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把准乡村振兴脉搏建好新时代美丽随州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8月20日发表  

随州市政府研究室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列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对随州而言,既是一个重大战略,也是一个崭新课题,需要树立新思路、拓展新途径、增进新动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切实建好新时代美丽随州。

  一、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实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州具备四大基础条件,成功探索六种推进模式。

  (一)四大基础条件

  随州市地处南北气候交汇地带,版图面积96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1.05万,共有45个乡镇(办事处)、852个村民委员会。作为炎帝神农故里,随州是中华农耕文明发源地,也是传统农业大市,最雄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2017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粮食总产量、生猪出栏等指标在全省占比均高于GDP在全省占比(如下表)。


2017年随州“三农”相关数据与全省对比情况

  

  一是丰富的物产资源。随州是全国优质大米、优质小麦、优质棉、商品牛基地,2017年粮食总产居全省市州第六位,随县被授予“中国稻米油之乡”。香菇、茶叶、兰草、大蒜、银杏等农副产品品质较高,是中南地区最大的食用菌集散地和出口基地,被誉为中国香菇之乡、中国银杏之乡和中国蕙兰之乡。

  二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全市森林覆盖率49.9%,高于全省8.2个百分点,也远高于全国、全球平均水平,具备引领绿色发展的比较优势。境内共有大小河流466条,水库704座。创建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湖北省环保模范城市,被纳入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三是鲜明的产业特色。随州食用菌、畜禽、优质粮油、木本油料、茶叶等产业持续壮大,被列为省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2017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503.2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36.4%。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28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34家。农产品出口多年稳居全省第一,2017年实现香菇出口6.5亿美元,稳居全国地级市首位;茶叶出口连续4年保持全省首位,2017年出口额占全省的34.2%。

  四是优质的品牌形象。狠抓品牌创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质量安全监管,大力开发“来自炎帝故里的馈赠——随州系列农产品”,创建农业“三品一标”130件,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9个产品获得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创建通过专家组验收。

  (二)六种发展模式

近年来,随州市深入践行******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大力推进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形成六种较为成熟和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实践模式。

  一是特色产业主导型。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把振兴产业贯穿振兴乡村全过程。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如随县三里岗镇吉祥寺村,立足香菇产业,兴办企业22家,工农业总产值达3.2亿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20万元。特别是在产业扶贫行动中,围绕各地产业特色和比较优势,大力发展香菇、油茶、小龙虾、黑土猪等特色产业,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建设,带动近2.6万贫困户、6.5万贫困人口增收。做大做强乡村旅游,积极探索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公司+农户等模式,2017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到500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突破10亿元。如随县万福店农场凤凰山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休闲观光、乡村旅游,2018年成功举办“湖北乡村马拉松”比赛,吸引各地参赛选手4000余名、游客过万人。做大做强农村电商,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积极打造“县级营运中心+镇级服务站+村级服务网点”的三级电商服务平台,全国县域经济农村电商基地初具雏形。目前全市已建成村镇电商服务网点786个,覆盖率80%以上。今年上半年全市电商交易额增长22%,其中农村电商交易额10.11亿元,增长19%。

  二是美丽乡村示范型。坚持“增绿”与“增富”相统一,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努力营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大力实施“厕所革命”,目前已完成一批农户无害化厕所建改和农村公共厕所建设。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随州全域通过全省农村生活垃圾考评验收。大力推进城乡“绿色革命(2016—2020)”,实施“绿满随州”行动造林33.6万亩,68公里随南“百里画廊”、高新区“美丽乡村”示范片基本建成。通过农村资源环境的有力保护和有效开发,打造了一批特色美丽村镇,如长岗镇跻身首批中国特色小镇,淅河镇、洪山镇、长岭镇成为全国千强乡镇,黄木淌村、桃源村分别获评全国美丽宜居村庄、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2018年全省乡村赏花游活动启动仪式在随州举办。

  三是深化改革推动型。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培育农业农村发展动能。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试点示范,截至2017年底全市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分别达到963家、3335家,土地流转面积达90.62万亩,占承包面积45%。深入推进基层供销合作社改革,供销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在全国推广。在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上试点示范,积极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在全省市州率先设立农担公司分支机构,为全市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近1.8亿元;随县作为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市,发放贷款3000万元、居全省前列。

