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南充市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3月19日发表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在防灾减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气象工作的作用日益凸显,社会对气象服务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有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依据***《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四川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南充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在南充市委、市政府和四川省气象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市气象部门紧紧围绕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以需求为牵引,以项目为带动,以科技为支撑,加快推进南充气象事业发展,为防灾减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气象监测体系基本建成。新建新一代天气雷达1部、自动气象站7个、加密自动站104个、雷电监测站1个、土壤水分监测站13个、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站1个、交通环境监测站1个、地面气象卫星接收站8个和气象观测场实景监控系统7套,形成较为完善的自动化监测体系,全市气象灾害监测能力显著增强。

    信息传输能力明显提升。建成国家-省-市-县的宽带网络信息传输系统和高清视频会商系统,开发加密自动站信息共享WEBGIS平台,与市防汛指挥平台资料共享,实现实时监测信息的快捷获取和天气会商可视化。建设宽带网络备份系统,架设短波电台,组建专业技术保障队伍,气象信息收集传输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预报预测体系日趋完善。建立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综合分析应用多种观测资料的预报预测系统,形成短期气候预测、中短期预报和短时临近预警等完善的预报预测体系。与十五末相比,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重要天气预报准确率和暴雨预报准确率分别提高1.7%、4.5%和18.4%,48小时寒潮预报准确率提高26.4%,预测、预报、预警能力明显提高。

    信息发布手段不断增多。建立市、县《气象预警信息短信发布平台》,面向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开通决策气象服务短信,常年为全市4700多名党政领导、部门负责人和乡(镇)、村社防汛责任人及时发送预警信息。面向社会公众推出气象短信和声讯电话服务,开办《晚间气象》、《旅游气象》等电视天气预报栏目,开通《南充气象网站》和官方微博。在试点乡(镇)建立气象信息服务站,安装预警大喇叭和电子显示屏,较好地***了气象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

    为农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立作物生长发育动态监测、主要粮食作物产量预报和重大气象灾害评估体系。建设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提升了应急性与资源性相结合的人工增雨作业能力。针对龙头企业、专合组织、业主大户开展了直通式的特色气象服务。在试点县开展乡村气象服务专项建设试点工作,编制精细化的气候区划与灾害区划报告,组建农业气象专家联盟和乡镇气象信息员队伍,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

    气象防灾减灾成效显著。加强气候分析、气象灾害监测和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在抗击特大干旱、特大地震、特大洪灾和升钟水库安全泄洪、嘉陵江迎峰度汛等关键时刻,为各级党委、政府及时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市、县(市、区)两级气象部门先后被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授予抗旱减灾先进集体、防汛抗旱先进集体、农业重大病虫害防控先进集体、政务接待工作先进集体、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先进集体、创建四川省文明城市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市气象事业虽然取得长足发展,但受诸多因素制约,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气象监测体系不够完善。一是气象观测站网密度不够,与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二是综合气象观测自动化程度不高,局地突发性气象灾害监测能力较弱;三是城市、农业、交通、旅游等专业气象观测网建设明显滞后;四是自动化观测设备技术保障能力薄弱;五是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高。

    预测预报能力亟待提高。一是精细化程度不高,气象要素定时、定点、定量的预报能力不足;二是气候预测能力有待提升;三是交通、森林防灾、农业等专业气象预报预警系统亟待完善;四是预测预报业务平台建设仍比较滞后;五是山洪泥石流等气象衍生灾害的预报预警能力明显不足。

    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滞后。一是公共气象业务系统建设滞后,决策、公众、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平台尚不完善;二是专业专项服务的个性化、精细化水平亟待提高;三是服务的针对性、时效性需进一步增强,预警信号的传播时效和覆盖面还不能满足防灾减灾的需要;四是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气象科普知识公众普及率需进一步提高。

    防灾减灾机制有待健全。一是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有待进一步落实;二是涉灾部门之间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高;三是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特别是基层和农村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尚不健全,应急响应机制不完善,气象灾害防御能力薄弱;四是气象预警信息在防灾减灾抗灾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三、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是建设气象现代化体系、实现***《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二步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强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等四个一流建设,不断提升气象预测预报、气象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三农和应对气候变化等四个能力的攻坚阶段。新的形势下,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气象事业发展的新机遇。在国家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中,气象是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技成果和公共财政投入将不断增加,对我市进一步改善气象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气象装备水平、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带来大好机遇。在南充加快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中,气象在城市发展、项目推动、产业布局、农业生产、社会管理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等方面,服务领域越来越宽,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

