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常州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实施文化强市战略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1月02日发表  

  做强文化产业勇挑全市大梁
  中共武进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这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针,指明了发展方向。近年来,武进以建设文化武进为目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产业规模日益壮大,新型业态不断完善,预计今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超5%大关,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力支撑。下一步,武进将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强化组织领导,致力文化创新,努力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中挑大梁、当先行。
  优化发展规划,集聚产业亮度。国内外实践表明,整合传统资源,集聚产业特色,发挥比较优势,是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为此,武进将从优化规划入手,综合考虑资源禀赋、产业布局等因素,着力做好集聚发展文章。首先,以举办全国第八届花博会为契机,大力发展花博文化产业。深入挖掘花博文化内涵,力争年底前基本完成主展区内各类建筑主体工程,着力提升辅展区“一场五园”建设水平,以此带动花卉鉴赏、科教观光、休闲度假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次,以发展视听设备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文化制造产业。依托块状经济基础,重点扶持瑞声声学科技、玉宇电光器件等骨干企业,推动视听产品制造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不断提升文化制造产业的竞争力。再次,以科技长廊、武进科创园、津通工业园等为平台,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快推进西太湖国际智慧园、高新区工业设计园、科教城信息产业园等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发展创意设计、软件、动漫产业,加快培育电子商务、网络游戏业。最后,以创建文化产业示范园为目标,深入打造淹城春秋文化产业园、环太湖艺术城和西太湖国际智慧园,力争在“十二五”期末创成1-2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不断提增产业集聚的“马太效应”。
  狠抓重点项目,提升竞争强度。项目彰显实力,体现竞争力。坚持以项目为本,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要挖掘一批项目。对武进历史上的名人、名家、典故、传说等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精心整理,在技艺传承、市场培育、产业运作等方面加强扶持。要推进一批项目。围绕视听设备、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重点行业,大力开展项目推荐、对外招商和宣传包装,着力发展一批能够代表武进文化品位、体现武进形象的龙头型、基地型、生产型产业项目。要培育一批项目。着力培育瑞声声学科技、广电网络信息、玉宇电光等一批重点文化企业,发展环球动漫嬉戏谷、灵通投资公司等一批上市文化企业,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到2014年,力争培育10个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文化龙头企业,发展一批规模以上文化企业。通过狠抓项目,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对外影响力,确保2013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文化产业现代化“三年任务两年完成”。
  完善扶持政策,增强保障力度。政策决定方向,保障发展成效。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结合“营改增”试点,着力做好动漫创意产业的政策调整和配套落实工作。进一步健全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逐步扩大区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规模,2014年力争达到800万元。进一步丰富文化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鼓励采用BT或BOT模式建设和运营公共文化设施,形成政府、社会、企业多元参与文化发展的新局面。进一步创新融资方式,积极与商业银行合作,制定并出台《武进区文化产业项目贷款财政贴息办法》,探索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担保基金和风投补偿资金,在投资、信贷、债券等方面开展多层次融资。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积极借鉴兄弟城市先进经验,探索设立文化产业同业商会,为文化企业搞好服务,帮助其做大做强。进一步深化产业融合,承接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着力推进文化与科技、旅游、装备制造的“无缝对接”,提升产业链和价值链,全新创造武进文化产业的“微笑曲线”。
  以“申名”为契机促进我市文化大发展
  常州市规划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党的十八大报告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政方针和目标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指明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通过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学习,规划局提出了“以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促进我市文化大发展”的工作思路。
  一、提高对常州“申名”意义的认识
  “申名”是常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提高常州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广大市民的热切期盼;它事关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事关城市特色的彰显,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任务,对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高区域竞争力、增强市民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是唯一一块由***颁发的荣誉奖牌,在中央推进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二、提炼常州名城特色要素
