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Admin - admin 于2019年07月31日发表  

                        承继十一五辉煌  开创十二五伟业

  2010年经济发展各项指标:

  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3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以上,为30年来的最高增速。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05亿元,增长23.1%。

  财政支出达到743亿元,增长52.7%,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8.7亿元,增长33.5%,迈上一个大台阶。

  各类金融机构新增贷款423.6亿元,同比增长30.3%,增幅、存贷比分别列全国第3位和6位。

  招商引资特别是引进大企业实现新突破,与26家央企签署战略投资1230亿元。全省实际引进省外资金189亿元,增长19.4%,增幅同比提高10.6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加大对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投入,全年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增长61.8%,占财政总支出的70%以上,实施610个社会事业项目,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55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863元,分别增长9.16%和15.44%,为近年来最高增幅。

  摘自骆惠宁省长《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四个发展为主要路径,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全面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增强投资和消费协同拉动,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实现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奋力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摘自骆惠宁省长《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进出口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5‰以内,节能减排指标控制在国家规定目标以内。

  摘自骆惠宁省长《政府工作报告》

  十一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情况:

  经过五年的努力,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胜利完成。五年来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3900元,年均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359亿元,年均增长20.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05亿元,年均增长26.5%。过去的五年,我们创造了青海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最明显、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实惠最多的新纪录。

  摘自骆惠宁省长《政府工作报告》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的主要特点:

  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着重把握了两个关键:一是在指导思想上提出了三个为主,体现了主题、主线和路径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的有机统一。二是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明确提出了四二一六的奋斗目标,不仅体现了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发展目的三者的有机统一,而且体现了纵向比、横向比的有机统一。这是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最为鲜明的两个特点。

   摘自骆惠宁省长《政府工作报告》

  ◆关键词:

  抗震救灾 灾后重建

  玉树强烈地震发生后,我们迅速组织开展了一场在高原高寒地带进行的规模最大、成效最显著的救援活动,共搜救被掩埋人员2008人,救治伤员1.1万多人,其中重伤员3109人,安置受灾群众22.5万人,夺取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与此同时,我们迅速展开灾后重建。科学编制专项规划,制定了土地权益处置、住房重建及维修补助等重要政策,建立了七项重建工作机制,为科学、依法、高效、和谐重建奠定了坚实基础。9月下旬开展了以住房建设为重点的50天会战,赢得了灾后重建的宝贵时机。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不到半年时间,开工建设298个重建项目,完成投资50.1亿元。大部分需重建的农牧民住房基本建成,大部分需重建的城镇居民住房开工建设,所有需维修加固的城乡住房全面完成修复,部分受灾群众喜迁新居。一些支撑长远发展的项目相继开工或建成。夏季,我们还果断处置、成功化解了格尔木温泉水库严重超水位运行的重大险情,保障了城市安全。

  ◆关键词:

  经济提速 结构优化

  我们把抢抓发展机遇同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使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3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以上,为30年来的最高增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05亿元,增长23.1%;财政支出达到743亿元,增长52.7%,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8.7亿元,增长33.5%,迈上一个大台阶;特别是工业投资增长21.1%,民间投资增长43.3%,藏区投资增长39.2%,投资结构呈现积极变化。拉西瓦、积石峡等水电站建成投产,格尔木大型光伏电站并网投运,西宁西过境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西格段增建二线、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等23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实施,为支撑长远发展增添了后劲。建设高原现代生态农牧业取得积极进展。启动迄今规模最大的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开展了15个国家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加快建设河湟特色农业百里长廊,大力推动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和设施农业发展,大面积推广全膜双垄栽培等新技术,在330个村探索了生态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增加,特色农业比重达到78%,农畜产品加工转换率提高到27%。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取得重要突破。出台支持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积极培育市场主体,金属镁一体化、锂电池正极材料、高精铝板带等28项重点工业项目加快推进,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特色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实现高起点起步,清洁可再生能源产值占到能源工业的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6%,预计实现利润180亿元,增长1倍。第三产业增长12%左右,创近年新高。金融、旅游、商贸、物流等快速发展。出台促进消费升级推动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家电、农机、汽车下乡补贴标准,特别是把住房建设作为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在全面推进城乡保障性住房工程的同时,支持5万户农民新建或改造住房,带动了消费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46亿元,增长16.9%,消费拉动增长的作用明显增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完成科技投入53.2亿元,增长50.9%。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和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新建的12个污水处理厂基本投入运行。启动了西宁历史遗留铬渣治理项目。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可以实现。发展中的青海,克服了特殊年份罕见的艰难险阻,踏上了加速发展、加快转型的新征程。 

