教育资讯为主,紧跟时政大事、重要节点、重大决策等,做到权威、及时、准确,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超过58万人,深圳教育微博关注人数超过87万人。进一步加强与国家、省、市主流媒体及新媒体合作,积极回应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宣传工作政策解读及时生动,与媒体和家长互动良好。新华社、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对“深圳中小学校内午餐午休”工作给予重磅报道,与《南方日报》合作推出的“深教24小时”短视频取得良好反响。分别在南方都市报和深圳特区报上开辟《深教周刊》《鹏城教育》版面刊登教育信息,在教育和民众之间继续构架信息桥梁。舆情处置稳妥及时,成效显著。
  【教育治理】2019年,深圳市教育局优化督导机构配置。配备副局级主任督学,增加处级领导干部职数,强化教育督导力量。出台《深圳市教育局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制度,将行政执法的事前、事中、事后信息及时准确向社会公布。印发实施《深圳市教育局行政执法全过程音像记录清单(修改稿)》和《深圳市教育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目录清单(修改稿)》。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等7个市直行政执法部门开展2019年度“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检查。联合市普法办下发《关于深圳市开展“宪法教育大讲堂”活动的实施方案》,全市729所中小学校开设宪法公开课。稳步推进依法治校创建工作,组织开展依法治教专题培训,进一步扩大依法治校示范效应。在国家、省对深圳市的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核中取得较好成绩,作为市级代表在教育部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区交流会上做典型发言。深圳教育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参加教育信息化各类大赛成绩突出,获129项省级以上奖项;2019深圳教育装备博览会成功举办,逐渐成为展示国际最先进教育装备的窗口。校园安全不断强化。A级学校食堂占校园食堂总数的42.7%,远高于全市餐饮业整体平均水平。校车标准化率、治安乱点排查整治率、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率均为100%。教育政务服务与舆情处置能力不断提升。实现“一门进驻”“一窗办理”“一网通办”,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为100%,进驻综合性实体政务大厅比例为100%,事项办理的承诺时限压缩40%。深教微博“@深圳教育”有关舆情处置被《人民日报》、微博、新浪网评为年度快速响应案例。开展依法治教。对有办学违规行为的富源学校、百合外国语学校等严肃处理, 并完善监管机制、堵塞漏洞。
  【教育考试】2019年,深圳市教育局组织普通高考、中考、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学考试、成人高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教育类社会考试等八大类教育考试36次,各类考生总人数108万人次,考点1100场次,教育考试规模创新高。率先建立高标准“招考服务大厅”,改善群众办事条件,与专业机构共建共管“招考服务热线”, 优化招考服务模式。全年电话咨询量近4万人次,现场接访办事7500人次,编印并免费发放各类宣传指导材料30万册以上。“深圳招考网”和“深圳招考办”微信公众号点击量突破610万次。
  【教育信息化】2019年,深圳市教育局初步建成一批迫切需要的深圳教育云应用项目,通过市直属学校、罗湖区和龙华区试点,实现教育云课堂教学常态化应用;支持“智慧课堂”特色发展,组织开展1200节微课作品及名师优质课例征集与摄制工作,评选“智慧课堂”和教育云项目教学应用优秀课例,优化资源服务体系;重视中小学信息化领导力建设,开展“十百千”工程和CIO建设工程,组织全市120名教育信息化领军人才及专家培养对象集中培训,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基础教育CIO建设管理制度,完成300所中小学校长或副校长CIO培训,有效提升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统筹、规划和管理的能力水平。
  【与港澳地区学校教育交流合作】2019 年,深圳市新增13所中小学校与港澳学校缔结为姊妹学校,首次有幼儿园加入深港澳姊妹学校队伍,年末深港澳姊妹学校达到278对。4万多名师生与港澳姊妹学校师生开展250多项教育交流活动。深港澳23对学校分别参加2019年粤港澳姊妹学校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深圳、香港赛区比赛。举办第九届深港校长论坛,深港300多名校长参加论坛。
  【教育对外交流合作】2019年,深圳市举办第二届深圳市国际中学生论坛,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230多名师生参加。深圳市与澳大利亚北领地教育厅签订《教育合作协议》;派出20名师生首次代表国家访问俄罗斯,落实《中俄青少年世代友好宣言》。推荐福田区侨香外国语学校等3所学校入选教育部第四批中美“千校携手”项目学校,深圳市项目学校达到19所。推荐深圳市高级中学和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2所学校作为AFS 项目学校。
  【教育科研】2019年,深圳市获基础教育省级成果奖特等奖2项(全省共5 项),一等奖30项,占全省一等奖总数的31%;获中职教育省级成果奖一等奖 3项,二等奖3项;获“第二届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33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6名,其中学前教育和高中体育健康获得省各组总决赛冠军并有望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制订《深圳市教育科研基地学校管理办法》;举办“深圳学生创客节(2019)暨第35届深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与中国科技馆和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进行科技教育项目合作,编写“馆校合作科技教育读本”;围绕教育改革及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需求,举办3期高质量教育论坛;完成各学段各学科、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工作,全年培训上万人次;组织出版《深圳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18)》《国际教育动态》《深圳教育研究》《教育观察》等刊物。
  【师资队伍建设】2019年,深圳市加速引进优秀人才,由过去的“零星式”转向“成批次”引进,全市招聘北大清华顶尖高校毕业生345人,“双一流”和部属师范院校毕业生达92%,硕士以上学历达82%,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和良好反响, 深圳教育对人才的吸引力加速提升。教师轮岗交流进入常态化。深化教师“区管校聘”改革,全市区域内交流轮岗的校长和教师占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4.1%,其中骨干教师交流比例达36.7%, 有效推动师资均衡配置。优秀校长教师培养路径不断拓宽。挂牌成立深圳市教师发展中心,优秀校长培养工程、校园长“港培班”“名师工程”“海培计划”等培养计划不断完善并扩大,“年度教师”等优秀教师评选活动在国内产生良好反响,成为深圳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品牌。教师待遇切实提高。首批“中小学校长赴港高端研修班”,香港教育大学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工程正式启动。升级优化首期“优培班”成功经验,全力打造新时代专业化、年轻化优秀后备校长队伍。全年组织开展10个校(园)长和名师、骨干教师高端研修班,参加培训1500人次。选派45名优秀骨干教师分别赴德国、英国、美国参加教师海外培训。开展庆祝第35个教师节系列活动,评选表彰深圳市教育系统先进个人611名、先进单位58个。现场评选产生深圳市“年度教师”5名。全市共有8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个人。全年教育系统共赴外招聘3972名应届毕业生,研究生学历占比81%,“双一流”A类高校应届毕业生占比36%,部属师范院校占比43%,进一步优化深圳市教师队伍结构。完成近1300 名校长的首批职级认定,兑现校长职级津贴,有效促进校长专业化队伍建设。班主任津贴从500元/(人·月)提高到1500元/(人·月)。 
  【全市教育大会】2019年9月10日是中国第35个教师节,深圳市召开全市教育大会。市委书记王伟中在会上强调,要坚定不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更强烈的使命担当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先行示范区的标准推动新时代深圳教育工作走在前列,努力打造与城市地位和发展水平相匹配、中国一流、世界先进的现代教育体系。市长陈如桂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文智、市政协主席戴北方出席会议。会前,王伟中、陈如桂等会见优秀教师代表,并通过他们向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大会表彰了2019年深圳市教育改革先锋人物、教书育人模范、年度教师、十佳校长、十佳青年教师、十佳师德标兵等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创在会上作讲话。副市长王立新就深圳市关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作解读。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王幼鹏、南山区委书记王强、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深圳中学校长朱华伟等分别作交流发言。王伟中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中共十八大以来全市教育事业取得的显著成绩并指出,要深刻领会《******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的重大意义和战略意图,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最强,奋力开创新时代深圳教育工作新局面。要始终胸怀大局、明辨大势, 以更强烈的使命担当做好新时代深圳教育工作,着力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王伟中强调,要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旗帜鲜明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服务创新发展的能力,强化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着力打造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深圳标杆”。要坚持率先突破、先行示范, 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大力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积极探索人才引进培养新模式,不断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坚决维护教育领域意识形态安全, 凝聚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确保深圳市教育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行稳致远。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开至各区、新区和深汕特别合作区。市领导林洁、李小甘、田夫、高自民、余新国、武启龙出席会议。 (万里)
  基础教育
  【概况】2019年,深圳市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评选中,全市共获特等奖2个,在5个特等奖中,深圳市为唯一获奖的市级单位,其他3个为省属单位获得;深圳市共获30个一等奖,占全省一等奖总数的31%,位居各市之首。145万中、小学生参加国家学生体质测试,合格率分别达95.14%、94.71%,超过全国平均合格率3个百分点。承办全国首届中小学班级合唱节展示、广东省中小学美育改革成果交流等活动,1036 名师生作为演出主体参加央视春晚深圳分会场演出,艺术教育已成为城市名片。拜仁深圳足球学校奠基,成为德国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在全球建立的第一所全日制国际化足球学校。全市46人入选省级校园足球最佳阵容,入选人数居全省城市之首。 
  【基础教育发展】2019年,深圳市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校28所,新增公办中小学位5.2万个,年度学位建设任务为3.1万个,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67%。统一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招生平台,实行公民办学校统一招生、同步录取,民办学校招生进一步规范,市民群众比较满意。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共获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一等奖5项,145万中、小学生参加国家学生体质测试,合格率分别达95.14%、94.71%,超过全国平均合格率3个百分点。承办全国首届中小学班级合唱节展示、广东省中小学美育改革成果交流等活动,1036名师生作为演出主体参加央视春晚深圳分会场演出,艺术教育已成为城市名片。拜仁深圳足球学校奠基,成为德国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在全球建立的第一所全日制国际化足球学校。全市46人入选省级校园足球最佳阵容,入选人数居全省城市之首。
  【民办教育发展】2019年,深圳市民办学校义务教育学位补贴87.1万人次,发放资金31.9亿元;按照《深圳市民办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基本规范(试行)》等文件要求,推动民办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上新台阶,推动学校党建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推动民办中小学提升办学水平,安排民办中小学教师培训和优质公办普通高中帮扶民办普通高中专项经费1260万元和1440万元,支持民办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举办17 期民办学校班主任、新任教师和语文、数学、英语、心理健康骨干教师专项培训班,参加培训教师2150人,支持66所公、民办普通高中开展帮扶活动,推动63所民办中小学加入深港姊妹学校结对计划,加强民办学校对外交流合作。
  【学前教育普惠】2019年,深圳市教育局新增63所幼儿园,新增学位约2.1万个;新增65所普惠园,公办园和普惠园在园儿童占比达到80%。投入奖励经费激励民办幼儿园规范优质办学,向全市140所获奖的民办幼儿园发放4200万元办学奖励经费。市区联动继续开展家园共育公益指导活动,转移支付660万元家园共育活动专项经费至各区。出台《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明确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目标和主要任务。加大规划幼儿园建设力度,落实建设任务。开展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鼓励举办规模较小、服务形式灵活多样的学前教育机构,允许开设6班以下微小型幼儿园(幼儿中心),多途径扩充学前教育资源。采用公办园集团化办园、名园+新园等方式使新公办园迅速上轨道、安全规范发展。加强民办园管理,通过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持续开展“百园扶百园”专项帮扶行动,探索建立“学前教育学区联盟”等多途径提升幼儿园办学质量。
  职业与终身教育
  【概况】2019年,深圳市成功承办全国“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场会”, 展示深圳职业教育的办学优势和特色, 得到***、教育部领导及各地参会代表的充分肯定。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双双入选2019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拟建单位,标志着2 所院校进入高职界的“双一流”计划。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水平被***领导誉为“一点也不输德国”,举办本科教育得到支持。深圳成为国家首批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城市,11所职业院校成为全国“1+X证书”试点学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分别进入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教学管理50强名单。新增30个校外实训基地,累计建成189个校外实训基地。奖牌首次突破百枚,其中高职组获一等奖11个, 占全省一等奖总数48%;6所学校进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竞赛获奖数量排行榜前30名。全市高职院校全年共扩招1.28万人,为省下达任务172%。其中定向云南招收2000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安排2 亿元实行全额资助,全力支持中西部脱贫攻坚。年内,内职班学生阿德扎提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金牌。
