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深圳市罗湖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82020)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4月24日发表  

解读专栏:解读教育改革三大绝技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深圳市罗湖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8-2020)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各处以上单位,市驻区各单位:

  《深圳市罗湖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8-2020)》已经区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7月23日

  “发展素质教育”的罗湖行动

  ——深圳市罗湖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8-2020)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年10月。

  目 录

  一、指导思想....................................1

  二、总体目标....................................2

  三、基本原则....................................3

  (一)促进公平与提高质量相结合..................3

  (二)整体推动与重点突破相结合..................3

  (三)改革创新与稳中求进相结合..................3

  (四)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4

  四、改革任务....................................4

  (一)资源配置改革..............................4

  项目1:保障学位供给 ...........................4

  项目2:建设“美丽校园”........................5

  项目3:创建“智慧校园”........................6

  项目4:创新教师管理............................8

  (二)队伍建设改革..............................9

  项目5:加强师德师风建设........................9

  项目6:促进教师专业发展........................11

  项目7:打造五支骨干队伍        .....................13

  (三)体制机制改革..............................15

  项目8:实施集团化办学与联盟式发展...............15

  项目9:创新学前教育办学体制.....................16

  项目10:促进民办教育优质特色发展.................17

  项目11:推动职业教育融通发展.....................19

  项目12:实现特殊教育融合发展.....................20

  项目13:推动学校治理结构变革.....................21

  项目14:创新教育督导模式.........................23

  (四)育人模式改革................................24

  项目15: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25

  项目16:构建“一体化”大德育体系.................26

  项目17:加强学校课程建设.........................28

  项目18:全面落实“课堂革命”.....................30

  项目19:扎实推进“四大行动”.....................32

  项目20:大力开展作业创新.........................35

  项目21:深化学生评价改革.........................37

  项目22:做好午餐、午休与课后延时服务.............39

  项目23:规范校外培训行为.........................40

  项目24: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与文化交流...............41

  (五)家庭教育改革..............................42

  项目25:推进“家长终身学习”.....................42

  五、保障措施....................................44

  (一)加强组织领导..............................44

  (二)加大财政投入..............................45

  (三)落实智力支持..............................46

  (四)做好宣传引导..............................47

  (五)开展督导评价..............................47

  为落实十九大报告“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2017年10月),实现区委区政府“打造精品教育”的目标(2016年9月),切实增进罗湖人民福祉,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年7月)、《***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年3月)、《***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年9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年1月)、《深圳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2016年2月)、《***、***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2017年9月),《***、***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8年1月),落实《罗湖区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年6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对广东及深圳工作的***批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法治思想为指引,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扬长发展”的教育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质量导向;聚焦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眼改革的综合化、项目化、责任化;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以更新教育观念、理顺结构体系、释放办学活力、创新培养模式、加强能力建设、推动内涵发展为重点;打造具有罗湖特色的“精品教育”,为把罗湖建设成为精致、精品、精彩城区和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先锋城区做出突出贡献。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罗湖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实现以精致、创新、优质、品牌为特质的“精品教育”目标(见表1)。办好每一所学校,成就每一位师生,惠及每一个家庭,辐射每一片社区。优质学位供给充足,教育公平有效保障;治理结构科学高效,教育活力全面增强;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努力实现每个学生在教师心目中都是好学生,每个教师在学生心目中都是好教师,每所学校在家长心目中都是好学校,大幅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与获得感。形成与罗湖振兴发展、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办出具有深圳特色、全国一流的现代化教育。

  表1:罗湖区“精品教育”内涵结构表

精品教育

重要特质

具体要素

重要特质

具体要素

过程精致

科学、精细的管理

质量优异

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

丰富、精品的课程

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

创新、精准的教学

优质多元的高中教育

多样、精彩的社团

优质融通的职业教育

智慧、精美的校园

优质融合的特殊教育

敬业、精英的教师

优质惠民的社区教育

机制创新

创新的发展模式

品牌凸显

“新素质教育”品牌

创新的办学体制

创新的管理机制

“家庭教育”品牌

创新的督导方式

  三、基本原则

  (一)促进公平与提高质量相结合

  增加教育资源有效供给,提升教育软硬件条件标准化、现代化配置水平,实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教育公平。有效提升办学品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满足育人要求和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二)整体推动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系统设计,综合施策,整体推动,深度改革。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局部突破,开拓创新,实现罗湖教育跨越式发展。

  (三)改革创新与稳中求进相结合

  坚持从罗湖教育现实问题与实际需要出发,坚持按教育规律办教育,坚持改革力度与社会可承受度相协调,在区域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开展一系列结构性改革和原创性探索,整合多方资源,调动各方参与,形成改革合力,坚持稳中求进。

  (四)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

  广泛汲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全力做好区域教育发展顶层设计。积极鼓励基层学校、机关各科室、各下属事业单位结合具体情况大胆试验、自主创新。充分发挥广大校长和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增强教育综合改革的内生动力。

  四、改革任务

  围绕教育的五个供给侧,聚焦资源配置、队伍建设、体制机制、育人模式和家庭教育改革,确定改革目标,厘清改革任务,解决现实问题,推动教育发展。

  (一)资源配置改革

  改革目标: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有满意的学位,让每一所学校都有良好的办学环境、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和优质均衡的师资力量。

  项目1:保障学位供给

  具体目标——

  新建3所中学、3所小学,改扩建29所中小学校,力争所有学校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最新建设标准。保障学位供给,实现小学平均班额45人以内、初中平均班额50人以内。

  实施路径——

  (1)利用城市更新拓展办学空间。抓住城市更新机遇,结合城市更新规划,以街道(片区)为单位,精准编制并落实《罗湖区学校布局与建设专项规划》。按照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高标准新建和改扩建学校。

  (2)加快新改扩建学校进程。针对收地困难的15块法定图则规划教育用地,协调市国土规划部门厘清教育用地权属,有计划、有步骤收回教育用地。采用“大代建”模式,加快学校建设步伐。

  (3)实施“上天入地”工程。充分利用现有政策,采取“一校一案”,向地下和空中拓展学校办学空间,力争每所学校均达到教育部《办法》规定的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场馆面积、实验室、音乐和美术专用教室配备以及学校规模和班额控制等要求。

  (4)置换学校红线内住宅与物业。发挥罗湖区“棚改”精神,加快推进区政府“校内住宅置换三年计划”,保障足够的置换房源。有计划、有步骤终止承租合同,收回学校所有出租的经营性物业,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改善办学条件。

  (责任单位:区发改局、教育局、财政局、住房建设局、规划土地监察局、城市更新局、物业办、建筑工务局、前期办、市规土委罗湖局。完成时间:2020年12月。)

  项目2:建设“美丽校园”

  具体目标——

  实施30所“美丽校园”建设,提高学校美丽指数。建设30所校园文化精品学校,提高学校文化内涵。开展“厕所革命”,实现100%学校厕所改造升级,100%学校成为垃圾分类示范学校。

  实施路径——

  (5)美化校园环境。探索立体绿化样式,提高学校绿化覆盖率。新改扩建学校做到建设一所、美化一所。纳入“美丽校园”建设计划的30个校区,实现校容校貌与空间功能整体“优化升级”,让每一个校园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6)营造育人文化。围绕生态文明、社区融合、学校传统、办学理念、学校特色及师生幸福等主题,优化学校整体布局、形象设计和建筑样式,提升学校文化品味,建设人文、现代、书香、雅致校园,打造一批校园文化精品学校。

  (7)开展“厕所革命”。净化学校环境,制定厕所建设标准,所有学校厕所全面改造。开展垃圾分类实验,力争所有学校都成为垃圾分类示范学校。学校卫生整洁程度得到全面提升。

  (责任单位:区发改局、教育局、财政局、城管局、建筑工务局、前期办。完成时间:2020年8月。)

  项目3:创建“智慧校园”