  ◆关键词:

  体制创新 对外开放

  州县行政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投资、财税、社会事业等各项改革取得进展。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盐湖集团和盐湖钾肥资产重组顺利完成,黎明化工重组成功。以前所未有的政策力度支持金融业加快改革与发展。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展股权设置、管理模式、产品服务、技术手段创新,加强与省外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动青海银行增资扩股,筹建西宁国家低碳产业基金,成功引入央企重组庆泰信托,交通银行进驻青海,新创共和农村合作银行。全年各类金融机构新增贷款423.6亿元,同比增长30.3%,增幅、存贷比分别列全国第3位和6位。同时,保险、证券、期货等均有较快发展。金融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力和带动力明显增强。坚持先行先试,自筹资金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制定了相关政策和办法,为统筹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和区域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完成投资12亿元,同比增长2.3倍。提出建设东部城市群的战略构想,制定政策意见,编制发展规划,对加快全省城市化将起重要推动作用。积极探索顺应时代潮流、符合青海实际的户籍制度改革之路,建立城乡户口统一登记制度,制定全覆盖、分梯次的城镇户籍政策,实行蓝印户口和居住证管理办法,为加快城镇化增添了动力。大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当年覆盖957万亩,有力带动了公益林管护和植树造林投资机制创新。完成人工造林4.9万公顷,同比增长65.5%,是十一五造林规模最大的一年。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预计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提高到31.5%。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探索建立矿产、水电、旅游等资源捆绑式配置机制,实行重点招商项目省厅级领导负责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塑造青洽会新形象,加强与央企的战略合作和项目对接。招商引资特别是引进大企业实现新突破,与26家央企签署战略投资1230亿元。全省实际引进省外资金189亿元,增长19.4%,增幅同比提高10.6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创新地质勘查投入机制,社会资金投入比重达到24.5%,地质找矿取得重要进展,两处矿产地列为全国十大新发现的资源接替基地。

  精心举办环湖赛、大美青海-台湾行、世博行等活动,提升青海对外形象。扩大对外交流,与美国犹他州、英国兰开夏郡建立友好关系。积极培育外贸市场主体,新增进出口企业149家。进出口总额增长34.7%,其中出口增长85.8%。开放中的青海,正在区域合作与竞争的潮流中,彰显着自己的蓬勃生机。

  ◆关键词:

  改善民生 社会事业

  加大对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投入,全年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增长61.8%,占财政总支出的70%以上,实施610个社会事业项目,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55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863元,分别增长9.16%和15.44%,为近年来最高增幅。制定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落实各类教育项目建设投资42亿元,比上年增长2倍。大幅增加藏区义务教育教师编制。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校舍安全等工程加快推进,两基攻坚如期实现。建立了普通高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高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职业教育适用性明显增强,各级各类教育进入加快发展新阶段。有序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扩大,基本药物价格平均降幅23.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乡镇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村村通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成功举办第十五届省运会,黄南国家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新增城镇就业人口3.6万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同比提高近10个百分点。城乡低保、社会救助、失业保险金、最低工资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标准全面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保险标准月人均增加到1789元,排全国前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历史遗留问题基本解决。率先在全国实现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全覆盖。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由上年的104.3元提高到154.3元。建立了城乡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制度。解决了农牧区2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减少贫困人口19万。出台14项举措,千方百计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积极创新社会管理,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平安寺院建设活动,健全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果断处置问题乳品事件,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平安青海建设取得新成效。国防建设、民兵预备役和优抚安置工作继续加强。奋进中的青海,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上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关键词:

  宏观调控 推进发展

  用足财政政策。确保财政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争取今年国家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资金总量继续增加、中央代发地方政府债券规模超过上年。加大对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加对基层的财力转移。进一步提高支出水平,争取年底专项结转比上年压缩一半。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出国、车辆购置及运行费、政务接待费实行零增长。

  用活金融政策。加大金融资源调控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各银行对我省实行差别化信贷政策,加快发展地方银行、农信社和保险、证券、产权投资等非银行金融市场,力促信贷增量不低于上年、增幅在全国的位次不后移。力争企业直接融资、对中小企业和三农的信贷实现新突破。

  用好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政策。落实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意见及实施细则,落实支持藏区发展政策,将政策措施转化为发展优势。

  全力稳定物价总水平。这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全面落实国家和我省出台的物价调控政策。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提高自给能力。实行政策激励与价格干预相结合的办法,引导重点流通企业在稳定物价中发挥积极作用。严格整顿农贸市场,发展社区直销点,让农牧民和居民多得实惠。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建立社会保障标准、困难群众生活救助与物价上涨挂钩机制。青海的特殊区位和经济结构,使得调控物价难度很大,但物价问题事关百姓切身利益,我们已下定决心,尽最大努力,减少物价过快上涨对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

  灾后重建 加快步伐

  今年是灾后重建的关键之年。计划安排投资200亿元左右,力争形成实物量150亿元。完成全部重建项目规划设计和农村住房重建,完成大部分城镇住房重建,开工建设大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项目,实现重建任务大头落地。

  主要采取五项措施:

  抓紧做好冬春各项准备。加强工程、建材和设备的养护,做好项目的规划设计和申报审批工作,组织施工力量,改进建材供应方式,开展干部业务知识培训,强化群众工作和基础工作,为大规模重建做好充分准备。

  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做好建材、运输、电力、施工、现场调度等保障工作。加快项目建设。确保已开工的学校、医院等项目全部建成,结古镇道路、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基本建成,加快推进震损文物及宗教活动场所的修复。

  强化项目和资金监管。加大审计、监察力度,规范管理灾后重建资金和捐赠款物,确保资金物资使用安全。实行项目施工全程监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施工安全和参建人员健康安全。

  进一步落实责任。加强现场指挥部、州县以及各援建力量的统筹协调,增强工作合力。强化州县政府主体责任,细化分解任务。及时解决援建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援建单位主力军作用。

  全面提高重建水平。在着力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才培训和软件支持,为公共服务类建成项目的运营管理创造条件;更加注重生态和环境保护,加强地震、气象和地质等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治理,推广使用光伏能源和节能环保材料,走低碳重建之路;更加注重产业提升,大力发展商贸旅游文化业,着力培育特色资源加工业,加快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灵维护,在重建物质家园中建设精神家园。我们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卓有成效的灾后重建,让灾区人民生产生活上一个新台阶,让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

  投资消费 双轮驱动

  继续保持投资强度,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00亿元。进一步发挥重点项目的投资带动作用。争取工业、民生、藏区的投资增幅均在25%以上。抓紧开工建设格敦铁路、格库铁路、德令哈机场、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安排省财政垫支20亿元以上,科学组织冬春季施工,提前启动西宁南绕城高速公路等27个重点工程。加强项目管理和投资环境建设,着力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

  大力提升消费能力,拓展消费领域。既立足省内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又面向省外开拓游客消费市场,争取消费对增长的贡献率有新的提高。一是着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扩大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加大政府直补,增加转移性收入;支持全民创业,增加经营性和资产性收入。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企业职工和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健全事业单位以目标考核为主导的工资奖金激励制度,完善公务员工资和津补贴制度。二是积极培育消费热点。继续实施好我省促进消费升级推动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发展文化、信用、社区服务和老龄消费。重点实施大规模住房建设等投资促消费工程。大幅增加城乡保障性住房工程,同时成倍扩大农村奖励性住房工程,由去年的5万户增加到10万户。支持城市居民自住型和改善型住房消费。提高公积金缴存比例,深入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积极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我们有信心通过五年的努力,使城乡困难居民住房条件发生根本性变化,让绝大多数农牧民都住上宽敞明亮的砖瓦房。

