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广州市番禺区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4月13日发表  

  广州市番禺区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前言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区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要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气象部门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气象预报预测水平和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过硬的、经得起检验的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并实施《番禺区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对于实现更高水平的气象现代化,有效防御气象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更好服务番禺实现“十三五”规划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根据《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国气象局 广东省人民政府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合作备忘录(2016-2020年)》、《广州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广州市贯彻落实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在广东省气象局、广州市气象局和番禺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番禺区气象局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圆满完成气象现代化各项建设任务,为有效应对各类气象灾害,保障番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番禺“十三五”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发展基础

  1.气象综合观测水平明显提升

  可靠的监测数据是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基础,多年来,区政府对气象事业持续投入,监测仪器和监测要素不断增加。全区建成了由5km*5km布点的32套自动气象站、1套环境气象监测站、5套能见度观测仪、3套道路气象监测站、3个大气电场强度监测点、2个天气实景监测点、1个鱼塘水温监测点、3套移动气象观测站、2套暑热压力观测仪、1套“回南天”观测设备、1套紫外线监测仪、1套太阳光度计、1套天空成像仪、1辆载有移动天气雷达及卫星接收设备的气象应急监测车组成的天气监测网,气象观测设备自动化水平、气象技术装备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气象综合观测能力显著增强。

  2.气象预报预警能力不断提高

  目前我区已建成卫星云图接收系统、雷达产品应用系统、数值预报释用系统、台风预警决策系统、强对流天气预警系统、预报预警信息制作和分发系统、决策服务管理系统、综合气象信息平台、大气灰霾预报预警系统等业务平台,气象预报从全区24小时预报精细到分镇街的逐3小时预报,初步实现定时、定点、精细化的天气预报,短时临近天气及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能力显著提高。

  3.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不断健全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逐步完善,编制完成《番禺区气象灾害区划研究》、《番禺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12-2020年)》和《番禺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并由区政府印发实施。建立以台风、暴雨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停课制度,成立了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成立了区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各镇街制定了与区对接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气象应急频道在番禺有线电视落地播出。已将区内各级政府领导、应急管理机构及所有村居、学校负责人纳入气象预警信息手机短信发布平台,有效提升灾害性天气的应对能力。

  4.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有效提高

  “十二五”期间,气象服务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气象信息发布渠道已经拓宽到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微信、微博、传真、电子公文、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气象甚高频接收设备、固话群呼系统、电话自动答询系统等各类传播媒介。公众对气象信息的获取更加及时、便利,气象信息传播的覆盖率不断提高。同时,每年利用3·23世界气象日、农资下乡、法制宣传、防灾减灾宣传日、安全生产宣传月等活动,深入社区、农村、学校、企业、机关,向广大群众宣传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有效地提高了公众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5.防雷安全生产监管更加法制化

  “十二五”期间,我局认真履行防雷安全生产行业监管职责,扎实开展气象、防雷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活动。对全区易燃易爆场所、人员密集场所、中高考考场、大型建筑工地、大型公园景区等场所开展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与全区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签订《防雷安全生产责任书》,开展气象灾害防御暨防雷安全设施“三同时”专项执法检查、气象信息发布与传播专项执法检查、防雷施工企业综合治理等活动,排查治理安全隐患,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切实保障全区防雷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发展环境

  1.发展机遇

  (1)区域发展优势为番禺气象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番禺区是众多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密集布局地区,具备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核心区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珠江-西江经济带等政策叠加优势。“十三五”时期,番禺区致力于打造成广州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泛珠三角重要枢纽门户、国际时尚创意都会区,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提升城镇化水平和全民幸福指数。这些都对气象保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我区气象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2)共享善治理念为番禺气象发展提供了新空间

  “十三五”时期,我区提出扩大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服务供给,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新机制拓宽了公共气象服务内涵,各行业需要更多个性化的气象服务,市民生活也需要更高质便捷的气象服务。为此,以新兴信息技术推动精细化、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普惠气象服务,将气象事业发展的成果通过“可知可感、易懂好用”的气象服务,公平、便利地与社会公众共享,是我区气象事业新的发展空间。

