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关于印发金平区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5月11日发表  

汕金府〔2013〕7号

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直属各单位:

  《金平区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业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汕头市金平区人民政府

                     2013年7月23日

 

 

 

 

 

金平区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

 

     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儿童提供良好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机会和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发挥儿童潜能,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重要基础,是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儿童是人类的未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人力资源。儿童发展是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改善和优化儿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促进儿童事业发展,造就高素质的一代新人,对建设幸福金平具有重要意义。

  金平区于2003年3月经***批准,由原汕头市升平区、金园区及达濠区礐石街道浔洄居委、龙湖区龙溪路以北区域组建而成。金平区组建后,根据全国、省、市妇儿发展纲要、规划的目标和要求,金平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我区实际,科学调整修订了《金平区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确定了儿童与健康、儿童与教育、儿童与法律保护和儿童与环境四个优先发展领域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十年来,我区不断完善保护儿童权利的法规政策体系,强化政府责任,将儿童发展规划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促进全区儿童事业稳步健康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条件明显改善,儿童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2000年的2.85‰、2.93‰下降到2010年的0.63‰、1.01‰;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22.79/10万下降到2010年为0/10万。儿童教育普及程度持续提高。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到2010年均达到100%,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121%和98%。家庭教育创新发展。孤儿、贫困、残疾、流浪、受艾滋病影响和单亲特困家庭等困难儿童群体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怀和救助,儿童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由于我区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受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制约,儿童发展仍面临不少问题与挑战。儿童优先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保护儿童的工作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城乡之间儿童发展不平衡,涉农地区和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公平享有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偏低;流动、留守、流浪等困境儿童的生存发展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残疾儿童的康复和教育需要加快推进;遏制出生缺陷发生率上升的任务艰巨;学前教育公共投入不足,规范化管理有待加强;社会文化环境中仍然存在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

  未来十年,是我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美丽幸福金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这将为我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前所未有的政策保障和良好机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有关法律规定,以《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广东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汕头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为指导,按照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与要求,结合我区儿童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我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美丽幸福金平、促进社会和谐的总体要求,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切实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以优先保护、平等发展、扶贫济困、普惠福利为重点,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1、依法保护儿童原则。在儿童身心发展的全过程,依法保障儿童合法权利,促进儿童全面健康成长。

  2、儿童优先原则。在制定政策、规划和配置公共资源等方面,优先考虑儿童的利益和儿童成长的需求。

  3、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在处理与儿童相关的事务时,充分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保障儿童利益最大化。

  4、儿童平等发展原则。为所有儿童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最大限度保障儿童不因户籍、地域、性别、民族、信仰、受教育状况、身体状况和家庭财产状况受到任何歧视,保障所有儿童享有发展的平等权利与机会。

  5、儿童参与原则。创造有利于儿童参与的社会环境,鼓励、支持儿童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特别是参与儿童自身事务。畅通儿童表达渠道,重视吸收采纳儿童意见。

  二、总目标

  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儿童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儿童身心健康水平;促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儿童享有更高质量的教育;建立和完善适度普惠的儿童福利体系;提高儿童工作社会化服务水平,创建儿童友好型社会环境;完善保护儿童的法规政策体系和保护机制,依法保护儿童合法权益。到2020年,儿童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儿童发展水平处于全省中等以上水平,为构建美丽幸福金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可持续的人力资源和强有力的智力储备。

  三、优先发展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

  (一)儿童与健康

  主要目标

  1、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降低严重多发致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重症地中海贫血、重度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症等高危出生缺陷发生率,以2010年全省平均水平为基数,下降1/2。

  ——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控制在4%以下。

  ——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降低到1‰以下。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95%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90%以上。

  ——逐步降低艾滋病、乙肝、梅毒的母婴传播率,通过母婴传播的儿童艾滋病感染率下降。

  2、降低儿童死亡率,减少儿童伤害所致死亡和残疾。

     ——婴儿死亡率控制在6‰以下。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8‰以下。

  ——降低流动人口中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降低儿童伤害死亡率。

  3、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控制在12%以下,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3。

  ——提高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

  ——控制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龋齿、肥胖和营养不良等儿童常见多发性疾病和结核病、艾滋病、乙肝等传染性疾病。

  4、儿童卫生保健水平大幅提高。

  ——0-6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

  ——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85%以上,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达到96%以上。

