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人民日报长篇报道最后的麻风岛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1月05日发表  

  在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总路咀镇牛车河水库中,有一座神秘的小岛。小岛是一块“活化石”,真实地记录了人类与麻风病的抗争史,也浓缩了人间的冷暖、人性的善恶——

最后的麻疯岛
人民日报记者 白剑峰

  编者按:麻风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古老传染病,曾长期被视为“不治之症”,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近日,本报记者深入湖北团风县麻风岛采访,如实地记录了麻风病人的生活状况,讲述了医患之间的深情故事,展示了我国麻风病防治的伟大历程。


医务人员和麻风病人在岛上观赏油菜花(郑元昌 摄)

  
  初春,记者来到一座传说中的“恐怖岛”。
  40多年来,小岛一直笼罩在神秘之中。据说,这里先后有87名麻风病人居住,有的斜眼歪嘴,有的断手烂腿,有的流脓流血,有的眼如黑洞,其状各异,令人不寒而栗。
  小岛位于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总路咀镇牛车河水库中,三面环水,一面依山,当地百姓称为麻风岛。
  岛上通往外界的路有两条:一条是茫茫的水路,一条是崎岖的山路,进也难,出也难。不过,麻风病人很少外出,外面也很少有人进来。在几乎与世隔绝的岛国里,他们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大家庭,彼此温暖着。
  麻风岛是一块“活化石”,真实地记录了人类与麻风病的抗争史,也浓缩了人间的冷暖、人性的善恶。
  麻风病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翻开人类历史,麻风病人被驱逐、被凌辱、被歧视、被排斥的现象,比比皆是。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约有50万麻风病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麻风病防治工作。经过科学治疗,绝大多数麻风病人获得新生。至今,全国90%的县(市)已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患病率降至1/100000以下。中国从此甩掉了“麻风大国”的帽子。
  麻风岛是一座绿色的小岛。在茂密的松林里,不时有松鼠跳跃其间。野花遍地,其色纷杂。两排白色的砖房,就是团风县麻风病医院。
  这里现有9名医务人员,38名麻风病人。易以波算是病人中的“元老”,被大家推选为“麻风村村长”,负责管理日常生活。去年12月,他还当选为总路咀镇人大代表,7万多人参加选举,他得了4万多张票。
  他是1976年上岛的,时年26岁,还没结婚。他原本在镇里担任小学语文教师,过着平静的日子。有一年,学校盖食堂,在挖一座荒坟时,他顺手拣了几个骷髅,结果右手红肿疼痛多日,不久就查出感染了麻风病。于是,他被送到麻风病医院。后来,他的左脚严重溃疡,像烂苹果一样向上蔓延,不得不两次截肢,一直锯到大腿根。同时,他的手指也变成了僵硬的鹰爪形。
  刚上岛时,易以波看到一片凄凉,顿觉生不如死,号啕大哭。他曾先后3次跳水轻生,都被人及时救起。有一次,他的头栽在水底的烂泥里,身体不能动弹,眼睛和鼻子里都是泥沙,差点窒息。
  后来,他开始自我反省,不再冷眼看世界。1980年,岛上来了一名姓曾的女麻风病人。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两人碰撞出了爱情的火花。1983年,他们在岛上办了喜事。十多名亲戚们来到岛上,喝了喜酒。他们的两个子女现在都在深圳打工,经常来岛上看望他们。过年的时候,还要住上几天,这让他们备感温暖。“明年,我孙子就出生了。”易以波骄傲地说。
