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南方日报垃圾分类让城市变得更美好(组图)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4月08日发表  


(图:杨静山向“收买佬”讲解废旧玻璃的分类。肖雄/摄)


(图:杨静山向本报记者讲述垃圾分类的创业历程。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摄)


    广州老城一隅,44岁的杨静山先生坐在一间并不宽敞的老式办公室,心里装着一个很大的梦:将城市垃圾分类的尝试从广州西村推向更广的区域。
   此时,在他所处的荔湾区西村街道,15个垃圾分类服务点、169个有害垃圾回收箱,覆盖了8个社区的楼宇巷道。当地居民经过两年的适应,对于垃圾分类也已不再陌生。
   这是福建人杨静山来到广州的第13年,这位早年创业有成的生意人,在广州以垃圾“收买佬”的身份投入另一种别样生活。从走楼串巷捡拾垃圾,到拉起一帮下岗工人组成“回收队”,再到以社区为“根据地”,建立垃圾分类循环体系。杨静山凭着一股闽商的拼搏干劲和商业精明,站在了广州推行垃圾分类市场化运作的“风口”,终于要将梦想推进现实。
   垃圾变成宝
   8月14日,连夜大雨给酷热的广州带来一丝久违的清凉。
   午饭过后,西村街垃圾分类促进中心(以下简称“促进中心”)的牵头人杨静山,照例沿着西村老街四处走走。沿街的墙壁上,不时可见红色的有害垃圾回收箱,杨静山一个个瞧过去,见到居民主动放在箱里的废电池、坏灯泡,不自觉地嘴角扬起,蹦出个“好”字。
   街道一角,一处白墙红瓦的垃圾分类回收服务点敞着大门,驻点于此的贾新生正在清点堆成小山的玻璃瓶,这名曾长年走街串巷回收垃圾的“收买佬”,如今的身份是西村街垃圾分类服务队员。见到杨静山,贾新生主动上前聊起这月的回收量,“才半个月,玻璃瓶有上千斤,不错啦。”
   贾新生在两年前来到西村街道,由他负责的回收服务点,辐射周边大约500户居民,主要回收废旧木料、家具、玻璃瓶等低附加值的废弃物。每个月,他将废物回收的详细数据记录在案,再交由促进中心汇总梳理。
   如今,这些数据直观地反映出垃圾分类理念在社区居民身上投下的印记——2014年初,贾新生每月废弃玻璃瓶的回收量大约是800斤,如今增长至2000多斤;同期,在整个西村街,包括废旧木料和玻璃在内的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量,从最初的每月10多吨,提升至如今的近百吨。
   “如此庞大的回收量,供应给再生资源企业,垃圾立马就成宝了。”杨静山说。
   如今的感慨,像极了他在多年前初识垃圾分类时被告诫的良言。这位在垃圾分类行业摸索多年的中年人,在多年前只是意外踏入了容易被忽略却又前景可观的循环经济领域。
   时间回到2002年,彼时大学肄业的杨静山,已在老家福建泉州创业多年,小有成就。杨静山自言当年的事业已是十分稳定,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杨静山说,他在车祸中大难不死,却在心里隐隐留下创伤。他当时决定抛开每天起早贪黑的枯燥生活,去外地一边旅行一边散心。
   杨静山去了台湾,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垃圾分类的理念。“台湾的朋友每天将生活垃圾自动分类,这些废物经过回收处理还能循环利用。”杨静山说,他当时觉得新鲜,台湾朋友无意间的言语更令他印象深刻——“垃圾可是黄金呀。”
   当时,台湾已进入推进垃圾零掩埋计划的第三年。杨静山在旅行中也注意到,台湾在小学已推行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教育,当地社会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已经成为普遍习惯。
   垃圾分类,就这样走入了杨静山的视野,但在当时,他并未意识到这是一门可以商业化运作的事业。直到返家之后,偶然的生活经历,开始让杨静山真正考虑投身垃圾分类行业。
   那已是2004年的一天,杨静山陪着女儿在小区楼下嬉戏,女儿将一个空的可乐瓶当作球踢,一不小心正好踢到了一位拾荒阿婆的脚下。杨静山清楚地记得,阿婆随口说了句,“如果大家都分好垃圾,我就能直接拿去卖钱了。”在台湾的旅行经历,此时涌入杨静山的脑海,他突然意识到,“我是不是可以通过垃圾分类来挣钱?”
