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2007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4月05日发表  

2007年1月29日在广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长 张广宁

各位代表:
  
    我代表广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四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本届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建设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的总目标,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环境建设,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成就。特别是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全市人民,取得了抗击“非典”斗争的重大胜利,赢得了第16届亚运会主办权,实现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奋斗目标。

  (一)加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四年来,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达14.5%,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6068.41亿元,比上年增长14.7%,比2002年增长71.7%。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超10000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超7800美元。2006年来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7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1%,比2002年增长82.4%;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27.08亿元,比上年增长15%,比2002年增长79.5%。

  (二)推进结构调整,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

  培育建设了一大批带动力强、高增长的生产力骨干项目,形成了东部、北部、南部三条产业带和汽车、钢铁、造船、石化四大产业基地。工业向技术密集型、集群化和适度重型化升级转型,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特别是汽车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量跃居全国轿车产区第二。2006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8102.82亿元,比上年增长16.8%,比2002年增长一倍。商贸、物流、会展、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2006年实现增加值3503.52亿元,比2002年增长***.5%,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182.77亿元,比上年增长15%,增速创九年来新高。民营经济加快发展,2006年增速快于全市2.4个百分点,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34.6%。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01.13,比2002年提高46.6点,预计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上年降低4%,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万元生产总值电耗分别比2002年降低22%和11%。

  (三)推动科技进步,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软件、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逐步形成。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187.57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0.1%,我市连续5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区域创新体系日趋完善,建立起一批创新平台和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基地、动漫网游产业发展基地,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技企业孵化网络,有力推动了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四年来,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5.5%。
  
    (四)加大城建力度,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重点建设机场、港口、新铁路客运站、地铁、高快速道路等一大批对广州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四年新增高快速道路579公里,市政道路412公里,桥梁145座,隧道25座。2006年,白云机场国际航线达41条,广州港货物吞吐量超3亿吨,地铁通车里程达116公里。基本形成了以海陆空交通枢纽为基础,层次分明、高效便捷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体系,有效提升了广州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城市供水、供电、供气、公交等公共服务设施日臻完善,饮用净水工程和天然气利用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和人民防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五)加强环境建设,城市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完成“青山绿地”、“蓝天碧水”一期工程。建成16条主干道林带、13个近郊林区、119处园林景观,完成613个采石场、采泥场整治复绿工作,全市新增绿地面积131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7.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3平方米。五大污水处理系统已经建成,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1.9%,完成28条河涌截污,对56条(段)河涌进行了综合整治,珠江广州河段及市内河涌的水质明显改善,成功组织畅游珠江,检验了珠江综合整治成果。国家建设部授予广州“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建设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加快推进老城区产业“退二进三”工作和重点企业脱硫工程建设,提前实施机动车排放国Ⅲ标准和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中心城区限行摩托车,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2006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总天数91.5%。经过八年持续不懈的努力,我市顺利通过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验收。开展为期三年的城市管理年活动。查处一批违法用地,收回闲置土地346宗、618万平方米,清拆违法建设552万平方米。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102个街区成为卫生模范街区和卫生街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取缔无证照生产经营业户7万多家,基本完成289个室内肉菜市场、160个农贸市场和42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改革生猪屠宰管理体制,放心肉上市量大幅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和应急处置机制逐步健全。建立了智能交通管理指挥系统,提升了交通管理水平。一批货运市场迁出中心城区。加大了反走私综合治理力度。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一系列严打整治行动和“扫黑除恶”及禁毒专项斗争,加强对“两抢一盗”犯罪的有效打击,加大流动人员和出租屋管理力度,刑事发案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2006年全市刑事立案比上年下降10.1%,其中“两抢”案件下降29.9%,流花火车站等治安重点地区的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社会保持稳定。制定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系初步建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特种设备的监管,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形势保持平稳。

