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2010年广州市体育工作总结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4月04日发表  

    2010年,广州市体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上级有关会议精神,以体育强国的基本内涵和特征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快体育强省建设的意见》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筹办第16届亚运会、2010年亚残运会为重点,坚持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相互促进,大力促进“全国一流、国际瞩目的体育强市”建设,为强化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地位作出贡献。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当好亚运筹办主力军,为成功举办“精彩绝伦的亚运会,大爱无疆的亚残运会”作出应有贡献。
进入冲刺阶段的2010年,全市体育系统充分发挥亚运主办城市体育专业骨干力量的作用,承担了大量筹办工作任务,为广州圆满成功举办亚运会、亚残运会,实现“两个亚运,同样精彩”作出了应有贡献,无愧于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无愧于市委、市政府和广州人民的殷切期望。
    1.参与40个亚运场馆的修建和改造工作。市体育系统共有40个场馆承担亚运会竞赛和训练任务,其中市属21个,区(县级市)属19个。全市体育系统积极主动配合亚组委场馆器材部、市重点办等相关部门承担了大量的场馆规划、设计、修建、施工、验收等工作,力求场馆建设既符合赛时需要和又有利于赛后利用,为亚运会、亚残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场馆的赛后充分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培训亚运筹办人才,承担竞赛组织工作。积极举办体育大赛,吸纳亚组委工作人员参与第4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亚洲田径锦标赛等各种大型赛事的筹办工作,让亚运筹办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国际赛事筹办知识,积累工作经验。举办3期“广州市体育系统亚运骨干培训班”,组织市体育系统干部学习大型体育赛事场馆化运作知识。2010年,先后举办各类亚运培训100余场次,选派业务骨干参加场馆运行知识培训1500多人次,切实提高了全市体育系统队伍的办赛水平和专业素质。2010年亚运会、亚残运会举办期间,市体育局共承担了天河体育中心、广州亚运城体育综合馆、大学城体育中心三个亚运场馆群的24个竞赛、训练场馆的运行任务,负责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田径、体操、垒球、网球等15个大项、119个小项的竞赛组织工作,参与竞赛场馆运行团队工作人员达1105人。市体育局局级领导全部兼任亚组委副秘书长、部门部长或副部长、场馆团队和专项团队主任,90%以上处级干部担任场馆团队秘书长和专项团队副主任。
    3.及早制订亚运场馆赛后利用计划。按照“一场一馆一方案”的原则,各场馆根据自身的开放项目、承担的任务及场馆特点,着眼综合利用,积极探索亚运场馆赛后利用方式,赛前及早制订场馆赛后利用规划。赛后利用坚持面向社会、服务大众,坚持以亚运丰富城市内涵、以体育增添城市魅力、以运动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力求达到综合效益最大化。
    4.协助做好亚运宣传推广、火炬传递工作。以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和群体活动为契机,大力宣传广州亚运会;紧密配合亚组委竞赛部开展亚运会项目的宣传、推广;以“迎亚运”为主题,大力举办丰富多彩、常年不断、遍布城乡的群众体育竞赛、活动,积极营造亚运文化氛围,促使广州亚运深入民心,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在亚组委的领导下,统筹了亚运会2068名火炬手、广州市192名火炬手及亚残运会660名火炬手的选拔、管理、服务以及运行工作,协助完成了圣火采集、火炬点燃暨传递启动的仪式。
    5.协助做好票务保障等工作。为让全国更多青少年有机会观看亚运会,市体育局倡议并落实面向全国赠送教育门票,亚运前夕向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26个省会城市分送教育门票近17万张。与此同时,将每天剩余的运动员门票紧急分发给我市运动队、训练基地和各类体校,协助票务中心紧急代销每天剩余的门票,盘活票务资源,较好地满足了有关方面观赛的需要,有效提高了亚运比赛观众上座率。
    (二)坚持群众是根本,广泛深入营造亚运主办城市的群众体育氛围,为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作贡献。
市体育局突出“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活动主题,以倡导“健康阳光的生活方式”,营造“全民迎亚运,全民齐健身”浓厚氛围为中心任务,广泛开展主题活动,全面加强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组织体系,推动广州市群众体育工作的新发展。