  (3)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为番禺气象发展提供了新途径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步伐加快特别是信息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使气象事业依托各种新型技术的产生和应用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促进气象预报向数值模式预报方向发展。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新媒体、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在气象服务领域的全覆盖,以及卫星、雷达、自动化探测等技术在气象监测预警领域的广泛应用,为番禺气象事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

  2.面临的挑战

  (1)气象预报预警水平与政府防灾减灾的要求不相适应

  番禺地处珠江入海口,灾害性天气种类多,暴雨、台风、龙卷风、雷电、大风、高温、灰霾等影响频繁,且城镇密集、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气象灾害往往因为“叠加效应”和“放大效应”而加重影响,城市内涝、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城市病”也与气象灾害关系密切。当前,气象核心预报技术与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和新型观测资料的应用有待提高;气象灾害的监测精细度和预报准确率不够,未能完全实现定时、定点、定量的目标,对局地中小尺度突发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短时预警能力不足;突发事件和气象灾害预警的有效联动和社会响应机制还不够健全,智能化、信息化的气象防灾减灾协同管理体系尚未建立。

  (2)气象公共服务能力与创建宜居新区的目标不相适应

  “十三五”期间,番禺要打造成广州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泛珠三角重要枢纽门户、国际时尚创意都会区,对气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我区气象服务主体单一,服务资源分散,难以适应迅速增长的日益多元化需求;公众气象服务的均等化、便利化、针对性有待加强;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共享机制亟待完善;城市内涝、空气污染等“城市病”的治理能力亟待加强;为各级党委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及公共安全气象保障的支撑能力不足。

  (3)气象发展体制机制与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不相适应

  当前,气象发展环境和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公平开放市场、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给气象发展带来的挑战不断加大。我区气象服务体制与开放多元共享理念不相适应的矛盾依然突出;气象业务科技体制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协调发展的需求还不适应;气象公共安全监管体制与全面正确依法履职的要求存在矛盾,这些都亟需通过全面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动番禺气象在防灾减灾救灾、公共气象服务等方面发挥先行优势,激发发展活力。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紧紧围绕番禺区建设时尚创意宜居新区的目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推进气象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大数据的融合创新,构建信息时代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气象公共服务新模式,全面提升气象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为番禺建设成为广州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面向民生,服务引领

  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城市防灾减灾和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以精准、精确、精细的服务需求为导向,始终把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作为气象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服务民生摆在气象工作首位,千方百计提高气象预报水平和造福社会能力,使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全民。

  2.坚持深化改革,科学发展

  以全面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气象法治建设为契机,力争在气象服务管理、气象行政管理、业务科技管理等领域取得突破,调动各方积极性,参与气象业务服务;建立健全管理规范标准,依法履行气象职责,依法管理气象事务,创造番禺气象事业开放式发展的新格局。

  3.坚持强基固本,合作共赢

  打造气象现代化重点项目,加强气象综合观测、预报预警、公共服务、信息支撑等能力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推进与相关部门资源共享,提升番禺气象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气象设施和信息资源的综合效益。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番禺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防灾减灾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预报预警更加精准快速,气象防灾减灾更加主动有序,气象公共服务更加均等便利,生态和气象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气象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气象综合实力达到全省同级先进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加准确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为番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气象保障。

  2.具体目标

  ——提高监测预报预警能力。①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98%,气象探测自动化程度达100%。②自动气象站平均分布密度达到3公里,重点区域达到1公里。③24小时预报空间分辨率达到1公里,时间分辨率达到1小时;滚动发布未来10天精细到行政村、社区的气象预报。④暴雨、雷雨大风预警时间平均提前50分钟以上。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①完善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停课机制。②预警信息发布覆盖率超过98%。③气象信息网络带宽达到100M。