  【职业教育对外合作】2019年,深圳市教育局落实《职业教育合作备忘录》框架下各项合作协议,深化深圳市与巴伐利亚州职业教育合作与交流,4月,深圳市教育局和德国巴伐利亚州文教部成功举办“深圳中德职业教育研讨会暨第58期深圳教育论坛”;举办职业教育骨干教师赴德国海外培训班,学习职业教育先进经验。
  【职业院校工作】2019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A档)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B档)双双进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开启“一市两强”良好竞合生态的高职实践。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10月,孙春兰副***实地视察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时,对深圳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给予高度肯定。召开推进全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向全国推广深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先进经验。
  【职业技能大赛】2019年,深圳市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牌首次突破百枚,中职学校荣获一等奖9个、其他奖65个;高职院校荣获一等奖11个、其他奖17个,创历史新高,其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获得一等奖10项,是全国获一等奖最多高职院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获高职组二等奖1个, 中职组二等奖3个,三等奖1个。参加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98个、其他奖182个。区评估150个,截至年底全市学习型社区573个,为社区居民学习提供有效教育服务平台。评选出吴云等15位深圳市“百姓学习之星”和15个深圳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吴云和3个“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分别荣获全国“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全民素质教育】2019年,深圳市举办年度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系列活动, 全年参加各类教育咨询和学习培训群众超过180万人次。通过深圳市学习型社区评估150个,截至年底全市学习型社区573个,为社区居民学习提供有效教育服务平台。评选出吴云等15位深圳市“百姓学习之星”和15个深圳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吴云和3个“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分别荣获全国“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有留仙洞、西丽湖、官龙山、华侨城、凤凰山5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1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2.17 万平方米;有固定资产总值23.93亿元, 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87亿元,教学用计算机12146台;图书馆藏有纸质图书268.5万册,电子图书130万册,电子期刊62.95万册,音视频17.19万小时。全校有教职员工2423人,其中专任教师1229人,正高221人、副高659人,博士438人,享受***特殊津贴专家2名, 珠江学者7人,海外高层次人才28人,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国家特支计划教师1人、广东特支计划教学名师4人。拥有教育部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引进美国霍夫曼诺奖团队等一批重量级团队,成立霍夫曼先进材料研究院、智能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院、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研究院、社会与经济发展研究院等高端平台。学校设有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等17个二级学院和体育部、工业中心等教学单位,招生专业86个。全校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3392人,其中港澳台留学生99人,四年制高职生284人,应用型本科生292人,外国留学生111人。自办专科教育在校生5891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4项,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3项,国家级重点建设示范专业14个, 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9个,国家级精品教材12部,国家精品课程5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3门。
  教育教学   年内,进一步优化专业建设格局,形成与区域产业链紧密对接的“2+8+N”专业群格局。制定《教学改革实施意见》,召开教学工作专项会议,强化教学中心地位。深化产教融合,建成特色产业学院11个,拟筹备建设招商局港口国际学院-深职海丝学院、IBC珠宝首饰设计学院、华为云学院等特色产业学院3所,探索形成“八个共同”校企合作的“深职模式”。10 月,***政治局委员、***副***孙春兰来学校调研,充分肯定学校的办学模式和办学成果。教育部推进全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和广东省高等教育“科—产—教融合”工作推进会相继在学校举行。成功入选教育部、财政部“双高计划”A档建设单位。继2016年、2017年、2018年之后,学校连续4年在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上名列榜首。推动“1+X”证书试点工作,获批师资培训点1个,考核点7 个。18个项目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奖率90%,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2 项,在全省遥遥领先。完成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评审工作,立项***项。
  人才培养 年内,该校市外省内高考录取分数线再创新高,在全国10个省份的录取线位列同类院校之首,超本科线录取3875人,占比***.6%。出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大赛管理办法(修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技能大赛管理细则》等4个文件,促进赛教融合。学生获得国赛一等奖10项、二等奖 7项、三等奖2项,一等奖数位居全国第一。学生获得省赛一等奖37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16项,共计76项,一等奖获奖率达46.8%,成绩位居全省第一。学生团队获2019年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3银的好成绩, 化生学院学生参赛队获第十六届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金奖。已累计培养12万余名全日制专科毕业生,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多项人才培养质量指标位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 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其中,238人次获CCIE证书,14人获RHCA证书,57人获OCM证书,189人获HCIE证书,13人获RHCE证书。
  师资队伍建设  年内,出台实施《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二级单位中层管理干部岗位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评选表彰管理办法(试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退休人员返聘管理办法(试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及“丽湖系列人才选拔与培养办法”系列文件等。修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职称评审办法》系列文件。完成17名中层管理干部的选拔任用和七、八级管理人员的选拔工作, 完成专业(教研室、实训室)主任、综管办主任、学工办主任的聘免职工作。完成第三轮岗位聘用和两次职称自主评聘工作,共139人通过职称评聘。招聘预聘—长聘制人员67人,聘任制人员94人。引进全职高层次人才23人、特聘讲座教授22人。认定国内高层次人才22 人、国家级领军人才3人、地方级领军人才5人、海外高层次C类人才3人。获批珠江学者岗位3个,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1人,入选鹏城学者1 人、深圳市技能菁英4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团队获得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
  科技研发  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化科研导向,重视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研究院、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研究院、文化创意产品研发院等高端研发机构相继在该校揭牌。新增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和广东省教育厅协同创新中心各4个,市社科联研究中心1个。“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获批深圳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组建完成5个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7个高水平技术服务平台、7个高端智库和创意中心。获得各级各类项目40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10项、国家重大专项2项,科研项目到账经费达1.15亿元。各类专利获得授权数261件,专利授权总数达1852件, 位居全省高校前列。教师出版各类学术专著18部,编著4部,译著3部,文学作品集7部,发表学术论文471篇,其中在《Nature》《Science》子刊级别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2篇。年度招收博士后25名, 招收联合培养研究生59名。获得深圳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项。
  合作交流  年内,举办“蒙古国职业院校ICT应用研修班”“苏丹电子政府建设研修班”“2019年伊朗环境友好型智慧城市融资与建设运营研修班”“2019年非洲法语国家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研修班”等主场涉外培训班4 个。举办先进材料国际学术研讨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注册并签约成为其战略合作伙伴,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业教育创新中心项目。与德国巴登符腾堡双元制应用技术大学共建职业教育培训与研究中心,实现职业教育成果向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输出。深职院-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大学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继续开展授课,派出教师讲授“5G移动通信”“华为认证——路由与交换”课程。参加中德对话论坛2019年会议并作主题发言。积极与世界职业学院与技术大学联盟(WFCP)洽谈在学校设立秘书处事项,目前双方已基本达成在学校设立WFCP秘书处合作意向。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校师生凝心聚力,团结奋进,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内涵式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 学校改革发展迎来崭新局面,成功获得国家高职“双高计划”立项,实现学校综合发展重大突破。
  综合发展  2019年,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入选国家高职“双高计划”立项建设单位。根据教育部财政部文件,学校成功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根据教育部公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结果,学校获得国家“优质高等专科职业院校” 认定;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
  教育教学  获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学校教育教学成果成绩出色,获得3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质量工程方面,获得立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教学团队2个、一类品牌专业2个、二类品牌专业3个、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19项。获得深圳市校外公共实训基地立项项目6个; 完成10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7个高职实训基地和1个公共实训基地校级验收工作;完成年度校级质量工程验收,2个高职实训基地、6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8个深圳市职业教育校外公共实训基地顺利通过验收。
  学生培养  诗经文化基地入选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三中心、一基地”建设深入推进,“易班”共建指数名列全省第10 名,活跃指数名列全省第7名,获广东省2019年度十佳易班发展中心等荣誉; 合唱团、演讲团获共青团中央“全国百强社团”称号,学校获广东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学校获得广东省第十五届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优秀组织奖;在201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东省分赛中,学校共获高职高专组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获全国五届“互联网+”大赛省级优胜奖3个;获2019深圳“逐梦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9项,获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56项。