    1.营造浓厚的迎亚运全民健身氛围。一是营造全民健身活动氛围。全年实施“一十百千万”宣传工程,围绕国家《全民健身条例》的实施和《广州市全民健身条例》的出台,举办1场大型宣传推广活动、10场全市性的科学健身讲座(论坛)、100场次区(县级市)一级群众体育推广咨询活动、1000次街镇级的群众体育比赛活动和10000次以社区、居委、村委为主的体育三下乡、体育进社区等宣传活动,为迎接亚运会营造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大大调动了市民参与健身锻炼和群体活动的积极性,有效引导了广大市民进一步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科学的健身习惯。二是加强科学健身指导。充分发挥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在开展体质监测、科学指导健身方面的作用。圆满完成了国家国民体质抽样监测任务,国家普测广州市抽样3681人,测试样本超过国家规定的46%(2520人);开展迎亚运系列全民健身宣传活动,由市体育局与美国春田学院联合举办了全民健身系列专题讲座,向广州市民介绍美国全民健身方面的新知识、新举措、新方法,收到了广泛的好评;深入社区服务市民,组织国民体质监测车深入学校、厂矿、社区等为市民提供免费检测、咨询服务,服务群众达3000多人次;通过多种方式宣传科学健身理念,为市民提供更多的科学健身指导。三是加大新闻宣传报道力度。紧紧围绕《广州市全民健身条例》的出台,进一步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和合作,加大对《广州市全民健身条例》和广州群众体育情况的宣传报道,营造了良好的迎亚运全民健身的社会氛围。各新闻媒体对广州群体工作的报道常常不断,全年《中国体育报》对广州群众体育的报道达50多次。其中,专题报道《建特色全民健身新体系,广州市探索群体 “七化”模式》,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2.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一是全市群众体育活动精彩纷呈。 通过充分发挥全市各相关职能部门、各区(县级市)、市社体中心、市属各单项体育协会的联动作用,全面调动了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组织群众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全年突出“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为主题,按照“月月有精品”的工作思路,与市直工委、教育局、民宗局、总工会、团市委、妇联、残联等职能部门和体育组织共同举办公务员、职工、青少年、妇女、残疾人、少数民族等各类人群的群体竞赛活动(市级以上)320项次,参与群众500多万人次,全面推动了各行业、各系统群众体育的蓬勃发展。2010年,市社体中心承办全市性大型群体活动达15项,市属各单项体育协会承办比赛活动达221项次。元旦万人健步行、春节体育花会、龙腾狮跃闹元宵、端午龙舟竞渡、盛夏横渡珠江、全民健身日、体育节、以及“市长杯”羽毛球赛、乒乓球赛等系列赛活动已成为全市家喻户晓的传统精品活动,深受广大市民喜爱。二是基层单位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热情高涨。按照“一城一地一品牌”的工作部署,各基层单位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群众体育项目,各区、县级市的品牌项目逐渐形成。全年各区、县级市举办各具特色的体育活动371多项次,参加市民超过891万人次。三是大型群众体育品牌建设初现成效。全年举办了多项国际性的大型群众体育活动,有力地彰显了广州国际化大都市的魅力和形象。2010年,广州市荣获“中国传统龙舟名城”称号。在6月26日举办的2010年全国龙舟月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上,来自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近110支龙舟在珠江河段上展开了激烈而有序的角逐。国家体育总局及省、市主要领导亲临现场观看比赛并为获奖队伍颁奖,对办赛水平给予高度评价; 7月,世界行走日广州站活动,5000多名广州市民与全球三十多个国家的运动员共同参与这项活动,向世界展现了广州市民崇尚健身的良好形象。通过系列活动的举办,进一步提升了广州市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四是精心策划组织,认真落实“亚运惠民”体育场馆免费开放和免费参观项目。为感谢广大市民支持亚运、参与亚运、服务亚运、奉献亚运,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市体育局牵头组织实施全市未安排比赛、训练任务的13个公共体育场馆在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向市民免费开放,同时在亚运会、亚残运会后安排11个亚运场馆供市民免费参观。场馆连续免费开放40天,累计8483小时,进场人数超过32万人次;联合市旅游局连续6天组织25万市民免费参观亚运场馆,赢得了市民群众的一致赞扬和良好口碑,没有接到投诉,真正将亚运惠民项目落到实处,受到市政府的高度肯定。
