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抢抓机遇科学发展为把茂名建成和谐的粤西经济强市而努力奋斗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2月25日发表  

——在***茂名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06年12月12日)

周镇宏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代表中共茂名市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审议。

    中共茂名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是我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茂名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市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谋划部署今后五年的工作,动员和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抢抓机遇,科学发展,继续深入实施“工业立市”、“四大跨越”发展战略,为把茂名建成和谐的粤西经济强市而努力奋斗。

  一、市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2003年市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和省委历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把茂名建设成为粤西经济强市”的目标要求,深入实施“工业立市”、“四大跨越”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和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动力、活力和后劲明显增强,呈现出生机勃发的好局面,谱写了新世纪茂名发展的精彩开篇。

  (一)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迅速掀起新一轮经济发展潮。

  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新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确立发展新战略,谋划发展新格局,增创发展新优势,奋力推动跨越式发展,建设粤西经济强市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

  1.把“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作为结构调整主攻方向,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强劲引擎,主要经济指标连创历史新高。2003—2006年,全市经济发展实现了“四大突破”:GDP突破900亿元,今年预计达到930亿元,4年连上了600亿元—900亿元4个台阶,而且增幅逐年提高(2003年为11.3%,2004年为14.2%,2005年为14.5%,2006年预计为15.5%),这是茂名历史上增长最快、增长期最长的时期。2005年全市GDP排全省地级市第4位,并首次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市”。明年全市经济总量将突破1000亿元大关。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今年预计达到1219亿元,同比增长22%。工业产值增量为同期农业产值增量的6倍多。工业主导作用明显增强,财税收入约70%来自工业领域。税收总收入突破100亿元,今年预计133.31亿元,年均递增21%。财政总收入突破50亿元,今年预计5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20.3%,市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21.6%。初步扭转了茂名长期存在的“高GDP、低财税”局面,在先后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农业大市”税源短缺的严峻形势下,我们胜利地实现了持续增收财税两旺!

  2.把重化工业作为“工业立市”的大龙头、大特色、主旋律,工业结构加速向高级化、重工化演进。出台实施《关于加快重化工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作出倾全市之力打造“三区一线”、“三位一体”重化工业大格局,开创茂名重化工业新阶段,构筑区域性中心城市、特大城市产业支撑体系的重大决策。全市已有各类重化工业企业400多家;全市规模以上轻、重工比从2002年的30.18:69.82演进为19.72:80.28,重化工业比重提高10.46个百分点。

  3.把“以工业化思维办农业”作为“以工促农”、“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效措施,初步建立起农副产品加工体系。全市已拥有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309家,比2002年增加201家,农副产品加工成为全市增长最快的产业领域,传统农业大市正在加速向具有工业化内涵的现代农业强市跨越。水果加工业的崛起,使“果(多)贱伤农”问题大大缓解;罗非鱼加工产业集群的初步形成,使我市成为全国最大的罗非鱼产业基地;大亚木业等林产品加工企业的投产,使全市林业形成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格局。

  4.把重点发展“三大产业集群”作为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的根本途径,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县域经济焕发生机活力,自2005年起,4县(市)GDP均已超过100亿元;6个县(市、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超过市级,有3个县(市)得到省激励型财政政策的奖励。

  5.把“七路并进”作为有效载体,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出台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对茂名新农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以“七路并进”为载体的各项工作正在深入推进,农村面貌正在发生积极变化。

  6.把民营经济作为加快发展的生力军,民营企业呈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势头,地方工业弱小零散状况明显改变。乙烯后加工、高岭土深加工、香精香料、竹器编织、劳保手套等民营产业集群迅速崛起,成为地方经济重要增长点,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彰显。2006年民营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提高到47%;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达到371家,比2002年增加142家;产值亿元以上民营工业企业27家,增加14家;经省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82家,增加***家。有3家企业荣登“广东省首届百强民营企业”金榜。获得省级名牌产品称号22个,著名商标14个。209家民营企业获得自营出口权,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一半,成为我市扩大出口的主力军。

  7.把项目带动作为推进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基本抓手,重点重大项目建设“亮点”迭出,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出台实施“双百”计划,项目规划总投资1060亿元,已完成或接近完成的有114项,其余项目进展顺利。近年全市共有155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开工建设和立项报批,总投资890.63亿元。已有4家“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到茂名投资。同时,高度重视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信宜、电白各有1个产业转移园得到省政府的认定并正式挂牌运作。全市正式签订产业转移合作项目65个,进入产业转移园的在建项目42个。

