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政府工作报告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7月30日发表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2020年,极不平凡、极其艰难、极为难忘。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武汉成为全国抗疫斗争的主战场。******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临武汉视察指导,为我们在危难时刻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提供了根本保证。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带领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和***批示精神,牢记嘱托、拼搏进取,抗疫保卫战、防汛保卫战、疫后复苏保卫战“三战并举”,仗仗打得精彩圆满,夺取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交出了一份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打赢了气吞山河的抗疫大战。面对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干部群众坚决听从******和***号令,坚决扛起主战场责任,不惜一切代价,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全力以赴打好生命救治战;强化联防联控,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阻隔战;始终用心用情,全力以赴打好物资保障战,用3个月左右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决定性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的又一个英雄壮举。刻骨铭心的90多个日日夜夜,一场场艰苦顽强的鏖战,一个个逆行出征的背影,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情景,成为千万武汉人民永志不忘的共同记忆。******盛赞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抵御了世纪罕见的洪水大汛。去年武汉汛期总降雨量历史第一,长江武汉段超警戒水位长达32天,中小河流、湖泊、水库全线超警戒水位。面对雨情急、汛情猛、时间长、跨度大的防汛形势,全市上下严阵以待、严防死守,经受住了八轮强降雨、五次长江洪峰的严峻考验,及时转移安置群众,迅速实现灾后生产恢复,确保了江河不决堤、湖库不溃坝、城市不内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不受损失!

——经受了艰苦卓绝的疫后大考。作为封控时间最长、重启时间最晚、疫情影响最大的城市,在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断崖式下跌40.5%的情况下,坚持稳中求进,做好“六稳”“六保”,搏杀二季度,单季基本打平;冲刺三季度,强势转正;决战四季度,全年好于预期,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城市前十,达到15616.1亿元,同比下降4.7%,较一季度降幅收窄35.8个百分点,稳住了经济基本盘。武汉的疫后重振,成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作为全国抗疫斗争的主战场、全省疫后重振的主支撑,我们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难,以倾城之力艰苦奋战,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全面落实“23245”防控策略,创造性实施“五个百分之百”防控举措。实施最严格的封控管理,3天完成421万户拉网式大排查,1天建起422公里“生命长城”。争分夺秒建院增床,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雷神山医院,大规模改造87家定点医院和32座方舱医院,1个月内新增6.6万张治疗床位、7.4万张隔离床位。千方百计救治患者,上至108岁老人、下至出生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集中开展千万人次核酸大检测,在全国首创混检技术,提高检测效率,检测结果表明“五个没有”,实现从“物理解封”到“心理解封”的巨大跨越。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强化多点触发预警,坚持“人物地”同防,决定性成果不断巩固拓展。自去年5月18日以来,连续8个多月无新发本土病例,武汉已成为最安全的城市!

二是全力推动疫后重振。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千方百计让企业活下去、留下来、发展好。因时因势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用1个多月时间,全市1万多家“四上”企业实现“应复尽复”,1326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全面复工,赶上全国、领跑全省。开工建设武汉城市圈大通道等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70个,建成四环线、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等一批重点工程。固定资产投资从一季度负增长81.6%收窄到全年负增长11.8%。对接落实中央一揽子支持政策,全年减税降费513.7亿元,直达38万家市场主体,为企业提供纾困贷款1018亿元。投放5亿元消费券,推出“惠游湖北·打卡大武汉”系列活动,所有A级景区免费开放,城市“烟火气”加快恢复。危中寻机倒逼转型升级,抓住疫情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线上经济,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占比超过40%,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842户,达到6259户,增长41.7%。武汉经济以强大韧性和蓬勃生机,被誉为疫后重振的“风向标”!