    3.大力推进群众体育设施建设。一是推进城乡设施建设。以全市亚运场馆改造为契机,全面推进亚运场馆和公园绿化地带的全民健身设施规划建设,完成了17个亚运场馆和9个公园的全民健身设施规划设计工作,部分项目在亚运、亚残运会后开始建设。全年共投入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经费达2000多万元,引导、带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超过亿元。在全市绿化休闲地带建设体育健身设施500多处。海珠区、从化市、南沙区建成区域性的全民健身中心,各区、县级市借亚运东风,大力推进了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全民健身活动场地面积大幅增加。二是加强设施更新维护。为切实贯彻落实《广州市全民健身条例》,进一步推进社区体育设施的管理与维护。我们实施社区体育设施(健身路径、篮球场)挂牌公示制度,明确“属地管理”职责,落实健身点的责任主体,不断加大社区体育设施的改造、修缮力度。重点改造建成时间较长、磨损严重以及功能设计不合理、定位不准确的社区体育设施,更新存在安全隐患的陈旧设备,添置适宜不同群体的健身设施。专门拨出近300万元对体育设施进行分期分批的更换和保养,更换健身路径1076条,提升了社区体育设施的管理维护工作,确保在亚运前为市民提供良好的体育设施条件。三是促进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以迎亚运为契机,加强宣传和引导,进一步推进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工作。会同市教育局对全市百所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示范学校的开放情况开展全面检查,拨出100万元专款用于扶持和奖励示范学校,引导全市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工作的深入开展。全市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体育场所,保持95﹪以上向社会开放,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职能部门支持、企业联合管理”的场馆规范化开放模式,有效整合了社区公共体育资源,缓解了广大市民健身需求与场地不足的矛盾,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4.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一是基层群众体育组织不断壮大。市、区(县级市)、街(镇)、居(村)四级健身服务网络得到进一步深化。通过开展创建广东省体育先进社区活动,社区群众体育组织和健身队伍不断壮大,2010年新增加3000多个,充分发挥社体中心及单项协会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全市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二是群众体育指导工作作用突出。群体干部队伍、国民体质监测队伍、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三支队伍”不断壮大。2010年举办了3期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及承办了3期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班,新增二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800多名。有3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被广东省体育局评为广东省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一活动点一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社会效应日益彰显。三是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生机活跃。以学校为依托,深入开展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创建活动。通过建立健全俱乐部的管理与评估系统,定期召开俱乐部管理工作培训及经验交流座谈会,有效规范了全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创建、运作与管理。全市31家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举办各类活动参加青少年人数达百万人次。2010年,有7家青少年俱乐部向省体育局申报家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青少年俱乐部创建活动成效居全国城市前列。同时,以学校和俱乐部为阵地,全市各级开展“百万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982项次,参加青少年达100万人次。
5.群众体育工作成效显著。一是市民体质越来越好。根据2010年全国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抽样检测结果,广州市国民体质指数与广东省平均水平相比,体质总体优秀率23.0%,高出省平均水平4.42个百分点,良好率96.4%,高出省平均水平4.92个百分点,超过2005年度第二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同类指标水平,比2005年第二次广州市的抽样指标优秀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良好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检测结果显示,广州市民近年来综合体质水平呈逐年上级的趋势。二是创先、创建工作卓有成效。2010年,全市有2个单位获全国体育节先进单位称号、13个获广东省体育节先进单位称号、有13条街道获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街道)称号。会同市民宗局、市残联共同组队参加省少数民族运动会、省残疾人运动会获优异成绩,圆满完成任务。
