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陈良贤在***汕头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5月03日发表  

实干担当 奋勇争先

加快推动汕头全面振兴发展

——在***汕头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6年11月27日)

陈 良 贤

同志们:

我代表***汕头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市委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学习贯彻******系列***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落实省创新驱动发展和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同心协力、苦干实干,各项事业取得明显进步。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2016年突破2000亿元。

(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成立市、区(县)两级全面深化改革领导机构,扎实推进全国民政改革创新观察点、城乡土地生态利用制度综合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等一批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工作,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民主法治和党的建设等领域积极探索。狠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等工作成效初显。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200亿元,年均增长约30%。大力推动行政审批、商事登记、市场监管等改革,全面建立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体系、电子政务、12345政府热线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开展“集中审批、集中攻关、集中突破”,行政效率显著提高,群众创业热情有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数量增长58.6%。改革开放新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批准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高新区升级取得积极进展,保税区获批设立B型保税物流中心,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落户汕头,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启动建设,成功举办省第五届粤东侨博会、海峡两岸海洋经济合作交流会等一系列大型活动。汕潮揭同城化加速推进,在医保联网、交通互联、环境共治、治安协作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二)“三大抓手”建设成效显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港口“头号工程”建设全面提速,广澳港区二期工程加快推进,启动三期工程前期工作。汕头港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重点建设的15个港口之一。厦深铁路、南澳大桥,汕揭、潮惠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揭惠、汕湛、潮汕环线高速公路和广梅汕铁路增建二线、汕头海湾隧道等重大项目启动建设,升级改造一批国道、省道,内通外联的大交通格局基本形成。产业园区扩能增效步伐加快,省产业转移园承载能力增强,省级工业园区产值超亿元企业达118家,澄海玩具礼品等4个产业集群被评为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锆材料、可降解环保材料、循环经济等被列入省市共建产业基地。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成效明显,东海岸新城累计投资120亿元,完成填海20平方公里,道路桥梁、江海堤围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珠港新城、南滨新城建设全面铺开。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近2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70%,城市副中心人口和产业集聚度明显提高。

(三)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大力实施“四大产业计划”“五个100”工程和“十百千”工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比重明显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长97.2%,居全省首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进入“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行列。知识产权工作居全省前列,获批设立中国汕头(玩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出台一系列惠企措施,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经济开放度不断提高,外贸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一批商贸服务中心相继建成,初步形成以城市综合体、特色街区为核心的现代商务区。金融创新步伐加快,建立全国首个以“华侨”为主题的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设立各类基金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新增各类金融分支机构49家,A股上市企业达到2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42家,资本市场的“汕头板块”不断壮大。“互联网+”等新业态蓬勃发展,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快速增长,荣获“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互联网+公共服务’领先城市”等称号,连续入选“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特色农业、海洋产业、休闲旅游业取得长足进步。

(四)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文明新风尚,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许多久拖未决、长期影响城乡文明形象的“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市容市貌、交通秩序迅速改观,城市形象显著提升。开展“汕头好人”“潮人好家风”等系列活动,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文化精品不断涌现,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深入开展。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等标志性项目启动建设,东征军纪念馆、文光塔等一批文化古迹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潮汕历史文化研究取得新进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普遍开展。

(五)群众生活持续改善。公共财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扶贫“双到”任务顺利完成,新增各类保障性住房1.8万套。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成为省教育强市,各区(县)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和省教育强区。卫生强市启动建设,城乡医疗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落实计划生育新政策,计生服务管理得到加强。残疾人扶助长效机制不断完善。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3%,林业“四大工程”生态效益明显。贵屿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工作通过省验收,练江流域综合整治全面启动。保持打击违法犯罪高压态势,“平安汕头”建设深入开展。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六)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坚决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八项规定”精神落到实处,“四风”问题有效纠治,惩防体系持续完善,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进展。基层党建工作统筹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出台“1+10”人才政策,实施重大人才项目,人才服务和创新创业环境更加完善。党对人大、政府、政协工作的领导得到强化,积极推进法治汕头建设,民主法治进程明显加快。统战、对台、外事侨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群团组织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海内外潮人积极反哺家乡,助力汕头发展。全面加强党管武装工作,军民融合发展得到深化,第六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获评“全省人防先进城市”。

过去的五年,是汕头广大干部群众提振发展信心,凝心聚力、砥砺前行的五年;是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增长速度超越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五年;是优化环境、夯实基础,拉开全面振兴发展序幕的五年!

