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的探讨

Admin - admin 于2021年12月21日发表  

 

    又好又快的发展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重大战略方针。***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高度强调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2007年西藏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又好又快,不仅是十七大报告的一大亮点,也是今后引领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的战略指导思想。当务之急,必须深刻领会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正确处理“发展好”与“发展快”的关系,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从注重增长方式转变到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西藏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一、深刻理解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内涵

    “好”与“快”是对经济发展的一种通俗说法,“好”是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求,“快”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强调。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词序的变化,蕴涵了深刻的意义,是对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认识的深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认识的深化,是对新阶段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表明我们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质量和效益放在了突出的位置。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为“转变发展方式”,其涵义包括:(1)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加丰富,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强调的是量的增加,经济发展不仅仅要求有数量增加,更注重结构优化和质量的提高,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有经济结构、质量和效益,环境保护和消费模式,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更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但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而且还有社会发展的规律;(3)从组合方式讲,发展方式是由涉及的多个方面因素组合而成的方式,每个因素都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发展方式是涉及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消费模式、文化建设、人与人和谐相处等多方面的组合方式。它的组合方式要比增长方式复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即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科技含量、管理方式的创新来实现经济增长。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对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表面上看是顺序的变化,实质体现了我们党发展理念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又好又快发展首先是“好”的问题,在发展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注重推动发展与节能降耗、生态保护相协调,注重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从强调发展,到“又快又好”发展,再到“又好又快”发展,不是简单的字序调整,而是发展观、政绩观的转变。让“快”服从“好”,在“好”中求“快”,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将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也表明我们党在执政治国理念上更加成熟,更加求真务实。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在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发展创新的。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迅速追赶发达的资本主义并超过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必须通过快速发展解决现实和理想之间的矛盾。从上个世纪50年代***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到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再到江泽民倡导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但时至今日“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低效益”的增长模式仍在困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以***同志为***的***提出科学发展观,通过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实现社会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体现了我们党执政治国理念质的飞跃。我国从强调发展到“又快又好”发展再到“又好又快”发展,说明了我们党执政治国理念更加清醒和成熟。从中也可以看出,在***的领导下,当代中国已经找到了科学发展之道。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党和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快”与“好”的关系,但后来由于受“左”的影响,也有过深刻教训。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在实践中正确处理 “快”与“好”的关系,始终强调既要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又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态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十七大报告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全局的高度,全面阐述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又好又快”,简单地说,就是好中求快,坚持把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在“好”的基础上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在过去一个时期,我们曾经强调“又快又好”,现在又把“好”置于“快”之前,这不是简单的文字顺序调整,而是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和发展理念的重大发展,意义重大。那么?为什么强调“又好又快”呢?一方面,“又好又快”准确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又快又好”的发展,是在经济起飞的阶段,而现在的“又好又快”的发展是因为中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阶段。“又好又快”的发展,无论是对中国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还是中国对未来世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都至关重要。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用简明的话来概括就是“又好又快”。“又好又快”是“好”与“快”的统一,是好中求快,优中求进。“又好又快”体现了发展主体和目的的统一,体现了发展的质量、效益和速度的统一,体现了经济建设与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统一,反映了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协调各个层次、均衡发展的要求,反映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另一方面,强调“又好又快”,在当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跃至世界第四,经济增速年均9.7%;我们告别了短缺经济,步入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冲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樊篱,建立起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如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等,都需要通过又好又快发展来解决。

    二、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需要***的难题

    西藏和平解放5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进入了历史上发展和稳定的最好时期。但是,由于西藏脱胎于封建农奴社会,工业经济底子薄,农牧业现代化起步较晚,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面临诸多需要***的难题,其主要有:

    (一)***翻两番从“总量”到“人均”的难题

    党的十七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高度,提出到2020年GDP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即:人均GDP要达到4000美元,比十六大翻两番的3000美元的目标多了1000美元。《西藏自治区“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是:继续保持“十五”时期全区生产总值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较快增长的态势,力争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到2010年全区人均GDP与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进入全国中等行列,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在本世纪中叶和全国人民一道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十六大以来,西藏和祖国内地一样,经济稳步发展,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逐步提高。2007年,西藏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大关,达到342.1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31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788元 ,可以说成就辉煌,但也必须看到目标的艰巨性。《西藏统计年鉴2008》显示,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90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140.4元,西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3777.6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相差1352.4元。今后要缩小差距,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的目标任重道远。