  ——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以街道为单位达到95%以上。

  ——保障流动儿童获得与户籍儿童同等的儿童保健和计划免疫接种服务。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每年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5、降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儿童精神疾病患病率。

  6、提高适龄儿童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

  7、减少环境污染对儿童的伤害。

  策略措施

  1、加大妇幼卫生经费投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增加妇幼卫生经费投入,提高儿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促进儿童均等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加强妇幼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金平区妇幼保健院建设,按照二级妇幼保健机构等级标准建设,落实相关人员编制政策。加强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和学校卫生室的建设,落实校医和保健教师的配备。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增强基层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加强综合性医疗机构妇幼保健相关科室建设。

  3、完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加强婚检知识宣传,规范婚检内容,逐步实现免费婚检,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加强孕产妇保健管理。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使全区妇女享有免费孕前优生医学检查。开展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服务,不断提高产前筛查和诊断水平,重点针对重症地中海贫血、重度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症设立专项防治项目,为高危人群提供免费筛查和诊断。健全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在所有助产机构中落实采血和听力初筛,加强筛查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和质量控制,落实阳性患儿的转诊、确诊、治疗及随访,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逐步扩大筛查病种,并为贫困患儿提供救助。加大力度宣传出生缺陷防治知识,服务对象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建立出生缺陷和儿童残疾信息网络,实现部门之间数据的互通、共享。

  4、加强儿童疾病防治。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加强疫苗冷链系统建设和维护,规范预防接种行为。以社区为重点,普及儿童健康基本知识。规范儿科诊疗行为,积极防治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加强儿童健康相关科学技术研究,促进成果转化,推广实用技术,降低新生儿窒息、肺炎和先天性心脏病等死亡率。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及先天梅毒综合服务纳入妇幼保健常规工作中,孕产妇艾滋病、梅毒检测率分别达到80%和70%,对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儿童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比例均达到90%以上。

  5、加强儿童卫生健康管理和服务。实施0—6岁儿童健康管理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保障流动儿童享有与本地儿童同等水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0—6岁儿童提供出生缺陷筛查与诊治、生长发育监测、喂养与营养指导、早期综合发展、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指导、免疫接种、常见疾病防治、健康安全保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基本保健服务。实施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实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提供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服务。为0—6岁残疾儿童提供康复医疗服务。

  6、加强儿童健康档案管理。将0—6岁儿童列入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项目重点人群,到2020年儿童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5%,健康档案使用率达80%以上。开展中小学校儿童年度体检考核,体检资料纳入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范畴,逐步提高学校儿童年度体检执行率。

  7、加强儿童成长规律心理研究和心理卫生保健服务。针对儿童特点,开展健康科学的娱乐、体育、科普等活动,缓解学习压力。加强青春期心理和情感教育,调适青春期儿童心理需求。推进以社区为基础的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指导课程,在中小学校逐步设立心理咨询室,落实教育师资、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的配备和培训,为儿童开展不同时期行为心理问题的筛查、咨询、辅导和干预。在妇幼保健院中建立儿童心理门诊。

  8、加强儿童健康教育、指导和干预。加强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卫生保健管理,将健康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对儿童开展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提高儿童身心健康素养水平。帮助儿童养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加强儿童视力、口腔和听力保健工作,以幼儿园、中小学为重点,开展牙病防治和控制屈光不正的工作。实行儿童膳食、体育锻炼和用眼卫生指导,培养良好卫生行为习惯,防治中小学生肥胖、近视和龋齿。预防和制止儿童吸烟、酗酒和吸毒。

  9、积极推动改善儿童营养状况。加强爱婴医院建设管理,积极推行母乳喂养。开展科学育儿教育,培养儿童健康的饮食习惯。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贫血、肥胖等营养疾病。制定和推动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10、提高儿童身体素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和锻炼时间,保证学生睡眠时间,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完善和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体质监测制度。

  11、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控制和治理大气、水、土地等环境污染以及工业、生活和农业面源污染,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加强监管,确保主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主要重金属(铅、镉等)暴露水平符合国家标准。

  (二)儿童与教育

  主要目标

  1、发展儿童早教教育,全面普及学前教育。

  ——建立0—3岁儿童早期教育、康复指导与服务体系。到2020年,每个街道均办起1所0—3岁教养支持中心。

  2、到2015年,全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2015年全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5%,2020年学前1年毛入园率达到98%,学前3年毛入园(班)率达到100%。