  对照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条件和要求,规划局开展并完成了《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组织了多次研讨,提炼出常州六大城市特色:
  名人荟萃、南北融合、自成体系;历史悠久、中吴要辅、八邑名都;河抱古城、城河相依、运河名城;遗址丰富、聚落连续、江南见证;常州道路、苏南模式、工业名城;常州三杰、革命传统、红色摇篮。特色的提炼夯实了我市“申名”的基础,也为打造特色城市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着力推进“申名”相关工作和计划
  1、做深“申名”相关前期工作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将“打造文化名城”作为八大重点任务之一,明确提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去年以来,围绕“申名”工作,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市有关部门开展了大量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规划局配合相关部门拟定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意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方案》、《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点项目》等,为“申名”的总体思路、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申名”主题等方面决策提供了规划支持。
  2、做实“申名”基础性工作
  对照“申名”要求,近年来,规划局围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对名城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科学制定《常州市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三是精心编制《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保护规划;四是全面推进历史建筑的普查;五是扎实推进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等。
  3、做细“申名”工作计划
  紧紧围绕“申名”的各项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集中精兵强将,进行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行绿色许可制度,积极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1)规划编制方面:
  《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2-2020)》、《常州市紫线规划》等规划编制及报批工作;深入推进常州市区第三批历史建筑的普查,并适时报市政府公布常州市第三批、第四批等历史建筑;组织《青果巷东侧地块详细规划》、《青果巷南侧地块详细规划》、《张太雷旧居修缮方案》、《刘氏宗祠修缮方案》等项目规划方案论证;切实推进《常州市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体系研究》、《常州石龙嘴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焦溪老街保护规划》等规划编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编制一系列项目实施规划等工作。
  (2)法规体系建设方面:
  会同市法制办等部门,积极推进《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常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办法》、《常州市名镇名村认定办法》等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制订工作。
  (3)规划管理服务方面:
  探索建立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的规划编研机制,依法规范、高效快速的规划许可机制,专业、敬业、和谐协作的规划服务组织机制,科学前瞻、持续长效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机制等。
  规划局正在把“申名”工作放到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全局中来谋划、塑造精品城市体系中来实施、促进文化强市发展中来经营,齐心协力、奋力拼搏,为进一步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美丽常州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彰显文化常州魅力
  常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事关我市江南文化名城战略推进和文化现代化目标实现。党的十八大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与理论支撑。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进程中,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彰显地域文化特色,有效提升城市文化形象。
  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彰显常州文化内涵。常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常州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深入挖掘常州历史文化内涵;开展季子文化、齐梁文化、学派文化、墩圩文化、运河文化的研究工作;积极配合市委宣传部等相关部门推进软件工程,编辑出版《常州先哲遗书》、《中吴遗韵》、《常州古桥》等系列着作;借力媒体资源加大常州历史文化宣传力度,并支持投拍常州历史文化题材的影视作品。
  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传承常州悠久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存储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更在于它能以客观存在的形式让人触摸历史、传承历史。积极配合规划、建设等部门实施好39项重点项目,深入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体系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各类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扩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历史文化研究宣传等八大工程。到2015年苏东坡、盛宣怀、赵元任、周有光等一批名人故居或纪念馆以及意园、近园等江南园林将得到修缮,大运河(常州段)申遗将如期完成。常州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完好性将得到全面提升,更好地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