  四是“三乡工程”带动型。大力推动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有效实现农村资源与城市消费、农民增收与市民体验的对接。如随县澴潭镇昱辰农业、随县尚市镇神农丰源农业、广水市陈巷镇三丰集团、随州高新区康华农业、大洪山花果海农业体验园等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民通过“股金+租金+薪金”模式致富增收,分着股金、收着租金、拿着工钱,增收效果显著。如广水市十里办事处观音村,请回的“能人”熊永俊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葡萄、蔬菜种植及淡水鱼、甲鱼生态养殖等产业,形成四个特色种植养殖基地,年实现产值1500多万元,打造出集花卉基地、人文景观、餐饮民宿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品牌,观音村先后荣获全省生态示范村、宜居村庄等称号。 

  五是创业创新试点型。坚持把农村创业创新作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强大动力,健全促进机制,创造良好环境,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如广水市大力推进农村创业创新,成为农业农村部推介的100个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之一。该市通过设立创业创新基金、优化金融担保、搭建“梦想小镇”创业平台和电商创业孵化基地等举措,致力打造互联网+、特色生态种养、三产融合发展的农村双创模式,累计投资4000余万元,撬动社会资金1.5亿元,培育建成农村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8个、园区3个,新增农村创业创新主体700余家、带动就业7000余人。

  六是田园综合利用型。着力建设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探索农旅融合多种模式。目前,全市已发展各类田园综合体500多个,其中规模较大的100多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6个,带动农户约2万人,综合效益达40亿元。如曾都区北郊颐养生态城、广水市以十蔡线为轴线的2万亩田园综合体等。随县大力做好融合文章,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以神农红红酒庄园、抱朴谷养生产业园、唐镇尚市油桃合作社、万和核桃基地、车云山茶场、七尖峰森林公园等景区景点为中心,抓好田园综合体建设,实现“农房变客房、田园变游园、农产品变旅游商品”,带动了农民增收、农村致富。

  二、推进乡村振兴的困难与挑战

  随州市推进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表现为“六难”:

  一是新型主体难壮大。全市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占比不大,覆盖面不宽,且功能较为单一,管理机制有待完善。产业融合度不高,产业链延伸度不长,农产品附加值低,有的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较弱,一些乡村发展项目“小散弱”,有的乡村没有产业项目支撑,农产品加工与文化产业、艺术创意、乡村旅游等结合不够,乡村振兴缺乏后劲。

  二是资金投入难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工程,农村山水林田、路电讯房、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亟需大量资金投入。但市、县级属于“吃饭财政”,即使公共财政以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也难以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同时,对于上级项目支持,往往也存在对接难、落地难、配套难、政策风险大等问题。

  三是资源资产难盘活。因农民宅基地和房屋产权确权滞后、土地“三权”分离还不明晰、农村资产公共交易平台尚未建立等因素,农民“土地变资金”存在障碍,农村资源资产难以进入市场合理流动,导致大量资源闲置。以广水市为例,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该市农村空闲房屋5.3万套,占农房总数的27.2%;全年闲置耕地8.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2.5%;山场闲置23.5万亩,占总面积的13 %;水面闲置5.8万亩,占全部水面面积的3.8%。

  四是人力资源难稳定。当前,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农村青壮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乡村“空心化”问题比较严重,出现了农村土地空心化、人口空心化、产业空心化趋势。年轻人才不愿留在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出现断层断档,虽然每年都在通过招录等方式充实公务员、教师、“三支一扶”等农村基层工作人员,但人员流失较为严重。同时,少数干部思想认识还不够,乡村振兴存在上强下弱的问题。

  五是乡土文化难弘扬。有的地方跟风建设,甚至破坏自然风貌、古民居、古遗址等,致使乡村发展头重脚轻、根基不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整体乡村振兴的水平和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有的地方存在***、迷信、低俗文化等不良风气,为基层乡村治理带来不少难题。有的乡村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不高、管理不健全、服务不精细等问题依然存在,造成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与资源闲置并存的尴尬局面。

