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南沙区2011年区政府工作报告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4月04日发表  

——2011年3月2日在南沙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

区长 罗兆慈

各位代表:

  我代表南沙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和“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

  2010年,南沙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建设“南沙新区”等机遇,大力推进构建现代临港产业体系、建设滨海生态新城、改善民生等重点工作,精心组织,积极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5.68亿元,增长17.08%;工业总产值1419.13亿元,增长23.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27亿元,增长38.81%;源于南沙地区的税收总额达234.85亿元,增长48.9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29亿元,增长25.29%;进出口总额100.55亿美元,增长62.96%。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我们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优异成绩为“十一五”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五年间,我们大力弘扬“勇立潮头、艰苦奋斗、科学高效、敢于跨越”的南沙精神,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等各种困难,战胜了低温冰冻、超强台风等各种自然灾害,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五年间,南沙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税收总额年均增长分别为30%、41.4%、35.7%和***.3%,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位居全市各区、县级市前列。预计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20万元。

  五年间,南沙临港现代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打造了一批对南沙现代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大型生产力骨干项目,形成了汽车、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港航物流、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精品钢以及以核电装备、高压输变电设备、盾构机、数控机床、园林机械等为重点的机械装备制造基地,临港现代产业初具规模。

  五年间,南沙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8.2亿元,推进市政道路、桥梁等城市配套建设项目152个,通车里程达213 公里,初步构建起畅通、快捷的道路骨干体系,南沙作为珠三角重要交通枢纽的作用日益凸显。创卫、创模任务顺利完成,创文工作取得良好成绩,治污、治水成效显著。全区大气主要污染物的日平均浓度达到空气质量一、二级标准,河道COD、BOD等20余项环保指标均达到或优于三类水质指标要求。

  五年间,南沙城乡公共服务逐步向均衡化、一体化、普惠化方向发展。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辖内三个镇已成为广东省教育强镇,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达标率实现100%,按“两相当”的要求提高了教师待遇,教学质量和教育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区、镇、村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覆盖全区的医疗卫生网络不断完善。就业和社保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初步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南沙中心医院、广州外国语学校、南沙体育馆、蕉门河社区运动中心、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以及一批基层文化、体育设施等民生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初步形成了城区“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

  过去的五年,是南沙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五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着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临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开辟新的发展领域,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不断推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融合互动发展。

  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临港产业集群。以打造珠江三角洲地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为目标,依托港口优势和重点园区,大力推动汽车、造船、精品钢、环保家电、核电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集聚加快发展。2010年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产值860.8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的61.17%,是2005年的27.7 倍,年均增长94.32 %。汽车整车和发动机项目相继投产并迅速发展,汽车制造业年产值突破700亿元,已形成年产50万台发动机和年产36万辆整车、占地约4平方公里的南沙汽车工业园,被列为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之一。年造船能力300万吨、单船生产能力30万吨的中船龙穴造船基地的造船和修船项目已投产,“新埔洋”、“中海兴旺”等大型船舶相继建成出坞,成为我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国内首台国产化百万千瓦级核电压力容器在南沙成功制造。国内唯一LED电视薄膜生产基地、全国规模最大的烟酰胺生产基地、产能达1000吨/天的植物油精炼项目以及高压输变电设备、园林机械、造纸设备、数控机床、工程塑料、日用化工等一大批高端项目已建成投产。180万吨冷轧钢板、LED芯片、环保节能家电、广州造纸基地环保迁建、电动工具、啤酒等一批重点项目正抓紧筹建,现代临港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发展了以现代物流为主体的港航产业。南沙港区成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10个5—10万吨级码头已建成投产,开通了欧洲、北美等外贸班轮航线21条、内贸航线8条,世界20大班轮公司已有17家进驻。全国最大的汽车专业码头——南沙汽车滚装船码头和珠三角地区最大的石化专业码头——小虎石化码头已投产。2010年全区港口货物吞吐量1.2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725万标箱,分别是2005年的3.53倍和6.04倍。南沙保税港区成为全国第5个、全省首个封关运作的保税港区,被批准为广东省首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010年南沙保税港区进出区货值193亿美元,保税业务进出区货值13.3亿美元。

