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5月03日发表  

        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 近日,***、***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主要内容如下。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为全面贯彻***、***决策部署,统筹发展社会救助体系,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现就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以统筹救助资源、增强兜底功能、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完善法规制度,健全体制机制,强化政策落实,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基本原则。坚持党对社会救助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为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有力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维护困难群众基本权益作为社会救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回应群众关切,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坚持统筹兼顾,加强政策衔接,形成兜底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合力。

    (三)总体目标。用2年左右时间,健全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在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救助法制健全完备,体制机制高效顺畅,服务管理便民惠民,兜底保障功能有效发挥,城乡困难群众都能得到及时救助。到2035年,实现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困难群众,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密实牢靠,总体适应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二、重点任务

   (一)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

    1.构建综合救助格局。以增强社会救助及时性、有效性为目标,加快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健全、政策衔接、兜底有力的综合救助格局。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救助制度体系。完善体制机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救助信息聚合、救助资源统筹、救助效率提升,实现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智慧救助。

    2.打造多层次救助体系。完善低保、特困和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城乡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同时,根据实际需要给予相应的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等专项社会救助。对不符合低保或特困供养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和刚性支出较大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根据实际需要给予相应的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等专项社会救助或实施其他必要救助措施。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受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或由于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陷入困境的家庭或个人以及临时遇困、生活无着人员,给予急难社会救助。对遭遇自然灾害的,给予受灾人员救助。

      3.创新社会救助方式。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形成“物质+服务”的救助方式。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对社会救助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提供必要的访视、照料服务。加强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帮助救助对象构建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完善对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以及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救助政策,依据困难类型、困难程度实施类别化、差异化救助。

     4.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城乡统筹,加快实现城乡救助服务均等化。顺应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及时对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提供相应救助帮扶。有条件的地区有序推进持有居住证人员在居住地申办社会救助。加大农村社会救助投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加强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推进城镇困难群众解困脱困。

    (二)夯实基本生活救助

    5.完善基本生活救助制度。规范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分档或根据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与低保标准的实际差额发放低保金。对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人员,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将特困救助供养覆盖的未成年人年龄从16周岁延长至18周岁。

     6.规范基本生活救助标准调整机制。综合考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或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素,结合财力状况合理制定低保标准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制定基本生活救助家庭财产标准或条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相对统一的区域救助标准或最低指导标准。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7.加强分类动态管理。健全社会救助对象定期核查机制。对特困人员、短期内经济状况变化不大的低保家庭,每年核查一次;对收入来源不固定、家庭成员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家庭,每半年核查一次。复核期内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没有明显变化的,不再调整救助水平。规范救助对象家庭人口、经济状况重大变化报告机制。

     (三)健全专项社会救助

     8.健全医疗救助制度。健全医疗救助对象动态认定核查机制,将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纳入救助范围,做好分类资助参保和直接救助工作。完善疾病应急救助。在突发疫情等紧急情况时,确保医疗机构先救治、后收费。健全重大疫情医疗救治医保支付政策,确保贫困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加强医疗救助与其他医疗保障制度、社会救助制度衔接,发挥制度合力,减轻困难群众就医就诊后顾之忧。

    9.健全教育救助制度。对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含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含高职、大专)阶段就学的低保、特困等家庭学生以及因身心障碍等原因不方便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残疾未成年人,根据不同教育阶段需求和实际情况,采取减免相关费用、发放助学金、安排勤工助学岗位、送教***等方式,给予相应的教育救助。

    10.健全住房救助制度。对符合规定标准的住房困难的低保家庭、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等实施住房救助。对农村住房救助对象优先实施危房改造,对城镇住房救助对象优先实施公租房保障。探索建立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稳定、持久保障农村低收入家庭住房安全。

    11.健全就业救助制度。为社会救助对象优先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按规定落实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政策,确保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对已就业的低保对象,在核算其家庭收入时扣减必要的就业成本,并在其家庭成员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后给予一定时间的渐退期。

   12.健全受灾人员救助制度。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调整优化国家应急响应启动标准和条件,完善重大自然灾害应对程序和措施,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自然灾害救助标准调整机制,统筹做好应急救助、过渡期生活救助、旱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和因灾倒损民房恢复重建等工作。