三是全力推进改革开放。坚持以改革优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十必须十不准”,推进“五减五通”,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比例达99.2%,企业开办实现一表申请、一窗发放、一天办结、零收费,市场主体达到141.3万户,增长8.6%。办好《电视问政:每周面对面》,解决了一批影响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坚持以开放增活力。跨境电商综试区快速发展,获批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新一轮试点,新开通国际货运航线6条,开辟海铁联运国际中转新通道,进出口逆势增长10.8%。长江沿岸铁路公司、霍尼韦尔新兴市场总部等35家企业总部、第二总部落户武汉,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9328.6亿元,增长6.7%。浴火重生的武汉,海内外关注度日趋提升,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四是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市8.85万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7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加快补齐,动态新增危房完成改造,农村贫困人口实现饮水安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实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启动建设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0.9%,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4.4%。坚持不懈化解风险,粮食、能源等安全有效保障,政府债务、非法金融活动等风险总体可控。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在望!

五是全力增进民生福祉。优先保障民生支出,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最高位置,特殊之年大力压减公用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76%。坚持就业优先政策,城镇新增就业22.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万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1万人,留汉来汉就业创业大学生突破30万人。强化困难群体兜底保障,发放临时价格补贴4.27亿元、各类社会救助金超过19亿元,城乡居民低保综合提标6.7%。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六连增”,中心城区、新城区失业保险金标准分别提高5.85%、5.88%。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新建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226个、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服务点)321个,养老床位突破10万张。建成棚改房3.4万套。改扩建中小学和公益普惠性幼儿园160所。启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积极稳妥化解疫后综合症,扎实开展“化积案、解民忧、促和谐”活动,强力推进扫黑除恶,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妇女儿童权益得到保障,民族宗教工作成效明显,市民科学素质进一步提升,国防动员深入开展,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大战大考之年,没有出现企业规模性倒闭、没有出现职工规模性失业、没有发生涉疫涉灾规模性上访,实现了民生稳、人心稳、社会稳,成为展现“中国之治”的重要窗口!

人口普查、对口支援、国家安全、消防救援、气象服务等工作扎实推进,民防、仲裁、档案、保密、参事、文史、对台、侨务、慈善、公积金、地方志、机关事务等工作不断加强。

一年来,我们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自觉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及各方面监督,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429件、政协提案709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2件,制定、修改和废止政府规章22部。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淬炼作风本领,政府治理效能得到提升。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回顾过去一年,挑战前所未有,斗争艰苦卓绝,成效好于预期。我们永远铭记,以***同志为核心的***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汇聚了全市人民奋力夺取“双胜利”的磅礴力量。我们永远铭记,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和倾情奉献,充分彰显了华夏大地万众一心、命运与共的家国情怀。我们永远铭记,全市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充分展现了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的坚韧、无畏、大爱和担当。

各位代表!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五年来,我们牢记******四次视察湖北武汉的殷殷嘱托,坚定前行、奋勇拼搏,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这五年,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5万亿元,位居全国城市前列,8个区(开发区)经济总量过千亿元。这五年,创新引领实现新突破。五大产业基地建设全面推进,4个产业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25%,光芯屏端网、汽车制造及服务、生命健康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这五年,民生事业取得新进步。民生投入年均增长13.4%,城镇新增就业106.7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这五年,城市影响力得到新提升。轨道交通“主城成网、新城通线”,快速路“环射成网、循环联通”。河湖水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绿色生态空间不断拓展。在汉投资世界500强企业超过300家,成功举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世界集邮展览,现代化大都市风貌开始显现。

各位代表!五年奋斗,我们无惧风雨,以实干笃定前行,每一步都不容易;五年发展,我们不懈努力,用汗水浇灌收获,每个人都了不起。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汉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向中央在汉单位和各类驻汉机构,向参与武汉建设发展的广大劳动者,向所有关心支持武汉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艰苦卓绝的抗疫保卫战和疫后复苏保卫战中,全国人民舍生忘死、守望相助,“为热干面加油”,这份举国同心的人间大爱,武汉人民将永远感恩!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武汉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企业经营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较大困难;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不高,经济外向度长期偏低;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税源质量、亩均水平有待提升;政策落地不够、融资门槛较高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优化营商环境还需持续用力;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与市民期待还有差距,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的担当精神、创新意识、能力水平还需增强等。我们将正视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发展目标任务