  促进了以旅游商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高标准完成金洲商业圈的改造。建成滨海公园、滨海泳场、黄山鲁森林公园、蕉门公园、十九涌渔人码头、鸦片战争英烈墓等一批新的旅游景点和历史文化设施并对外开放,湿地游览区从3000多亩扩建至近万亩。成功举办了水乡文化节、妈祖诞文化旅游节、首届龙舟赛、绿道·水乡游、滨海欢乐节、荔枝节、玉米节等具有岭南风貌、水乡风情和南沙特色的节庆活动。2010年接待游客38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3亿元。房地产业蓬勃发展,五年共引进房地产开发项目38个,完成投资81.29亿元,建成商品房面积131.1万平方米,一批中高档商务设施和居住小区相继建成。2010年全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0.29亿元,是2005年的2.55倍。

  推动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了22.9平方公里的慧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强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先后引进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科技研发平台和产学研基地。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16家,比2005年增加9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88.55亿元,是2005年的10倍。全区授权专利数217件,比2005年增加97.3%。五年来,区财政共投入1.35亿元鼓励扶持企业自主创新。东方电气、晶科电子、龙沙、沙伯等企业已研发出在国内甚至国际领先的高科技产品,一批潜力大、效益高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也实现了快速发展。

  (二)以筹办亚运为契机,全面推进宜居城乡建设。围绕增强产业承载力、改善人居环境、办好亚运会的目标,启动了以蕉门河为中心的滨海城市建设,不断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宜业宜居城乡环境初步形成。

  城乡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坚持用科学性、超前性和权威性的区域规划指导开发建设,更加注重区域合理布局和经济社会功能配套,更加注重宜居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高起点推进全区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开展各项法定规划编制共103项,建立了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横跨产业发展、空间管治、市政交通、环境整治、新城建设、村镇建设等领域的南沙规划控制体系。

  城乡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完成了亭角立交、龙穴大道、万环西路、凤凰大道、市南路等交通主干道的建设和改造,凫洲大桥、小虎二桥已竣工,区内连接各岛的循环路网已基本形成。南沙客运站已投入运营,地铁四号线已开通至南沙,全区公交体系进一步优化,区内公交线路增至19条,运营车辆增至114台,分别是2005年的4倍和6倍。完成了71 项水利工程建设,总投资达20.78亿元,初步建成城乡水利防灾减灾骨架体系。建成自来水厂、热电厂、变电站、特勤消防站、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大型基建项目,城乡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城乡宜居环境进一步改善。以“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为主题,开展了水环境、空气环境、人居环境、交通环境等综合整治工程,努力实现“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先后投入2.4亿元用于创卫和创文,组织了迎亚运环境综合整治、拆除违法违章建设和整治广告招牌等专项行动,城市“两违”和“六乱”得到有效控制,南沙街金洲地段、黄阁镇东湾村等经过集中整治,景观和秩序明显改善。南沙港被评为国际卫生港区,南沙街鹿颈村被评为全国文明先进村和广东省文明村。开展河涌综合整治和污水治理工程,全面完成了市下达的治水任务,高标准整治蕉门河。完成了55个村(居)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惠及人口近11万。投入近4亿元完成了区内88个采石(泥)场的复绿工作。坚持绿道建设与生态环境、景观建设相结合,完成了120公里长的绿道建设,建成全省首条水上绿道。高标准推进青山绿地工程、林带林区建设,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2平方米。节能减排扎实推进,编制完成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严格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和环保竣工验收,切实督促重点企业降氮脱硝,大气和水环境持续保持优良。全区二氧化硫排放量从2006年的3.04万吨下降到2010年的5500吨,下降幅度达81.9 %。预计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5.6 %,年均降幅为5.7 %。2010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7.6%。

  精彩圆满举办亚运南沙赛事。建成总投资4.5亿元的南沙体育馆,成功举办了广州亚运会的武术和卡巴迪赛事,并在南沙产生本届亚运会第一枚金牌。场馆安保、赛事运行、属地保障、文明观众组织等各项工作表现突出,场均上座率达九成,赛事组织有序、观众文明、气氛热烈,实现了“一流场馆、一流组织、一流服务”的赛前承诺和既定目标。南沙体育馆被评为全市6个示范场馆之一。赛会期间接待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亚奥理事会主席萨巴赫、伊朗副总统赛义德鲁等外国贵宾,***和张广宁等领导对南沙赛区的赛事组织和环境美化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围绕强基础、调结构、树品牌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10条村脱掉贫困村的帽子,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7465 元增长到2010年的14798 元,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110 元,年均增长14.7%。进一步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出一批具有区域优势的名优农产品,南沙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园成为省级和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引进了市农科院、供港澳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基地。培育出3个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5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认定无公害生产基地7881.5公顷,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9个。形成覆盖全区的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58个村庄规划已完成,万顷沙中心镇建设已启动。完成4万亩农田、1万亩鱼塘的标准化建设改造和近100公里的农村机耕路硬底化建设。投入2200万元完成“村村通公路”36公里,改善了逾万人的出行条件。按照“设计上更加科学,管理上更加完善,配套上更加齐全”的理念,投入13亿元建成麒麟新城、广隆苑和嘉安花园等安置区,总建设面积***.2万平方米,共4946套房,已有3200多户村民入住。投入约3000万元完成了33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建成一批休闲公园、篮球场、风能及太阳能路灯、小游园、休闲绿地等新农村配套设施,改善了村容村貌,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四)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加强社会建设,一大批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最迫切、最直接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其中属区“惠民36条”和“补充13条”措施中涉及的事项共174项,已完成136项,占78%,其余属长期工作继续抓紧推进。2010年,区本级财政投入民生和各项公共事业资金达10.5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77%。

