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珠海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珠府〔2013〕8号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4月18日发表  

横琴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珠海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妇女联合会反映。

 

 

 珠海市人民政府

2013年1月7日

 

珠海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儿童发展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的必然要求。为儿童提供良好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机会和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发挥儿童的潜能,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重要基础,是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改善、优化儿童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儿童事业发展,造就高素质一代新人,对于珠海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和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意义。

2002年,珠海市政府颁布了《珠海市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确定了儿童与健康、儿童与教育、儿童与法律保护、儿童与环境四个优先发展领域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规划》实施以来,我市不断完善保护儿童权利的法规政策体系,强化政府责任。各级政府把儿童发展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有力地推动了珠海儿童事业的全面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条件明显改善。儿童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2000年的11.97‰、13.65‰下降到4.09‰、5.22‰,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27.99/10万下降到7.57/10万。儿童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实施十二年免费教育,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2000年的79.8%上升到155.4%,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132.1%和99.4%。家庭教育创新发展。贫困、孤残、流浪和单亲特困家庭等弱势儿童群体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怀和救助,儿童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我市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时期,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儿童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儿童优先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保护儿童的工作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推动西部地区和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公平享有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任务比较紧迫;流动、留守、流浪等困境儿童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仍比较突出;残疾儿童的康复和教育需加快推进;遏制出生缺陷发生率上升和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任务艰巨;学前教育公共投入不足,规范化管理有待加强;社会文化环境中仍然存在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

未来十年,是我市坚定不移地走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加快建设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实现珠海新的崛起和振兴的关键时期。这将为我市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前所未有的政策保障和良好条件,儿童事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规定,以《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广东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为指导,按照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结合我市儿童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儿童优先,围绕珠海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和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奋斗目标,以优先保护、平等发展、扶贫济困、普惠福利为主线,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1.依法保护原则。在儿童身心发展的全过程,依法保障儿童合法权利,促进儿童全面健康成长。

2.儿童优先原则。在制定法规、政策、规划和配置公共资源等方面,优先考虑儿童的利益和儿童成长的需求。

3.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在处理与儿童相关的事务时,充分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保障儿童利益最大化。

4.儿童平等发展原则。为所有儿童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确保儿童不因户籍、地域、性别、民族、信仰、受教育状况、身体状况和家庭财产状况受到任何歧视,保障所有儿童享有发展的平等权利和机会。

5.儿童参与原则。创造有利于儿童参与的社会环境,鼓励、支持儿童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特别是参与儿童发展规划和儿童自身事务,畅通儿童表达渠道,重视吸收采纳儿童意见。

二、总目标

完善覆盖城乡儿童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儿童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儿童享有更高质量的教育;扩大儿童福利范围,建立和完善适度普惠的儿童福利体系;提高儿童工作社会化服务水平,创建儿童友好型社会环境;完善保护儿童的法规政策体系和保护机制,依法保障儿童合法权益。到2020年,儿童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儿童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前列,为珠海建设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和智力储备。

三、优先发展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

(一)儿童与健康

主要目标

1.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降低严重多发致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重症地中海贫血、重度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症等高危出生缺陷发生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2。

——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控制在4%以下。

——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以区为单位降到1‰以下。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95%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90%以上。

——逐步降低艾滋病、乙肝、梅毒的母婴传播率,通过母婴传播的儿童艾滋病感染率下降。

2.降低儿童死亡率,减少伤害所致儿童死亡和残疾。

——婴儿死亡率控制在5.5‰以下。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7.5‰以下。

——降低流动人口中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18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6。

3.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控制在12%以下,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3。

——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降低到7%以下,低体重率降低到5%以下。

——提高中小学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

——控制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龋齿、肥胖和营养不良等儿童常见多发性疾病和结核病、艾滋病、乙肝等传染性疾病。

4.儿童卫生保健水平大幅提高。

——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

——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以镇(街)为单位达到95%以上。

——到2020年,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0%以上,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达到98%以上。

——保障流动儿童获得与户籍儿童同等的儿童保健和计划免疫接种服务。

——中小学生每年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5.降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儿童精神疾病患病率。

6.提高适龄儿童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

7.减少环境污染对儿童的伤害。

策略措施

1.加大对妇幼卫生经费投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提高儿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促进儿童均等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加强妇幼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落实相关人员编制政策,按照妇幼保健机构等级建设标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儿童保健专业技能培训每年覆盖50%的乡镇和社区,以及40%的儿科和儿童保健科医护人员。加强区域性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和学校卫生室建设,落实校医和保健教师的配备。加强农村镇卫生院、村卫生服务中心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增强基层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加强综合性医疗机构妇幼保健相关科室建设。