  ——提高气象公共服务能力。①全区98%家庭可自助利用一种以上渠道获取气象公共服务。②100%社区网格员可利用移动终端获取气象公共服务。③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率达95%以上,公众自救互救能力显著提升。

  ——提高体制机制创新能力。①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服务体制机制,部门信息共享率达到90%。②气象行政审批事项及送审资料100%实行网上办理。③加强制度建设,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将预警信息的传播、响应等工作纳入法律监督范畴。

  三、主要任务

  (一)围绕宜居宜业,着力健全气象防灾减灾体系

  1.提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

  加快建设番禺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打造综合应急管理示范平台,建成权威、统一、智能的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做到全网发布、分镇预警、目标人群接收,让社会公众得到更方便快捷贴心的服务。积极应用最新发布技术,提升“一键式”发布能力。健全预警信息发布机制,整合各种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完善移动通信和移动互联企业开通预警信息绿色通道发布机制,利用移动媒体实现预警信息接收和传播,在各类交通工具特别是公共交通设施上布设移动监测和预警信息接收设备,进一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率和时效性,基本消除预警信息接收“盲区”。加强制度建设,出台有关气象信息传播的规范性文件,并纳入法律监管范畴,提高气象信息的传播效力。

  2.加强气象防灾减灾部门联动

  落实《番禺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推动各部门、各行业涉及气象灾害防御的应急预案衔接,整合防灾减灾资源,实现区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间信息共享和高效联动。加强与教育、国土、水务、农业、海洋渔业、安全监管、公安等部门的应急联动,建立气象灾害易引发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的预警防控机制,加强城乡气象防灾减灾模拟应急演练,进一步完善以台风、暴雨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停课停工机制,完善防御城市内涝、山洪地质灾害、风灾等灾害的应急响应机制。

  3.提高镇街村居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

  依托政府社会管理架构,构建覆盖镇街、村社、网格的三级气象服务组织体系,推动气象服务融入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完善镇街气象信息服务体系,建立镇街气象风险预警系统,开展城市内涝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提高城乡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

  (二) 统筹城市发展,深入推进监测预报体系建设

  1.不断优化综合气象监测网布局

  依托番禺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建设,更新观测设备,创新观测管理模式,完善观测业务流程,提升地面气象观测要素技术指标;对区域观测站网进行升级,改造老化、故障频率高的区域站,提高设备可用性和服务能力;在气象灾害多发易发区、重点防护防御区,气象服务重点区、人口密集区等加密建设气象自动站和气象实景监测站,增加小尺度天气系统监测设备,加入省龙卷风监测网,提高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发展观测智能化,加强与三防、水文、环保等部门数据资料实时共享,充分应用社会化观测资源,实现局地气象灾害的在线监测。建立信息化的装备保障业务,完善气象技术装备运行的在线监控报警和快速反应机制。

  2.完善生态气象监测体系建设

  发展面向生态建设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效益评估和公众服务,提升都市生态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增强市民生态气象理念和意识;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建设生态气象综合观测基地,提升对森林、河流水库、农田等生态区域的气象和重污染天气监测能力;提升雾霾在线连续观测能力,增强重污染天气分析和决策辅助能力,为番禺空气污染控制和空气质量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3.努力提高精细化预报预警水平

  以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为基础,加强数值预报释用技术应用,建立以精细化格点预报为核心的现代化预报业务体系。开展连续、滚动的暴雨、强对流(雷雨大风、龙卷风等)等灾害性天气的精细化预报,开展分镇街预警。研究灾害性天气时空特征和预警发布指标、气象灾害风险致灾阈值、气象灾害风险等级划分指标等,建设气象数据与灾情数据相融合、气象预警与灾害预报相结合的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业务,进一步提升城市内涝、地质灾害、森林火险等专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积极推进气象预报向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延伸。

