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2006年11月8日李亚娟同志在佛山市顺德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6月13日发表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6年11月8日在佛山市顺德区

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代理区长   李亚娟


各位代表:

  我代表顺德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本届政府任期工作回顾


  2003年以来,在中共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进程,构建富裕和谐顺德,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区域综合竞争力逐步增强,较好地完成了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十五”计划确定的预期目标。主要取得六方面成效:

  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综合实力迈上历史性新台阶

  经济总量实现新跨越。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加强对经济发展的引领服务,在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自主创新、增强发展后劲方面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全区经济在较高基数上实现既好又快发展。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856.11亿元,预计今年将突破1000亿元,经济总量迈上历史性新台阶。人均生产总值74212元,预计今年达到91000元。工业总产值2006亿元,预计今年达到2***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9.07亿元,预计今年达到55亿元。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工业规模迅速扩大,继续保持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加快向适度重型化、高级化转变。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协调发展,亿元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企业上市步伐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提升,商贸物流业成为投资热点,会展经济和旅游业蓬勃发展,房地产、金融保险等行业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加速推进,高效益、品牌化、集约型农业特色日趋明显。

  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新提升。政府引导、院校支持、企业共同参与的区域创新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华南家电研究院、国家级质检基地等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加快建设。专利申请和授权量累计超过36000件和24000件,继续居全国县级城市首位。新建博士后工作站8个,创建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5个,累计达到13个和8个。标准研制上新水平,家电等主要行业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专利联盟标准160多项。信息化综合指数达89.3。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为0.74吨标准煤,低于省、市平均水平。

  名牌创建取得新成效。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个、中国名牌产品20个,累计达到8个和26个。“中国家电之都”、“中国涂料之乡”、“中国厨师之乡”等一批区域品牌落户顺德,7个镇(街道)成功创建国家级特色行业品牌。

  经济国际化迈出新步伐。招商引资质量提升,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9个,累计31个。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2005年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26.1亿美元,其中出口85.5亿美元,预计今年达到94亿美元。企业参与联合国采购取得突破,2家企业达成交易,250家企业注册供应商。

  二、推进城乡各项建设,城市化水平明显提升

  城市规划进一步完善。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调整完善中心城区和各镇总体规划,完成部分城市重点片区详细规划、重要景观地带、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及交通、市政等专项规划的修编。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整合提升工业园区建设,出台加快杏坛、均安发展的政策措施,逐步建立起规划引导、产业支撑、产业与城市互动的管理模式。

  城市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以建设“一山(顺峰山)二路(105国道、碧桂路)三河(德胜河、桂畔海、大良河)”为城市景观结构,加快中心城区建设,百万人口中心城区加速成型。市政基础设施更为完善,各组团的交通和产业联系加强。统筹城乡发展,各镇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进展顺利,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

  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进一步加强。完成105国道顺德段、325国道顺德段、碧桂路、三乐路改造和高赞大桥、甘竹滩大桥、新涌新桥、顺番公路陈涌段等一批新建扩建项目,城市道路网络不断完善。公交事业快速发展,基本实现村村通公交。50万伏变电站及配套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区域电网结构更为完善。完成“青山、碧水、蓝天”一期工程建设。新增园林绿化面积669公顷;完成内河涌整治104.5公里;完成基塘整治13万亩,累计达27万亩;生活污水、垃圾的日均处理能力分别达13.3万吨和1300吨;环境综合指标87.6分。

  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市容管理标准,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完成“四台合一”(110、119、120、122)的社会应急救助系统和三防指挥系统信息化建设,成功防御“05.6”特大洪水袭击及历次强台风暴雨侵袭,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增强。

  三、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构建和谐顺德取得新进展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十个镇(街道)均创建成省教育强镇;初级中学和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九年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集内外之力建成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园并投入使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现代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新增国家卫生镇3个、省卫生镇4个、省卫生村62个,十个镇(街道)全部创建成省卫生镇。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医疗保健服务网络逐步完善,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27家。成功抗击非典等疫情。

  文体事业加快发展。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提高。新建区演艺中心、图书馆等一批文体设施,文体服务网络逐步健全。举办亚洲艺术节开幕式等一批高档次、高规格的文化活动,群众性文体活动和文艺创作蓬勃开展。加强文物保护和开发,挖掘和弘扬粤曲、武术、龙舟等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顺德被评为 中国“龙舟之乡”、“中国水球之乡”,区、镇(街道)特色文化品牌加快形成。