这五年取得的成绩,是***、***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委在历届班子打下的基础上,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锐意改革、扎实工作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同舟共济、主动作为的结果,是驻汕部队、武警官兵、港澳台同胞、海内外乡亲关心帮助、倾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中共汕头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同志们、朋友们和乡亲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大,群众收入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城市综合实力提升不明显,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经济特区、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不相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压力不小。二是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增长方式相对粗放,过多依赖传统要素投入,资源要素利用效率不高,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任务很重。三是民生事业存在短板,医疗、教育、社保、交通等公共服务能力不强,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欠账多,部分群众生活相对困难。四是城市文明程度不高,一些市民良好的文明习惯尚未形成,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环境污染整治工作任重道远。五是干部队伍敢为人先、改革创新的勇气和能力与全面振兴发展要求还有差距,经济社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回顾过去五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

——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党的领导是凝聚海内外潮人智慧力量、实现汕头全面振兴的根本保证。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不断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提高各级党委的领导能力,坚决惩治腐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必须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改革创新是特区的灵魂,是汕头发展的不竭动力。汕头自然资源有限,不可能再走过度消耗资源的老路,要坚决破除传统的路径依赖,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深化改革攻坚,***体制机制障碍,最大程度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在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突破。

——必须敢于担当、直面挑战。***难题是汕头发展的当务之急,实干担当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对于多年累积下来的顽症痼疾,必须团结一心,敢碰硬、出实招,坚决铲除。要牢牢抓住机遇,攻坚克难,坚持以结果说话,奋力追赶先进地区,实现全面振兴发展。

——必须壮大产业、高端发展。全面振兴发展离不开坚实的产业基础。要把握产业演进规律,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传统产业存量优化与新兴产业增量扩张“双管齐下”,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全力推动产业集约化、高端化发展。

——必须优化环境、高效服务。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和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是最好的招商,是对企业最大的扶持。要当好企业的“吉祥三保”,持续改进作风,提高工作效能,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服务企业,服务发展,形成安商、便商的社会氛围,构筑“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必须尊重规则、规范发展。经济社会管理法治化、规范化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路径。要坚决破除“重人情、轻规则”的风气,形成“不靠关系靠本事,不靠熟人靠竞争”的共识。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经营走正道,自主创新立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做优做强做大。

这些既是五年来的工作体会,也是必须牢牢把握的原则要求。面对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厚望,面对海内外乡亲的汕头心、家乡情,面对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全市党员干部必须铆足干劲,只争朝夕,乘势而上,早日实现汕头的全面振兴!

二、未来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

展望未来,汕头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已经具备,全面振兴的战略机遇已经到来,上下同心、蓄势待发的汕头,满怀豪情、志存高远,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实现美好的发展蓝图。一是发展瓶颈的逐步突破,为全面振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正在快速补齐,连接珠三角、海西两大经济区的区位优势逐步显现,区域中心城市集聚辐射效应日益增强。华侨试验区、国家级高新区和临港经济区“三大平台”的规划建设,拓宽了城市和产业发展空间。二是新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全面振兴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当前,“互联网+”深度改变社会,新的生产方式、产业业态、企业形态层出不穷,潮汕人历来具有创新创业的开拓精神,一大批创业者在新经济领域异军突起,民营经济活力更加充足,创业热情不断迸发,有力弥补了汕头的资源劣势。三是全市上下求发展、求变化的强烈愿望和昂扬斗志,为全面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创文强管”改变了城市面貌,优化了发展环境,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热情,凝聚了海内外潮人的共识,汕头成为备受各方关注的热土,大型企业、知名潮商纷纷来汕投资合作,一批高端产业项目相继落户,全市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干劲十足,呈现人心思进、投资升温、发展提速的良好势头。