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市政府编制了《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一并提请本次大会审查。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五年。我市虽然遭受百年不遇的疫情冲击,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多年积累的综合优势没有改变,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殷切寄望武汉“一定能够彻底战胜疫情,一定能够浴火重生,一定能够创造新时代更加辉煌的业绩”,为我们增添了强大动力;省委省政府坚决支持武汉做大做强,赋予“一主引领”的重大责任,是对武汉的极大信任;全市人民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得天时、占地利、聚人和,完全有条件、有基础、有能力创造新时代更加辉煌的业绩。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心,主动作为、奋发有为,全力办好自己的事,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今后五年,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目标定位,加快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努力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实现城市能级更加强大、创新动能更加强劲、改革开放更加有力、文化魅力更加彰显、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城市治理更加高效。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

突出高质量发展。推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城市综合实力、经济增长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文化软实力,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突出高品质生活。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让城市更有温度、更有机会、更有品质。

突出高效能治理。强化以人为本、安全为先、建管并重、精细智能,创新治理理念,完善治理格局,提升治理效能,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突出高定位推进。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更好发挥“一主引领”的主引擎作用,努力在“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中体现武汉担当、展现武汉作为。

三、2021年重点工作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新征程开启之年,是***成立100周年,也是武汉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政府工作意义重大。总体要求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视察湖北、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的***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在“稳”的基础上奋力求“进”,在“进”的态势中奋力出“彩”,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发挥“一主引领”的龙头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奋力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新增就业21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把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定在10%,体现了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经济工作部署、发挥“一主引领”作用的使命担当,体现了奋力实现更高质量疫后重振的内在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将按照市委的要求,持续鼓足“主战场”的豪情和拼劲,努力跑出最快速度、争取最好结果,全力以赴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争创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

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发挥科教优势,提高创新策源能力,使创新真正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

打造高端创新平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2%。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共建湖北实验室,推进精密重力测量、高端生物医学成像、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等设施建设,强化脉冲强磁场、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国家光电研究中心等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争创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组建“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建设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努力在光电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制药、医疗器械、新型显示、新材料、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

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实施武汉黄鹤英才计划,打造“青年之城、梦想之城”,引进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青年优秀人才、海外专业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实施“校友回汉”“学子留汉”工程,推动大学校区、产业园区、城市社区“三区”融合发展。探索让各类人才尽展其长的有效机制。着力解决安居、子女教育、医疗、社保等问题,营造暖心安心的良好环境。

完善就地转化机制。深化科技成果“四权”改革,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强化“政产学研用”协同,推动各区(开发区)与高校院所常态化对接协作,支持首单首用,提高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力争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

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发挥“大学之城”创新优势,支持在汉高校“双一流”建设,打造环大学创新创业经济带。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领军企业构建“总部经济+科技创新+技术升级”产业创新联合体,支持高校院所与武汉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融通创新,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推动“双创”向纵深发展,推进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支持举办各类高端科技创新峰会、科技创新文化周和国际学术论坛,推动全球创新资源加速汇聚。

武汉的昨天靠创新“起家”,今天靠创新“成家”,明天还要靠创新“发家”。要把科技自立自强当使命、视创新创造如生命、抓创新发展像拼命,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变成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形态优化升级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聚焦“965”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务实推进支柱产业壮大行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加快产业基础再造,着力补齐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等领域短板,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加快工业技术改造,滚动推进500个以上工业技改项目,促进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产品换代、工艺换新,打造高水平数字车间、智能工厂。加快工业企业培育,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200家。加快提高工业亩产水平,推行“标准地”制度,让传统工业园区“老树发新芽”。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着力培育名家名企名牌,加强质量标准建设,擦亮“武汉造”名片。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务实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行动,依托存储器、航天产业、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大健康五大产业基地,加快发展网络安全、航空航天、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数字创意、氢能等新兴产业,超前布局电磁能、量子科技、超级计算、脑科学和类脑科学、深地深海深空等未来产业。加大院士专家引领高端产业发展力度,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实施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行动。启动“四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大力发展智慧教育、在线办公、在线文娱等新业态新模式,提高产业数字化水平,培育数字产业化新优势。开放数据资源和应用场景,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争创国家卫星互联网应用示范区,办好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