3.完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加强婚检孕检知识宣传,优化服务模式,进一步提高婚检、孕检率。加强孕产妇保健管理。开展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服务,不断提高产前筛查和诊断水平,重点针对重症地中海贫血、重度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症设立专项防治项目,为高危人群提供免费筛查和诊断,将治疗费用纳入医疗保障制度。健全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在所有助产机构中落实采血和听力初筛工作,加强筛查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和质量控制,落实阳性患儿的转诊、确诊、治疗及随访工作,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逐步扩大筛查病种,并为贫困患儿提供救助。加大力度宣传出生缺陷防治知识,服务对象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建立出生缺陷和儿童残疾信息网络,依法实现各部门、各系统之间数据的互通、共享。

4.加强儿童疾病防治。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加强冷链系统建设和维护,规范预防接种行为。以城乡社区为重点,普及儿童健康基本知识。规范儿科诊疗行为,积极防治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加强儿童健康相关科技研究,促进成果转化,推广实用技术,降低新生儿窒息、肺炎和先天性心脏病等的死亡率。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及先天梅毒综合服务纳入妇幼保健常规工作,孕产妇艾滋病、梅毒检测率分别达到80%和70%,对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比例均达到90%以上。

5.加强儿童卫生保健管理和服务。实施0-6岁儿童健康管理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保障流动儿童享有与本地儿童同等水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0-6岁儿童提供出生缺陷筛查与诊治、生长发育监测、喂养与营养指导、早期综合发展、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指导、免疫接种、常见疾病防治、健康安全保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基本保健服务。实施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实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提供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服务。为0-6岁残疾儿童提供康复医疗服务,学前残疾儿童符合规定的医疗康复费用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6.加强儿童健康档案管理。把0-6岁儿童列入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项目重点人群,到2020年,儿童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5%,健康档案使用率达80%以上。开展中小学校儿童年度体检考核,体检资料纳入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范畴,逐步提高学校儿童年度体检执行率。

7.加强儿童成长规律心理研究和心理卫生保健服务。针对儿童特点,开展健康科学的娱乐、体育、科普等活动,缓解学习压力。加强青春期心理和情感教育,满足青春期儿童心理需求。推进以社区为基础的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指导课程,在中小学校逐步设立心理咨询室,落实教育师资、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的配备和培训,为儿童开展不同时期行为心理问题的筛查、咨询、辅导和干预。在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以及精神专科医院中建立儿童心理门诊。

8.加强对儿童的健康教育、指导和干预。加强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卫生保健管理,将健康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对儿童开展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等方面的教育指导,提高儿童身心健康素养水平。帮助儿童养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加强儿童视力、口腔和听力保健,重点在幼儿园、中小学开展牙病防治和控制屈光不正的工作。实行儿童膳食、体育锻炼和用眼卫生指导,培养良好卫生行为习惯,防治中小学生肥胖、近视和龋齿。预防和制止儿童吸烟、酗酒和吸毒。严禁向儿童出售烟酒和违禁药品。

9.改善儿童营养状况和身体素质。加强爱婴医院管理,积极推行母乳喂养。开展科学育儿教育,培养儿童健康的饮食习惯。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贫血、肥胖等儿童营养性疾病,实施贫困地区学龄儿童营养与健康干预。制定和推动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和锻炼时间,保证学生睡眠时间。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完善和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体质检测制度。

10.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控制和治理大气、水、土地的环境污染以及工业、生活和农村面源污染,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加强监管,确保主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主要重金属(铅镉等)暴露水平符合国家标准。

(二)儿童与教育

主要目标

1.发展儿童早期教育,促进0-3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

——建立0-3岁儿童早期教育、康复指导与服务体系。到2020年,全市社区办好0-3岁教养支持中心,每个镇(街)均办起1个0-3岁教养支持中心。

2.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2015年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5%以上,2020年达到99%以上。2020年全市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5%。

——到2012年底,全市所有镇均建成1所规范化公办中心幼儿园。

——到2015年,在公办或具有公办属性幼儿园入读的幼儿比例达到30%,到2020年达到50%。

——探索建立学前教育资助体系,为特困家庭幼儿入园提供补助。

3.九年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100%,五年保留率达到100%。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

——到2020年,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0%,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