  ——到2015年底,每个街道建成1所规范化公办性质中心幼儿园。逐步把城市小区配套幼儿园办成普惠性幼儿园。    

  3、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到2015年,全面实现全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机会均等,争取接收流动儿童入读公办学校。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五年保留率达到100%。

  ——到2020年,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0%,年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

  ——到2020年,全面实现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儿童享有公平教育。

      ——到2013年,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均达到规范化标准。

      ——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2015年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2020年达到97%以上。

     ——保障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权利。逐步提高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比例。

  4、逐年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2015年全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2020年达到98%以上。

  5、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

  6、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7、全面普及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策略措施

  1、推进依法治教。加快推进完善家庭教育、学前教育、留守儿童等教育法规政策体系;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和制度;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法制观念和法律知识水平。

  2、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中优先发展教育。切实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总量,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拨款比例达到省规定。

  3、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校际间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质量上的差距,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全区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建成覆盖全区学校数字化教育体系,按期按质完成规范化学校建设任务。

  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良好品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将社会性别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体系教育教学内容。

  5、重视和加强0-3岁婴幼儿教育。以幼儿园和社区为依托,为0-3岁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指导。支持和扶持早教机构发展,推行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健康成长。

  6、全面普及3-6岁儿童学前教育,规范办园,提高保教质量。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加大公共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通过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扶持民办幼儿园、资助普惠幼儿园、整顿无证幼儿园,扩大涉农片区学前教育资源等措施,构建规范化、多层次、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体系,满足适龄儿童多元化入园需求。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贫困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对3-6岁在园贫困幼儿每学年给予300元的资助。努力解决流动儿童入园问题。完善幼儿园设置审批制度、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

  7、保障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权利。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提供学位,实现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大对接受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就读的民办学校扶持和管理力度。

  8、关爱留守儿童少年健康成长。在留守儿童集中的学校增加驻校社会工作者,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指导、心理辅导和生活帮助为一体的扶助服务。落实留守儿童监护责任,试点建立对留守儿童家庭定期访问制度、与在外务工父母定期联系制度、与留守儿童定期心理交流制度。

  9、保障特殊、弱势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落实孤儿、残疾儿童、贫困儿童就学的保障及资助政策。推进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善普通学校接受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办法。消除制度障碍,为流浪儿童、具有严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创造条件。

  10、消除义务教育大额班现象。推行标准班教学,加大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有足够学位满足适龄儿童入学需要,到2013年,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基本达到规范化标准,班额普遍符合国家标准。

  11、减轻儿童学习心理压力。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引导、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校外活动基地、儿童活动中心的建设和管理。

  12、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优化布局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扩大优质普通高中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推进学校办学模式多样化、多元化发展。积极开展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13、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改革、创新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深化课程改革和校企合作,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逐步推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

  14、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手段现代化。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逐步推进中小学网络教育。

  15、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应依法办学,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管理、引导和监督,使在民办学校学习的儿童同样得到良好的发展。

  16、创新和改进家庭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研究及分类指导。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自的教育优势,加强学校、家庭、社区的育人合作。建立多元化的家长学校办学体制,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成才观,掌握现代化科学育儿知识和方法。利用手机短信、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渠道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宣传和咨询。在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相对集中的学校,对其监护人或临时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17、提高教师师德修养水平。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幼儿园园长、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合格率和学历层次。将师德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三)儿童与福利

  主要目标

    1、扩大儿童福利范围,推动儿童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2、保障儿童享有基本医疗和保健服务,提高儿童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和保障水平。

 3、增加孤残儿童养护专业服务机构数量。

  ——进一步加强儿童福利院建设。到2020年,区要建有相对独立的儿童福利机构。

  ——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到2020年,建有一所集养护、医疗康复、教育、技能培训等综合功能的重度残疾儿童教养学校。

  4、提高残疾儿童康复率。

     5、完善儿童福利津贴制度。

  ——到2012年,对散居孤儿每人每月给予600元、福利机构集中供养孤儿每人每月1000元的最低养育标准,孤儿福利保障经费随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变化逐步提高。

  6、完善困境儿童社会救助体系。

  ——加快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建设,不断扩大救助规模,减少街面流浪儿童的数量和反复性流浪现象。