    (三)坚持竞技体育是标志,围绕夺金牌、铸品牌、育人才、办大赛,努力提升亚运城市形象。
    1.认真贯彻落实市领导对竞技体育工作的要求。2010年8月10日,市长出席了“广州代表团参加广东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庆功会”,并为获得金牌的运动员代表颁奖。市长引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勉励运动员们在省运会大练兵的基础上,刻苦训练、科学训练,在家门口举办的亚运会上勇攀高峰,多拿金牌,继续为广州争光。市长指出,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是世界冠军的摇篮,是体现广州体育竞技水平的力量源泉和人才宝库,也是完善竞技体制的一个有效尝试,下一步要借承办亚运会的东风,让全市的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有新发展。在第16届亚运会闭幕之际,《中国体育报》以《破培养难题、育一流人才》为题,专题报道了广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科学选材、系统学训、求实竞赛、及时输送、紧密***、妥善安置”六个环节的培养新模式。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广宁同志看完报道后,专门作出批示:“借亚运东风、继续培养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为将我市建设成为体育强市而努力”。张广宁书记的重要批示,是对广州市体育局人才培养工作的肯定,是对我们今后工作的鼓舞与鞭策。在亚残运会结束的第二天,广州市体育局召开2010-2011年度广州市冬训工作会议,并在会上传达了张广宁书记、市长对竞技体育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要求以张广宁书记和市长的批示、指示精神为激励和指引,认真科学开展好冬训工作,为征战2011年第七届城运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确保竞技体育在“全省绝对领先,在全国同类城市确保列前,在国际综合性大赛上力争有位”的目标,进一步凸显竞技体育的标志地位。一是广州体育健儿出色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第十三届省运会参赛任务。广州体育代表团共派出8***名运动员、159名教练员参加25个大项31个分项的角逐,共获得368.5枚金牌、194.5枚银牌和132枚铜牌、总奖牌数达到695枚,总积分11301分,位列全省各代表团之首。一举囊括大会所设的7个奖项第一名,并获得代表团体育道德风尚奖,再次实现广州参加省运会夺取大满贯,保持了广州竞技体育在全省的绝对领先地位。二是广州籍运动员参加亚运会创历史最好成绩。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39名广州籍运动员代表国家队出征,参加21个项目的比赛,有18人次获得金牌、6人次获得银牌、10 人次获得铜牌,共获得13项第一、5项第二、8项第三、6项第四、1项第五、1项第六、2项第七,参赛人数和所获金牌、奖牌均超过历届亚运会,以明显优势名列广东省21个地级市第一名。2010年,全市共产生7人6项世界冠军、47人21项亚洲冠军、74人54项全国冠军、324人112项全省冠军。
    3.强化意识、明确责任,稳妥推进品牌项目建设。一是提出二十四字方针,科学发展足球事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广州足球始终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不断努力前进。在广州职业足球处于低迷时期,恒大地产集团和广汽集团毅然接手广州职业足球,按照广州市体育局提出的“正视现实,深刻反思;吸取教训,正本清源;重整旗鼓,健康发展”的二十四字方针,科学发展足球事业,在资金投入、基地建设、队伍管理、提高技术水平等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广州广汽足球队在9月25日2010中甲联赛第23轮比赛中,以3比2逆转广东日之泉队,提前三轮冲超成功,为广州足球实现更大发展迈开了坚实的一步。二是支持广州职业羽毛球俱乐部建设,进一步打造广州羽毛球“名片”,力争让更多广州籍羽毛球运动员进入国家队一线队伍。三是支持广州职业篮球俱乐部建设,扶持乒乓球项目发展,为打造广州竞技体育新品牌创造条件。
    4.统筹协调、科学规划,遵循竞技体育发展规律,不断优化“六环节”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加强层级训练网络体系建设,加强运动专项部建设,出台《广州市业余训练扶持办法》等业余训练管理办法,组织了一系列全市性锦标赛,促进了业余训练开展。二是加强训练管理干部和教练员培训,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能力。不断推进训练、教育、科技、医疗一体化,培养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三是加强全市9个“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继续从教练员学历水平、培训计划、训练计划、专项训练设施和科研设施投入、训练常规管理以及训练效果等方面规范训练管理,提高训练效益。四是精心培养输送竞技体育人才。2010年,全市共有青少年运动员11912人,向省队输送54人,在国家队集训50人。