  易以波有一部手机,那是麻风病医院免费配的。他每月的手机费是40多元。一个破旧的电话本,写满了人名。在寂寞的时候,他总喜欢和外界联系。大多数是亲戚,也有一些近年结识的病友。


易以波(中)为病友表演湖北大鼓(郑元昌 摄)


  岛上的生活是平淡的,但也有不少乐趣。医院建了一间图书室,还购置了电视、象棋、扑克、麻将、羽毛球等,以丰富病人的文化生活。病情较轻的人每天都要干点农活,如浇菜、锄草、剪枝、打药等,用他们的话说是“劳动促进血液循环”。空闲时,他们就坐在院子里聊天,有时打打麻将,消磨时光。病人们每周开一次会,议题大多是吃喝拉撒,有时也谈论电视里的新闻趣事。
  当然,锅碗瓢盆,难免有磕碰。由于与世隔绝,一些病人脾气暴躁,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能吵上一阵子。不过,经过多年磨合,他们的心态渐渐平和,越来越懂得同病相怜了。
  “刚来时都舍不得家,没有不哭的。时间长了,就舍不得走了,也不想家了。这里有山有水,空气好,是神仙住的地方。”易以波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睛,牙齿也掉了很多,但笑容却很灿烂。
  在麻风岛上,记者见到年逾八旬的病人卢仁山时,他正光着身子,缩在被窝里,双臂瘦如柴棒,不能动弹,眼睛睁得很大。他的双腿蜷曲着,如同两截出土的黑褐色朽木,脚已经烂掉,臀部有碗口大一个洞。
  他是最可怜的病人之一,一生未婚,无家可归。自麻风病院成立就住在这里,如今已瘫痪10多年,吃饭靠人喂,屎尿靠人擦。夏天,医务人员每天给他洗一次澡,换两次药,以防溃烂的伤口被苍蝇下蛆。像他这样的重病人,岛上共有4位,由麻风病院职工和病人共同护理。
  前几年,岛上有不少严重残疾者。有的病人两只手都没了,吃饭用皮筋把勺子绑在胳膊上;有的病人两条腿都烂了,只能把一条矮木凳垫在腰下,靠双手撑地挪动。如今,他们都已离开了人间。
  在我国,治疗麻风病的化疗药物是政府免费提供的。目前,麻风岛上的病人多数已经治愈,不需要再服用化疗药物了。但是,由于体质虚弱,他们很容易出现机会性感染,需要大量的普通药物。
  政府给岛上麻风病人的医药费是每人每月60元。事实上,每个病人每月消耗的纱布、药水等就达上百元。病人付不起钱,全靠麻风病医院补贴。
  麻风病人基本没有经济来源。前些年,政府每人每月发给生活费180元,今年又提高到了260元。每年元月最后一个星期日是“国际麻风节”,政府部门和社会慈善机构都会来看望病人,捐款捐物。但是,这些资助还远远不够病人的开支。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麻风病医院职工带领大家开荒种地,自给自足。如今,岛上不仅有芝麻、花生、红薯、苦荆茶和蔬菜,还有板栗、柑桔、苹果、红枣等果树。吃不了的农产品,就拿到集市上卖掉。去年,剩余的水果、蔬菜卖了3000多元。
  岛上还种植了各种花卉,以弥补经费不足。1989年,麻风病医院派人到浙江金华学习花艺,并带回了优质种苗。自此,岛上有了茶花、梅花、桂花、君子兰、栀子花、铁树、榕树等,品种达三四十个。仅此一项,每年能有两三万元的纯收入。
  在外人的眼里,麻风岛是一座绝望之岛。而在病人心中,麻风岛却是一座希望之岛。经过治疗,先后有21人回归社会,走向新生。
  唐氏三兄弟都曾是麻风病患者,老大、老二没有治疗,相继去世。1987年,老三也发病了,村里人害怕传染,垒起了一圈石头墙,把他家围了起来,不让他出门。麻风病医院知道后,把他接到了岛上,进行了精心治疗。1989年,他的病治愈了,医护人员把他送回家中,并告诉乡亲们:麻风病并不可怕,治好就不传染了,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如今,唐老三靠跑运输赚钱,家里盖了楼房,两个女儿也都上了大学,日子过得很幸福。


江志国医生为烂脚病人细心换药(郑元昌 摄)