    气象防灾减灾的新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气象在防灾减灾、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肩负着灾害风险管理、气候监测、气候区划、气候可行性论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新使命。同时,随着气候变化日趋复杂,社会公众更加关注极端气候事件、重大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和有效防范,在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和谐社会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都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提出新要求。

    气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南充是我省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十年九旱的气候格局难以根本改变,气象灾害突发、多发、高发的情况随时可能出现。而我市农田水利设施、农村防灾减灾基础普遍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境内嘉陵江流域长达300公里,电站多、船只多,全市有病险水库200多座、地质灾害隐患点3000多个,气象灾害防御呈现点多、面广、难度大的特点。加之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反常性和不可预见性日益凸显,气象灾害发生频率越来越高,破坏程度越来越强,影响范围越来越广,防御难度也越来越大。

    四、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坚持气象服务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以完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为重点,着力提升气象预测预报、气象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三农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为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需求牵引,服务引领。把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康福祉对气象的需求作为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南充两个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以需求牵引公共气象服务、以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事业发展。

    坚持跨越发展,争创一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内先进的气象科技和管理经验,实现我市气象现代化建设速度上、质量上的跨越发展,全面提升我市气象防灾减灾的整体实力,努力实现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目标。

    坚持依靠科技,人才强业。加快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和气象人才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气象科技成果的应用水平,努力造就一支适应气象事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对气象事业的支撑保障作用。

    坚持统筹集约,协调发展。统筹国家气象事业和地方气象事业的协调发展,统筹部门之间防灾减灾工作和气象行业的协调发展,统筹科研、业务、服务的协调发展。加大对基层台站的支持力度工作,统筹市、县(市、区)两级气象事业的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建成省内先进、能满足南充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建立监测及时、预报准确、机制完善、服务高效、保障有力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形成与两个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相适应、在川东北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气象事业发展新格局。

    公共气象服务。建成机构健全、管理规范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决策气象服务的针对性、敏感性、综合性、时效性明显提高,力争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气象服务公众满意率在90%以上。

    气象预报预测。天气预报可用时效达到7天以上,精细化程度达到乡镇,暴雨等灾害性天气落区和强度的短期预报准确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以上,72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提高3%以上,月气候预测准确率提高3-5%。

    综合气象观测。观测站网覆盖到所有乡镇和重点场所,形成布局合理、运行稳定、保障有力、基本满足需求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成集数据收集、质量控制和信息共享于一体的综合气象信息系统。建设应急移动观测设备,完善技术保障业务体系。

    气象人才队伍。建设一支适应气象事业发展需要、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本科以上学历比例提高20%,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提高10%,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提高2%,高层次人才和骨干人才比例明显提高。

    气象台站建设。建成县(市、区)级综合观测系统、预报业务系统、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和防灾减灾应急系统,气象台站的综合观测、为农服务、预报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明显提升。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文明台站创建水平。

    十二五发展主要目标

指标体系

发展目标

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发布时效

提前15-30分钟

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

90%以上

气象服务公众满意率

90%以上

天气预报可用时效

7天以上

预报精细化程度

乡镇

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短期预报准确率

提高3%以上

72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

提高3%以上

月气候预测准确率

提高3-5%

新建乡镇自动气象站

187个

新建自动雨量站

278个

雷电监测站

2 个

土壤水分监测站

5个

交通环境监测站

5个

预警信息发布电子显示屏

100个

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

150个

本科以上学历比例

提高20%

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

提高10%

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

提高2%

     五、主要任务

    (一)加强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建设

    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立由气象灾害实时监测、信息处理、预报预测、技术保障为一体的市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建设气象灾害应急指挥系统,加强灾害性天气的实时监测和预报预警,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和重大突发事件的气象应急保障能力。