    5.精心组织、高效运作,圆满成功举办国际国内大赛,为创建“全国一流、国际瞩目的体育强市”作贡献。一是举办了第23届亚洲乒乓球赛、2010年国际乒乓球精英赛、WTA-2010年广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2010年NBA中国赛(休士顿火箭队VS新泽西网队)等11项国际大赛;举办了2010年中国羽毛球超级联赛(广州主场)、2010年中国足球协会甲级联赛等9项全国大赛。二是举办了全国飞碟邀请赛、广州市传统学校游泳比赛、广州市水球邀请赛、广东省体操冠军赛、2010全国盲人门球锦标赛、2010全国轮椅网球公开赛等一系列亚运会、亚残运会测试赛。通过测试赛和实战演练,全面测试和检查场馆设施、技术系统、计划方案、运行规范和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指挥系统,确保在赛时情况下指挥通畅、运转高效,及时发现、灵活处置各种复杂问题。
    (四)坚持体育产业是保障,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为“打好亚运牌、促进经济新发展”作贡献。
    1.坚持政策导引,为加快全市体育产业发展争取政策支持。牢固树立和大力宣传“体育能为国增利”的观念,积极培育社会体育投资意识和市民体育消费意识,引导群众体育消费,并以赛事、活动拉动相关行业发展。2010年3月,***《关于发展加快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颁布后,在许瑞生副市长的直接领导下,市体育局与市委政策研究室、市府研究室等部门组成课题组,开展《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意见》的相关调研和文件起草工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课题组经过多次分析研讨,形成了2万多字的《广州市体育产业调研报告》和《意见》初稿,并多次征求了各有关部门的意见。11月8日亚运会开幕前夕,《意见》正式出台,为全市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3.突出体育市场管理,为体育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狠抓体育市场管理,召开了2010年泳季安全工作会议。泳季开放前,委托市游泳协会组织救生专家技术力量,分10个点对全市救生人员进行了上岗前的免费救生技能培训和测试,共培训救生人员1000余人。联合市工商局、公安局、卫生局等部门以及有关专家,对全市游泳场所开展安全大检查,有力地推动了游泳场馆的规范化管理。2010年,出台了《广州市游泳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广州市健身场所开放条件与服务要求》两部地方标准,并抓好了标准的实施监督,促进了全市游泳场所和健美健身场所开放经营的规范化。
    4.加快场馆基础建设,推进公共体育场馆管理模式改革。协助亚组委、市重点办圆满完成总投资20多亿元的亚运场馆建设,全方位开展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克服资金困难协调完成了燕子岗改造工程,天河体育中心综合改造工程一期工作,完成广州(增城)水上训练基地前期征地以及筹建准备工作。2010年9月,组织召开了广州市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座谈会,规划对市属体育场馆实行统一经营管理,以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优化体育公共服务。经过深入调研,形成初步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5.提供优质保障和服务。开展了年度财经责任问责制检查、“小金库”专项治理和重点检查回头看工作,资金的使用管理进一步规范有序。加强亚运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 制定《市属亚运场馆涉亚资产处置方案》,落实了系统第二批资产划拨工作,妥善处置了历史遗留问题。健全了广州市体育***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各项制度,克服困难,利用举办亚运的大环境大力促进体育***业健康发展,全年体彩销售额达20.54亿元,比上一年增长5.1亿元,增幅达33%,仅次于北京,超额完成省体育局下达的20亿元销售任务,再创历史新高。与市统计咨询中心合作,开展了2008年度体育产业统计,完成了《2008年广州市体育产业统计分析报告》。
    (五)坚持狠抓体育队伍建设,适应筹办亚运和创建“全国一流、国际瞩目的体育强市”需要。
    1.扎实开展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创先争优活动。52个基层党支部、308名党员参加了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开展“亚运先锋”、“岗位奉献”、“服务群众”、“亮牌示范”、“组织创新”、“扶贫济困”等六项重点活动,激发广大党员进一步燃起岗位激情,激发工作干劲,成就工作业绩,兴起创争热潮,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2.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2010年,共提拔任用了10名处级领导干部和6名科级干部,完成了对10名处级干部的试用期满考核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9个直属单位58个岗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经严格挑选,共招聘了42名工作人员,进一步优化了人才配置。积极选送干部职工培训深造,39人127次参加全市组织的公务员能力建设各类培训班。重视加强基层班子建设,结合年度考核,对基层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水平、执政能力、群众威信、工作业绩进行综合评价,提高基层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