——到2020年,全面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到2015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均达到规范化标准。

——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到2020年,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9%以上。

——保障流动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4.高中阶段教育优质特色发展。

——到2020年,高中毛入学率达到100%。

5.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6.推进全市教育一体化、协调化、均衡化、素质化和国际化发展。

——到2015年,教育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总体水平达到同期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到2020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达到发达国家同期平均水平。

7.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8.全面普及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策略措施

1.推进依法治教。加快推进家庭教育、学前教育等立法,完善教育法规政策体系。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和制度。

2.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中优先发展教育。切实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总量,不断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总支出的比例。

3.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加快规范化学校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缩小城乡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质量差距。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全市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扩大农村中小学建网学校比例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覆盖面,建成覆盖城乡的学校数字化教育体系。

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健康人格、良好品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将社会性别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

5.重视和加强0-3岁婴幼儿教育。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制定全市0-3岁婴幼儿教养指南等规范性文件。力争做到0-3岁城市儿童家长每季度接受育儿知识培训一次,0-3岁农村儿童家长每半年接受育儿知识培训一次。支持和扶持早教机构发展,推行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健康成长。

6.逐步普及3-6岁儿童学前教育。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突出公益性和普惠性。加大市、区、镇(街)三级财政投入,优先满足学前教育发展需要。推行政府财政实施特困家庭幼儿入园补助政策,逐步实现对特困家庭幼儿入园教育保教费给予补贴。保障流动儿童、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完善幼儿园设置审批制度,建立教师持证上岗制度、教育质量标准和监测评估体系。加强幼儿园管理,规范办园,提高保教质量。

7.保障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权利。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多形式、多途径为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提供学位,实现异地务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大对接受异地务工随迁子女就读民办学校的扶持和管理力度。

8.保障特殊、弱势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落实孤儿、残疾儿童、贫困儿童就学的保障及资助政策。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在斗门区建成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完善普通学校接受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办法,扩大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教班规模。消除制度障碍,为流浪儿童、具有严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创造条件。

9.消除义务教育大额班现象,推行标准班教学。加大中小学改扩建力度,确保提供充足学位,满足适龄儿童入学需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小班化教学。到2015年,全市义务教育班额普遍达到国家标准。

10.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继续实施高中阶段教育免学费政策,优化普通高中布局结构,加大对西部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扶持力度,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到2020年,全市高质量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11.保障少数民族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加大教育对口支援力度,促进民族融合。

12.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以城区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为主体,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继续推行中等职业和技工教育免费政策。

13.减轻儿童学习心理压力。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建立学生课业负担检测和公告制度。引导、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校外活动基地、青少年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建设和管理。

14.创新和改进家庭教育。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研究及分类指导。建立多元化的家长学校办学体制。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成才观,掌握现代科学育儿知识和方法。利用手机短信、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渠道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宣传和咨询。在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相对集中的学校,对其监护人和临时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15.提高教师师德修养水平。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将师德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三)儿童与福利

主要目标

1.扩大儿童福利范围,推进儿童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2.保障儿童享有基本医疗和保健服务,提高儿童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和保障水平。

3.增加孤残儿童养护、流浪儿童专业服务机构数量。

——到2020年,各行政区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儿童福利机构。

——到2015年,市及各行政区各建立一所集养护、医疗康复、教育、技能培训综合功能的重度残疾儿童教养学校。

——市建立一所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

4.提高残疾儿童康复率。

5.完善儿童福利津贴制度。

——2012年,继续落实散居孤儿最低养育标准每人每月600元,福利机构集中供养孤儿每人每月1000元的政策。孤儿福利保障经费随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变化逐步提高。

6.完善困境儿童的社会救助体系。

——加快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建设,不断扩大救助规模,减少街面流浪儿童的数量和反复性流浪现象。

——保障孤、病、残、贫困儿童和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生活、教育、医疗、就业等权利。

7.探索建立和完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服务机制。

策略措施

1.提高面向儿童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将儿童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对儿童事业的投入。完善服务体系和机制,增加财政对儿童福利的预算,逐步实现儿童公共服务均等化。

2.完善儿童医疗保障体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未成年人医疗保险覆盖率,保障儿童从出生起即享有医疗保障,逐步扩大儿童医疗保险的支付范围、提高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

3.扩大儿童福利范围。完善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通过分类施保,提高贫困家庭儿童的生活水平。探索对儿童实施营养干预和补助的方法,改善儿童营养状况。逐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标准,扩大补助范围。