  师资队伍建设    新增广东省“珠江学者”岗位2个、讲座教授1人,新增深圳市“鹏城学者”长期特聘教授1人、短期特聘教授1人;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1人。认定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共5人, 地方级领军人才2人,后备级人才2人, 海外高层次人才1人;龙岗区深龙英才认定8人。选派17人参加广东省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提升项目。组织新入职教师参加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岗培20人次。组织开展年度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工作,共培训新入职教师75人、兼职教师25人次。组织动员中层干部参加2019年系列专题短训班155人次、创新驱动专题研讨班2人次、处级干部专题培训班106人次、党性教育专题研讨班2人次。应用研发 与电子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深圳市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共建“深圳市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封装与应用创新中心”。打造湾区中德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示范基地。五轴数控激光加工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第三代半导体应用协同创新中心被教育部职成司认定为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学校作为唯一法人股东注册成立“深圳市深信翔运科技有限公司”。再次获得 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三,立项经费84万元, 较上年17万元增长近5倍;共承担各级各类纵横向科研课题132项,科研经费总量累计达到23***.1376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8项,市区级项目53项,横向项目38项。
  招生就业 年内,常规招生共招收普通专科学生6700名,联合培养本科招生400人,其中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联合招生300人,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联合招生100人。2019届毕业生人数5023人,参加就业人数4561人,已就业人数4395人,初次就业率为96.36%, 且9成以上毕业生在深圳就业,对口率89.19%,起薪线4377元。
  国际交流合作  首次进入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提名名单。在校就读国际学历生达22人,有条件录取和拟录取国际学生人数突破120人。入选教育部“人文交流经世项目”首批“经世国际学院”筹建院校。成功承办UNLEASH 2019全球青年创新集训营优质教育分会场。与老挝巴巴萨技术学院签署并启动“2+1”国际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创新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加入“东南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成为副理事长单位,并与柬埔寨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签署产业学院合作意向; 首次在国外设立办学点——“深圳产业技术学院”和“国际外交语言研究中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深圳)高等教育创新中心签订战略性合作框架协议,成为国际网络教育学院(IIOE)联合发起单位之一。
  【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98 年,是由人民教育家王屏山创办,并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一所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院校,集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继续教育、社会培训为一体,系深圳三所高职院校之一, 也是深圳市唯一一所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沙河东路259号,占地面积10公顷。2019年,学校设有党政管理机构10个,教学系部8 个:信息工程系、管理系、建筑系、财金系、外语外贸与电子商务系、生物技术系、教育国际交流部、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教学辅助机构2个,附属机构1个。年内,开设专业21个,全日制在校生4623人,成人教育学生137人。教职工283人,其中专任教师23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47人,占专任教师的20.17%;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数占专任教师的55.36%;具有双师素质教师人数占专任教师的48.99%。校舍面积75692.99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43683.18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7.6万册,资产总值41665.80万元。学校紧抓“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紧跟高职扩招时代步伐,响应国家号召, 服务国家战略,提出“创建具有深圳先行示范区特色的一流民办职业院校”发展目标,以学分制改革为引领,以信息化管理为抓手,推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工作上新台阶。获得“2019年广东当代民办学校突出贡献奖”,上榜“广州日报高职高专排行榜——全国民办院校TOP100”。年内,学校获评“广东当代民办学校突出贡献奖”,校董王磊当选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执行董事高庆获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副校长汪治获2019年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职业教育)二等奖,教师陈宁获2019年全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5月10日—31日,学校举办2019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暨立德树人成果展示月活动,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学生素质拓展、社团风采展示等一系列丰富多元的活动,充分展示学校职业教育魅力和立德树人成果。2月19日,举行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中兴ICT产业学院成立仪式,学校与中兴教育签订新安产业学院协议,中兴ICT产业学院是校企合作标志性成果。
  教育教学 全面实施学分制建设, 制定实施《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方案》《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实施新的课程框架和教学运行组织体系方案》,在学分制引领下,推进系部合并、专业建设、课程框架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将原来的8系2部合并调整为 6系2部;新申报6个专业(医学检验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建设工程管理、互联网金融、税务、跨境电子商务); 重构课程框架体系,设置4个专业群(生物技术专业群、信息技术专业群、大商科专业群、建筑艺术专业群);推进课程考核改革,全面提高形成性过程考核的比例(形成性考核是指对学生平时出勤、作业等表现的考核)。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行动计划, 探索开展“1+X证书”试点,探索与企业合作办学,加强现代学徒制建设,深化校企融合发展。与中兴教育联合成立“新安-中兴ICT产业学院”,与招商、宏发、中海3家龙头物业公司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与万科物业、香格里拉酒店、威斯汀酒店等知名企业建立订单班,与深圳华大智造开展校企合作,成为华大智造校企人才培养基地。修订《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项目资助与成果奖励办法》,鼓励教改与科研,组织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四大类共33个项目,完成对22个混合式课程改革项目的验收,组织申报各级各类项目62个,获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商科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 项,广东省教学能力大赛教学设计比赛三等奖1项,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教育研究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优秀奖1项、课题立项1项,省质量工程新立项4项、验收通过5项。
  师资队伍  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制定并实施《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2019—2021三年师资发展规划》,创新人才聘用方式,多维度加大招聘力度,全年新入职教职工59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力度,强化校内外培训,对新进青年教师开展“传帮带”工作,加大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帮助30位教师获得广东省教育厅颁发的高校教师资格证,完成17位教师职称初次认定, 首次开展校内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有力提升师资质量。探索干部竞聘上岗工作,6名优秀教职工成功竞聘为中层干部,为学校人才梯队建设做出有益尝试。挂牌成立国家级教学名师刘红燕名师工作室并运作,遴选出11位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以点带面,收效甚好。学校执行董事高庆获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1名教职工被深圳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评为“2019年深圳市先进教育工作者”; 1名教师被深圳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评为“2019年深圳市优秀教师”。
  人才培养 围绕工匠精神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搭建育人平台,努力培养一流工匠人才。年内,学校录取新生1952 人,报到1544人,报到率达79.10%, 在省内民办高职院校名列前茅。积极落实高职扩招工作,录取现代学徒制学生52人;申报高技能人才学历提升计划校外教学点5个、校内教学点1个,共录取401人。截至年底,共有1284名毕业生参加就业,就业率99.46%;毕业生平均薪酬4063元,专业对口度为79.78%。2019届毕业生中有20名学生通过专插本考试,进入本科院校深造。修订《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管理与奖励办法》,鼓励并支持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获奖30余项,参加第二届“泰迪杯”数据分析职业技能大赛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参赛成绩在全国高职院校中领先。学生创新创业有新突破,“星火工作室-活动策划执行团队”4个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通过广东省高职教育质量工程认定。
  院校国际合作  在与英国密德萨斯大学、北安普顿大学和桑德兰大学开展合作基础上,实现与韩国水原女子大学合作签约,邀请澳大利亚研学公司“中天教育”来校拜访洽谈游学和带薪实习项目,对接英国切斯特大学(食品专业)、澳洲伍伦贡大学的专升硕等项目。深化国际合作项目,与英国密德萨斯大学合作开设外教口语课程,帮助学生提前感受和适应国外课堂模式,与北安普顿大学合作开展1+X国际职业技能证书——ACCA国际会计师项目试点, 教育国际交流部会计专业2016级学生黄浩伦于7月份顺利进入北安普顿大学会计系学习ACCA课程。年内,英国密德萨斯大学、韩国水原女子大学、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校、深圳市宝山技工学校等国际国内学校来访交流。“走出去”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学习经验,取长补短。
  高等教育
  【概况】2019年,深圳市创建高水平大学加码提速。出台《关于推进深大等4 所高校高水平大学建设总体方案》。南科大和深大在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分别居内地高校第9、18 位,南方科技大学位居泰晤士2019年年轻大学排行榜内地第1位。市内高校生源优中选优,本科高校录取线全部超优先投档线。港中大(深圳)、哈工大(深圳)、南科大、深大等多所高校录取线居省内前列,超过部分双一流高校,2018年设立并首次独立招生的深圳技术大学录取线进入全省前10位。新校筹建进度加快。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正式挂牌设立;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建设加速;海洋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列入先行示范区建设战略规划;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获教育部同意纳入广东省高校设置“十三五” 规划;北大剑桥学院落户前海;依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设的医学院、音乐学院等正在加紧筹建。高层次人才聚集呈加速态势,全市高校全职两院院士总量达28人,已成为全市高层次人才最集中区域。
  【高水平大学建设】2019年,深圳大学物理学科成为学校第七个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位居全国高校第16位。南方科技大学获批开设临床医学、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3个专业,深港微电子学院正式获批为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筹建单位。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分别排名中国内地高校第9、第18位。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高校建设总体方案以及高水平大学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市政府同意给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全额生拨款。年内深圳技术大学面向全国独立招收首批800名本科生,在广东省录取分数线进入全省高校前10名,永久校区首批校舍投入使用。
  【新高校建设】2019年,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海洋大学的筹建工作纳入《***   ***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永久校区选址宝安区凤凰岭,占地34万平方米。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获教育部批准纳入广东省高校设置“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召开市院双方联合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按计划推进深圳音乐学院、深圳师范大学筹建工作。
  【合作办学】2019年,中山大学·深圳校园建设稳步推进,深圳校区首栋建筑主体结构封顶,计划秋季2020年首批本科生进驻新校区。由深圳市科创委和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协同粤港澳大湾区相关领域具有研究基础和应用优势的单位合作共建的深圳湾实验室(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广东省实验室)正式揭牌。深圳技术大学(筹)和德国巴伐利亚州 5所应用技术大学签署合作联盟协议, 加快引进世界一流应用技术大学优质办学资源。
  【高校体制机制改革】2019年,深圳市深入推进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探索以人员总量管理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第三方评价,探索建立与高校分类分层相适应的绩效评价体系。完善以日常办学经费和专项建设经费为主的高校经常性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会同市财政部门给予高校社会捐赠配比资金2.97亿元。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年内评审鹏城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各20名。