    3.切实开展“廉洁办亚运”工作,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开展经常性反腐倡廉教育,扎实推进《廉政准则》的学习贯彻,深入抓好足球行业反腐倡廉教育整顿工作。三次召开全局系统科以上干部大会,对“廉洁办亚运”工作进行部署,将“廉洁办亚运”教育作为纪律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强化全系统干部职工“廉洁办亚运”意识,严格落实“廉洁办亚运”责任制,市体育局党委与直属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和局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签订《廉洁办亚运责任书》,确保了亚运筹办过程中的“资金、物资、人员”安全。市体育局纪委与16名新任领导干部进行任前廉政谈话,还与36名直属单位党政主要领导、机关处级领导干部分别进行廉政谈话。切实加强了对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排查工作的监督检查、“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和开展厉行节约、绩效评估、公务卡使用管理等工作的监督检查,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规范运行。
    4.推进舆论宣传引导、体育信息化建设、政务公开、安保、工会、共青团、妇女、老干部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拓宽体育宣传渠道,牢牢把握体育舆论导向,全面提升广州体育的国内外影响力。《广州市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办法》作为广州市地方性法规制定计划预备项目予以立项。市体育局官方网站内容不断充实,公开政务信息2600多条。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进一步改善,建议提案办理和编志工作完成出色,公文质量有所提高,受到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的充分肯定。结合筹办亚运会、亚残运会,做好普通话推广工作,进一步纠正各体育场馆、各单位的语言文字,按要求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高度重视解决群众利益问题,杜绝群体性事件发生,加强火灾隐患治理,圆满完成市属场馆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确保大型体育比赛活动安全举行。建立、健全基层工会目标考核制度,有效推进基层工会基础建设。以党建带团建,发挥团组织的助手和突击队作用,坚持组织高素质青年志愿者为亚运会和大型体育赛事、活动提供服务,进一步打造体育志愿服务品牌。坚持优化老干部管理和服务,全年共慰问老同志511人次,***慰问干部遗属102人次,保证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为亚运筹办营造了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二、主要存在问题
    一是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仍未能满足市民群众需求。各区(县级市)体育设施建设不平衡,体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机制有待完善。体育场馆的使用效益有待挖掘和提高。
    二是体育品牌项目建设有待强化,职业化程度有待提高。国际顶尖赛事引进力度有待加大;体教结合还不够紧密,退役运动员的升学和就业问题仍然突出。
    三是体育产业规模偏小,层次偏低,高端体育经营人才缺乏。体育企业产品研发和品牌塑造投入不多,销售网络建设不足,缺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体育企业集团。
    四是人才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的开拓创新精神、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2023-09-15 02:43:31重新编辑
坪地镇坪东村富地岗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地镇华厦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地镇宝山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地镇宝山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地镇宝山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大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牛角龙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同富裕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碧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