  其他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实行免费婚检、孕检,计生服务水平和出生人口素质稳步提高。广泛开展对外交往,成功举办世界顺德联谊总会第四、第五届恳亲大会。工青妇组织加快发展,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维权维稳作用进一步发挥。国防教育、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新进展。对口扶贫工作成绩显著。民族、宗教、气象、档案、人民防空等各项工作得到新发展。

  四、推进民心工程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劳动就业工作效果良好。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对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培训就业率保持在65%以上。成立创业培训学院。完成镇级劳动监察和劳动争议调解机构建设,加强企业用工和工资支付监控,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效果良好。开展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投保人数超过200万人次;建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并实现全覆盖,职工医疗互助保障逐步加强,全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补贴稳步推进,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社会救助等民心工程建设效果良好。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成功举办“2005慈善万人行活动”,筹集善款1.54亿元,慈善事业加快发展。实施生猪、蔬菜、禽类和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加强食品药品供应监管,确保市民饮食和用药安全。省储备粮顺德直属库建成使用,顺德地方储备粮库即将竣工,有效保障我区粮食安全。

  促进市民增收工作效果良好。2005年我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0819元和9331元,预计今年达到22280元和9798元;2005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790.88亿元;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7%和34.1%,人均居住使用面积分别达37.5平方米和62.8平方米;每百户居民民用汽车拥有量46.1辆。

  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彰显新活力

  行政体制改革持续深化。落实区划调整的重大部署,理顺相关部门管理体制,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得到加强。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设立区行政服务中心,整合改善审批方式,逐步实行“并联式”审批。完善事业单位管理。完成区直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投入。深化完善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和部门预算改革,铺开国库支付改革,开展财政绩效评价。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完成农村信用社改革。城市可经营项目投资多元化、市场化加快推进。

  农村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完成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逐步完善征(使)用土地和建设用地供应制度,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促进农民增收。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农村基层干部分配制度,引入社会中介组织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加快开展。

  社会事业改革持续深化。落实“以县为主”的办学体制,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办教育、办医院,新增民办学校5所、民办专科医院7间,促进民办教育和民营医院有序、规范、良性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引进方式,举行“金梧桐奖”、“金凤凰奖”、“金雁奖”评选活动,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

  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政府理政能力增强

  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和向政协通报情况,共办理人大议案、建议575件、政协提案725件。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联系。完善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成立政府顾问团,完成“四五”普法教育,提高政府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科学执政、依法行政、民主理政的能力和水平。

  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深入推进。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稳定为第一责任,加强基层维稳和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化解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形势稳步好转。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走私、无照经营等违法活动,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规范。

  政府自身建设深入推进。完善公有资产项目社会化改革,经营性公有产权企业和公有物业监督管理不断完善。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加强廉政教育,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完善要素市场管理,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强审计工作,治理商业贿赂,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实效。

  此外,完成《佛山市顺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为顺德“十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和超前引领。

  各位代表,过去几年来,我们在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铸就了崭新的业绩,获得了丰富的经验。顺德的变化令人瞩目,顺德的发展令人振奋。所有的这一切,无不凝聚了全区领导干部和广大顺德人民的心血和力量,无不体现了社会各界和方方面面的关心与支持。在此,请让我代表顺德区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省、市驻顺德单位和人民解放军、武警驻顺德部队以及长期关心支持顺德建设发展的港澳台同胞、广大海外乡亲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本届政府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始终坚持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战略,推进经济既好又快发展,增强产业综合实力,夯实社会发展基础;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法宝,必须统筹兼顾,以人为本,加快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让市民充分享受发展成果,加快富裕和谐社会建设;改革创新是重要的发展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发展观念和方式方法,赢取发展先机,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稳定是第一责任,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保护好、实现好市民的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定和谐的环境;加强政府建设是促进发展的根本保证,必须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政府运作的各项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化解社会矛盾风险和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能力,推动各项工作沿着科学正确的方向不断开拓前进。