  8.把狠抓“服务经济”作为增强经济活力、提升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第三产业蓬勃发展。2003—200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6%。其中,旅游产业连续5年保持了20%以上的高增长率,旅游总收入已由前几年全省倒数第二跃居全省地级市第8位。

  9.把贯彻环保“三个一律”作为培育“绿色经济”的有效手段,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市区“环评率”和“三同时”执行率达100%,先后否决能耗高、污染重的项目30多个。2006年重点扶持的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有8家共15个项目。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市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生产生活用水和空气质量良好。全市人均寿命75岁,高于全国71.8岁、全省74.79岁的同一指标。

  10.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实现茂名经济大发展、大跨越的有力支撑,投资硬环境大大改善。共投资40.76亿元,新建、改建等级公路4700.8公里,广湛高速公路茂名段全线贯通,洛湛铁路茂名段于去年开工建设。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5.85亿元,城乡水利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电网、电信建设进一步加强。建成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市区光华南高架桥等一批市政工程。

  (二)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努力构建和谐茂名。

  ——以关注民生营造和谐,多办利民惠民实事。“十项民心工程”顺利推进。“告别泥砖房工程”历时4年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已完成30.4万户,占任务数的91.95%,150多万农民群众喜迁新居。目前,全市农村住宅人均使用面积23.86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9.7平方米,两项指标位居全省各地级市前列。再过一年,我们将豪迈宣布:在1万1千多平方公里的茂名大地上,农民世世代代居住泥砖房的历史宣告结束。我们着力解决农村群众“一保五难”问题成效显著,不断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308.77万人,覆盖率65%。在全省率先减免农业特产税,农村税费改革顺利推进,实现农民税赋零负担。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社会保险面进一步扩大,养老金实现100%按时足额社会化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四年来没有发生影响面大的恶性事故和重大伤亡事故。确保茂名平安是我们的光荣职责!

  ——以加快改革促进和谐,善谋化解矛盾之策。积极应对社会矛盾凸显形势,初步形成预防、疏导、化解社会矛盾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机制。注重从企业改制、城市拆迁、农村征地、行政审批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方面建章立制,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建立健全挂牌督办、领导包案等工作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综合调处机制;以大调解为化解矛盾的“首选方式”和“第一道防线”,涌现出信宜市新宝、合水镇等一批基层创造的好经验、好作法;坚持信访工作“三性”、“两到”、“一下移”,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健全信访工作网络,群众越级到县(市、区)、市和省上访的批次和人数逐年大幅下降。四年来没有发生影响面大的重大群体性事件。促进茂名和谐是我们的神圣使命!

  ——以维护稳定保障和谐,恪守安民职责。构建治安防控长效机制,支持政法机关开展“一二三长效机制工程”和“五张治安防控网络”建设等各项工作;以建设“六好”平安和谐社区为工作重点,全面开展平安市、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创”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采取建立和完善警务区等措施,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突出治安问题。2005年茂名被评为“全省维护社会稳定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市”,“‘粤鹰行动’、‘打黑除恶’先进城市”。维护社会稳定、保证人民安居乐业是我们的“第一责任”!

  (三)坚持“三个文明”、“四大建设”一齐抓,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出台实施关于加强人大、政协工作的意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人事任免权和重大事项决定权;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挥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统战、民族、宗教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侨联等人民团体作用不断强化。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村(居)民自治机制,健全政务、村务、厂务、校务公开和职代会制度。依法治市工作得到加强,“四五”普法任务圆满完成,公民法律素质普遍提高;积极推进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出台实施《茂名市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着力打造冼太文化、石油文化、民俗文化和荔枝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取得实效。新图书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使用。文化体制改革顺利推进,文化和新闻出版市场发展健康有序,舆论引导水平不断提高。广泛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积极实施“先进文化进万村(家)工程”、文化精品工程和“五创”工程,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有200多件各类艺术作品获全省和全国奖项;先后获得“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