   广州“收买佬”
   杨静山说,他骨子里是个不安分的人,在商场一向敢拼敢试。他当年大学未毕业,就向家里借钱办厂,此后竟能越做越大。到2004年时,他通过早年创业挣到的钱,已足以让他“丢开工厂休息几年”,甚至还能在新的商业领域“玩票”似的试一把。
   杨静山是广州人的女婿,他早年的事业在福建,安家则在广州。在那场车祸中逃生之后,杨静山将生活重心转移到广州的家中。在2004年,经过仔细斟酌,杨静山认定垃圾分类领域有着尚未挖掘的广阔商机,于是决定背水一搏。为了不留余地,他直接卖掉了福建的工厂。
   广州,成为杨静山再次创业的新起点。他也深知,“做生意做熟不做生”,为了真正了解垃圾回收行业,弄清居民生活垃圾究竟有哪些种类,该如何分类处理,他决定从最基层的垃圾“收卖佬”开始干起。
   最初,他腾出自己的一套空房子作为工作场地,每天晚饭后,他围着小区的垃圾桶捡垃圾,路过邻居家门,顺手就将人家门口的垃圾袋拎回自家屋里。四处寻拾垃圾的活,杨静山显然并不习惯,他有时显得鬼鬼祟祟,甚至被人误以为是小偷。
   在自家屋里,他用微波炉将搜集的垃圾蒸干,然后一一分类。经过半个月的搜集调查,他发现居民生活垃圾大部分是厨余垃圾,既能循环利用,又有利润空间。比如一个玻璃瓶,杨静山用5分钱回收,转手就能以3倍的价格卖给专门的处理机构。
   在杨静山的眼中,垃圾成为了矿山,这让他更加兴趣盎然。随后,为了了解环卫工人处理生活垃圾的流程和方式,他开始每天从早到晚跟着环卫工人进出,和他们到处收垃圾、装车、运输。每晚回家,筋疲力尽的杨静山已是浑身腥臭。
   不过,这番尝试也让他意识到,当时的垃圾回收几乎没有分类处理的概念,各种生活垃圾混杂处理,最后的终点几乎都是垃圾填埋场。
   下一步,杨静山真正做起了“收买佬”。他改变以往西装革履的模样,换上汗衫,骑上三轮车,走街串巷收拾垃圾。即便是杨静山的妻子早先并不反对他投身“令人费解”的新行业,但沿街叫嚷收卖垃圾的尝试,还是令妻子有些尴尬。
   妻子提醒杨静山,“咱家亲戚熟人多,你能不能别在越秀区收?”
