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举全市之力推进光明科学城建设

Admin - admin 于2023年04月27日发表  


光明科学城启动区东侧景观轴透视。 (效果图)

  在深圳光明科学城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楼,30多台自动化功能岛正在紧张调试中,工作人员为月底的入驻做最后的冲刺。在这里,生物试剂和样品放进微孔板,用机械臂代替研究人员,将繁琐的实验从纯手工转为自动化、低通量转为高通量、随性化转为标准化,实现各类“生产线”的柔性化集成,一座现代“生物铸造工厂”已然成型。

  五年来,深圳以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为目标,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国家战略,举全市之力推进光明科学城建设。目前,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相继落户,其中2所大学校区或过渡校区正式启用,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所省重点实验室、11个科研平台加快推进,助力深圳更好地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重大创新平台相继落地光明

  “通过‘自下而上’的模式,从表征天然生物大分子,使之成为标准化‘元件’,到创建‘模块’和‘线路’等生物部件和细胞‘底盘’,来构建预期的人造生命系统,研究生命的底层规律。”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合成生物研究所所长刘陈立说,大设施建成后将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化生命系统设计与制造平台,并作为我国首个将软件控制、硬件集成和合成生物学应用进行系统整合的大型规模化合成生物研究基础设施,为全国合成生物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直以来,深圳始终瞄准国家和“双区”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着力融合信息技术(IT)和生物技术(BT),不断抢占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在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持下,深圳已成为中国合成生物学代表力量及全球合成生物学创新网络发展的核心节点。

  仅在去年一年,深圳合成生物领域多项优质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刊登,如利用细菌生物被膜开发可持续性半人工光合体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进展》;以流感病毒为模式病毒,建立了蛋白降解靶向病毒作为减毒疫苗的技术,为疫苗开发提供了新路径,成果在《自然—生物技术》刊发。

  近年来,以光明科学城和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牵引,鹏城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脑解析和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重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深圳正成为全球原始创新重要策源地,不断涌现“从0到1”的创新硕果。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城市首位。深-港-穗科技集群连续3年排名全球第二。

  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国家战略

  当前,深圳正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市发改委主任郭子平表示,光明科学城作为深圳市全面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创新平台,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打造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新力量的责任。近年来,深圳不断完善光明科学城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加速汇聚国际一流的创新资源和创新载体,为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国内外知名科学城的建设经验来看,很关键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科技创新要素资源要在一定区域内形成集中度、显示度。光明科学城是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度、显示度关键在于光明科学城。

  近年来,深圳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以主阵地作为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最大程度贡献深圳力量。2018年4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光明科学城。2020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正式批复同意以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片区为先行启动区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光明科学城上升至国家战略。

  五年来,深圳以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为目标,举全市之力推进光明科学城建设。目前,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相继落户,综合粒子首栋建筑竣工,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等设施正开展设备联调联试,国家超算深圳中心二期开工建设,鹏城云脑Ⅲ列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深圳湾实验室等一批科研机构纷至沓来。

  光明科学城可以说是深圳创新发展的又一个奇迹,一步一步从概念到规划,再到现实,应时而生,应势而成。

  全球创新要素加快聚集

  锚定世界一流科学城,离不开国际化视野的顶层设计。

  深圳提出,“要提高站位和视野,对标国际国内最高水平最高标准,久久为功打基础、谋长远,扎实推进光明科学城建设。”

  目前,光明科学城初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包括“2个规划、1个意见、1个条例”以及一批配套政策,其中《光明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空间规划纲要》以及《深圳市政府关于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已经出台实施,《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即将出台。光明科学城发展建设有限公司挂牌运作,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投、建、运、转”机制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聚焦信息、生命、新材料等三大学科领域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平台,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设施将于今年投入使用。

  “磁吸”效应已然形成,创新资源和创新载体加快集聚。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机构相继入驻运营,中山大学·深圳已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深圳理工大学(筹)过渡校区正式启用、永久校区加快建设。深圳医学科学院(筹)正式挂牌成立,深圳医学科学院及深圳湾实验室永久院区一体化规划建设稳步推进,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实现高水平运行。国家智能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正加紧申报。国际科技信息中心上线科技文献服务,国际最前沿六大数据库已实现全市覆盖。