  36岁的徐女士是一名纺织女工。1999年,她的身上到处起红斑,在县医院被诊断为红斑狼疮,久治不愈。无奈,她又到黄冈市医院求治,被诊断为神经性皮炎。医药费花了数千元,病情却越来越重。2002年,她在县麻风病医院被诊断为麻风病。后经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属于多菌型麻风病。于是,她来到岛上住院治疗。自此,丈夫弃她而去,也丢下了两个正在上学的女儿。面对如此沉重打击,她整日以泪洗面。幸运的是,去年夏天,在中国福利***基金会的资助下,她到武汉接受了免费眼睛矫正手术,原本上翻的“兔眼”重现美丽。如今,她的病情逐渐好转,离回家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麻风病在全球至少已有两千年的流行史。春秋后期,孔子弟子冉耕患“恶疾”,“先儒以为癞”,系我国最早记载的麻风病例。《内经》称麻风病为大风,并论述其病因及症状。面对这一可怕疾病,古人只能发出“亡之,命矣夫!”的叹息。
  1874年,麻风杆菌的发现,标志着一个科学时代的到来。现代医学认为,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斜眼、歪嘴、断手、烂腿”,是晚期病人的真实写照。健康人吸入病人排出的含菌飞沫,或与病人长期密切接触,可导致直接传染;而健康人的破损皮肤接触含菌的物体如土壤、器具等时,可能导致间接传染。一般在麻风病高流行地区,普通人群感染麻风杆菌的现象很普遍,但由于有抵抗力,绝大多数人不会发病。
  麻风病不是遗传性疾病,不会遗传给下一代。在麻风病人家庭中,病人多发的主要原因是,病人在得到确诊和治疗前已与家人长期密切接触。由于麻风病的潜伏期可以很长,在病人已经去世多年后,曾经长期接触病人的家庭成员也可发病。有麻风专家报告,将麻风女性刚分娩的婴儿与其母亲隔离,其婴儿可不发病。
  20世纪40年代以前,世界上没有治疗麻风病的药物,麻木、溃疡、残疾是麻风患者无法避免的结局。此后,医学家发现了治疗麻风病的有效药物氨苯砜,但治疗效果缓慢,许多病人需要终身服药。同时,长期单独应用氨苯砜后,麻风杆菌出现耐药,使治疗进展缓慢,甚至出现病情恶化。
  到20世纪80年代,麻风病治疗获得重大进展,人类发现了许多有效抗麻风杆菌药物。根据病人体内的菌量,世界卫生组织在1982年推荐采用多种药物联合化疗方案,即采用利福平、氨苯砜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少菌型麻风,采用利福平、氨苯砜和氯苯吩嗪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多菌型麻风,疗程分别为6个月和两年。20多年的防治经验表明:麻风联合化疗方案杀菌快速高效、副作用少、复发率低。只要早期发现和治疗,就完全可以治愈疾病,不留残疾。
  36年前,乡村医生江志国被分配到麻风岛。一名老医生问:“年轻人,你犯什么错误了?到了这里,就是到了鬼门关!”
  “我刚上岛时,野草有一人高,没有路,到处是蛇,还有狼。”江志国说。
  他是团风县麻风病医院院长,至今已在岛上生活了36年。长期的孤岛生活,使他变得沉默寡言。他喜欢戴一顶黑色的遮阳帽,帽檐总是半掩着深邃的目光。在麻风岛上,他由黑发人变成了白发人。
  1970年9月,22岁的乡村医生江志国被分配到麻风岛工作。一名老医生问:“年轻人,你犯什么错误了?到了这里,就是到了鬼门关!”
  团风县麻风病医院始建于1964年。当时,岛上有81名病人,挤在20间破旧腥臭的茅草棚里。6名医护人员大多年老,年轻人因忍受不了寂寞和偏见,纷纷调走了。上岛的那天晚上,他和3名医务人员同住一间草棚,床还是从一名刚刚去世的麻风病人屋里抬过来的。
  更可怕的是,岛上没有路,没有水,没有电。一到晚上,野兽就来踢门。有一名医生的孩子放在屋里,竟然被狼叼走,只剩下一双鞋。站在岛上,四顾茫茫,江志国的眼泪流了下来。难道自己的一生就在麻风岛上度过?
  1972年,江志国被任命为麻风病医院院长。此前,这里先后有7任院长,都是来去匆匆。他想,自己这么年轻就当了院长,肯定能干出点名堂来!