   杨静山于是转移“阵地”。在随后的半年里,这位收垃圾的新手成日里在白云区和荔湾区转悠,一度在“收买佬”和环卫工人的圈子里小有名气,甚至有人戏称他为“丐帮帮主”。
   媒体上火了一把
   半年的“收买佬”生活既苦又累,也不乏亲朋好友的嘲讽与不解。有人说,杨静山疯了。而他却深信垃圾分类不仅利润可观,做得成功亦是有福于社会的好事。
   在当时,保持多年高速发展的广州城,已经将要面临“垃圾围城”的阴云。2006年前后,广州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已接近1万吨,这个数字以每年5%的速度持续增长,及至如今,广州生活垃圾日处理量已经达到2.26万吨。
   多年来,广州采用的垃圾处理方式,以填埋为主、焚烧为辅。自2000年广州被确定为全国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之一以来,广州市政府也一直试图通过诸如垃圾费征收改革、垃圾“定时定点+误时”投放模式等方法,“倒逼”市民进行前端分类,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量。然而要改变居民长期的生活习惯,培育垃圾分类的主动意识,显然并非一夕之功。
   2008年,经历了走街串巷收卖垃圾的磨练,以及在国外学习考察之后,杨静山正式投身垃圾分类行业,他给新成立的公司取名“分类得”——垃圾分类,人人得益。这是广州最早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垃圾分类机构之一。
   分类得公司最初的尝试,是与越秀区东湖街道合作,在该区域组织人员以分类的方式***回收厨余垃圾。杨静山将东湖街道的10多位下岗工人组织起来,这群年过半百的回收队员各划区域,每天到各户人家回收垃圾并进行分类处理。
   杨静山的想法,是希望以此培育居民将垃圾分类的习惯,然而毫无意外,起初居民对此并无兴致。杨静山想出一招,通过“积分制”来奖励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他在当时盘下一家便民超市,每户居民主动分类垃圾并交付回收后,可按垃圾重量折算成积分,凭着积分到杨静山的超市便可优惠购物。
   积分制的鼓励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与此同时,分类得公司还与街道合作,在当地中小学校推广垃圾分类知识,为每家每户发放垃圾分类回收箱。经过一年的努力和推广,分类得公司在东湖街的便民服务覆盖率达八成以上,当地有6000多户开始主动参与家庭垃圾分类。当时有报道称,东湖街的垃圾减排量已超过八成。
   2009年,杨静山意外地在媒体上“火”了一把。当时,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遭到附近居民反对,这起公共事件在媒体上引起持续讨论。不少人开始寻问,在垃圾焚烧、填埋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更加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
   杨静山在东湖街道的垃圾分类尝试,在此时成为媒体挖掘的一个典型案例,并由此进入公众的眼帘。一些广州市民发现,原来通过垃圾分类,既能缓解垃圾处理的压力,还能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也是在这次公共事件的讨论中,垃圾分类的概念,被更多人所接受和认可。
   城市的未来
   分类得公司的操作模式,在随后得到一些机构的效仿。有企业尝试收编“收卖佬”,并将东湖街的社区模式推广到广州所有路边的垃圾桶。杨静山也早有意向将既往的尝试推广,当时的荔湾区西村街道正在筹建垃圾分类促进中心,经人牵线,拥有市场化运作经验的分类得公司,选址西村开始建立更具规模的垃圾分类循环体系。
   2013年8月,分类得公司与西村街道合作成立促进中心。由街道提供场地,分类得公司负责具体运作,垃圾分类第三方企业化服务模式开始落地。
   也就是从这时起,包括贾新生在内的40多名“收买佬”成为了促进中心的服务队员,这些曾是收废品的“散兵游勇”,变成了西村垃圾分类循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他们在第一线以分类回收的方式与社会居民对接,并引导居民养成主动分类的生活习惯。
   与此同时,促进中心在西村建成15个垃圾分类回收服务点,织起社区低值资源的回收网络。每逢周末,促进中心还组织服务队员在不同社区开展玻璃、大宗家具、废旧木头、废旧纺织物等低附加值废弃物回收活动。
   建立垃圾分类数据库,是杨静山在西村一项十分重要的尝试。