  ◆关键词:

  三农基础 新农村建设

  着力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0亿元,统筹推进引大济湟、黄河沿岸水利综合开发、水源建设、东部城市群综合供水网络四大骨干工程,抓紧建设湟水流域、黄河沿岸、柴达木盆地三个百万亩灌区,加快建设湟水北干渠一期、石头峡水利枢纽、扎毛水库等工程,完成北干二期和西干渠前期工作。实施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草原水利、农村小水电五项民生水利工程,力争开工松多、大华水库建设和温泉、黑石山等一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快西宁、格尔木等城市防洪工程。

  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建设农牧业示范区和实验区,实施河湟流域八个百里万亩(万头)工程,提升油菜、马铃薯、蚕豆、蔬菜、中藏药、特色果品、牛羊肉、奶牛、皮张和毛绒、饲草料等十大农牧特色产业。建成日光节能温室2万栋、畜用暖棚1.5万栋、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60个,建设制繁种基地45万亩,支持发展富硒产业园区。加强对300个生态畜牧业村的扶持,继续以多种方式促进生态畜牧业发展。建立健全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扩大全膜双垄栽培技术覆盖面,集成、示范和推广一批优良品种和节本增效技术。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产品,着力培育优势品牌,提高农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完善龙头企业扶持机制,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力争提高3-4个百分点。启动绿色证书培训计划,今年培训5万农牧民,使每人掌握一、二项实用新技术。实施务工技能培训转移工程,提高劳务收入水平。

  进一步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完成35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和40个村异地扶贫搬迁任务,确保减少贫困人口18万人。我们要更多地关注贫困地区,加大工作力度,让全省所有贫困农牧民,都能分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

  ◆关键词:

  结构调整 提升产业

  深入实施双百行动,培育发展十大工业特色优势产业。力争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5%以上,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长25%以上,循环经济增速高于整体工业。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发展新兴产业相结合,培育形成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有色金属、油气化工、煤化工、装备制造、特种钢、特色纺织和生物医药等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围绕建设百个重点项目,推进大型金属矿采选、锂电池、硅晶片、太阳能及电池组件、铝精深加工、大型多功能锻压机、不锈钢和高端玻璃等对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有支撑作用的工业项目。培育百户重点企业。增强西宁和柴达木两个园区引进高新技术、打造产业集群、实施资源精深加工和循环利用的能力。开工建设曹家堡临空综合经济区、格尔木藏青工业园。加快民和工业园、乐都装备制造园、朝阳物流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招商引资。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强化科技人才队伍支撑。以123科技支撑工程为载体,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打造一批创新型企业和各类技术创新平台,争取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推进产学研结合,提高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率。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充分发挥省内人才的作用,加大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力度,以项目为带动,逐步打造若干创新团队。深入研究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力争在研发投入、自主创新、制度设计上取得突破。

  不断缓解瓶颈制约,提高要素保障能力。建设西宁热电联产、羊曲水电、柴达木盆地太阳能发电、诺木洪风电场等电源项目,确保电量平衡,努力保持我省低电价优势。抓紧实施木里煤田总体规划。协调解决运力配置中的结构性矛盾。加强燃油仓储设施建设和燃油储备。创新地勘机制,实施大规模投入、大兵团作战,力争地质找矿实现大突破。

  加快发展服务业,全面提升层次与水平。统筹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突出发展金融、物流、科技服务、信息与中介、商贸餐饮、房地产、旅游、文化体育、社区服务和商务会展等十大产业,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服务平台建设,培育骨干企业和新型业态,提升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协调发展 两型社会