  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活化常州历史街区。合理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是文物保护的需要,更是民生福祉的需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重点实施2个历史文化街区和相关历史风貌区的修缮保护及利用工程。做好青果巷历史街区9个文保单位和多个文保点建筑的保护修缮工程,以及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的业态调整。在对历史街区和风貌区的修缮保护中,将严格尊重历史风貌,突出民生保障,既延续历史街区的文脉,又完善历史街区城市功能。
  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提升常州城市形象。常州的经济发展水平需要有相应的高品位文化形态。市第十五届人代会提出“2015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成功”目标,我们将此列为文广新系统的“头号工程”,明确职责,迅速行动,倒排时间表,落实责任制,在全系统选调精干力量组建专业团队,项目化管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整合一切有效资源,变文化遗产优势为文化发展优势,营造浓厚社会氛围,确保“申名”工作顺利推进。
  传承创新并举文化科技融合
  常州工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对文化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有了更全面认识。发展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是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文化建设也是民生建设。通过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结合常州文化建设和常州工学院工作实际,我们认识到,在常高校要在常州城市文化的建构和城市精神的塑造中起支撑、辐射、引领、推介和提升作用,做常州文化建设的排头兵,做实现文化强市战略的主力军,成为常州文化建设的形象品牌。
  一、在常高校要主动适应常州经济社会的需求进行科学技术研究、文化教育交流,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务实作风的高层次人才,成为常州文化建设的人才聚集地。专业课程设置充分与常州实际和学生实际相结合,使毕业生在地方有用武之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提供服务和支持为主要内容,以平等参与和民主管理为主要导向,重在精神培养与毅力塑造,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能促进和发展地方社会先进生产力、善于弘扬先进文化的高素质人才。
  二、在常高校要努力把自身建设成为地方原创性科学研究的基地和科研成果转化的苗圃。要花大力气建设教学科研开发并重,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学科新体系,创设严谨治学的校园氛围,鼓励和支持科研工作者和教师争取地方科研项目,自己发现课题,面向市场选题,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三、在常高校对常州城市精神的孵化培育和弘扬责无旁贷。可以说,没有地方高校强有力的智力、人才和技术支撑,城市就难以形成鲜明的城市精神和文化特点。在常高校要积极发挥与常州天然的地缘、亲缘关系优势,凝聚各方面积极向上的文化力量,凝练培育富有特色的新常州城市精神。
  四、在常高校对常州城市的宣传可有力地提高常州的知名度。高校推介城市文化品牌有多种渠道和机会,比如:利用出席学术活动的机会介绍所在城市的学术成果,提高所在城市在相应学术领域的地位;利用讲课的机会把所在城市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在相应领域的成就介绍给学生,增强学生对该城市的崇敬度,等等。高校推介城市文化品牌,还有一个双赢的渠道,即通过高校自身品牌推介城市品牌。为此,常州市应继续谋求做大做强各级各类高校品牌;鼓励国内外着名教育机构来常合作发展,继续改善常州现有教育结构;以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为纽带,推进招商引资,增强常州的国际影响力。
  五、在常高校要成为培养跨界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成为文化和科技深入融合的创新工厂和孵化中心。在常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设置常州所需的有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方面的专业,如文化创意设计、文化信息技术、文化科技制造、文化旅游开发与管理、创意文化产业经营、公共文化事业管理等。同时,开设灵活多变、面向地方文化市场的课程,加强与地方文化企业的合作,积极向动漫、旅游、软件、出版、文化科技制造等文化相关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和科技服务,主动向他们转让现代科技文化成果,加快开发文化产品推向市场,不断增加文化产业中的科技含量,提高地方文化产业在国内乃至国外的竞争力。比如:在常高校应更加关注和支持常州市创意产业基地以及常州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使基地及其相关企业更好地服务于常州地域优秀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进而推动常州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常高校应抓住契机,加快谋划建设,按照国家和省“2011计划”部署,协同多方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牵头组建促进常州文化和科技深入融合的协同创新体,与常州文化产业共存共荣,相得益彰。
  全面推进文化名城建设
  常州市城乡建设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从十八大报告中能解读到文化建设的三重意义:民族的血脉、国家实力的象征与体现、人民的精神家园。常州市城乡建设局党委班子带领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正凝聚力量全力推动文化名城建设,在建设区域文化高地中,紧贴时代主题,弘扬社会主旋律,加快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公共文化发展基础,为文化建设做好服务,以先进文化塑造城市精神,凸显城市之魂。
  一、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内涵