  ——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示范性高中建设成为全省、全国先进;高考成绩连续10年稳居全省前三名、连续5年稳居全省第二;信宜教育城被誉为“全国一大奇迹,一大德政工程”。茂名学院加快发展。建设中专成功升格为高职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呈跨越式发展态势,受到上级的肯定和推介。科技工作取得新进步,近几年来我市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新增省级专业镇11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2家,新增高新技术产品43个,2006年全市共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3%,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信息化工作稳步推进。卫生体育事业取得新发展,卫生监督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逐步健全,实现“非典”、人禽流感零病例;竞技体育、群众体育蓬勃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残疾人事业和殡葬改革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四)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思想武装常抓不懈。通过“突出重点、创新形式、搭建平台”等有效途径,扎实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章》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教育。成立“三个代表”研究中心和“茂名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建成“茂名市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果展览馆”。市委中心组的学习被省委检查考核组评为“优秀”。

  ——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显著成效。高标准严要求抓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积极推动一系列“以党心暖民心”活动,把“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要求落到了实处。结合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千支部扶持千农户活动”等为载体,扎实开展以“三个走在前面”为主题的“排头兵实践”等活动,得到省委的充分肯定。

  ——固本强基工程扎实推进。深入实施市委《关于进一步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大力推动固本强基工程和“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活动。水石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总结推广化州创建新型农村党小组的经验,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呈现出新的生机活力,受到中央、省委领导的关注和肯定;全市涌现出官锦初、黄明光、罗传经等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基层先进典型。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社区党建工作取得新进展。

  ——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各级领导班子团结务实;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积极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在县镇换届中,积极推进领导班子配备改革,班子整体功能明显增强。全市政治层面清新,干部群众心齐气顺劲头足,精神状态良好。

  ——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探索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大案要案、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机关作风建设等工作取得实效,较好地发挥了茂名作为中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系点、广东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先行点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联系点的示范作用。

  一个地区的发展道路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共茂名市委在事关茂名新世纪新阶段兴衰成败的战略“紧要处”所作出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是深谋远虑、求真务实的,这几年工作的成效和积累,已经为今后五年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绩的取得,是***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奋力拼搏、真抓实干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社会各界人士群策群力、艰苦创业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驻茂部队、武警官兵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各界人士大力支持的结果,也与历届市委打下的基础分不开。在此,我谨代表中共茂名市第八届委员会,向所有关心、支持茂名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同胞们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主要问题:支撑茂名新一轮发展潮的基础仍然脆弱,还存在不少影响我们加快发展的制约因素;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社会治安和市场经济秩序仍须继续整治;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还有一些薄弱环节;有效化解不和谐因素的任务艰巨;基层组织执政资源严重短缺与执政任务极其繁重的矛盾十分突出,一些基层党政组织管治乏力,应对复杂局面和驾驭大局的能力不强等等。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二、当前的形势和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

  当前,茂名正处于发展定位清晰、发展活力旺盛、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成效显著、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明朗、经济规模迅速扩张的黄金发展期和战略机遇期。同时,茂名也处于面临各种困难、风险和严峻挑战的矛盾凸显期,社会领域出现新矛盾,经济增长受到新制约,社会心理产生新变化,改革攻坚呈现新特点,持续发展面临新风险。在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以时不我待的危机感、紧迫感,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跨越式发展机遇,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以推进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为发展主题,以“工业立市”、“四大跨越”为发展战略,以突出重化工业主旋律为发展特色,以“十个坚定不移”为发展抓手,以共建共享和谐茂名为发展载体,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发展保障,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为把茂名建成和谐的粤西经济强市而努力奋斗!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到2011年,全市GDP达到160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GDP达到2.5万元,年均增长11%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工业化开始向中后期转型;县域经济更有活力,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城乡发展逐步趋于协调;基本建成粤西经济强市。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符合省分配的总量控制目标,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0%,争取建成“全国林业生态市”,耕地占补平衡,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力争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标准。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均受教育年限增加,吃住行条件改善,普遍享有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安全感和幸福感提高。

  ——社会和谐明显进步。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全社会创造活力增强,社会建设管理改善,城乡文明程度、公民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

  ——党的建设明显加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显著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机关作风有较大改进,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三、抢抓机遇,科学发展,加快打造粤西经济强市