未来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以全面振兴为主题,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产业高端发展为重点,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建设华侨试验区、国家级高新区和临港经济区,加快构筑大汕头湾区城市格局,加快改善民生福祉,提升粤东中心城市地位,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大变化大发展。

主要目标任务是:

——经济发展取得显著进步。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9%以上,到2021年达到3400亿元以上,实现经济总量位次前移。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产业层次迈向中高端,培育形成若干千亿元产业、百亿元产业园区、百亿元引领型企业,实现发展动能转换、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升、开放水平提高。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行PPP等新模式,吸引央企民企、侨资民资踊跃投资。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充分发挥特区立法权优势,积极探索富有汕头特色的改革举措,不断推进经济与生态文明体制、民主法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党的建设制度、纪律检查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形成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创新驱动型发展方式基本形成。大力引进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快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建设创新型经济特区。2021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2.45件以上,高新技术制造业比重达30%,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区域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强化区域交通航运中心功能;以高校为依托,聚集科研资源,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强化区域科教创新中心功能;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发展现代物流业,强化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功能;吸引金融机构聚集,提升金融产业竞争力,强化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功能。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社会文明素质显著提升,确保2017年取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2020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确保到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住房保障等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得到完善。高质量、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提升医疗卫生优势地位。推进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空气质量保持优良,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努力建成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环境整洁优美的幸福家园。

三、深入践行发展新理念,推动汕头全面振兴

我们要坚持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突出问题导向,补齐发展短板,实现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效益提高、民生改善。

(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营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创建文明城市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在百姓的系统工程。“创文”永远在路上,任何阻力都要排除,任何困难都要克服。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难题,推动发展。

提升文明发展环境。深入开展市、区(县)、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创,把创建工作重点向基层延伸,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全覆盖、规范化。用好遥感遥测、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推进城市管理网格化、精细化、信息化。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长效机制,保持严管态势,持续开展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规范出租车、网约车管理,逐步解决出行难、停车难问题。清理整顿违法违规占用公共资源行为,提高公共资源管理使用效率。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全面实行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实现行政审批标准化,推进“两随机一公开”,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供优质高效廉洁的政府服务,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引进战略投资,打破部门信息壁垒,打造智慧城市。加快“信用汕头”建设,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加快构建扶持中小企业创新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加强先进思想文化引领,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提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弘扬“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汕头精神,形成和谐友善、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大力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城市、美丽汕头”行动,积极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在全社会形成讲文明、爱家园的行为自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整合各类文化服务资源,建设一批公共文化设施。深入开展“书香飘万家”全民阅读活动,积极建设学习型社会,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推广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做好舆论宣传,凝聚发展力量,传播汕头声音。保护和弘扬潮剧、潮乐等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潮汕文艺精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传承潮汕慈善文化,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提升城乡生活品质。推进“多规合一”,规划建设一批具有时代气息的地标建筑、功能完善的都市商圈,提升城市建筑品位,改造美化城市出入口。注重在保护传承历史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做好小公园等历史街区、传统村落、文物建筑的保育活化工作。坚持“拆建结合”,加快乌桥岛等旧城区、旧厂房的改造步伐,加大城中村、农村建设秩序和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力度,同步推进征地拆迁、土地储备等工作。完善城乡生活设施,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完成市政道路新建扩建、改造升级,加快建设海绵城市。优化居民生活设施布局,营造舒适便捷的社区生活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批乡风民风美、生态环境美、文化生活美的农村文明示范区。

(二)加快建设“三大平台”,打造产业发展核心载体。

新的发展平台是产业高端化的有效载体。必须以华侨试验区、国家级高新区、临港经济区为支撑,加快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高端集聚的滨海型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建设华侨试验区。不断探索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引领全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省级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培育富有活力的都市产业体系,把金融业作为龙头,实施“引金入汕”工程,设立国家级华侨产业母基金、华侨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加快建设科创金融城、金融创新中心、华侨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科技园、健康和旅游文化产业园等高端产业载体,促进信息咨询、商务会展、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打造以现代服务业为先导的粤东核心商务区。