  我们取得的工作成绩是显著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发展的道路上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方式未实现根本性转变,经济快速增长和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够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经济增长仍有差距;农村发展仍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和谐社会建设任重道远。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五年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


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和2007年工作安排


  今后五年顺德正处于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国际化提升的新阶段,正处于全面建设富裕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既面临宏观环境总体向好、发展基础日益扎实、产业结构加快升级、城市建设逐步提升、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等诸多有利条件,也要应对国际和区域竞争日趋激烈、资源环境人才约束加剧、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社会不和谐因素逐步凸显等深层次问题和矛盾。顺德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发展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创造的热情,自加压力,开拓创新,励精图治,在推进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富裕和谐社会的征途上付出更多的努力!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集约发展、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实施经济国际化、“三三三”产业发展、自主创新和现代城市化战略,提升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水平,加快建设产业强区、文化名区、珠江西岸区域性重要城市和富裕和谐顺德。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3%,确保“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实现。建设珠江西岸区域性重要城市、宜商宜居的产业集聚型城市、岭南水乡特色的生态型城市、经济文化交流活跃的开放型城市成效明显,构建富裕和谐社会取得阶段性成果。

  为确保以上目标的实现,今后五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在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进一步落实“三三三”产业发展战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措施,改造提升传统和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新兴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经济国际化、新型工业化、服务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发展,全力打造产业强区,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在建设创新型顺德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以发展科技、教育和人才事业为基础,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为重点,以深化体制改革和培育创新文化为保障,全面推动思想观念、发展模式、体制机制、对外开放、企业管理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加强自主创新,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项目和产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顺德制造”向“顺德创造”转变,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在建设现代化城市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将顺德作为一个城市整体来规划发展,统筹中心城区、各镇城区和农村建设,增强中心城区对各镇、各镇城区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区域一体、城乡互动、共同发展;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全面建设既有顺德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现代化城市。

  在构建富裕和谐社会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统筹发展,以人为本。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管理、促进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在建设高效廉洁政府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加强和改善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服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优化公共服务;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降低行政成本,提升行政效能;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权威,夯实法治基础;建设高效、服务、廉洁、法治政府,做到守土有责,发展有方,治理有术,安民有道。

  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5%,环境综合指标达到89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

  为实现上述目标,下阶段和明年要突出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改造提升家电、机械装备、精细化工、家具等传统支柱和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配件等新兴和高新技术产业。依托“中国家电之都”、“中国涂料之乡”等产业品牌和家用电子产品产业园以及机械装备、环保涂料等产业基地,推动家电等支柱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加快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招商,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加强对商贸、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引导,积极发展连锁、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推动专业市场改造升级,抓好物流片区和碧桂路沿线物流产业带的规划建设。按照国际标准和国家展会评级标准提升展会水平,加快会展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加快和完善“顺德新十景”建设,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打造精品线路,提高“顺德游”的吸引力。以成功举办中国厨师节为契机,举办大型美食文化节并形成年度活动。完善房地产用地规划和住房供应结构,提升房地产业的发展水平。推动金融业务拓展和金融工具创新,强化金融协调稳定机制,充分发挥金融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大力扶持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引进和推广先进农业种养技术,加快形成生产工厂化、技术高端化、产品品牌化、市场国际化的现代农业新格局。

  发展提升企业集群。落实“三三三”产业发展战略及促进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对龙头企业发展的引领服务,在科技创新、园区建设、能源供应、政府服务、宣传推广等各方面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做高,促进支柱产业做优做深,带动配套产业做大做专。完善企业上市服务,扩大上市企业梯队,促进更多企业上市。加大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力度。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体系,确定一批成长型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做大做强镇域经济。实施错位发展、集聚发展战略,突出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专业镇经济,加快形成工业重镇、产业强镇、行业名镇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加强专业镇建设的研究和规划,促进专业镇高起点发展。充分发挥家电、机械装备、家具、小五金、牛仔服装、塑料、花卉等产业品牌效应,整合发展资源,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公共服务,强化产业配套,促进专业镇产业转型升级。

  二、加强自主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强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加快出台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为推动“顺德制造”向“顺德创造”转变提供政策支撑。启动机械装备与模具研究院、家具研究院和牛仔服装创新中心建设,完善华南家电研究院的运作机制。继续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嵌入式软件公共技术平台建设。支持院士工作室、博士后工作站和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推进顺德政产学研结合示范区的申报和建设。