  在推进城镇化上实现新突破。编制全省城镇发展规划纲要,协调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力争年内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推进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建设。按照一核一带一圈空间布局,加快交通、水利、城镇基础设施等一体规划与建设,推动产业差异化发展,推进城市群形态逐步形成。提升西宁城市品质,加快西宁火车站改造、海湖新区建设,打造精品街区和地标性建筑,实施畅通工程。加快海西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升格尔木、德令哈城市实力,促进功能互补。继续推动玉树县撤县建市,逐步推进有条件的县撤县建市,优化城市布局。认真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制定配套改革措施,充分尊重农牧民在进城和留乡问题上的自主选择权,切实把好事办好。

  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支持西宁和海西率先发展。支持海东、海北、海南、黄南建设多种类型实验区和示范区。制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有条件的县建设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努力建设若干经济强县。

  在构建两型社会上实现新突破。重点强化四项措施:一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安排投资10亿元,加快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实施步伐。继续推进青海湖流域综治工程,争取实施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综合治理工程和湟水流域百万亩人工造林工程。加强对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效果的监测。二是深入实施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把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和森林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有机结合,促进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区域发展共赢。推动三江源保护发展基金健康运转,积极筹建青海环境权益交易平台。三是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新上载能工业项目的技术装备水平必须高于同行业水平,单位能耗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限额标准。实施一批节能减排项目。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和公共机构节能。四是加大环境污染整治力度。加强工业污染防控体系建设,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加强对有毒有害物污染治理。统筹城乡环保,启动农村清洁工程,加强农村生活污染和面源污染治理。力争用三年时间,在湟水流域推行污染物全测控、全收集、全处理,从根本上改善水质。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推动发展

  统筹推进各项改革。一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探索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配制度,着力推进联合重组和上下游产业一体化经营。二是推进财税、投融资体制、价格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规范建设并做大做强政府融资平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进一步推进资源税改革、资源配置方式改革。三是稳步实施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对若干原生矿产品征收生态补偿费,完善成品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和电价定价机制,推进水价改革。开展排放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四是全面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覆盖耕地、林地、草原等土地的承包经营制度。完成年度林改任务。五是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领域改革。探索民生工程货币化改革。加快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六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新36条,为民营经济大发展营造更有效的政策环境。

  着力提升开放水平。深化向东开放,加快向西开放。一是突出抓好招商引资。抓住全社会流动性资金充裕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发挥企业、项目筹备组、工业园区的招商主体作用,强化产业链、产业群招商,推动我省招商引资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力争到位资金增长30%。全力落实央企签约项目,力争到位资金200亿元。二是努力扩大对外贸易。制定促进外贸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大对出口千万美元以上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赋予中小企业进出口经营资格,努力推动特色产品出口实现新突破。鼓励进口关键技术设备和重要原材料,提升我省工业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增强海关、商检、口岸等部门的综合服务能力。三是提升与周边省区合作水平。继续加强与西藏、甘肃、新疆、四川等周边省区的合作,重点在能源及矿产资源开发、区域旅游、劳务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四是推动对口支援起好步。积极落实国家经济对口援青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对口援青干部的作用,力争在项目帮扶、人才培训及发展飞地经济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五是推动会展赛事上水平。精心办好青洽会、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国际沙棘产业大会、中国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世界杯攀岩赛、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和水与生命音乐之旅音乐会等重大活动,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创新环湖赛赛事运行模式,依托专业化,走向国际化。

  ◆关键词:

  社会建设 公共服务

  面向未来,我们将以实施十大民生工程为抓手,进一步提高社会建设的层次和水平。今年,集中办好十个方面的实事:

  一是教育方面。启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300多所学校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及校舍安全工程、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藏区高中基础设施建设、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和教师周转房等项目。落实中职和高中困难家庭子女资助政策。加快建设教育园区。优化高校布局,加强优势学科与实验体系建设,帮助高校减轻债务负担。努力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上有新提高。

  二是就业方面。加大劳动力培训投入,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和产业规划共同促进创业就业的机制。着力解决基层服务项目期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确保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基本实现就业。把三江源地区草原生态管护公益性岗位试点扩大到青南三州。大力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介组织。年内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

  三是社会保障方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和待遇水平。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70%。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再提高10%,探索解决城镇老年无收入居民养老保险问题,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州级统筹,失业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全面推进生育保险。