竹坑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竹坑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六联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石井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石井村欧姆龙汪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建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沙湖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坪环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龙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飞西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宝山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宝山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宝山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宝山第四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新龙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江岭竹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江岭竹园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技术革新降低成本
  2. 交行鞍山分行灯箱标识年度单价采购竞争性谈判招标公告
  3. 铁东区山南街道科技社区开展走访慰问老人活动
  4. 鞍山市玉佛山绿道工程2016示范段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
  5. 千山区环保局三个方面开展行政审批清理规范工作
  6. 鞍山市羊耳峪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HDPE土工膜采购项目中标结果公告
  7. 铁西区司法局深化落实33专项行动
  8. 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计算机及打印机采购项目竞争性谈判采购公告
  9. 鞍山市劳动路排水暗渠新建工程(沙河街至万水河北路)监理项目中标结果公示
  10. 台安县农机服务助春耕让农民尝到甜头
  11. 海城市农机局四措并举治机关顽疾提工作效能
  12. 鞍山市木检中心继续强化工作纪律
  13. 台安县公安局警种联动做好治安防控工作
  14. 东泽首府项目设计中标候选人公示
  15. 鞍山市老龄工作办公室老年大学办学设备采购项目询价邀请书
  16. 鞍山市千山区2016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村内道路建设项目中标结果公示
  17. 铁东分局钢城派出所开展居民住宅区楼道杂物清理行动
  18. 张庄线小南沟桥吊梁完成
  19. 鞍山市大矿中学组织开展团员志愿者服务日活动
  20. 鞍山经济开发区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工程(项目名称)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公告
  21. 关于鞍山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打印机复印机采购暂停招标公告
  22. 岫岩县政府积极帮助企业***融资难题
  23. 鞍山市体育中心和职教城工程建设指挥部木门塑钢门窗询价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24. 市公交总公司举办2014年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
  25. 诚信服务力践行拾金不昧好员工
  26. 大力营造安全生产舆论氛围
  27. 征收土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2015第18号
  28. 铁东区民政局婚姻登记进一步开展秋冬疫情防工作
  29. 鞍山路西延等4条道路路灯箱变及外线工程招标公告
  30. 铁东公安消防大队联合铁东区公安分局站前派出所站前街道办事处开展消防宣传活动
  31. 鞍山市千峰供暖2013年集中供热丰盛锅炉房设备招标公告
  32. 铁东公安消防大队完善机制扎实推进春季社区消防安全工作
  33. 用心做事用爱育人——记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学生工作会议
  34. 台安县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和招商引资调度会召开
  35. 铁东区山南街道福康社区举办第五届老年游戏节
  36. 鞍山市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2014年度闭坑矿山治理工程管理的通知方案
  37. 集中整治运输扬撒为创城营造良好氛围
  38. 千山路(园林路隧道)道路改扩建工程中标结果公示