  (六)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2006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246.74亿元,分别比上年和2002年增长6.2%和16.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7788.27元,比上年增长10%。四年财政共安排统筹资金6.9亿元支持中心镇建设,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产业和人口集聚及辐射带动功能日益增强。支农惠农的各项措施得到了落实:2004年起全面取消农业税;2004年以来共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超过15万人;资助了2125名农村贫困户子女免费入读中专和技工学校;从2005年起连续三年市、区(县级市)安排49.6亿元,推进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和初中建设工程;从2006年秋季开始全面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收杂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覆盖全市所有镇、村,2006年参合率达86.1%;四年共投入11.91亿元推进农村“五通”工程建设,全市行政村和一批自然村实现了“五通”,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近600条村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农村面貌有所改观。全面清兑了历史遗留的4.9亿元拖欠农民的征地补偿款,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七)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全市90%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完成公司制改造,11户市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初步构建起新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国有资产运行质量逐步提高,经营行为逐步规范,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逐步增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完成了行政区划调整;取消了414项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和停止了149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改革成效明显,“收支两条线”管理进一步落实;全市事业单位基本完成人员聘用制工作;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工作有序推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外源型经济稳定发展。2006年广州地区进出口总值达637.67亿美元,增长19.2%,是2002年的2.3倍。四年来,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105.53亿美元,年均增长22.6%。世界500强企业已有151家在广州投资。企业境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合作有较大发展。加快推进各类国家级经济功能区建设,广州开发区和南沙开发区在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八)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全市75%的区和73%的镇成为广东省教育强区和教育强镇。投入23亿元推进教育综合改造工程,老城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投入21亿元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省、市一级普通高中学位所占比例从2002年的37.5%提高到2006年的82.6%。高考各项指标连年居全省前列。全市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比2002年增加了13所。广州大学城如期建成,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热潮。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中国音乐金钟奖等大型文化活动在广州举行,进一步提升了广州的文化品位。文化市场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扫黄打非”斗争成效明显,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和版权事业取得可喜成绩。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体育产业发展迅速,我市运动员在国际国内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上,均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2010年亚运会的各项筹备工作有序展开。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救灾救济、慈善捐赠、优抚安置、妇女儿童与老年人、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广泛开展区域合作,出色完成了对口帮扶和安置三峡库区移民任务。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深入开展,民族关系和睦,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工作得到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新的进展,“双拥”工作成绩突出。推进统计改革和建设,统计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成绩显著,低生育水平进一步稳定。外事、侨务工作取得新进展,广州国际友好城市达18个。成功举办了中法文化年广州文化周、里昂文化周和迎接瑞典“哥德堡”号仿古商船系列活动,增强了广州的国际影响力。信息化建设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信息化综合指数达85%。参事、文史、档案、保密、修志、气象等工作也取得新成绩。

  (九)积极解决民生问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不断加大就业再就业专项资金投入和援助工作力度,200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02年末的3.6%下降为2.1%,失业人员再就业率为74.3%。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和残疾人等贫困群体救济力度进一步加大,低保工作实现了分类救济、“应保尽保”。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300元调整到330元;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标准从548元增加到624元;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从684元调整到780元,退休人员每月养老金从2006年7月起增加100元。筹集投入近15亿元,妥善解决了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和社会申办退休人员参加医保,以及“农转居”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等问题。实施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大幅度减轻了参保人员医疗费用负担。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医疗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成效显著。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完成了220个村卫生站达标建设。加快危破房改造,四年共拆除、修缮、改造危破房76.9万平方米,使11039户居民直接受益。在全国率先实行住宅用地出让“双限双竞”政策,规划建设新社区,投入15亿元建设廉租房,为解决中低收入和困难群众住房难问题创造了条件。对全市在册的141宗“烂尾地”和57宗“烂尾楼”提出了解决方案,目前已依法处理61宗“烂尾地”、47宗“烂尾楼”,解决了涉及5.2万人利益、长期困扰的历史遗留问题。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2006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达36321元,分别比上年和2002年增长7.3%和42%。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850.66元,分别比上年和2002年增长8.5%和48.3%。2006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3%。四年来,全市用于发展社会公共事业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达56.9%。