  当下光明,到处是一片大干快上的火热场面,一座现代化国际化的一流科学城轮廓初现。展望未来,深圳将以更强的信心、更大的力度统筹推进光明科学城建设,为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贡献坚实力量。


首届“光明科学城论坛”4月27日启幕

  4月23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光明科学城论坛·2023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郭子平就光明科学城论坛·2023的举办背景、具体安排和主要特点,进行介绍并答记者问。市科技创新委主任王有明、光明区区长邱浩航分别就平行论坛亮点、光明区打造科学之城等方面答记者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吴筠主持发布会。

  深圳每年将举办光明科学城论坛,以“光明·筑梦未来”为永久主题。4月27日至28日将举办首届光明科学城论坛,以“创想”“起航”“逐梦”为年度主题词,采取“1+9+3”形式,汇聚国内外高端智力资源,科技、教育以及产业领域各界人士齐聚,共议科技前沿发展趋势,共商创新引领责任使命。

  每年举办 提升大湾区原始创新能级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不久前,******视察广东时明确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上取得更大进展”。

  发布会上,郭子平介绍,当前,深圳正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视察广东******精神,积极落实中央和省有关战略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光明科学城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的同时,亟需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高端交流平台。在此背景下,深圳将每年举办高水平的光明科学城论坛,汇聚国内外高端智力资源,让科技、教育和产业界精英人士充分交流探讨,策源创新思想,携手提升大湾区原始创新能级。

  据悉,本届论坛设1场主论坛、9场平行论坛、3场配套活动,采取现场开会、线上参会、多端直播等方式进行。本届论坛以“创想”“起航”“逐梦”为年度主题词,放眼国际广泛邀请国内外著名科学家、国际知名科学城及机构代表、港澳高校学者等高层次专家,共议科技前沿发展趋势,共商创新引领责任使命。

  郭子平表示,本届论坛紧紧围绕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建设任务,聚焦信息、生命、新材料三大学科领域和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以国际化、专业性视角设置各项活动安排,有助于最大程度、最大范围提升光明科学城的国内国际影响力。主论坛上将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院士、深圳医学科学院(筹)院长兼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杨学明院士作主题演讲,并举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入驻仪式、重要基金会揭牌仪式、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享倡议等系列仪式。

  平行论坛则围绕科技攻关、产业发展、合作交流三大板块,共设置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研讨大会、生物成像设施与生物医药科技创新论坛、新材料科学论坛、第四届工程生物创新大会、第三届国际脑科学前沿与产业大会、新型科技信息服务支撑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坛、深港澳协同创新论坛、大科学装置规划建设运营创新论坛、光明科学城建设和发展论坛等9场活动。同时,还将举办赛艇挑战赛、自然音乐会、慢行骑行等3场配套活动,为光明科学城论坛注入运动健康等新元素。

  深港澳协同 成为光明科学城发展重要推动力

  王有明在发布会上透露,“深港澳协同创新论坛”作为“光明科学城论坛·2023”的平行论坛,将以“创科湾区联动 深港澳同发展”为主题。届时,来自香港、澳门等教育、科技、产业、金融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将汇聚此次论坛,通过主题演讲、校长沙龙和圆桌论坛等形式,围绕合理布局跨域国家重点实验室、促进技术转移和创新创业、共同构筑湾区科创高地等重要话题展开讨论。论坛将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国,着眼全球,共商深港澳跨域创科合作及创新发展举措,共绘粤港澳大湾区全球科技产业创新发展高地的美好前景。

  王有明表示,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引擎,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前海梦工场等重大创新载体已落户深圳,光明科学城、前海、河套等重大创新平台科技合作全面开花,深港澳创新要素流动越加便利。未来,深圳将全力推进深港澳“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等各项工作,努力推动深港澳科技协同创新合作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王有明表示,深港澳协同创新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一个特色,也是光明科学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论坛将推动香港、澳门与内地城市的协同创新,让大湾区更好地融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大局,提升大湾区国际影响力,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科学赋能 打造面向未来的城市样板