  (三)聚焦共享善治,大力加强气象服务惠民力度

  1.创新气象服务多元化提供机制

  丰富气象服务产品供给方式,加强新媒体技术与传统方式的综合应用,实现微信、微博、网站、手机客户端等多种提供渠道的个性服务,构建时空精细化、多要素、无缝隙的气象服务基础数据云平台,建立智能化服务引擎,建设用户请求精准响应、渠道产品自动适配的一体化气象服务系统。

  2.强化面向重点行业的气象服务

  提升气象服务“三农”能力,完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物候观测和农田生态监测网,拓宽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发布渠道,应用互联网、手机APP、大喇叭等技术手段,深入开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加强交通气象服务,建立和完善交通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系统,加强对大雾、强风、强降雨、雷电、能见度等气象条件的监测分析和预报预警;联合旅游部门加快建设旅游景区气象观测系统,开展旅游天气预报。开展旅游气候资源普查和重点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3.提高气象知识科普水平

  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推进气象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和气象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纳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以社区(村)、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为主体,开展各种形式的应急演练和科普活动,增强全社会的气象灾害防范意识和避险、自救、互救能力;与社区、学校、工厂共建气象科普示范站和示范园区,建立互联合作协助机制。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数字气象科普精品,提升公民气象防灾减灾和气候保护意识,创建独具地方特色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科普基地。

  (四)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气象管理法治水平

  1.加强气象服务市场监管机制

  加强对气象服务行业的指导和监管,依照气象服务行业标准和服务质量评估标准,定期向社会公布气象服务市场主体执行标准、遵守法规、诚信经营、产品(服务)质量等情况;加强对气象服务市场主体的诚信管理,建立以“黑名单管理制度”、“信用分类监管制度”、“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制度”和“退出管理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市场主体诚信体系。

  2.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气象行政管理体系,加强对气象探测环境规划保护、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雷电灾害防护、气象灾害防御、行业气象发展等社会公共事务的监督管理,确保公众得到权威、专业的气象服务。推进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审批效率。加强气象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宣传,普及气象法律法规知识。

  四、重点项目

  (一)番禺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和番禺科普馆工程项目

  在番禺儿童公园建设一个包括国家标准地面气象观测场、城市气候观测场、大气灰霾观测场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监测能力较强、资料数据较全的综合气象观测站,为提高气象预报预警能力、防御气象灾害、适应气候变化、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

  在番禺儿童公园建设一座涵盖气象、天文、地震、消防、民政等内容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科普馆,为番禺区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提供综合性科普教育基地,提高市民的综合科学素质。

  (二)番禺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加快推进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建设,依托番禺区应急指挥系统,进一步拓宽全区应急指挥系统的覆盖面,强化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有效整合全区各部门信息资源,实现公共资源信息互通、共享。遵循“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分级负责、权威发布、纵向到底”的原则,加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强化“五区六岗”区划功能、实现“平应结合”,落实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报得早、审得快、发得出、传得畅、收得到、用得好”的要求,着力解决预警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三)精细化预报与预警系统

  通过建设基于WEB方式的业务平台,开展格点预报及数据自动订正,发展分辨率到小时级和公里级的实时分析、短临预报和中短期预报,可实现3-6小时、分辨率为1-3公里的格点精细化预报服务产品的制作、编辑、自动生成和一键分发以及分镇街预警信号在各类传播渠道的一键发布;开展连续、滚动的台风、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精确格点预警,完善无缝隙集约化气象预警体系。同时,该平台还可实现业务流程监控、气象设备监控与产品展示、决策服务产品制作与分发、气象服务记录以及其他辅助工具(常用资料查询、历史上的今天、天气档案存储、台风距离计算器、风向风速换算器、日历查询等)。