  加快品牌的培育创建。培育品牌内涵,推动企业品牌、行业品牌和区域品牌互动发展,打造品牌顺德。继续做好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的推荐、申报工作,推动美的、格兰仕争创中国世界名牌。推进“顺德家电”、“龙江家具”等区域品牌注册,扩大品牌效应。

  推进标准研制和专利开发。支持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定。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加快专利标准化,推动优势企业制定顺德联盟标准,逐步扩大顺德标准的影响力。加快设立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制定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发展扶持政策,支持龙头企业开发专利产品,打击专利侵权,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强化对土地、能源、水等资源的管理,推动资源节约及合理高效利用。加大产业基地生态化改造,积极推进循环型工业园和农业生态园区建设。推广清洁生产和新能源应用,加大节能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投资力度,降低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加强能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倡导节约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三、加快国际化进程,提升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和活力

  提升招商引资质量。突出规模招商。重点引进创税能力强、投资密度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深的项目以及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鼓励其在我区设立研发机构和区域总部,争取在引进大项目上实现突破。加强产业链招商。根据我区的产业结构特点,把家电、机械装备、生物医药、汽车配件等优势制造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加大服务业和农业的引资力度,加快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有效延长产业链和壮大产业集群。推动以商引商。推动民营资本嫁接外资,鼓励民营企业与跨国公司进行技术和资本合作,支持外资企业增资扩产,扩大外商投资的示范带动效应。

  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引导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到区外和境外投资建设生产基地、资源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收购兼并国外企业,扶持企业到境外上市融资,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扩展企业发展空间。加强和改善对民营企业的引领和服务,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企业在工艺设计、产品开发、质量管理等方面与国际认证体系接轨。组织企业到境外参展,扶持具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挖掘机械、家具和农产品的出口潜力,拓宽出口市场。积极引入国际采购商采购顺德产品。完善扶持企业参与联合国采购的措施和服务,推动更多企业中标成交。做好外贸政策培训工作,健全进出口风险预警机制,增强企业应对反倾销等贸易和技术壁垒的能力。加强海关、检验检疫、港口码头等口岸单位的协作,推进“大通关”建设,提高口岸整体效能。

  创造良好的国际化环境。提升工业园建设水平。加强对工业用地的控管、挖潜和利用,健全工业项目节约集约用地机制,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和效益。加快东海发展协调区的开发建设,预留足够发展空间承接国内外大项目、大企业落户。修编全区村级工业区改造规划,加快村级工业区改造提升。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周边城市和港澳地区的联系与合作,主动融入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世界顺德联谊总会等组织的作用,广泛开展国际经济、文化、教育、人才、体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加强顺德城市形象和品牌的宣传推广,进一步树立和提升顺德的国际形象。

  四、完善城市功能和内涵,提升城市化水平

  完善城市规划管理。按照建设珠江西岸区域性重要城市和百万人口中心城区的要求,深化完善各层次城市规划,实现各专业专项规划的统筹管理和衔接协调。加大中心城区及各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力度,逐步提高控规的覆盖率。完成新一轮区、镇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编制全区住房建设、绿地系统、广珠城际轨道交通站场、第三批文物保护等专项规划。

  推进城市功能区建设。在继续推进新城区顺峰山公园、博物馆、科学馆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一批融合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时代气息为一体的人文景观和建筑精品,充分发挥演艺中心、图书馆等重大市政和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服务作用;加强招商引资,推动社会资本参与新城区建设,使新城区真正成为促进中心城区高效发展的核心载体。加强中心城区各街道、组团的联系,以“一山、二路、三河”为建设轴线,做好各商住片区的发展规划,着力推进中心城区的道路连接、公共交通衔接和产业对接,加快中心城区一体化进程。深化经营城市,将更多的城市可经营项目、准经营项目、城市管理项目和可资本化资源推向市场。