  邱浩航在发布会上介绍,自2018年成立行政区以来,市委市政府就赋予光明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使命任务,围绕“科学”与“城市”两个重要命题,世界一流的科学城,需要别具一格的城市载体,同时也将孕育出独树一帜的深圳北部中心。首先是打造“科学”之城。加快创新要素聚集,既布局建设了尖端的大科学装置集群、一流的科研院所和高校,也正在加快营造一流创新生态,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撑和服务。

  其次,打造产业之城。在规划方面,科学城规划“一心两区”,其中“两区”一个是产业转化区,面积15平方公里;全市产业规划将光明定位为“三大总部经济集聚区、四大先进制造业园区”。产业集群方面,围绕科学城研究方向,重点打造“8+5”产业集群,各个集群都在蓬勃发展。此外,科学城的产业离不开科技成果应用和产业化,通过不断推动成果转化、沿途下蛋和转型升级,推动“四链”融合,打造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邱浩航表示,围绕“城市”这一主题,将着力打造人文艺术之城。光明科学城要发展好,就需要聚集各方人才,为人才建好配套、做好服务,打造宜居宜业的“梦家园”。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自行政区成立以来,基础教育领域投入超170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27所,引进名校名园近20所,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37890个、高中学位12600个,是过去十年增量的三倍;另一方面,正在开展“文化传城计划”,不断丰富光明城区文脉、厚植科学基因,持续提升科学城的艺术高度、人文厚度,为科技创新提供文化滋养。在绿色生态领域,光明区生态禀赋非常好,生态资源丰富,拥有各类公园279座,未来,还将建设郊野径150公里、骑行径150公里,串联大科学装置、城市公园、地标节点,形成贯通全城的绿色慢行网络。通过此次论坛的三场户外配套活动,能够充分感受到光明的科学之美、自然之美、生态之美。

  创新主导 持续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

  郭子平在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深圳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以主阵地作为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最大程度贡献深圳力量。五年来,深圳以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为目标,举全市之力推进光明科学城建设。目前,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相继落户,其中2所大学校区或过渡校区正式启用,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所省重点实验室、11个科研平台加快推进。主要进展包括:

  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逐步完善。目前初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包括“2个规划、1个意见、1个条例”以及一批配套政策。光明科学城发展建设有限公司挂牌运作,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投、建、运、转”机制建设迈出关键一步,光明科学城发展蓝图逐渐显现。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聚焦信息、生命、新材料等三大学科领域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平台,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设施将于今年投入使用。“鹏城云脑Ⅲ”列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超算二期已开工建设。精准医学影像、特殊环境材料等设施将于今年启动建设。

  创新资源和创新载体加快集聚。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机构相继入驻运营,中山大学·深圳已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深圳理工大学(筹)过渡校区正式启用、永久校区加快建设。国家智能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正加紧申报。国际科技信息中心上线科技文献服务,国际最前沿六大数据库已实现全市覆盖。