  (四)城市防灾减灾及公共气象服务两个体系建设

  建设分镇街预警的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平台,提高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建设城市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一体化平台,内容包括:直通网格预警服务系统,重点加强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建设,形成覆盖不同地域、面向不同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立体网络;气象信息发布传播渠道建设:在保持传统渠道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微信、微博、“番禺天气”APP等新媒体渠道,提高获取气象信息的便捷性,使全区市民至少能通过一种手段获取气象信息,在城镇显著位置、交通枢纽、公共活动场所、重点工程所在地、应急避难场所以及气象灾害易发区域等地方,建设信息发布电子显示屏与大喇叭广播系统;建设气象防灾服务公共产品库,为市民提供更加丰富、更具个性、更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产品。

  建设大气生态环境监测预警平台,完善大气成份监测站建设,优化灰霾监测预警系统,提升雾霾在线连续观测能力,提高灰霾预报预警水平,为大气污染防治、应急减排、城市规划、工业布局等提供决策支持;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建设生态气象综合观测基地,提升对森林、河流水库、农田等生态区域的气象和重污染天气监测能力。

  (五)自动气象观测网升级

  在目前自动气象站5km*5km布点的基础上,加大气象灾害易发区和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区的监测站密度,平均分布密度达到3km*3km,重点区域达到1km*1km;优化升级站网布局,将观测数据网络传输带宽由50M提高到100M,将自动站监测要素从现有的4要素增加到6要素,改造老化、故障频率高的区域站,提高设备可用性和服务能力;推动气象实景监测网建设,实现观测实景与气象数据融合应用,增加小尺度天气系统监测设备,加入省龙卷风监测网,提高突发和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

  (六)“互联网+气象服务”工程

  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整合气象与高影响行业数据,推进气象与应急、交通、水务、教育、国土、环保等部门的数据共享交换与融合应用,打造番禺“互联网+气象服务”综合系统,构建智能集约的城市气象服务系统和协同高效的气象灾害防御联动平台。建设气象云支撑平台、多源数据并行处理集群等,提升业务服务处理能力,实现气象服务的个性化、智能化、精细化和专业化。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番禺区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是指导全区今后五年气象现代化建设、气象改革与创新工作的重要依据,各有关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科学部署,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分解落实规划目标指标和年度计划,从组织和制度上切实保证把规划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大投入力度

  做好本规划与番禺区相关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将气象发展规划纳入《广州市番禺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进一步完善双重管理体制和相应的资金渠道,建立健全与中央、地方气象发展相适应、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各有关部门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从计划、资金、土地等方面予以保障。

  (三)强化项目支撑

  以规划带动项目建设,以项目促进规划落实,确立规划对重点项目布局的指导作用,科学谋划重点项目。把重点项目纳入区政府重点项目库,依据规划有序推进气象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强化气象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规范建设程序。

  (四)强化监督评估

  在区政府的组织领导下,番禺区气象局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分析,检查规划落实情况,分析规划实施效果,做好各项工作和措施落实的督促检查工作,定期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建立规划工作目标落实责任制,加强考核。

  附表1

  番禺区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投资概算表

重点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建设时间

投资估算

(万元)

1.番禺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和番禺科普馆工程项目

在城北公园建设一座包括国家标准地面气象观测场、城市气候观测场、大气灰霾观测场的番禺区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建设一座涵盖气象、天文、地震、消防、民政等内容的番禺科普馆。

2016-2018年

5200

2.番禺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建设

按照“五区六岗”的需要,在区政府东副楼建设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建设内容包括专用设备及配套设施、发布平台系统建设。

2016年

500

3.精细化预报与预警系统建设

建设格点精细化预报预警系统、业务智能管理系统。

2017-2018年

300

4.城市防灾减灾及公共气象服务两个体系建设

建设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平台、大气生态环境监测预警平台、城市防灾减灾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平台。

2017-2020年

2000

5.自动气象观测网升级

加密自动站建设,升级改造原有自动站,更新老化自动站设备。增加小尺度天气系统监测设备,加入省龙卷风监测网。

2016-2019年

1100

6.“互联网+气象服务”工程

包括气象大数据采集与信息化系统、气象云与政府云融合平台、行业数据集约汇聚系统、网格化气象服务系统。

2016-2020年

600

合计

9700

  备注:第1、2项已在十二五期间立项,在十三五期间实施。第3-6项投资估算合计4000万元。

  附表2

  番禺区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具体指标

“十三五”规划具体指标

2015年现值

(1)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①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98%,观测自动化程度达到100%。