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务实推进现代服务业升级行动,着力发展头部经济、枢纽经济、信创经济,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推动总部经济集聚发展,大力培育引进企业总部和第二总部,提高总部楼宇建设运营水平。深入推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加快引进培育法人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创投风投、产业金融、股权投资、金融科技等创新业态,深化投贷联动试点,强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功能,推进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上市企业倍增计划,用好上交所中部基地、深交所湖北基地等平台,加强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力争新增上市企业10家左右。深化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实施物流降本增效行动,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电子商务、跨境贸易深度融合,力争社会物流总额突破4.1万亿元。大力发展会展经济,进一步提升现有场馆及配套设施能力,推进天河国际会展中心建设,举办展会800场左右。加快建设世界设计之都,拓展工业设计、工程设计等优势行业市场。大力发展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等服务业,打造15分钟社区便民商业生活圈,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三)加快“一主引领”成势见效,发挥“主引擎”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全面落实“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扎实推进“一城一圈一群一带”建设。

做强武汉龙头地位。聚焦“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构建“主城做优、四副做强、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空间发展格局。从微观市场主体、中观产业集群和宏观经济生态三个层面发力,持续提升主城服务能级,加快建设汉口沿江、中央商务区、汉正街、四新国博、武昌滨江、青山滨江、杨春湖等重点区域,推动高端要素和优质产业集聚发展。面向全国拓展功能,面向未来塑造功能,面向基础夯实功能,提升副城综合实力,围绕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网络安全、临空经济、航天航运、未来产业等领域持续用力,推动光谷副城、车谷副城、临空经济区副城、长江新区副城高质量发展。强化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人口、产业、公共服务向新城区梯度转移集聚,拓展国内大循环的经济腹地,培育集聚高端资源要素的强大市场,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引领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突出同城化和交通先行,推进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建设,加快建设武阳高速武汉至鄂州段,开工建设武汉至松滋、武汉至天门高速公路。加强产业协作,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武汉新港建设为抓手,完善联合招商、飞地经济、园区共建、平台共享、人才共用、利益共享等机制,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加强公共服务共享,推动教育、医疗、社保、文化、旅游等同城化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共保,推动建立长江、汉江、梁子湖等跨区域河湖生态协同治理机制。发挥武汉总部经济、研发设计、销售市场等对全省产业发展的服务带动功能,加强武汉城市圈与“襄十随神”“宜荆荆恩”城市群的规划衔接、优势互补和布局优化。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健全市际协商合作机制,举办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会商会,不断拓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广度和深度,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参与长江经济带全流域联动发展,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对接,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港口岸线开发、生态环境保护、长江文化传承等领域交流协作,推动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加快打造长江黄金水道。

“一主引领”是省委赋予武汉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要努力在全省区域发展布局中主动作为、破题开篇、成势见效!

(四)打造新发展格局重要枢纽,不断激发内需潜力和市场活力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筑内外联动新优势。

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城市。推进天河机场扩能升级,加快实施第三跑道、T2航站楼改造等项目,全面启动天河航空城建设。加快通航产业发展。加快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申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推进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发展江海联运、水铁联运、水水直达、沿江捎带多式联运,建成阳逻国际港水铁联运二期,集装箱吞吐量增长10%以上。推进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武汉至合肥段、武汉枢纽直通线等项目建设。完善市域快速交通体系,强化主城和副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施二七路过江通道、光谷长江大桥、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簰洲湾长江大桥(汉南过江通道)、白沙洲公铁大桥、江汉八桥等项目,加快建设“六环二十四射多联”路网,推进智慧交通建设。突破性推进轨道交通建设,推动第四期建设规划调整尽快获批,加快第五期建设规划申报,加快建设11号线东段二期、12号线、19号线等续建工程,开工5号线二期、16号线二期、21号线二期,确保开通5号线、6号线二期、16号线,力争通车总里程435公里。