4.完善孤儿基本保障制度。按照全市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增长幅度建立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的自然增长机制,保障孤儿基本生活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满足孤残儿童生活、教育、康复、医疗和就业、住房等多方面的基本需求。对孤儿参加未成年人医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予以政府补贴。探索建立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替代养护制度,为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和服刑人员子女的生活、医疗、教育、就业提供制度保障。

5.完善孤儿养育和服务模式。全面提高儿童福利机构的管理服务水平。探索适合孤儿身心发育的养育模式。提倡社会收养,规范家庭寄养,鼓励社会助养。建立和完善家庭寄养监督和评估体系,提高家庭寄养孤儿的养育质量。

6.建立健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0-6岁残疾儿童免费抢救性康复项目,建立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制度。优先开展0-18岁残疾儿童的抢救性治疗和康复。提高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以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以居家养护为主,以社区养护为辅,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体系,全面提供康复医疗、功能训练、辅助器具适配、心理辅导、康复转介、残疾预防、知识普及和咨询、职业技能教育和使用技术培训等服务,增强残疾儿童生活自理、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对残疾儿童家长进行康复知识培训和指导。

7.加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完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网络,加强流入地与流出地的沟通协调,健全流浪儿童生活、教育、返乡和安置保障制度,对流浪儿童开展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矫治、医疗卫生和技能培训,提高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鼓励并支持社会力量保护和救助流浪儿童。

8.探索建立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服务体制机制。完善以社区为依托、面向流动人口家庭的管理和服务网络,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制,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情感和行为的指导,提高留守儿童家长的监护意识和责任感。

9.鼓励公众参与儿童福利事业。建立健全服务儿童的社会工作和志愿者服务机制和网络。政府通过政策支持、购买服务、舆论引导等措施,依托社会和民间力量,构建儿童福利事业的社会支撑体系。

(四)儿童与社会环境

主要目标

1.营造尊重、爱护儿童的社会氛围。保障儿童合法权利,消除对儿童的歧视和伤害。

2.为儿童创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

3.保护儿童免受网络、手机、游戏、广告、图书和影视中不良信息的影响。

4.健全儿童安全网络体系。

——中小学校安全设施达标率达到100%。

——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知晓率达到100%。

——确保儿童药品、食品、玩具质量和娱乐设施安全。

5.优化儿童成长的家庭环境。

——适应城乡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儿童家长家庭教育知识基本普及,家庭教育参与率提高。

6.加快儿童活动场所和设施建设。

——90%以上的城乡社区均建立一所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游戏、娱乐、教育、卫生、社会心理支持和转介等一体化服务的儿童之家。

——增加儿童校外活动场所的数量,市、各行政区建有儿童活动中心和儿童科普基地。

7.培养儿童阅读习惯,增加阅读时间和阅读量。

——90%以上的儿童每年至少阅读一本图书。

8.保障儿童参与家庭生活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9.保障儿童享有闲暇和娱乐的权利。

策略措施

1.强化儿童权利的舆论宣传。广泛开展以儿童优先和儿童权利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儿童权利尤其是儿童参与权的认识,形成有利于儿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舆论环境。

2.净化儿童成长环境。广泛宣传健康向上的儿童形象,屏蔽、阻断社会不良信息,减少色情、暴力等信息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损害。

3.为儿童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办好少年儿童广播电视报刊专题栏目,扶持优秀儿童文艺作品、儿童读物的创作,举办大型儿童文化娱乐活动,加强校内儿童艺术培训,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各类儿童文艺和艺术培训、评比活动。加强各级公共图书馆特别是镇、村图书馆(室)及阳光少年书角建设,加大儿童读物在公共藏书中的比例。

4.加强校园安全建设和监管。大力开展警校共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加强托儿所、幼儿园、校园的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清理整顿校园周边文化娱乐场所、商业网点、音像市场和网吧,禁止在学校周边200米内开设歌舞厅、游戏机室和网吧。加强学校和幼儿园的安全建设,加强校车监管。按规定配备校园保安,严格进出验证,配齐安保器械。

5.预防和控制儿童伤害。制定实施多部门合作的儿童伤害综合干预行动计划,建立完善儿童伤害监测系统和报告制度。教育、公安、交通、住房和城乡建设、质量监督等部门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减少各类灾害对儿童的影响,为受灾儿童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生活、教育、游戏、娱乐、心理康复等救助服务。