    提升气象灾害预警发布能力。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加快电子显示屏、影视传播、短信等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系统。加强与通信营运商和媒体的合作,对气象预警信息通过插播、滚动字幕、加开视频窗或全网发送等方式及时发送,提高气象预警信息的发布时效和覆盖面。

    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建设完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设施,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围绕南充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开展农业气候区划,建立完善主要粮、油、果、蔬农业气象灾害指标体系。建立气象为农服务业务系统,面向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和业主大户开展专业化、精细化的直通式特色气象服务,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增强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立完善市、县(市、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和技术支持系统,建立飞机人工影响天气基地和人影作业试验、示范基地,积极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提高增雨抗旱、防雹减灾的服务效益。

    提升公众气象服务能力。针对公众需求,提供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气象服务。建立电视高清实时气象信息播出系统和灾害信息视频采集系统,全面开展彩信和3G手机气象信息服务。建立完善电力、交通和旅游等重点行业和单位的气象服务系统,提升专业气象服务能力。

    完善雷电灾害防御系统。建立防雷技术服务业务平台、雷电灾害收集管理快速响应系统和雷电灾害现场调查鉴定系统,开展雷击风险评估、防雷定期检测、防雷装置设计技术性审查、新建建筑物***检测等技术服务,加强重点工程、爆炸危险环境和中小学防雷安全。

    (二)加强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建设

    建设现代天气预报业务平台。建立集资料收集、数据处理、中短期预报、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人影作业条件预报、雷电潜势预报和预报产品生成等功能齐备的预报综合业务平台,加强卫星、雷达、自动站、闪电定位仪等新型气象监测资料在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业务中的应用,提高预报准确率。

    完善灾害天气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建立精细化的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完善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建立以数值预报产品和新一代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等探测资料为基础的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完善中短期灾害天气预报预警业务。

    完善专业气象预报业务系统。建立和完善面向交通、电力、能源、航空等行业的专业预报业务系统,开展重点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象灾害对电网安全运行影响评估。建立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气象监测和污染物扩散预报业务。

    建立新一代短期气候预测平台。开展动力气候模式产品解释应用,建立动力气候模式产品与统计分析结合的预测集成业务系统,提高短期气候预测服务水平。建立气候可行性论证的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建立气候论证服务的业务平台和业务流程。

    完善现代农业气象预报业务。改进粮油作物气象产量动态预报业务系统。建立农用天气预报系统和农、林、果、蔬、花物候期预报业务系统。完善病虫气象指标体系,建立完善农林有害生物气象等级预报业务,完善农业干旱、低温阴雨等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业务服务系统,提高现代农业气象预报服务能力。

    (三)加强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

    提高气象灾害监测能力。整合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山洪地质灾害防治、中小河流治理非工程措施等项目,加快重点产业区、重要生态区、江河流域、重点水库、地质灾害易发区以及重点城镇的气象自动监测站建设,建成覆盖全市所有乡镇、主要江河流域、重点旅游景区和人口密集场所的气象监测站网,全面提升气象灾害监测能力。

    完善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加强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建设特色农业气象观测站、现代农业气象试验基地和农业气象移动观测平台,建成农业干旱动态监测预警系统,组建市农业气象监测信息收集处理中心。

    提升气象技术保障能力。加强技术保障队伍建设,完善技术保障体制和机制。成立市级技术保障中心,建立装备维修维护信息管理系统、现代化物资器材管理系统。加强市级技术装备保障机构维修能力和应急储备能力建设,提高技术保障响应时效。

    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和行政执法力度,建立以当地政府为主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实现城乡建设与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开展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工作,并将其纳入地方修编规划。

    加强通信网络系统建设。优化网络系统结构,提高信息传输能力。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建设,提升网络系统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扩展信息共享服务系统,提升气象信息共享水平。

    (四) 加快气象人才体系建设

    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深化岗位设置管理,优化人才资源,全面提升气象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改善人才队伍学历、职称结构,本科以上学历比例提高20 %,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提高10 %,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提高2%。完善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加强后备干部培养,不断改善干部队伍年龄和知识结构。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制定有利于人才引进和优秀人才发挥作用的政策措施,培养或引进1名在省内外知名的科技带头人,培养3名在省内有一定竞争力、在关键业务科研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的骨干人才,带动创新团队建设。