扩大有效投资。统筹推进380个市级重大项目,新开工600个亿元以上项目。突出工业投资,工业投资占比达到25%以上、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40%以上。突出“两新一重”,扩大基础设施、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公共卫生等项目投资。加大民间投资力度,坚持不懈抓好招商引资,一手抓增量,突出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一手抓存量,支持企业技改扩产、就地扩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9000亿元以上,开发区和新城区引进工业项目投资比重不低于40%。

拓展消费市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规划建设武汉商脉主轴,推进特色步行街建设,推动老街老店回归升级,新开首店、潮店、旗舰店、老字号特色店和社区便利店500家以上,推出100个网红打卡地,鼓励商贸企业和商户入驻电商平台。发展夜间经济,策划“江城八点半”等主题活动,适时组织夜秀、夜游、夜购、夜食、夜读、夜娱等活动。加强消费与节庆会展联动,推出“相约春天赏樱花”“寻访英雄武汉红色记忆”等旅游月,举办文化旅游博览会、大健康博览会、汉交会。补齐农村消费设施短板,推动电商向农村覆盖。鼓励新一轮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促进家电家装家具消费。支持汉口北建设武汉国际贸易城。优化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提升开放水平。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建设全国进出口商品集散分拨中心、中部地区名优产品出口平台。实施外贸主体培育行动,加大外资外企引进力度,新增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企业300家,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进出口总额增长10%。实施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扩容提升行动,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等改革试点,争创国家数字、文化等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数字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提升口岸功能,加强口岸与综合保税区联动发展,申报天河机场保税物流中心,更好发挥中欧(武汉)班列作用,加快建设花山、汉南等开放港区配套设施,推进口岸作业全流程无纸化,实现口岸提速降费。建设国际交往中心,争取多设立领事机构、国际性组织、外国政府贸易代表处,引进更多国际商会协会落户。持续推进中法生态示范城建设,加快打造汉阳龟北片国际文化交往中心。深入实施“友城常青”“家在武汉”工程,加快建设国际社区、国际学校和国际医院,营造“类海外”工作生活环境。实施城市形象塑造推广工程。积极申办国际顶级赛事。

(五)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切实优化营商环境

企业兴则经济兴、武汉兴。要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企业感受评价为衡量,以打造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目标,深化“放管服”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入开展“五减五通”,推进一网通办、一事联办、全城通办、跨市通办。落实企业开办“210”标准,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新增市场主体20万户以上。打造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建立包容审慎监管制度,推进联合“双随机一公开”。实行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健全营商环境投诉、处置、回应机制。

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落实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各项政策,大力推动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做到国企民企一视同仁。健全外商投资促进和保护体系。争创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国家区域性大数据交易中心。

持续推动企业纾困解难。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发挥“汉融通”平台作用,深化中小微企业纳税信用贷“银税互动”,推广银行金融机构线上“301”贷款模式,解决好市场主体首贷、抽贷、断贷、降额等问题。落实减税降费直达快享措施,严格执行国家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坚决杜绝清单外收费。鼓励各类业主降低房租,推出一批低租金的标准化生产经营场所,持续打好政策组合拳,让更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获得实惠、焕发活力。

唯改革者进。要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以深化改革破难局、开新局,勇担全省全面深化改革的“主引擎”!

(六)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彰显现代化大都市风貌

统筹生产生活生态,推动生态文明与生态经济有机结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滨水生态名城。

提升城市生态功能。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巩固提升长江汉江武汉段水质。高水平规划建设“两江四岸”,推进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建设,加快贯通两江岸线。建设百湖生态之城,提升东湖生态绿心品质,继续实施湖泊生态修复保护和综合提升工程,建设一批特色环湖公园。规划建设“湿地花城”,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优化城市风道、水道、绿道和蓝绿空间,推进全域增绿提质,新建绿道100公里、各类公园120个,新增绿地1000公顷,造林绿化2万亩,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抓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保问题的整改,完善河湖长制,推进厂网河湖岸一体化治理。深入开展清源清管清流行动,推进“三湖三河”、东沙湖、汉阳六湖等流域水环境治理,消除劣V类湖泊,持续提升湖泊水质。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强化工地扬尘管控,继续压减煤炭消耗总量,推动大气污染排放物进一步减少。加强重点污染地块治理修复。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加强新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5G网络,基站突破3.5万个,建成移动网、固网“双千兆城市”。实施“万企上云”工程,培育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布局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推广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应急等应用场景,打造城市大脑。推进世界一流城市电网建设,提升供电保障能力。规划建设智能化、立体式停车库。完善自来水、热力、燃气、排水等公用设施网络。科学规划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突出“留改拆建控”并举,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00个,推动景中村、绿中村改造升级,保护修缮历史建筑,推动城市空间品质整体提升。