  围绕上述奋斗目标,未来五年我们要继续巩固推动茂名新一轮发展潮,加快打造粤西经济强市。

  (一)坚定不移地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推动茂名经济社会在科学发展轨道上快速健康运行。发展始终是第一位的任务、中心的任务、压倒一切的任务,是根本中的根本、大局中的大局。我们要瞄准既定的发展目标,着力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科学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扣发展主题,突出发展主旋律,狠抓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要善于抓住规律、顺势发展,抓住时机、加快发展,抓住特色、协调发展,抓住关键、跨越发展;要善于谋发展之势,鼓发展之劲,求发展之策,解发展之难,务发展之实;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尽心尽力,不负重托;要认真落实“五个统筹”,更加注重发展的人文内涵,更加注重发展的整体协调,更加注重发展的持久永续,推动全市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道路。

  (二)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加快调整经济结构,不断强化工业主导作用,快速扩张经济规模。加速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是“工业立市”、“四大跨越”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也是经济发展必须紧紧抓住的一条主线。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仍然是促进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要进一步牢固树立以工业立市、靠工业富市和强市的战略理念,凸显和强化工业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富民之源的主导作用;要明确工业发展的重点,突出抓好以石化、冶金、电力为支柱的重化工业,以高岭土、油母页岩、南玉矿等为主的矿产品加工业,以水果、蔬菜、林木、药材、海洋生物等为特色的农副产品加工业;要不断强化和落实扶持工业发展的各项措施,继续在优化产业布局、培植发展载体、落实扶持政策、完善体制机制、营造发展环境上下功夫,全力以赴地推进工业的跨越式发展。要在致力于结构不断优化的基础上,采取增加投资、扩大出口、刺激消费等各种有效措施,尽可能延长新一轮发展潮的稳定增长周期,使我市经济总量不断地快速扩张。

  (三)坚定不移地继续突出重化工业主旋律,加快构建“三区一线”、“三位一体”重化工业大格局,开创茂名重化工业新阶段。重化工业是茂名新一轮发展潮的最重要支撑。要继续落实好《关于加快重化工业发展的意见》、《茂名市重化工业发展规划(2005—2020年)》和《茂名市油母页岩发电产业发展规划(2005—2020年)》等文件,继续运用“决策推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三大手段,进一步加快构建和完善“三区一线”、“三位一体”重化工业大格局,全力把茂名打造成为最适宜重化工业发展的大平台,实现最好的发展机遇与最大的发展优势的契合与共振,推进茂名工业跨越式进入重化工业新阶段,构筑区域性中心城市、特大城市产业支撑体系。要一如既往地为做大做强茂名石化倾注最热情的公众关心,投入最周到的社会服务,提供最全面的政府支持。要通过重化工业生产设备巨型化、大容量化和大规模化,实现我市产业结构重型化、高级化和增长方式转变;通过延伸重化工业产业链,把大项目做成大产业,拓展轻工业发展空间,打造“产业后市”;通过大型重化项目所产生的乘数效应,带动我市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建筑市场、原材料市场、劳动就业市场以及各种消费市场。

  (四)坚定不移地狠抓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园区和招商引资,不断增强发展后劲。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就是抓第一要务的理念,把工作思路落实在项目上,把工作精力花在项目上,把工作业绩体现在项目上。要在抓好现有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围绕茂名支柱产业和区域特色优势,按照“新开工一批、续建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报批一批”的要求,进一步加快牵动全局的重大重点项目规划建设。要通过引进消化吸收科技成果、加大技改力度、增加资金扶持、完善挂钩服务制度等有力措施,进一步做大做强重点企业。要进一步加快以茂名石化工业区为龙头的重点工业园区建设,真正把工业园区建成产业集聚的洼地,工业规模快速扩张的主要载体和城市化的重要推进器。要坚持“内源型”与“外源型”双源拓展,“走出去”与“引进来”两轮驱动,突出抓好石化、冶金、电力、港口等项目的招商引资,争取引进更多的上市公司和跨国公司的大型项目,为加快发展源源不断激活、吸聚和注入新的要素和动力。要继续加大交通、通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五)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自主创新和环保工作力度,不断增强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支持体系,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自主创新,形成区域龙头示范、重要产业支撑、骨干企业引领、名牌产品带动的自主创新格局。要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的传统工业化模式,严格按照环保“三个一律”、项目建设与环保设施“三同步”的要求,加强环境治理保护,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六)坚定不移地坚持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提升农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推动传统农业大市向具有工业化内涵的现代农业强市跨越。要继续坚持“三化”联动谋划“三农”,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工业化对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带动功能,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工业化的支撑功能、对农业产业化的扩张功能。要继续致力于以工业化“加工”理念构建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体系,以工业化“车间”理念组织生产,以工业化的“标准”理念构建农业标准及认证体系,以工业化的“工艺”理念推进农艺现代化,以工业化的“工厂”理念发展工厂化农业,以工业化的“品牌”理念提升农产品的市场价值,以工业化市场营销理念构建农产品流通营销体系,以工业化资本运营理念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特别是要突出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这个重点,依托“龙头”企业不断提升农副产品加工体系,促进一流的种植园艺业、发达的养殖业、先进的加工业、完善的服务业的有机结合,努力形成加工业反哺农业、支持农业、带动农业、提升农业的新格局。

