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农作物病虫情报2023年第7期做好甘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做好甘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当前,我市甘蔗已进入苗期至分蘖期生长阶段,随着雨水增多及气温逐渐升高,病虫害也开始发生为害。根据种植情况、结合蔗区虫源基数及气候因子等综合分析,预计2023年上半年甘蔗主要病虫害为中等程度发生,其中绵蚜中等偏轻程度发生,甘蔗螟虫中等程度发生,蓟马中等程度发生,地下害虫、蔗龟、黑穗病、梢腐病等病虫中等偏轻程度发生。
一、甘蔗常见病虫害
1、粘虫 我市部分蔗区已经发现有粘虫危害,黏虫是聚集性、暴食性的害虫,其发生为害对蔗苗的影响很大,受害蔗地主要为已出苗的宿根蔗地,建议种植户重点巡查已出苗的宿根蔗地,一旦发现黏虫,及时组织防治。
2、甘蔗螟虫
甘蔗螟虫主要以二点螟、条螟发生为主。根据近期调查、性诱监测和发育进度调查,我市甘蔗螟虫发生程度为中等,以二点螟和条螟发生为主。
3、甘蔗蓟马
甘蔗蓟马栖居于甘蔗包卷的心叶内锉吸蔗叶汁液,使叶尖卷缩干枯呈黄褐色,致使生长减缓,影响产量和糖分积累,预计发生程度中等发生,为害主要时期在5-6月。
4、 甘蔗绵蚜
预计发生程度中等偏轻,坡地、旱地发生相对较重。
5、甘蔗黑穗病
甘蔗黑穗病是真菌性病害,俗称黑粉病,感病甘蔗植株梢头长出1条黑色鞭状物,称为黑穗,由于重复感染造成蔗茎中下部的叶鞘脱落,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预计发生程度中等偏轻局部偏重,发生时间在4-6月份,蔗区普遍发生。此外,蔗龟、蔗根锯天牛、白蚁、甘蔗梢腐病、鼠害等甘蔗病虫害在蔗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
二、防治意见
1 各级植保部门要继续做好当前甘蔗病虫监测调查及预测预报工作,及时准确发布病虫情报,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防治意见。
2 根据甘蔗生长、病虫发生及气候条件等,结合蔗田中耕培土,指导蔗农科学拌药撒施,培壮植株并控制甘蔗螟虫、蔗田白蚁、蔗龟、金针虫等钻蛀、地下害虫的为害。
3实施综合治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加强农业防治,做好蔗田的清理工作,中耕培土,及时摘除病叶或拔除病株,集中深埋和烧毁,减少病源;推荐物理、生物防治,蔗根锯天牛、蔗龟等具有较强的趋光性,推广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性诱剂诱杀螟蛾,释放赤眼蜂寄生螟卵。甘蔗螟虫、蓟马、黑穗病等普遍或局部偏重发生的病虫害要适时开展化学防治。在甘蔗害虫低龄期,甘蔗病害发生初期,选用安全、经济、高效的对口农药进行达标防治,保证甘蔗生产安全。
4、化学防治。防治粘虫:可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虱螨脲、虫螨腈、茚虫威、85%氯虫•杀虫单、51%甲维•毒死蜱、中农护稼(4%甲维盐+8%氟虫苯甲酰胺)、5%吡虫啉•氯氰菊酯、45%甲维盐•虱螨脲、40%氯虫•噻虫嗪等。防治螟虫重点防治第一、二代螟虫,尤其是第一代,宿根蔗培土或新植蔗下种时可选用颗粒剂农药在下种、施基肥后均匀撒于植蔗沟内覆土,可兼治地下害虫,颗粒剂农药可选用毒死蜱、噻虫胺、辛硫磷。在幼螟孵化盛期可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8%杀虫双水剂、98%杀螟单可溶性粉剂、40%毒死蜱乳油等药剂喷雾。防治甘蔗蓟马、绵蚜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25%噻虫嗪水分散剂等兑水后喷雾。按说明书配制喷雾。
5、针对粘虫防治的注意事项:1、黏虫是夜出性的害虫,建议上午 9 点前或下午 4 点后进行喷药,以提高防治效果。2、由于黏虫的聚集性发生和暴食性为害的特点,建议双高甘蔗基地和其他甘蔗种植大户,一旦发现黏虫为害, 采用无人机喷雾农药(飞防)的专业化统防统治作业方式,及时高效地捕杀害虫,减少虫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