  具体目标——

  100%学校进行图书馆改造升级,30所学校达到深圳市“智慧校园”标准,100%学校实现无线网络高密覆盖,建成统一的微课数据库和数字化教学与管理平台,构建泛在学习环境。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试点,高标准建设1所未来教育实验学校。

  实施路径——

  (8)校园图书馆(室)整体升级。对所有学校的图书馆(室)进行面向未来的改造升级,建设智能化与人文性兼备、创新性与书香味结合、有利于泛在学习和认知发展的阅读空间与环境。把每一所学校建设成“大图书馆”,为每个班级建设图书柜,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空间建设校园图书角、图书长廊。使图书触手可及,让图书馆(室)成为学生一进来就想静下心来读书的地方。

  (9)教室与功能室整体升级。从空间和技术要素优化教与学环境,将传统教室与实验室进行功能整合,改造成为学科教室和未来教室。加强基于“立德树人”和“关键能力”培养的教育生态建设,加强科技教育设施、琴棋书画教育设施与校园文化一体化建设。提高3D打印、机器人、三模、无人机等STEM和创客教育实验室以及中国文化馆、艺术教室、体育场馆等建设标准。优化学生学习空间,强化学生实践体验。

  (10)信息化应用环境整体升级。加速完成全区所有学校无线网络高密覆盖、物联应用和移动教育管理平台建设,构建校内校外互联互通、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支持泛在学习的新型学校形态。全面开展“智慧校园”建设,30所学校达到深圳市“智慧校园”标准。推进人工智能与教学分析技术应用,建设集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学习全过程观测、学习个性化支持、学业测量与评价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智能化教学管理平台和微课数据库,全面优化教学操作系统,全面开创教育信息化新局面。

  (11)建设未来学校。成立未来教育研究院,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研究。创新办学体制、管理机制与教学模式,开展空间、技术、课程、管理等多维度探索。按照未来学校的装备要求,高标准建设1所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九年一贯制未来教育实验学校。

  (责任单位:区发改局、教育局、科技创新局、数字政府建设管理局、财政局、政府采购中心。完成时间:2020年8月。)

  项目4:创新教师管理

  具体目标——

  每年引进10位以上名优教师,区内名优教师每年至少有10%实行统筹流动,邀请20位以上区外名师在我区中小学校设立工作室,每校均按照要求配备心理健康教师和校医,建立一支稳定优质的民办学校教师队伍。

  实施路径——

  (12)建立师资共享机制。落实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管理与综合保障办法,继续加大力度引进名优教师、名优校长。利用本市丰富的名师资源,在区内若干学校建立外聘专家工作室。建立教师“柔性交流”机制,推动名优教师向相对薄弱学校、民办学校流动。健全教师“区管校聘”制度,加大教师统筹管理力度,探索“名优教师全区共享、薄弱教师系统共担”机制。

  (13)改革教师聘任制度。探索组织人事部门会同教育部门指导、学校自主招考、社会各方监督的教师招聘制度。鼓励学校从社会聘请体育、艺术、科技等各类专业人才担任教练和指导教师。规范和完善学校外教聘任和管理工作。保障每所学校按照要求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探索校医由医院集团及其社康中心委派管理机制。

  (14)优化民办学校教师管理。制定《民办学校教师管理办法》,明确民办学校教师准入条件、工资待遇、课时标准、职称评聘和培训培养工作。提高民办学校教师从教津贴标准,健全学历提升奖励办法。落实公、民办学校教师培训培养、评优表彰同等待遇。建立稳定优质的民办学校教师队伍。

  (15)促进行政干部与教科研人员交流。完善机关干部与学校行政双向挂职制度,加强跟岗学习考核与管理。畅通区教科院教科研人员与学校领导之间的交流任用渠道,加强中层以上领导多岗位锻炼。

  (16)健全考核与评价制度。探索教师积分制管理办法,改革与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建立教育教学及其管理绩效“增值评价”制度,积极探索“增量激励”机制,逐步加大奖励力度,激发校长和教师活力。

  (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教育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局、住房建设局、卫生计生局。完成时间:2020年8月。)

  (二)队伍建设改革

  改革目标: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高素质专业化的现代教师队伍,打造优秀的校长队伍、教研员队伍、名师队伍、班主任队伍和督学队伍。

  项目5: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具体目标——

  开展系列师德教育活动,健全师德激励体系,完善师德考核与管理办法。教师全面熟悉并努力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操守与“四有”教师标准,具有良好的师德形象。

  实施路径——

  (17)强化师德规范与操守。将师德师风建设视为教师队伍建设第一要务,将教师爱生如子视为师德师风建设第一原则。强化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崇教厚德、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廉洁从教等教师职业操守。大力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

  (18)开展师德教育与宣传。加强《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等文件学习与宣传。将师德教育贯穿教师成长全过程,组织开展“师德征文”、“师德论坛”、“师德巡回报告”、“师德演讲比赛”等活动。在“罗湖教育”微信平台设置“铸就师魂”专栏,开展师德案例分析与主题讨论,宣传、展示教师风采与师德风范,引导教师重德养德。

  (19)健全师德激励机制。健全教师荣誉体系,切实发挥“教书育人模范”、“功勋教师”、“年度教师”、“十佳校长”、“师德标兵”、“青年教师标兵”、“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和“十佳民办学校教师”等先进人物评选导向、表彰激励、经验分享与辐射带动作用。每年开展“教师节”系列节庆与表彰活动,营造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激励广大教师奋发有为。

  (20)完善师德管理与考核。学校健全教师师德档案管理,开展“师德评议会”,完善师德量化考核制度,建立教师违反师德、学术不端、教学事故、职称造假、有偿家教等失信惩戒机制,实行师德有效投诉“一票否决制”。加大监管力度,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办诚信学校、做诚信教育、当诚信教师、育诚信学生。

  (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完成时间:2019年8月。)

  项目6: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具体目标——

  努力实现100%教师和校(园)长完成每年72学时继续教育,50周岁以下教师100%有专业发展规划和研究课题。全区拥有不少于3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大幅提升教师学历水平。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实施路径——

  (21)落实继续教育要求。抓好“以校本研修为重点的继续教育工程”,落实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校(园)长每年72学时继续教育要求,健全各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年度计划。打破学科壁垒,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中华文化涵养师德”、教师专业标准学习等全员培训及各种岗位能力培训。建立教研员、名校长、名教师和专家学者为主体的教师培训专家库和创新的培训课程体系,倡导参与式培训模式,提高教师培训实效。邀请国外知名高校或知名专家团队“走进来”,开展封闭式培训,开辟“海培”新途径。打造区域教师培训品牌。

  (22)强化教师梯级培养机制。建立“岗前教师——新手教师——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名教师——特级教师——教育名家(教育家型教师)”成长路径,开展教师“梯级培养”。明确每一层级培养目标、课程大纲、培训方式和评价与管理办法,提高培养实效。建立岗前教师“封闭集训”与“跟岗入职”制度,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办好“罗湖教师发展论坛”,举办“特级教师教学思想研讨会”,扩大名优教师辐射引领效果。

  (23)加强教师发展规划与管理。制订区、校及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加强规划备案管理,建立教师发展专项督导制度。各学校严格执行教师师德考核、继续教育学分及教师专业发展规划落实情况与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及教师资格定期审核密切挂钩制度。

  (24)扎实开展教科研工作。加强校本研修,深入开展集体备课与课例研究,推进“示范科组”建设,落实教、研、训一体化,促进校际教研互动、片区教研联动和区级教研成果分享。加大力度开展区教育规划课题立项研究,探索重点项目课题招标,加强各级各类课题管理,培育一批重点课题,支持申报国家和省、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建设市、区教科研专家工作室。原则上50周岁以下教师做到“人人有小课题、年年做微研究”;每所学校和幼儿园有不少于2项区级以上课题,全区有不少于3项省部级以上课题。