  四是医疗卫生方面。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任务,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体系,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人均300元,政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20元。加强基层医疗基础设施和医务人才建设,在所有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利益导向机制,推进人口和计生工作上水平。

  五是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建设各类城镇保障性住房15万套,推进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4万户、游牧民定居2.5万户。

  六是农牧区基础建设方面。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实事工程,推进农牧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新型能源建设进村到户。解决2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启动新一轮农牧区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解决7236户农牧民用电问题。实施乡村公路改造和通达工程。加快实施移动网和宽带通信工程。

  七是环境保护方面。推进湟水流域、青海湖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加强西宁、格尔木、德令哈市与河湟沿岸城镇大气、噪声污染综合治理,实施12条中小河流、3条小流域等综合治理工程。加强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加大西宁和沿湟流域污水管网改造力度,确保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实现达标排放。

  八是藏区集中供热方面。安排资金2.4亿元,在德令哈、贵德、同德、门源、海晏、泽库、甘德、玛多等县城,以多种热源实施集中供热。

  九是文化方面。建设省民族文化艺术中心等工程,加快喇家遗址、柳湾遗址保护设施建设,实施州级三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广播电视西新工程,建设村级文化体育活动场所。

  十是社会管理方面。启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实施一批州县级政法工作基础设施项目。运用居住证制度,改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开展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增加人民群众的社会安全感。我们要通过一件件看得到、摸得着的实事,让全省各族人民享有较高的幸福指数,向着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奋勇迈进。

  ◆关键词:

  十二五 战略任务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人均经济总量走在西部前列;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这两个指标均实现翻一番以上。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00亿元,比十一五增长近3倍。交通运输能力和效率全面提高,农牧区生产生活用电得到较好保障,基本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全面解决农村牧区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实现358地勘工程目标,人均投资强度走在西部前列。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比重达到80%,全面形成生态农牧业发展格局。打造在西部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工业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循环经济增加值比重达到80%,可再生能源生产比重达到40%。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明显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40%。节能减排各项指标均控制在国家下达目标以内。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区域发展形成新格局。四区两带一线战略深入实施,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相互促进、充满生机的区域发展态势形成。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0.5%,城乡一体化走在西部地区前列。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试点迈出新步伐,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一屏两带生态安全格局基本形成。

  改革开放呈现新局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社会事业领域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农村牧区综合改革、资源要素价格改革等向纵深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38%。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向西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对外联合协作迈出新步伐。与对口支援省市、国家部委及中央企业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互利共赢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引进省外、境外资金年均增幅分别达到20%和10%。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2亿美元。

  改善民生取得新突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0%和12%;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均等化,走在西部地区前列。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十大民生工程。一是教育惠民工程。基本实现十二年免费教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二是就业创业工程。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转移农牧区劳动力500万人次。三是社会保障工程。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障,覆盖率和保障水平走在西部省区前列,逐步实现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和城乡衔接。四是全民健康工程。公共体育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全面建立,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得到保障,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五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30万套,农牧区保障及奖励性住房50万套,基本解决城乡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六是基础设施延伸工程。基本实现乡村规划、自来水、道路、电力、电话和互联网、文化体育、优美环境、科技服务进村到户。七是家园美化绿化工程。全省饮用水质达标,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2%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5平方米。八是藏区温暖工程。结合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现藏区所有县城和重点镇集中供热全覆盖。九是文化惠民工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十是社会管理创新工程。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突发事件救援能力明显增强,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不断完善,平安青海建设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建立。

  ◆关键词:

  政府建设 深化落实

  今年要着力在深化落实上下功夫。一是深入学习调研。建立学习型政府建设的长效机制。开展全员读书活动,组织政府工作人员,进一步学习掌握现代经济、科技、法律、管理等知识,培养战略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实施岗位培训工程,分层次、分行业对公务员进行业务培训。做到学以致用,注重深入调研和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坚持改革创新。青海发展相对滞后,但我们的观念不能落后。尊重实践,把握规律,拓宽视野,以创新的理念不断***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的突出难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企、政资、政事分开,更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群众主体作用。三是推动高效服务。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科学合理调节和分配公共资源,让基层和群众多得实惠。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事流程,实行限时办结和全程***服务,推进电子政务,为项目建设和群众办事铺就绿色通道。四是崇尚实干苦干。青海省大、事难,唯有实干、苦干,才能干成事。强化责任、质量和效率意识,健全决策目标、执行责任和考核监督体系,着力解决效率不高、工作不细、作风不实等问题。提高执行力,确保工作定一件、成一件。