   他组织人力对西村730个路面商铺、机团单位的生活废弃物排放种类、数量等数据,进行摸底调查,逐步厘清各单位、各类型垃圾的产出情况与流向。而在日常,一线的服务队员则将各户居民的垃圾回收种类与数量详细记录。综合两项数据,便形成了整个西村垃圾产出的数据库,这亦是广州市第一个垃圾数据库。
   杨静山说,从短期看,通过建立数据平台,可以引导垃圾回收方与再生资源利用企业形成对接,促成资源循环利用与废物利润变现。而从长远看,当数据库的容量从西村扩及更广阔的区域,这条产业链的体量亦将极大扩充,其商业价值也会成倍增长。
   杨静山的商业梦想仍在酝酿中,而此时他所身处的广州,“垃圾围城”的压力与日俱增,垃圾分类已愈发成为官方所重视和主导的理念。在杨静山“转战”西村前后,广州正掀起一轮推广垃圾分类的高潮,广州市长陈建华亲自为垃圾分类工作编制宣传口号——“能卖拿去卖,有害单独放,干湿要分开”,社会各界亦举办了一系列有关垃圾分类的活动。
   在具体实践层面,在经历了企业主导分类与政府主导分类的试点,并遭遇瓶颈之后,广州开始尝试垃圾分类第三方企业化服务模式。2014年5月,这一模式先后在广州8个区的镇街示范推广,作为颇具特点的一处试点,荔湾西村亦被纳入其中。
   在此后的一年里,包括西村在内的8个示范点,已回收废玻璃2416吨、废木材1502吨、废塑胶1400吨和废碎布8万吨,有效推动了源头分类和二次分拣,减少了焚烧填埋处理的垃圾量。杨静山和他的同行们共同的努力,正在显出成效,而这些先行者的经历,或许昭示着广州垃圾分类处理的未来。

     记者手记
   垃圾分类让城市变得更美好
   初见杨静山是在他的办公室,不大的空间里摆放着各式奖状和证书。他和几个员工一起办公,没有独立的办公室,氛围倒十分融洽。
   开始采访前,杨静山告诉我们,他希望这篇报道不仅是写一个人物,而是能通过这个微小的个例,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垃圾分类。
   杨静山是华侨大学1988级的学生,在大二那年,他选择退学,开始创业。在经商氛围历久而浓郁的福建泉州,这并不是一个令人意外的选择。早年的创业经历,为他多年后的转行,积累了经济基础与商场经验。
   杨静山笑着告诉说,虽然没读完大学有些遗憾,但是很幸运在大学遇到了陪伴他一生的人。幸福洋溢在脸上,他说:“我好像真的没有和我太太吵过架。”这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坚毅的男人心底里的一丝柔软。
   很多人问杨静山的妻子,丈夫为了搞垃圾分类,卖了工厂,卖了房子,你会不会怨他?这个幸福的女人说,一个家不需要那么多房子,家里有张床就可以,她会一直支持丈夫去走想走的路。
   采访结束后,杨静山带我们去参观西村的垃圾回收服务点。在沿途,我们见到了很多标有“有害物质回收”字样的红色小桶。杨静山说,希望这些小桶可以普及到广州各个地方,让越来越多人重视有害物质的回收。
   如今,广州每天产出大约2.26万吨垃圾,传统的填埋式处理已呈超负荷状态。要冲出“垃圾围城”的困境,广州依然面临严峻考验,而垃圾分类则是能使垃圾源变少,同时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
   这也是杨静山一直坚持垃圾分类的原因之一。也许我们平时见到的街道已经被打扫得十分干净,也许我们很少去了解垃圾被回收后的去向,也许我们更没有见过垃圾填埋场的“壮观景象”。但是,如果我们慢慢了解垃圾分类、学会垃圾分类,也许这座城市的环境会更好一些,资源利用能够更加长久有效一些。
   这是杨静山带给我们的思考,卫生、环保、城市,靠的是公众共同努力,单凭一己之力很难卓见成效。期待在将来,杨静山仍能一如既往坚持梦想,和更多的人一起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对话
   “垃圾是黄金,看你怎么用”
   南方日报:您为什么会对垃圾分类感兴趣?
   杨静山:2003年,我去台湾之后才开始对垃圾有不一样的看法,那时才认识到垃圾是黄金。说实在的,在这之前我对垃圾分类不感兴趣,但我看到台湾每家每户都主动进行垃圾分类,我朋友又说垃圾是黄金,我听了之后觉得有道理。
   南方日报:亲自做半年收卖佬的目的是什么?
   杨静山:我想做一个调查,亲身体验收卖佬的生活,就能天天跟居民打交道,也能知道家庭垃圾到底有什么。这种工作是不太体面,我妻子还劝我别在越秀区做,因为这里熟人太多,我就跑到白云区和荔湾区,遮遮掩掩的生活确实是比较累。但是我收获也比较大,假设垃圾有分类,经济效益非常之大。垃圾分类本身不难,最大的难点在于居民的意识不高,我们就要鼓励他们自觉垃圾分类,比如小纸皮、瓶瓶罐罐等可以卖钱,我们就让他们积攒起来卖出给我们。
   南方日报:垃圾分类的公司刚刚起步有没有迷茫期?