  【深圳大学城】2019年,深圳大学城占地面积1.54平方公里,位于深圳市南山区东北部西丽塘朗片区。内有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3 个办学机构;有8个学科门类,包括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法学和艺术学;有硕士专业方向108个,博士专业方向54个,专业学位36个。全年深圳大学城注册报到新生4279人[不含在职培养和工程硕士(双证)、公共管理硕士(双证)培养学生251人],其中博士457人、硕士2822 人、本科1000人。大学城全日制在校生数12266人[不含在职培养和工程硕士(双证)、公共管理硕士(双证) 培养学生***5人],含留学生249人。其中,博士生1598人,硕士生7977人, 本科生2691人;大学城2019年毕业生数2779人,其中博士250人、硕士2520 人、本科9人;全年毕业生数2847人, 其中博士234人、硕士2552人、本科61 人。2019年大学城全职教职工人数2387 人(专任教师849人、博士后393人、实验室技术人员401人、行政教辅人员752人),双基地教师507人,在大学城工作或领衔科研课题的院士23人,长江学者5人,国家“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22人。专任教师中,外籍教师104 人,占专任教师比例12.25%;留学归国人员367人,占专任教师比例43.23%。
  基础建设 顺利推进会议中心建设工程整改问题350项,确保会议中心于9月27号顺利交付使用,并组建起专业化服务团队,完成49项新增项目优化升级,成功为7场大型高端学术文化活动提供高标准会议服务;核心区广场及地下车库项目完成重大方案变更、设计方案修订和工程规划许可变更,确保项目12月动工;完成山体绿化项目建设范围坐标确定、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项目用地审批、图书馆二期项目立项申报及用地规划调整等工作;统筹推进大型修缮项目立项申报、三院(校)化学危险品储存设施建设、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建设、哈工大(深圳)人才楼建设、大沙河河道改造及景观提升及南山对大学城局部绿化景观提升等工程,保障项目有序开展的同时大学城教学秩序不受影响。
  文献信息平台服务 持续发挥资源优势,为片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政府进行学科培训、科技查新、查收查引、专利分析、学术影响力分析、情报研究等专业服务;专利信息服务全面延伸至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继续以二个刊物和专题情报研究服务政府决策, 编撰《产业·前沿·视点》7期,主题涵盖粤港澳大湾区、5G、芯片与半导体、大科学、海洋经济、生物医药、区块链,信息条目55个。3月6日,大学城图书馆与鹏城实验室签订“深圳市科技图书馆鹏城实验室分馆”共建框架协议,针对性提供科技信息服务,打造图书馆服务城市科技创新重要基地。
  智慧校园平台建设 校园网全年高速稳定运行,核心网络设备和系统全年稳定可靠运行,平均可用率99.98%,全年无重大断网事故;完成DHCP核心网络服务器部署,完整解决北大园区用户须同时使用公网出口带宽与通过教育网访问校本部资源的技术难题,协助完成清华园区网络独立运维管理技术方案论证;大学城校园网升级改造项目快速推进,无线网络建设项目和软件系统建设项目进入实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 及“大湾区未来网络试验与应用环境” 项目深圳核心节点机房建设完成,为未来网络创新提供科研试验平台与示范环境;体育中心场馆管理系统成功升级, 游泳馆和健身房实现手机刷码同步完成身份验证和支付入闸,成为全国首例同时与微信和微校对接的成功案例;大学城虚拟校园卡小钱包功能上线,成为全国第一家成功试用的学校;荷园一食堂智慧档口实现线上点餐,成为大学城第一家机器人智慧餐厅;完成鹏城实验室与大学城网络对接;配合完成大学城至深大总医院电子政务网光纤资源建设; 推动管理办作为发起单位参与“深圳市计算机学会”筹建。5月17日,管理办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入推进新型智慧AI校园、教育云平台建设,打造国际一流智慧园区。
  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大学城和深圳高校工作联盟囊括三院(校)、深大、南科大、中科院先进院、港中大(深圳)、深北莫等8所高校和市人社局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工作平台不断壮大; 持续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品牌项目,成功举办第九届大学城硕博专场招聘会、腾讯实习生招聘大学城专场宣讲会和佳兆业暑假实习生大学城宣讲会等3场活动;深入开展“大学城名企行”系列活动,参加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届校企合作论坛,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组织学生参加第八届“赢在广州” 暨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业大赛,管理办获“最佳组织奖”,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张宝龄项目团队获优胜奖,大学城参赛项目获在校生组创新奖4项。
  校园文化平台建设  坚持多元整合、强强联动、文化外溢、品牌提升的校园文化发展理念,成功举办了深圳高校歌手大赛、深圳高校学子青年辩论邀请赛、深圳高校音乐会、大学城综合运动会等一系列影响力广泛的大型文艺活动。其中,第二十届深圳读书月主题活动——第七届深圳高校青年学子辩论邀请赛,作为深圳文化建设标志性成果向宣传部展示;2019南山流行音乐节—— 深圳高校音乐会,成为城市公共文化重点展示活动;第14届综合运动会闭幕式首次在园外高校举办,分站赛将比赛时间分散至全年,体育锻炼成为学生生活新常态。
  【深圳大学】2019年,深圳大学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中心工作,深入推进教学、科研、人事、外事等一系列改革,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落实《深圳大学文化创新发展纲要》,强化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制定《深圳大学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工作方案》,以创新发展、内涵发展理念指引学校发展路径和目标任务;完善《深圳大学高水平大学第二期建设规划实施方案(2019─2021)》,对标“双一流”, 突出绩效管理,明确单位责任,科学规划、高效有序推动高水平大学二期建设校园。有粤海、沧海、丽湖、罗湖4个校区,总面积27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6.86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舍51202 平方米(含丽湖校区图书馆一期), 拥有印刷型图书423万余册,订阅报刊2732种;拥有电子资源数据库393种, 含电子图书265万余册,全文电子期刊12.96万种;镜像和自建的数字资源存贮量达176.9TB。教学学院24个、本科专业9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2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自设目录外二级学科博士生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14个;省级重点学科15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工程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7个学科进入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完成粤海校区学生宿舍拆建工程,6800多名学生顺利入住新宿舍楼;推进幼儿园、校友广场、地下停车场、西北角环境景观工程、艺术综合楼和总医院功能完善配套改造;开展智慧校园业务系统改进和完善,完成馆藏档案数字化等项目建设,实现数字档案馆“三网五库九系统”基本部署。深圳大学总医院形成“三大主干、五大特色”骨干学科和多层次教学体系,门急诊量达32.6 万人次,率先成为深圳市16家互联网+ 试点医院之一。平湖医院纳入学校直属管理,启动试运营。年内,深圳大学马歇尔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揭牌,主办2019国际比较文学高峰论坛,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落户深大,深圳大学微众银行金融科技学院成立。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深圳大学共有1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别是广告学、心理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信息管理与信息系、工程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4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别是金融学、英语、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
  师资建设  以人才引育服务为抓手,加速高层次人才集聚。全年引进全职特聘教授26人、两院院士(含兼职) 2人、外籍院士(含兼职)7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青1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访问教授25 人;引进教师130人、博士后673人、专职研究人员347人。截至12月,有教职工3704人,其中专任教师2385人(教授553人、副教授688人)、技术人员553人、管理人员766人。有博士后1424 人,专职研究人员628人,访问教授136 人。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18人(含短聘6人),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2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2人,日本工程院院士2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人,欧亚科学院院士3人,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医学科学院院士3人(短聘),欧洲科学院院士2人(短聘),新加坡科学院院士1人(短聘),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短聘),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短聘),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1 人(短聘),诺贝尔奖(生理和医学) 获得者1人(短聘)。全职高层次人才队伍包含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5 人,长江学者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9人,万人计划4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育力度。获批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个优秀青年基金、1名青年长江特聘教授, 为历年之最;全年有598人获“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证书,823人获深圳市人才计划证书,有15人获评“鹏城学者”;完善人才制度体系,拟定《深圳大学预聘─长聘制教师岗位晋升工作实施细则》,完成第一批108名预聘─长聘制教师三年聘期考核;出台《深圳大学青年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试行)》,为404名青年教师申报科研启动经费6350.19万元;建立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制度并进行首批资深教授的推荐评审和聘任;完善教授延退和全职返聘工作。严格师德师风管理,整改解决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加强教师节表彰力度,组织开展新引进教师专题培训;制定《深圳大学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试行)》,探索建立退出机制;组织师德师风建设月活动。教育教学 优化学科布局,调整社会工作专业的学院归属,组建微纳光电子学研究院;准备第五轮学科评估,推进“一流学科与博士点内涵建设”,遴选2个层次10个学科项目;深度参与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率先筹建深圳大学海洋研究院,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签约共建联合学院,与腾讯微众银行合作成立金融科技学院,推进与美国新学院大学合作筹建深圳大学帕森斯设计学院,揭牌成立医学部口腔医学院。广告学、心理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1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学、英语、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4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物理学学科成为第 7个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入选ESI前3‰,材料科学入选ESI前5‰;学校ESI国际排名第1099位,同比提升260位,国内排名第70位。制定《深圳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方案(2020─2025)》,建立“通识教育、专业培养、特色发展”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精英人才培养,建设41个特色班;加强各类特色课程建设,开设25 组荣誉课程,确立14门品牌通识课程, 新建12门MOOC课程。UOOC联盟加盟高校达131所,上线课程471门,选课学校累计517所,认学分学校累计61所, 累计选课人次突破104万。获省级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课题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基础教育类一等奖1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成立深化双创教法实践中心,升级学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发表创新创业类论文17篇;与校外合作开设“创业实战”系列课程36 门,联合打造企业家创业导师库;资助创业园学生创业项目20个,合计100万元;获评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2019年─2022年);组织学生参与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并屡创佳绩。本科生参与学科竞赛获奖446项,文艺、体育竞赛获奖282项,创新创业活动、技能竞赛获奖75项。推进“强研计划”,完成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37名博士生获校“优博计划”资助,资助研究生创新发展基金项目57项;获批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13个、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6个、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优秀研究成果奖5项;研究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及省级奖项82项,在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获奖24项;16名研究生获广东省优秀学生(研究生阶段)称号。新增6 个博士后流动站,增量并列全国第一, 分别设在心理学、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继续教育新增4个校外办学点;连续3年被评为“中国最具社会影响力高校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获评“2019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奖”。
  人才培养 2019年,全校全日制在校生37684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8632 人、硕士研究生8337人、博士研究生301人、留学生(学位生)414人;成人教育本科生12227人,成人教育专科生11479人。招生19343人,其中普通本科生6739人,录取分数线稳居省内高校前四位,高分段生源持续增长;硕士研究生2892人,博士研究生108人;留学生(学位生)154人;成人教育本科生5259人,成人教育专科生4191人。毕业生14392人,其中普通本科生6780人, 硕士研究生1739人,博士研究生33人, 留学生(学位生)62人,成人教育本科生1957人,成人教育专科生3563人, 在职硕士研究生258人。紧扣“立德树人”任务,实施“荔园树人”计划。严格落实“思政第一课”制度,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进校讲思政课,校院领导77人次为31012人次学生上思政“第一课”; 牵头组织深圳市高校思政工作研究中心开展“先行示范区背景下深圳高校思政工作创新高端论坛”等活动,发出高校思政工作“深圳声音”。以“励心、励志、励学、励行、励思”五大核心理念,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机制;开展“立志、修身、博学、报国” 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组织开展辅导员思想工作专项考评和专题培训;出台《深圳大学学生工作应急处置办法》。强化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评选新锐研究生导师。严格实施导师招生条件审核机制, 通过率为70%;开展新增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岗前培训;建立全链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引起媒体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被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司官网介绍。进行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新增4个心理辅导站;成立正义书院,探索书院通识课程建设。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发挥人才培养激励导向作用。有863名学生获国家励志奖学金431.5万元,2880名学生获国家助学金950.4万元,115名学生获社会助学金70万元,2392人次获临时资助244 万;评选先进,共有5129人次获评“学习之星”等称号。