  ——保障孤、病、残贫困儿童和服刑人员未成年人子女生活、教育、医疗、就业等权利。

  7、探索建立和完善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的服务机制。

  策略措施

  1、提高面向儿童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将儿童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对儿童事业的投入。完善服务体系和机制,增加财政对儿童福利的预算,逐步实现儿童公共服务均等化。

     2、保障儿童基本医疗。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内完善儿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保障儿童从出生起即享有医疗保障,逐步提高儿童医疗保障水平。建立儿童医疗救助制度。对患有重症地中海贫血等严重地方性疾病的儿童实施医疗费用减免或专项补助。采取政府拨款、社会和个人捐助等形式,设立儿童医疗救助专项基金,建立贫困重大疾病儿童的医疗福利制度,为贫困和重大疾病儿童提供医疗救助。

  3、扩大儿童福利范围。完善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通过分类施保,提高贫困家庭儿童的生活水平。探索对儿童实施营养干预和补助的方法,改善儿童营养状况。

  4、完善孤儿基本保障制度。按照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增长幅度建立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的自然增长机制,保障孤儿基本生活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满足孤残儿童生活、教育、康复、医疗和就业、住房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对孤儿(0-18周岁、18-23周岁在学孤儿)实行全额医疗救助,逐步加大对大病、重病患者的医疗救助力度。探索建立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替代养护制度,为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和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生活、医疗、教育、就业提供制度保障。

  5、完善孤儿养育和服务模式。全面提高儿童福利机构的管理服务水平。探索适合孤儿身心发育的养育模式。提倡社会收养,规范家庭寄养,鼓励社会助养。建立和完善家庭寄养监督和评估体系,提高家庭寄养孤儿的养育质量。

  6、建立健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0-6岁残疾儿童免费抢救性康复项目,建立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制度,逐步扩大康复救助范围。优先开展0-18岁残疾儿童的抢救性治疗和康复。提高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以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以居家养护为主,以社区养护为辅,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体系,全面提供康复医疗、功能训练、辅助器具适配、心理辅导、康复转介、残疾预防、知识普及和咨询、职业技能教育和使用技术培训等服务,增强残疾儿童生活自理、社会适应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对残疾儿童家长进行康复知识培训和指导。

  7、加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完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网络,加强流入地与流出地的沟通协调,健全流浪儿童生活、教育、返乡和安置保障制度,对流浪儿童开展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矫治、医疗卫生和技能培训,提高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鼓励并支持社会力量保护和救助流浪儿童。

  8、探索建立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服务体制机制。完善以社区为依托、面向流动人口家庭的管理和服务网络,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制,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情感和行为的指导,提高留守儿童家长的监护意识和责任感。

  9、鼓励公众参与儿童福利事业。建立健全服务儿童的社会工作和志愿者服务机制和网络。政府通过政策支持、购买服务、舆论引导等措施,依托社会和民间力量,构建儿童福利事业的社会支撑体系。

 (四)儿童与社会环境

  主要目标

  1、营造尊重、爱护儿童的社会氛围。保障儿童合法权益,消除对儿童的歧视和伤害。

  2、为儿童创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

  3、保护儿童免受网络、手机、游戏、广告、图书和影视中不良信息的影响。

  4、健全儿童安全网络体系。

  ——中小学校安全设施达标率达到100%。

  ——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知晓率达到100%。

  ——各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有关部门,认真执行《校车安全条例》,确保学生乘坐校车安全。

  ——确保儿童药品、食品、玩具质量和娱乐设施安全。

  5、优化儿童成长的家庭环境。

     ——城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儿童家长家庭教育知识基本普及,家庭教育参与率提高。

  6、培养儿童阅读习惯,增加阅读时间和阅读量。

  ——90%以上的儿童每年至少阅读一本图书。

  7、加快建设儿童活动场所和设施。

  ——90%以上的社区均建有1所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游戏、娱乐、教育、卫生、社会心理支持和转介等一体化服务的儿童之家。

  ——增加儿童校外活动场所的数量。到2020年,建有少年活动中心和儿童科普基地。

  8、保障儿童参与家庭生活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9、保障儿童享有闲暇和娱乐的权利。

  策略措施

  1、强化儿童权利的舆论宣传。广泛开展以儿童优先和儿童权利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儿童权利尤其是儿童参与权的认识,形成有利儿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舆论环境。

     2、净化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广泛宣传健康向上的儿童形象,屏蔽、阻断社会不良信息,减少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损害。