  然而,他上任没多久,岛上就发生了意外。一名失去双手的病人,用口含着火柴点煤油灯,不小心碰洒了煤油,顿时火光冲天,一下子烧了3间茅草棚。


医务人员和麻风病人在菜地里劳动(尹文先 摄)


  江志国决心改善麻风岛的生活环境。在几年间,他带领全院职工和有劳动能力的病人,没白没黑地干,种树、开荒、盖房、修路、打井、通电,使荒凉的小岛有了生机,病人全部住进了砖房。
  自1979年开始,江志国带领大家在岛上栽树。春去秋来,杉树、樟树、松树等长大成林,为岛上增添了绿色。为了防止有人偷盗林木,他们每天夜里巡山。有一年,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江志国为了追赶盗林者,差点翻船。最后,木材虽然追回了,他们却遭到了盗贼的残忍殴打。
  童秋香是江志国的妻子,麻风病医院最老的护士,1973年上岛,1976年与江志国结婚。岛上的生活是枯燥的,也是寂寞的。早年,岛上狼多。一到晚上,她就把门用木棍顶住,防止野兽袭击。夏天热得大汗淋漓,也不敢开门窗。有时,丈夫外出不在家,她心里发毛,就在门上吊一个铁桶,隔半小时敲几下,给自己壮胆。她有3个孩子,都是在岛上出生长大的。30多年来,她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麻风病人,为他们打针发药、缝补衣服、清洗被褥……她既是护士,也是勤杂工。
  弹丸小岛,曾经历了两次灭顶之灾。先是被龙卷风摧毁,后是被洪水淹没。在一片废墟上,医务人员带领病人重建家园。
  1988年8月27日,一场罕见的龙卷风袭击麻风岛。
  傍晚时分,突然乌云密布,天昏地暗,平静的水库涌起了几米高的巨浪。碗口粗的大树被连根拔起,屋顶的瓦片似纸片飞扬,整个小岛似乎都在颤动。顷刻间,屋倒墙裂,病人们吓得大喊大叫,哭成一团。
  这时,江志国冲了过来,大声喊道:“不要怕,跟我来!”说完,他一边指挥医护人员转移轻病号,一边背起重病号跑。很快,病人们都转移到了安全地带。一点人数,还差一个。原来,烂腿的易以波还留在屋里。江志国不顾一切地冲了进去,将易以波一把拉到背上。刚走几步,只听身后一声巨响,23间病房倒塌了,变成一片废墟。
  在狂风暴雨中,病人无法过夜。于是,工作人员找来了木料,支撑起几间还未完全倒塌的病房,又在树林里搭了几间临时棚子,总算有了栖身之地。
  第二天,江志国带领大家开始重建家园。当他正忙着指挥盖房时,家乡有人来送信:“你家的房屋被龙卷风揭顶了,你父母让你赶快回家修房子。”他想: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是该回去。可是,岛上这么多病人没处住,眼巴巴等着修房呢!于是,他对送信人说:“我这里实在抽不开身,你转告老人家,雇几个人修房吧。”说着,他将身上仅有的30元钱掏了出来,让送信人带给父母。消息传回,父亲拄着拐杖直戳地,大骂儿子不孝。当年10月,病房抢修完工,小岛重现生机。
  然而,小岛祸不单行。1995年6月,倾盆大雨连降数天,水库猛涨,很快便淹了小岛,病房被连排冲倒。面对又一场灭顶之灾,很多病人失声痛哭。
  看着破碎的家园,江志国心如刀绞。他迅速向上级报告灾情,得到了8万元救灾款。为了节省经费,他带领医院职工和有劳动能力的病人当小工、搬红砖、运石灰,一干就是半年,几乎没有一个休息日。
  当时,岛上有两条小木船。江志国每天亲自划船往返8趟,从天不亮运到天黑,整整拉了40万块红砖。砖一到岸,病人们再往工地搬运。最苦的要算运石灰了,因为天热,大家都穿凉鞋,没有任何防护,脚整天泡在石灰里。白天没感觉,一到晚上,脚上的皮肤大块大块地脱落,疼痛难忍。
  就这样,他们建成新病房15间,维修病房20间,节约开支近两万元。当年12月,病人全部从帐篷搬进了新房。
  在岛上的后山,埋葬着23名麻风病人的骨灰。这些病人的最后送葬者,并不是他们的亲人,而是岛上的医务人员。
  为麻风病人送葬,是麻风病医院的一件大事。很多麻风病人去世后,他们的家人都不愿来,甚至连骨灰也不要。于是,医院的工作人员就成了他们最后的送葬者。