  (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民主法制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成绩。

  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和向政协通报情况制度,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四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3460件,办复率达100%。政府法制工作不断加强,四年共完成地方性法规草案19项,审议通过政府规章34项。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务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重大决策调查研究、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制度。实行市政府领导接听群众电话和政府部门领导接访群众制度。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密切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对口联系。加强了法制宣传教育、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和人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工作。强化审计、监察工作,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和反腐败斗争,严肃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推进了政府系统的勤政廉政建设。

  四年来,我们在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中,始终贯彻******在2003年春视察广州时首次提出的科学发展思想,紧密结合广州实际,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体会:

  一是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我们始终狠抓经济建设不放松。一方面,立足当前,加强经济运行调控,有效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另一方面,着眼长远,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从战略的高度科学谋划生产力发展,推动广州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是坚持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两手抓。我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高度重视抓好环境建设,集中力量解决事关城市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环境,整体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我们把改善民生,让群众安居乐业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实推进各项民心工程,全面发展社会事业,高度关注困难群体,努力维护社会公平,切实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市民,促进广州的和谐安宁。

  四是坚持改革开放。我们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深化各项改革,努力化解各种矛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为广州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五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我们认真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子,促进城市与农村的相互融合、互动发展。

  六是坚持勤奋务实和开拓进取。我们把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大都市作为历史使命,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和真抓实干的精神,不断提高统揽工作全局、驾驭复杂局面、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证广州的稳定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四年,是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开创新局面、跨上新台阶的四年。广州的发展,离不开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广州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驻穗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关心和支持广州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任务仍然比较艰巨;自主创新能力与先进城市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国企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城乡和地区之间发展还不平衡;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到位,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勤政廉政建设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治安等方面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建设和谐社会任重道远。我们要高度重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2007年工作建议

  今后五年,是我市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推进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关键时期。广州的发展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和难得机遇,也面对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承前启后,再接再厉,推动广州更好更快地发展。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中央和省的战略部署,按照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总体要求,围绕建设现代化大都市、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实施富民强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改革开放,加强自主创新,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升城区功能,完善社会管理,增强公共服务,繁荣社会事业,强化“经济中心、国际都会、创业之都、文化名城、生态城市、和谐社会”建设,把广州的现代化大都市建设推向新阶段。

  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进展,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民主法制建设更加健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市环境面貌到2010年实现 “一大变”,以现代化大都市的新姿态迎接第16届亚运会。到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3万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

  200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迈出新步伐,再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外贸出口增长12%;外商直接投资增长8%;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重点要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把握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这条主线,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壮大汽车、石油化工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三大支柱产业。尤其要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加快软件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带动提升广州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培育一批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形成在国内外具有相对领先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做大做强机械装备制造业,为广州工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积极推进南沙临港石化基地、造船基地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发展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抓紧推进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国际物流园区建设,扩大发展规模,提升发展层次。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推进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二期工程,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专业性品牌会展,提升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地位。建设大型生鲜食品物流配送中心,整合现有批发市场,重点建设一批交易方式先进、信息化程度高、辐射力强的现代化批发市场。制定实施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创意产业大发展。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大力吸引和支持跨国公司、国内著名企业和本地企业建立以广州为总部的跨区域经营体系。认真落实支持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珠江新城金融商贸区建设,提升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围绕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开发具有岭南特色的旅游项目,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开拓入境游国际市场,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来广州旅游。

  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放宽市场准入,完善管理和服务,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为民营经济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民营企业通过产业配套、战略合作和投资参股等形式,实现与国有经济和外资经济的联接。引导和支持民营经济进入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和现代农业等领域。尤其要支持民营工业加快发展,逐渐增大其在全市工业的比重,力争达到三分之一强。

