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党政代表团在南京学习考察学习借鉴南京先进经验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6月17日,由湖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市委副书记、市长程用文率领的武汉市党政代表团,在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之常等陪同下,在南京市学习考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高质量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借鉴南京的好理念好经验好做法,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交流中,郭元强向南京长期以来给予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对武汉情深似海、厚望如山,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5次考察湖北武汉,带领我们打赢气壮山河的疫情防控武汉保卫战,取得疫后重振决定性成果,对武汉高质量发展寄予殷切期望。当前,武汉正牢记***殷殷嘱托,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努力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当先锋、打头阵,担当主力军,奋力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武汉与南京一水相连、情谊绵长,2020年疫情防控武汉保卫战期间,南京派出高水平医疗队,给我们极大帮助,武汉人民永远铭记于心。近年来,南京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绿色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武汉学习。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抓长江大保护,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全国发展大局。
韩立明对代表团一行来宁考察表示欢迎。她说,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关键时期,武汉市党政代表团来南京考察交流、传经送宝,非常及时,很有意义。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特别是经历疫情洗礼后高质量发展成绩令人瞩目,“大江大湖大武汉”的发展格局更加彰显,“新时代英雄城市”的奋进步伐令人钦佩,抓发展的拼劲、韧劲和闯劲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当前,南京正在深入贯彻******对江苏工作的总要求、总目标、总蓝图,切实扛起省会担当,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引领者,奋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韩立明说,超大特大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动力源和增长极作用越来越明显,武汉和南京作为长江中游和下游的重要节点城市,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都担负着共同的责任使命。特别是在科技创新、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长江生态保护修复、历史文化传承发展、枢纽功能发挥等方面有广阔的协作空间,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上有相似的任务和挑战,希望两市聚焦重点领域深化务实合作,携手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为经济持续回升和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学习考察期间,代表团走进南京江北新区规划展览馆、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学习新区规划建设、产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经验,并走访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美达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团成员纷纷表示,南京澎湃的创新动力和强劲的发展活力,令人印象深刻,以“十年磨一剑”之功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理念经验,让人深受启发。要潜心学习,积极消化吸收,转化为推动武汉各项工作的思路举措,担当作为,奋发进取,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武汉篇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南京市领导杨学鹏、蒋跃建、吴炜、黄辉分别参加有关活动,武汉市领导刘子清、曾晟、张俊勇、杜海洋、汪元程,长江新区管委会主任、新洲区委书记赵利洪等参加学习考察。
感受体会
市委常委、武汉经开区工委书记刘子清:
从供需两端精准发力
在科技创新中做有为政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南京江北新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发展经验,让我们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认知、看到了差距,也激发了新的工作思路。下一步,武汉经开区将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是坚持把创新书写在发展的大旗上。站在新的十字路口,我们将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变“要素驱动”为“创新驱动”,全力“杀出一条血路”,重点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奋力打造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为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作出车谷贡献。
二是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组织作用。学习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先进做法,在科技创新中做有为政府,从创新资源供给和企业技术需求挖掘两端精准发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助力东风公司科技跃迁行动,加快推动华科大军山校区、武汉理工大“三院”等科创平台建设,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
三是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充分发挥武汉经开区数字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围绕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双化”协同,以云为基、以数为翼,加快建设环太子湖数字经济产业园,打造全国领先的“双智”场景应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新的增长点。
市委常委、长江新区党工委书记张俊勇:
学习借鉴江北新区经验做法
推动长江新区高质量发展
江北新区在新旧动能转换、创新要素集聚、生态环境打造、社会治理现代化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长江新区将对标对表,担当作为,争做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干将”、改革创新的“闯将”、攻坚克难的“猛将”,加快打造武汉经济发展新引擎、区域重要增长极,为武汉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全面推进武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区贡献。
一是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学习江北新区产业结构转变的经验,长江新区将培育发展低碳、健康、智造和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加大推进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重大项目引进。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学习江北新区快速集聚创新性资源的经验做法,长江新区将广泛吸引优质创新资源,建立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构建良好创新生态,加快形成以创新为第一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
三是坚持绿色生态发展。学习借鉴江北新区提升生态支撑力的经验做法,长江新区将坚决扛实共抓长江大保护政治责任,加快推进河湖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大力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
四是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学习江北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路的经验做法,长江新区将发挥体制机制创新优势,在做精街道、做强社区、做实网格上下功夫,着力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不断增强新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杜海洋:
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
服务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一天的参观考察,让人印象深刻、深受触动。特别是江北新区成立不到8年,迅速成长为省市高质量发展主引擎。他们坚持自主创新先导、推进地标产业崛起、强化制度集成创新、统筹建设“人民城市”,这些创新举措值得深入研究、借鉴学习。
下一步,东湖高新区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围绕高标准建设武汉新城、加快打造“世界光谷”目标,谋划推进各项工作,奋力创建世界一流领先科技园区。
要进一步转变科技创新思维,服务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十年磨一剑”的战略定力,学习借鉴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集成攻关的先进经验,巩固发扬九峰山实验室、武创院等建设运营模式,创新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机制,构建以“用”为导向的创新平台,培育良好创新生态,加快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要进一步转变产业发展路径,坚持招大引强与本土培育同步发力、源头孵化与链群集聚相向而行,集聚培育高层次人才,实施产业技术研究和前沿领域集成攻关,持续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推动产业向又“高”又“新”攀升。
要进一步转变城市建设模式,坚持“人民城市”理念,以中国式现代化统筹城市规划、生态保护、社会治理各项工作,着力打造山水城、家园城、智慧城,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武汉加快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作出光谷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