  (七)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县域作为“城市之尾、农村之首”,是实现以城带乡的最直接操作平台。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其承上启下、辐射农村的效应。在政策支持上要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和《调整市与县(市、区)财政管理体制试行办法》。在产业布局上要解决好市区经济与县域经济各有侧重、错位互补问题,增强市中心城区、重点产业对各县(市)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增添活力;加快发展专业镇,提升县域产业竞争力。在发展主体上要重点扶持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发展外资经济,放手发展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多种经济成份共同繁荣。在发展重点上要突出各县(市)的优势,健全工业园区配套体系、服务配套体系、核心龙头企业配套体系三大配套体系,“七个围绕”上工业,突出发展特色产业集群、重化工业衍生产业集群、产业转移集群三大产业集群,提高县域工业化水平。在区域合作上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做到主动引进、科学规划、正确引导,逐步消化吸收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支柱产业。

  (八)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改善农村整体面貌。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继续落实市委关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部署,以工业化向农村推进、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为重点,从七个方面整体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提升农业,千方百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以发展县域经济为重要抓手,整体推进“三化”联动;以增收、减负、帮困为主要着力点,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告别泥砖房工程”为突破口,推动“五改”和村容村貌整治;以办好农村教育和提高农民素质为“希望工程”,夯实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基础;以大调解为“首选方式”和“第一道防线”,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以构建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为契机,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法制建设。要认真总结、借鉴“告别泥砖房工程”的成功经验,坚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与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坚持规划先行、项目起步,坚持从一件件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可行的事做起,以做一件成一件取信于民,激发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

  (九)坚定不移地做大城区,搞旺人气,经营城市,构筑四层面城镇化格局,提高城镇化水平。要加快实施全市城镇体系建设规划,打造以茂名市区为中心,以县城为次中心、以中心镇为骨干、以建制镇为基础的四层面城镇化格局,提升城镇化水平。要认真落实新修编的《茂名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5—2020年)》,以建设“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区域中心城市、特大城市”为目标,做大做强美化优化中心城区,提高城市品位。要继续落实《茂名市中心镇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优先加快中心镇建设,辐射带动小城镇建设。要继续落实好《茂名市“经营城市”实施计划》,走以城养城、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城建市场化之路,全面提升城乡基础设施网络化程度、现代化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要加快城市产业和人口集聚,努力提高城区的聚集性、中心性、系统性和集约化程度。

  (十)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服务经济”,大力繁荣第三产业。工业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大力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流通服务业。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运用现代经营方式、服务技术改造和发展壮大交通运输、仓储、批发和零售等传统服务业。要完善流量经济发展的基础平台,加快发展物流园区、物流企业和配送中心等现代物流服务业。要加快发展超市、连锁经营、电子商务、文化产业以及金融、证券、保险、会展、物业管理、房地产、旅馆、饮食、租赁等新兴服务业。要积极扶持市场中介组织,大力发展市场信息、法律、会计、审计、广告、策划、资产评估、投资顾问、融资咨询、技术咨询、管理咨询等中介服务业。要加强城市社区服务业基础建设,搞好以社区服务和综合服务为重点的便民服务中心,推动家政、体育健身、社会安全、老年及儿童服务等行业产业化发展。要在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的基础上,全力打造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逐步实现“旅游旺市”。