  3、为儿童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扶持优秀儿童文艺作品、儿童读物的创作,举办全区大型儿童文化娱乐活动,加强校内儿童艺术培训,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各类儿童文艺和艺术培训、评比活动。加强各级公共图书馆特别是街道图书室建设,加大儿童读物在公共藏书中的比例,创造条件建立区儿童图书馆。

  4、加强校园安全建设和监管。大力开展警校共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加强托儿所、幼儿园、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清理整顿校园周边文化娱乐场所、商业网点、音像市场和网吧,禁止在校园周边200米内开设歌舞厅、游戏机室和网吧。加强校园安全建设,加强校车监管。中小学校按规定配备校园保安,严格进出验证,配齐保安器械。

  5、加强儿童食品、药品、用品、玩具和游乐设施的质量和安全监管。完善相关检测标准、安全认证和质量认证制度,并纳入法制轨道。加强公共设施的管理和安全监察,提高儿童及家长的安全意识,减少儿童意外伤害。学校、儿童活动场所装修应达到绿色环保标准,进出口处设置交通标识。

  6、加强儿童安全知识教育。培养儿童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和自我保护意识,创设安全的儿童生活环境。全面开展儿童应急避险安全教育,建立儿童应急避险演练机制。加强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生存训练,提高儿童应急避险和逃生的能力。

  7、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普遍建立各级家庭教育指导机构,90%的城市社区和80%的行政村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点。培养合格的专兼职家庭教育工作队伍。加大公共财政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家庭教育工作。

  8、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运用手机、网络、社区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建立区儿童家庭教育综合服务指导平台。发展家庭教育讲师团队伍,深入基层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和研究。不断扩大和提高家长教育的覆盖面和合格率,确保儿童家长每年接受2次以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参加2次以上家庭教育活动。逐步推进家长教育的有效化、制度化、常态化。

  9、营造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家庭氛围。重视培养儿童的独立意识,保障儿童合理自主选择、适度娱乐、自由支配休闲时间。多形式推广“亲子日”等活动,提倡父母与子女加强交流与沟通。预防和制止虐待、忽视、家庭暴力等危害儿童安全事件的发生。

  10、加快儿童活动场所和设施建设。提高儿童活动场所利用率,提高青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的服务水平。开放学校活动资源,建设校园网络。增加儿童课外活动设施,扩大活动场所。支持社会力量开办儿童文化活动机构,规范儿童活动场所管理,逐步实现各类文化、科技、体育等公益性设施和活动场所向儿童免费或优惠开放。

  11、支持儿童参与儿童事务。在儿童事务与儿童服务决策过程和决定有关儿童的重大事项时,听取儿童意见。支持儿童参与家务劳动和自身事务管理,增加儿童的社会实践机会,鼓励儿童以志愿者等角色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儿童的社会参与能力。

  12、强化社区儿童服务、管理和教育功能。以社区为基础,动员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团体和机构参与儿童工作,建设儿童之家,发挥社区在儿童服务、管理和教育上的作用。每个街道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的儿童社会工作者。

  13、加强留守儿童工作。全面推进留守少年儿童“希望家园”建设,建立健全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体系,为留守少年儿童提供学习指导、心理辅导、亲情关怀和生活帮助。建立留守儿童家访制度,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在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配备一名专职的儿童社会工作者。组建留守儿童志愿辅导员队伍,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等社会服务工作。

  (五)儿童与法律保护

  主要目标

  1、健全和完善保护儿童的政策法规体系。

  2、儿童自觉自主的法律保护认知、意识及行动能力逐步增强。

  ——2015年,全区中小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广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汕头经济特区实施

  3、儿童监护人的法律责任和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履行职责的能力明显提高。

  4、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正常水平。

  5、对儿童的各类暴力得到有效遏制。

  6、少年儿童网瘾拯救法律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7、预防并减少侵害儿童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

  8、保护儿童的合法财产权益。

  9、依法保障儿童获得出生登记和身份证登记。

  10、禁止使用童工(未满16周岁)和违规使用未成年工。

  11、预防儿童违法犯罪,降低儿童犯罪率和重新犯罪率。

  ——未成年罪犯占刑事罪犯的比重降低。

  12、保障儿童依法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

  策略措施

  1、健全和完善保护儿童的法规政策体系。加强保护儿童权益、促进儿童发展的制度建设,推进儿童福利、学前教育以及保护残疾、孤困、流动、流浪、留守等特殊儿童群体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所有中小学设立法制副校长,定期开展儿童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中小学校法制宣传教育普及率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