6.加强儿童食品、药品、用品、玩具和游乐设施的质量和安全监管。完善相关检测标准、安全认证和质量认证制度,并纳入法制轨道。加强公共设施的管理和安全监察,提高儿童及家长的安全意识,减少儿童意外伤害。学校、儿童活动场所装修应达到绿色环保标准,进出口处应设置交通标识。

7.加强儿童安全知识教育。培养儿童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和自我保护意识,创设安全的儿童生活环境。全面开展儿童应急避险安全教育,建立儿童应急避险演练机制。加强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和生存训练,提高儿童应急避险和逃生能力。

8.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普遍建立各级家庭教育指导机构,90%的城市社区和80%的行政村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点。培养合格的专兼职家庭教育工作队伍。加大公共财政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家庭教育工作。

9.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运用手机、网络、社区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建立市、区儿童家庭教育综合服务指导平台。发展家庭教育讲师团队伍,深入基层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和研究。不断扩大和提高家长教育的覆盖面和合格率,确保儿童家长每年接受两次以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参加两次以上家庭教育活动。逐步推进家长教育的有效化、制度化、常态化。

10.营造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家庭氛围。重视培养儿童的独立意识,保障儿童合理自主选择、适度娱乐、自由支配休闲时间。多形式推广“亲子日”等活动,增加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与父母亲情交流的机会和时间。预防和制止虐待、忽视、家庭暴力等危害儿童安全事件的发生。

11.加快儿童活动场所和设施建设。提高儿童活动场所利用率,提高各级青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的服务水平。开放学校活动资源,建设校园网络。增加儿童课外活动设施,扩大活动场所。支持社会力量开办儿童文化活动机构,规范城乡儿童活动场所管理,逐步实现各类文化、科技、体育等公益性设施和活动场所向儿童免费或优惠开放。

12.支持儿童参与儿童事务。在儿童事务与儿童服务决策过程和决定有关儿童重大事项时,听取儿童意见。支持儿童参与家务劳动和自身事务管理,增加儿童的社会实践机会,鼓励儿童以志愿者等角色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儿童社会参与能力。

13.强化社区儿童服务、管理和教育功能。以社区为基础,动员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团体和机构参与儿童工作,建设儿童之家,发挥社区在儿童服务、管理和教育上的作用。每个镇(街)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儿童社会工作者。

14.加强留守儿童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服务体系,为留守儿童少年提供学习指导、心理辅导、亲情关怀和生活帮助。建立留守儿童家访制度,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在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配备一名专职的儿童社会工作者。组建留守儿童志愿辅导员服务队伍,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等社会服务工作。

(五)儿童与法律保护

主要目标

1.健全保护儿童的法规政策体系。

2.儿童自觉自主的法律保护认知、意识及行动能力逐步增强。

——2015年,全市中小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广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的宣传普及率达到95%,2020年达到100%。

3.儿童监护人的法律责任和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履行职责的能力明显提高。

4.出生人口性别比趋近正常水平。

5.依法保障儿童获得出生登记和身份证登记。

6.对儿童的各类暴力得到有效遏制。

7.预防并减少侵害儿童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

8.保护儿童的合法财产权益。

9.禁止使用童工(未满16周岁)和违规使用未成年工。

10.少年儿童网瘾拯救法律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11.预防儿童违法犯罪,降低儿童犯罪率与重新犯罪率。

——全市至少有一所工读学校。

——未成年罪犯占刑事罪犯的比重降低。

12.保障儿童依法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

策略措施

1.健全和完善保护儿童的法规政策体系。加强保护儿童权利、促进儿童发展的专门立法,推进儿童福利、学前教育以及保护残疾、孤困、流动、流浪、留守等特殊儿童群体的立法进程。

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所有中小学设立法制副校长,定期开展儿童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中小学校法制宣传教育普及率纳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

3.加强执法检查监督。定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促进执法和司法人员儿童权益保护观念的提升、知识强化和技能培训,提高执法水平。

4.完善儿童监护制度。提高儿童父母和其他监护人的责任意识。逐步建立以家庭监护为主体,以社区、学校等有关单位和人员监督为保障,以国家监护为补充的监护制度。

5.消除对女童的歧视。建立有利于女孩及其家庭的利益导向机制,落实奖励生育女孩家庭的优惠政策,提高农村生育女孩家庭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加大对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的打击力度,有效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趋势。

6.落实儿童出生登记制度。提高社会各界对出生登记的认识,完善出生登记相关制度和政策。加强部门协调和信息交流共享,简化和规范登记程序。逐步建立16周岁以下流动儿童登记制度,为流动儿童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依据。