    (二)*** “基础设施落后”的难题

    西藏地广人稀,人口密度约为2.28人/平方公里,远远低于东部地区的383人/平方公里,全国126人/平方公里,以及西部地区的54人/平方公里的标准。人口密度指标低,人口经济密度的指标更低。 “地广人稀”,客观上造成:(1)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网络、流通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大,维修困难。西藏广大农牧区水、路、电和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从全区74个县(市、区)的实际情况看,只有25个县通了油路,通油路率达34.2%,多数乡村路面属于等外沙土路面,墨脱县和15%左右的行政村至今还不通公路。
 
 
(2)绝大多数人口分散在广阔的农牧区,城市化率低。全区除拉萨市具有一定的规模外,其余地区行署所在地的城镇人口平均只有2万人左右,县级政府所在地人口更少。城市化率低,城市功能辐射作用难以发挥。(3)生产处于分散的状况,产业布局不合理,农牧区市场体系难以构建。(4)农牧业是典型的传统农牧业。大多数农牧产品只能满足自身消费,商品率低。农牧业靠天吃饭、靠天养畜的现象比比皆是。种植业由于气候、交通、市场的原因,多数结构单一,产量少。草原生态破坏严重,沙化严重,鼠害、蝗灾、雪灾、旱灾和疫病频频发生。(5)广大农牧区社会公共设施建设滞后。尤其是边境地区基层政权办公设施建设落后,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三)*** “生态承载压力大”的难题

    西藏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生态系统非常脆弱,自我更新、修复能力弱。西藏土地面积为122.8万平方公里,但海拔4000米以上的土地面积占86.1%,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土地面积占45.6%,大部分土地不宜开发。2004年土地变更调查资料显示,全区土地面积为180334.83万亩,其中农用地面积为11***29.13万亩(耕地541.54万亩,园地2.88万亩,林地19020.04万亩,牧草地96690.79万亩,其它农用地173.88万亩)。有关资料显示,天然草场产鲜草100公斤以下的低劣草场就占2/3,其中40.6%是高山草甸草场,可供放牧的面积所占比例较小,草场退化、沙化现象严重,大部分草场载畜能力过低,目前西藏有退化现象的草地4266.7万亩,草场退化面积接近30%以上。因地貌、地形和投资等方面的影响,农牧区水利基础设施存在较多问题,宜农地可灌溉面积占宜农地面积的28.21%,宜牧地为15.51%。西藏的矿藏储量虽然丰富,但是开采难度较大。西藏尽管能源资源丰富,但太阳能、风能、地热等非常规能源比重大,而石油、煤炭等常规能源比重过小。西藏的森林覆盖面积为10755万亩,约占全国森林面积的5.5%,森林总蓄积量为20.84亿立方米,占全国总蓄积量的14%,但特殊的地理环境限制了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四)***“经济增长要素比例关系失当”的难题

    在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变量中,投资的主体表现为固定资产的形成,消费是核算概念下的最终消费,进出口表现为货物的进口和出口。西藏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经济增长中各种要素比例关系失当的难题。首先,从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固定资产投资、最终消费和对外贸易三驾马车看,2007年,西藏地区实现GDP342.19亿元,其中消费品零售总额大约为112.01亿元,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9.65亿元,对外贸易总额达到3.93亿美元,显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的拉动。有关部门研究表明,西藏已经进入投资和消费双驱动时期,但是要把这种趋势变成现实,还需要继续努力。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固定资产投资额由1978年的6.7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69.65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固定资本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其次,从资本、技术、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996年最高时为53.5%,2004年最低时为14.9%,2007年西藏农牧业科技贡献率为32%以上,“九五”期间资本的年均贡献率为48.81%,“十五”期间为65.51%,劳动力的贡献率由“九五”期间的8.18%上升为“十五”期间的10.07%,“十五”期间所有的年份资本的贡献率大于技术和劳动的贡献率。再次,从全社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看,2005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1.48吨标准煤,比全国1.22吨标准煤高出0.26吨,如果考虑西藏并没有高能耗工业,当前产业结构下该能耗实际更高。