    (二)以十年时间建成创新型城市为奋斗目标,积极推进创新工作。

  着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的战略基点,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形成稳定的投入机制,加快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推进广州科学城和广州国际生物岛建设。组织认定一批创新型示范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选择和支持一批原始创新技术项目,实行重点突破,在高新技术领域培育竞争优势。集中力量促进一批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引进外资研发机构落户广州,以较快的速度***、引进和消化世界一流技术,实现广州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立健全行为规范、运作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广州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构建政务受理、投资服务、政务信息三大服务系统,不断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加大政府采购监管力度。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和镇机构改革工作。推进投资体制改革,放宽投资领域,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加强政府投资管理。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和保护力度,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和运用水平,营造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大力培养和引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形成自主创新的人才优势。

  着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以股份制改造为重点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引入大型跨国公司、国内优势企业和社会资本,实现大中型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采取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加快有条件的国有企业上市步伐,推动更多的企业适时开展并购重组和上市融资,利用资本市场促进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鼓励企业机制创新,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规范的运作机制和有效的制衡机制。探索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完善经营者长效激励和约束机制。妥善处理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

  (三)继续大力改善城市环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广州。

  调整城市发展战略。按照“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推进城市空间布局战略性调整。统筹推进南沙新区、萝岗新区、白云新城、广州新城等新城区建设,以建设卫星城为目标,推进17个中心镇的规划建设。调整优化中心城区功能布局,加快老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疏解人口、产业和建筑密度,减轻交通负荷。整体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建设高度繁荣发达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带动城市各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区域交通枢纽、城市轨道交通、城市道路交通和城市环境工程建设。按计划推进广州港南沙港区、白云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广州铁路新客运站、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穗深港客运专线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加快地铁工程建设,续建和新开工建设7条高快速道路、46条市政道路。继续大力改造电网和电力设施。推进饮用净水和天然气利用二期工程。加大地下空间开发力度。启动亚运会场馆、亚运村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加强城市生态体系建设。巩固和发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果,积极推进“青山绿地”和“蓝天碧水”二期工程,切实改善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巩固和推进已关闭的采石、采泥场的整治复绿工作,加强林带林区、森林公园和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逐步形成“森林围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加快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步伐。继续推进脱硫工程建设;严格执行机动车国Ⅲ标准,从今年起中心城区全面禁行摩托车,切实控制机动车废气污染;加强餐饮油烟、建筑工地扬尘和工业粉尘、噪音等污染控制。加强珠江综合整治和饮用水源保护,完成在建的6个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分期分批综合整治市内河涌,近期重点抓好29条与市民生活和亚运会主要场馆密切相关的河涌综合整治。建设白云湖,进一步改善水环境。健全气象监测网络,推进城乡防灾减灾工程建设。

  全面落实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责任制。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建设节约型城市。依法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加快循环经济试点,强化节能降耗机制,促进企业广泛采用清洁能源、先进工艺技术和新材料,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落后生产力。实行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制度,建立GDP能耗指标定期通报制度,加强对重点行业的能耗考核。继续推进老城区产业“退二进三”,对不符合安全生产和国家环保要求的工业企业和危化品仓储企业,分期分批依法依规实行整改搬迁或关闭,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在搬迁中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转型,实现新的发展。建设环境监控指挥中心,完善环境监测预警机制,强化环境保护实绩考核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全面完成城市管理年活动各项工作任务。围绕今年实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动员全市力量,深化卫生街区创建活动,大力整治市容环境卫生,尤其要突出整治“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彻底清理卫生死角,切实解决“六乱”问题,营造整洁有序、优美舒适的城市环境。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严肃查处无证照生产经营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市场准入、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继续推进农贸、肉菜市场升级改造,努力保证食品安全。进一步加强出租屋和流动人员,包括外籍人员管理服务工作。健全流动人员信息化管理体系,从今年起逐步免收流动人员办理暂住证费用,全面实现流动人员信息化管理,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完善和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健全重特大事故预警和防控体系,强化对道路交通、消防、市政设施、危险化学品等领域的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在认真总结三年来城市管理年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抓好建章立制工作,完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使城市管理步入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和正常化轨道。