  我们将围绕加强监督,着力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增强接受监督意识,完善监督体系。把各种监督作为资源来看待,高度重视群众投诉、媒体监督、网络舆情,主动研究解决办法,给予积极回应。认真执行向人大常委会汇报工作制度,实行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制度,完善与人大、政协的联系制度和情况通报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议案、提案和建议,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把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作为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接受社会监督。二是推进阳光政务,拓展监督渠道。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的信息公开,让老百姓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做的怎么样。面向社会服务的政府部门以及医院、学校、公交等公共事业领域,都要做到办事公开,树起接受监督的靶子,让监督有的放矢。三是坚持依法行政,强化行政监督。加强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制度建设,增强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办事,狠抓执法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坚决杜绝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推进综合执法工作,减少执法层级,提高执法效率。加强审计、监察监督,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到哪里。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2023-10-04 16:49:29重新编辑
深圳公明镇上村下南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田寮村第五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红星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田寮四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南庄新村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李松蓢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楼村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楼村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田寮村第四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塘尾兴华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成圳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将石石围油麻岗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将石南庄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街道长圳村长兴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明镇根竹园大岗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马田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街道大围沙河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将石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怡景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田寮第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街道东坑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圳美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第四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第五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万丰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沙河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公明镇楼村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龙华区龙舟文化艺术节名人大讲堂暨周末文化讲堂开讲
  2. 大浪街道召开涉众型金融风险排查工作会议
  3. 龙华区住房和建设局行政执法动态信息公示
  4. 龙华区推出48场世界读书日活动
  5. 观湖街道召开党工委(扩大)会议
  6. 观澜街道召开传达省市关于加强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监督文件精神专题会议
  7. 我区开展阳光悦童公益助学活动
  8. 龙华区社区网格管理中心获区五一劳动奖状
  9. 大浪街道举办疫之思青年成长论坛
  10. 龙华区区长做足非常之功千方百计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11. 高新区2020年预算调整方案
  12. 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2018年新春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
  13. 市大湾区办到高新区调研
  14. 新区组织召开党政班子务虚会
  15. 高新区举行防汛防风综合演练人工打桩吸引眼球
  16. 龙华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召开主题教育领导小组集中学习研讨小结会
  17. 新区领导戴斌走访社区同党员群众交谈
  18. 远光软件党委举行远光软件最美党员评选活动
  19. 三级联动紧盯疫情防控链条和末梢
  20. 龙华街道启动幸福家教童创未来家庭教育系列活动
  21. 观澜街道组织辖区人大代表对地铁4号线施工情况开展视察