  (25)推进学历提升计划。健全教师学历提升奖励办法,积极探索与高校合作培养模式,大力开展各层次学历提升行动。实现幼儿园教师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85%以上,小学教师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0%以上,初中、高中教师拥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占比分别达25%和35%以上,中小学校级领导拥有研究生或硕士学位占比50%以上,一把手校长拥有博士学位占比10%以上。

  (26)提升教师职业幸福。关心、关注普通一线教师,健全正向激励制度,丰富“尊师卡”服务教师项目,建立教师救助专项基金,关爱教师身心健康,提高教师衣食住行等生活微福利,引导全社会更加尊师重教。倡导终身学习,创造条件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持续开展“万名教师阅读行动”,丰富教师精神生活,消除职业倦怠,提升职业幸福感。

  (责任单位:区教育局、人力资源局。完成时间:2019年8月。)

  项目7:打造五支骨干队伍

  具体目标——

  培养8名以上教育家型校长,建设20个以上名校(园)长工作室。培育5名省级名师、20名市级名师,建设60个各级各类名师工作室。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研员队伍和督学队伍,培养一大批精英班主任。

  实施路径——

  (27)打造教育家型校长队伍。加强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实施“校长领导力提升工程”和“后备校长培养工程”。坚持开展“每周一小时校长学习会”,促进校长专业发展,落实校长职级制改革,全面提升校长形象、气质、修养、风度与境界,培养一批有思想、有情怀、有水平、有担当、能够“与世界对话”的教育家型校长。建立校长学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交流制度;落实校长听课、校领导上课规定。加强校长队伍廉政、勤政建设,开展校长廉政指数、勤政指数测评。

  (28)建设专家型教研员队伍。完善名师兼职教研员机制,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研员队伍。每个学科聘请一位国内外一流的学科教育专家,建立学科顾问指导制度。成立学科教育研究会,开展学科教育重点课题攻关和学科教育一体化研究。加强学科团队建设和教研员专业能力建设,健全教科研人员考评机制。加强对学校教、学、研、训工作指导与服务。

  (29)培育学科专家式名师队伍。创新推进“名师工程”,成立各类名师工作室和特色教师工作室,加强辖区内省、市、区三级名师工作室管理、指导与考核,落实工作室配套经费。健全“一名师一工作室”“一工作室即一培训中心”模式,努力实现“依托一位名师,组建一个工作室,编制一套规划,聚焦一个项目,凝聚一批骨干,开展一些活动,带出一支队伍,建设一批资源,实现一些突破,推动一个学科发展”的目的,发挥名师学科带头人作用。建立名师著作出版资助专项基金,鼓励和支持名师做研究、出成果。开展“实习生顶岗置换研修行动”,支持名师专业发展。

  (30)培养敬业专业的班主任队伍。制定《罗湖区班主任工作规程》,明确班主任任职条件、选拔任用、培训培养、工作指引、基本待遇、过程管理、评价激励等规定。通过社会捐赠,建立“新素质”班主任专项奖励基金。引导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鼓励优秀教师担任“双班主任”,健全助理班主任制度。设置专职德育教研员,加强班主任能力建设,开展班主任技能大赛,组织班主任“暑期夏令营”,提高班主任队伍素质。成立班主任工作研究会,加强名班主任工作室、团队干部工作室建设,发挥名班主任的示范、引领作用。

  (31)建立高水平的督学队伍。在中小学校级领导中择优聘任专职中小学校责任督学,在全市范围内公开遴选专职幼教责任督学,实行责任督学专职化、专业化,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多元化组成的督学队伍。加强督学能力建设,建立督学队伍建设与后备校(园)长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责任单位:区教育局、人力资源局。完成时间:2019年8月。)

  (三)体制机制改革

  改革目标:优化治理结构,激发办学活力,提高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项目8:实施集团化办学与联盟式发展

  具体目标——

  组建6个公办中小学教育集团,2个公办中小学联盟,集团和联盟覆盖50%以上公办中小学校。组建3个幼教集团,7个幼教联盟,覆盖全区100%幼儿园。

  实施路径——

  (32)组建中小学教育集团。充分发挥区内名校和名校长品牌效应与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采取“名校+”、“名校长+”模式,组建2个中学教育集团(翠园教育集团、罗外教育集团)、4个小学教育集团(螺岭教育集团、翠竹教育集团、翠北教育集团、锦田教育集团)。制定集团章程,建立集团发展理事会,配强集团总校班子和集团秘书处,加强集团内教师互派、教研互动、课程共建共享、文化共生共融、成员校自主发展、集团捆绑考核,探索有利于集团各成员校优质均衡、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与保障体系。

  (33)开展***分段教育改革试验。探索初中学校与学区内对口小学组建学校发展联盟,进行“***分段”教改试验。试验小学设置1-5年级,试验初中设置6-9年级。深入开展初、小教育衔接研究,初、小德育一体化研究,初、小课程与教学整体性改革实验研究。盘活初中教育资源,缓解小学学位压力。

  (34)实现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联盟式发展全覆盖。发挥3所公办园和7所优质园的辐射带动作用,成立3个幼教集团、7个幼教发展联盟,每个集团或联盟拥有13-15所幼儿园,实现全区100%幼儿园全覆盖,推动我区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

  (责任单位:区编办、发改局、教育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局。完成时间:2018年8月。)

  项目9:创新学前教育办学体制

  具体目标——

  落实《广东省发展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2017-2020年)》,实行新型公办园改革,增加公办园数量,到2020年公办园占比提高到3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占比保持80%以上,省一级幼儿园占比提高到10%以上。

  实施路径——

  (35)大力推进新型公办园改革。全面落实新建或承办合同到期后收回的政府产权配套幼儿园全部办成新型公办园政策。新型公办园登记为二类事业单位,经费由政府投入,以事定费;人员社会化管理,全员聘任。通过政府投入,保障公益普惠;通过体制创新,激发办园活力。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36)鼓励、引导多元化办园。支持企业办园、集体办园、社会力量创新办园。待省、市学前教育机构分类登记改革实施细则出台以后,鼓励基础较好的民办幼儿园办成营利性幼儿园,高端办园,特色发展,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责任单位:区编办、发改局、教育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局、物业办。完成时间:2020年8月。)

  项目10:促进民办教育优质特色发展

  具体目标——

  完成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分类扶持、分类发展。支持多元办学,推动创办1-2所高端国际(化)学校。完成50%以上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转型升级,打造6-8所品牌民办学校,实现3所民办高中特色办学。

  实施路径——

  (37)落实分类管理政策。制定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制度,建立平稳过渡与退出机制,加强分类管理与分类指导。加大政府投入,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非营利性),完善扶持政策,做到像公办学校一样支持、一样监管、一样规范。对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非营利性民办学校,通过量化指标考评,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完善公共财政补贴、购买服务和“以奖代补”激励制度。对于营利性民办学校,发挥体制机制优势,积极探索项目支持、政策试点、资金导向等形式,促进多样化、优质化、国际化发展,建设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端民办学校。

  (38)探索多元主体办学。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多主体多形式举办民办学校。支持社会力量以协议托管等形式,在不改变所有制和明确各方责权利的前提下,参与公办学校办学。探索举办非义务教育阶段混合所有制民办学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加强办学监管,健全民办学校资产财务管理与监督机制,规范民办学校会计核算制度。健全第三方审计制度,推动内部审计全覆盖,完善民办学校年度预算、决算报告报备制度。建立民办学校信息公开制度,推进依法办学、阳光办学。

  (39)推动民办学校转型升级与特色发展。动员和引导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转型为纯小学建制学校,缓解全区小学学位紧张压力,遏制民办初中低端化办学倾向,提升初中教育教学质量。鼓励、支持3所民办高中特色发展,打造一校一特色。进一步健全公民办学校“一对一”联合发展机制,通过制度要求、资金支持、过程管理、定期考核等手段,加大帮扶力度,提高帮扶实效,打造6-8所品牌民办学校。办好港人子弟学校,为港籍儿童提供优质教育服务。