  四、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建设,努力构建和谐茂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和重大的现实课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我们一定要把建设和谐社会当作自己崇高的历史使命和紧迫的政治责任,摆在全局和战略位置,切实按照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实施意见》和市委八届十次全会《决议》的部署,继续深入实施《关于加快构建和谐茂名的实施意见》,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营造一方和谐。

  (一)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要把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作为促进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职能,建立健全经济拉动、创业带动、培训促动、公共援助联动推进的就业支撑体系,努力让每一个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城乡居民特别是困难群体都享有就业机会;积极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同时,必须加大社会事业建设力度,努力改变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教育公平,重点推进“教育十大工程”,努力建设教育强市,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要加快发展卫生事业,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大力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要加强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社区和镇综合文化站(室)工程,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和捐助公益性文化事业,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积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大力发展体育事业。要进一步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做好残疾人的教育、就业和康复工作。继续推进殡葬改革。

  (二)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要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按照市委关于加强人大、政协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要反映和维护好所代表群众的利益;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从各个层次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进一步健全村(居)民自治机制,健全政务、村务、厂务、校务公开和职代会制度。要树立法律权威,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公民权利和自由;依法规范政府行为,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形成全体公民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要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发挥律师、公证、调解、仲裁的积极作用。要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保障破产企业工人和下岗工人的生活问题。继续深入实施“十项民心工程”,着力解决“一保五难”问题。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在改善工薪阶层住房问题上的积极作用。

  (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思想道德基础。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根和魂。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负面因素需要和谐文化校正。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培育热爱和平、追求和谐、崇尚和美、祈求和顺的和谐人文精神。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推进“先进文化进万村(家)工程”和“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要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继续大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社区)、文明校园、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和“‘双拥’模范城市”创建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追求和谐、维护和谐的新风尚。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构建和谐茂名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要加快打造茂名文化名城,大力实施《茂名市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狠抓冼太文化、石油文化、民俗文化、荔枝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在新一轮经济发展潮中迅速掀起新一轮文化发展潮。

  (四)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深入研究新时期社会管理规律,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法制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为群众和基层提供方便快捷优质服务。要积极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扎实开展“六好”平安和谐镇(街道)、平安和谐社区(村)建设,推进“五进社区”(群防群治组织进社区、警务进社区、科技监控进社区、法制建设和法律服务进社区、物业管理服务进社区)工程,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要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矛盾调处机制,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继续落实《关于构筑“大调解”工作格局,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意见》,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大调解机制,一以贯之地做好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时有效地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继续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强信访工作,不断完善信访工作网络,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社会稳定。要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继续落实《关于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意见》,健全“三早”(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预警机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正确应对和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切实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点单位的管理和监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继续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意见》,坚持依法严打方针,大力推进“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问题,推进平安茂名建设;继续坚决取缔和打击“***”等***组织和各种非法宗教组织,严防境外宗教组织渗透破坏活动。

  (五)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使全社会的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发展。要进一步增强排头兵意识,大力倡导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和谐创业,努力创造一流业绩。要加强激发社会活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导,营造鼓励人们干事创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帮助人们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最大限度地凝聚发展合力。要进一步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特别是要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合作共事,做好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经济代表人士、新社会阶层的统战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强与港澳台的交流与合作,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进一步做好外事侨务工作。

  五、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办好茂名的事情主体在人,关键在党,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着力解决好一些党员和基层组织存在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先进性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一)突出抓好理论武装,着力提高科学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加强理论学习,是保持政治上清醒坚定的前提。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精神,把人生的价值体现在本职岗位上、工作实践中。要深入系统地学习十六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新理论、新观点,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想问题、定规划、做决策、抓落实,在实现科学发展中促进社会和谐,在构建和谐茂名中实现科学发展。

  (二)突出抓好执政能力建设,着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掌握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领导艺术、领导方式、领导方法,提高谋全局、把方向、管大事的本领,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和科学性。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完善党组织内部议事规则,健全决策制度,完善决策程序,扩大党内民主,严肃党的纪律,认真开展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不断巩固和增进党的团结统一,建设各级和谐班子,以党内团结、领导班子团结增强党的凝聚力,以党内和谐、领导班子和谐带动促进全社会和谐。要不断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和程序,建立和完善科学评价干部品格、能力和政绩的考核标准和考核体系,使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有本事、靠得住”的干部才有所用、劳有所得、功有所奖、廉有所值。要注重在实践中特别是在重大事件和关键时刻锻炼考验各级领导干部,努力提高未雨绸缪、见微知著、举一反三、化解矛盾的本领,提高靠前指挥、科学决策、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和复杂情况的本领,提高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本领。