  市城乡建设局在深刻挖掘常州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文化设施建设,把满足群众对文化、精神、艺术方面的需要作为城乡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充分挖掘常州历史文脉,沉淀常州历史文化。启动常州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工程,按照分类保护和整治的原则,对区内的文保建筑、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并对街区内外的配套设施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建设,“征、建、管、用”一体化考虑,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保持街区的历史文化风貌和社会、经济活力。二是提升现代文化,弘扬常州精神。建设“三馆一中心(图书馆、科技馆、美术馆、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中心)”等一批重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并结合周边已有的规划馆、博物馆和行政中心、体育中心、文化中心,形成“五馆四中心”的结构布局。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市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阵地、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和展示城市内涵的地标性建筑。三是夯实公共文化发展基础,满足群众的文化需要。结合“十二五”规划,全力做好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不断为常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支持。
  二、导入文化建设理念,建设精品城市
  我市城乡建设按照“三城融合,南北建新;东西协调,开发东部;完善功能,提升水平;统筹兼顾,城乡一体”的总体思路,建立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相契合的空间发展体系,做强城市功能,建设精品城市,就必须把文化理念自觉融入到城乡建设的各项工作中。今年紧紧围绕全市“创新驱动加速年”的目标蓝图,重点推进“510”行动计划,结合文化名城创建、生态城市创建,大力实施“交通畅通工程”,重点建设轨道交通工程、“三纵三横”道路骨架工程、龙城大道隧道工程,进一步完善骨干道路网络系统;加快建设红梅南路、晋陵南路等16条次干道和会馆浜路、广成路等15条支路,提高路网整体效能,保障市民出行畅通、便捷、安全;加强对城区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修缮与利用,积极指导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并适时启动古运河历史文化保护与环境整治,尽快建设舣舟亭到怀德桥沿运河慢行系统。启动东经120生态创意步行街项目、丁塘河湿地公园、凤凰公园建设。把常州的文化融合到生态公园建设,让城乡建设工作的点点滴滴,小到一花一树,大到一楼一城,处处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彰显出城市文化品味。
  三、推进行业文化建设,提升建设文化层次
  大力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特色鲜明的文化建设,提升建设行业的文化层次和水平是常州市城乡建设始终坚持的目标。2011年城乡建设局继续保持全国文明单位同时,局属单位排水管理处也荣获了全国文明单位。荣誉激励着我们,也坚定了我们的信念。因此我们将继续推进以行业文化建设为重点,以“建设道德讲堂”为阵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深入开展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培养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大力推进行业文化建设。围绕提高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精神文化的提炼、制度文化的创新、行为文化的倡导和服务文化的构建,总结、提炼和培育具有建设行业鲜明特色的文化精神,提升凝聚力和向心力,为行业的科学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提升建设行业的文化层次和水平。
  全力开创文化产业发展新局面
  中共常州市天宁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意义,准确把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四项任务,紧紧围绕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文化名城”目标,大力弘扬“常州文化在天宁”声名,积极把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文化禀赋转化为产业禀赋,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不断开创天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新局面,这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天宁广大党员干部肩负的时代使命和政治责任。
  在城市更新总战略的引领下,天宁文化产业发展总的思路是:坚持以“建设”为先导,把发展文化产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放在文化旗舰项目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和文化骨干企业培育上,形成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的文化产业发展氛围。
  1、着重推进文化项目。全力以赴推进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项目、东经120生态创意步行街项目、中华纺织博览园项目、5A级天宁风景名胜区项目、常州报业大厦等项目建设。在全区上下确立坚持抓文化就是抓项目、抓征收、抓投入、抓招商、抓服务的理念,全力突破土地、资金、审批等方面的瓶颈制约,用足用好一系列文化产业的扶持资金和扶持政策,花大力气,下苦功夫,建成一批文化旗舰项目。
  2、着重整合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把文化元素与经济元素紧密结合,形成文化资源与各类资源之间的共促共赢共荣。一是加强文化资源的嫁接,把文化资源与天宁的旅游、餐饮等产业资源紧密结合,用文化来提升这些产业的品位和附加值。二是做强文化产业的平台,结合天宁“三大孵化器、三大加速器”建设和“两大新城”建设,以楼宇经济、园区经济、创新型经济的形式不断引进和培育创意设计、广告传媒业、娱乐健身、艺术展示等产业。三是增强文化产业的新鲜血液,围绕文化产业园区、文化旅游项目,开展专题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迅速提升全区文化产业整体水平。
  3、着重拓展文化市场。加大包装、宣传和推介力度,使天宁的文化产业面向大众、走向市场,真正转化为经济效益。把文化旅游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进一步为文化市场消费吸引人气、培植客源。坚持雅俗共赏、群众路线,拓展文化市场,提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备受市场认可的文化产品。做好“无中生有”的文化创造,用现代的传播手段和表现形式彰显天宁的文化特色。
  4、着重塑造文化品牌。影响力、知名度是文化产业的生命力。通过产业化运行,打造出天宁记得住的文化地标、记得住的文化名片、记得住的文化美食、记得住的文化酒店、记得住的文化商品、记得住的文化企业,用这些文化品牌擦亮天宁文化产业的窗口,让天宁文化产业在比拼竞争力中有优势、有口碑。