7.保护儿童人身权利。严厉打击强奸、拐卖、绑架、虐待、遗弃、胁迫、诱骗、利用儿童犯罪及利用儿童进行乞讨、卖艺、卖淫等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儿童免遭一切形式的性侵犯。建立受暴力伤害儿童问题的预防、强制报告、反应、紧急救助和治疗辅导、康复回归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儿童庇护中心。加强预防和打击拐卖儿童犯罪的宣传教育,建立完善DNA检测制度,依法打击拐卖儿童犯罪活动。严厉打击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危害儿童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8.加强对儿童财产权益的保护。依法保障儿童的财产收益权和受赠权、知识产权、继承权、一定权限内独立的财产支配权。禁止对儿童一切形式的经济剥削。建立健全监督、惩罚机制,严厉打击使用童工的违法行为。

9.确保儿童网络空间安全。加强对营业性网吧的日常管理,开展经常性的检查和治理,防患青少年网瘾和网络、网吧犯罪。加强学校、社区、家庭的健康网络空间建设,为少年儿童提供绿色的安全网络时空。

10.建立和完善不良行为儿童的矫治制度。对有不良行为的儿童进行早期介入、有效干预和行为矫治,加强对严重不良行为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探索学校教育、社区矫正和行为矫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预防和减少儿童违法犯罪发生。

11.加大儿童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工作力度。充实基层法律援助工作队伍,支持和鼓励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为儿童提供法律援助,引入社会工作者和志愿工作者机制,扩大儿童接受法律援助的覆盖面。落实司法救助政策。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做好失足儿童的教育挽救和重返社会工作。消除对失足儿童复学、升学、就业的歧视。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市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实施本规划。各行政区应参照省儿童发展规划和本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儿童发展规划。政府各有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责,根据规划要求,承担规划中相应目标任务,制定具体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妇儿工委)具体负责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督促。

(二)加强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体现儿童优先原则,将儿童发展的主要指标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统一安排,统一部署,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三)保障儿童事业发展的经费投入。各级政府加大儿童事业发展所需经费的投入,将实施规划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重点扶持西部地区和贫困村(居)儿童事业的发展,促进儿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儿童发展。

(四)建立健全实施规划的工作机制。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共同做好规划实施工作。建立目标管理考核问责制,将主要目标纳入相关部门的目标管理和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有关负责人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健全报告制度,各有关部门每年向本级妇儿工委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实施规划的工作情况。健全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各级妇儿工委全委会、联络员会议,汇报交流实施规划的进展情况。加强市儿童工作机构建设。各级政府相应配备监测统计工作人员,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五)探索总结实施规划的工作方法。及时开展对儿童发展和权益保护状况的调查研究,掌握新情况,分析新问题,为制定法规政策提供依据。加强对儿童发展领域的理论研究,总结探索儿童发展和儿童工作规律。在规划实施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坚持和创新立项攻坚、项目实施、实事化运作等方式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坚持分类指导、示范先行的原则,及时总结推广具有实效和创新的经验。市妇儿工委每五年召开一次妇女儿童工作会议,总结规划实施经验。

(六)加大实施规划的宣传力度。多渠道、多形式面向各级领导干部、儿童工作者、广大儿童和全社会,广泛宣传国家纲要和省、市规划,宣传规划实施中的典型经验和成效,宣传促进儿童保护和发展的国际公约、法律政策,营造有利于儿童生存、保护、发展和参与的社会氛围。

(七)加强实施规划的能力建设。将儿童优先原则相关内容及儿童保护法规政策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课程。将实施规划所需业务知识纳入培训计划,开展对相关专业工作者的培训。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业务培训与研讨,增强政府及各有关部门、机构相关人员、相关专业工作者实施规划的责任意识和能力。

(八)鼓励儿童参与规划的实施。注重发挥儿童的作用,听取儿童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儿童参与规划实施,提高参与意识和能力,实现自身的发展与进步。

五、监测评估

(一)工作内容。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年度监测评估、中期监测评估和终期监测评估。科学设定监测评估指标体系,确定重点监测指标和评估指标,明确指标定义。建立重点监测统计制度,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反映儿童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动态反映规划目标进展情况。系统分析和评价规划目标达标状况,评判规划策略措施和规划实施工作的效率、效果、效益,预测儿童发展趋势。通过监测评估,准确掌握儿童发展状况,制定和调整促进儿童发展的政策措施,监督和推动政策措施的落实,推动规划目标的实现,为规划未来儿童发展奠定基础。