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强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加快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加强固体废物安全处置和循环利用,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做好碳排放达峰工作,推广清洁能源。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推广绿色建筑,打造绿色工地。发展新能源汽车,鼓励绿色出行。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加大垃圾末端处理力度。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是最靓丽的名片。要穿“新鞋”,走“绿道”,携手建设共同的美丽家园!

(七)提升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

坚持问题导向,着眼市民需求,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加快提高城市治理效能。

打造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样板。完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推进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市区院前急救中心等项目建设,建设武汉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加快打造中心城区10分钟、新城区12分钟医疗急救圈。建立市、区、社区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推进区级疾控中心改扩建,加快建设洪山、蔡甸、江夏、黄陂、新洲三甲医院,加强社区医院建设,大力培养社区全科医生。全面推进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支持和促进中医药创新发展。申报建设武汉生命健康创新发展试验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强化“四方责任”,突出“人物地”同防,发挥发热门诊等哨卡作用,完善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做好新冠疫苗免费接种工作。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推广百步亭、江欣苑、青和居等社区经验,深化党组织领导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联动服务机制。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推进“民呼我应”诉求服务平台整合提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推进电信网络诈骗、“黄赌毒”等专项整治,提升平安武汉建设水平。深化积案化解,扎实做好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加强法律援助,启动实施“八五”普法,推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发展。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注重城市设计,高质量规划标志性区域,加强建筑高度、城市天际线、第五立面、城市色彩等管控,推进“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实施城市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推行“精致环卫”,规范提升广告招牌、占道附属设施,推进控违查违、夜间施工噪音治理,加强背街小巷、铁路沿线、城市进出口道路、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创建一批市容环境示范路。持续推进交通拥堵点治理改造。加快实现“一网统管”,推动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

提高城市安全发展水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开展经济领域风险预警防控,有效管控债务风险,打击非法集资。健全灾害监测预警防控机制。建设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完善防洪排涝抗旱体系,建设“双水源”城市,保障用水安全。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深入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危化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特种设备、消防、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开展城市体检工作,争创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要敬畏城市、善待城市。以系统思维强化整体协同,以全周期管理提升能力水平,以绣花功夫推进精细化管理,打造人性化城市、人文化气息、人情味生活!

(八)打造乡村振兴武汉样板,推动城乡深度融合发展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对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的综合保障,持续抓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一批年收入超50万元、100万元的经济强村。打造“三乡工程”升级版,深化农村产权制度和供销合作社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培育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提高现代都市农业水平。实施精致农业发展十大工程。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大力发展生物育种等产业链,打造汉南现代种业小镇,着力建设“中国种都”。新建高标准农田13万亩,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加快“菜篮子”提质扩容,推进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发展规模养殖,生猪存栏达到125万头、活鱼等淡水产品自给率达到90%。大力发展块状经济,打造“一街一品”“一业一品”,加快都市田园综合体建设,做大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直供直销、农村电商等新模式,建设鲜活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大力开展堤防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面实施“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行动,加快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高水平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带。完善农村保洁机制,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生活污水治理,不断提升城乡医疗废物全收集、全处理水平,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人民群众的美好期盼。要乘势而上,务实而为,打造武汉“富春山居图”!