  六是环境面貌难改善。虽然通过多年努力,全市农村面貌有了极大改善,但总体上看,由于农民环保意识相对淡薄、“重发展、轻环保”观念还未根本转变,农村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当前农村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叠加,特别是生产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目前37乡镇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还未投入使用;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只有60%;环保基础薄弱,基层环保队伍建设滞后,环境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引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农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如下图),坚持顶层设计、规划先行,科学制定随州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突出特色、从容建设,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民主体、共同行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注重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兜住底线、全面振兴,推动存量贫困人口脱贫,坚决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能千篇一律,要提炼出共性规律,总结出多样路径,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坚持城乡共建、融合发展,推进全国第三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推动城乡产业要素自由流动;坚持财政引导、多元投入,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坚持深化改革、健全机制,推进农村改革,健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深化户籍、医疗和社会保险、就业创业等制度改革,逐步消除政策障碍和制度瓶颈,努力把乡村变成城里人向往、农村人留恋的地方。


  (一)聚焦特色突破,筑牢产业振兴这一根本动力。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好农产品加工特色产业增长极,努力夯实产业支撑。

  一是多产业发展。加快实施“1+3+N”产业布局,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突出一个优势产业,做到“人优我强”。推进香菇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推广“集中制袋、分散出菇”模式。引导企业转型升级,重点支持品源现代日产10万瓶香菇酱、裕国菇业健康系列产品等深加工项目。大力推进国家级香菇生态原产地农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创建国家特色农产品(香菇)优势区,保持香菇出口全国市州第一的优势。夯实三大基础产业,做到“人有我优”。畜禽养殖产业按照“稳猪、扩禽、增牛羊”的思路,发展健康养殖,重点扶持弘大畜牧、五丰生态、都市放牛娃等企业发展壮大。优质粮油产业选准优质稻主推品种,实行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推广“双订单”“双水双绿”生产模式。推进金银丰30万吨面条生产线等粮油项目加快建成投产。茶果菜产业重点要改造提升绿茶产业,打造3个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巩固随州茶叶出口全省市州第一地位;持续推进油茶、兰草、蓝莓、中药材和优质花卉苗木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油桃、葡萄、板栗等优质水果和设施蔬菜。整合木本油料资源,形成全市统一的产业化经营链条。打造“N”个特色品牌,做到“人无我有”。大力发展泡泡青、洪山鸡、吉阳大蒜、马铃薯、小龙虾等地方特色种养品种,扩大种植养殖规模,加快发展广水胭脂红鲜桃、优质葛粉、特色蜂产品等地方品牌。

  二是多业态打造。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接二连三”,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加快培育农产品加工千亿元产业。大力发展农旅一体,充分利用特色农业资源,以农庄经济、园区农业、农业贸易、农家娱乐、民俗节庆等为主要形式,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和田园综合体,建设一批农业主题公园、田园小镇、魅力乡村,努力将随州建成华中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乡村主题5A级景区。大力发展森林康养,立足现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生态公园、自然保护区,积极发展以森林旅游、生态疗养、乡村旅居为核心的新型森林旅游业,重点围绕银杏谷、长寿谷、抱朴谷、颐养生态城等康养项目建设,建成一批功能完善的森林旅游基地。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依托全国农村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行动,推进农产品线上购销无缝对接,有效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积极培育电商经营主体和专业人才,支持12316益农信息社、传崎电商、高新区电商产业园等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全覆盖。