   13.发展其他救助帮扶。鼓励各地根据城乡居民遇到的困难类型,适时给予相应救助帮扶。加强法律援助,依法为符合条件的社会救助对象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帮助受到侵害但无法获得有效赔偿的生活困难当事人摆脱生活困境,为涉刑事案件家庭提供救助帮扶、心理疏导、关系调适等服务。开展取暖救助,使寒冷地区的困难群众冬天不受冻。做好身故困难群众基本殡葬服务,为其减免相关费用。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等工作,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保障,做好与社会救助政策衔接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延伸至低收入家庭。

    (四)完善急难社会救助

     14.强化急难社会救助功能。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灾难性困难,生活陷入困境,靠自身和家庭无力解决,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生活仍有困难的家庭或个人,通过临时救助或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给予应急性、过渡性生活保障。依据困难情况制定临时救助标准,分类分档予以救助。逐步取消户籍地、居住地申请限制,探索由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畅通急难社会救助申请和急难情况及时报告、主动发现渠道,建立健全快速响应、个案会商“救急难”工作机制。

    15.完善临时救助政策措施。将临时救助分为急难型临时救助和支出型临时救助。实施急难型临时救助,可实行“小金额先行救助”,事后补充说明情况;实施支出型临时救助,按照审核审批程序办理。采取“跟进救助”、“一次审批、分阶段救助”等方式,增强救助时效性。必要时启动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进行“一事一议”审批。推动在乡镇(街道)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加强临时救助与其他救助制度、慈善帮扶的衔接,形成救助合力。

    16.加强和改进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强化地方党委和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压实各级民政部门、救助管理机构和托养机构责任,切实保障流浪乞讨人员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完善源头治理和回归稳固机制,做好长期滞留人员落户安置工作,为符合条件人员落实社会保障政策。积极为走失、务工不着、家庭暴力受害人等离家在外的临时遇困人员提供救助。

      17.做好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困难群众急难救助工作。将困难群众急难救助纳入突发公共事件相关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期社会救助政策措施和紧急救助程序。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要及时分析研判对困难群众造成的影响以及其他各类人员陷入生活困境的风险,积极做好应对工作,适时启动紧急救助程序,适当提高受影响地区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等保障标准,把因突发公共事件陷入困境的人员纳入救助范围,对受影响严重地区人员发放临时生活补贴,及时启动相关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强化对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

     (五)促进社会力量参与

      18.发展慈善事业。鼓励支持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以捐赠财产、设立项目、提供服务等方式,自愿开展慈善帮扶活动。动员引导慈善组织加大社会救助方面支出。按照有关规定,对参与社会救助的慈善组织给予税收优惠、费用减免等,有突出表现的给予表彰。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衔接机制。加强对慈善组织和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的监管,对互联网慈善进行有效引导和规范,推进信息公开,防止诈捐、骗捐。

     19.引导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通过购买服务、开发岗位、政策引导、提供工作场所、设立基层社工站等方式,鼓励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协助社会救助部门开展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评估、建档访视、需求分析等事务,并为救助对象提供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服务。鼓励引导以社会救助为主的服务机构按一定比例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岗位。

     20.促进社会救助领域志愿服务发展。支持引导志愿服务组织、社会爱心人士开展扶贫济困志愿服务。加强社会救助志愿服务制度建设,积极发挥志愿服务在汇聚社会资源、帮扶困难群众、保护弱势群体、传递社会关爱等方面作用。

     21.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和市场主体参与社会救助,扩大社会救助服务供给。制定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清单,规范购买流程,加强监督评估。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所需经费从已有社会救助工作经费或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等社会救助专项经费中列支。

   (六)深化“放管服”改革

      22.建立完善主动发现机制。将走访、发现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列为村(社区)组织重要工作内容。承担社会救助工作的国家公职人员以及承担政府委托从事困难群众服务工作的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在工作中发现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难以为继的,应当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县级民政部门开通“12349”社会救助服务热线,逐步实现全国联通。