  就业和社保工作成效明显。创建了43个充分就业社区(村),全区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从业人员从2006年的8.6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1.29万人。实施25项事权下放并与社保、就业挂钩,安置本地劳动力5588人。2010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73.8%。积极推进社保工作,先后两次提高城镇低保标准,从330元提高到410元,增长24%;4次提高农村低保标准,从220元提高到335元,增长52%;农合参保标准从120元提高到300元,五保供养标准从436元提高到***5元。农村平均低保标准达到城镇低保标准的82%,提前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到2012年农村低保标准为城镇低保标准70%以上的目标。全区35岁以上农民参加社保人数达4.6万人,参保率达82%。积极开展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和各类慈善募捐活动,“十一五”期间,全区慈善捐赠总额达8245万元。

  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发展加快。按三级甲等医院标准规划的南沙中心医院建成开业,按照“一村一室一医一护”的要求高标准完成了61个农村卫生站改造升级。新农合参合率达99.95%,全区农村人口医疗保障实现全覆盖。参合人员在各类医院就医人均实际补偿率达41%,其中在区内医院就医实际补偿率达62%,更大程度地惠及参合农民。在全市率先启动了计生“双百工程”,政策生育率、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均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指标任务,实现了创建省人口计划生育一类地区的目标。顺利完成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任务。

  教育和文化等事业取得新成绩。五年累计投入13亿元,通过创建教育强区、整合教育资源、实施奖教奖学、外引内培优秀教师、引进广州外国语学校等措施,教育事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与2005年相比,上等级学校(幼儿园)从23所增加到44所,高级职称以上教师从177人增加到506人,优质高中学位从938个增加到2654个,在职教师年平均工资增加1.42倍。高考成绩连续5 年超过市预测目标。南沙第一中学通过了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导评估。新建教育科研基地41个,其中国家级27个,省级14个。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全面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群众文化和文艺精品创作蓬勃发展,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面形成。全区文化广场从建区初期的12个增加到23个,面积从3.5万平方米增加到6万多平方米。区图书馆成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区文化馆成为省二级馆。5个镇街文化站已创建成两个省特级站、两个省一级站和1个达标站。全区75个村(居)已建成文化室、“农家书屋”,新建成44家“绿色网园”。扎实推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上下横档岛、蒲洲古炮台遗址等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区档案馆从无到有,建立仅两年就迈入国家二级馆行列,被评为省优秀档案馆。人民武装和国防动员工作扎实有力,我区已成功创建成为广州市双拥标兵区。民族宗教、妇女儿童、青少年、助残、侨务、对台、气象、人防等事业均取得长足进步。

  社会保持安全稳定。大力加强“平安南沙”建设,建成216个监控中心(室),治安视频监控在区内主干道、公共场所实现了全覆盖,在全市率先建立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率先开展创建“零发案”村(社区)工作,区内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发案率连续5年呈两位数下降。安全生产环境不断改善,制定了涉及各领域的应急预案,装备了国内最大的专勤消防船——“南沙号”海上消防船,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食品和消防安全的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区内保持无恶性案件和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积极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实行区领导和部门包案制度,开展区、镇两级领导公开接访活动,妥善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全区信访总量保持在低位运行。