  1980年7月,一名30多岁的女麻风病人因患肝腹水死亡。在炎热的盛夏,尸体散发出阵阵臭味,必须马上火化。然而,把尸体送到火葬场成了最棘手的事。听说是运麻风病人,不管是船工,还是汽车司机,要么不愿意拉,要么漫天要价。费尽周折,他们总算找到一辆手扶拖拉机。
  在崎岖的山路上,拖拉机上下颠簸,江志国等人和死者同坐在露天的车斗里。突然,死者的腹部被颠破了,一股黑液混着血水冒了出来,流得他们满脚都是污水。在摄氏30多度的高温里,浓烈的腥臭几乎把人熏倒。但是,他们只能强忍着。
  到了火葬场,工作人员听说是麻风病人,立刻躲得老远,连尸体也不愿抬。他们让江志国等人自己动手,把尸体搬进火化炉。当医务人员通知家属取骨灰时,家属冷淡地说:“骨灰不要了,你们随意处理。”于是,他们只好把骨灰埋在岛上。
  几乎每年的春节,江志国都是在岛上度过的。除夕之夜,沉寂的岛上响起鞭炮声。他和病人们一起包饺子,喝米酒,其乐融融。有时,他还亲自下厨,炒几个拿手菜。在这个大家庭里,他就是家长,病人们就是孩子。离开他,过年就没了味道。
  当然,他留在岛上过年,还有另一个特殊的原因。“不知咋的,越是过年,越容易死人。有四个春节,我都在为麻风病人送葬。所以,一到年关,我哪也不敢去。”江志国说。
  有一年腊月三十,一名68岁的病人本来就有高血压,可能因为太高兴,多贪了几杯酒,突然去世。由于正值过节,尸体只能暂时停放在岛上。医院职工连夜买来香烛纸钱,搭台祭灵。随后,大家轮流看守尸体,生怕老鼠把死人眼睛吃掉。到了正月初三,死者家里来人了。他们站得远远的,看了一眼,就说快烧了吧。然而,节日期间,根本找不到车。直到初六,职工们才用担架把尸体抬下山,雇了一辆拖拉机,拉到了火葬场。家属既不出火葬费,也不买骨灰盒,转身就离开了。于是,山上又多了一座无名的坟墓。
  历经风霜雪雨,江志国最心痛的不是生活的苦和累,而是社会的歧视和亲人的冷漠。
  20世纪80年代,江志国到武汉出差。下了长途汽车,天已经黑了。他找到一家小旅馆,拿出了麻风病医院开的介绍信办住宿登记。当服务员看到“麻风病”三个字,吓得脸色都变了,说什么也不让他住。一连找了几家旅馆,都是同样的遭遇。没办法,他只好找到湖北省卫生厅,才算解决了住宿问题。
  更令他伤心的是,连亲人竟然也不理解。1984年,他和妻子生平第一次到北京,看望妻子的***。哥嫂都是国家机关干部,长期在国外工作,见到他们格外亲热。晚上,哥嫂邀请他们在家里包饺子。在饭桌上,嫂子随口问了句:“你们在哪儿工作?”江志国说:“我们都在县麻风病医院。”嫂子顿时愣了,笑容也消失了。***马上解释:“他们是医生护士,不会传染。”可是,嫂子再也不说话了。直到吃完饭,也没开过口。本来,嫂子已经铺好了床铺,准备留他们在家里住宿。此时却突然改了主意,冷冷地说:“附近有个招待所,你们去住吧。”后来的几天,哥嫂再没露面,陪同他们旅游的计划也取消了。原来,哥嫂为此吵了架,嫂子把他们用过的碗筷都扔了。北京之行,伤感之至。两人无心久留,含着眼泪踏上了火车。
  这些年来,江志国的心里似乎总有一个阴影,不愿与外界交往。他从来不走亲戚,也不爱交朋友,麻风岛就是他的全部世界。县里开会时,他总是独自坐在角落,从不与人同桌吃饭。因为他明白,别人尽管不说什么,可毕竟害怕麻风病。他不愿讨人嫌。
  最让他寒心的是,他的三个孩子在学校里也饱尝冷眼。当年,他们住在岛上,每天孩子们天不亮就起床,坐40分钟的船,上了岸再走四五里的山路。尤其是碰上坏天气,狂风骤起,船在水中剧烈摇晃,险象环生。可当孩子们辛辛苦苦赶到学校后,同学们都喊“麻风婆”、“小麻风”。没有人愿意和他们同桌,有的还向他们吐口水。他的孩子辩解道:“我爸爸是医生,不是麻风病人。”可是,这稚嫩的声音,总是淹没在了一片哄笑之中。
  于是,老师把他的孩子单独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后来,老师竟然让他们转学,以免影响学校的生源。有一次,他的小儿子哭着跑回家,说学校不让他上学了。江志国心酸地把孩子搂在怀里,眼泪止不住地流。无奈之下,他找县领导反映了情况。一个月后,在县领导的关心下,小儿子终于复学。
  为了让孩子们读书不受歧视,江志国多次向上级打报告,要求离开麻风病医院。上级领导总是答复:“等有了合适的人选,就让你走。”然而,谁又愿意来这个孤岛呢?于是,他一等再等。直到今日,孩子们都已参加工作。多年来,医院职工的月均收入不到500元,很难留住人才。不少人宁愿辞职到外地打工,也不在这里苦熬。只有江志国和他的妻子,默默地坚守了36年。