  (四)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也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必须继续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加强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生产力发展。进一步加强中心镇建设,促进中心镇健康发展,加快构建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产业体系、城镇体系。扩大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农业园区基地的覆盖范围,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农业对外交流与经贸合作,充分发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向作用,促进农产品加工与流通。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动植物疫病和外来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大科技兴农力度,优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培育新型农民。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护耕地、林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继续推进标准化农田改造。强化农业资源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抓紧编制完善中心镇和中心村规划。扎实推进“两规、三清、四有、五通”工程,全面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和绿化美化工作,建设生态文明村。加大对北部山区的扶持开发力度,改善山区发展环境。抓好重点水库、堤防的除险加固和小型水利设施的整修,全面提升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和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落实各项惠农支农措施和农民减负增收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建设,广辟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成年农民的技能培训,鼓励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到中心镇就业落户。大力加强农村教育,切实改善农村教育条件,努力提高农村教育水平。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网络建设和初级卫生保健工作,逐步建立以农民养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要达到94.5%。严格执行建设征地“三条红线”的规定,认真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障和再发展问题。

  (五)提高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水平,增创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继续优化投资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强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招商,重点吸引外资投向软件、生物医药、物流、金融、会展等行业。认真实施《广州市鼓励外商投资设立总部和地区总部的规定》,加强对重点区域的招商引资,充分发挥国家级开发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外资来源多元化。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产,延伸产业链条。

  调整外贸发展战略。把握广交会转型的重要机遇,调整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实现出口与进口协调发展,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协调发展。加强与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吸引跨国公司在广州建立采购中心,形成国内外贸易的快速通道。实施“科技兴贸”和“品牌带动”战略,提升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进出口主体多元化,支持符合国家鼓励出口政策的大企业发展。大力推动高端服务贸易,主动承接服务外包业务。建立贸工互动机制,推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健全公平贸易支撑体系,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支持和引导企业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区域合作。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企业加快建立自主性国际营销网络,加强与国际流通集团的合作,增强对国际市场的辐射能力。继续推动境外研发和境外资源开发,加大对境外工程承包的支持力度,提高企业承接国际工程项目的能力。进一步密切与港澳台经贸往来,加强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国际国内友好城市合作,促进互利共赢。

  (六)统筹协调发展,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推进教育创强工作,力争全市各区(县级市)和中心镇全部建成省教育强区(县级市)和教育强镇。建立确保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普通高中以财政投入为主、多形式吸纳社会资金,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多元化投入的教育经费保障和投入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素质教育,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建设,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着力解决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建设好示范性重点职业学校。提高市属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民办教育规范有序发展。完善助学机制,落实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不因贫失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依法落实教师待遇。

  完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基本医疗保障、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卫生执法监督和卫生财政保障体系,提高对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完善大中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帮扶关系和双向转诊制度,探索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办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逐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解决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完善城镇困难群众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将救助范围扩大到农村。强化医疗服务监管。大力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促进中医事业持续发展。

  加强和谐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继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道德教育。以“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为主题,深入开展市民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和公民文明旅游活动。大力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建设,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围绕2008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示范村、文明社区、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活动,着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继续抓紧建设和修缮一批现代文化和历史文化设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办好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中国音乐金钟奖等系列文化节庆活动。推进农村和社区文化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发展文物保护和博物馆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做强一批具有集聚辐射功能的文化产业集团,打造一批全国和国际文化品牌。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加快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新闻宣传的管理水平。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以迎“亚运”为契机,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多元化群众体育服务管理体系,加强社区和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各类群众体育活动。努力打造竞技体育品牌项目,提升广州竞技运动水平。做大做强体育产业,办好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和中国羽毛球公开赛等重大赛事。