    加强气象培训体系建设。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省级培训中心的合作,联合建立教学、实习、实训基地。采取委托送培、集中培训和以老带新等方式,强化岗位培训及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轮训。

    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充分调动市、县(市、区)两级气象科研力量,加强应用型课题研究,提高自主研发能力。采取联合开发、引进转化的方式,促进气象科技开发、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

    (五)强化气象社会管理

    增强社会管理能力。全面履行国家赋予的气象行政管理职能,依法规范全社会的气象灾害防御、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灾害防御、施放气球、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活动,强化从业资质资格管理,进一步增强社会管理能力。

    健全气象行政执法体系。建成市级为主、县级为辅、精干高效、保障有力的执法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和执法能力建设,形成机构健全、措施落实、保障有力的气象行政执法体系。

    加强气象行业管理。深化行业管理,推进全市气象行业的统一规范运行。开展行业交流与合作,逐步建立信息共享和合作常态机制。

    六、十二五重点项目建设

    围绕十二五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按照统筹集约、突出重点、有序衔接、持续发展的原则,积极争取中央和各级地方支持,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一)南充市粮食增产气象保障工程

    加强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农业气象监测系统、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建设,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和气象为农服务能力,为我市云水资源开发利用、粮食增产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完善市、县(市、区)两级人影作业指挥中心,在升钟库区建设人工增雨作业示范基地,建立空中云水资源动态监测系统,完善地面作业装备,增添5套新型车载火箭作业系统和作业前端信息系统,建立完善现代化人工影响天气信息传输系统和技术支持系统。

    农业气象监测系统。建设市级农业气象移动观测平台;结合全省农业气象监测站网布局,调整我市农业气象监测站网,配备现代化的监测与试验分析设备,建设特色农业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建立关键农事季节和关键生产环节的针对性服务系统;新建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站5个;建成我市农业干旱动态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我市农业气象遥感监测服务平台。

    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建设农业气候资源开发与农业应对气候变化业务平台;建设三农气象服务业务平台;建立市级农用天气预报服务平台;开展物候期预报、农林有害生物气象等级预报服务业务;建立基于3S技术和灾害系统论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评估、风险区划业务系统。

    (二)南充市气象防灾减灾工程

    加强精细化气象预报系统、综合气象监测网建设和山洪地质灾害、雷电灾害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系统、气象资料档案管理系统、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系统等的建设,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精细化气象预报系统。建立精细化预报数据中心、精细化山洪地质灾害预警系统、中尺度强对流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系统、专业气象预报系统;建立精细化预报交互式订正平台、交互式服务素材制作平台;建立市、县(市、区)、主要城镇及重点区域灾害天气预警预报服务网。

    气象灾害监测站网建设。完善全市自动气象站网建设,增加区域气象观测站187个;建立市级区域气象观测中心站,完善雷达监测系统;建设市、县(市、区)级应急移动气象观测系统。建设交通气象观测站5个,建立市级交通气象监测预警业务系统。

    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防御系统。在主要山洪泥石流沟、中小河流流域等灾害易发区,新建自动雨量站278个。与相关部门建立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雷电灾害防御系统。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调查,建立完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完善雷电监测网,建立市、县级雷电预警预报系统,建立防雷技术服务系统。

    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利用多种现代化技术,建立气象灾害采集、直报系统,建设气象灾情数据库,开展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与评估业务服务。

    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系统。建立市、县(市、区)气象探测设备管理、维修、维护系统,配置移动维修系统、故障诊断系统,装备高性能测试仪器。建立市级自动气象观测站现场标校系统。

    (三)南充市公共气象服务工程

    加强应急气象服务系统、公众气象服务系统、专业气象服务系统建设,提升气象服务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决策依据,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气象服务。

应急气象服务系统。建设市级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完善应急气象服务指挥平台,建立机动、灵活、实战化的车载应急移动气象服务系统,建立应急气象服务现场保障系统,建设应急通讯保障系统。完善市、县(市、区)两级及部门间视频会商系统。

    公众气象服务系统。建立公众气象服务数据库系统,完善公众气象服务综合业务系统,升级电视、广播气象信息发布系统,建设高清电视直播、插播系统,建设基于3G的手机气象防灾减灾、行业服务、专业信息服务系统,升级手机气象短信发布系统,完善互联网公众气象信息发布平台。

