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3月29日发表  

     

 

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公  告

(第37号)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已由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19年5月2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9年5月21日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

(2019年5月21日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修正案(草案)》的议案,决定对《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五条第二款中的“市、县(含县级市、区)”修改为“市、县(区)”。

  二、将第七条第一款中的“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给予补贴”修改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三、将第八条、第五十三条中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修改为“税务部门”。

  四、将第十条第五项中的“革命伤残军人证”修改为“残疾军人证”。

  五、将第十二条第一款中的“统筹地区”修改为“参加工伤保险所在地市、县(区)”。

  将第二款中的“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修改为“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所在地市、县(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向用人单位生产经营所在地市、县(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六、删去第十三条。

  七、在第十六条第四款中的“工伤认定申请人”后增加“或者利害关系人”。

  八、将第十七条第二款、第二十二条第三款中的“统筹地区”修改为“地级以上市”。

  九、将第二十一条第一款中的“复查鉴定”和“复查鉴定结论”修改为“复查结论”。

  十、将第二十二条改为第二十一条,将第二款中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修改为“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

  增加一款,作为第四款:“工伤职工在认定工伤前已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按照规定支付的医疗费用,在认定工伤后由工伤保险基金按照规定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算。”

  十一、将第二十五条改为二十四条,第二款修改为:“职工住院治疗工伤、康复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批准转地级以上市以外门诊治疗、康复及住院治疗、康复的,其在城市间往返一次的交通费用及在转入地所需的市内交通、食宿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按照省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支付。”

  十二、将第二十七条中的“统筹地区”修改为“全省”。

  在第三款中的“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后增加“比例”。

  十三、将第二十九条第二款中的“参加统筹地区”修改为“按照规定参加”。

  将第四款中的“参照基本养老保险金的调整办法调整”修改为“按照省人民政府的规定进行调整”。

  十四、将第三十条中的“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修改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修改为“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十五、删去第三十一条。

  十六、将第三十四条改为第三十二条,第二款修改为:“七级至十级伤残职工劳动、聘用合同终止或者依法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除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者死亡情形之外,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终结工伤保险关系。补助金标准如下:

  “(一)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七级伤残为六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四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二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一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七级伤残为二十五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十五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八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四个月的本人工资。”

  十七、将第三十五条、第六十六条第一项中的“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修改为“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十八、将第三十七条改为第三十五条,将第一款第一项中的“统筹地区”修改为“全省”。

  第四款修改为:“供养亲属抚恤金每年按照省人民政府的规定进行调整”。

  十九、将第三十九条改为第三十七条,修改为:“定期领取伤残津贴的人员或者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的供养亲属,应当每年通过领取待遇资格认证,方可继续领取。有关人员丧失领取待遇资格的,应当及时报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因未及时报告导致多发相关待遇费用的,应当及时退还;存在骗取工伤保险待遇情形的,依照本条例第五十七条的规定处理。”

  二十、将第四十五条改为第四十三条,第二款修改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每年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按照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确定单位缴费费率。”

  二十一、将第四十七条改为第四十五条,修改为:“工伤保险基金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实行省级统筹。

  “工伤保险基金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建立储备金,用于重大事故的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和基金不敷使用时的调剂。”

  二十二、将第四十九条改为第四十七条,将第二款中的“报同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修改为“报同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按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相关程序报批后”。

  第三款修改为:“在保证储备金足额留存和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费用足额支付的前提下,可以按照不超过上年度工伤保险基金实际收缴总额百分之三的比例,安排使用工伤预防费。工伤预防费用的安排使用计划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部门制定,按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相关程序报批后列入下年度工伤保险基金支出预算,下年度据实列支。”

  二十三、将第五十条改为第四十八条,第一款、第二款合并为一款,修改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和审计机关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工伤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等情况进行监督。”

  二十四、将第五十六条改为第五十四条,修改为:“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或者未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由税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税务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罚。”

  二十五、将第六十四条改为第六十二条,修改为:“中央、省属和军队驻穗单位适用本条例,工伤保险工作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按照工伤保险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十六、将第六十六条改为第六十四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用人单位所在地地级以上市职工月平均工资高于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计算相关工伤保险待遇使用的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按照该地级以上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执行。”

  本决定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

  在本决定施行前已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尚未完成工伤认定的,按照本决定的规定执行;本决定施行前已完成工伤认定的,本决定施行后发生的工伤保险待遇按照本决定的规定执行。

  《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并对条款顺序作相应调整,重新公布。

  全文如下:

  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

  (1998年9月18日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004年1月14日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第一次修订  2011年9月29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第二次修订  根据2019年5月21日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职工有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在生产经营所在地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国家机关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依照本条例执行。

  第三条  工伤保险工作应当坚持预防、救治、补偿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减少职业病危害。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省的工伤保险工作,组织实施本条例。

  市、县(区)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发展工伤康复事业,帮助因工致残者得到康复和从事适合身体状况的劳动。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证工伤保险基金的征集和工伤保险待遇的给付。遇有特殊情况,工伤保险基金不敷使用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工伤保险基金、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收入按照国家规定不征收税、费。

  第八条  工伤保险费由税务部门征收。

  第二章  工伤认定

  第九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四十八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因工作环境存在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在用人单位食堂就餐造成急性中毒而住院抢救治疗,并经县级以上卫生防疫部门验证的;

  (四)由用人单位指派前往依法宣布为疫区的地方工作而感染疫病的;

  (五)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残疾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二、三、四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五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一条  职工符合本条例第九条、第十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通知参加工伤保险所在地市、县(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并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参加工伤保险所在地市、县(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照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该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所在地市、县(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向用人单位生产经营所在地市、县(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的,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之前发生的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第十三条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第十四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有协助工伤调查和提供证据的义务。

  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依法取得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第十五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以及该职工所在单位。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三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十六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医疗终结期满)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应当在工伤职工医疗终结期满三十日内向地级以上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医疗终结期的确认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医疗终结期需要延长的,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批准。

  第十七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等级根据进食、翻身、大小便、穿衣及洗漱、自主行动五项条件确定。五项条件均需要护理者为一级,五项中四项需要护理者为二级,五项中三项需要护理者为三级,五项中一至二项需要护理者为四级。

  劳动能力鉴定及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省、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设立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社会保险行政部门。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劳动能力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鉴定,以及工伤医疗终结期和停工留薪期确认、工伤复发确认、辅助器具配置确认、工伤康复确认等工作。

  第十九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三名或者五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书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三十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应当客观、公正。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或者参加鉴定的专家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医疗卫生专家库的设置办法及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程序由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另行制定。

  第二十条  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或者用人单位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十五日内申请复查,对复查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查结论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也可以自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

  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第四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及时救治工伤职工。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疑似职业病或者患职业病的,用人单位应当及时送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诊断,并及时送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治疗。

  职工经治疗伤情稳定,需要工伤康复的,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可以向地级以上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工伤康复申请。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工伤职工可以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康复机构进行康复。

  工伤职工在认定工伤前已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按照规定支付的医疗费用,在认定工伤后由工伤保险基金按照规定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算。

  第二十二条  工伤职工因医疗条件所限需要转院治疗的,应当由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提出,经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同意;因康复条件所限需要转院康复的,应当由工伤职工、用人单位或者签订服务协议的康复机构提出,经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同意。

  第二十三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康复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应当事先征求同级总工会、有关企业协会的意见。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康复机构名单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四条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职工住院治疗工伤、康复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批准转地级以上市以外门诊治疗、康复及住院治疗、康复的,其在城市间往返一次的交通费用及在转入地所需的市内交通、食宿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按照省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支付。

  第二十五条  职工因工伤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根据医疗终结期确定,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最长不超过二十四个月。

  工伤职工鉴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鉴定伤残等级后仍需治疗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批准,一级至四级伤残,享受伤残津贴和工伤医疗待遇;五级至十级伤残,享受工伤医疗和停工留薪期待遇。

  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进行康复的,工伤职工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康复机构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工伤康复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所在单位未派人护理的,应当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向工伤职工支付护理费。

  第二十六条  工伤职工已经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按照工伤职工生活自理障碍等级支付生活护理费。

  生活护理费以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按月计发,标准为:一级为百分之六十,二级为百分之五十,三级为百分之四十,四级为百分之三十。

  生活护理费每年按照全省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比例同步调整,全省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负增长时不调整。

  第二十七条  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必须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拐杖等辅助器具,或者辅助器具需要维修、更换的,由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康复机构提出意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辅助器具应当限于辅助日常生活及生产劳动之必需,并采用国内市场的普及型产品。工伤职工选择其他型号产品,费用高出普及型的部分,由个人自付。

  第二十八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本人要求退出工作岗位、终止劳动关系的,办理伤残退休手续,享受以下待遇:

  (一)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标准为:一级伤残为二十七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二十五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二十三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二十一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伤残津贴。由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直至本人死亡,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九十,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五,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七十五。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办理伤残退休手续的工伤职工应当按照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按照规定应当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与原单位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伤残津贴每年按照省人民政府的规定进行调整。

  第二十九条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户籍从单位所在地迁回原籍的,其伤残津贴可以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标准每半年发放一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发给六个月的安家补助费。所需交通费、住宿费、行李搬运费和伙食补助费等,由用人单位按照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第三十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标准为:五级伤残为十八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十六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七十,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六十,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第三十一条  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本人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终结工伤保险关系:

  (一)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十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八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五十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四十个月的本人工资。

  第三十二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十三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十一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九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七个月的本人工资。

  七级至十级伤残职工劳动、聘用合同终止或者依法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除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者死亡情形之外,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终结工伤保险关系。补助金标准如下:

  (一)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七级伤残为六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四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二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一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七级伤残为二十五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十五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八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四个月的本人工资。

  第三十三条  计发本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规定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本人工资低于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前本人十二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的,按照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前本人十二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为基数计发。缴费工资不足十二个月的,以实际缴费月数计算本人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平均月缴费工资高于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百分之三百的,按照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三百计算;低于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百分之六十的,按照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六十计算。

  第三十四条  工伤职工工伤复发,确认需要治疗的,享受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和第二十七条规定的工伤待遇。

  第三十五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六个月的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百分之四十,其他亲属每人每月百分之三十,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百分之十。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当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按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规定执行。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二十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供养亲属抚恤金每年按照省人民政府的规定进行调整。

  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被宣告死亡后重新出现的,应当退还已发的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第三十七条  定期领取伤残津贴的人员或者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的供养亲属,应当每年通过领取待遇资格认证,方可继续领取。有关人员丧失领取待遇资格的,应当及时报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因未及时报告导致多发相关待遇费用的,应当及时退还;存在骗取工伤保险待遇情形的,依照本条例第五十七条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八条  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一)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

  (二)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

  (三)拒绝治疗的。

  第三十九条  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承继单位应当承担原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原用人单位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承继单位应当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变更登记。

  企业破产,因分立、合并之外的原因解散,或者终止的,在清算时依法拨付应当由用人单位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费用,清偿欠缴的工伤保险费及其利息和滞纳金。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的,工伤保险责任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

  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使用劳动者的承包方不具备用人单位资格的,由具备用人单位资格的发包方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非法承包建筑工程发生工伤事故,劳动者的工伤待遇应当由分包方或者承包方承担,分包方或者承包方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后有权向发包方追偿。

  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以约定补偿办法。

  第四十一条  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用人单位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可以提出先行支付的申请,经审核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项目中应当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项目。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向用人单位追偿。

  第五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四十二条  工伤保险基金的构成:

  (一)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

  (二)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

  (三)滞纳金;

  (四)财政补贴;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收入。

  第四十三条  工伤保险基金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每年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按照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确定单位缴费费率。

  第四十四条  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承担,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五条  工伤保险基金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实行省级统筹。

  工伤保险基金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建立储备金,用于重大事故的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和基金不敷使用时的调剂。

  第四十六条  工伤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并按照同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利率计息,所得利息全部转入工伤保险基金。

  第四十七条  工伤保险基金用于下列支出项目:

  (一)工伤保险待遇;

  (二)职业康复费用;

  (三)工伤取证费和劳动能力鉴定费;

  (四)工伤预防费。

  前款第二项按照不超过上年度结存的工伤保险基金三分之一的比例,第三项按照不超过上年度工伤保险基金实际收缴总额百分之二的比例,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于每年九月提出下年度的用款支出计划,报同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按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相关程序报批后列入下年度工伤保险基金支出预算,下年度据实列支。

  在保证储备金足额留存和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费用足额支付的前提下,可以按照不超过上年度工伤保险基金实际收缴总额百分之三的比例,安排使用工伤预防费。工伤预防费用的安排使用计划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部门制定,按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相关程序报批后列入下年度工伤保险基金支出预算,下年度据实列支。

  工伤预防费、工伤取证费和劳动能力鉴定费作为专项经费管理使用,专项经费管理使用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将工伤保险基金用于投资运营、兴建或者改建办公场所、发放奖金,或者挪作其他用途。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和审计机关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工伤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等情况进行监督。

  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依法对工伤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情况实施社会监督。

  第四十九条  工会组织依法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工作实行监督。

  第五十条  职工有权监督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及缴费情况。用人单位应当向职工如实通告因工伤亡、参加工伤保险和缴费情况。