     23.全面推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乡镇(街道)经办机构统一受理社会救助申请,根据申请人困难情况、致贫原因,统筹考虑家庭人口结构、健康状况、劳动能力和劳动条件、刚性支出等因素,综合评估救助需求,提出综合实施社会救助措施的意见,并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办理或转请县级相关职能部门办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异地受理基本生活救助申请。

     24.优化审核确认程序。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程序将低保、特困等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县级民政部门加强监督指导。对没有争议的救助申请家庭,可不再进行民主评议。取消可以通过国家或地方政务服务平台查询的相关证明材料。健全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发挥各级核对机构作用。

     25.加快服务管理转型升级。加强社会救助信息化,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救助领域的运用。依托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完善社会救助资源库,将政府部门、群团组织等开展救助帮扶的各类信息统一汇集、互通共享,为相关部门、单位和社会力量开展救助帮扶提供支持。推动社会救助服务向移动端延伸,实现救助事项“掌上办”、“指尖办”,为困难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救助事项申请、办理、查询等服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地方各级依法依规成立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将社会救助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各地区各部门工作绩效评价。加快推进社会救助立法。完善社会救助统计制度。加强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和理论研究。按有关规定申报社会救助表彰奖励项目,对有突出表现的给予表彰。

   (二)落实部门责任。民政部门承担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牵头统筹职责,负责基本生活救助;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健康、应急管理、医疗保障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分别负责相关专项社会救助;财政部门根据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需要和物价变动等情况,做好各项社会救助资金保障。中央财政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重点向救助任务重、财政困难地区倾斜。

    (三)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实施基层社会救助能力提升工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要统筹研究制定按照社会救助对象数量、人员结构等因素完善救助机构、合理配备相应工作人员的具体措施。强化乡镇(街道)社会救助责任和相关保障条件。村级设立社会救助协理员,困难群众较多的村(社区)建立社会救助服务站(点)。开展社会救助所需工作经费纳入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关爱基层救助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场所、交通、通信费用以及薪资待遇,保障履职需要。加强业务培训,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素质高、对困难群众有感情的社会救助干部队伍。

    (四)加强监督检查。加强资金监管,强化审计监督,对挤占、挪用、截留和滞留资金等问题,及时纠正并依法依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机制,加强社会救助事中事后监管。加大对骗取社会救助行为查处力度,依法依规追回骗取的社会救助金并追究相应责任。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改革创新,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对秉持公心、履职尽责但因客观原因出现失误偏差且能够及时纠正的经办人员依法依规免于问责。