加快建设国家级高新区。推进金平区、高新区“政区合一”,集聚高端人才,成为引领全市科技研发、推动产业高端发展的创新平台。发展以生物制药为特色的大健康产业,以轻工机械装备为特色的装备制造产业,以智能硬件为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以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为特色的新材料产业,以技术研发、科创孵化、工业设计、检验检测为特色的生产性服务业,完善“核心+拓展”的产业发展格局。推动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加快发展,打造自主创新核心区、国际科技合作承载区。

加快建设临港经济区。强化广澳港区作为粤东港口群核心港区的功能作用,完成广澳港区二期、三期工程。港口建设与运营并重,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完善港口配套服务和集疏运体系,加快内海湾港区有序搬迁,拓展货源腹地,加快航运要素交易市场发展,形成商贸物流中心。以广澳港区、海门港区为核心,整合土地、海域和政策资源,加快保税物流中心建设,推进区港联动、港城融合,发展港口航运、通用航空、跨境电商、新能源、大数据等现代化临港产业,建设粤东临港装备基地、绿色能源设备生产基地,打造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的产业平台。

(三)转换发展动能,提高经济质量效益。

创新发展、集约发展是***资源瓶颈的必然选择。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提质增效作为主攻方向,实现经济发展从重速度、规模向重质量、效益转变。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培育5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重点加强对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技术攻关和集成创新。加大技改投入,设立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基金,加强政产学研合作,鼓励建设研究院、科研中心,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合作和资源共享。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大力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新模式,“三大平台”率先建成引领型科技孵化基地,完善科技企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创业孵化链条。

提高集约发展水平。着力解决资源稀缺和闲置并存的问题,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积极申报建设省级产业转移园,提升金平产业园层次,加快龙湖东部产业城、濠江临港工业园建设,把澄海、潮阳、潮南产业集聚地建设成为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功能配套、特色突显的高水平园区。发展工业地产,推广产业资本、土地资本、金融资本“三资融合”的园区发展模式。实施专业镇品牌提升计划,形成“产业园+专业镇”的多点支撑格局。坚持产城人文相融合,培育一批产业集聚、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实行精准招商,着力培育带动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智能制造示范企业,促进纺织服装、化工塑料、工艺玩具等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发展动漫游戏、数字传媒等,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旅游业,把南澳打造成为国际生态休闲旅游岛,谋划开发新的滨海旅游产业,提升旅游产业规模和层次。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强农业科研,积极培育生态农业、高效农业,构建农林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体系。统筹海陆资源要素,支持海水养殖、海上风能、海洋生物等产业发展,建设海洋经济强市。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持续发展,整合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形成结构合理、梯次发展的企业群。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支持企业多渠道、多形式上市上板融资。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积极稳妥出清“僵尸企业”。

建设质量强市。提升“产品、服务、工程、环境”质量水平,完善质量监管体系,2018年建成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支持各区(县)建成特色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质量提升示范区”。大力培育名牌产品和商标品牌,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加快实施标准化战略,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主导或参与制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强化优势龙头企业在行业中的话语权。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检验检测平台。

(四)推进扩容提质,构筑大汕头湾区城市格局。

科学合理的城市布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必须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加快城区扩容提质,推动城市功能优化,以“一湾两岸”为核心,以潮阳、潮南和澄海、南澳为两翼,构建一体化交通网络,建设引领区域发展的大湾区城市。

打造“一湾两岸”城市核心圈。完成汕头海湾隧道、牛田洋快速通道建设,规划建设跨汕头湾新通道,改造延伸海滨路、南滨路,构建环内海湾高标准交通体系。科学谋划榕江新经济走廊、牛田洋片区开发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一湾两岸”城市形态,提升汕头湾北岸城区建设水平,重点建设东海岸新城、珠港新城、西部智慧新城,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精心雕琢湾区城市建筑,彰显山水相映的滨海景观和潮汕特色的文化内涵,形成高端产业集聚区、高端品质生活区。加快汕头湾南岸城区开发,打造现代化临港新城。推动汕潮揭城市群建设,在经贸文化、社会保障、港航交通、环境保护等方面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加快城市副中心发展步伐。推动澄海、潮阳、潮南组团式紧凑型发展,着力提升城区城市功能,培育集聚30到50万人口的城市副中心,促进各区人口、产业、要素等在空间上合理分布。增强城市辐射力,形成路网互联、功能互补、要素互享、产业互融的发展新格局。