  第五十一条  用人单位和职工有权向税务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查询本单位工伤保险缴费和工伤保险待遇支付情况。税务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提供相应的查询、咨询服务。

  第五十二条  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

  (二)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

  (三)用人单位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服的;

  (四)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康复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未履行有关协议或者规定的;

  (五)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或者未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由税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税务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罚。

  第五十五条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或者未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向职工支付费用。

  用人单位按照规定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和滞纳金后,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支付新发生的费用。

  第五十六条  用人单位少报职工工资,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造成工伤职工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降低的,工伤保险待遇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向工伤职工补足。

  第五十七条  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骗取工伤保险待遇,医疗机构、康复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骗取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未按照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提供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资料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其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上级机关应当责令其改正,追回挪用流失款项;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增加或者减免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及其利息或者滞纳金的;

  (二)未按照规定将工伤保险费及其利息或者滞纳金全部存入工伤保险基金专户的;

  (三)挪用工伤保险基金的;

  (四)未按照规定核定各项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或者领取期限的;

  (五)未按照规定上解工伤保险储备金的。

  第六十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无正当理由不受理工伤认定申请,或者弄虚作假将不符合工伤条件的人员认定为工伤职工的;

  (二)未妥善保管申请工伤认定的证据材料,致使有关证据灭失的;

  (三)收受当事人财物的。

  第六十一条  从事劳动能力鉴定的组织或者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提供虚假鉴定意见的;

  (二)提供虚假诊断证明的;

  (三)收受当事人财物的。

  第八章  附  则

  第六十二条  中央、省属和军队驻穗单位适用本条例,工伤保险工作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按照工伤保险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十三条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者已经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适用本条例。

  前款规定的劳动者受聘到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人身伤害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参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支付有关费用。双方对损害赔偿存在争议的,可以依法通过民事诉讼方式解决。

  第六十四条  本条例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在本单位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十二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单位为工伤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不足十二个月的,以实际月数计算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百分之三百的,按照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三百计算;本人工资低于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百分之六十的,按照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六十计算。

  (二)原工资福利待遇,是指工伤职工在本单位受工伤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福利待遇。工伤职工在本单位工作不足十二个月的,以实际月数计算平均工资福利待遇。

  用人单位所在地地级以上市职工月平均工资高于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计算相关工伤保险待遇使用的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按照该地级以上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执行。