  科技研发  启动科研质量提升计划,推动科研水平从数量增加到质量提高;确立计划先行、目标导向、校院联动、狠抓落实的科研发展路径;出台《深圳大学自然科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修订)》《深圳大学科研项目绩效发放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规范科研项目管理;建构科研诚信体系,将科研诚信建设落实到项目评审、结项、经费监管等全过程。科研项目与经费稳步增长,项目申请实现突破。全年到账科研总经费收入14.06亿元,同比增长4.19亿元,增长率42.45%。其中,自然科学类科研经费收入13.38亿元,人文社科类科研经费收入0.68亿元。自然科学方面, 新增各级各类科技项目98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直接经费1.71亿元,立项数居全国第16位,连续3年居广东省第2位,重点项目全国排名第23位,创历史新水平;全年SCI论文收录3791篇,其中Top期刊677篇,在顶级期刊Nature、Science正刊发表高质量论文4篇;有1048项专利申请,获授权551项;PCT专利申请公开239项,位居全国高校第一、全球第三;获“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1个,新增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市诺奖实验室1个,新建校级科研机构14个、院士工作站7个,成立校地合作办公室。人文社科方面,新增各类文科项目共363 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30项, 位居广东高校前列;人文社科论文被SSCI期刊收录381篇,获广东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1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获深圳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7项,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14项;成立深圳大学廉政研究院,入选第二批深圳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成立深圳大学湾区金融研究中心;积极发挥深大智库作用,70多篇信息被《深圳信息》采用, 17篇被《广东信息》采用,12篇被中办信息刊物采用,6篇被省领导批示。技术转化中心相对独立运作,归属资产经营公司管理,转让专利31项,成交总额359.83万元。
  交流合作  完善外事制度,规范涉外活动管理。出台《深圳大学外事工作管理规定》《深圳大学外宾接待管理办法》《深圳大学教职人员因公临时出国(境)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外事基本制度,规范和加强涉外活动管理;出台《深圳大学学生海外交流奖学金管理办法》,设立海外交流专项经费,规范奖学金评审;规范计划外涉外办学。加快实施国际化行动计划,着力推进国际化重点项目。出台《深圳大学关于加快实施国际化行动计划的意见》;进一步拓展全球合作网络,全年新签续签协议(备忘录)高校48所;着力推进国际化重点项目,与法国南特高等商学院共同举办的金融科技与风险控制硕士项目有望成为学校首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申办与马尔代夫维拉学院联合举办汉语中心;顺利通过全国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成为广东省第一所通过国家质量认证的高校。加大与港澳台交流项目支持力度,加强与港澳台高校交流合作。设立境外交流专项奖学金,8*** 名学生通过校(院)际交流渠道或公派出国参加交流学习;接受国(境)外交换生206名,修读专业和语言的留学生达到1045人;接待港澳台团组26批,共计786人次。
  落实《深圳大学文化创新发展纲要》   以项目化管理方式扎实推进学校“十大文化建设工程”,以文化建设驱动学校各项事业从“深大速度”到“深大质量”“深大模式”转变升级,54个项目顺利开展,82个项目获得立项。强化办学传统,凝练深大精神,优化毕业典礼等重大活动仪式程序,推进校、院(部) 旗帜规范更新并发布,完成校区及建筑道路第一批命名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行“荔园树人”计划。营造“顶天立地育人”学术氛围,提升科研质量,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能力。强化环境育人功能,统筹推进校园标志性景观建设,增设校园中英文标识系统、文化导览,推进博物馆建设。践行文化传播工程,推进《深圳大学文化创新发展实践丛书》出版,推出自编自导大型公益舞台演讲剧《亲爱的红军》等精品项目,开展红色历史教育。加强文化自信建设,推动文明校园的常态和长效发展,完善17项制度,进一步提升全国文明校园建设标准。
  【南方科技大学】2019年,南方科技大学占地面积19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6.02万平方米。资产总值50.43亿元, 其中科研设备资产值13.09亿元,占比25.97%。图书馆建筑面积1.94万平方米,藏有纸质图书24.5万册、电子图书55.7万种、电子数据库125种。拥有计算机3601台,多媒体教室12间,总带宽5.2GB,电子邮件系统用户1.47万个, 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总量1400T。截至年底,正式成立学院6个,系(院)中心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本科专业29个,新获批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和临床医学本科专业3个;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专业22个,新增3个。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保持ESI全球前1%,材料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3个本科专业入选首批“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年内发布的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中国内地高校并列第9位;泰晤士年轻大学排名位列中国内地第1,世界第55位;QS亚洲大学排名位列中国内地第33位;首次进入US News全球最好大学排名,位列中国内地第48位,其中“国际合作”指标位列世界第8位;软科2019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35位。
  人才培养 本科生4125人,2019 年授予学士学位803人。联合培养研究生1216人,其中硕士生437人,博士生779人。9月,第一批独立培养研究生入学,在读人数为939人,其中硕士生***2人,博士生297人。本科生升学就业率97.38%,其中境内外升学深造比例58.51%、直接就业比例38.88%。本科招生继续实行“631”综合评价录取选拔模式,招生10***人,并在广东省本科提前批(非军检)首次投放15个统招计划名额;通过综合评价录取1049人,通过统招批次录取15人。留学生48人,其中年内招生18人。推行“课程负责人制度”,有计划、有重点地支持理工通识课、人文社科与艺术类通识选修课课程、工科平台性课程、特色实践类课程发展,重点扶持具有特色的工科“综合设计”、新工科特色课程发展。2018─2019学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新增立项11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 项、省级项目30项、校级项目77项;参与学生394人,待资助经费约142万元。师资建设 2019年,学校专任教师895人。其中,教研系列教师426人、研究系列教师381人、教学系列教师88 人;教研系列教师中讲席教授86人, 教授71人,副教授138人,助理教授131 人。博士生导师418人,硕士生导师694 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国际院士35人(全职1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10人、教育部特聘教授(含青年项目)27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广东省珠江人才15 人、广东省特支计划入选者15人、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10 个、深圳市人才引进计划552人、深圳市高层次人才156人。
  科技研发 全年纵向科技项目立项 415项,资助经费12.8亿元,同比增长68%。年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214项,获批经费1.55亿元,集中期项目资助率31.74%,继续位居广东省项目申报数一百以上高校首位。平台建设项目17项(其中省部级平台7项、市级平台10项),获批经费4.***亿元。教师发表期刊论文2608篇,其中SCI收录2119 篇。自然指数加权论文值为115.71, 在中国大学自然指数排行榜中排名第22位。签订横向技术合同150项,合同总金额为1.24亿元。专利申请总数1634 件,专利授权总数353件。其中,年内专利申请新增535件,授权新增154件。学校成立联合科技机构共27家,其中年内新成立13家,同比增长44%。
  合作交流  南科大与牛津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多伦多大学、蒙纳士大学、东京大学等12所世界一流学府签署合作协议,其中与密歇根大学、伦敦国王学院开展本硕联培。与巴黎高等商学院的国际工商管理研究院、与麻省理工学院的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与伦敦国王学院的联合医学院三大重大国际项目稳步推进。海外学习人次增长超过40%,长期项目中世界前50高校(根据QS世界排名)上升至45%。年内,555名学生前往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77所院校进行交流学习, 海外学习学生人次较上年增长40.2%, 项目新增16个。 
  【深圳广播电视大学】2019年,深圳广播电视大学校本部内设行政管理部门7 个,教学部门(含残疾人教育学院) 8个,教辅服务部门4个,1个下属单位(深圳市开放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开放职校)。全市电大系统设有6所区级分校、3所直属二级学院以及16个教学点,开放教育开设14个本科专业,27 个专科专业(方向),5个共享专业。年末,校本部有教职工319人,其中专任教师219人(包括教授6人、副教授48 人)。全系统招生10825人,其中专科起点本科1816人、高中起点专科9009人。残疾人教育学院招生1049人,下属开放职校招生1130人。在校生37562人,校本部本专科有17053人。毕业生5039人,其中专科生3652人、本科生1387人。
  机构调整  坚持从学校发展大局出发,全面调整内设机构,最终构建起 7个管理机构,4个教辅机构,8个教学机构,1个下属单位的运行架构体系, 完成了定机构、定职能、定职责的“三定”工作,形成了以服务深圳发展为导向、科学规范、职责明确、运行高效的办学格局。
  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实施“大培训大培养大引进”人才工程,通过第三方劳务派遣的方式引进44人,制定2019年度师资队伍培训计划,组织全系统教师赴国家开放大学和北京大学等知名学府参加专项培训。公开选拔5名中层正职干部,推动完成中层干部的轮岗工作。成立职称评聘领导小组,举办全校范围职称评聘座谈会,正式启动职称评聘工作。
  教学改革 调整和审定全校38个实施性专业规则,完成6个成招脱产专业的论证申报工作,调整30门专业核心课程的面授学时,立项21个“互联网+”教改项目。统设课无纸化考试增加27门, 省开课终结性考核100%采用机考。印发实施《深圳广播电视大学网络教学团队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组建多个专业或课程教学团队,共有30名教师入选国家开放大学网络教学核心团队。在深圳金丽珠宝交易中心成功挂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基地。制订《社会实践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推进社会实践教学方式改革。修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出台实施《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全年共结题2个国家开放大学课题,开题4个校级课题,申报3个市级以上课题,其中年内深圳市哲学社科“十三五”规划课题1个,年内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个。
  非学历教育 成功申请成为剑桥通用五级考试深圳地区考点,全年开设英语、计算机、导游资格等各类考试考前培训班9个,组织全国计算机、英语、会计等各类考试2.8万人次。继续实施“基层两委学历提升计划”,干部培训、教师资格考前培训、退役士兵培训等有效推进。与市委老干部局、市妇联等单位合作推广应用终身学习平台和app注册。截至年底,学习平台有各类课程1.5万门,电子书100万册,平台注册用户95万人,网站访问量近700万人次。残疾人学院新增5个教学点,与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合作探索省管教学点办学模式。
  “10+n”系统建设  与深圳技师学院、智理技工学校、深圳边检总站等单位开展联合办学,在原南山分校、龙岗分校基础上新建直属南山分校、直属龙岗分校。与深圳爱华集团、龙岗职训中心共建中德双元制创新实验班,首期实验班于9月开学,共设立3个专业,10个班级,在校生近500人。以该校区为平台,申请成为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商务软件解决方案集训基地。
  学分银行  依托《学习成果认证管理信息系统》,受理300余名学习者的学习成果认证。学分银行已建学历账户6.7 万个,非学历账户49.7万个,用于兑换的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达2.86万条,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学习成果3639人次。
  数字化学习资源  成立数字化资源制作与管理中心,强化各类平台视频资源建设,截至年底,共有多媒体互动直播平台视频资源343集、网络课件点播平台视频资源381集、教学视频应用云平台视频资源54集。组织“深圳电大2019年度微课大赛”,新建微课作品31 个。完成数字图书馆招标采购。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19 年,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教育教学改革、学科规划建设、产学研合作以及校园规划建设。
  治理结构  3月29日,国际研究生院正式揭牌。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理事会章程》《国际研究生院章程》、2025发展战略规划设想和经费保障机制等基本制度体系。5月11 日,在庆祝清华108周年校庆之际,国际研究生院院碑揭幕。10月29日,国际研究生院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国际研究生院学术指导委员会章程、学科发展总体规划(草案) 等文件。2019年5月,国际研究生院学术指导委员会(筹)召开首次会议,讨论通过《学术指导委员会章程》和《教研系列教师聘任办法》。7月,设立国际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教学委员会,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相关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工作机制。
  学科布局 国际研究生院以“双一流”建设为目标,选择具有全球领先水平又与深圳和大湾区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高度匹配的若干学科,布局建设由一批优势工程学科以及管理学科组合而成的能源材料、信息科技、医药健康、海洋工程、未来人居、环境生态和创新管理“6+1”个主题领域和交叉学科群。国际研究生院2020─2025年学科发展总体规划草案已编制完成。规划建设六大公共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支撑平台,由学科前沿、技术水平领先、专业化工程师队伍进行运维。12月12日,国际研究生院第一个教学科研机构——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研究院成立,为生命、物理、化学、医学、化工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创新药物、健康技术等前沿研究提供平台。