  岛上的艰苦岁月,使江志国的身体越来越差,每天药不离身。如今,他眼看就到了退休年龄,可以安享晚年了。他期待着离开麻风岛,又舍不得离开麻风岛。
  当记者坐船离开麻风岛,小岛在夕阳的映照中,如同一幅淡淡的水墨画。这个看似与世隔绝的岛国,其实并不孤独。麻风病人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并没有被遗忘、被抛弃,而是被一群高尚而善良的人呵护着、温暖着。
  一份资料显示:我国现有麻风病治愈存活者约21万人,其中约2万名治愈残老者居住在麻风(院)村。全国尚有麻风病现症病人6300余例,每年新发现麻风病人1600余例。可以预见,人类消灭麻风病的日子并不遥远,而麻风岛也终将成为最后的“标本”。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座真正的孤岛。即便是远离陆地的麻风岛,也和世人紧紧相连。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高标准定位提前谋划积极推进乡村振兴试验区建设
  2. 三峡国旅八千万娶大溪
  3. 聚焦高质量发展兴山召开招商引资及重点项目建设办公会
  4. 县侨联召开第一次全委(扩大)会议
  5. 宜昌市司法局局长张德才调研兴山县司法行政工作
  6. 长阳职教中心计算机技能竞赛获国际大奖
  7. 曹宏伟督导国家卫生县城复查迎检工作
  8. 兴山职教中心举行实习基地签约挂牌仪式
  9. 高家堰软硬件齐抓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10. 长阳开展矿山企业用工及参保情况普查
  11. 都镇湾镇严管谨防着力开创安全工作新局面
  12. 长阳五项措施强力推进全县农村公路建设
  13. 组织关爱党员党员关爱灾民
  14. 长阳文体局为两社区捐赠体育健身器材
  15. 都镇湾镇五抓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16. 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合力打赢2018年脱贫攻坚战
  17. 我县将再度遭遇持续雨雪天气
  18. 昭君故里春茶香
  19. 县人民政府召开第十八次常务会议
  20. 全县财税金融部门联席会议召开
  21. 长阳统计局先进性教育重实效
  22. 鸭子口乡建立人大代表活动档案
  23. 市一医院情系土家农民
  24. 兴山县物价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进入实战阶段
  25. 聚焦高质量发展峡口镇铆足干劲抓落实建好水上迎客厅
  26. 政协兴山县第十届委员会召开第二十次常委会议
  27. 两河口村组织公民对照公德建设标准开展自查
  28. 长阳农信社力助农民发羊财
  29. 中南民大研究生来渔峡口镇进行民族文化调研
  30. 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党员干部要冲锋在前下沉一线
  31. 高桥司法所举办人民调解知识讲座
  32. 国家老年体协雪炭工程援建项目在磨市镇启动
  33. 企业服务新农村村民答谢进企业
  34. 美容美发技能培训班在兴山职教中心开班
  35. 李明朋扎根扶贫一线真情为民办事
  36. 贺家坪镇劳务经济呈现新亮点
  37. 高桥三个一批不掉一户漏一人
  38. 峡口镇召开教育卫生工作总结大会暨教师暑期集训动员会
  39. 县人事局党组关心干部职工身心健康
  40. 我县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治理工作全面启动
  41. 树立全局意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42. 县人民医院被定为我县医务公开试点单位