  5、着重汇总文化成果。文化产业分布在各行各业之中,做好文化产业的统计工作尤为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拓展统计视野,不断完善统计体系,不断提高统计实效,确保文化产业的统计工作能够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发展趋势相吻合,用实实在在、不含水分、社会认可、群众喜爱的文化产业成果保证现代化指标的如期完成。
  6、着重形成文化推力。抓文化产业,归根到底还是要有机构、有人员来抓,抓深入抓具体抓实在。一是责任到位抓文化产业,每一个街道和涉及到的部门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工作人员具体落实文化产业的发展工作,把文化产业的发展纳入考核体系,加强考核督查,真正把任务落到实处。二是营造氛围抓文化产业,坚持将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特色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从思想上重视文化产业、工作上支持文化产业、职能上服务文化产业,尤其重视和加强与重点文化企业的沟通、协作和扶持,用优质服务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2023-10-22 09:04:48重新编辑
南山区百芒高新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凯虹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桂庙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银海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荔山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粤海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后海大道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百旺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南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新屋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后海大道东角头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南头关口安乐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月亮湾荔山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龙船塘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沙河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南油中兴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麻雀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创业路南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布吉镇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布吉镇三联村松元头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布吉镇京南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布吉镇华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布吉镇秀峰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布吉镇华美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布吉镇京南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布吉镇金鹏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布吉镇华美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布吉草蒲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布吉镇恒通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布吉镇关口罗岗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法库县城市规划区域房屋征收补偿补助规定
  2. 县委书记陈佳标到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调研
  3. 2020年大孤家子镇中心小学决算
  4. 县政府召开重点提案交办工作会议
  5. 县政府举行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6. 县几大班子领导清理越冬垃圾打造干净整洁样板路
  7. 县领导视察外环路(东北段)工程进展情况
  8. 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视察我县家庭农场发展情况
  9. 省政府督察组来我县检查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
  10. 和平乡召开两学一做专题学习报告会
  11. 县委召开庆祝三八妇女节暨总结表彰大会
  12. 副县长盖燕风到慈恩寺乡走访慰问
  13. 法库县举行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土地日宣传活动
  14. 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持续增强
  15. 关于法库县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的公告
  16. 沈阳市开展小微企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若干政策措施政策解读之二
  17. 沈阳市铁西区招商局局长卞松林率团到法库县考察签约
  18.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制的通知
  19. 市委常委副市长戴均良视察我县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20. 我县城镇居民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有序进行
  21. 我县党政考察团到开原市考察学习
  22. 爱心企业行善举 困难家庭受捐助
  23. 县委统战部县民委组织召开民族乡村产业发展现场会
  24. 域外嘉宾参观考察我县文化教育通航产业等发展情况
  25. 县政府召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
  26. 县政府组织收听收看省市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治理电视电话会议