  科研平台   2019年,国际研究生院召开科研平台开放共享研讨会,学习借鉴伯克利加州大学Nano Lab运行模式和机制,统筹规划和整合科研设施平台。11月,图灵奖得主帕特森院士依托TBSI 设立的RISC-V国际开源实验室正式揭牌,这是深圳市第十个诺奖(图灵奖) 科学家实验室。依托TBSI和国际研究生院建设的深圳市诺奖(图灵奖)科学家实验室达到2个。其中,深圳盖姆石墨烯中心于2017年成立,引领深圳市石墨烯和二维材料领域快速发展。学院积极推动并参与深圳湾实验室(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广东省实验室)建设,与中科院深海所、鹏城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学院首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广东省石墨烯创新中心成立;与华为、腾讯等一批名企签订合作协议,推进校企产学研合作向纵深进行;参与发起组建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联合创新中心。 5月,国际研究生院“清研海试1”试验母船正式启用,并开展8次海试实验。10月,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开展全面合作,联合组建“深圳深海技术研发中心”及联合培养基地。
  科研成果  学院累计到账科研经费超过3.3亿元,其中纵向2.74亿元,横向经费5000万元。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37项,专利申请:国内申请461 项,授权259项;PCT申请36项;国外申请2项,授权9项;论文发表1556篇, 其中SCI 1028篇、EI  1696篇、ISTP 128篇。重大奖项:获国家级奖励3项,省部级奖励8项,其他奖励13项。年内, 由康飞宇作为第一完成人的“微纳超结构碳的设计、构建和储能研究”项目获2019年度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教育改革  年内,学院启动新型项目,招生取得阶段性突破,博士生及硕士生项目申请人数和生源质量稳步上升。形成学术型博士教育+专业学位教育并重的培养体系,2019年全院在校生3497人,其中博士生516人,硕士生2981人。立足深圳建立完整规范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国际研究生院成立招生领导小组,制订招生规章,组织项目论证。已完成2020级招生目录编制工作,招生简章目录对外发布。与本部同一招生代码(计划单列),同一品牌。2020级以国际研究生院的名义独立招录研究生,完成免试推研。2019年在校生3500人,其中博士生500人。到2025年在校生计划达到5000人(其中博士生1250 人)。确立学术博士教育和专业学位教育并重格局。博士教育聚焦原创和重大技术创新,专业学位教育则突出实践和应用导向,服务产业转型需求,凸显深圳特色。学院梳理重整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项目并制订2020招生计划,按行业领域项目制培养,不再对应一级学科;重塑专业学位教育模式,融合设计思维、技术创新、创新创业、领导力、跨文化团队、职业伦理等要素于培养过程, 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以“产品”和研发报告作为“学位论文”;与大湾区产业界深度合作,聘请业界导师参与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参与学生项目指导。启动新型研究生项目。2019级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粤港澳大湾区项目共有41名学生入学, 首批招录比14∶1,90%以上为企业技术或行政负责人或者企业重点研发项目负责人,报考情况和生源质量受到社会和学校各方认可。与腾讯合作启动“互动媒体设计与技术”专业学位硕士项目, 在课程开发、企业导师聘任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年内,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有58篇获清华大学优秀论文。其中,36篇为专职教师指导,创历年新高。6篇博士论文获年度优秀博士论文,较上年同期翻番,再创历史新高。52篇硕士论文获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占全校获评总数的25.6%。学院硕士论文优秀率为5.7%,高于全校(3.5%)指标。学院教学获奖12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教学奖项3项,校级奖项9项。
  国际合作   开展高层次国际合作。5月,国际研究生院与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签署深化合作备忘录,在深圳开展科研、教育、技术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度合作,搭建国际协同创新体系。 9月,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与清华大学签署两校在国际研究生院开展合作意向书。同月,清华大学与名古屋大学、早稻田大学签署校级合作备忘录和合作意向书。学院还与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日本京都大学、法国交叉科学研究院等一批世界著名高校、机构开展多层次合作。一批双学位项目正在谈判中,包括:耶鲁(医管+ 公共健康)、亚琛(机器人建造)、慕尼黑(人工智能)、帝国理工(工程+ 管理)、东大和东工大(生医工程)、挪威科大和南安普顿(海洋)。推进国际化校园建设,成立国际学生学者办公室;推进校园环境改造、工作流程再造、行政体系调整、智慧校园规划设计等。海外学生规模稳步扩大,生源国多样。年内新入学海外及中国港澳台地区学生总数为45人,占目前在读海外学生近50%。海外学生来自:加拿大、美国、日本、瑞士、泰国、西班牙、新加坡、新西兰、伊朗、意大利、印度、墨西哥、尼日利亚、加纳、津巴布韦、柬埔寨、马来西亚、智利等26个国家。
  学生工作  年内国际研究生院首次承办校党委研工部“领航计划”研究生骨干培训班(第4期),前往遵义参观学习,该班22名研究生在培训后全部提交入党申请书。学院指导研究生党建基金项目,本年度获批3项校级研究生党建项目(全校10项),立项项目涉及工程硕士基地培养的集体建设、国际化办学背景下的思想引领,以及如何利用碎片时间加强党建学习。围绕“领雁工程”,开展助理培训、党支书业务培训 5次,覆盖266人次;每月举办2次专项助理工作交流会;举行党员骨干读书班 1次,参与人数54人;组织红色实践带队前往福建古田会址参观学习,覆盖人数18人。举办第十一届粤港澳大湾区博士生南山学术论坛暨第九届海峡两岸清华研究生学术论坛,吸引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103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200多名师生参加,带来包括生命科学及医学、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新能源与新材料、人文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的学术盛宴。年内学院有1个研究生党支部获评校级先进研究生党组织,11名党员获评校级优秀研究生党员,8名党支书获评校级优秀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者。博士生李尧获“2018─2019学年度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标兵”荣誉称号,为学院学生骨干第二次获此荣誉; 硕士生齐星星等6名学生骨干获评“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年度奖学金评审中,全院有524名学生获奖,其中国奖50人(博士生国奖12人,硕士生国奖38人),校综一等18人,校综二等133 人。获奖总金额302.6万元,人均获奖5771元,较上年增长10.9%。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  充分融合学校和加州伯克利大学办学机制,共同面向全球延揽优秀师资,共同招生面试遴选生源,共同设计培养方案,双导师制共同指导博士生,共同学术和行政治理学院,通过能源与环境、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精准医疗与公共健康3个交叉学科平台,培养前沿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领军人才,探索“大学—政府—企业”三方合作新范式。年内,TBSI着力提升交叉学科及其支撑体系建设,加强跨学科联合,组建跨学科团队,承担更多国家、省市科研任务,围绕战略新兴产业进行进一步规划布局。环境与新能源、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精准医疗与公共健康等3 个跨学科交叉工程实验室已初步建设完成,Andre Geim石墨烯诺奖实验室、RISC-V国际开源实验室组建完成。开展高新技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发表一批高水平的论文,其中SCI检索论文690余篇,WOS论文(包括SCI,SSCI,ISTP,ISSHP)812篇。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3项目,资助率39.39%,其中面上项目资助率达到66.7%。本年度全院纵向项目合同金额5196万元,到账金额3043.6万元。RISC-V国际开源实验室五年内批准额度1亿元。致力教育教学创新,招生实行“申请─审核”制, 分为物理、数学、生命科学3个方面对申请者进行考核,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潜力,侧重评价学术志趣和创新潜力。在读学生424人(博士生190人,硕士生234人),其中港澳台生9人、国际生32人(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意大利、新西兰、墨西哥、印度等国家),大多具备国际视野和跨学科基础。已毕业博士9人, 硕士31人,大多继续深造或在高校开展科研,其他则多任职于Apple、Quora、腾讯、百度、阿里、京东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已引进全时教师27人。其中, 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创新长期千人1人、青年千人5人、优青2人、市海外高层次人才17 人、市高层次人才3人。有兼聘教师47 人(清华方26人、伯克利方2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 人)。获得2019年度深圳市“人才伯乐奖”,为第三年获得该奖。TBSI共同院长、国际研究生院执行院长高虹被选聘为“深圳人才大使”。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19年,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以“前沿领域、交叉学科、应用学术、国际标准”为办学方针,加强学科建设。有信息工程学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新材料学院、汇丰商学院、国际法学院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学院8个学院。有学科门类5个,一级学科11个,专业19个。其中,硕士专业16个、博士专业10个。通过“7+X”的顶层设计,建设围绕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电子科技、绿色生态、跨国法律、经济管理、人文社科7 个领域的学科体系。
  队伍建设   年内引进教师2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助教授19人。截至年底,深圳研究生院有教职工706 人,其中教师243人(含专职科研), 实验技术121人,行政221人,博士后104人,工勤17人。新认定的深圳市国内及海外高层次人才23人,其中国家领军人才1人,地方领军和B类各1人。高层次人才奖励申请102人次,涉及补贴金额3200余万元,获得深圳市人才伯乐奖资金30万元。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长期项目入选者2人。国家高端外专项目入选2个。本年度申报深圳鹏城学者共3人,均为讲座教授。申报深圳市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共2人。申报深圳市创新人才奖10人。申报国家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8人,其中创新长期3人,青年高层次人才5人。在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上,深圳研究生院2人分别入选科技创新领军青年拔尖项目。
  招生工作 全年录取研究生1271 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005人;博士研究生105人;港澳台地区学生24人;留学生137人,比2018年增加8人。
  教学工作 全年开设课程680门, 其中新开设课程50门。组织深圳研究生院教师参加“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评选和校本部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有3 名教师参加校本部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分别获得理科组第二名、第三名和文科组优秀奖;2名教师参加“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评选。组织“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与“黉门对话”项目申报。年内有2个申报项目获得立项。在年度“北京大学教学管理奖”评选中, 汇丰商学院教师毛娜和国际法学院教师徐文文获奖。全年有893名学生顺利完成答辩并取得学位。学生中,1月,有78人被授予学位,其中硕士59人,博士19人;7月,有813人被授予学位,其中硕士752人,博士61人。全年出访学生317人,遍布34个国家和地区。
  科研工作  全年新增课题186项, 合同经费15916.09万元。其中,横向课题106项,合同经费5318.49万元;纵向课题80项,合同经费10597.60万元。横向经费与纵向经费比例达到1∶2,基础性、创新性科研项目竞争能力强。发表学术论文805篇,其中SCI、EI、SSCI收录674篇(同比增长23%);申请发明专利120项,89项专利获得授权。年度科研成果奖励申报受理申请论文250篇(同比增长15.2%),专利80项,获奖成果3项,专著1部。有232篇论文、80 项专利、2项获奖成果,1部学术专著符合奖励标准。全年申报国家、教育部、省、市等各类纵向课题35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0项(含非集中受理期申报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86 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计划项目126项,其他计划项目22项。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专利(申请)转让9 项,累计金额79.15万元。累计办理技术合同登记24份,其中技术开发合同22 份,技术转让合同1份,技术服务合同1 份;累计合同金额2232.19万元。9月, 深圳研究生院成功获批第三批专利快速预审服务备案主体单位。