  (责任单位:区发改局、教育局、财政局、审计局。完成时间:2020年8月。)

  项目11:推动职业教育融通发展

  具体目标——

  坚持市场导向,优化专业设置,办好行知职业技术学校,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实现特色办学,提升国际化水平。促进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和社会培训“四位一体”协调发展。

  实施路径——

  (40)探索新型职教模式。建立职教中心,与行知职业技术学校合署办公、办学,探索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和社会培训“四位一体”职业教育新模式。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教育阶段职业意识渗透与职业生涯教育。

  (41)创新职教办学体制。加大政策与资金支持力度,结合罗湖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行业指导和企业主体作用,探索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体制机制。确立行知职业技术学校的龙头专业与特色方向,优化专业设置,实现供需有效对接,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

  (42)推动职教融通发展。一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课程、学分、学籍以及师资融通;二是中职与国内外高职融通;三是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融通;四是职业学校与企业融通;五是职业学校专、兼职教师融通;六是中职毕业生升学与就业融通;七是中职招生考试与免试入学融通;八是中职生在校学习与实训实习融通;九是中职招生与企业招工融通;十是中职招生免费入学与“以奖代补”融通。

  (43)深化职教课程教学改革。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全面发展,弘扬工匠精神。依托高层次专业智库、优质企业技术、设备和人力资源,建设基于岗位任务和职业能力的课程,系统化构建横向衔接(双证融通)与纵向贯通(中职、高职、本科)的课程体系。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引进企业全职和兼职师资,打造双师型教学队伍。深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加强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和岗位任务导向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和职业生涯准备,提高学业质量水平。

  (责任单位:区发改局、经济促进局、教育局、科技创新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局、投资推广局。完成时间:2020年8月。)

  项目12:实现特殊教育融合发展

  具体目标——

  建设1所“一校两部”融合式特殊教育学校,成立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落实随班就读政策,确保100%残障学生接受适合的特殊教育。

  实施路径——

  (44)健全特殊教育发展机制。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和远程教育为补充,全面推进特殊教育融合发展。建立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特殊教育发展机制。

  (45)支持普通学校开展融合教育。加大力度支持普通学校接收随班就读残障学生,建设“资源教室”,配备“资源教师”,开展融合教育。对普通学校承担随班就读教学管理任务的教师,在绩效工资分配上给予倾斜,为送教***的教师提供必要的工作和交通补助。

  (46)建设融合式特殊教育学校。加快星园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采取“一校两部”的方式,设置特教部(含幼教分部)和普教部(小班化办学),实现普、特融合。通过普教部,加快残障儿童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进程,促进残障儿童健康发展;通过特教部,培养普通儿童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悲悯情怀与责任担当。

  (47)规范特殊教育管理。促进医教结合,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加强残障儿童教育、心理、康复、社会工作等方面人员的配备与合作。成立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提高残障学生评估鉴定、入学安置、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的有效性。逐一核实未入学适龄残障儿童少年数据,做好教育安置,加强残障学生学籍管理。

  (责任单位:区发改局、教育局、民政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局、卫生计生局、建筑工务局、残联。完成时间:2020年8月。)

  项目13:推动学校治理结构变革

  具体目标——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现100%学校有章程、有规划;精简、整合学校内设机构;推动学校扁平化管理,下移管理重心,提高管理效能。

  实施路径——

  (48)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健全一校一章程、一校一规划、一校一法律顾问。落实学校依法办学、自主办学、民主办学和家长及社会参与办学。落实学校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以校长为核心的校长会和校务委员会民主决策机制。切实加强学校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工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落实教代会制度。成立学校学术委员会、教师委员会、学生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充分发挥其决策咨询作用。实现决策民主化,完善任期责任制,加强目标管理,落实履职承诺。

  (49)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精简、整合中层职能部门,强化工作督查、督导。探索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成立综合服务中心、课程发展中心、学生指导中心和督查督导中心,实现决策、执行、监督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促进。综合服务中心负责综合服务工作,承担学校党建、办文办会、对外交流、学校发展研究、档案管理、人资财务、后勤服务、资产管理、安全管理、妇女与工会工作等。课程发展中心负责与教师相关的业务工作,承担课程改革、教学管理、教师评价、教师发展、教研科研、教育技术应用工作等。学生指导中心负责与学生成长相关的工作,承担招生与学籍管理、学生活动管理与团队工作、学生健康促进、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班主任工作指导、家庭教育指导与家校合育工作、学生评价工作等。督查督导中心则履行学校工作督查、督导职能,承担学校发展督导、教师发展督导、学生发展督导、教育质量监测及其他督查、督导事务,编撰学校发展年度报告。督查督导中心主任由校级领导兼任,成员由学术委员会、教师委员会、学生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及综合服务中心、课程发展中心和学生指导中心相关人员组成,专、兼职结合。

  (50)实行扁平化管理。强化年级管理职能,实行管理重心下移,建立校级领导分工负责年级工作和挂点指导学科组工作制度。健全教育教学及其管理队伍大、小循环机制,全面、全程规划年级教育教学工作,实现各年级各学科课程与教学一体化推进。

  (责任单位:区教育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局。完成时间:2019年8月。)

  项目14:创新教育督导模式

  具体目标——

  落实管办评分离,实现督政、督学与质量监测“三位一体”,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区”,通过“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复评。

  实施路径——

  (51)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正确处理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做到政府宏观管教育、学校专心办教育、社会参与评教育。强化行政服务意识,减少对学校的行政审批和直接干预,更多运用法规政策、规划标准、公共财政、信息服务等手段引导和支持学校发展。

  (52)强化教育督导职能。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区教育督导室内设督政办、督学办和综合办。加强督政、督学与质量监测“三位一体”,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立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例会制度,健全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和限期整改制度。

  (53)创新教育督导方式。深入推进督学责任区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建立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挂点督学责任区机制。充分发挥督学在规范办学行为、发展素质教育、保障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过程中的监督与指导作用。实现中小幼专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提高教育督导工作效能。

  (54)完善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制度。成立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建设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信息化平台,构建大数据支持下的中小幼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积极组织“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逐步改革与完善区内“抽样性质量检测”组织方式。全面开展学前教育结构性与过程性质量监测。每学年开展一次学校、校长、教师满意度调查与中小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健全满意度调查和评价结果与校长、教师年度考核及绩效工资挂钩制度。

  (55)教育督导助推教育发展。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制度,推动民办教育健康优质发展。加强学前教育督导,促进低端幼儿园规范化发展、普惠幼儿园优质化发展、高端幼儿园品牌化发展。积极申报“国家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区”,积极准备“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复评工作,积极做好“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迎评工作,积极开展区域教育发展中心工作、重点工作专项督导,做好深圳市办学水平评估工作。

  (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完成时间:2019年8月。)

  (四)育人模式改革

  改革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新素质教育”,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的四个践行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培养能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四个关键能力——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发展能丰盈人生、奠基未来的综合素养——阅读素养、运动素养、语言素养、艺术素养、生活素养和全球素养。

  项目15: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

  具体目标——

  遵循生本理念,建设和谐师生关系,努力实现98%的学生喜欢自己的老师,98%的学生喜欢自己的学校,90%的学生喜欢上老师的课。

  实施路径——

  (56)尊重、关心和信任学生。强化“以生为本”理念,建设“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信任”的师生文化。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切实关心、真心理解、高度尊重、充分信任、真正欣赏、全面依靠每一个学生,构建亦师亦友、民主平等、相互信赖、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

  (57)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坚持“上学生喜欢的课,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兴趣爱好,鼓励学生特长发展,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和富于支持的学习氛围。把学校和课堂变成一个令学生激动、让学生向往的地方;让教师成为学生最亲近、最信赖的朋友。

  (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完成时间:2018年8月。)