   杨静山:当时公司根本没有任何商业模式,纯粹在摸索中。我们招聘了10几个下岗工人来收废品,居民打电话让我们去收废品,我们就***。一开始是企业单干,没有跟政府互动,很多事情都没有成熟的想法。我们的团队却满腔热血,觉得可以为社会做贡献。之后我们跟东湖街道合作,经营模式也开始清晰了。我们也开始经营超市,让主动垃圾分类的居民可以通过积分换商品,居民的参与度也提高上来。
   南方日报:您未来有何打算?
   杨静山:我其实一开始对垃圾分类没有太大的雄心和想法,只是觉得当时下定决心去做这件事情,就一定要做好。经过这些年的经验积累,西村作为我的垃圾分类事业的一个很好的起点,它的基本模式已经出来了,现在希望可以把这个模式推广到广州的其他地方,让更多老百姓能够感受到我们在做垃圾分类这个事情,提高垃圾分类意识。

(编审:秦续丽)

  • 分享:        

    • 分享到

    •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2023-09-14 04:01:13重新编辑
深圳沙井街道万丰大钟岗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沙井镇和二鸿彬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沙井南环路康达尔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沙井马鞍山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树边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罗田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罗田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罗田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江边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洪桥头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燕川北部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溪头第八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街道碧头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潭头西部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东方村大田洋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红星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洪桥头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塘下涌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横路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东风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蚌岗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沙浦村欧洲之窗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街道沙浦围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山门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塘下涌沙埔龙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朗下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碧头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沙浦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燕川塘屋铺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楼岗大道大洋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市直机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火线入党宣誓仪式侧记
  2. 麻城春节后植树过万亩2016年将计划完成造林875万亩
  3. 武穴勇于担当奋力当好新常态下的排头兵
  4. 新春纳福墨飘香睦邻送福迎新年
  5. 挥毫书廉政清风进万家
  6. 工一社区慰问江苏好人夏云秀
  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廊坊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政协廊坊市第七届委员会常务…
  8. 财政局 新北区三井街道财政个管联合党支部开展对标杆找差距、坚守初心使命交流会
  9. 薛家镇 薛家镇亮出半年成绩单按下考核加速键
  10. 黄州区人民法院赴堵城开展灾后对接工作
  11.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
  12. 罗溪镇 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阳光扶贫走访工作
  13. 凯旋城社区计生协走访慰问最美妈妈
  14. 全市公安机关打防并举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15. 毕节市七星关区筑牢食品安全监管网底全力解决农村两员奖补和农村食
  16. 黔南州提前完成21个教育医疗挂牌督战项目建设任务
  17. 杉木乡组织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
  18. 黄梅信访局救助受骗麻城小伙返乡
  19. 招标公告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污水管网建设和运维项目市政项目(2021年春江街道片区一期
  20. 省无委办黄冈市管理处邀请法律顾问授课