  (五)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提高政府效能水平。认真贯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定期向区人大、政协报告、通报工作,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民主监督。五年来,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314件和政协提案395件,办复率达100%。在全市率先建立完善了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了集政务公开、行政审批、行政投诉受理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完成了规范性文件清理,压减行政审批事项282项。坚持惩治与预防相结合,继续推动反腐倡廉工作。强化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圆满完成了“五五”普法任务。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企业改制和资源整合等工作,国有企业管理有了明显改善。进一步对镇街简政放权,建立了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充分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各位代表,五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关怀支持的结果,是区委、区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攻坚克难、求实奋进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南沙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区各单位以及关心、支持南沙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内外投资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面临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南沙的起点低,经济总量还不够大,离省市的期望仍有一定距离;城乡发展还不够平衡,民生工作有待加强;产业结构不够协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够完善;一些单位和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不够高、责任心不够强。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二五”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随着南沙开发建设的逐步深入,南沙作为广州发展重要节点作用日渐增强。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好各种有利条件,特别是南沙港口的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南沙新区建设。根据区委《关于制定广州市南沙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区政府组织编制了《广州市南沙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本次大会审议。

  “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临港产业高端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城区功能国际化为重点,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快建设亚洲枢纽型港口物流中心、华南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实施CEPA先行先试综合示范区、“智慧广州”建设先行区、国际化滨海生态新城区,着力推动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促进南沙新区科学发展迈向新阶段,为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十二五”时期南沙经济社会主要发展目标和任务是: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要确保达到1000亿元。充分发挥港口优势,临港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航运、现代物流和国际商务功能不断强化,成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临港经济中心以及广州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战略平台。以国际化、低碳、智慧理念为引导的宜业宜居滨海新城建设初见成效。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减少,单位建设用地产出率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明显,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全面提升。实施CEPA先行先试综合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与港澳的合作不断深化,对外经贸合作取得新进展,国际化水平大幅提高。城乡一体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社会保障和就业水平稳步提高,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居民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不断增强。城乡管理、社会管理更加人性化、精细化、专业化,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三、2011年主要工作安排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市委、市政府作出开发南沙战略部署10周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南沙在经历了“十一五”时期以汽车、造船、核电装备、港口物流为龙头的产业发展强有力推动下所带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后,如何保持经济发展的后劲,如何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千亿GDP目标,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经历亚运会的洗礼,广州市的老城区焕发了青春,亮点纷呈,形成了六大现代服务业发展功能区,外围的区发展后劲十足,各显神通。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我们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居安思危,继续发扬南沙勇立潮头的拼搏精神,充分发挥南沙的资源优势,掀起新一轮建设发展的高潮。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出口总值增长10%;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5%;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7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以内。

  为此,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升南沙综合竞争力。我们要紧紧把握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和《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的机遇,抓好“十二五”规划纲要及各重点专项规划的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加快编制完成《南沙新区发展总体规划》,按计划推进南沙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各项工作,发挥南沙与港澳地缘、人缘等方面的优势,创新合作机制和合作模式,重点谋划建设南沙新区战略性发展平台。

  着力推动实施CEPA先行先试综合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南沙粤港澳合作发展新区总体规划》及《广州南沙实施CEPA先行先试综合示范区规划》编制工作。按目前已规划示范区各功能区的要求,抓紧推进南沙新区的各项建设和招商工作。积极争取CEPA及其补充协议的政策措施在南沙先行先试,推动南沙与港澳在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休闲旅游、健康服务、航运物流、专业服务、文化创意及影视制作、绿色现代农业等领域的合作取得新进展,使南沙成为促进港澳与内地间要素高效流动的平台。

  着力推动“粤港澳联合创新示范区”建设。依托区内公共研发平台,吸引港澳智慧创新资源聚集南沙,建立高效的产业技术开发和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积极打造华南自主创新的新高地和智慧产业集聚区。发挥好资讯科技园作用,打造科技创新园区。支持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全面推进与中国科学院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合作,不断提升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和产学研合作水平,增强科技竞争力,为全区现代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加强与港澳在中医药产品研发、检测、标准制定、认证等方面的合作,鼓励港澳高校和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在南沙设立校区或职业培训机构,提供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服务。大力推进全区信息化建设,为“智慧南沙”提供发展平台。

  着力推动以港口物流产业为重点的海洋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南沙粮食及通用码头、江海联运工程、集装箱码头三期和疏港铁路等重点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南沙保税港区建设,充分发挥地理区位、港口资源、江海联运和保税港区政策功能的优势,启动国际航运服务集聚区和海港国际贸易集聚区的规划建设工作,发展一批与港口配套的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经纪等航运服务企业,着力建设亚洲枢纽型港口物流中心。加快龙穴岛临港商务区建设,完善港区配套服务设施。依托南沙港区,打造石化、塑料、钢铁、粮食等若干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区域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积极推进金融、保险、免税购物、贸易便利化等改革试点。