    (五)***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难题

    二元结构是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描述,是指外来的输入的社会体系与原有的社会体系之间冲突或者说二者并存。从经济上说,发展中国家同时存在着先进的工业部门和落后的农业部门两种经济结构,现代部门是技术比较先进、生产效率较高的工业部门,传统部门则是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的农业部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分割体制是西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的制度瓶颈。西藏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和全国一样实行了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城乡居民之间的流动。与此相适应建立了配套的粮油供应、劳动力就业、福利保障、流通和投资等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上世纪80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分别在农牧区内部和城市内部进行,基本上没有触动城乡分割的体制。
 
 
农牧民收入除来自家庭经营、部分乡镇企业收入和劳务输出外,几乎没有其它来源。也就是说,按照经济学的原理,只享有初次分配的收入和福利,而没有享受到再分配的成果。城镇居民除了工资、奖金、各种津贴、退休金、救济金等货币收入外,还有以实物形式发放的免费半免费的消费品,有集体消费房屋出售租金等等,其中很多是农牧民享受不到的。西藏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建成了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在内的社会保险体系,但各项制度覆盖的范围还没有包括所有的农牧民。中央第三、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中央、各部委、各省市加大了支援西藏的力度,但主要集中在县以上,广大农牧区无论是资金、技术、人才等支持力度都比较弱。城乡分割体制使农牧民收入的增加明显慢于城镇居民。世界其它国家的经验数据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0——1000美元阶段,城镇居民的收入是农民的1.7倍,而西藏城镇居民收入是农牧民的4.4倍,远远超过了这一水平。

    (六)***“贫困文化根深蒂固、人力资本积累弱”的难题

    人力资本的研究表明,劳动者受先天因素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具有不同的体力因素和智力因素。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由此引起的思想观念等。西藏广大农牧区“贫困文化”根深蒂固,严重制约了 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贫困文化”主要指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一群人的行为、习惯、风俗、心理定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等非物质形式。西藏贫困农牧民当中,“贫困文化”所应有的特征几乎全部具备,具体表现为:多子多劳动力的生育观,轻视知识的文化观,安贫乐道、得过且过的幸福观,老守家园的乡土观,以及“等靠要”的度日观。这是一种价值贫困,精神贫困,一种比其它贫困更难治愈的贫困。 “贫困文化”导致农牧民普遍受教育时间短,整体素质低,“等靠要”的惰性思想严重,满足于现状,缺乏市场竞争意识。有关资料显示,西藏是全国义务教育普及率最低的省级行政区,农牧区剩余劳动力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0.1%,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1%,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8.8%。人力资本积累弱成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需要***的难题。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

    西藏作为一个以农牧业为主体,自身积累能力不足欠发达地区,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具体而言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 在发展理念上坚持发展是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的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西藏经历“一个转折点、两个里程碑”和十六大以来新的里程碑的光辉实践,经济快速发展,文化日益繁荣,社会祥和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较大,城市中随着经济转型,下岗职工再就业、失地农民安置、大学生的就业等问题比较突出。以***同志为***的***针对西藏发展和稳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发展是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深刻把握我国和我区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坚定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在发展的路径上发挥特色优势,增强西藏自主发展能力

    特色经济是从本地比较优势出发,根据本地区某一阶段要素禀赋结构,即经济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在某一产业或产品上构建经济增长极,形成提高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的经济。特色经济鲜明的特点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优、人优我廉。西藏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就要按照自治区提出的“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 的经济发展战略,坚持特色与规模并重,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企业为主体,强化政府引导、服务职能,创造特色产业建设模式,重点开发优势资源,着力打造高原特色品牌,实现特色、规模与效益的有机统一,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立足环境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培育高原特色藏医药业、高原特色绿色食(饮)品业、高原特色民族手工业、高原特色清洁能源工业、高原特色矿产业和旅游业以及相关的民族特色产业体系的特色产业发展道路。
    (三)在发展重点上把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首要任务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继续把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加大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的投入;加大农牧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投入,制定有关政策加大对农牧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投入;加快建设农牧业社会服务体系,切实加大以地市所在城镇、重点乡镇、传统的农畜产品和生产生活资料集散地为依托的批发交易市场建设的投入,充分发挥市场对结构调整的导向作用;按照协调发展、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小城镇建设,理顺农牧民进城的体制和机制。