  第六十五条  用人单位为职工办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次日起,在规定的缴费周期内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该参保职工发生工伤,由工伤保险基金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第六十六条  本条例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本条例施行前已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尚未完成工伤认定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本条例施行前已完成工伤认定的,本条例施行后发生的工伤保险待遇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市供销社天水市供销社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
  2. 住建局天水市乡村振兴南北两山片区基础设施ppp项目已确定中标社会
  3. 政务大厅市政府政务大厅机关党支部通过陇政钉视频会议系统开展2
  4. 工商局我市政银便民通业务再添新成员
  5. 天水市召开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6. 政务大厅市政府政务大厅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7. 商务局打好整治组合拳绣出文明新风尚
  8. 市场监管局市市场监管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贯彻******重
  9. 市场监管局危急之时显担当众志成城战疫情
  10. 司法局天水市三项举措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
  11. 麦管会无偿献血传递温暖——麦积山大景区管理委员会爱心献血活
  12. 质监局市质监局开展党员干部廉政警示教育
  13. 大东区教育系统幼儿园编外人员招聘面试考试的通知
  14. 国土局市国土资源局党组召开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交流会
  15. 粮食局天水市第一粮库党总支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16. 大数据让政务服务更方便
  17. 王龙强调研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18. 麦积区召开重大项目协调保障工作专题会议
  19. 发改委市发展改革委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学习活动
  20. 政务大厅市政府政务大厅召开肃清王三运流毒和影响专题民主生活会
  21. 粮食局天水市粮食局党委各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22. 前7月新增发电装机8443万千瓦
  23. 麦积区政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暨九届三次主席会议
  24. 民政局​天水市民政局致全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25. 新时代双拥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天水市召开
  26. 供销社多措并举抓落实众志成城绘新篇——市供销社常态化开展包街
  27. 住建局市住建局协调爱心企业向环卫工人捐赠防疫防护用品
  28. 质监局市计量所开展商品包装计量监督专项检查
  29. 农业局天水市获第十届双交会优秀展示奖
  30. 运管局天水市运管局召开城市公共交通行业专项整治动员大会
  31. 开展涉农企业上市专题培训活动
  32. 市中区左小林主持召开三区联席会暨经济工作调度会强调全力以赴拼
  33. 王东红到区创城指挥部调研指导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
  34. 赵虎生带队督查交通卡口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及市场保供工作
  35. 张建杰到麦积区部分学校调研并看望慰问一线教师
  36. 天水市政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37. 司法局摸实情访需求定计划天水市司法局结合教育整顿从实谋划全
  38. 东宝区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助力高质量发展
  39. 周济主持召开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
  40. 秦安县召开垃圾转运站等项目征地工作推进会
  41. 省民进企业家联谊会阳光育才计划资助活动在天水举行
  42. 天水市组织系统学习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
  43. 天水市召开海外侨商天水招商引资推介洽谈会
  44. 公安局天水市公安局举行仪式欢迎2020年甘肃省先进工作者漆天
  45. 卫健委市卫生健康委积极开展复工复产企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项检
  46. 政务大厅天水市人民政府政务大厅组织赴西安兰州武威等地学习考察
  47. 畜牧局天水市渔政站第一轮双随机抽查工作圆满结束
  48. 事务管理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组织开展8月份党员固定日活动
  49. 大东区举办智慧教育建设工作启动大会暨区域智慧教育新生态
  50. 公安局天水市公安局组织参加全省阳光在线直播节目
  51. 沈阳市大东区房产局编外派遣人员招聘公告
  52. 民政局我市出台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53. 环保局市环保局传达学习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54. 雷建新调研犍为县重点山洪沟治理项目和山洪灾害危险区
  55. 孟晓龙督查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
  56. 区委书记李刚深入一线调研疫情防控工作
  57. 工商局市工商局积极开展学习贯彻宪法集中宣传活动
  58. 工商局天水市工商局收听收看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59. 质监局天水市举办行政许可标准化业务培训
  60. 质监局天水市发出首份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建议书
  61. 秦州区收听收看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调度会
  62. 新春祝福王军慰问部分省管垂直单位和企业
  63. 政务大厅市政府政务大厅机关党支部开展12月份主题党日活动
  64.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全市住房公积金归集人数突破十四万
  65. 生态环境局天水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66. 交易中心天水市将实现公共资源交易项目投标保证金全流程自动办理
  67. 大东区召开一府两院2022年上半年工作通报会
  68. 农业园区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参与中科院项目通过验收
  69. 林业局天水市在深圳举办秦州大樱桃上市尝鲜会
  70. 葛店镇分散供养对象2022年8月份一次性生活补贴发放对象名册
  71. 林业局天水市上半年造林绿化工作进展顺利
  72. 食药监局市食药监局召开节会前食药品交叉执法检查部署会
  73. 感受企业文化争做仙境英才
  74. 市中区左小林主持召开岷东片区供水工作专题研究会强调加快项目推进把好
  75. 畜牧局俄罗斯金丝草鱼在我市安家落户
  76. 工信局市工信局市企业家协会致各企业和企业家的倡议书
  77. 农业园区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航天玉米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项目通过验
  78. 粮食局庆阳市粮食局来我市考察交流粮食工作
  79. 县民政局扎实做好救助管理工作
  80. 化学新材料产业园保持定力谋发展争先进位阔步行
  81. 大东区2022年4月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生活补贴
  82. 卫计委秦州区卫计局积极参加庆三八活动
  83. 质监局天水市打造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金字招牌
  84. 住建局市住建局检查组检查麦积区房屋征收工作
  85. 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达36万个
  86. 公安部要求进一步加大爱警暖警工作力度
  87. 秦州区召开全区双减工作推进会
  88. 王新强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和乡村振兴工作
  89. 新春祝福郝文杰节前慰问科技人才
  90. 畜牧兽医局天水市畜牧兽医局和6名个人获得农业农村部表扬
  91. 运管局秦州麦积两区出租车行业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92. 林业局天水市林业局积极开展林木种苗产地检疫工作
  93. 开发区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资产报表上报工作
  94. 法制办天水市政府制定出台2017年立法计划
  95. 胡昱冰强调以时不我待决战决胜之势全力打好创文工作全面攻坚战
  96. 米易县财政局召开2022年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工作推进会
  97. 索鸿宾督查指导甘谷县疫情防控工作
  98. 周济主持召开秦安县委常委会会议
  99. 新春祝福王国先慰问企业科技人才王东明吕毓军
  100. 天水市召开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动员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