  推动人口与计生、民族宗教、妇女儿童等各项事业的新发展。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加强流动人员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加强人口与计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认真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加强国防教育,扎实推进“双拥”工作,认真做好军转干部、军队离退休干部和复退军人安置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创新侨务工作方式,培育、保护和利用侨力资源。加强和改进外事工作,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全面推进社会信息化,加快建设“数字广州”。认真做好统计、档案、保密、参事、文史、修志等工作。

  (七)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进一步扩大和促进就业。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拓宽就业渠道,继续保持新增就业岗位2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70%以上。加快建立促进扩大就业的长效机制,完善就业援助制度,着力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加大就业再就业专项资金的投入,认真做好帮扶城镇“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低保家庭人员、“农转居”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等人群的就业安置工作,推进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工程。加强农民工就业服务管理。继续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和戒毒出所人员的帮教、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工作。

  切实做好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不断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社会保险覆盖面,积极推进企业年金制度,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加快解决社会保险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在财政支出比例上,继续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确保社会救助覆盖到每户困难家庭、每个困难群众。逐步提高低保标准,重点提高农村低保补差水平。巩固和完善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和“分类救济”。切实做好低收入困难家庭消费性开支减免工作,建立城镇低收入困难家庭生活救助应急机制。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监管,健全社保基金稽核制度和征缴管理体系。落实“农转居”人员和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探索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探索建立覆盖所有城镇居民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慈善事业、老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立覆盖全市的“社区服务平安钟”呼援服务系统。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建立工资分配调控机制,逐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努力改善中低收入群众住房条件。积极落实调控土地供应和稳定房价的措施,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大力建设新社区,扩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规模,不断提高住房保障的普惠度。今年内解决全市2005年登记在册、人均居住面积10平方米以下的5***3户双特困户的住房问题,到2010年基本解决全市8.46万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开展“平安广州”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治安问题。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以及暴力犯罪,深入开展打击“两抢一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禁毒斗争,加强“扫黄打非”工作,严格查禁***活动。动员组织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治安工作,构筑群防群治网络。今年要全部完成市区的治安视频系统建设,创新警务机制,提高警务工作效能,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

  系统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深化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智能交通管理指挥系统功能,完善城市交通信息系统,努力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加大城市路网建设力度,打通交通节点,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积极推进停车场建设。加快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全力推行公交优先和快速公交,完善各种交通接驳,实行公交车、地铁票务一体化,并给予优惠价格,方便市民出行。加强交通法规宣传教育,增强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认真做好矛盾排查调处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完善首办责任、领导接访、信访督办等制度,建立起信访、调解、综治三位一体的矛盾排查调处机制,把群众反映的重大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把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强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工作。加大对征地拆迁、重点工程建设、拖欠与截留征地补偿款、物业管理、劳动纠纷、社会保障等热点难点问题的排查力度,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权力。