  27. 东北大学学生到秀水河子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8. 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到我县视察
  29. 召开2014年工作总结会议
  30. 县长陈佳标到孟家绿色食品开发区调研
  31.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全国高血压日宣传活动
  32. 县委县政府召开老干部迎新春茶话会
  33. 县领导赵永硕到重点区域企业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34. 关于2018年度中管省管市管党费收支情况的公示
  35.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实施意见沈政办发〔2018〕70号
  36.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37.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27 01:25:56
  38. 我县召开2007年秋(冬)季护林防火工作会议
  39. 法库县民政局开展养老机构安全生产排查整治活动
  40. 我县举行2011年财政税收工作茶话会
  41. 法库县关于2021年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公告
  42. 全县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在秀水河初中召开
  43. 县环境年活动领导小组召开调度会议
  44. 党委换届工作省委巡视组领导到我县调研
  45. 举办设施农业甜瓜种植技术培训班
  46. 大孤家子镇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47. 县政府举行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
  48. 市委督查组到我县检查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49. 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辽宁省赛在法库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举行
  50. 葫芦岛双百举措助30万人就业
  51. 沈阳市开展小微企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若干政策措施政策解读之四
  52. 沈阳市副市长郑滨到我县督导检查工作
  53.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政务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54. 法库县民政局开展养老机构安全生产排查整治活动
  55. 市消防安全工作考核组到我县检查2007年度消防安全工作
  56. 法库县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57. 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领导到我县就园区管理和升级工作进行调研
  58. 省卫生厅领导一行来我县检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
  59. 省林业厅领导视察我县造林绿化工作
  60. 县委召开统战干部会议
  61. 县领导到四家子蒙古族乡进行工作调研
  62. 我县召开节能减排工作会议
  63. 贯彻落实县委全会精神推动我县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64. 2013年沈阳百千万技能人才培育工程陶瓷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在我县举办
  65. 县委中心组(扩大)召开五大发展理念专题报告会
  66.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沈阳市20192020年河流防洪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67. 沈阳市红十字会到我县开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党史学习教育
  68. 法库县特邀执法监督员名单
  69.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国民营养计划实施方案20182030年的通知沈政办发〔2018〕71号
  70.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71. 东北瓷都笑迎四海宾朋
  72. 县长助理生态旅游经济区管委会主任田久荣检查生态旅游经济区安全生产工作
  73.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行政审批办主任市政务公开办主任周勇一行到我县调研
  74. 新年贺词
  75. 第三届中国东北商品交易会暨法库特色产品展开幕式隆重举行
  76. 县委书记王凤波看望十七大代表张鸿雁
  77.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初立生到我县调研
  78. 省林业厅领导到我县检查指导工作
  79. 县政府组织召开阳光惠农贷春季行动暨农户贷款工作推进会
  80. 省旅游局领导到我县视察旅游工作
  81. 县长陈佳标到孟家镇进行工作调研
  82. 抓好三方面工作为加快实现三大目标做贡献
  83. 东阿阿胶总裁秦玉峰一行到我县考察
  84.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顾春明到我县视察
  85.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86. 县政府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活动
  87. 9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升至561
  88. 关于法库县2021年黑土地保护性耕作作业补助情况的公示
  89. 沈阳市开展小微企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若干政策措施政策解读之五
  90.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惠企政策清单的通知
  91. 法库县民政局开展养老机构安全生产排查整治活动
  92. 新华网记者到我县报道樱桃旅游采摘喜人成果
  93. 我县召开庆祝第三十七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
  94.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领导到我县检查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
  95. 县政府组织收听收看全省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电视电话会议
  96. 省档案管理局评审组到我县地税局进行评审
  97. 我县召开燃气安全工作会议
  98. 第三届沈阳法库灵山湖大辽荷花节盛大启幕
  99. 辽宁福建商会组织企业家到我县考察
  100. 杨淑芬老师弟子规硬笔书法描红法库捐赠仪式暨传统文化教育讲座在东湖二中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