  三是多主体培育。继续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扶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继续实施企业“小进规”“规壮大”“大变强”工程,通过招商引资、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企业上市等途径,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壮大步伐,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年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继续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聚集,构建一批科技水平高、加工能力强、优势企业聚集的现代农产品加工园区,建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化基地、随县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四是多要素发力。现代农业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是“从田野到餐桌”的产业。要着力构建农村产业融合的生产体系,将产业发展由依靠单要素发展转变到依靠资金、技术、管理、企业家等多要素协同发力上来。大力实施“三乡工程”,促进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与农村资源有效对接,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源,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引导“三乡”主体与村集体和农民开展股份、租赁、流转等合作发展,兼顾各方利益,保护农民权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探索适合各地实际的养老康养型、民宿文化型、农事体验型、带领致富型、乡贤治理型、龙头带动型、村企共建型等发展模式。同时,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种植面积;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村水利补短板工程,完成鄂北水资源配置二期工程建设;通过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土地整治等新增的耕地和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五是多品牌打造。实施“炎帝农优品工程”,积极推进农业“三品一标”认证,落实农业“三品一标”、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奖补扶持政策,支持随州香菇、随州泡泡青、洪山鸡、吉阳大蒜等一批地方特色农产品创建全国精品名牌产品,力争到2020年全市农业“三品一标”达到160件以上。做响地方名特产业,把兰草、泡泡青、洪山鸡、吉阳大蒜、箭杆白菜等地方名特产品打造成为“来自炎帝故里的馈赠”佳品。加快品牌整合,引导种类相同、品质相近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使用统一品牌,通过实施“一牌多品”战略,统一品牌、标识等,集中打造具有随州地方特色的公共品牌,促进集体商标品牌与行业骨干企业商标品牌共同发展。强化产地保护,积极推动地方特色农产品申请原产地标记注册保护,创建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重点加大生态原产地绿色农产品保护力度;加强兰花资源保护,巩固随州“中国兰花之乡”地位。狠抓质量监管,加快产业链体系标准制定,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完善投入品和产品监管机制,确保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创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二)聚焦激发活力,提升人才振兴这一重要支撑。人气旺,乡村才有希望。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群体、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训,打造一支坚强有力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一是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施职业农民培训、青年农场主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项目,有效地引导社会资金、社会人才向乡村流动,加快培育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把种养大户、返乡青年等作为重点对象,依托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结合本地特色产业,分层分类设置培育内容,探索开展田间实地教学,让一大批农民实现由身份型向职业型的转变。

  二是着力推进农村创新创业。返乡、下乡、本乡人员共同构成了双创主体。要健全农村双创促进机制,积极号召更多的农民返乡就业,鼓励更多的学生返乡创业,吸引更多的青年投身农业。支持随州职业院校综合利用教育资源,灵活设置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以“一园十基地”建设为契机,鼓励科技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吸引大学生特别是学农大学生到乡村和企业实习实训。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

  三是有效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建立校地、院企合作联动机制,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推动院士(专家)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建设,积极抓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工作,着力提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三)聚焦文化引领,抓住文化振兴这一关键环节。必须重视、挖掘和利用好乡土文化,不断推动乡土文化繁荣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

  一是传播先进文化。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重建乡村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文化建设水平,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添智献力。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针对农村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解读党和政府各项政策措施,凝聚农民群众的精气神。

  二是传承乡土文化。深度挖掘乡土文化,传承弘扬炎帝文化、编钟文化、红色文化等,科学编制古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古树民俗、农业遗迹等,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同时,在乡村特色文化建设中,注重沉积产业和资源优势,留下乡村特色,拒绝千镇一面。推进炎帝神农传说、随州花鼓戏、应山奎面制作技艺等一大批农村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实现活态传承和经济发展双赢,让乡土文化焕发新风采。

  三是建强文化阵地。要发挥各级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鼓励文化资源进村,每个乡镇建设1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每个村建设1个文化活动室、1个文体广场,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继续开展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等文化惠民,着力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补齐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的“精神短板”。同时,大力完善设施配备,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四是推进移风易俗。持续推进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坚持用群众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把老百姓身边的好故事、好榜样讲出来、演出来、唱出来,破除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讲究排场等陈规陋习,让新风尚在广阔乡村生根发芽。

  (四)聚焦宜居宜业,夯实生态振兴这一坚实基础。立足构筑鄂北生态屏障,大力实施“厕所革命”工程、精准灭荒、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随州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的财富。

  一是推进宣传引导,着力提升环保意识。引导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思想教育,积极开展生态环境警示教育系列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发放环保书籍、表演文艺节目等多种形式,逐步在农村普及环境科学知识,促进农民更新观念,不断从自身做起,保护身边环境,形成全民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二是推进精准灭荒,着力扩大绿色版图。全市共有宜林荒山8.68万亩,截至2018年6月已完成精准灭荒面积3.67万亩,占三年总任务的42.26%。要持续巩固“绿满随州”三年建设成果,继续封山育林,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坚持“造管并重”,一方面因地造林,把精准灭荒与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根据不同地理条件,选择不同的造林方式和造林树种;另一方面加强管护,优化补植,确保栽一片、活一片、成一片,实现宜林荒山应绿尽绿,确保高质量完成精准灭荒任务。