  39. 鞍山市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轮胎采购项目
  40. 铁东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招标公告
  41. 市交通局举办网络与信息安全知识培训班
  42. 台安县黄沙坨镇扎实做好秸秆禁燃工作
  43. 鞍山市供热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环保物料—尿素补充采购项目结果公告
  44. 鞍山市植物保护站专用飞机及水稻病虫害防治药剂政府采购项目AGJCG2017J029竞争性谈判采购公告
  45. 十一旅游收黄金——十一期间全市旅游综合收入实现2652亿元
  46. 辽宁省将创建40个宜居建设绿化示范乡
  47. 辽河干流治理工程(台安县铁匠炉险工段)中标结果公示
  48. 千山分局汤岗子派出所切实开展四大工程赢得群众赞誉
  49. 鞍山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基层大队业务用房项目监理中标候选人公示
  50. 鞍山市博物馆物业管理服务采购项目竞争性谈判采购公告
  51. 切实做好防御强降雨准备工作
  52. 铁东区领导率铁东招商小分队赴深圳开展经贸活动
  53. 鞍山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201325号
  54. 鞍山市职教城勇夺市十运会职工女子组排球比赛冠军
  55. 建国南路鞍山城杨柳河南北桥及引线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
  56. 鞍山市四方台路(三道街兴盛路)改造工程监理项目招标公告
  57. 鞍山市积极推动青山工程顺利进行
  58. 鞍山市第二中学开学第一课——地震逃生演练
  59. 鞍山市侨联前驱支教团莅临岫岩县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60. 鞍山经济开发区学校微机室教师用电脑电子白板及校园网络建设采购项目(二次公告)招标公告
  61. 台安县公安局对不作为乱作为等工作作风突出问题的十二条规定进行考试
  62. 铁东区旧堡街道滕房身村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
  63. 鞍山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队一中队全力以赴助力创城
  64. 鞍山市委员会办公厅办公设备采购项目结果公告
  65. 达道湾新城千山西路至人民路截污管网工程雨水管网施工图设计招标公告
  66. 市精神康复医院举办中国梦医院梦我的梦医院文化建设成果展示会
  67. 玉佛山景区开始筹备2016玉佛山庙会
  68. 鞍山市铁西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六街口公群社区楼体改造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
  69. 铁西分局积极组织开展三个能力专项训练活动
  70. 鞍山市第二十四中学智慧校园设备采购项目
  71. 岫岩公安局南门派出所打好校园暑期安全预防针
  72. 海城市验军管理区开展文明市场创建宣传教育活动
  73. 关于对鞍山市体育中心和职教城工程建设指挥部木门塑钢门窗询价采购项目的澄清公告
  74. 铁西老工业区(大陆街道新开社区解放社区北陶街道六街口社区公群小区)道路改造工程监理中标候选人公示
  75. 铁西区全面开展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76. 铁东区文体局开展保护烽火台宣传教育活动
  77. 南果生北方金秋飘异香
  78. 铁东区物价局提高价格投诉举报查处工作水平
  79. 鞍山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程监理招标公告
  80. 经济开发区阀门产业园参展2014第七届中国上海国际流体机械展览会IFME
  81. 征收土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2008第18号)
  82. 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开展官方兽医岗位培训及考试工作
  83. 鞍山市第二医院无形资产评估服务项目结果公告
  84. 仲裁办人事干部参加市人事业务培训
  85. 鞍山市工商局经济开发区分局强化三个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86. 停止外商投资企业购买国产设备退税政策
  87. 市十运会排球比赛落幕
  88. 铁东区财政局顺利完成2017年度财务决算工作
  89. 市执业处开展教练员再教育培训
  90. 岫岩县争取以工代赈资金233万元
  91. 海城市统计局召开2017年建筑业资质企业统计业务培训会议
  92. 鞍山市疾控中心党员开展捐资助学活动
  93. ***鞍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设备采购项目结果公告
  94. 鞍山市粮油质量卫生监测站2017年度粮食监测仪器设备采购项目2017G018招标公告
  95. 鞍山市岫岩县积极开展春季苗木检疫工作
  96. 2021年度岫岩满族自治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监理
  97. 鞍山市台安县调整标准地设置提高森防预测预报水平
  98. 鞍山市职教城管理委员会办公家具采购项目结果公告
  99. 铁东区财政局组织开展清理偿还政府欠款专项工作
  100. 铁东区国资局举办垃圾分类知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