  学生工作 深圳研究生院共有学工教师22人,班主任约60人,学生兼职辅导员13人,占全体教职工人数15%,协助学工处、各学院开展学生思政工作。全年深圳研究生院开展新生心理测评815 人,筛查出156人逐一回访。随着学生心理咨询人数逐年上升,咨询中心开设成长类团体工作坊4类,共计36次,本年度接待学生个体咨询246人次,本年度共处理学生心理危机干预11起,开展南燕心理讲座、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等活动。秋季学期起在新生入学教育周首次增加心理健康讲座课、印发新生心理健康家长手册,开设每周一次的《心理学与生活》小型讲座课,为学生科普心理知识。评优评奖工作方面,全年有近750 人获个人奖励,占参评人数40%;237人获奖学金,占参评人数13%。自主设立的1个院级奖学金(铁汉奖学金),每年评选20人。集体奖励有“北京大学示范班集体”和“北京大学先进班集体”。学生社团管理方面,深圳研究生院共有59个社团、囊括学术类、体育类、兴趣类、公益类等各个领域。每年定期开展社团嘉年华暨社团招新、社团干部沙龙、社团风采展、十佳社团评选和社团表彰大会等活动。其中,商业银行协会获“深圳市优秀学生社团”称号,同时代表深圳研究生院回本部进行“社团风向标”总评展示。在校运会上实现团体总分八连冠。开展镜湖之夜游园会、新生开学营、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新生杯体育文化节、趣味运动会、合唱音乐会等校园文体活动;组织编排大学城运动会入场式方阵与校本部运动会入场式方阵“我们都是南燕追梦人”;与四川省金堂县签订共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合作协议,组织党建引领乡村生态振兴——四川金堂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第七届深圳高校青年学子辩论邀请赛总决赛冠军。年内,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学生会获“深圳市优秀学生会”荣誉称号。 (姚大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2019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学校占地面积33.89万公顷,建筑面积42.73万平方米。有10个学院和1个研究院,以及52 个各级创新载体,涵盖理、工、管、经、文、艺6个学科门类,共有23个一级学科和2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全年教师共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地市级科技奖励6项。其中,由学校作为唯一完成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叶允明教授课题组共同完成的“高维复杂数据的子空间挖掘方法研究”项目荣获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由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查晓雄教授牵头完成的“建筑结构保温复合板”项目荣获2018 年度深圳市科学技术奖-标准奖,是学校首次获得该项奖励。由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徐科、理学院教授宋清海课题组牵头完成的“可密集集成和任意路由的模分复用光子芯片”入选“2019 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学生在多项国际国内赛事与学术会议上获得荣誉。其中,在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FF)主办的2019CCF第七届大数据与计算智能大赛决赛中,学生共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和三等奖4项,综合获奖位列所有参赛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首位; 在201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 获国家一等奖3项、国家二等奖3项;在第十八届中国计算语言学大会上,哈工大(深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生鲍建竹、蓝恭强、博士生巫继鹏和徐睿峰教授联合发表的论文《结合规则蒸馏的情感原因发现方法》从380余篇投稿论文中脱颖而出,获CCL2019最佳论文奖;在2019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决赛中,三名本科生获特等奖,包揽广东赛区冠亚军;在第十二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个人赛中,2名本科生分别获得全国一等奖(广东赛区共2人获奖)、全国二等奖(广东赛区共3人获奖),另有10人获得全国三等奖,18人获得全国优秀奖,一、二、三等奖获奖总人数居广东省高校首位,并在团体赛中获得全国三等奖;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学校H1TerHub战队获全国一等奖与网络安全创新单项奖。
  人才培养 年内,有在校生6245 人,其中本科生2691人、硕士研究生2739人、博士研究生815人;在全国20 个省(市、自治区)共录取12个专业类的优秀本科生1000人。其中,18个省份超出省重点线100分以上;硕士研究生统考报名人数达3454人(同比增长56.8%),录取1017人;博士录取考生254人,同比招生规模扩大近一倍。毕业生共8***人,就业率稳定保持98.5%; 签约世界500强企业347人,签约国防系统单位33人。开展“课程思政”专题讲座,推进思想政治建设;以“固本强基谋发展,守正出新创一流”为主题,先后开展两轮高等教育思想大讨论,召开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举办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讨会、卓越大学联盟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结合本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 启动2020版本科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探索建立本研贯通的课程体系。加大教学督导力度,成立特聘督导专家组督导授课质量。继续实施“基于项目的学习计划”,大一年度项目立项192项, 学生参与率达90%;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30项,获评国家级项目10项。推进实验与创新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年内完成经济管理、通信工程、电气工程、环境、化学等17个实验室的建设方案评审,现已购置7000台(套)实验设备,共有100间实验室开课。已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OPPO等13家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德州仪器、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德国罗德与施瓦茨公司、法国达索系统Solidworks等13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达成联合实验室建设意向,与企业开展协同育人教研项目7项。依托国家科技部“青年创客空间”、深圳市科创委“哈工创意机器人双创服务平台”等创新平台,先后组织开展青年创客马拉松大赛、中国航天日科普大讲堂、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九届“祖光杯”创意创新创业大赛深圳校区选拔赛、2019年哈工大校友创新创业大赛等10余项创新创业活动。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准化考场与40余间智慧教室,引进“学堂云”作为课程资源中心、“雨课堂专业版”作为信息化课堂教学工具,为教师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信息化平台与技术支撑,1门课程入选2019年度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教师队伍  截至年底,共有教职工725人,其中专任教师436人,95%以上具有博士学位,近80%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实验技术人员68人; 在站博士后130人。高层次人才持续汇聚,共有全职院士8人(年内新增3 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年内新增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年内新增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6人(年内新增1人),***政府特殊津贴6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年内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年内新增1 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 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2人,广东省珠江人才22人(年内新增8人),广东省特支计划入选者5人, 深圳市“鹏城学者”特聘教授15人。学校连续第四年获评2019年度深圳市和南山区“人才伯乐奖”,常务副校长甄良获得“深圳人才大使”称号。
  科学研究   到账科研经费共5.2亿元。新增纵向项目139项,横向项目215 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2项,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7项,深圳市孔雀团队项目2项。社会科学学科发展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大数据会计与决策研究中心获颁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20─2022年)。该年度,学校发表SCI检索论文1158篇, 同比增长29.53%;EI检索论文1700篇, 同比增长25.3%;共有16篇论文收录于Nature、Science系列刊物;出版著作13 部。申请专利440项,获授权专利217 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76项,美国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科研成果成功运用于华为、腾讯、日立、深圳地铁、大疆创新、金地集团、中国移动等行业领军企业及深圳市住建局、深圳市税务局、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深圳市气象局等政府部门;与理光联合建设的“哈工大-理光联合实验室”(理光在中国建立的首个校企合作实验室);与康佳集团联合建设“康佳-哈工大(深圳)AIoT 联合实验室”;对接广东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促成多项产学研合作项目合作,推荐40多名教授加入广东省成果转化中心专家库。年内举办多场国际性与全国性重要学术会议,包括第十届先进材料科学与技术国际论坛暨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材料大会、“迎百年”2019年国际青年学者神舟论坛、第一届哈工大(深圳)-港澳高校材料学科教学科研论坛、第八届全国社会媒体处理大会、四届创新经济论坛等。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成立“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国家重点实验室集群建设项目已正式移交深圳市工务署开展基建工作;索维奇智能新材料诺奖实验室已完成揭牌仪式;大科学工程—特殊环境材料科学与应用研究装置已纳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范畴。
  交流合作  年内共邀请50余所海外高校,67个团组到校区交流访问及宣讲,与卡内基梅隆大学阿德莱德校区、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英国伯明翰大学签署学生交换、联合培养等协议;新拓展墨尔本大学、亚琛工业大学、巴黎高科等高质量合作伙伴。举办首届“2019哈工大深圳境外伙伴日”活动,邀请来自 4大洲的22所境外友好高校到校举办教育展、宣讲会、研讨会;正式加入“粤港澳高校联盟”,组织30余名港澳高校学生开展“第五届发现之旅”。该年度共开展涵盖13个国家/地区的63个交流项目,近200名本科生赴外交流学习。年内,哈工大(深圳)国际设计学院向教育部申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获得教育部评审专家认可。
  高水平大学建设 推进落实“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开展一流学科与优势学科群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基础研究工作取得重要突破,5篇论文发表于Science,Nature系列刊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成立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围绕自然人机交互和智能物联系统两个核心领域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支撑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科群建设;机械学科在国家、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方面取得突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2项, 首次主持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 项;环境学科任南琪院士牵头申报的深圳市孔雀团队顺利通过答辩。
  自主研制机器人亮相央视春晚 2 月4日,哈工大(深圳)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徐文福教授及其团队研制的大型仿生扑翼机器人以凤凰的姿态在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深圳分会场舞台亮相。此“凤凰”是全国翼展最大、飞行时间最长、负载能力最强的扑翼飞行机器人,通过模仿大型鸟类飞行方式,依靠扑动翅膀来实现飞行,是包含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仿生学、材料学、机电控制理论等多门学科知识的融合创新成果。“凤凰”翅膀翼展长  2米,重量仅约670克,能抵御3~4级风正常飞行,飞行速度为每秒3~8米,具有低功率消耗、长航时、用途多样等特点,在抗风能力、带载能力、巡航能力等方面均有优势,可应用于环境探测、灾害救援、机场驱鸟、反恐防暴等领域,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智库交流平台   该校经济管理学院先后组织举办四届创新经济论坛,分别以“创新与健康”“创新与科技”“创新与空间”“创新与创业”为主题,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工商界领袖、国际组织负责人,包括美国人文科学院院士、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主任Mark Rosenzweig教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首席经济学家Carsten Fink,国际著名空间经济学家藤田昌久教授、北京大学国发院联合创始人张维迎教授等,共同探讨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解读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全新空间格局的构建,分析中国创新创业的趋势与特点,为深圳“双区”建设和经济转型提供智慧驱动。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19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科建设进一步完善,有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和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4个学院,开设17个本科生专业、18个研究生专业、5600多名学生。截至年底,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开展交流与合作的世界知名大学的数量已超过100所,遍布世界28个国家和地区,各类国际合作项目有160多个。在校学生中具有境外学习经历的比例逾60%,在国内高校中名列前茅。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已引进世界知名教授350多位,均具有在国际一流高校执教或研究工作经验,是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富有创新精神和教书育人热忱的优秀教师。该校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数据科学、未来智能网络、生物信息学、新材料和能源科学、国际金融与物流、制药和精准医学等领域组建世界级专家队伍,面向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积极打造国际化科技创新平台。截至年底,大学已培养两届本科毕业生,四届硕士毕业生。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位于国内知名高校就业率前列。其中,约70% 的学生选择海外名校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选择升学的毕业生中超过60%的毕业生攻读QS世界大学排名前五十大学的硕士/博士学位。选择就业的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上海等地,其中粤港澳大湾区是毕业生首选。全年全校共发表学术论文、论著共700 余篇(本),申请专利60多项,已授权20余项。全年全校举办多个高水平学术会议和大型会议,包括:2019年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CCF-GAIR), 进行人工智能前沿专场、机器人前沿专场等13个专场研讨会;2019年Mostly OM研讨会,聚齐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顶级院校的学者;大湾区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及大湾区经济与发展论坛,以多视角、多维度探讨大湾区发展痛点,探索大湾区建设路径,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届校企合作论坛”,来自互联网、通信、金融、咨询、媒体等十大行业的160多位企业嘉宾参与此次论坛;以“大湾区高分新材料与聚合物产品工程”为主题的高端论坛,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专家学者及众多企业家参会;2019年MIIS会议,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科学家、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通过交流分享,一起探讨现代计算技术建模等有关问题。承办第十五届全国翻译院系负责人联席会议。