  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重视政协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进一步密切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的联系,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决策责任制。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依法实施政务公开,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加强法制建设。积极配合人大做好地方立法工作,提高政府规章质量。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防止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加强政风建设。坚持从严治政,廉洁从政。广大公务员要忠于职守,勤勉尽责,埋头苦干,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不良作风。要强化大局意识,加强协调配合,确保政令畅通。要坚持实事求是,加强调查研究,切实把精力放在抓工作落实上。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决查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本届政府肩负全市人民的重托,已完成了历史任务。新一届政府的工作即将开始,新的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继往开来,为创造广州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相关新闻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2023-09-09 05:12:44重新编辑
    盐田区沙头角太平洋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盐田区免税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盐田区富源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盐田区鹏湾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盐田区田心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福田怎么招装卸搬运临时工      深圳圆岭怎么招装卸搬运临时工      深圳南园怎么招装卸搬运临时工      深圳华富怎么招装卸搬运临时工      深圳莲花怎么招装卸搬运临时工      深圳沙头怎么招装卸搬运临时工      深圳香蜜湖怎么招装卸搬运临时工      深圳福保怎么招装卸搬运临时工      深圳华强北怎么招装卸搬运临时工      深圳梅林怎么招装卸搬运临时工      深圳罗湖怎么招装卸搬运临时工      深圳黄贝怎么招装卸搬运临时工      深圳东门怎么招装卸搬运临时工      深圳南湖怎么招装卸搬运临时工      深圳桂园怎么招装卸搬运临时工      深圳笋岗怎么招装卸搬运临时工      深圳清水河怎么招装卸搬运临时工      深圳翠竹怎么招装卸搬运临时工      深圳东湖怎么招装卸搬运临时工      深圳东晓怎么招装卸搬运临时工      深圳南山怎么招装卸搬运临时工      深圳南头怎么招装卸搬运临时工      深圳招商怎么招装卸搬运临时工      深圳蛇口怎么招装卸搬运临时工      深圳粤海怎么招装卸搬运临时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松洲街对辖内大专院校中小学幼儿园就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图)
    2. 广州市黄埔区怡瑞小学2019年教学办公家具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3. 黄埔区2021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专场网络招聘会(9月1日)
    4. 广州市黄埔区黄船小学功能场室多媒体音频设备采购项目中标公告
    5.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3-05-15 02:31:13
    6. 县人大农工委副主任吴爽来大义乡调研农贸市场规划建设情况
    7. 2020年达州市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活动综述
    8.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27012418
    9. 广州市黄埔区九龙第二小学监控设备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采购公告
    10. 南方日报广州速度工业一哥产能恢复超八成
    11. 渠县文体旅局开展2020年冬春文物火灾防控专项检查工作
    12. 东区街应战妮妲在行动
    13.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3-05-15 02:31:16
    14. 南岗街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工作成效突出
    15. 渠县卷硐镇多措并举切实取得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活动实效
    16. 2008年5月27日大事记
    17. 黄埔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建室智慧党建项目项目编号087721GZTP01FH196中标结果公告
    18. 渠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召开结对联建座谈会
    19. 广州开发区西区产业园管理委员会2020年促进经济发展服务外包项目中标单位公示
    20. 3068万剂新冠疫苗将于本周内到货
    21. 广州市黄埔区夏园小学餐饮配送服务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22. 开发区控股饮国企改革头啖汤经理层任期制落地
    23. 穗规划资源预征字〔2021〕161号
    24. 黄埔融媒以融媒打通战疫宣传最后一公里(图)
    25. 彭汉到清溪场镇调研指导工作
    26. 丰乐镇召开森林防灭火工作会
    27. 夏港街关于采购LED屏的招标公告
    28. 花莞高速正式通车(图)
    29. 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开展智能粮库升级改造项目建设监督检查
    30. 蝶云天社区开展喜迎元旦游园活动信息(图)
    31. 文冲街道病媒生物防制站站长公开招聘公告
    32. 龙湖街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及配套服务项目成交公告