(二)机构职责。各级妇儿工委设立监测评估工作机制,负责组织领导监测评估工作,审批监测评估方案,审核监测评估报告等。监测评估领导小组下设监测组和评估组。

监测组由各级统计部门牵头,成员由承担规划目标任务单位的统计、业务和信息技术人员组成,负责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统计监测工作和人员培训,研究制定监测方案,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和信息,撰写并提交年度监测报告等。

评估组由各级妇儿工委办公室牵头,成员由承担规划目标任务的有关单位业务人员和专家组成,负责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工作和人员培训,制定评估方案,组织开展评估工作,撰写并提交评估报告等。

(三)措施保障。各级政府将监测评估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落实监测评估人员。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结合监测评估结果开展宣传,研究利用监测评估结果,加强规划实施。

(四)基础建设。规范和完善与儿童生存、发展有关的统计指标和分性别统计指标,将其纳入市和部门常规统计或统计调查。加强监测统计队伍建设,加快监测统计的信息化、自动化建设,建立监测数据网上报送系统,建立和完善省、市、区三级儿童发展监测数据库。

(五)工作要求。实行监测评估工作报告制度。各级妇儿工委向上一级妇儿工委提交评估报告。各级妇儿工委对下级规划的监测评估工作进行指导,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导。各有关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保证监测评估工作有序开展,取得实效。各级监测组要向同级妇儿工委提交年度监测报告,加强监测预警工作,完善规划实施达标情况预警督办制度,为促进规划目标如期达标发挥警示监督作用。规范各级数据信息的收集、发布和展示,加快数据信息的交流、反馈和利用,逐步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各级评估组向同级妇儿工委提交评估报告。各级有关部门按要求向同级统计部门报送年度监测数据,向同级妇儿工委提交本部门评估报告。

   

***:八大示范性工程

 

***

八大示范性工程

 