灾害性天气监测率95%,观测自动化程度达到95%。

②自动气象站平均分布密度达到3公里,重点区域达到1公里。

自动气象站平均分布密度达到5公里。

③24小时预报空间分辨率达到1公里,时间分辨率达到1小时;滚动发布未来10天精细到行政村、社区的气象预报。

24小时预报空间分辨率5公里,时间分辨率达到3小时;滚动发布未来7天精细到行政村、社区的气象预报。

④提前50分钟发布暴雨、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预警。

约提前45分钟发布暴雨、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预警。

(2)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①完善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停课停工应对机制。

转发并实施《广州公众应对主要气象灾害指引》,初步建立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停课停工应对机制。

②预警信息发布覆盖率超过98%。

根据省情研究中心统计,预警信息发布覆盖率为95%。

③气象信息网络带宽达到100M。

网络带宽为50M。

(3)气象公共服务能力


①全区98%家庭可自助利用一种以上渠道获取气象公共服务。

根据省情研究中心统计,气象信息覆盖率为97%。

②100%社区网格员可利用移动终端获取气象公共服务。

部分社区网格员可利用移动终端获取气象公共服务。

③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率达95%以上,公众自救互救能力显著提升。

根据省情研究中心统计,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率为93.7%。

(4)体制机制创新能力


①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服务体制机制,部门信息共享率达到90%。

初步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服务机制。

②气象行政审批事项及送审资料100%实行网上办理。

气象行政审批事项100%实行网上受理,送审资料仍为纸质资料。

③加强制度建设,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将预警信息的传播、响应等工作纳入法律监督范畴。