    (四)在发展方式上由“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由“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要求就是构建创新体系。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先提出创新理论。熊彼特的创新概念范围很广,既包括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又包括非技术性变化的创新。熊彼特之后,人们把创新划分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大类。技术创新是以新技术(全新的或改进的)为手段并用以创造新的经济价值的一种商业活动,它是新技术的首次商业化应用。西藏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就需要构建创新体系。一是实施科技创新。科学技术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提供了新的先进手段和方法,科技模仿和创新将为后发地区经济发展开拓新的发展空间。科学技术是产业升级的推动力。没有科技的创新,不可能形成主导产业和产业层次的越升。西藏需要大幅度加大对农牧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牧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科研投入增长机制。要按照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服务分开的要求,改革农牧业科研和科技推广体系,加快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鼓励科研单位、大专院校采取技术入股、科技对接等形式进入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领域。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继续实施“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扩繁推广。加大动植物重大病虫害和疫情的防治。二是体制和思路的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环境和科技问题,更是体制和观念问题。广大农牧区要完善“三个长期不变”的政策,让农牧民充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四权统一的土地承包权。把土地的处分权落实到位。土地处分权的内容包括对承包权的转让、出租、入股、抵押等。处分权的落实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现行土地产权关系中内含的不稳定性因素,增加国家对农民产权的保护。鼓励农民以租赁、参股的办法参与土地收益的二次分配,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三是生态创新,即在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突出搞好西藏的生态环境建设时,构筑稳固的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确保西藏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在发展要求上要统筹兼顾,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西藏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时,要按照十七大报告的要求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上下功夫,2010年完成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从1.48降低到1.29的目标:(1)实现资源保护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坚持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并举的发展战略;(2)实现资源的节约与发展循环经济相结合。在保护自然生态平衡、改善环境的前提下,改造自然,扩大产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3)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快速发展相结合。构建法律法规政策支持、体制保障、技术创新、激励约束四大支撑体系,形成节约型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统筹安排好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发展方式,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提高循环经济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2023-09-09 03:06:19重新编辑
龙华镇第四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第五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第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第七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第八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第九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第十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油松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油松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油松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油松第四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油松第五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油松第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油松第七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油松第八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油松第十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油松第九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油松第十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上横朗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鹊山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下横朗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大浪英泰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大浪水围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大浪同富裕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大浪河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大浪村华盛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大浪村科惠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大浪水围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大浪华荣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华镇民治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全市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2. 第二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第二次协调推进会召开