  三是推进源头治污,着力改善农村环境。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上,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弃农膜回收利用,提高综合利用效率,走种植加养殖的循环经济之路,努力实现农业生产合理化、生态化、无害化。在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上,建立完善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体系,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重要农产品产地等的环境监测;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防止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坚持执法从严、处罚从重的原则,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四是推进环境整治,着力建设秀美乡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推进村庄绿化、河道净化、卫生洁化,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上,采取“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统筹处理模式,提高垃圾收集覆盖率和集中处理率,对不具备条件的偏远乡镇生活垃圾采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流域环境综合治理,保护村庄现有水源,整治农村河沟池塘污染。加快推进3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尽早发挥效益。推进“厕所革命”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大力提升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重点推进随南“百里画廊”、高新区“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积极创建美丽宜居村镇和旅游名镇名村,建好“荆楚派”特色民居试点,抓好全国传统村落保护。

  (五)聚焦强基固本,强化组织振兴这一有力保障。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的“三农”工作队伍。

  一是健全机制,推动领导力量下沉。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落实市级领导干部联系乡镇、社区、企业、项目,保改革发展稳定的“四联一保”等联系基层制度,市级领导干部定期到联系点调研指导,示范带动县乡领导深入村组开展大走访,找问题、补短板、抓落实。完善县域经济大观摩、乡镇大比武考评体系,把农业农村和基层党建工作作为重要观摩考评内容。

  二是夯实基础,推动党建责任下沉。进一步深化基层党建“整县推进”试点工作,在农村重点实施党建责任压实、支部书记“育管”、组织生活规范、服务群众精准、村级发展“造血”、后进支部转化、问题党员处置、无职党员志愿、标杆支部引领、基本保障夯实等“十大行动”,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对后进村分类施策、驻村帮扶。实施“红色头雁”工程,以2018年村级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全面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派出第一书记。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

  三是整合资源,推动资金要素下沉。积极争取中央、省预算内资金和政策性贷款支持,大力推进乡村生态保护、农林水利、乡村文化旅游等领域的项目建设,为农民生产生活、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基础保障。同时,发挥村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持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四是依法依规,推进有效治理下沉。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治理重心下移,探索村“基层党建+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的治理模式,打造“三民工程”升级版。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加大“七五”普法力度,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提高农民法治素养。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等违法犯罪活动,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和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