  大学学院及学科建设 截至年底, 该校已有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和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4个学院,开设15个本科生专业,分别是经管学院的金融学、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经济学、会计学,理工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经管学院与理工学院共同招生的金融工程专业,人文社科学院的翻译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的生物信息学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1 月25日,深圳市人民政府、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签署三方协议,合作共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
  师资与科研  截至年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面向全球引进知名教师350余位,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4位, 图灵奖得主2名,菲尔兹奖得主1名,国内外院士16名,IEEE会士13名,国家级专家31人,省市级科研团队8个,省市区各类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选者超过350 人次。引进的教师均有在国际一流高校执教或研究工作经验,其中75%的教授年龄在40周岁以下,是一群具有国际视野、富有创新精神、积极进取、思维活跃和站在学科前沿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青年教师。
  科研平台  全校先后建成20余个具国际水准的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领域涵盖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生物医药、物联网、新材料、经济金融与物流等。其中,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个,市基础研究机构2个,诺贝尔奖、图灵奖科学家实验室4个,校企联合实验室、研究院及创新创业基地等。牵头组建的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获深圳市基础研究机构建设授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科比尔卡冷冻电子显微中心成立。
  学术交流  截至年底,该校开展实质性交流与合作的境外名校数量超过100所,遍布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各类国际合作项目超过170个。全年新增18所合作院校及23个合作项目。合作院校包括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韩国首尔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截至年底,大学共选派近3000名学生赴境外参加各类学习项目,在校学生中具有境外学分学习经历的比例超过60%,在国内高校中名列前茅。港中大(深圳)合作项目类型多样,包括本硕或本博连读项目、三方联合培养、境外交换及交流、国际暑课等。除常规以学期为单位的境外交换交流项目和鼓励学生利用暑假参加暑期学分课程项目之外,大学还与众多世界一流高校合作为学生提供极具特色的“3+2”“3.5+1.5”“4+N”“3+1+N”等本硕或本博连读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境外学习项目,全年全校近千名学生参加学术交流处组织的境外交换交流及暑期项目。2019年,共接收来自22个不同院校合作伙伴的114名学生来校进行一学期或者一学年的交换学习。继续深度拓展与境外院校的合作项目,11 月15日成功举办“国际合作伙伴日”活动,来自全球42所合作高校的53名代表前来出席国际合作伙伴“破百”的庆祝仪式。 
  【深圳技术大学】2019年3月,深圳技术大学召开招生信息发布会,向全国招收800名本科生,年内招生计划主要面向广东省内,少量计划面向国内其他3至5 个试点省份。9月,学校首年独立招生录取807人,6个生源省份均高于一本线(高优线/自招线)录取,其中广东省理科投档线进入前十。该校是广东省和深圳市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建设的本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学校。2015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开始筹建深圳技术大学。2016年3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设立深圳技术大学筹备办公室的通知。2017年7月,深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发布关于设立深圳技术大学(筹)的通知。2017年9月、2018年9月深圳技术大学(筹)依托深圳大学分别招收226人和807人。2018年11月30日,经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深圳技术大学,学校独立招生,定位于应用型高等学校。学校借鉴和引进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一流技术大学先进办学经验,致力于培养本科及以上层次具有国际视野、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水平工程师、设计师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成一流应用型技术大学。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2023-09-27 15:59:49重新编辑
深圳公明镇田寮村第四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塘尾兴华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成圳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将石石围油麻岗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将石南庄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街道长圳村长兴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明镇根竹园大岗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马田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街道大围沙河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将石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怡景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田寮第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街道东坑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圳美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第四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第五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万丰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沙河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楼村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楼村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西田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塘尾莲塘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塘尾兴华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田寮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田寮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田寮塘口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田寮村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我省首次面向海内外公开选拔副厅级干部
  2. 央行年内首次加息
  3. 区水务局木强水库管理所举行大坝安全管理和防洪抢险调度应急演练
  4. 我省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启动
  5. 黄埔区民政局开展疫情防控期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培训(图)
  6. 区卫健局巴州区筑牢疫情防控四道防线
  7. 巴州区召开国企改革发展专题会
  8. 荔联街沧联经联社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
  9. 区卫生健康局机关党委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暨党员进社区服务主题党日活动
  10. 市国土局四个一扎实开展土地日宣传活动
  11. 巴州区落实2014年农业工作总体目标
  12. 区住建局深入开展四类人员住房安全保障排查工作
  13. 区信访局三严格强化网上信访事项办理
  14. 省委组织部调研组来我市调研
  15. 李映在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要求要把卫生纳入民生工程扎实抓好
  16. 市国土局上半年我市土地供应四大特点
  17. 四川省扶贫开发协会与上海慈慧公益基金会在巴举行战略合作签字仪式
  18. 第二次纪委开放日活动举行
  19. 巴中市前三季度畜牧经济稳定增长
  20. 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大沙街道办事处生活垃圾收运点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21.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1020095656
  22. 巴中市各项存款增速创历史新高
  23. 黄埔工商分局荣获市工商系统2014年民营企业评议政府机关工作先进单位
  24. 黄俊霖带队调研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25. 区扶贫开发局巴州区多措并举助力消费扶贫
  26. 南江县围绕集群发展成链招商
  27. 巴州区召开校园疫情防控安全周边环境治理暨双减工作会
  28. 巴州区一家庭获评全国最美家庭
  29. 恩阳区新增3家规上企业
  30. 巴州区五环紧扣扎实做好春季防火工作
  31. 市审计局着力开展财政资金专项检查
  32. 我市部署防汛抗旱工作
  33. 区气象局降温降雨专题天气预报
  34. 巴州区化成镇白庙村被认定为国家森林乡村
  35. 央视在红区第一村拍纪录片
  36. 区教科体局进修附小开展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活动
  37. 巴中市2014年中央投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加快建设
  38. 公安部15日起开展严打酒后驾驶行动醉驾拘15天扣证6个月
  39. 蒋巨峰在遂宁调研时指出用创新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化解资金土地难题
  40. 南方都市报知识城注册企业近千家注册资本逾千亿元(图)
  41. 我省高速公路建设进入桥隧攻坚年
  42. 谭红杰要求工业经济发展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43. 2021年第一批农网改造惠及33个乡镇
  44. 区政协教科文卫体委视察我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45. 羊城晚报香港青年广州创业尽享大湾区优势资源(图)
  46. 区农业农村局巴州区加强森林三防建设
  47. 侯中文出席全市重点水利工程推进工作专题会
  48. 张平阳主持召开区委五届第17次常委会议
  49. 巴州区新增1家省级科普基地
  50. 区发改局圆满完成临时成品粮油储备任务
  51. 黄埔街举办党建引领社区睦邻共建共享主题迎春联欢会
  52. 南江县三举措助农脱贫致富
  53. 区人社局多举措推进全民参保计划
  54. 区国土房管分局认真学习刘云山同志讲话精神
  55. 恩阳区建设数字农村推进精准扶贫
  56. 鱼珠街举办党校揭牌仪式暨第一次党课培训
  57. 我区举行庆祝建党97周年专题党课
  58. 市科协我市举办第2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59. 清江镇多措并举开展12345政务服务热线工作
  60. 水上生华年三江梁永两个水码头的巴河记忆
  61. 红山街道办事处双沙社区城中村安全隐患整治方案编制服务中标公示
  62. 南江县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顺利通过验收
  63. 区教科体局光辉小学开展学雷锋精神系列活动
  64. 平昌失地农民爱上理财课
  65. 穗东街不忘初心送温暖党代表慰问困难群众
  66. 巴中市米仓山特长隧道出口左线开挖突破1000米大关
  67. 通江县扎实抓好教育信息化工作
  68. 恩阳区文物保护实现四结合五推进
  69. 关于组织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内企业申报第二批新兴产业发展补助资金的通知
  70. 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相关负责人赴经开区考察投资项目
  71. 梁永镇多措并举抓好2021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工作
  72. 黄俊霖带队调研督导疫情防控工作
  73. 青浴乡干群同心抗灾自救
  74. 恩阳区招培学强化医技队伍建设
  75. 黄埔街举办健康成长轻松科学育儿活动
  76. 云埔工业区南岗片康南路北段东北角破损路面维修工程项目重新招标的公告
  77. 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多措并举助创文
  78. 巴中市巴州区第五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
  79. 周喜安在全市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座谈会上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80. 广州开发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挂牌出让公告
  81. 区农业农村局加强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工作
  82. 全市上半年新闻宣传工作会议在南江召开
  83. 2010年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逾300万人次
  84. 朱冬要求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转化为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85. 巴州区玉堂大桥即将架设桥梁下部结构收尾
  86. 家史与心史的深情独白——专访七一勋章获得者瞿独伊
  87. 区市场监管局清江市场监管所开展夏季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88. 张平阳主持召开区委五届第16次常委会议
  89. 曾口镇开展入户年审●服务群众活动
  90. 何光平主持召开区政府十九届第84次常务会议
  91. 黄埔区政府院内部分苗木迁移种植工程中标公示
  92. 巴州区回风社区试点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区域化党建
  93. 红山街开展迎元旦情暖冬至宜居平安活动
  94. 侯中文在市污水处理厂调研灾后重建及试运行情况
  95. (转发)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发放2020年第二批省中小微企业服务券的通知
  96. 今年国庆八天长假
  97. 全市重点项目实现开门红
  98. 区知识产权局开展专业市场专题培训
  99. 广州市玉岩中学正门西门保安室维修及围墙翻新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二次招标)
  100. 黄埔区商务局转发广州市商务局转发广东省商务厅关于印发中央财政2021年度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开拓重点市场事项)项目入库申报指南的通知穗商务函〔202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