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支持中心镇、特色小镇加快发展,打造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形成一批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独特、联结城乡的重要节点,带动农民就近城镇化。加快户籍、土地、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稳妥裁并人口减少、产业衰落的空心村。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加强农村道路、水利、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建成现代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加快覆盖各区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打造中心城区快捷内环和快速外环“两环多射”的路网系统,完成揭惠、汕湛、潮汕环线等高速公路建设,对接省建设闽粤大通道的战略,规划建设沿大汕头湾东西新通道。支持空港发展,加强航空、陆路、水上交通体系的衔接。加快疏港铁路规划建设,完成广梅汕铁路增建二线、梅汕高铁建设,积极谋划建设沿海高铁。把汕头火车站建成集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拓展厦深铁路潮阳站辐射功能,规划建设汕头(南)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澄海、潮阳、潮南与中心城区干线通道建设,加快澄海与中心城区一体化步伐。完成一批国道、省道、农村公路新建扩建,加快重点路段和重要节点立体化交通规划建设。

(五)提升开放水平,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

开放是汕头的历史传统和现实优势。必须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挥海内外潮人潮商的优势,全面提升对外经贸文化交流合作水平,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合作新格局。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汕头港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重点港口的作用,着眼于省海上战略支点,提升港口设施等级、布局结构和综合服务环境,拓展国际航线布局,加强港口国际合作,推动与沿线国家港口结成友好关系。积极申办汕头自由贸易区,争取引进“一带一路”规划重大合作项目,支持企业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建立营销网络、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开展工程承包和资源开发。加强与沿线国家在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新增一批友好城市和经济文化联络处。

推动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优化升级。着力发展粤东电子口岸,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完善口岸协调机制,促进口岸通关便利化。健全出口品牌培育机制,扶持传统优势出口企业发展,建设国家出口玩具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创建国家级、省级科技兴贸基地。着力提高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鼓励开展转口贸易,发挥保税区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优势。推动外贸新兴业态的发展,加快电商平台建设,推动跨境电商加快发展。加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直接合作,推动中欧区域政策合作试点建设。落实外商投资备案改革,引导海外资本投向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支持跨国公司在我市设立地区总部、研发机构、采购中心。

凝聚华侨华人和海内外潮人力量。创新引侨聚侨机制,建立符合广大海外华侨华人意愿和国际通行规则的跨境投资、贸易合作、文化交流机制,促进投资贸易和人员往来便利化,建设国家通侨联侨重要枢纽。构筑各类经贸文化合作平台,推进新侨回国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南澳对台文化合作交流基地建设,促进商务合作、侨团联谊、寻根祭祖等涉侨活动常态化开展。加强与港澳台的经贸文化合作交流,以侨引智、以侨引外。发挥各地潮汕商会作用,搭建潮商项目库和服务平台,鼓励支持海内外潮人回乡投资兴业定居。

(六)坚持民生为本,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安居乐业、和谐幸福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就是各级党政工作的重点。必须顺应民心、尊重民意,感知群众冷暖,关注群众需求,每年组织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工程,形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更加健全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强力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推进产业扶贫、智力扶贫、金融扶贫。实施党政“一把手”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工作,健全财政投入长效机制,引导社会资金、侨资侨力参与,健全大扶贫格局。重点加强对革命老区、山区的支持力度,确保到2018年相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遵循底线均等、重点优先、多元供给的原则,将财政支出的70%以上用于民生投入。鼓励各种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社会公众参与,加快实现就业、教育、卫生、社保等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让农村群众和“新汕头人”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立保障性住房长效供给机制。大力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健全多部门联动扩面机制,强化社保基金监管、风险运行和支付机制建设。逐步提高城乡低保五保标准,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提高群众收入和福利。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加大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城乡就业援助制度,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优惠政策以及公益性岗位补贴。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差距。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支持慈善公益和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完善老年人优待政策。