    33. 大朗货场社区开展登革热知识宣传活动(图)
    34. 同和街领导走访慰问大陂社区老党员
    35. 2003年11月27日大事记
    36. 渠县召开食品安全委员会2020年第四次联席会暨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迎检工作
    37. 区土地开发中心赴广州机场第二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开展党建交流活动图
    38. 区人社局第一党支部召开主题教育党员大会
    39. 龙凤镇抓实招商引资工作
    40. 南方都市报黄埔儿童公园5D影院7日全场免费
    41. 精彩回顾羊城少年学堂——无人驾驶技术
    42. 治堵拓渠广州黄埔全力保障国际贸易供应链稳定畅通
    43. 长洲街禁毒宣传走进夏令营
    44.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3-05-15 02:31:14
    45. 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行政相对人确认告示(穗综云示字〔2021〕第002号)
    46. 黄埔打好七张牌全力攻坚全员核酸检测(图)
    47. 广州市黄埔职业技术学校附属东港幼儿园大门电动铁门等设备采购安装项目结果公告
    48. 2020年广州开发区市政设施管理中心编外人员招聘公告
    49.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27 14:34:27
    50. 县政府领导蹲点督导清溪场镇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及干部住读夜学夜议工作开展情况
    51. 望江乡召开医保工作推进会
    52. 渠县着力抓好农村沼气安全宣传
    53. 广州市白云区和龙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广州市白云区罗溪中围天马河段整治工程施工总承包招标公告
    54.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3-05-15 02:31:12
    55.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3-05-15 02:31:12
    56. 渠县新市镇召开庆祝***成立100周年活动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会
    57. 关于优化中山公园部分区域及新担涌两岸景点亮化项目的建议
    58. 关于延迟2018年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备案(第二批)时间的通知
    59. 信息时报他3年帮112户贫困家庭脱贫(图)
    60. 渠县某装修公司被曝光……
    61.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百大专利庆百年活动细则
    62. 渠县畜牧产业发展中心组织收看达州市第十八期阳光问廉全媒体直播节目
    63. 新市街党工委林苏泉书记到社区慰问老党员
    64. 渠县审计局执法主体公示
    65. 黄埔区纪委监委深化城市更新领域廉洁建设工作
    66. 龙凤镇四到位做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筹资工作
    67. 同和街白云山制药厂社区开展三伏灸养生保健讲座(图)
    68. 渠县统计局组织收看渠县阳光问廉之问廉宕渠直播节目
    69. 2013年白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70. 1至10月全市共采血近32000人
    71. 区卫生计生局召开中心组(扩大)会议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72. 白云区2018年科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全体学员到景泰街进行现场教学(图)
    73. 推动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落实落地
    74. 石榴桥社区召开五长微治理工作会议
    75. 穗东街公开招聘统计员公告
    76. 渠县司法局开展面对激烈竞争我们怎么找出路专题讨论会
    77. 广州市黄埔区应急管理局防汛帆布沙袋和编织袋采购项目询价中标公示
    78. 达州市渠县生态环境局(街道)乡镇生态环境监管人员网格员培训会
    79. 渠县县委书记王飞虎率队调研经开区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80.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3-05-15 02:31:13
    81. 2022年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联合华南师范大学公开招聘附属黄埔实验学校事业编制教师公告
    82. 石门街召开经济联合社两委换届选举征求意见会(图)
    83. 广州市黄埔区应急管理局关于隔墙路油气管道及周边油库区安全综合整治应急物资装备采购项目招标失败公告
    84. 望江乡召开2021年春季征兵工作部署会
    85. 临巴镇召开今冬明春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会
    86. 鱼珠街认真学习全区干部大会精神围绕发展安全稳定廉政抓落实
    87. 黄埔街组织街道联组代表赴贵州都匀开展考察调研和扶贫慰问活动(图)
    88. 广州科学城中学2021年8月23日至2024年8月22日食堂及小卖部运营服务项目评标结果公示(招标编号CLF0121GZ04QY00)
    89. 渠县文峰山文化旅游管理服务中心传达学习关于做好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有
    90. 渠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多措并举全面推进长江流域禁捕工作
    91. 县住建局开展普法进社区(小区)活动
    92. 团黄埔区委关于2020年青春黄埔行港澳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物料制作项目采购公告
    93. 渠县图书馆开展庆祝成立100周年暨七一主题活动——重温入
    94. 联和街关于招聘环境卫生网格员的公告
    95. 黄埔区大沙街招聘编外聘用人员公告
    96. 河市片区进入发展快车道
    97. 黄埔区民政局广东首例以判决形式确定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案例多方联动彰显以人为本
    98. 渠县图书馆参加庆祝建党100周年阅读之星诵读大赛展演活动
    99. 广州市黄埔区东区街编外聘用人员招聘公告
    100. 严卫东到市审计局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