  郭子平表示,未来,深圳将以更强的信心、更大的力度统筹推进光明科学城建设,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为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贡献坚实力量。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市统计局顺利完成2011年度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群众满意度调查
  2. 文明卫生出成果
  3. 新泰市掀起春季造林绿化高潮
  4. 张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5. 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加大基本药物检验力度
  6. 全市法院2014年度工作重点
  7. 省领导参观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泰安展区
  8. 市住建局中国地震动参数查询系统接入政务服务平台
  9. 市城管局开展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整改回头看工作
  10. 全市性宗教团体班子成员座谈会召开
  11. 赣榆多措并举严把疫情防控出入关
  12. 灌南县领导调研农村产权交易工作
  13. 泰山秋韵民族音乐会举行
  14. 海州全力保障菜篮子安全稳定
  15. 我市不断提升环境监管能力
  16. 市纪委坚持四个并重提高执纪水平
  17. 岱岳区打造教育品牌让群众分享教育红利
  18. 市领导到市委党校作专题报告
  19. 市领导到山东能源新矿集团调研指导工作
  20. 市国资委党委召开2014年党建工作述职会
  21. 肥城市林业发展提档升级
  22. 市领导检查寄递渠道安全管理工作
  23. 赣榆灌云汽车站有序恢复省内省际班线
  24. 市住房公积金超额完成上半年任务指标
  25. 吴政隆在连云港调研
  26. 泰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4月3日024时)
  27. 夜色港口灯火通明
  28. 泰山区服务业昂起发展龙头
  29. 市人社局疫不容辞闻令而动组建疫情防控突击队奔赴一线
  30. 东海我县电商行业党委成立
  31. 岱岳区成为首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32. 鱼跃人欢
  33. 市纪委派驻三组变集中约谈为走访座谈
  34. 市委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35. 市国税局服务泰安经济发展纪实
  36. 肥城市隆重召开庆祝第二十三次全国助残日暨帮扶贫困残疾人工作会议
  37. 宁阳城市建设有力度有温度
  38. 全省文化产业工作现场会在泰召开
  39.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理论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
  40. 东平荣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
  41. 市规划局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五有责
  42. 张涛调研国泰大成新材料科技产业园项目
  43. 灌云县镇村三级联动展示非遗文化
  44. 肥城非遗集中展示
  45. 市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暨党组(扩大)会议举行
  46. 市地税局开展为经济发展献良策为纳税人办实事活动
  47. 东海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48. 市气象局汛期气象服务五到位
  49. 开发区前5个月全区技术改造投资增长超15倍
  50. 2019泰山国际新闻出版合作大会暨新闻出版小镇建设发布会举行
  51. 市领导到市委党校作专题报告
  52. 市城管局我市为市区城镇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立新规
  53. 新泰两查六禁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
  54. 德国莱法州比肯菲尔德市考察团来泰访问
  55. 宁阳县被授予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称号
  56. 市委宣传部召开学习七一讲话座谈会
  57. 中共泰安市委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58. 宁阳县高点定位推动造林绿化再上新水平
  59. 市公路局保畅春运公路安全
  60. 泰山区全力推进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61. 肥城获全省残联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62. 2018双招双引期末考试丨大项目巡礼之泰山区
  63. 张涛到钜成未来数字信息技术山东产业园调研
  64. 开发区财税联合召开全区建安项目税收征管业务培训会议
  65. 肥城签名活动助力创城
  66. 泰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4月22日024时)
  67. 我市组织收看全国防汛抗旱电视电话会议
  68. 省商业集团领导来我市调研疫情防控和项目复工情况
  69. 全市人防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70. 李希信出席全市财税金融座谈会
  71. 海州朱兴波督导大气水环境治理工作
  72. 新泰举办平阳大讲堂专家讲座
  73. 2019年泰山景区接待进山进景点游客5679万人次
  74. 开发区着力提升大厅一站式服务能力
  75. 市人大领导到省庄镇讲专题党课
  76. 我市连续九届获评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
  77. 拥抱大海
  78. 岱岳区打造泰城新区建设幸福岱岳
  79. 19月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总额实现387亿元
  80. 宁阳县鹤山乡党委四三一工作法纪实一
  81. 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吴翠云来泰检查防汛工作
  82. 东平县抓党建促脱贫第一书记在行动
  83. 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84. 东海列全国数字乡村百强县41位
  85. 我市高中学生全部返校复课
  86. 泰山林科院成为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87. 东平可享中部地区优惠政策
  88. 海州天使在疫线守护每疫刻
  89. 泰安高新区招商引资突出科学规范效益
  90. 灌南落实政策红利再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
  91. 海州我区召开2022年建议提案交办工作会议
  92. 市领导部署烟花爆竹禁放工作
  93. 泰安党政考察团赴枣庄济宁考察学习
  94. 海州我区工信局获省人社厅工信厅全省工信系统先进集体表彰
  95. 开发区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
  96. 我市出台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意见
  97. 云港电拖一号拖轮4个月运行稳定
  98. 泰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12月11日024时)
  99. 山东2020年高考分数线划定
  100. 市慈善总会理事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