  3、加强执法检查监督。定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促进执法和司法人员对儿童权益保护观念的提升,强化执法司法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执法水平。

  4、完善儿童监护制度。提高儿童父母和其他监护人的责任意识。逐步建立以家庭监护为主体,以社区、学校等有关单位和人员监督为保障,以国家监护为补充的儿童监护制度。

  5、保护儿童人身权利。严厉打击强奸、拐卖、绑架、虐待、遗弃儿童,胁迫、诱骗、利用儿童犯罪,利用儿童进行乞讨、卖艺、卖淫等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儿童免遭一切形式的性侵犯。建立受暴力伤害儿童问题的预防、强制报告、反应、紧急救助和治疗辅导、康复回归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儿童庇护中心。加强预防和打击拐卖儿童犯罪的宣传教育,建立完善DNA检测制度,依法打击拐卖儿童犯罪活动。严厉打击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危害儿童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6、落实儿童出生登记制度。提高社会各界对出生登记的认识,完善出生登记相关制度和政策。加强部门协调和信息交流共享,简化和规范登记程序,逐步建立16周岁以下流动儿童登记制度,为流动儿童享有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依据。

  7、消除对女童的歧视。建立有利于女童及其家庭的利益导向机制。加大对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的打击力度,继续保持出生人口性别比在正常值范围内。

  8、加强对儿童财产权益的保护。依法保障儿童的财产收益权和受赠权、知识产权、继承权、一定权限内独立的财产支配权。禁止对儿童一切形式的经济剥削。建立健全监督、惩罚机制,严厉打击使用童工的违法行为。

  9、确保儿童网络空间安全。加强对经营性网吧的日常管理,开展经常性的检查和治理,防患青少年网瘾和网络、网吧犯罪。加强学校、社区、家庭的健康网络空间建设,为少年儿童提供绿色的安全网络空间。

  10、建立和完善不良行为儿童的矫治制度。对有不良行为的儿童进行早期介入、有效干预和行为矫治,加强对严重不良行为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探索学校教育、社区矫正和行为矫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预防和减少儿童违法犯罪发生。

  11、加大对儿童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工作力度。充实基层法律援助工作队伍,支持和鼓励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为儿童提供法律援助,引入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工作机制,扩大儿童接受法律援助的覆盖面。落实司法救助政策。提升儿童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原则,做好失足儿童的教育挽救和重返社会工作。消除对失足儿童复学、升学、就业的歧视。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区政府负责实施本规划。政府各有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责及目标任务,制定具体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妇儿工委)具体负责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督促。

  (二)加强本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区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中体现儿童优先原则和纳入儿童发展的主要指标,统筹安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三)保障儿童事业发展的经费投入。政府加大儿童事业发展所需经费的投入,将实施规划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重点扶持涉农地区儿童的发展,促进儿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儿童发展。

  (四)建立健全实施规划的工作机制。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共同做好规划实施工作。建立目标管理问责制,将主要目标纳入相关部门的目标管理和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有关负责人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健全报告制度,各有关部门每年向区妇儿工委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实施规划的工作情况。健全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妇儿工委全委会、联络员会议,汇报交流实施规划的进展情况。加强区儿童工作机构建设。区政府相应配备监测统计工作人员,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五)探索总结实施规划的工作方法。及时开展对儿童发展和权益保护状况的调查研究,掌握新情况,分析新问题,为上级制定法规政策提供依据。加强儿童发展情况的调研,总结探索儿童发展和儿童工作规律。在规划实施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通过立项攻坚、项目实施、实事化运作等方式解决重难点问题;坚持分类指导、示范先行的原则,及时总结推广具有实效和创新的经验,促进规划的全面实施。区妇儿工委每五年召开一次妇女儿童工作会议,总结规划实施经验,表彰对实施规划做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六)加大实施规划宣传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地面向各级领导干部、儿童工作者、广大儿童和全社会广泛宣传国家纲要和省、市规划,宣传规划实施中的典型经验和成效,宣传促进儿童保护和发展的国际公约、法律政策,营造有利于儿童生存、保护、发展和参与的社会氛围。

  (七)加强实施规划的能力建设。将实施规划所需业务知识纳入培训计划,开展对相关专业工作者的培训。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业务培训与研讨,增强政府及各有关部门、机构相关人员、相关专业工作者实施规划的责任意识和能力。