  项目16:构建“一体化”大德育体系

  具体目标——

  落实学校德育目标,100%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德育课程,100%教师具有强烈的德育责任意识,100%课堂有明确的德育目标。建设1门以上地方精品德育课程,50门以上学校精品德育课程。

  实施路径——

  (58)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中小幼一体化、校内外相融合的大德育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课堂教学、学校管理、社会实践及家庭教育全过程,切实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合格公民。

  (59)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编写中华文化系列读物,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

  (60)健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机制。建立教育、文化宣传、共青团、妇联、公检法司等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定期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加强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文明礼貌、文明出行、文明守纪、文明卫生等系列文明创建活动,培养文明的文化人。

  (61)提高学校德育实效。配强德育队伍,厘清德育目标,明确德育主题,建设德育课程,整合德育资源,规划德育活动(包括社团活动、节庆活动、公益活动、模拟活动及综合实践活动等),加强德育管理,创新德育评价。开发系列电影德育课程,建立若干德育实践基地,开展安全教育、法治教育、禁毒教育、励志教育、公民素养教育等系列德育专题教育活动。做到每个专题教育有合作单位、有地方教材、有活动平台、有显著成果。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全域育人。

  (6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开展各种压力应对体验等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成科学有效、力量整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体系,形成能覆盖每一位师生的全员育人与全员自育局面。制定“反校园暴力”预防措施,关注校园欺凌现象,有效应对和处理校园欺凌事件。做好心理疏导,让每一位师生在积极平和的心态中共同成长。

  (63)开展中小学生涯教育。制定中小学生涯教育指导意见,建设生涯教育教师队伍,开发生涯教育地方课程,组织生涯教育体验活动。构建小学、初中、高中有机衔接,内容涵盖自我认识、社会理解、生涯规划三个主题的生涯教育地方教材体系。小学阶段通过观察、模仿、游戏体验等活动开展生涯启蒙教育,初中阶段通过高中开放日、职业体验日等活动开展生涯探索教育,普通高中阶段通过志愿服务、研究性学习等活动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中等职业学校通过技能实训、职业体验等活动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增强中小学生生涯规划意识与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终身发展。

  (***)推进家校合力育人。家校共同努力、密切合作,携手立德、合力树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在家庭中落实、在生活中践行。健全家长开放日制度、家长会制度、家访制度和“优秀家长”评议制度,完善家校合作机制,厘清合力育人目标,促进家校沟通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家委会和家委联合会作用,完善家长义工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家长在学校安全管理、活动组织、午餐午休和课后延时服务及对外交流等诸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办好家长学校,开发“家长教育家长”课程,分享家庭教育成功经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质量观,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和水平。

  (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教育局、罗湖公安分局、司法局、文化体育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团区委、妇联。完成时间:2019年8月。)

  项目17:加强学校课程建设

  具体目标——

  100%学校构建具有学校个性特色的课程图谱;100%学校组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打造200门学校精品课程,推动高中课程与考试评价改革。

  实施路径——

  (65)构建学校课程图谱。学校以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为基点,以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能力和综合素养为指向,有逻辑地构建适合本校校情的课程图谱,开展富有特色的学校课程建设。着力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地方课程系列化设置,校本课程多样化开发,年级课程特色化建设,班级课程个性化安排(见表2)。在小学阶段探索“上午落实学科课程,下午实施四大行动”课程模式。

  表2:罗湖区中小学校课程结构比例参考表

学校

课程图谱

基础课程

拓展课程

特色课程

义教

高中

义教

高中

义教

高中

70%

60%

20%

30%

10%

10%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地方课程系列化设置





校本课程多样化开发



年级课程特色化建设





班级课程个性化安排





学校课程横向统整、纵向贯通

  (66)国家课程校本行动。国家课程代表国家意志,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必须刚性执行、重点落实。学校以学科组、备课组为单位深入研究国家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及配套资源,围绕各学科核心素养,做好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和校本化实施,补充、拓展、加工、深化、调整、重组课程内容,创新设计教学方案,实现国家课程价值最大化。试点推行小学低段全科教育实验。

  (67)推动课程共建共享。优质的课程是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学校鼓励和指导广大教师发挥各自特长,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积极参与地方课程开发与实验,参与市、区“好课程”申报与分享。广开门路向学生及家长征集课程,向社会机构购买课程,有选择地引进网络共享课程。支持学生建立“特需课程”,保障特定条件,提供特殊资源,落实特别指导,促进特长发展。支持家长和专业人士进校开课,形成丰富多样的学校课程,满足广大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68)用好校外课程资源。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充分利用市、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群艺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等社会场馆教育资源,加强馆校合作,开发场馆学习课程。有计划地开展艺术观赏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公益服务课程、社会交往课程、参观见习课程、生活体验课程。学生带着问题参观、围绕问题思考、聚焦问题交流,教师针对问题引申拓展。分学段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科学指导学生开展综合主题研究、探究性小课题研究与项目式学习。落实“研学旅行”课程,让学生在游历、观赏、合作、探究、体验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态度、发展情感。

  (69)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做好高中新课程改革与新高考改革对接工作,出台高中新课程、新高考改革实施意见。推动高中课程分层分类与多样化建设,探索与高校、科研院所及高新企业共建课程模式,鼓励开设学校荣誉课程。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与基于生涯规划的选课指导,健全选课制、走班制、导师制及学长制等课程管理办法,探索跨校选课走班机制,做好高中新课程实施条件保障。

  (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完成时间:2018年8月。)

  项目18:全面落实“课堂革命”

  具体目标——

  实现100%学校有课堂改革行动方案,100%学校有课堂教学“基本式”。利用信息技术重构课堂教学,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实施路径——

  (70)开启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出台《罗湖区全面落实“课堂革命”指导意见》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各学科教学指引。每所学校做到“课改五有”:有实施方案,有校长挂帅,有专家指导,有工具开发,有学生学期满意度调查,确保“课改”取得实效。实现向“课改”要教育教学质量,向“课改”要学生的快乐与健康,向“课改”要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71)坚持基本的教学思想与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主线、以学情为依据、以习得为重点、以思维发展为目的的基本教学思想和“先学后教”基本教学原则。着力让学生学进去、讲出来、写下来,甚至做出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发生深度学习,推动深度思维;都能拥有安全感、参与感、期待感和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热情与信心;都能静心地自主学习、真诚地合作学习、深入地探究学习和利用网络化信息技术进行个性化学习,提升学习质量、效率和效果。

  (72)采取“基本式+变式”推进策略。鼓励学校和教师大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支持生本、学本、习本等多种教学范式,形成百花齐放的“课改”局面。全区推荐一个“基本式”,各学校可以有“变式”;各学校有一个“基本式”,各学科可以有“变式”;各学科有一个“基本式”,每位教师可以有“变式”;每位教师有一个“基本式”,各种课型可以有“变式”。

  (73)利用信息化手段与互联网思维重构课堂教学。深入开展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研究。通过信息技术平台与手段,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教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学生学习及其评价的个性化、可视化,学与教的真正“翻转”。落实“先学后教”,使“先学”成为学生真正自主的学习,有视频指导的学习,有及时检测与反馈的学习;使“后教”成为师生皆有备而来的教,根据学习分析有针对性的教,问题导向的教,有深度互动的教。让信息技术应用变成课堂教学的常态。

  (74)以研促改,以评促变。各学校加强校内“课改”研讨与交流;各片区学校联动,开展校际“课改”研讨与交流;区级层面有计划地开展“课改”大研讨与大交流活动。扎实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推动优秀微课、优秀课例、优秀课程资源建设,逐步建立覆盖中小学全程的各学科教学资源库。坚持每两年举办一次“智慧杯”高效课堂大比武活动。每学年评选产生一批“课改”名校和“课改”名师。

  (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完成时间:2019年8月。)

  项目19:扎实推进“四大行动”