  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做好太澳高速二期、珠二环高速公路、广珠城际轨道交通、东新高速、佛开高速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一环南延线、大金山隧道、东海发展协调区各路桥工程等项目建设以及南国西路等道路改造。做好区环路的规划,完善镇村路网。实施城市道路和绿化建设的统一规划管理,提升道路建设水平。完善区内客货运输站场(码头)布局,开展杏坛港建设的前期工作。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构建城市公交体系。抓好50万伏顺德站、22万伏伦教、均安站等输变电工程和德胜电厂扩能工程建设。推进LNG天然气及我区一期天然气管网在建工程建设。完善供水保障规划,推进中心城区南北供水管网连通工程,加快实现全区供水双水源取水。推进防洪排涝体系和骨干电排站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城市管理的硬件设施建设。制定城市管理工作规划,推行城市容貌的标准管理。加快社区城管工作站建设,建立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启动公共地理信息平台、城市运行管理和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加快实现城市运行的信息化、动态化管理。做好“创卫”、“创模”等系列市容整治工作,开展公交、出租车等行业文明创建活动。建立联合执法协作机制,查处违法用地和违章建筑,严厉打击河道非法采砂行为。

  加强环境保护治理。贯彻生态环保优先原则,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青山、碧水、蓝天”二期工程建设。加强污染专项整治,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立立体防控体系。完成全区山林改造,开展植树造林,建设绿色社区和生态示范村。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完成各镇、街道污水处理厂和区污泥处置中心建设,加快内河涌综合整治。抓好重点企业脱硫工程建设,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争取国家级再生塑料环保产业基地项目落户顺德。建设覆盖全区的现代化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制订固体废物管理计划,开展对生活源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定期公布环境状况信息,严肃处罚违法行为。加大生态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五、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促进农民增收。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着力在扩大就业、鼓励创业、发展物业、提升产业、帮扶兴业方面下功夫,广辟农民增收渠道。实施就业惠农。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增加就业机会;完善就业服务,加强技能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加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实施创业惠农。依托陈村花卉世界、北滘花卉博览园、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等农业基地,扶持农民参与基地建设和发展配套产业,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实施物业惠农。进一步完善征地、土地使用权出让和土地收益分配制度,推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落实征地留用地政策,鼓励和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物业经济,让农村居民从土地出租和物业经济中得到长期收益,增加农村居民的资产性收入。实施产业惠农。继续推进基塘整治和农业现代化园区建设,补贴农田保护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鼓励和引导农业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农业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研究出台支持农民外出务农、发展外延农业的政策措施,增加农民的生产性收入。实施帮扶惠农。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政策、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对农村发展的人才、技术、物资等方面的支援帮助,增加农村居民的综合性收入。

  加快农村建设发展。坚持以城市化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村(社区)的建设规划,加快形成居住集中化、生活城市化、服务社区化的新农村格局。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和自然村落整理,开展城中村标准化改造和农民公寓建设试点工作。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环保生态等各项事业发展的投入,重点扶持困难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道路和河涌沿线规划控制和管理,加快堤围沿线违章建筑清拆搬迁,五年内完成全区水上居民的异地安置工作。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加强村委会建设,强化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和监督,提高村委会依法管治、服务群众、化解矛盾、发展经济的能力。完善“一事一议”等民主议事制度,健全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规范农村财务管理,落实农村居民的村务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完善股份社管理,理顺和明晰村(居)集体经济产权和收益分配关系。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村居民生产经营和权益维护提供服务。

  加大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坚持预防为主、标本结合,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切实解决农村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重点解决好当前农村征地拆迁、财务管理、干部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面向未来”的原则,探索化解农村历史遗留问题的有效办法。“三农”问题是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表现,是经济社会快速转型中凸现的问题,完全可以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我区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进程中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对此,各级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让发展和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农民群众,确保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六、加快文化名区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和文化竞争力

  繁荣文体事业。建设博物馆、体育公园和水上活动基地等公益性文体阵地,完善镇(街道)、村(社区)和工业园区文体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推动文体活动普及到农村基层和外来务工人员。积极举办交响乐、音乐剧、画展等高雅文化活动,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扶持美术、粤曲、摄影、音乐、舞蹈、文学等文艺门类的创作和表演,培育一批优秀作品、文艺人才和文艺品牌。重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对顺德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探讨研究,丰富和创新顺德经验。