  (三)突出抓好先进性建设,着力提高固本强基的能力。认真总结、巩固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经验、成果,进一步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要继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从发挥党员作用上保持先进性;深入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从党的基层组织上保持先进性;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从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上保持先进性;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作风形象上保持先进性。特别是要继续抓好“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稳步推广化州创建新型农村党小组的经验;不断推进机关、社区和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党组织建设,扩大固本强基工程的成果。

  (四)突出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着力提高反腐倡廉的能力。坚持反腐倡廉,加强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是关键。要认真贯彻落实《茂名市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办法》,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和抵御社会风险能力。建立健全有利于群众支持参与的反腐败工作机制。规范权力运行方式,重点加强对财政性资金、工程项目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重大决策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等关系公共利益事项的审计监督。严厉查处大案要案,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严肃查处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渎职犯罪,大力治理商业贿赂,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防止因干部腐败和作风不正引发的社会矛盾。要正确对待批评,自觉接受监督,慎独、慎权、慎欲、慎友、慎微,永葆人民公仆的政治本色。

  同志们,回顾过去,我们倍感振奋;展望未来,我们激情满怀。再过5年,***茂名市第九届委员会完成使命之时,茂名将成为粤西经济强市,更加光彩夺目地挺立在南中国海之滨!历史的目光注视着我们,人民的期盼鞭策着我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周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肩负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以更加开阔的眼光,更加昂扬的精神,更加扎实的工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在茂名这块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充满希望的热土上,创造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活,开辟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茂名日报》(2006-12-18  第一版)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甜蜜情人节通城60对新人结婚登记
  2. 沈阳供电首问负责制让服务高效便捷
  3. 扫码乘车将在沈阳两站一场开启试点
  4. 堤口路街道召开创城工作推进会
  5. 黔西南州医疗保障局召开2022年省州飞行检查后续处理调度会
  6. 冯文戈王国先在武山县甘谷县秦安县督导调研经济运行工作和三抓三促行
  7. 强化举措实施精准有力的行动
  8. 县应急管理局召开迎两会保安全集中执法工作部署会
  9. 牛塘镇召开金牛塘活力跃升突破三年行动跨越赶超年动员会
  10. 孛畈镇中心小学开展预防春季传
  11. 随县审计审计移送推动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联动执法改革
  12. 杨福涛会见广日电梯公司客人
  13. 真抓实干谋新篇奋楫扬帆开新局——阆中市人社局召开2023年度工作安排部署会
  14. 我市召开燃气安全工作推进会
  15. 2023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召开接续谱写凉都民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16. 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主席团第四次会议
  17. 庆阳市审计局党组召开2023年度理论学习中心组第4次集体(扩大)学习会
  18. 冬训进行时丨北大街街道举办党支部书记暨党务工作者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班
  19. 全市应急管理宣传工作会议暨安全宣传五进现场推进会在武进召开
  20. 商河县卫健局来我县考察学习妇幼健康改革创新工作
  21. 滨江街关于公开招聘雇员的公告
  22. 凌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巩建波赴沈阳推进凌海市与华润集团项目合作
  23. 区教育局调研组赴北京开展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调研
  24. 全国总工会到我市调研县级工会加强年工作
  25. 荆州市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成效明显
  26. 张爱军许晓雄出席全省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
  27. 杏坛镇南朗村人居环境卫生治理服务项目结果公告
  28. 韩旭调研交通项目建设工作
  29. 最近疫情态势怎么样抗体检测的作用是什么发布会回应了这些问题
  30. 连云区婚姻登记处浪漫迎新人
  31. 市交投集团建好多彩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
  32. 奋战开门红冲刺一季度——水利建设吹响节后复工集结号
  33. 我省为中小企业管理者搭建培训平台
  34. 理思路转作风强服务优环境快发展纪检监察干部进企业亮