  具体目标——

  创建20所全民阅读示范学校,20所创客教育示范学校,20所艺术教育示范学校,20所体育特色学校,发展学生综合素养。

  实施路径——

  (75)“大阅读”行动。阅读涵养人生,学习成就未来。成立阅读指导中心,统筹、规划全区阅读活动与资源配置,推进书香课程、书香班级、书香学校、书香家庭、书香城区建设。加强阅读环境和资源建设,整合利用市少儿图书馆和区“悠?图书馆”等资源,实现室内阅读与室外阅读一体、学校阅读与社区阅读相融,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优秀阅读者,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社区阅读中心。加强阅读课程开发和阅读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让阅读成为一项有抓手、有推手、有方法指引的全员行动。每年举办“阅读节”,加强阅读分享。成立罗湖少年文学院及学校分院,加强阅读评价研究,让阅读数量与质量、方向与效果不断得到引导与激励。加强阅读管理与智能化推送服务,培育阅读文化,让阅读行动制度化、常态化、生活化。

  (76)“大艺术”行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各门类艺术教师,成立各门类艺术教师联盟,打造各门类师生艺术团与乐团。学校在开齐开好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增设舞蹈、戏剧、戏曲、话剧、影视、艺术鉴赏、书法等课程,发展艺术社团。积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保证活动质量。借助零玖剧场、艺展中心等平台,繁荣学生艺术实践活动。音乐实现校校有乐团、班班有合唱、个个会乐器;美术做到校校有特色、年年有书画艺术展。每年举办艺术节,落实全员参与。巩固和发展罗湖区学生“MO美术素养”测评,探索音乐素养测评办法,形成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长效激励机制。

  (77)“大体育”行动。完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探索开展小学每周末半天体育比赛活动,全面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障学生在校锻炼每天不少于1小时。进一步加强校园足球、网球、乒乓球、篮球和围棋等特色运动,建立上下贯通的培养体系,积极推动校园足球“全明星计划”和篮球“星火计划”。激励每一个学生掌握多项运动技能,至少拥有一项体育特长。定期举办体育节,落实全员参与。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和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制度,把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列入学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积极、妥善做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区开放工作,推动社区全民健身运动。

  (78)“大创客”行动。坚持STEM理念开展创客教育(MAKER EDUCATION),通过造物与分享,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跨学科应用人才。进一步优化3D打印、机器人、三模、无人机等STEM和创客教育模式,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强化学科融合,降低创客门槛,增强创客体验。大力推进创客教育“四个一”工程,力争实现每所学校有“一位创客指导教师、一门创客教育校本课程、一个创客实践室、一批创客社团”。加强科学教师培养,打造一支熟悉STEM教育理念、胜任STEM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教师队伍。成立罗湖区少年科学院及学校分院,建立学生创客指导中心。联合科技创新局、科协及团区委举办“科技创新教育培训”“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系列活动,积极组织少年儿童参加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评选,积极指导学生申请发明专利。每年举办“创客节”,搭建“师生创客”作品展示与交流研讨平台,评选“科技之星”、“创客达人”、“小小发明家”,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人才,打造若干所特色鲜明的创客教育示范学校。

  (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教育局、科技创新局、文化体育局、团区委、妇联。完成时间:2020年8月。)

  项目20:大力开展作业创新

  具体目标——

  保证作业质量,减少作业数量,限定作业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解除作业对学生及家长的困扰。落实小学生晚上9:00前完成作业,初中生晚上10:00前完成作业。

  实施路径——

  (79)作业布置保质、限时、限量。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延伸与拓展,是学生静心思考、走向深刻、体验创造和收获喜悦的过程。加强作业“有效性”研究,提高作业的精准性、挑战性、新颖性、延展性和教育性等教学功能。鼓励教师分工合作创编作业或对现成的作业进行二次加工。不布置重复、低效、无意义的作业。探索“课后延时服务”中安排“作业指导”活动,减少家庭书面作业。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效,小学阶段努力实现课内、校内解决作业,课外、校外发展学生读写与兴趣特长的局面。小学生晚上完成各类作业时间不得迟于9:00,初中生晚上完成各类作业时间不得迟于10:00,确保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保证学生精力充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80)设计“阅读+”作业。课外阅读是最好的家庭作业。语文教师会同各学科教师探索“阅读+”作业的设计与指导,要求学生每天阅读不少于30分钟,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经典和优秀的课外读物。适当布置学科阅读作业,或通过学科阅读才能完成的作业,提高学生学科阅读能力。加强阅读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享受“阅读+”作业的愉悦。

  (81)探索“必做+选做”作业模式。加强作业的能力导向和思维含量,尝试推行“必做+选做”作业模式。作业布置既面向全体学生,提出共性的、基本的作业要求;又尊重个体差异,设计具有层次性和弹性的作业。学生完成“必做”作业,再根据兴趣“选做”作业,用最适合、最必要的作业达到最优质的学习效果。逐步实现分层布置作业。

  (82)创新作业形式。改变传统单一的作业形式,统筹构建作业体系,着重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综合教育价值的作业。探索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制作作业、项目式作业、展示性作业相结合,课堂作业与社会实践作业、家庭作业相结合,个人作业与小组作业、班级作业相结合,单一性、认知类作业与多样化、趣味性作业相结合,日作业与周作业、单元作业、月作业、学期作业相结合,课后作业与课前作业、课中作业相结合。鼓励设计具有学校特色和学科特点的作业,如感恩作业、体育作业、家务劳动作业及自主创意作业,等等。在学生的作业活动过程中,养成时间管理能力、自控自律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及其他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心理品质。

  (83)加强作业过程中的师生、生生互动。作业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种稳定、可靠、直接而高效的沟通方式与情感交流渠道,是教师实施个别化教学、接受个别化反馈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与课程、学生与自己的深度对话过程。尝试学生自主设计作业,互相布置作业。提倡教师面批面改作业,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鼓励学生自评和小组内生生互评作业。适当引入家长评价,使作业成为教师、学生、家长互动对话的载体,增强教育合力。

  (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完成时间:2019年8月。)

  项目21:深化学生评价改革

  具体目标——

  为100%的学生建立个人成长电子档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动力,使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实施路径——

  (84)变“对学习的评价”为“为学习的评价”。评价是以教育目标为依据,运用有效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并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的功能不仅在于诊断,更在于教育、引导、促进,在于激励每一个个体更好地发展。改变过去单纯强调结果而忽视起点、不关注发展变化过程的做法。既要评价学习成绩,也要评价学习习惯,还要评价学习进步程度和努力程度。注重即时评价,及时鼓励和激发学生的闪光点,评价语言富有激励性、启发性,努力肯定学生表现中应该肯定的地方,巧妙地维护学生的尊严与自信。

  (85)强化学生自我评价。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实现自评、互评、教师评与家长评相结合。强化并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与行为的养成,更多地变他评价为自评价,更好地变他激励为自激励,激发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内生动力。培养学生反思性习惯、批判性思维和担当负责的态度,促使和激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鞭策、自我改进、自我发展。

  (86)关注学生综合素养。强调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落实和发展“学业水平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模式,建立和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细化和完善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评价内容和要求。加强对非认知因素的评价,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积极开展阅读之星、运动之星、辩论之星、道德之星、艺术之星、创客之星、生活之星、学习之星、诚信之星、友善之星、礼貌之星、合作之星、文学之星、进步之星、义工之星等评比,促进每一个学生扬长发展。

  (87)建立健全学生成长电子档案。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记录学生校内外的成长轨迹和发展状况,包括学习态度、日常表现、与人合作、自主创新、学习成果、发展变化等,挖掘和分析学生的发展潜能和倾向,发现和培育学生的良好个性,为每一个学生自主、健康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加强过程性评价,激励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不断超越,彰显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