  提升特色文化。加强对顺德地域文化的研究和开发,依托现有文化品牌,加快粤曲、龙舟、武术、祠堂、饮食等传统特色文化的传承发展,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形成城市个性。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加强历史文物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和完善李小龙主题公园、杏坛逢简水乡、顺峰山风景区、碧江金楼古建筑群落、乐从陈家祠等历史人文风貌区建设,以文化提升顺德旅游,以旅游推广顺德文化。

  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业、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规范广播、电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运作,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探索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经营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扶持演出、音像、印刷出版、图书报刊以及艺术培训等文化产业发展,为群众提供价格合理、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发展和谐文化。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全区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进一步弘扬顺德精神,努力培养全体市民的城市意识、文明意识、法制意识和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创业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建设,努力打造“诚信顺德”。深入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教育保健,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七、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强化基础教育,发展高等教育,提升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开拓社会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抓好薄弱学校改造,推进规范化校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加强扶贫助学,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落实鼓励民办教育加快发展的政策,促进办学多元化。推进南方医科大学顺德校区建设。

  加强人才的引进培养。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完善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文化教育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保障作用。实施“优秀人才培养工程”,抓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建设,提高人才素质。

  加强劳动就业工作。抓好劳动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完善区、镇、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围绕我区家电、家具等优势产业,开发就业率高的培训项目。加强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推广政府培训、企业录用模式,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扶持民办培训学校和机构发展,推动就业培训的市场化。办好创业培训学院,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推动市民自主创业、自办企业。加强企业用工和工资监控,完善劳动监察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依法处理企业欠薪和拖欠工程款问题,妥善解决劳资纠纷。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完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鼓励和支持开展职工互助保障,稳步推进全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补贴,探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统一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加大临时救助经费投入,提高农村五保户供养水平,帮助低保家庭改造危房。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福利和慈善事业,完善区、镇两级慈善机构建设。做好残疾人工作,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老龄服务。

  加快发展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落实疾病预防与妇幼保健措施,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健全区、镇(街道)两级卫生监督网络,提升卫生监督执法水平。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强化医疗职业道德教育,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大“创卫”工作力度,实现全部镇(街道)创建成国家卫生镇,80%的村(社区)创建成省卫生村。健全人口计生管理责任制,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妇女儿童工作,维护好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提高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水平,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区”。做好民族、宗教、气象、档案、人民防空等工作。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接受人民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接受司法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决策评估等制度,提高决策民主性和科学性。完善村民自治、社区居民自治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工商联、侨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全面推行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能,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制度。开展“五五”普法活动,形成全体市民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

  维护社会稳定平安。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关切,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和群体性事件;坚决依法打击蓄意制造事端、破坏社会大局稳定的违法犯罪分子,确保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社会面控制,加大对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的整治力度,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减少刑事和治安案件的发生,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和教育培训,建立法律援助、欠薪预警、困境救助机制,构建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和谐关系。建立和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实现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的整体联动,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及时排查整改安全事故隐患,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特殊安全事故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建设高效廉洁政府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经济调节职能。创新经济管理方式,加强政府的超前科学引领,完善产业政策和经济运行统计分析,支持行业商会、协会发挥行业管理、行业服务和行业自律作用。加大对食品、药品、农产品的监管力度,打击制假售假、走私贩私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活动。加强工程招投标市场管理。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加强财税工作,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注重向农村、基层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形成和健全惠及全体市民的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发展电子政务,完善并联审批,提高行政效率。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政府部门和服务窗口的服务质量。全面推行效能监察,强化目标管理,开展公务员工作绩效评估,严格追究失察、失管、失职行为,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和责任政府。开展财政绩效评价,提高财政管理效益。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认真贯彻《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政策法规,做好公务员登记、定级定职及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等基础性工作,建立健全公务员的竞争择优、监督约束、考核奖惩以及培训教育等管理机制。加强公务员队伍的思想、能力建设,造就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充满活力的公务员队伍。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完善公务员培训体系。加大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到高等院校学习进修,开发公务员潜能。

  加强政府廉政建设。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构筑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深化行政审批、财政管理、公有资产管理等体制机制改革,规范土地出让转让、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要素市场管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继续抓好政风建设,扩大行风评议面,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落实群众的知情权,拓宽群众的监督渠道。依法查办违法违纪案件,严厉惩治腐败。

  各位代表,当前和今后五年顺德正处于建设产业强区、文化名区、珠江西岸区域性重要城市和富裕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肩负着历史性的重大责任,任重道远,使命光荣。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同心协力,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为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蓝图,为建设富裕和谐顺德而努力奋斗!