  (二)发挥港口资源优势,加快构建临港现代产业体系。

  做好招商服务工作,推进临港高端制造业快速发展。要加强与重点企业的沟通联系,围绕市确定的汽车、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核电装备、数控、石油化工和精品钢等六大先进制造业的战略布局,支持先进制造业增资扩产实现规模发展,积极吸引跨国企业、央企和优秀民营企业落户南沙,重点培育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临港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在全市乃至全省有重要影响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推动结构调整优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顺应世界经济结构大调整的新态势,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大力推进产业智慧化、高端化、集群化和融合化发展,促进产业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按照打造“智慧南沙”的要求,大力引进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新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同时充分利用“退二进三”和“三旧”改造政策,以亭角立交周边和西部工业区为重点,有序地淘汰能耗高、污染大、效益低、不符合产业规划的低端产业。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营造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引导民营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推进区属国企转制和资产重组工作,继续加强国企重大事项的审核、备案和责任追究制度建设,促进国企健康快速发展。

  加快园区建设,加强产业集聚。加大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进一步推进核电装备产业园、珠江工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精细化工产业园、横沥工业园等重点产业园区的建设,加紧完善园区道路、供水、排水、供电、供汽、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必要的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园区的竞争力和凝聚力。充分利用好村集体经济发展用地,并与产业园区的建设结合起来,在布局上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用地进行调整和整合,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用地的三产和产业园区的二产相互动、相补充。

  全力加快项目筹建,增强发展后劲。切实将项目筹建作为全区各部门必须通力配合的一项重要工作,牢固树立“重点项目、重点保障、重点服务、重点推进”的理念,研究编制企业筹建电子台帐,实行项目负责制,实施建设项目投产联合验收,千方百计缩短筹建过程,形成“建成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谋划储备一批”的良性发展机制。争取今年内早日实现180万吨冷轧钢板、节能家电、环保造纸、电动工具、啤酒等生产力骨干项目建成投产,基本完成中船龙穴修造船基地海洋工程装备区一期建设,形成新增生产能力。

  (三)进一步完善综合配套功能,加快建设南沙新城。

  着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优化区域总体规划和重点区域规划,编制和完善重点功能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加快推进以南沙港为依托、以“低碳、智慧”发展为鲜明特色的南沙新城建设,努力打造珠江口优质生活圈示范区。近期重点加快凤凰三桥等区内路桥建设,抓紧协调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西部沿海高速铁路、江中高速东延线、虎门二桥在南沙的建设,推动广州地铁四号线南延长线早日动工建设,努力打造珠江口交通枢纽。调整完善南沙交通规划,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增加公交车辆和线路,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出行难问题。做好水系规划编制工作,有计划地加快全区以防洪排涝为重点的水利堤围、水闸和泵站工程建设。加强供水设施建设,提高全区供水服务能力。

  深入推进城乡环境治理。继续巩固治水成果,加快完善城镇污水管网配套建设,深化全区河涌整治,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扩大至零散的村庄和社区。推进河涌保洁、水利设施管养及村级水管员制度的落实和考评工作。加快南沙绿道网延伸。升级改造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建设高标准的区环境监控中心。加快国家生态示范园区创建步伐,进一步强化污染整治,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落实好各项减排措施,确保完成年度减排任务。高度重视创文迎国检工作,完善工作机制,落实责任制,着力改善薄弱环节。严厉查处新的违法建设,坚决防止“六乱”反弹。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逐步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完成“12319”城管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城市管理向精细化、专业化、数字化和常态化发展。

  (四)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南沙新的支柱产业。将旅游业作为南沙的支柱产业之一来发展,进一步优化南沙旅游娱乐观光及购物设施的布局,重点发展滨海文化休闲旅游、生态旅游和高端医疗旅游,培育邮轮、游艇等航海休闲旅游产业和医疗健康服务产业。

  抓紧旅游资源整合。进一步挖掘南沙丰富的历史、人文和地理资源,大力拓展旅游景点、旅游商品和特色餐饮,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延长旅游消费产业链,增强消费型旅游业的发展后劲。大力发展水乡游、工业游、生态游、文化游,积极拓展自驾车旅游、亲水出海旅游、休闲体育旅游、会展商务旅游等新的旅游形式和旅游业态。积极引导和支持景点申报国家级景区,大型酒店申报国家星级酒店。鼓励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参与旅游开发。调动镇村的积极性,整合古民居、岭南水乡等元素,打造“名镇名村”,形成南沙新的水乡文化旅游景点。