     政策解读:守住底线突出重点 构建社会救助新格局——《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的解读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拉孜县举办第二次劳务洽谈会
  2. 张庆黎游客西藏会受到在内地所没有的热情欢迎
  3. 昌都市组团参加海峡两岸文博会
  4. 铜川多举措推动商业航天城建设
  5. 省委文明办来铜督导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反馈会议召开
  6. 市政府研究室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抓好四项工作
  7. 铜川牡丹园修建性详细规划会圆满召开
  8. 市住建局领导实地检查北市区垃圾处理场工作
  9. 北仑区全面启动户籍居民参保信息登记工作
  10. 江东区三项举措扎实推进双爱行动
  11. 填报高考志愿前的4项准备工作考生和家长了解一下
  12. 东钱湖提前半年超额完成社保卡申领年度考核任务
  13. 心系困难户民生大莞家中秋慰问暖人心
  14. 王益公安分局五网防控保平安
  15. 今天东莞全城致敬最美的她
  16. 东莞人4批次口罩紧急召回集中销毁你家有吗
  17. 省农业厅组织专家检查指导我市抗旱工作
  18. 梁维东培育与先进制造业接轨的高水平人才
  19. 广州东莞加强互联互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对接
  20. 铜川新增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21. 张裔炯在拉萨社区和派出所调研
  22. 日土县为自然保护区管护站发放设备
  23. 王拥军赴仁布县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24. 西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为人员提供健康保障
  25. 市人社局强化教育实践活动
  26. 端午假期我国景区继续坚持限量、预约、错峰管理
  27. 奉化市第三届春季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专场洽谈会圆满成功
  28. 聘任制公务员从一种身份向一份职业过渡
  29. 市饲料办积极组织职工参加阳光广场的扶贫日宣传活动
  30. 关于开展2018全省大学生社团就业创业能力挑战赛的通知
  31. 东莞这一新政正式落地租购人才住房最高补贴30万
  32. 宋海宏同志被聘为铜川市人民政府2011年度法律顾问
  33. 赵永杰来我市调研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34. 罗智斌赴桃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35. 硬核全国政法工作创新交流会推介东莞经验
  36. 象山县新增4家大中专毕业生实践基地
  37. 东莞全力对接支持服务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实现更高水平共赢发展
  38. 东莞市举行莞港澳线上同贺新春活动畅叙友情互致祝福共话发展
  39. 让轨道站点从交通核变为城市核未来5年东莞轨道交通这样发展
  40.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
  41. 市政府召开全体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42. 东莞倍增计划插上金融翅膀
  43. 到2021年东莞水乡新城片区年均增长超10
  44. 李智远主持召开市政府专题会议
  45. 正阳路工商所零距离服务企业
  46. 贡觉县文化工作亮点纷呈
  47. 白玛才旺与人保财险总公司赴藏调研组座谈
  48. 西藏颁发首批车用气瓶安装许可证
  49. 市招商局干部下基层接地气
  50. 刘林圃烈士雕像落成
  51. 爱在鄞州首场企业青年人才联谊活动成功举行
  52. 我市开展第十八届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
  53. 资江船舶厂河段现大量死猪动物防疫站迅速处理
  54. 铜川金立置业有限公司组织收看19大开幕式
  55. 大棚蔬菜种植助力贾曲河村群众脱贫增收
  56. 人社部副部长一行在江东区召开中小企业座谈会
  57. 东莞20个镇跻身全国百强镇这三个镇成黑马
  58. 东莞广大考生注意了驾考新规本月起正式实施
  59. 东莞黑臭水体变形记
  60. 市国土资源局依法查处两宗土地违法违规案
  61. 关于春节假日期间安全驾驶提示
  62. 梁维东赴大岭山镇石碣镇调研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63. 东莞下月起调整社保部分待遇标准
  64. 市交通运输局积极贯彻落实全市深化为民服务零距离活动动员大会精神
  65. 吴英杰在奋斗中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绚丽人生
  66. 齐扎拉在拉萨调研精准脱贫工作
  67. 错那县五个突出做好基层党建工作
  68. 西藏举报涉爆涉可获万元奖
  69. 我市积极部署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70. 关于做好2021年度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通知
  71. 江东区发放人才特殊津补贴400余万元
  72. 镇海区启动第三期人才公寓政策
  73. 奉化人社局组织召开宣讲十八大、宣讲新奉化双宣活动
  74. 我市顺利完成市本级2013年度社保新政策培训
  75. 东莞市莞邑网事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动
  76. 市卫生局多措并举保稳定
  77. 加快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东莞多措并举打造慧教育
  78. 市城建监察支队开展工地道路扬尘治理
  79. 东莞人一天吃掉7100头猪解读东莞菜篮子工程
  80. 市委常委会暨市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会议召开
  81. 东莞文明创建督导组让群众共享创文成果
  82. 梁维东推动全市党管武装工作迈上新台阶
  83. 梁维东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84. 我为群众办实事惠及1200名住户常平河滨花园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开工
  85. 全国方言建档研讨会召开东莞代表广东介绍经验
  86. 黄勇到区县开展春节走访慰问
  87. 东莞铁腕治污建设宜居宜业新家园
  88. 保障市场供给稳定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89. 市食品药品执法监察支队开展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大排查
  90. 2010年西藏公路通车里程将达5万公里
  91. 区调研组调研拉萨市重点寺庙消防安全及厕所管理运行情况
  92. 昌都采取多项措施确保虫草采集有序进行
  93. 市人大常委会视察调研全市2019年度环境状况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94. 宜君十项行动巩固提升抓党建促脱贫工作成效
  95. 绿色建筑建设年主题活动在铜热烈掀起
  96. 新区环卫工人激情高铜川樱桃节前忙清扫
  97. 我市服务外包人才储备培训班开讲
  98. 我市技工院校招生宣传工作全面启动
  99. 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八一慰问信
  100. 创新服务形式扩大服务覆盖面市人才培训中心倾力培训企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