相关制度不完善。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2023-10-04 07:05:26重新编辑
深圳石岩泉宝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百旺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麻布新村恒胜亿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水田石龙仔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坳背龙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龙马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第四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第五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宏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山城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梨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横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水田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三联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头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塘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阳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龙马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官田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台湾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长城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上排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园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园岭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石岩镇石头山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省政府安排新五个全覆盖和低收入农户冬季供煤工作
  2. 山西省教育厅发布疫情防控通知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培训一律暂停
  3.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重温百年奋斗史启航育人新征程
  4. 本周山西有风雪天气
  5. 5月份山西物流景气指数重回枯荣线以上
  6. 袁纯清李小鹏会见香港知名媒体高层采访团一行
  7. 张建欣出席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
  8. 全省金融机构聚力太忻经济一体化建设
  9. 高建民为第四期省管干部轮训班作专题辅导
  10. 重点关注住晋全国政协委员向大会提交联名提案建议——支持山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
  11. 张建欣检查节日食品市场
  12. 交出平安山西满意答卷
  13. 微光成矩向光而行——记双塔街道合和之家志愿者团队
  14. 林武讲好讲深讲实山西故事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凝聚奋进力量
  15. 燕都晨报用爱的滋养促进学习和成长
  16. 山西安排部署两节假期新冠肺炎等重点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
  17. 李小鹏会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党委书记行长郑晖一行
  18. 郭迎光参加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视话会
  19. 共同守护好绿水青山
  20. 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胜利闭幕
  21. 生态环境局凤城分局凤城市爱阳镇禾森源养殖场肉鸡养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第二次公示
  22. 工作前置山西力保二青会食品安全
  23. 付建华会见平安保险副总经理曹实凡
  24. 山西严防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
  25. 山西取消人身损害赔偿城乡差异
  26. 林武主持召开省委第八十五次疫情防控专题会蓝佛安提出具体要求商黎光出席
  27. 杜玉林出席奥运会期间公安厅长信访接待日活动
  28. 胡玉亭深入太郑高铁建设一线现场办公
  29. 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文化大餐
  30. 驰援湖北大爱无疆|我们一定不负重托
  31.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全会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32. 山西启动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
  33. 楼阳生主持召开省委第三十九次专题会议暨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34. 高建民在大同专题调研安全生产工作
  35. 黄河汾河治理情况周报(2020年6月14日—6月20日)
  36. 2022年4月份全省市场监管类投诉举报咨询数据分析暨消费提示
  37. 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调研组在晋调研
  38. 山西出台系列举措千方百计稳住就业基本盘
  39. 山西发布霜冻蓝色预警
  40. 30版改革绘就优化营商环境新蓝图——山西省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方案解读
  41. 朝阳日报双塔区人大开展工作评议促进一府两院履职尽责
  42. 飞行大会助力山西航空体育运动发展
  43. 弟兄山镇弟兄山镇两节前加大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力度
  44. 全省春季植树造林完成119万亩
  45. 山西电力全面完成十三五光伏扶贫接网任务
  46. 山西设立合计500亿元规模融资专项
  47. 两节山西文化大餐进万家
  48. 薛延忠出席团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并讲话
  49. 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50. 山西省林草局启动打击破坏森林草原资源违法行为专项行动
  51. 山西拧紧用水总量控制的水龙头
  52. 高建民出席全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会议
  53. ***保障房督查组向我省反馈情况
  54. 山西2020年度三支一扶选拔8月1日笔试
  55. 山西出台实施方案推动农民务工就业
  56. 高建民出席全省财政工作座谈会
  57. 2025年全省要实现宜林荒山基本绿化
  58. 省直工委抓深抓实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
  59. 王儒林主持召开省委法治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
  60. 山西省素质型舞蹈教育改革国际学术系列活动启动
  61. 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
  62. 全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问题排查整改推进会召开蓝佛安出席并讲话
  63. 山西推进高质量规范立法护航转型发展满足民生需求
  64. 山西2020年要再建设400所普惠性幼儿园
  65. 蓝佛安主持召开省委第七十三次疫情防控专题会
  66. 高建民出席全省城乡住房调查电视电话会议
  67. 高建民出席行政监察工作会议
  68. 核酸检测需求激增山西多家医院出台便民措施
  69. 张复明出席省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情况督查汇报会
  70. 全省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试点工作领导组会议召开
  71.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07 22:37:35
  72. 扎扎实实开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问题导向确保落实见效
  73. 市供销社凤城市供销联社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
  74. 2021山西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新鲜出炉
  75. 汾河流域治理情况周报(12月16日——12月22日)
  76. 2020年3月6日山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
  77. 山西启动近零碳排放碳普惠示范工程建设
  78. 山西研判2020年春运道路交通状况总流量将突破6500万辆次
  79. 高新区开展工业企业扬尘交叉执法检查助推企业持续提升扬尘整治实效
  80. 山西省住建厅对农村危房改造进行全面检查
  81. 山西多措并举决战完胜脱贫攻坚
  82. 强化思想武装凝聚转型共识
  83. 全省11个市要实现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
  84. 省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举办专题讲座
  85. 前8个月全省重点工程投资完成率达952
  86. 山西发现商代墓葬墓主或为土著集团最高级别贵族
  87. 王一新主持专题会研究保险业发展
  88. 王儒林主持召开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会议
  89. 山西建设特高压主干骨架省级电网
  90. 山西四企业成为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91. 朝阳日报双塔区实施网络化智能化审批新模式提升便民利企水平
  92.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激发全省干部群众爱国情奋斗志
  93. 高建民主持召开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工程调度会
  94. 黄土地上谱写绿色乐章——山西持续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扫描
  95. 山西公布29个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揭榜挂帅项目
  96. 李小鹏张平在晋中调研高校新校区建设情况
  97. 全国妇联在山西开展送温暖三下乡活动
  98. 王成在太谷调研指导农村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
  99. 主动作为全力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
  100. 高建民在省商务厅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