  抓紧打造重点旅游商贸项目。重点打造“一个中心三个片区”,即以蕉门河一河两岸为重点,建设商务、金融、文化和生活配套服务中心。南部片区,在完善提升十九涌东堤段渔人码头传统旅游购物餐饮网点的基础上,拓展十九涌西堤段的旅游商业带,并加快相应的道路配套建设,形成人流、车流的良性循环;同时加快完善湿地游览区二期建设,形成环湿地的南部大旅游商贸片区。东部片区,加强与霍英东基金会的合作,以天后宫、滨海泳场、上下横档岛、游艇会为依托,推进滨海公园星级酒店、海洋馆等项目建设,发展高端会所和旅游业。北部片区,依托亭角立交便捷的公路和高快速路网络,通过“三旧”改造,引入知名品牌项目,发展大型商贸、酒店和娱乐业,使其成为“广州一日游”的好去处。

  抓紧旅游宣传策划。策划举办一批文化娱乐含量高、群众参与程度高和创意设计理念高的旅游项目,精心筹备、分类推出,擦亮南沙的旅游名片。全力配合做好国际动漫艺术活动节组织工作。继续开展水乡文化节、滨海欢乐节、龙舟赛等大型节庆活动。进一步做好旅游形象宣传推广,全面提高旅游宣传推广工作的针对性、专业性和有效性。

  (五)加快生态农村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上新台阶。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全面开展以“两规、三清、四有、五通”为主要内容的村庄卫生保洁和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加快生态农村建设,努力使南沙成为广州城乡一体化的先行区。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重点发展都市农业、滨海农业、旅游休闲农业,建设高效型、科技型、生态型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带动现代农业整体提升。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快市农科院南沙新址建设,引进和普及高新农业技术,大力发展高科技、高增值的农业种养项目。拓展农产品营销渠道,积极发展农产品配送业务。按照国际先进标准进行农产品的生产、配送和检验,建设全程可控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构建绿色、环保、安全和智能化的农产品供应中心,逐步将南沙打造成为大珠三角都会区鲜活农产品集散中心。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完成市下达的扶贫开发“双到”任务的同时,认真开展区内贫困村、贫困户帮扶工作,全力完善贫困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确保今年内基本实现脱贫目标。加快万顷沙中心镇、龙穴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和人口集聚功能。进一步完善农村城乡路网、垃圾处理、路灯管网等基础设施,加大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提升农村环境文明水平。继续推进黄阁镇、南沙街、珠江街的安置区建设。统筹规划农村供水布局,启动区内农村供水管网改造工作。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扎实推进“五小”工程,抓紧完善农村主机耕路建设和农田水利标准化改造,努力提高土地利用价值。

  做好城乡就业和社保工作。切实把充分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不断提高城乡低保、五保户供养等标准。继续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确保在今年年底前将全区35岁以上农村居民纳入养老保险保障范围。大力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医疗救助费用即时减免系统,简化救助程序,实现医疗救助工作高效、利民。推进社区居委会改革,抓好街道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增强社区综合服务能力。拓宽政府购买服务范围,不断丰富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实现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区。

  (六)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动幸福南沙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重点围绕就业、社保、住房、教育、文化、医疗等,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提升教育文化和职业培训工作水平。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逐步理顺区镇学校两级管理体制,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学资源,做好南沙第一中学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终期督导验收及教育强区复评工作,积极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高质量建设公办职业中学和公办幼儿园,推动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扎实推进文化强区建设,繁荣群众文化和文艺创作,打造具有滨海特色的文化品牌。加快建设广州市高技能人才实训鉴定基地南沙分基地,设立综合性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实体机构,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促进卫生和人口计生等工作实现新发展。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整合、优化卫生系统资源。继续完善南沙中心医院配套建设,启动二期扩建工程。理顺区镇医院两级管理体制,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新农合的筹资标准和门诊补偿标准,扩大门诊实施范围。坚持预防为主,继续推进城乡公共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和重大疾病、慢性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强化人口和计生基础工作,积极创建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扎实做好新时期妇女儿童工作,保障妇女儿童权益。