1.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含地贫干预项目和新生儿重大疾病筛查项目)。

2.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

3.各镇建立一所规范化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项目。

4.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项目。

5.儿童友好社区建设项目。

6.流浪儿童救助与服务机构建设(如未成年人救助庇护中心)项目。

7.继续实施“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建设项目。

8.留守儿童关爱行动。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县文广新局召开脱贫攻坚成效交叉检查问题反馈专题会议
  2. 巴中金融四招发力支持工业企业发展
  3. 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2018036
  4. 广州市黄埔区华峰学校2022年饭堂食材采购项目招标公告招标编号08092140GZG35173
  5. 周亚伟会见绿叶生命科学集团董事局主席
  6. 信息时报无土种瓜果现场来体验
  7. 县司法局开展2018年度司法所年度考核工作
  8. 2015年黄埔区第三次招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公告
  9. 黄埔街组织开展零散税源专项清查行动
  10. 蟹山公园绿化改造工程项目中标公示
  11. 开江农业局班子集体深入贫困村调研
  12. 达州市旅游局来开江督导宝泉水上游乐设施安全
  13. 全镇齐动开展迎春再入户集体送温暖活动
  14. 长岭镇盘歌大会唱响脱贫最强音
  15. 县司法局积极谋划2018年重点工作
  16.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27 01:24:29
  17. 国际商报聚焦生物经济共谋湾区创新(图)
  18. 历史沿革
  19. 关于龙湖街招聘一般编外聘用人员笔试面试总成绩的公告
  20. 九龙镇扎实推进建筑工地及新建居民小区智能自助申报系统建设工作
  21. 中央综治办督导组到我区检查督导工作(图)
  22. 广州市黄埔区南岗街环卫监督管理站2019年劳保用品年度供应商的中标公示
  23. 开江县城区2018年2月18日环境空气质量
  24. 开江县任市镇污水管网修复工程施工招标
  25. 开江县召开e租宝案集资参与人员信息核实登记工作联席会
  26. 新宁镇三抓切实做好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工作
  27. 县气象局深入开展节前走访慰问贫困户活动
  28. 黄埔区峰湖御境社区卫生服务站污水处理工程公告
  29. 广州市黄埔区KXCDF13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挂牌出让公告
  30. 长洲街党工委书记兼第一总河长黄恒澄带队对长洲二号涌临河违法建筑进行拆除行动
  31. 天师镇召开2018年度第三季度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推进会
  32. 联和街社区大学生助理招聘公告
  33. 县水务局谱写水利三部曲奏响扶贫新乐章
  34. 长岭镇持续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
  35. 黄埔区镇东路31号二楼南边商铺招租公告
  36. 联和街2018年统计四大工程人员招聘公告
  37. 南方日报广州—法兰克福—里昂三城经济联盟有望成立(图)
  38.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3-05-15 02:56:35
  39. 永和街部署2019年重点工作
  40. 长洲街梅园社区开展扫黑除恶宣传活动(图)
  41.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27 14:34:31
  42. 学法铭于心守法践于行
  43. 县林业局召开节后收心会部署新工作
  44. 新太乡展开民兵应急队伍演练
  45. 黄埔区直属机关党工委党建工作指导员招聘公告
  46. 鱼珠街改造办前空地硬底化工程招标公告
  47. 东区街人大工委走访社区商讨加强社区建设
  48. 省安委办第十指导组到黄埔督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图)
  49.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3-05-15 02:31:32
  50. 广州市黄埔区镇龙中学学生课桌椅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采购公告
  51. 节后上班首日工作在状态(图)
  52. 巴中市聚焦三大重点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
  53. 长洲街完成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
  54. 开江县城区2018年2月19日环境空气质量
  55. 开江县政协委员视察宝石桥水库渠系配套项目(烟区水源工程)建设情况
  56. 黄埔区卫生健康局关于2021年712月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情况的通报
  57. 县统计局到乡镇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督促指导工作
  58. 群众得实惠我履职监督提升满意度
  59. 县水务局扎实开展十月党员活动日活动
  60. 广州市黄埔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公告吴慧玲
  61. 开展瘦肉精专项监测凸显畜产品安全新常态
  62. 县林业局三个三抓好三大活动
  63. 羽你相约故乡健身快乐同行
  64. 开江县广泛开展经济普查宣传营造四经普浓厚氛围
  65. 长岭镇开展庆三八节迎植树节党员活动
  66. 大沙街姬堂社区财务管理服务中心招聘公告
  67. 2018年广州黄埔区人民陪审员选任公告
  68. 信息时报热心公益从一碗暖心拉面开始(图)
  69. 招聘公告
  70. 永和街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动员大会(图)
  71. 南方日报商务部举行发布会解读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知识城全力打造三集群两高地
  72. 通江县深挖红色资源做强红色旅游
  73. 灵岩镇机关支部开展义务劳动清洁卫生义务活动
  74. 文冲街开元社区开展家家互爱之感恩母亲节宣传活动
  75. 黄埔街召开2017年度安全工作总结暨2018年度第一季度安全工作会议
  76. 永和街召开2018年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会议
  77. 关于开展2019年度高端专业服务业奖励补助申报工作的通知
  78.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明永带队到我区开展营商环境立法调研
  79. 广州市黄埔区镇龙幼儿园保安室天面围墙挡雨棚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80. 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架空层厕所体育器材室移动板房及配套设施采购安装项目(采购项目编号YLHC190556)成交公告
  81. 关于萝岗街道分类投放屋采购项目中标结果公告
  82. 广州市黄埔区玉泉学校2020年图书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83. 县委常委统战部长任珂组织召开区域合作竞赛年活动工作推进会
  84. 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2021年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网上确认及笔试安排的公告
  85.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董代春调研全县重大项目作战指挥系统
  86. 县税务局召开第二次减税降费工作推进会议
  87. 县供销社开展文明城市志愿服务活动
  88. 新宁镇总工会积极参加开江县第六届邮储杯职工羽毛球赛
  89. 县经信局迅速传达贯彻落实省委第十二巡视组专项巡视开江县工作动员会议精神
  90. 广州市黄埔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公告简智兵
  91. 长岭镇院坝会筑建连心桥
  92. 县人社局牢记使命惠民生不忘初心人社人
  93. 黄埔区城市管理局指挥中心大厅修缮改造项目邀标中标公示
  94. 关于广州开发区黄埔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95. 县粮食局开展新春进基层节后大走访主题党员活动日
  96. 区来穗局三个强化顺利完成来穗人员公共租赁住房审核工作
  97. 广州市黄埔区红十字会医院2015年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招聘公告
  98. 我区组织收视收听市安委会视频会议部署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
  99. 最新|9月11日黄埔区新冠疫苗接种点安排
  100. 广州市黄埔区金丽园幼儿园挂壁风扇幼儿午睡床办公桌椅设备采购项目招标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