  22. 龙华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扩大)学习会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专题辅导报告会
  23. 高新区后环社区长者公益手机课堂开课科技有温度助老加速度
  24. 龙华区组织人才代表走访深圳改革足迹
  25. 爱心企业及个人捐赠物资共筑高新区抗疫温暖防线
  26. 市政府副秘书长贺军带队考察我区珠西装洽会签约项目建设情况
  27. 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与中山大学化工院探讨构建人才与创新平台
  28.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调研组来我区考察
  29. 龙华区冀与哈尔滨一起创新发展共赢未来
  30. 大浪街道组织千人开展专题学习
  31. 唐家湾镇金峰社区广场减速带上岗居民出行有了安全带
  32. 深圳天气趋势预警
  33. 观澜街道大富社区为一线防疫人员爱心义剪
  34. 区科经局赴上海拜访中国科学院陈义汉院士徐亚伟教授等专家
  35. 中大珠海校区新增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中山大学今年省内计划招生3602名
  36. 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唐家湾镇)综合治理局律道规划购买服务招标公告
  37. 高新建投党支部组织公司全体党员观看港珠澳大桥纪录电影
  38. 民治为贫困山区修建爱心路
  39. 福城街道错时夜查确保跨年夜安全
  40. 健帆生物再获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价值五十强
  41. 通知公告关于举办2019年高新区节能专题辅导会议的通知
  42. 高新区2020年第9批复工用工奖补初审结果公示
  43. 龙华街道召开城市发展及国土空间提质增效工作务虚会
  44. 2017年第十六批食品经营许可证审批公告
  45. 福城街道启动第一课培训
  46. 深圳市龙华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关于观澜库坑陂新村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实施方案的公告
  47.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华区关于大浪时尚小镇产业发展资金扶持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48. 福城街道召开干部作风纪律提升工作会议
  49. 观澜街道组织召开扫黑除恶专项工作会议
  50. 龙华区首届社工才艺大赛成功举办
  51. 第二届汽车电子科学技术奖评选全志荣获两项大奖
  52. 龙华区率先实现水燃气医保一站式集成服务
  53. 龙华区成立广东省健康教育协会医院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
  54. 阳光财产保险公司进驻我区
  55. 杜玲率队到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调研
  56. 关于申报2010年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房租补贴的通知
  57. 新区领导罗志辉走访慰问社区老党员
  58. 龙华区举办龙华区残障者就业创业基地暨残障者关爱基金揭牌仪式
  59. 区安监局组织召开党支部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60. 龙华区信访局开展暖心行动
  61. 高新区总工会联合高新区妇联举办大手牵小手你我共成长亲子活动
  62. 龙华区领导看望慰问临床一线护理工作者
  63. 龙华街道开展流动反诈宣传
  64. 福城街道开展创客空间旧物改造工作坊活动
  65. 区领导带队检查上栅社区出租屋用气情况
  66. 民治街道春华京剧协会创新形式庆七一
  67. 我市成立首个学校少工委
  68. 龙华区领导到龙华区人民法院开展调研
  69. 龙华区构建立体交通网络
  70. 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党委
  71. 龙华区党政企联手开辟蓝海商路
  72. 龙华区主办国际通英国站——中英创新行动计划启动
  73. 2020年龙华区大浪时尚小镇产业扶持专项资金拟资助企业名单2020年度第一批)公示
  74. 福城街道贴心服务湖北返深人员助其复工
  75. 高新区发改财政局开展企业投资备案项目现场核查
  76. 文化闹新春年味满高新高新区各社区举办丰富多彩文体活动喜庆新春
  77. 2019年龙华区将深入推进长者助餐服务
  78. 区建设局迅速行动部署落实近期强降雨防御工作
  79. 龙华区福城街道万人参与我为祖国读宪法普法宣传
  80. 保平安稳运行文广旅体系统开展春节节后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回头看检查
  81. 关于印发珠海高新区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资源交易管理(试行)第一次修订版的通知
  82. 区科技产业局召开专题会议集中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83. 福城街道切实助力企业防疫不松懈复工不停步
  84. 龙华区应急管理系统持续开展安全守夜专项行动
  85. 闫昊波同志与工商银行座谈交流新年合作事宜
  86. 深圳市龙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关于深圳市龙华区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的政策解读
  87. 龙华区人民法院举办知识产权保护专题讲座
  88. 高新区5个挂牌督办重大火灾隐患社区已完成整改工作筑牢消防防线守护社区安全
  89. 龙华区安监局抽查东铨化工安全生产工作
  90. 龙华新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91. 关于开展高新区2020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公告
  92. 金融资本牵手高新企业
  93. 深圳北站数百人快闪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94. 省联合调研组到高新区数字高新调研
  95. 区科技产业局召开第二期经济观察员企业交流会
  96. 龙华法院首次使用深圳移动微法院开庭
  97.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3-06-19 05:57:53
  98. 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发展改革和财政金融局财政业务系统搬迁升级服务采购项目磋商公告
  99. 2018年龙华街道第七届精彩龙华社区文化节闭幕式倾情上演
  100. 观澜街道开展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消防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