  维护稳定的发展环境。大力推进“平安南沙”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促进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确保村“两委”换届工作依法有序完成。启动“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律援助。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切实把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推进落实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强化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七)提高行政效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贯彻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切实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及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公众、新闻舆论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开展工作。全面落实《***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规范行政行为,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深入推行政务公开,完善和落实行政问责制,以制度建设强化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着力提高行政效能。建立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的绩效考核机制,加强行政效能监察,严格自上而下的考核问责,做到赏罚分明、失责必究、问责从严。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府,全面提升政府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继续弘扬南沙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建设一支有觉悟、有素质、有责任、有纪律的公务员队伍。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注重创新工作模式,建立日常工作通报制度,加强沟通、互动和合作。强化层级目标管理责任机制,对政府部署的工作,各责任部门要形成明确的目标责任体系,制定完善的工作措施、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确保工作部署得到落实。

  加强政府廉政建设。大力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建设节约型政府,继续压缩机关办公经费、公务接待经费、公务购车和用车经费、会议经费、出国经费,勤俭办各项事业。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和审计监督,努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不断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的不正之风,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团结一致,真抓实干,掀起南沙新一轮建设发展的高潮!

  名词解释

  1、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生化需氧量,指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分解所消耗溶解氧的量,主要用于监测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状况。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化学需氧量,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和其他一些还原性物质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2、“两相当”。2009年9月10日,广东省政府明确从2009年起全面启动“两相当”工作,即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大体相当,县域内农村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与城镇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大体相当。

  3、烟酰胺。即维生素B3,也是美容皮肤科学领域公认的皮肤抗老化成份。

  4、CEPA: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的英文简称。包括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中央政府与澳门特区政府签署的《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5、计生“双百工程”。100%的企业有计生协会组织,100%的企业员工享有计生服务。

  6、南沙智慧岛。2010年12月27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广州南沙智慧岛建设战略规划》,提出建设南沙智慧岛,率先推进物联网等智慧技术的研发,到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到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0亿元,初步成为“智慧广州”示范区、中国南方物联网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地。

  7、居家养老服务。是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常照料、生活护理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服务为主要形式,并引入专业化服务的一种养老模式。

  8、“五小”水利工程。根据《广州市“五小”水利工程整治实施方案》要求,“五小”水利工程整治的范围是指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小水库、水堤围、小水闸、小泵站、长期处于洪水威胁的小村落。

  9、“两规、三清、四有、五通”。“两规”:新村建设的规划和旧村改造的规划。“三清”:清理环境卫生死角,清理沟渠池塘,清理乱搭乱建。“四有”:有排污处理系统,有村民活动公园,有垃圾池等环卫措施,有绿化林带等。“五通”:通自来水、通进村的村道、通电信、通电视、通公交车。

  10、LED。英文Light-Emitting-Diode的简称,中文意思为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半导体,它改变了白炽灯钨丝发光与节能灯三基色粉发光的原理,而采用电场发光。