    专业气象服务系统。完善城镇气象监测站网及加密降水、高温、雾等气象灾害监测系统和城镇精细化预报业务系统。建立基于升钟水库等大、中型水库(水利工程)、嘉陵江梯级水力发电站、流域水位等的面雨量预报服务系统,开展雷电、大风等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用电需求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服务。在重点风景区建设自动气象观测站、气象服务电子显示屏,建设风景区天气预报预警系统和市级旅游气象服务发布平台。

    (四)南充市应对气候变化气象支撑工程

    加强气候变化监测系统建设,充分应用气候变化预测预估最新科研成果,为全市国民经济发展布局、大型工程建设等提供科技支撑和决策咨询。

在南部县建设国家地面基准气候观测站。应用月、季、年短期气候预测模型,开展气候异常诊断和区域气候变化预测预估业务服务,开展气候变化综合影响和重大工程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认真落实气象部门双重领导体制,各级政府要把气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气象工作汇报,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加强统筹规划,将气象事业发展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同步实施。进一步落实人工影响天气、农业气象等地方气象事业机构及编制,并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绩效考核。

    (二)完善工作机制

    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建立气象灾害防御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会商气象灾害趋势,协调解决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中的重要事项。整合民政、国土、气象等部门资源,组建一岗多责的基层防灾减灾信息员队伍。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和灾害救助能力。

    (三)落实气象法规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气象设施和探测环境保护条例》、《四川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等,进一步建立健全气象管理体系,认真履行国家法律赋予的气象行政管理职能。