推进教育卫生事业发展。全力推动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和内涵协调发展。全面完成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支持汕头大学改革发展,加快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建设,打造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支持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各技师学院建设发展,谋划新建高等院校,统筹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建设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加快建设卫生强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在分级诊疗、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药品供应、全科医生培养等方面取得突破。优化医疗机构布局,加强基层卫生机构建设,推行区(县)、镇(街道)一体化管理,实现基层医疗服务达标全覆盖。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深化发展。

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推动“平安汕头”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推进综治维稳工作,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等事关基层长期稳定的基础性工作。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注重依法化解社会矛盾,依法规范信访秩序,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依法加强网络空间管理,培育网络文明。切实保障公共安全,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有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应急管理,提高公共突发事件防范处置和防灾救灾减灾能力。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七)确保生态优先,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良好的滨海生态环境是汕头得天独厚的优势。必须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生态保护,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争创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发展布局合理、产业清洁高效、生态功能优化、基础设施完备的绿色低碳城市。

建设绿色家园。开展新一轮绿化大行动,综合运用政府、企业、社会力量,见缝插绿、沿街置绿,构筑立体型、多功能城市绿化系统。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构建城乡绿道体系,加快建设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健康、宜居、美丽的城市环境。加大绿色生态保护力度,探索实施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推行使用资源付费政策。加强海岛、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有序开发,打造自然生态景观岸线。加大韩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力度,推进饮用水源保护区及其源头生态涵养林地建设。

强力治理环境污染。严把项目环保审批关,坚决淘汰高排放、高污染企业,加快推进印染等污染企业集中进园、集中治污,推广利用清洁能源,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着力***“邻避效应”,加快建成一批环保综合处理中心、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强力推进练江流域综合整治,力争到2020年达到Ⅴ类水质。深入落实“河长制”,扎实推进河涌综合整治,完成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加强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推进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废料、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重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推进污染土壤治理修复试点示范,加快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

推动节约循环发展。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力争在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的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中走在全省前列。严格控制土地开发强度与规模,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促进低效用地增容改造和深度开发。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创建节水型城市。推进重点生产领域节能降耗,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贵屿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一批示范工程建设。倡导绿色健康生活理念,开展节能减碳全民行动,深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大幅提高公共交通覆盖率和分担率,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公共自行车,控制家用汽车过快增长势头,严格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管理。

(八)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方略,大力建设法治汕头。

法治建设是汕头全面振兴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加强和改进立法。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支持人大主导立法,确保立法与市委重大决策相统一、相衔接。推进科学民主立法,拓宽多元化的法规起草方式,大力推进立法协商、开门立法,探索委托第三方起草法规草案,加强对法规规章实施的监督。用好特区立法权,充分发挥立法对改革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突出经济发展、城市文明、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立法,制定一批具有开创性、引领性的高质量法规规章。

建设法治政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科学界定市、区(县)管理权限,加强和完善政府权责清单动态管理。提升政府决策法治化水平,完善行政决策程序,提高决策质量,全面推进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制度。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完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进一步做好政务公开,畅通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渠道。

推进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落实完善司法责任制,深入实施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审判权检察权运行机制。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加强司法活动监督,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和人民监督员制度,保障人民群众更加广泛地参与司法、监督司法。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建立现代警务运行和保障机制。依法及时公开执法司法全流程,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建设法治社会。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城乡社区协商,引导社会组织和“新汕头人”参与社会治理,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深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健全综合监管机制,依法规范和促进社会组织有序发展。推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法治惠民工程。高质量完成“七五”普法工作,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实现汕头全面振兴发展,关键在党。必须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周围,做到思想上高度统一、政治上清醒坚定、行动上坚决有力,以管党治党的新成效、党风政风的新气象,推动全面振兴发展。

(一)强化管党治党,不断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从市委做起,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政治纪律,贯彻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坚决向***、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向***决策部署看齐,自觉做到“四个服从”。加强理论武装,严格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思想建党,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实施“忠诚干净担当”培训工程,开展一年一主题的专项教育。各级党组织要坚决把纪律挺在前面,担负起执行、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责任。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发扬党内民主,做好党务公开,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探索创新党内组织生活方式方法,坚持“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各项制度,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