(九)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让经济总量、财税增量更多转化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生活质量。

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大援企稳岗力度,支持开发新就业岗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统筹做好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退捕渔民等群体就业工作,积极促进残疾人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依法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探索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制度,提高城乡居民低保、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水平。加强退役军人安置和服务保障。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新建、筹集租赁房9.3万套(间)。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租购同权,扩大公积金制度覆盖面。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新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00个、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服务点)300个,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80%,开展适老化和无障碍环境改造。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新增普惠性托育机构15家。

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继续推进中小学和公益普惠性幼儿园新改扩建,新增学位3.4万个以上。启动实施“新中考”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加快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支持引导市属高校特色化、内涵式发展。办好特殊教育、民族教育。扩大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覆盖范围。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

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城市因你而荣”文明实践活动。办好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申办华语青年电影节,规划建设武汉戏曲艺术中心,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打造12分钟文体圈,建设武汉图书馆新馆。提升武昌古城、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琴台中央文化艺术区等重点文化集聚区影响力。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建设空港国际体育中心、武汉全民健身中心二期。举办市第十一届运动会。

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工作。推进援藏援疆、结对共建、民族宗教、保密档案、史志编纂、机关事务等工作。

各位代表!民生幸福是城市最好的环境,是城市的温度,也是城市的软实力。为了更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近期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确定了一批民生实事。我们将增强责任意识,细化分解任务,把实事办好,惠及广大市民!

(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认真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意义重要特殊。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旗帜鲜明讲政治。强化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同志为核心的***保持高度一致。从严从实抓好政府部门党的建设,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践行宗旨为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头。坚守节用裕民,政府机关带头过紧日子,集中财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实事求是,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以人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检验政府工作成效。