  五是创新机制,推动服务资源下沉。以“智慧党建”为目标,整合面向基层的政策措施、惠民资源,将基层党组织动态信息管理、网上村村通、农村网络化管理、金融惠农信息等信息化建设成果,按照“平台共管、资源共建、信息共享”的思路进行整合利用,进一步完善市县镇村“四级互联”便民服务综合平台,实现手机、电脑、电视“三屏互动”,逐步推进服务事项网上办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随州市政府研究室)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2014年鼎城区书法艺术作品展举行
  2. 杨易获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新闻人物荣誉奖
  3. 县人社局召开扫黑除黑培训暨工作推进会议
  4. 鼎城区督查建制村合并工作
  5. 江南城区开展夜间设卡清查行动
  6. 市督查组鼎城督导项目推进年工作
  7. 鼎城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暨全面从严治党集中轮训
  8. 鼎城区人武部慰问一等功军人家属
  9. 区交通运输局拔河比赛掀起全民健身热潮
  10. 朱正权指导区检察院党组2017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
  11. 2012年鼎城区新农合筹资工作正式启动
  12. 王直华督导渐河河长制落实工作
  13. 市领导来鼎城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活动
  14. 常德中院到鼎城法院检查工作
  15. 鼎城区烟花鞭炮企业安全生产现场会举行
  16. 鼎城一中教师教学比武连获国家省级大奖
  17. 鼎城社区用走廊文化促进廉政建设
  18. 常德市二中医院开展八一慰问活动
  19. 鼎城区农机局开展离退休老干部重阳节庆祝活动
  20. 鼎城中心城区现代商贸物流业规划编制完成初稿征求意见
  21. 鼎城区秀美村庄绿色通道建设实施进入快车道
  22. 鼎城区领导督导油茶适时采摘工作
  23. 人社局召开中层干部扫黑除恶工作推进会
  24. 鼎城启动三实信息集中采集专项行动
  25. 杨君参加尧天坪镇民主生活会
  26. 鼎城临澧片市委驻村帮扶贫困村工作交流会
  27. 李友志鼎城调研民办教育工作
  28. 鼎城区召开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约谈会
  29. 鼎城交警开展摩托车专项整治初见成效
  30. 鼎城区林业局获评全省林业站一站式全程代理服务优秀单位
  31. 鼎城区林业局着力打造诚信机关
  32. 鼎城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工作经验全市推广
  33. 朱金平看望慰问市二中医院专家吴忠文
  34. 鼎城区老科协指导农业局分会工作
  35. 督查组督查农村环境卫生工作
  36. 鼎城区司法局完善司法所阵地建设
  37. 国税局道德讲堂感受榜样力量
  38. 鼎广电台举办缘定今生情牵佳人七夕德景园之夜活动
  39. 区人社局技能培训下乡农民生活受益
  40. 区发改局深入十美堂镇开展调研
  41. 杨易调度全区油茶产业发展工作
  42. 鼎城区政协专题学习精神
  43. 我县互联网就业创业信息系统启用
  44. 鼎城区领导韩公渡镇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45. 鼎城区召开2017年归侨侨眷新春工作联系会
  46. 沅澧快速干线举行路基边坡坍塌事故应急演练
  47. 鼎城区召开市七运会鼎城代表团参赛筹备工作会
  48. 全市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流动现场会与会人员参观高新区项目建设
  49. 平凡岗位上的80后老法官
  50. 鼎城区被评为第三批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县
  51. 鼎城区商务局酒管办重拳出击端掉多个制售假酒窝点
  52. 朱金平督导点村脱贫攻坚工作
  53. 区领导督导检查春运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54. 区委办集中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55. 科技局下乡镇指导农村特色产业
  56. 定炳助老基金慰问鼎城区贫困老人
  57. 鼎城消防开展幼稚园生命通道体验活动
  58. 鼎城区卫生监督所迅速出击查处一处非法行医窝点
  59. 鼎城区超级杂交晚稻喜获丰收
  60. 鼎城区科协调研指导市级科普示范社区创建工作
  61. 鼎城2015年度新农合筹资暨一卡通实施工作调度会
  62. 鼎城规范油茶采摘秩序专题调度会
  63. 县人社局启用远程视频***培训工作监管难
  64. 朱晓平十美堂镇调研农业产业化工作
  65. 区人大常委会机关传达贯彻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66. 王直华十美堂镇调研农业产业化工作
  67. 鼎城党员干部第一期集中轮训班结业
  68. 鼎城区全面启动2019年度党报党刊发行工作
  69. 鼎城开展生态公益林宣传活动检查督导
  70. 鼎城区食药监局获评全省食药监管系统先进集体
  71. 妻子玩***惹恼丈夫法官劝解和好如初
  72.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骆琳来鼎城调研
  73. 杨易汇聚高新区全体干职的努力和智慧加快发展
  74. 八旬老汉夜间倒地受伤交警次日查明肇事元凶
  75. 鼎城区召开全区基层老年教育工作促进会
  76. 鼎城区电子政务办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
  77. 鼎城区人民检察院举办道德讲堂传递正能量
  78. 区科协八一节走访慰问伤残军人
  79. 鼎城区安监局举办烟花爆竹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培训
  80. 省市媒体鼎城采访政务中心优质便民服务工作
  81. 鼎城美术家协会即将落户新家
  82. 鼎城首届体育运动会羽毛球区直单位组男双区直领导组男单预赛举行
  83. 我县从源头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84. 杨易检查点村脱贫迎检工作
  85. 朱金平调度春节前交通运输保障工作
  86. 区政府办第三党小组开展讲规矩守纪律专题学习讨论
  87. 鼎城区领导调研食药监局工作
  88. 朱金平督导土地违法用地整改工作
  89. 鼎城区举办新任村级计生专干培训班
  90. 流光溢彩最江南——江南城区亮化工程组图
  91. 鼎城交警积极备战民警执法资格考试
  92. 展示新形象迎来新起点鼎城区城管局集体换装
  93. 区领导检查郭家铺街道安全生产工作
  94. 货车司机上午交通肇事逃逸下午落网
  95. 鼎城督办乡镇兽药GSP达标管理
  96. 鼎城区7所乡镇敬老院获星级管理敬老院称号
  97. 鼎城区总工会慰问三改四化施工人员
  98. 鼎城区林业局召开党委专题民主生活会
  99. 区农机局开展离退休老干部重阳节庆祝活动
  100. 鼎城各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会议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