(二)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制定市委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定,强化各级党组织党建主业意识,做到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健全党建工作责任清单,把党建工作融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强化结果运用。加强党委自身建设,完善市委工作规则,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坚持党委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支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和完善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领导,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强化统一战线工作,支持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推动群团组织改革创新,切实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严格落实责任制,重视和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做好双拥共建工作,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三)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打造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坚持选拔任用“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营造鼓励改革、宽容失误的良好环境。深入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深化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任制度改革,推进干部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交流。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深入实施“1+10”人才政策,创新完善汕头特色的人才政策体系,建设省级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重视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各类人才引进计划。发挥海外人才工作联络站等平台的作用,大力引进海外高端科技人才和项目。积极开展人才市场化和社会化服务,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形成区域人才高地。

(四)推进固本强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完善各级党委定期研究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工作制度,深化和拓展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制度,推进镇(街道)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制度,精准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推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带头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村(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资源更多向基层倾斜,健全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深化“两新”组织党建“双提升行动”,引导各类社会组织更好服务发展大局。探索党代表充分发挥作用的新途径、新方法。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基层组织和流动党员特别是外来工党员管理服务方式。加强和改进发展党员工作,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推进党员志愿服务制度化,扎实开展党代表、党员等进村(社区)活动,推动各领域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

(五)加强党内监督,建设廉洁汕头。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构建严密的党内监督体系,严格落实党内监督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重点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严肃执行党的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支持和保证同级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审计机关等依法依章进行监督,支持民主党派履行监督职能。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加强纪委派驻机构能力建设,推进市、区(县)巡察、镇(街道)巡访工作。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做到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六)锤炼坚强作风,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坚持问题导向,千方百计为群众解决问题、排忧解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文明创建等方面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走在百姓前,做给群众看。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实行“督考合一”绩效管理模式,坚决整肃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现象。注重把家庭、家教、家风作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做到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紧盯作风领域问题的新形式、新动向,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坚决防止“四风”现象反弹。