  (八)鼓励儿童参与规划的实施。注重发挥儿童的作用,听取儿童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儿童参与规划实施,提高儿童参与意识和能力,实现自身的发展与进步。

  五、监测评估

  (一)工作内容。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年度监测评估、中期监测评估和终期监测评估。科学设定监测评估指标体系,确定重点监测指标和评估指标,明确指标定义。建立重点监测统计制度,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反映儿童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动态反映规划目标进展情况。系统分析和评价规划目标达标状况,评判规划策略措施和规划实施工作的效率、效果、效益,预测儿童发展趋势。通过监测评估,准确掌握儿童发展状况,制定和调整促进儿童发展的政策措施,监督和推动规划政策措施的落实,推动规划目标的实现,为规划未来儿童发展奠定基础。

  (二)机构职责。区妇儿工委设立监测评估工作机制,负责组织领导监测评估工作,审批监测评估方案,审核监测评估报告等。监测评估工作机制包括监测组和评估组。

  监测组由区统计局牵头,成员由承担规划目标任务单位的统计、业务和信息技术人员组成,负责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统计监测工作,培训相关工作人员,研究制定监测方案,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和信息,撰写并提交年度监测报告等。

  评估组由区妇儿工委办公室牵头,成员由承担规划目标任务的有关单位业务人员和专家组成,负责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工作,培训相关工作人员,制定评估方案,组织开展评估工作,撰写并提交评估报告等。

  (三)措施保障。区政府将监测评估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落实监测评估人员。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结合监测评估结果开展宣传,研究利用监测评估结果,加强规划实施工作。

  (四)基础建设。规范和完善与儿童生存、发展有关的统计指标和分性别指标,将其纳入区和区直部门常规统计或统计调查。加强监测统计队伍建设,加快监测统计的信息化、自动化建设,建立监测数据网上报送系统,建立和完善区儿童发展监测数据库。

  (五)工作要求。实行监测评估工作报告制度。区妇儿工委向市妇儿工委提交评估报告,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导。区各有关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保证监测评估工作有序开展,取得实效。监测组要向区妇儿工委提交年度监测报告,加强监测预警工作,完善规划实施达标情况预警督办制度,为促进规划目标如期达标发挥警示监督作用。规范数据信息的收集、发布和展示,加快数据信息的交流、反馈和利用,逐步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区直各有关部门按要求向区统计局报送年度监测数据,向区妇儿工委提交本部门评估报告。评估组向区妇儿工委提交评估报告。

  ***:四大示范性项目

  ***

 

四大示范性项目

 