  43. 一袋大米一床棉被一份关爱
  44. 县经信局组织召开协调会促进电力项目稳步推进
  45. 都镇湾镇惠农资金惠农民
  46. 资丘镇着力调优五大特色产业基地
  47. 渔峡口镇超额完成过半任务
  48. 资丘取缔两家食品卫生不合格加工点
  49. 县工商局开展夏季市场综合检查
  50. 磨市镇计生部门集中精力办三查
  51. 自治县人大常委会视察就业再就业工作
  52. 政协兴山县第十届委员会召开第27次常委会议
  53. 防控不力3地24人被问责
  54. 资丘镇保育居现状调查
  55. 市环保局精准扶贫暖人心
  56. 长阳出台拔尖人才管理办法加快人才资源综合开发
  57. 我县开展危化品运输交通事故应急处置演练
  58. 小钰蓝渴望有个家
  59. 兴山县举办首届京剧票友会昭君村里唱响经典曲目
  60. 省市召开工业经济电视电话会奋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61. 全省精神文明建设表彰暨文明创建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62. 曹宏伟到黄粮镇后山村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63. 政协兴山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开幕
  64. 春运交通1月16日兴山交通出行信息
  65. 县林业局六个三助推三万活动
  66. 安全生产县住建局运用VR技术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67. 峡口镇五项工作服务三万活动
  68. 我县举办打好三大攻坚战兴山青年在行动主题演讲比赛
  69. 县殡葬管理所倡导行文明祭祀礼过祥和中国年
  70.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战友情寻访路
  71. 一周天气简报
  72. 龙舟坪镇安全生产月活动形式多样
  73. 磨市镇慰问离退休老干部
  74. 长阳国税局狠抓四项管理大力组织税收收入
  75. 长阳工商局对全县旅游景区开展食品安全整治
  76. 长阳农民钟爱红利发
  77. 东流溪流域治理成效显著
  78. 县委集中学习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
  79. 爱心在延续
  80. 省侨联主席来榔坪镇考察木瓜产业发展情况
  81. 煤矿50公斤炸药被盗长阳警方全部缴回
  82. 渔峡口镇大造安全声势巧抓安全管理工作
  83. 便民手册成了抢手年货
  84. 长阳突出六个完善建立企业长效服务机制
  85. 劳模牵手爱心之歌再唱白沙坪
  86. 民政局党委民主生活会采用三个三提高会议质量
  87. 市纪委副书记沈东升到都镇湾镇调研
  88. 2012年国际自然水域漂流大赛在朝天吼开漂
  89. 县公路局全员上阵参加防滑保畅战
  90. 县环保局召开节后收心会
  91. 一堂第一书记的特殊党课
  92. 生态环境部对我县县级饮用水源地进行专项督查
  93. 县人大党组召开2018年度民主生活会
  94. 两***筛查暖人心撑起女性保护伞
  95. 精准脱贫兴山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
  96. 食事要闻县畜牧局严把屠宰检疫四关放心猪肉放心吃
  97. 兴山毫不松懈持续从严车辆人员管控保持战斗状态坚决打赢防控阻击战
  98. 县档案馆举行首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档案资料捐赠仪式
  99. 渔峡口镇煤矿企业携手保护绿色清江
  100. 长阳县财政局人口计生工作实行责任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