  3. 《陕西农民诗歌志》出版
  4. 市教研室第一轮教研沙龙综合实践系列活动圆满收官
  5. 市社会福利院让收养人员过一个温暖欢乐祥和的春节
  6. 王益区三项举措落实市创文办文明办不然放烟花爆竹倡议
  7. 铜川市民政局今天我值班(四)
  8. 市中小企业局积极参加全市第四个环境卫生日活动
  9. 宜君县召开石油开发工作协调会
  10. 耀州区2009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通过省级验收
  11. 科技创新激活铜川产业发展新动能
  12. 印台区召开信访工作会议
  13. 全市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会议召开
  14. 铜川市2016年春季综合人力资源招聘会公告
  15. 我市两家企业荣获陕西省协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
  16. 深入排查整治认真仔细化解
  17. 市财政局党组中心组深入学习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精神
  18. 欣兴公司志愿者进社区参加义务劳动活动
  19. 全市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20. 铜川军分区一对一帮困助学活动启动
  21. 全市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电视电话会召开
  22. 铜川书画院创研成果捷报频传
  23. 宜君县教体局成功举办教育人人通综合服务平台管理应用暨幼儿教师培训班
  24. 市审计局组织收看审计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
  25. 耀州区地方税务局办税服务厅被省财贸工会授予雷锋式班组荣誉称号
  26. 市住建局检查春节期间公用行业值班工作
  27. 铜川大兴制衣公司迅速学习传达贯彻市国资委系统党建暨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
  28. 上半年铜川市住建工作亮点突出措施有力
  29. 市农业局举行樱桃蜜蜂授粉放蜂活动
  30. 市委宣传部传达学习******在庆祝***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精神
  31. 7月气候多变秋粮长势良好
  32. 铜川市就业局开展“创业培训进高墙”主题活动
  33. 我市今年就业工作思路敲定
  34. 新区举行创业就业政策宣传活动
  35. 市就业局不断创新就业培训模式
  36. 市农业局上安村“果园油菜肥田”示范效果明显
  37. 市统计局“四项”工作保障助推创文工作顺利开展
  38. 市工商局副局长吴高荣对王益区校外托管机构监管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39. 市政府第十九次常务会议召开
  40. 国庆前走访慰问军队离休干部
  41.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传达学习*********贯彻落实市委常委会议精神
  42. 铜川供电公司春节安全宣传“三关注”
  43. 市体育局开展春节前慰问困难群众活动
  44. 市地税局局长张波深入邻德社区开展节前走访慰问活动
  45. 新区城建监察大队精细化城市管理显成效
  46. 坡头园区供气工程建设加快步伐
  47. 铜川首部村志杨柳塬志编纂完成
  48. 我市启动“飓风行动”严打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
  49. 印台区区召开“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苹果园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苹果腐烂病防治技术培训会
  50. 同聚照金—市级各民主党派组织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庆祝***成立100周年
  51. 关于铜川市首届创新创业明星评选情况的通报
  52. 关于2015年开展创建人民满意窗口单位活动的通知
  53. 市地税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个税管理
  54. 铜川市中心血站开展“优秀服务之星”评选活动
  55. 天宝路派出所为塔坡小学学生开展法制宣传和警示教育活动
  56. 铜川市气象局积极营造创文氛围
  57. 我市提高企退人员养老金
  58. 赵晓明检查药王大道项目后续工程建设情况
  59. 我市成品油质量全面升级
  60. 市住建局郭琳见习感言
  61. 公路指挥部办公室举办第四届职工运动会
  62. 王益区第一幼儿园被命名为“陕西省示范幼儿园”
  63. 玉华宫管理局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强景区安全管理工作
  64. 永寿县考察团来宜君县考察核桃产业
  65. 灾害天气造成农作物严重受灾
  66. 市审计局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全体会议暨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
  67. 铜川供电公司积极应对高温大负荷
  68. 我市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成效显著
  69. 市政协全市重大产业补链强链工作双月协商座谈会召开
  70. 关于我局社会保险个人权益查询系统数据库升级的公告
  71. 新区人社局对协理员进行年终考核
  72. 群防群治织天网服务大局保平安
  73. 印台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推进
  74. 市质监局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顺利通过检查考核
  75. 市财政局召开机关2014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述职述效述廉测评大会
  76. 相红霞在市委老干局调研
  77. 铜川市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培训学习
  78. 全市2012年度反腐倡廉责任分工大会召开
  79. 我市排查油气管道杜绝安全隐患
  80. 铜川市体育局被评为2014年度创佳评差竞赛活动最佳系统
  81. 全市发放牛羊肉价格补贴585万元
  82. 大年初一住建系统干部职工一线掠影
  83. 铜川科技工作者研讨资源再生利用和开发问题
  84. 宜君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冲在县农业局调研
  85. 扎实开展支农资金审计促进专项资金利用效率
  86. 我市召开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办工作推进会暨市联防联控指挥部办公室专题会
  87. 印台区构建四个模块、四个中心推动文化大发展
  88. 认真学习贯彻*********精神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创新驱动发展工作
  89. 市人社局进农村服务基层活动成效显著
  90. 铜川市技工学校迁址公告
  91. 铜川市民政系统窗口单位国庆节期间安全有序运行
  92. 市统计局开展全市基层统计人员轮训工作
  93. 铜川市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案例研究获省级基础教育重大课题立项市教育局召开开题报告会
  94. 市重点招商项目火凤凰陶瓷窑炉点火开炉
  95. 赵晓明视察公路项目建设情况
  96. 耀州区将举办第八届香山佛教文化节暨第二届樱花节
  97. 新区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98. 铜川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认真开展春节重点消费品专项执法检查
  99. 铜川书画院深入开展写春联义送活动
  100. 市住建局春节期间加强市政环卫检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