依法行政严用权。贯彻***法治思想,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

担当善为抓落实。以“拼”“抢”“实”的作风提升政府执行力,该办的事坚决办,能办的事马上办,难办的事想办法办,以实打实、点对点、硬碰硬的钉钉子精神抓落实。坚持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高标准要求,敢与最高的比,敢与最快的赛,不断提高专业化能力,努力成为行家里手。加强正向激励,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闯过气吞山河的抗疫大战,经历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英雄的武汉浴火重生,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上下同心,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奋力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2023-10-03 21:55:48重新编辑
坪地镇宝山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大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牛角龙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同富裕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碧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竹坑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竹坑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六联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石井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石井村欧姆龙汪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建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沙湖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坪环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龙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飞西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宝山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宝山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宝山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宝山第四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新龙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江岭竹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江岭竹园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沙博村同富裕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江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埔桥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江岭路赤坳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朔城区两个特色农产品荣获第七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产品金奖
  2. 朔城区2019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公告
  3. 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业固废产业发展
  4. 韩文让走访慰问贫困归侨侨眷
  5. 王鑫巡视检查高考工作
  6. 财经观察中国将继续发挥全球经济稳定器作用——国际机构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7. 朔州市西山引黄灌溉管理局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监督举报方式
  8. 市农机中心开展农机普查
  9. 市教育局加强学校春季林草防火
  10. 市住建局强化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11. 武跃飞主持召开朔州城市建设项目招商引资系列指南编制工作会议
  12. 陈耳东就省定考评指标进展情况进行研讨推进
  13. 韩文让参加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视频会议
  14. 朔城区将严查隐形变异四风问题
  15. 高键在朔城区调研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
  16. 全市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推进会召开
  17. 市政府安委会召开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
  18. 张天茂就仁和药店违规燃放烟花爆竹召开约谈会
  19. 小平易乡召开区委巡察乡党委暨下辖行政村党组织工作动员会
  20. 关于做好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本科大学新生资助工作的通知
  21. 魏元平在山阴县应县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22. 市工商局优化环境服务大局
  23. 平鲁区义务教育花开正艳
  24. 朔州市朔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从事(乡镇街道)
  25. 今年我市首条改造道路开工建设
  26. 全市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推进会召开
  27. 雷健坤在开发区调研
  28. 田东主持正大集团国新能源天康农牧三方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29. 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举行2022年春运启动仪式
  30. 韩文让出席急性脑卒中溶栓地图发布会
  31. 王志刚参加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进点会议
  32. 陈耳东调研检查市区两节市场安全
  33. 市委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议
  34. 省委第三督导组来朔督导座谈会召开
  35. 全市召开医改领导组(扩大)会议
  36. 省市场监管局检查组在山阴检查指导
  37. 朔州市国防动员委员会政治动员办公室调研座谈会召开
  38. 任晓峰张韬出席应县联社改制化险工作推进会
  39. 南榆林乡青钟村疫情防控与春耕备耕两不误
  40. 张立新调研包联重点项目
  41. 姜四清在朔城区调研安全生产工作时强调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工作营造安全稳定发展环境
  42. 市工信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会议召开
  43. 怀仁市2019年公开招聘医务人员总成绩公告
  44. 南城街道突出问题导向研究部署村集体发展项目
  45. 全市市场监管工作组会议召开
  46. 推进问题整改回应群众关切姜飞轮调研督办
  47. 市工商局强化网络交易监管
  48. 市应急局三个步骤高标准落实
  49. 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全力保障春节前农民工工资支付
  50. 市公路建养中心干部职工承诺不操办升学宴
  51. 市委宣传部理论进万家清廉怀仁理论宣讲走进市场监管局
  52. 林武主持召开省委第一百次疫情防控专题会暨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姜四清吴秀玲等在朔州分会场参加会议
  53. 全市召开禁毒人民战争三年攻坚战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
  54. 王黎明主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工作汇报会
  55. 韩文让检查中考安全工作
  56. 通山举办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试点工作培训会
  57. 朔州市召开冬季清洁取暖工作专题会议
  58. 韩文让主持召开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推进会
  59. 南城街道办事处五心服务建强志愿服务品牌
  60. 朔州市朔城区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转发山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提高雨露计划
  61. 全市城市燃气安全工作调度会召开
  62. 李海渊在怀仁县督导实践活动后续整改落实工作
  63. 怀仁市人民政府公告
  64. 朔城区畜牧兽医局深入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金点子研讨会
  65. 怀仁市农村乱占耕地问题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对我市农村乱占耕
  66. 朔州市贯彻落实山西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第20号整改任务销号验收报告
  67. 我市公安推出12110短信报警服务
  68. 我市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亮点纷呈
  69. 市教育局六项举措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行动
  70. 朔城交警约谈重点运输企业负责人
  71. 市政府新闻办举办晋北肉类平台2022山西怀仁羔羊肉交易大会新闻发布会
  72. 陈耳东主持召开全市旅游工作推进会
  73. 武跃飞出席城市发展能级和品质提升工作部署会
  74. 张天茂就城中村煤改气工程在朔城区调研
  75. 崇阳1500万尾鱼苗安家青山水库守护生态环境
  76. 朔州市2021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
  77. 张韬在黄水河朔城区段调研
  78. 朔城区妇联开展助力双减家庭教育讲座进校园活动
  79. 朔州市朔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朔城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项目管理实施
  80. 我市举行庆祝第二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暨两会两节安保维稳誓师大会
  81. 怀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年9月怀仁市食品经营许可证发证公告
  82. 云西街道等多部门联动严管非法聚集
  83. 浑源县考察团在朔城区考察煤矿生态修复治理工作
  84. 市人社局优化办理退休养老金年度身份审验手续
  85. 怀仁县新能源公交受到市民青睐
  86. 朔州市成立四个非公快递企业党支部
  87. 省委宣传部调研督导组在朔州市调研督导
  88. 我市收听收看朔州市委疫情防控专题会暨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89. 中央扫黑除恶第2督导组向山西省反馈督导情况
  90. 朔州市大医院2021年公开引进医学高层次人才考核体检考察公告(第七批第八批)
  91. 我市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创业就业
  92. 中共朔州市委召开六届六次全会
  93. 全市陶瓷企业天然气价格协调会暨市政府第二次助企纾困工作专题会召开
  94. 张复明在怀仁县调研教育改革发展工作
  95. 张韬主持召开我市与科大讯飞接洽座谈会
  96. 王加关在市文旅集团调研
  97. 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研究部署主题教育工作
  98. 张立新庞明明深入社区调研基层党建工作
  99. 陈钊会见爱德林智慧能源研究院(山西)有限公司一行
  100. 市委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夯实举措压实责任在疫情防控大考中交出优秀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