同志们,汕头全面振兴的伟大事业召唤着我们,党和人民的重托鞭策着我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实干担当,奋勇争先,加快推动汕头全面振兴发展,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新业绩,为我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1013120038
  2. 重庆市渝北区组团赴我区调研物业管理工作
  3. 广州市住建委调研我市城中村安全隐患整治工作
  4. 区人社局关于广州市就业补助资金申报情况的公示(从化区2020年01月至2020年02月创业带动就业补贴)
  5. 广州市镇街餐厨垃圾就地减量处理工作现场会在我区沙头街召开
  6. 区规划资源分局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结果(从化区温泉镇G105东南侧云星村地块)
  7. 番禺区政府及各职能部门今天集体晒账
  8. 从府办〔2007〕79号印发关于清理整治明珠工业园规划控制范围内违法违章建筑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9. 岭南中草药文化博览园落户从化
  10. 市安监局我市今年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正式启动
  11. 从化供电局迅速行动做好新建临时核酸检测点供电保障
  12. 番禺海事处持续加强现场巡航监管
  13. 区住建局广州市从化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转发市住建局转发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补充通知
  14. 从府〔2012〕55号(从化市人民政府征收土地公告)
  15. 法检两长同庭办案审理首宗由区监察委调查终结的职务犯罪案件
  16. 广州市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公示表(第六批)
  17. 留意服装标签ABC选好宝宝安全衣物
  18. 志愿活动蓬勃开展三月爱心满从城
  19. 从府〔2013〕5号(从化市人民政府征收土地公告)
  20. 关于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
  21. 从化市经济开发区二期B7地段地块挂牌出让公告(2010G8)
  22.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12 01:37:58
  23. 广州市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合作办公室关于划拨2020年度广州市对口帮扶梅州市项目资金的函
  24.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27012844
  25. 我区多措并举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26. 我市三起违纪违法案件被查处
  27.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07 05:34:50
  28. 近日气温将骤降
  29. 要返工了咋防疫莫慌
  30. 骄阳高照酷暑难挡(组图)
  31. 区林业和园林局区林业和园林局传达学习从化区委巡察发现问题通报会精神及部署新一轮推进基层正风反腐专项治理工作会议
  32. 截至2020年1月29日12时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情况
  33. 从化区温泉镇温泉岭南文化公园安置区项目施工监理中标候选人公示
  34. 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意见
  35. 从化区广州帝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02一般火灾事故调查报告(公告通报)
  36. 吕田镇2020吕田红色旅游讲解员大赛圆满落幕
  37. 戴友华到石楼镇调研农民建房问题
  38. 我市家长学校创建工作受检验
  39. 从府办〔2007〕177号关于办理人大议案关于解决鳌头镇潭口村的市垃圾污水超标排放问题的议案
  40. 市司法局联合街口街司法所举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咨询活动
  41.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10-13 12:00:38
  42. 广州市番禺区社会团体法人变更登记公告(第三十七号)
  43. 广州市再研究再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44. 区规划资源分局关于历史存量宗地界线(无坐标)补充测量和整理入库项目招标代理机构的邀请公告
  45. 街口街工程邀标公告
  46. 区人社局关于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申报情况的公示(从化区一次性就业补贴)
  47. 市政协视察团到我区视察社区矫正工作
  48.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07 05:38:07
  49. 区人社局广州市从化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近期开庭等事项安排的通知
  50. 乍暖还寒及时保暖
  51. 我区不动产登记零跑动行动再升级
  52. 区文广旅体局春节出行就靠它赏花寻味泡泉精彩节庆活动合集从化超全新春旅行攻略
  53. 从府〔2008〕23号从化市人民政府征收土地公告
  54.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07 07:05:38
  55.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3-05-15 02:29:43
  56. 财政部农业农村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审计署***扶贫办银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的指导意见
  57.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8-29 16:04:46
  58. 区纪委机关党总支召开庆祝***成立97周年大会
  59. 从府办〔2009〕86号关于2009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放假的通知
  60. 区林业和园林局春节假期我区城区各大公园广场接待市民游客10万人次
  61. 免费开放公共资源创新建设5G传输机房
  62. 区住建局关于征求广州市从化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EPC)管理办法(试行)意见的公告
  63. 区人社局关于广州市就业资金申报情况的公示(从化区2021年78月创业带动就业补贴)
  64. 杨梅红枝头邀您来品尝(组图)
  65. 幸福广州浪漫起航集体婚礼将在我区举行
  66.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07 07:05:27
  67. 区组织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68. 投诉处理结果公告
  69. 关于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公告
  70. 区人社局广州市从化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从化区2018年5月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补贴个人申请指标发放时间的通知
  71. 关于对城区实施货车限行交通管制措施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72. 市桥街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一行动暨农村四边清理整治活动
  73. 区审计局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74.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3-05-15 02:29:47
  75.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8-29 14:03:05
  76. 今年以来我市查处6起涉烟案件
  77. 广州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税务局关于获得省级20170年度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名单的公告
  78. 第十二届世界校长大会在芬兰召开(组图)
  79. 区安监局领导带队督查安全生产职业卫生一体化工作
  80. 广州市从化区交通运输局直属事业单位关于招聘工程技术人员的公告
  81. 2017年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82. 吕田镇当春节期撞上防疫期环卫工人坚决迎难而上
  83. 区人社局关于就业补助资金补贴项目的公示(从化区中小微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社会组织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用人单位新招用湖北籍劳动者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84. 李艳阳到太平镇指导河堤征地工作
  85. 我市相继出台民运会马术赛卫生方面相关应急预案
  86. 区城管执法局广州市从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公告
  87. 区人社局关于广州市就业资金申报情况的公示(从化区2021年78月创业带动就业补贴)
  88.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8-29 16:04:46
  89.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8-29 16:03:14
  90. 区民政局从化区民政局公开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资格审查情况及面试安排的公告
  91. 关于广州市从化区预留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使用审批表(广州市第六中学从化校区建设项目)的批后公告
  92. 石碁镇再生办召开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参与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动员大会暨消防培训工作会议
  93. 大石街领导带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94. 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关于印发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后补助试行办法的通知(穗科创字〔2018〕260号)
  95. 温泉镇温泉镇全面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96. 我区召开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推进会
  97. 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番禺区开展医养结合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98. 农业局我市与以色列Soli公司签订前期合作备忘录
  99. 9月2日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100. 区民政局到大石街开展调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