    (四)加大经费投入

    认真落实气象部门双重财务体制,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确保气象事业经费投入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步并适度超前。进一步完善地方与中央共同建设气象重大项目的配套投入机制,保障南充市十二五规划中《气象灾害应急指挥系统》项目的顺利实施。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2023-09-23 13:23:37重新编辑
南山区蛇口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蛇口南水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南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南油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南油登良路天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南油天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大冲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大冲阮屋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西丽镇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西丽镇福光村华盛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西丽镇红花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西丽镇塘朗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西丽镇珠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西丽镇珠光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西丽镇阳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西丽镇九祥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西丽镇塘朗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西丽镇丽河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西丽新围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西丽麻堪村百顺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西丽镇大堪王京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西丽镇大勘村深鹏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西丽镇平山大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西丽镇长源村B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侨城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华侨城东部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国际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百芒高新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凯虹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桂庙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新抚区以学送查改做深化学习教育成果
  2. 高考期间抚顺天气适宜最高气温27℃31℃
  3. 新宾团县委举办引航行动助力农村青年创新创业
  4. 新宾县市场监管局开展小作坊生产现场实地调研
  5. 快讯抚顺县召开第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
  6. 省政协来抚开展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监督性视察
  7. 慈善聚焦脱贫攻坚携手共创美好生活
  8. 新抚区召开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议
  9. 2020年7月12日0时至24时辽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
  10. 清原县多举措调整种植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11. 清原县卫计局三项举措加强医疗废物监管
  12. 辽宁省疫情防控信息辽宁援襄医疗队已治愈100名新冠肺炎患者
  13. 守住绿水青山实现金山银山
  14. 抚顺市政协中心组专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15. 新抚区对食品生产企业开展线上培训
  16. 县政府召开七届第三十八次常务会议
  17. 关于严明五一端午节期间有关纪律要求的通知
  18. 新宾县气象局会同多部门联合开展燃气安全执法检查
  19. 共话发展再续辉煌
  20. 副省长王明玉来抚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21. 朱祥霖深入抚顺县英守水库开展巡河库工作
  22. 抚顺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举行第二十七次会议
  23.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黄洋来桓调研指导工作
  24. 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25. 市应急管理局提示广大市民提前做好防范台风美莎克应急准备
  26. 我县石缸群的地质成因之谜被揭开
  27.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公益诉讼工作协调推进会
  28. 葛海鹰当选抚顺市人民政府市长
  29. 那学成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加快推进新宾振兴发展
  30. 台湾考察团来抚考察乡村农业
  31. 市教育局组织推荐2016年度中等职业学校省级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工作
  32. 清原县安委会召开网格化工作会议
  33. 加大综治力度打造宜居环境
  34. 顺城区开展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专项监督检查
  35. 抚顺教师援藏支教续写抚顺教育辉煌
  36. 顺城区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
  37. 发展大旅游向全域旅游迈进
  38. 抚顺就业工作实现全年目标过半新增就业14263人
  39. 顺城区与颐高科技携手共同打造顺城智慧特色小镇
  40. 新宾县行政服务中心三举措打造文明窗口
  41. 下半年辽宁自学考试时间为10月17日18日
  42. 辽宁省吹响决胜脱贫攻坚冲锋号
  43. 抚顺公立医院改革后天正式开始33家医院参加医改
  44. 新宾县多部门联合组织防汛应急演练
  45. 清原全力推进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
  46. 抚顺县广大农村妇女投身创建美丽庭院
  47. 用工作成果检验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实效
  48. 市统计局四字原则做好GDP年报工作
  49. 整治殡葬陋习不松劲抚顺执法人员夜晚再出动
  50. 抚顺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关于抚顺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51. 东洲区交通局组织机关干部开展祭扫革命烈士陵园进活动
  52. 清原县法制办举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优化营商法治环境领导干部培训班
  53. 区卫健局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54. 中共抚顺市纪委关于严防中秋国庆期间四风问题反弹的通知
  55. 杨维带队到红透山矿业有限公司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56. 共创企业发展抚顺振兴美好未来
  57. 2020年9月1日0时至24时辽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
  58. 我县公安局派出所多举措打造最优发展环境
  59. 臧红到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建设现场协调解决问题
  60. 县长富晓明调研我县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61. 辽宁省疫情防控信息我省开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法治宣传专项行动
  62. 山野菜上市走俏市场
  63. 学习雷锋常态化服务社会热情高
  64. 抚顺经济开发区获批智能装备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65. 坚持党管人才聚焦发展引才智
  66. 我市选手在辽宁省辅导员风采大赛中喜获佳绩
  67. 提升道路交通管控能力降事故保平安
  68. 风雪中坚守在防疫一线的新宾人
  69. 国家民委办公厅副主任董武来桓调研
  70. 新抚区政府召开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
  71. 新宾县科技局参加科普大集为农民送技术
  72. 辽宁打造新时代学雷锋高地
  73.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巡展在抚顺开展
  74. 新宾县农资备齐待春耕科技先行促种植结构调整
  75. 辽宁省疫情防控信息与死神较量的勇士——记辽宁支援湖北重症医疗队领队丁仁彧
  76. 转型升级筑牢强县之基
  77. 请注意葛布地区将封路施工7条公交线路运行有变
  78. 抚顺全力以赴防御强降雨确保安全度汛
  79. 抚顺公安推进武装巡逻加强管控力度保端午治安平稳
  80. 本溪市疫情防控信息本溪市新增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累计确诊3例
  81. 第八届环氧乙烷及下游精细衍生物高峰论坛在抚举行
  82. 我县召开同窗唱晚诗集发行座谈会
  83. 本溪市疫情防控信息我市5家药企纳入全国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
  84. 抚顺市领导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85. 在辽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来抚集中视察国资国企改革
  86. 沈抚新区国家税务局1月1日起正式履行税收征管职能
  87. 辽宁省疫情防控信息我省抽检850批次重点食品
  88. 县生态立市(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第三次会议
  89.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京开幕
  90. 辽宁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抚顺市群众来电来信受理情况(第六批)
  91. 东洲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启动仪式暨东洲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正式揭牌
  92. 桓仁县疫情防控信息关于依法维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秩序和敦促新冠肺炎重点人员及外地来…
  93. 特别的爱献给特殊的你——新宾县委四家班子六一慰问特教师生
  94.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95. 抚顺宣讲团深入基层宣讲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96. 东华园社区建设日新月异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97. 市长杨维会见绿科投资集团董事长李冬一行
  98. 市政府法制办组织完成立法项目对接工作
  99. 抚顺县石文镇棚改工程竣工配户411户居民回迁
  100. 东洲项目建设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