  1、儿童友好社区建设项目

  2、每个街道建设一所规范化公办中心幼儿园项目

  3、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

  4、出生缺陷干预项目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侨爱工程送温暖医疗队走进大洪山
  2. 淅河镇积极开展抗灾救灾
  3. 中共随州高新区工委关于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情况的通报
  4. 夏卫东在随州高新区调研时强调科学精准筑牢疫情防控网有序推进县乡人大换届选举
  5. 两企业携手打造恩施州城休闲旅游板块
  6. 随州市长岗镇2022年庹家村委会绿水村委会乡村公益性
  7. 营商环境曝光台返乡创业青年办理健康证跑了4次
  8. 恩施经济开发区组织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9. 大洪山召开总规修编协调会
  10. 随州高新区召开大数据产业园项目建设协调推进会
  11. 恩施州政府中心组组织专题学习
  12. 当春运遇上疫情时危见警节
  13. 恩施州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纪实
  14. 恩施市实验小学入围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候选学校
  15. 恩施盛家坝镇院落党建引领枫香河蝶变
  16. 大洪山组团赴浙江省考察佛教用品
  17. 关于公布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举报电话邮箱和地址的通告
  18. 利川市下沉遍访解群众急难愁盼
  19. 大洪山财政局全面完成党报党刊征订任务
  20. 恩施州审计局开展安全培训助创平安机关
  21. 熊家社区举办西式面点培训班
  22. 恩施州开展特殊教育生活适应学科课堂教学展评
  23. 宣恩县一行通办为青创贷提速
  24. 克克走访调研部分重点企业时强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服务企业发展
  25. 关于对2017年度随州高新区淅河镇水库防汛抗旱责任人进行公示的公告
  26. 宣恩县为受灾困难群众发放救灾资金
  27. 恩施州教育局学典型守初心担使命
  28. 恩施州发改委开展粮食行业专项整治
  29. 宣恩县与湖南省桑植县开展鄂湘线第四轮联合检查
  30. 恩施州教育局召开县市教育局局长和州直学校主要负责人会议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团结一心应对挑战
  31. 恩施州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
  32. 恩施市铁拳行动保护重点商标
  33. 恩施大峡谷停车场流动车展
  34. 恩施州融资担保机构减免担保费
  35. 宣恩发出首张跨省通办营业执照
  36. 鹤峰农商银行创新金融服务贷动中小微企业发展
  37. 咸丰票决2022年政府民生实事项目
  38. 恩施州财政局开展庆祝建党97周年活动
  39. 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报告(1月11日1
  40. 出手早方能掌握主动权
  41. 大洪山关于拨付香稻扶贫产业资金尾款的公告
  42. 巴东5000余名学生课堂体验冰雪运动
  43. 不见面更要把群众的事办好
  44. 架起党和各族乡亲的电力连心桥——国网恩施供电公司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纪实
  45. 湖北无线电监测特种车辆改装基地项目落地齐星公司
  46. 3月至4月荆楚楷模名单揭晓恩施州一人上榜
  47. 张维国到恩施州调研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
  48. 州住建局动员全民参与垃圾分类
  49. ***乡村教育之困恩施职院首届政府订单班学生奔赴岗位
  50. 随州高新区召开2022年企业科技创新积分领导小组成员会
  51. 把如期实现脱贫目标作为首要政治任务
  52. 恩施州召开宣布县市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任职大会
  53. 一窗通办的红黄绿
  54. 巴东站好长江入鄂第一岗
  55. 喻家湾村村湾夜话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56. 硒稻谷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57. 让茶叶产业因绿而红
  58. 垃圾分类贵在久久为功
  59. 大洪山多举措确保完成党报党刊发行任务
  60. 大洪山核心景区建设加速推进
  61. 恩施州委召开两会党员大会
  62. 随州楷模上榜人物——为民当家理财的村会计万友立
  63. 大洪山提前完成全年地税征收任务
  64. 林常伦调研园区产业项目建设情况
  65. 随州高新区淅河镇发放冬季救灾物资温暖民心
  66. 恩施州用车保障中心组织驾驶员开展安全学习
  67. 党史学习教育州委宣讲团州直党群组宣讲报告会举行
  68. 淅河镇三查做好年度集中动态管理工作
  69. 国网恩施市供电公司龙凤供电所依法追回肇事司机
  70. 大洪山稻田艺术3D彩绘游步道建成开放
  71. 随州大洪山野樱花渐放600米海拔以下已盛开
  72. 恩施高新区创优营商环境做企业贴心人小记
  73. 恩施市白杨坪镇麂子渡村打造党建院落促进基层治理
  74. 恩施州汉办集中学习州委州政府系列会议精神
  75. 弱肩的战斗记珍珠泉村抗疫女干部
  76. 四个着力做好群众帮扶工作
  77. 坚定信念践行宗旨不忘初心永跟党走
  78. 小渡船街道办事处为居民举办义诊服务活动
  79. 恩施州交管局车管所下放部分小车业务
  80. 中共恩施州委七届九次全体会议决议
  81. 2019年省级下达大洪山第三批专项扶贫资金公告
  82. 我市124法制宣传日暨法律进乡村活动在大洪山举行
  83. 宣恩晓关要我做到我要做促村民自治聚发展合力
  84. 淅河镇学习贯彻两会精神
  85. 恩施州召开文明城市创建暨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
  86. 淅河镇便民服务中心正式揭牌运行
  87. 大洪山第四季度随州楷模参评人选公示
  88. 淅河镇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推进会
  89. 随州高新区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见效
  90. 聚乡贤力量谋乡村振兴
  91. 高新区税务局全力推进留抵退税疫情之下暖企心
  92. 恩施州举办首届中职生双创赛共21个团队参赛
  93. 火爆大洪山2019国庆黄金周圆满收官
  94. 恩施市三岔镇玉米叶编织
  95. 大洪山开展首届农家乐创业意识培训班
  96. 恩施州经信委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调研
  97. 恩施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十条措施
  98. 来凤县构建红色服务矩阵为民办实事
  99. 大洪山党工委班子召开主题教育征询意见座谈会
  100. 恩施自治州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