  (88)等级制呈现部分替代百分制评价。改变过去仅仅用分数来评价学生学业成绩,鼓励学校用等级制呈现部分替代百分制评价。小学阶段学业成绩评定,原则上实行等级制呈现,分“优秀、良好、合格、须努力”四个等级,每个等级代表相应的水平和程度,减轻学生和家长的“分数焦虑”。初、高中的非中考、高考科目成绩评定,原则上采用等级制。

  (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完成时间:2019年8月。)

  项目22:做好午餐、午休与课后延时服务

  具体目标——

  2018年全区65%以上、2019年85%以上、2020 年100%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午餐午休服务。100%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课后延时服务。

  实施路径——

  (89)午餐、午休“课程化”。各学校根据本校条件和家长与学生意愿,实行“一校一案”,合理解决有需求的学生午餐、午休问题。形成家长自费为主、政府适当补贴的费用分担机制和政府主导、学校主抓、社会力量适当参与、家长义工积极配合的过程管理机制。政府负担管理费用,部分服务项目通过申报“民生微实事”解决。将午餐、午休时间变成有效的教育时间,探索“课程化”地开展感恩教育、环保教育、自理教育、卫生教育、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90)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建立健全课后延时服务制度。鼓励学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家长需求,实行弹性离校时间。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形式,打开学校资源,引入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四点半活动”。增加非教学时段管理经费投入,允许面向本校参与服务的教师据实发放。允许学校不同的项目或社团向不同的社会机构购买服务。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普遍性难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责任单位:区发改局、教育局、民政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局、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罗湖局、市规土委罗湖局。完成时间:2020年8月)

  项目23: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具体目标——

  整顿规范校外培训秩序,治理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的校外培训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外负担,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实施路径——

  (91)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教育行政部门联合民政、人资社保、质监等部门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通过市区联动,坚决纠正辖区内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出现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问题,学科类培训的班次、内容、招生对象、上课时间等要向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审核备案并向社会公布。建立“年度审查制度”,对有违规培训、体罚、师德失范等不良行为的培训机构,实施《黑名单》制度,并定期 向社会公布。

  (92)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竞赛活动。严禁辖区内校外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原则上不得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竞赛活动,中小学校不得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各类违规举办的活动。经批准组织实施的活动,必须坚持公益、自愿原则,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有利于发展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坚决查处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竞赛成绩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

  (93)规范中小学校教学管理。中小学校负责全面普查登记每一名学生报班参加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情况。坚决查处一些中小学校不遵守教学计划、“非零起点教学”等行为;坚决查处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并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等行为。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理性看待校外培训的作用,不盲目攀比,切实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

  (责任单位:区教育局、罗湖公安分局、民政局、人力资源局、城管局、安监局、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罗湖局。完成时间:2020年8月)

  项目24: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与文化交流

  具体目标——

  100%学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100%学校缔结境外姊妹学校。创建10所国际交流示范学校,10所中华文化传播特色学校。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融合发展。

  实施路径——

  (94)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制定区域国际理解教育指南,开发国际理解教育地方课程。每年举办“英语文化节”,全面提升学生英语沟通能力,促进多元文化理解。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能参与国际事务的国际化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建设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学校。

  (95)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英、美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积极缔结姊妹学校,积极开展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互访活动。积极探索“国际化课程+外籍教师”引进模式,适当聘任外籍副校长。借助“文化寻力”项目,开展国际游学活动,探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新模式,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挖掘、推广和传播。建设教育国际化实验学校。

  (96)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融合发展。加强与港澳地区广泛、深入的教育交流与合作,100%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缔结港澳姊妹学校(园),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姊妹学校行动倡议书》。每两年举办一次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现代化高峰论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融合发展。

  (责任单位:区委统战部、教育局、外事办。完成时间:2020年8月。)

  (五)家庭教育改革

  改革目标:系统设计准家长教育、家长教育和隔代家长教育课程,创新家长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机制,加强家长队伍建设,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实行家校合力育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项目25:推进“家长终身学习”

  具体目标——

  2018年完成“家长终身学习”顶层设计;2019年完成“家长教育”系列课程开发,全面推动家庭教育改革。

  实施路径——

  (97)做好顶层设计。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终身教师。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民政、卫计、发改、财政、妇联、工会及各街道参与,联合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各类基金会及高校或科研院所,共同推进“家长终身学习”。对18岁以上市民开展专业的婚前教育、育前教育、学前教育等准家长教育和隔代家长教育,对中小幼学生家长开展系统的家长教育,提升广大市民素质,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建立和睦幸福家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98)建设精品课程。成立项目组,研究、开发两个系列课程与教材。一个系列包括婚前教育、育前教育、学前教育等准家长教育和隔代家长教育4个模块若干门课程;另一个系列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家长教育4个模块若干门课程。准家长教育和隔代家长教育由社区学院和各社区教育中心实施,教育行政部门指导;家长教育由各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实施。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负责家长终身学习工作统筹、协调、规划、指导、推进与学分管理。

  (99)加强终身学习管理。制定《市民公约》,明确市民终身学习要求。推行市民“终身学习卡”制度和“家长终身学习”模块课程合格证书制度。完善远程学习系统,采用线下培训与线上教育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建设学习数据中心,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终身学习管理体系。开展学习型青年、学习型夫妻、学习型家长、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街道评选,创建学习型城区。

  (100)营造社区教育文化。推进“家长终身学习”,围绕准家长教育、家长教育和隔代家长教育主题,搭建各种学习分享平台,开展各种学习交流活动,举行各种专题高峰论坛,展示各类家长教育成果,营造市民终身学习文化,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谐共融、协同发展。

  (责任单位:街道办、发改局、教育局、民政局、财政局、卫生计生局、总工会、妇联。完成时间:2019年8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罗湖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副组长由常务副区长、区委组织部长和分管副区长担任,成员由政府相关部门、各街道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简称“教改办”),“教改办”主任由区教育局长担任,负责具体推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工作,做好改革总体方案,编制年度推进计划,细化各成员单位责任。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积极作为。建立“每年向区委常委会专题汇报”制度,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每两周主持召开一次“教改”工作推进会,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的困难与问题,确保各项改革取得实效。

  (责任单位: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完成时间:2018年8月。)

  (二)加大财政投入

  设立罗湖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专项经费,探索“增量激励”经费保障办法,做好经费总体安排与年度划拨(见表3)。加大教师培训投入,全区按不低于中小学教师工资总额的1.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各中小学按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成立罗湖教育发展基金会,加大力度奖励和扶持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和管理规范。

  (责任单位:区发改局、财政局。完成时间:2020年12月。)

  表3:2018-2020教育改革资金需求一览表

序号

项目

经费预算

(单位:亿元)

总投资

(单位:亿元)

一、资源配置改革

43.7413

69.5230

1

保障学位供给

30.4984

56.2801

2

建设“美丽校园”

3.2726

3.2726

3

创建“智慧校园”

6.8751

6.8751

4

创新教师管理

3.0952

3.0952

二、队伍建设改革

1.671

1.671

5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0.0075

0.0075

6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4415

1.4415

7

打造五支骨干队伍

0.2220

0.2220

三、体制机制改革

19.4087

19.4087

8

实施集团化办学与联盟式发展

0.8625

0.8625

9

创新学前教育办学体制

7.0800

7.0800

10

促进民办教育优质发展

11.0986

11.0986

11

推动职业教育融通发展

0.1000

0.1000

12

实现特殊教育融合发展

0.1444

0.1444

13

推动学校治理结构变革

0.0090

0.0090

14

创新教育督导模式

0.1142

0.1142

四、育人模式改革

4.1801

4.1801

15

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

0.0090

0.0090

16

构建“一体化”大德育活动

0.0314

0.0314

17

加强学校课程建设

0.1850

0.1850

18

全面落实“课堂革命”

0.2700

0.2700

19

扎实推进“四大行动”