  21. 薛家镇 薛家镇举办村社区网格企业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培训
  22. 河海街道 邻里集市聚幸福绿韵生活共分享公益集市
  23. 三堡街社区召开六届三次居民代表大会
  24. 战疫一线党旗高扬
  25. 市运管局打造人民满意服务体系
  26. 市民宗局四个结合开展政务督查
  27. 法院 巧抓时机促执行十年陈案一朝结
  28. 英山县推进产业扶贫力争市场主体全覆盖
  29. 收入高了就业稳了消费活了廊坊经济加速度百姓生活节节高
  30. 魏村街道 魏村街道小都村召开违法违规小化工专项整治行动推进会
  31. 黄梅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隆重开幕
  32. 市直2016年第二期创业培训开班
  33. 罗溪镇 综合行政执法局区应急管理局对罗溪镇企业开展安全检查
  34. 招标公告中央艺术公园物业
  35. 2021年12月7日受理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情况公示(欣战江)
  36. 市农垦局召开全市国有农场工作会议
  37. 新桥街道 党政办筹备组奏好考核三部曲考出干部精气神
  38. 东岱村残疾人之家迎接市残联评估验收
  39. 五角场社区开展成员代表大会
  40. 百侬花卉鲜蔬市场文明诚信服务为民
  41. 英山六个坚持开展雷霆行动
  42. 工青妇联合党支部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43. 区科技局党组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
  44. 我市举行2020年廊坊市新发展团员集中入团仪式
  45. 省九运会青少年组赛艇比赛遵义毕节大丰收
  46. 钟阳深入罗甸督导调研四化工作推进情况
  47. 停前镇中心学校三个一响应政府禁塑号令
  48. 县政府领导带队督查国庆节前安全生产
  49. 麻城经济开发区打造绿色生态园区
  50.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面推行不见面开标
  51. 常州市青语会2019年研讨会在钟楼举行
  52. 朱夏墅村开展河道巡查工作
  53. 红安县11场企业用工对接活动帮助1479名贫困人口家乡就业
  54. 冯韶慧在全市财政收入、投资和项目建设调度会议上强调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为圆…
  55. 志愿服务进社区文明共建暖人心
  56. 区领导走访慰问北环社区困难家庭
  5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廊坊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政协廊坊市第七届委员会常务…
  58. 遗爱湖风景区管理处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
  59. 明珠超市兴安店于细微处见文明
  60. 组织部 滨开区(春江镇)书记带头清垃圾志愿服务护长江
  61. 我区召开2019年度社会组织管理工作联席会议
  62. 罗田县白庙河镇生态文明释放美丽效应
  63. 大道通衢筑梦腾飞——记新机场北线高速公路廊坊空港段试运行通车
  64. 清溪村青励助学会参加常州市社区减负增效成果展示暨项目推进会
  65. 创意产业园区办 金马扬名智慧医疗大数据平台一期工程落地
  66. 妇联 常州市新北区罗溪镇汤庄桥社区开展最美家风宣讲活动
  67. 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公告20210024号(常州齿米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
  68. 奔牛镇环保科 技防人防双重监管严禁秸秆焚烧
  69. 市司法局调研北港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
  70. 市民宗局四个明确安排部署目标责任考核准备工作
  71. 团中央调研荷花池街道团工委工作
  72. 助力成长青蓝结对
  73. 住建局 区房管中心召开三季度物管工作培训会议
  74. 广阳区安次区廊坊开发区全力推进创城工作紧扣创建标准着力围点攻坚
  75. 毕节市质监局多举措抓实锅炉节能环保工作
  76. 拉纳、懂托两个水电站下闸蓄水阶段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工作顺利通过州级终验
  77. 县经信局***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
  78. 新建公厕方便百姓
  79. 黄冈好少年欢乐庆六一儿童文艺汇演激情上演
  80.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部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81. 市红十字会用五个第一时间支持防控大局
  82. 省体育局到红安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
  83. 黄冈供电公司员工跋山涉水去抢修
  84. 市文广局到扶贫联系点调研
  85. 香河农村大喇叭传递全会好声音
  86. 参观创业基地感受创新魅力
  87. 市文广局组织开展美术鉴赏主题讲座
  88. 红安县顺利通过十二五规划电气化县项目建设验收
  89. 市纪委召开反腐倡廉宣传工作座谈会
  90. 行政审批局 区行政审批局陪同市市管局王冰一行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调研
  91. 黄梅成立全市首个以个人命名的消费维权调解室
  92. 黄冈市人社局组织党员参观遗爱湖美术馆作品展
  93. 市房管局深入社区开展危楼排查整治工作
  94. 纪委监委 龙虎塘街道多举措抓好党风廉政宣教工作
  95. 抓好文明小细节市容管理大提升
  96. 薛家镇 常州市首批劳动人事争议个人调解工作室揭牌
  97. 魏村街道 魏村街道双节营造民法典宣传氛围
  98. 县供电公司用爱心传递生命
  99. 春满人间花正艳——我市各地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见闻
  100. 为民服务中心大厅装修工程中标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