  35. 春运气象服务专题(2月13日)
  36. 新设备超便捷智惠易站助力福山城市服务再提升
  37. 天水市消防救援工作会议召开
  38. 长江埠修复水利民生工程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39. 顺城区积极推进营商环境万件清理案件相关工作
  40. 安陆家乡味香飘进央视
  41. 2023年广东体育中考政策调整
  42. 米易县2023年第二期早春蔬菜产销快报
  43. 全县金融支持全面振兴新突破暨2023年金融工作会议召开
  44. 2023年四会市玉器行业开局工作座谈会召开凝心聚力推动四会玉器产业高质量发展
  45. 王礼东指导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班子召开2022年度民主生活会
  46. 临潼区市场监管局强化校园周边监管筑牢安全防线
  47. 2023年01月01批次崂山区用人单位吸纳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公示名单2023年01月01批次崂山区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保及岗位补贴公示名单
  48. 春雷行动2023丨开展药品专项检查nbsp筑牢药品安全防线
  49. 全市首个广宁县政府网站获得适老化无障碍服务国家认证标识
  50.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连云港市海州区发布军民惠促消费双拥实体清单目录
  51. 碑林区统计局念好三字诀开展限上商贸企业年定报培训
  52. 局党组书记局长孙震同志指导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党委2022年度民主生活会并开展作风能力提
  53. 全市组织部长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54. 四会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推进绿美四会生态建设
  55. 吴锦强调以媒体高质量发展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56. 1月四川新增报关单位备案478家同比增长1773
  57.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2023年公开招聘事业单位人员公告
  58. 新居梦刷新进度条普陀一村征收项目加速推进
  59. 张坊镇聚力三农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60. 莱芜家长校外培训全面实行一课一消
  61. 刘子恒调研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62. 关于征集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领先科技成果暨公益成果的通知
  63. 从化区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
  64. 姜格庄街道全力突破金山湾绿建产业园两大片区打造精致滨海风情小镇
  65. 黔西南州2023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征入伍大学毕业生简章
  66. 康泰来主持召开麦积区委常委会会议
  67. ***白银市平川区第九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高启福来进明讲话肖生宝王复文出席
  68. 让人大代表联络站成为代表和选民之间的扎实桥梁
  69. 区建管中心参加省安全生产线上教育培训活动
  70. 棠棣镇整治路域环境扮靓镇村公路
  71. 关于公开遴选2023年度长寿保健金发放管理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管理项目承接机构的公告
  72.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3-06-01 18:56:31
  73. 双珠辉映锡港携手情深谊长
  74. 两项河道(段)建设工程获评省级示范
  75. 六盘水以DRG改革统筹推进分级诊疗
  76. 贵阳市委常委会和贵安新区党工委班子召开2022年度民主生活会
  77. 2023年南沙区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首场线下招聘会火热启动
  78. 宣讲进行时市委理论宣讲小分队走进湖北中科铜箔科技有限公司
  79. 抚顺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招聘会火热举办
  80. 荣立军功见证荣誉云梦县集中送出今年首份现役军人13个立功喜报
  81. 京溪党建公园开园千年古道课堂开讲
  82. 凌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全力为企业和企业家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营商环境
  83. 区卫生健康局区公共卫生委员会办公室召开荔湾区全面推进五好街道公共卫生委员会工作会议
  84. 又一处杏林驿站揭牌黄金苑社区打造5分钟中医健康服务圈
  85. 荆州市启动2023年人才引进工作计划引进1***5名
  86. 市委领导班子召开年度民主生活会
  87. 中山市2022年度监理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全科成绩合格人员人员公示
  88.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小组2023年招商引资春季攻势动员培训会
  89. 我县一省级科技项目成功通过验收
  90. 抓项目拼经济谋发展微视频⑧——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91. 随州独臂村医快投票举荐他为新闻人物
  92.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会议
  93. 区十九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九次会议
  94. 黄桂林在六届市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以永远在路上的定力纵深推进全
  95. 晴隆县工科局深入企业开展科技统计年报服务
  96. 2023年一季度靖远县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97. 黄俊霖主持召开区政府二十届第28次常务会议
  98. 云梦警用腰带瞬间变身救命神器
  99. 乔俊杰在中以常州创新园工作推进会要求发挥标志性项目标杆作用铸就中以
  100. 山北街道惠泉社区人大代表接访日倾听民声解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