0.9051

0.9051

20

大力开展作业创新

0.0300

0.0300

21

深化学生评价改革

0.0720

0.0720

22

做好午餐、午休与课后延时服务

2.2666

2.2666

23

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0.0150

0.0150

24

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与文化交流

0.3960

0.3960

五、家庭教育改革

0.2973

0.2973

25

推进家长终身学习

0.2973

0.2973

六、宣传及其它

0.0377

0.0377

合计

69.3362

 95.1179

  (三)落实智力支持

  罗湖教育研究与信息中心升格为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罗湖区教师发展中心),配强研究力量,加强课程教学研究、德体卫艺研究、教师发展研究、教育发展研究与质量监测研究,切实发挥教育智库作用,提升教科研人员学术水平。加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打造有影响力的教师发展基地。成立罗湖区教育咨询委员会,聘请国内外教育专家和学科教育专家担任罗湖教育改革与发展顾问。建立与高校、科研院所战略合作关系,围绕罗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大问题开展项目研究。建立与京、沪、苏等地区合作机制,互派校长、教师及教科研人员跟岗培训、深度学习,设立若干合作研究与培训项目,每年召开一次京、沪、苏、深四地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

  (责任单位:区编办、教育局。完成时间:2018年12月。)

  (四)做好宣传引导

  广泛宣传罗湖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背景、理念、目标、任务、方法与策略,打造罗湖“精品教育”和“新素质教育”名片(见图1)。采取召开经验交流会、现场推进会,建立专题网站、编发《教改月报》等方式,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实事求是地宣传改革的进展与成效,及时回应群众关注的教育改革热点问题。凝聚改革共识,形成全区上下关心“教改”、支持“教改”、参与“教改”的良好氛围。

  (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教育局。完成时间:2018年12月。)

  (五)开展督导评价

  建立“教改”工作督查督导与考核评价机制。“教改办”会同区督查室与政府教育督导室根据“教改”工作年度任务与责任分工,做好统筹协调、督查落实。对于各学校(园)和教育局机关各科室、教科院各部门,实行“任务书”制度和“一月一督查”机制。健全各类评价指标体系,每年开展一次分别针对学生、教师、学校和校长、政府各部门以及家长的评价和“教改”满意度调查。建立“教改”工作年度报告制度,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做法。对于推进“教改”取得突出成效的单位和个人及时予以表彰。

  (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督查室。完成时间:2020年12月。)

  图1:罗湖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结构图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办文科 2018年7月24日印发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顾家店镇启动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
  2. 全市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在我县召开图
  3. 县民宗局携手少数民族群众开展走访活动图
  4. 我县环保杯职工乒乓球大赛隆重举行
  5. 市卫健委到我县调研医养结合工作
  6. 县委宣讲团为县科技经信系统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7. 晓坪村第一书记七一前夕走访慰问老党员图
  8. 花林寺镇网格化管理让计生工作更规范
  9. 爱心e平台让居民足不出户办业务
  10. 让群众生活更美好报道⑧——40多家媒体聚焦远安系列报道
  11. 县委办工作组率先开展三万活动
  12. 全县三级干部会议隆重召开图
  13. 七星台镇党代表和谐社会志愿者架起党群连心桥
  14. 花林寺镇召开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动员暨培训会图
  15. 七星台镇农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
  16. 王健飞走访慰问困难老党员
  17. 县环保局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18. 远安人社开展以思想破冰助人社事业发展大讨论图
  19. 优化营商环境县林业局主动***问需求优化服务促发展
  20. 法治宜昌建设课题组到我县调研图
  21. 县委组织部召开青年干部挂职锻炼工作会图
  22. 市水利局督办检查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23. 支部主题党日县教育系统开启主题活动日模式
  24. 旧县镇215名治调中心户参加培训
  25. 县残联赴朝阳察民情送温暖
  26. 魏家冲村选好领头雁打好攻坚战
  27. 旧县镇互联网党建易新风
  28. 我县举行影片忠诚与背叛首映式图
  29. 花林寺镇七个怎么看掀起理论学习高潮
  30. 让群众生活更美好报道⑦——推倒围墙拆心墙
  31. 县交通运输局迅速启动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
  32. 七星台镇四个强化做好两会期间的社会稳定工作
  33. 肖鹏飞慰问全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
  34. 全县重点区域散葬坟墓三年整治行动工作会召开
  35. 健康生活全民行动图
  36. 县司法局召开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对象一人一档工作推进会
  37. 县安监局联合多部门验收油气回收工作图
  38. 关爱留守儿童爱心公益活动启动图
  39. 洋坪镇趣味运动强健体魄备战新年挑战图
  40. 嫘祖文化节县工商局联合开展卫生整治专项行动图
  41. 解放社区筑牢防老墙
  42. 解放社区文明祭奠平安清明
  43. 嫘祖镇旅游商品大赛火热开赛图
  44. 河口乡志愿服务到田间进心坎
  45. 省水利厅督办组对我县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行督办
  46. 县工商局一条末级渠连通干群心
  47. 县委副书记孔磊到茅坪场镇调研
  48. 仙女镇认真组织开展监督法知识竞赛活动
  49. 我县举办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现场培训会
  50. 刘学甫到远安检查防汛抗旱工作图
  51. 县公路局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得到市检查组好评
  52. 我县召开楚园春杯元宵节活动筹备会图
  53. 我省防汛抗洪取得阶段性胜利图
  54. 嫘祖镇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推进会图
  55. 仙女镇全面开展春季动物防疫工作
  56. 湖北省社矫局到远安检查督导社区矫正工作
  57. 千斤土豆种子带来新年新希望
  58.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远安县召开志愿者专题培训会图
  59. 鸣凤镇老体协载歌载舞庆新年
  60. ​精准扶贫在行动嫘祖镇吃旅游饭摘穷帽子图
  61. 嫘祖镇900盏彩灯照靓紫薇夜景图
  62. 支部主题党日旧县镇开启组织生活新常态
  63. 我县对农村治调中心户实行星级管理
  64. 鸣凤镇消防进社区安全到我家图
  65. 三城联创东庄坪社区整治乱堆乱放美化社区环境
  66. 换届选举洋坪镇切实做好县镇人大换届公示工作
  67. 关注第一书记旧县镇第一书记座谈交流经验
  68. 省建设系统召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69. 让群众生活更美好报道⑥——精准扶贫惠民生
  70. 县公安局三打两防促稳定
  71. 安福寺镇认真做好桃花艺术节筹备工作
  72. 县戏剧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传承瑰宝凝聚力量图
  73. 龙华三家企业亮相消博会
  74. 我县集中表彰一批双拥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图
  75. 王晓艳调研鸣凤城区倡导使用清洁能源工作
  76. 嫘祖镇七一系列活动丰富多彩
  77. 我县道路运输车辆监控平台建成运行图
  78. 移动的快乐家园
  79. 我县收听收看***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80. 柏家村舞狮迎春彰显最美乡愁村落魅力
  81. 湖北党员生活杂志社到远安调研采访
  82. 栖凤社区开展119消防宣传日活动
  83. 旧县镇4万株桃树点靓荷当线
  84. 嫘祖社区荣获宜昌市先进民兵连
  85. 嫘祖镇凝心聚力做实精准扶贫
  86. 我县组织收看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图
  87. 顾家店望闻问切四措并举抓好计生宣传教育工作
  88. 全国首个县域生态治理公益创投基金会在远安成立
  89. 湖北摄影之乡花落远安图
  90. 县政协调研食品安全工作
  91. 团结协作共谋发展图
  92. 安福寺中学开学工作入轨快
  93. 龙华区人民武装部新营区揭牌入驻
  94. 国土资源部调研组来我县调研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图
  95. 市农业农村局离退休干部来远安参观考察乡村振兴工作
  96. 市商务局来远安调研外贸工作图
  97. 佛山市禅城区民政局关于表扬支持禅城区困难家庭适老化公益改造项目热心单位的通报
  98. 河口乡撑起校园安全保护伞
  99. 省环委会对我县创建省级生态县进行技术评估
  100. 旧县镇静心园紫薇花薇开二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