  11、“退二进三”:产业布局调整和环境保护的措施。指引导工业(二产)退出中心城区,腾出发展空间,引导服务业(三产)进入发展。

  12、三旧改造:指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

相关新闻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2023-09-27 06:58:29重新编辑
    深圳松岗镇楼岗村百宝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楼岗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潭头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东风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沙浦围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东风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山门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下山门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燕川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溪头第八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松岗镇洪桥头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合水口宏茂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马山头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下村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合水口文阁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北环路第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金谷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光明农场柑山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西田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楼村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上村元山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李松蓈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田寮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大围沙河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楼村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上村下南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田寮村第五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红星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田寮四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浦口区2019年5月1日2019年5月15日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决定的公告
    2.  溧水区人民政府征收土地方案公告
    3.  秦淮区110月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情况
    4.  2019年12月23日农贸市场主副食品价格行情表
    5.  秦淮区行政审批局召开12345热线部门国企板块组点评会
    6.  秦淮区创新流动型一站式退役军人服务模式
    7.  暂缓校验通知书
    8.  2020年111月秦淮区经济运行情况
    9. 浓浓关爱送给困难妇女儿童
    10.  栖霞政府与医院合作引导医疗资源下沉
    11.  市交通运输局2021年全市重点目标任务督查清单(1月份)完成情况
    12.  高淳司法局做好节前安置帮教维稳工作
    13.  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
    14.  关于调整领导分工的通知
    15.  南京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9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16.  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2019年5月23日)
    17.  雨花台区成功创建江苏省食品安全示范区
    18.  江苏瑞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NO宁2016JN065地块瑞浩新能源研发总部项目环评拟批情况公示
    19.  征地告知书—宁国土征告(溧)2019106号
    20.  关于加强南京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服务管理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21.  南京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2019年宁出第04号
    22.  集合村95号地块棚户区改造项目征收范围确定书
    23.  江苏省固体(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实施方案(平湖石化南京福昌)
    24.  江苏丽锦花园酒店招聘信息
    25.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26.  秦淮区全市主城率先完成老式渣土车更新工作
    27.  南京市第十三中师生走进秦淮区局开展职业体验活动
    28.  医疗机构检查
    29. 爱心点亮微心愿
    30.  栖霞区召开月度工作例会
    31.  仙林大学城形成生态公园群
    32.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07 05:08:56
    33.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09 11:50:12
    34.  省司法厅纪委监察室党支部走进江东司法所开展支部活动
    35.  天臣新能源(溧水)动力电池系统总成项目(一期)规划设计方案
    36.  关于公布南京市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的通知(宁发改价费字2019334号)
    37.  浦口区城管局建立路(街巷)长制助推背街小巷治理提速
    38.  南京市六合区2019年2月出厂水自检数据
    39.  关于2019年第二季度市管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的通报
    40.  2019年防晒衣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通报
    41.  玄武区钟山集团2018年度业绩考核结果
    42.  2019年9月秦淮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情况统计表(一)
    43.  我区及关联企业进博会上达成超亿美元意向订单
    44.  红花街道高效落实四项排查工作
    45.  市安委办关于扎实做好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46. 我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显著提升
    47.  秦淮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问题曝光(第四期)
    48.  南京市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
    49.  骏诚(南京)科技有限公司招聘信息
    50.  马群街道11月份重点工作
    51. 专项行动保护春茶地理标志品种
    52.  关于兑现2018年度六合区科技中介机构服务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奖励政策的通知
    53.  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的通知
    54.  南京市鼓楼区环境保护局2016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55.  宁栖府征字〔2019〕第001号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房屋征收决定
    56.  栖霞区2018年教育经费统计公告
    57.  2018年我区实际使用外资取得新突破
    58.  关于调整南京鼓楼医院部分床位价格的通知
    59.  征地告知书—宁国土征告(溧)2019103号
    60.  南京空港会展小镇PPP项目简介
    61.  2019年3月​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进展
    62.  南京市六合区2019年三季度二次供水检测记录
    63.  2019年10月高淳人力资源市场现场招聘会岗位信息
    64.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65.  关于转发南京市政府采购负面清单的通知
    66.  2019年9月秦淮区12345政务热线热点诉求
    67. 发展蓝图催人奋进锚定目标矢志奋斗
    68.  林涛书记四不两直方式检查指导红花街道疫情防控工作
    69.  2020年12月共有产权房公示
    70.  迈皋桥十字街社区开展学雷锋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
    71.  秦淮区统计局组织学习疫情防控工作先进典型事迹
    72.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27 02:21:52
    73.  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
    74.  哈尔滨市民政局一行调研睿城社区
    75.  2019年6月南京市鼓楼区危险化学品经营行政许可名单
    76.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20927144754
    77.  栖霞区文旅局关于办公地点搬迁的公告
    78.  南京老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182027年)
    79.  市交通运输局2019年全市重点目标任务督查清单(8月份)完成情况
    80.  南京自备水厂街镇水厂2019年8月管网水水质抽查监测结果通报(6项按月报)
    81.  六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2019年第九期)
    82.  南京市六合区2019年9月管网水质七项检验项目记录表
    83.  南京远大防伪技术有限公司防伪标签生产项目环评受理情况公示
    84.  中华门街道组织召开四项安全专项整治动员部署会
    85. 2021年合肥市领军人才申报工作启动
    86.  浦口区申请住房保障家庭信息公示(2019年第7批)
    87.  关于公布南京市2020年度管理会计案例评审结果的通知
    88. 铜陵出台办法发展线上经济
    89.  鼓楼区服务攻坚稳就业纾困解难保民生系列就业帮扶专项活动时间表
    90.  秦淮区严格把关指导企业有序复工
    91.  栖霞区2017年初中招生入学工作实施办法
    92.  南京市六合区青蒙未成年人健康教育发展中心成立公告
    93.  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解读
    94.  秦淮区统计局党员踊跃捐款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95.  我市财税部门召开减税降费调研座谈会
    96.  南京市六合区2019年5月管网水质七项检验项目记录表
    97.  2018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52
    98.  公告
    99.  征地告知书—宁国土征告(溧)2019102号
    100.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