关联稿件:              

    相关***: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2023-10-02 13:48:52重新编辑
      福田区沙尾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竹子林越众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第四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第五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科技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科技园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科技园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科技园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科技园第四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科技园第五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科技园麻雀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南山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北环路龙井高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白石洲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马家龙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蛇口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蛇口南水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南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南油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南油登良路天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南油天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大冲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大冲阮屋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西丽镇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西丽镇福光村华盛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西丽镇红花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市水利局各党支部召开2017年度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会
      2. 市公路局召开河广大道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组建工作调度会
      3. 房产管理中心一站式做优房产交易服务
      4. 中海油码头日报(42)
      5. 市工商局开展庆祝建党97周年主题活动
      6. 河口区三个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召开
      7. 2009年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全面展开
      8. 河口国土分局储备中心多措并举不断完善储备机制
      9. 我区举行2014年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巡回大讲堂
      10. 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地税窗口五项措施强化***代开管理
      11.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克德带队赴杭州市深圳市考察学习
      12. 我市在全省率先采用地理信息平台探索测量标志动态管理
      13. 区政协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征求意见活动
      14. 仙河镇育龄妇女有了保健医生
      15. 河口职教中心加强纪律观念提高工作效率
      16. 税郭镇三个坚持抓实三资清理工作
      17. 区统计局夏粮抽样实割实测工作扎实推进
      18. 我区开展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活动
      19. 我区筹备参加全国工商联十一届三次执委会议暨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家助推山东转调创投资洽谈会取得阶段性成效
      20. 东营市投资促进局第四党支部召开主题组织生活会暨党员评议会
      21. 区统计局三步走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基础统计工作
      22. 区油工委强化措施大力整治油区秩序
      23. 2013年广饶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3000元大关
      24. 我区举行庆五一劳模代表座谈会
      25. 市图书馆举行夏季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26. 区一中四举措开展校园拒绝邪教活动
      27. 我区支农政策拉动农民转移性收入大幅增长
      28. 严阵以待做好防汛工作
      29. 东营市气象局霾天气来袭秋冬雾霾季开启
      30. 国庆节期间全市社会治安秩序良好
      31. 安监窗口加快项目推进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32. 地税分局窗口五措并举优化纳税服务
      33. 东营市红十字会开展亲子应急救护培训
      34. 我市石油装备制造业用工缺口率达913
      35. 查处农资违法案件26万起捣毁制售假冒农资窝点358处红盾护农保
      36. 河口区小额信贷开启农村妇女致富门
      37. 区人防办开展人防工程安全大检查活动
      38. 义和镇订单农业花飘香
      39. 交警直属四大队开展凌晨渣土车整治行动
      40. 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1.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42. 幼儿园安全检查
      43. 中心街街道打好楼道小广告歼灭战
      44. 税郭镇搭建数字乡村智慧平台提升乡村智治水平
      45.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召开2017年度机关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
      46.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提出十条措施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切实维护地震灾区市
      47. 我区组织收看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电视会议
      48. 省科技厅调研组来我市调研渤海粮仓工作
      49. 曹永湖慰问环卫工人
      50. 六合乡强力推行文化建设
      51. 6个项目通过联审落户我区
      52. 我市组织收听收看全国学习贯彻***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
      53. 全区生态绿化建设现场调度会议召开
      54. 孤岛镇加强企业隐患排查
      55. 河口区档案局深入贯彻落实全区办公室工作会议精神
      56. 城市管理局积极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
      57.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消防大队突击检查网吧消防安全
      58. 我市新增两家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
      59. 区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系统建设一举三得
      60. 东营港地税窗口积极开展***换版工作宣传
      61. 我市粮食流通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62. 区统计局扎实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工作
      63. 市文化活动中心开展过硬支部建设主题党日活动
      64. 矿区司法所打造521人民调解模式
      65. 2014全区乡村大舞台民间文艺团体展演启动
      66. 河口环保分局严格控制冬季大气污染
      67. 我区组织收看全国全省禁毒工作电视会议
      68. 第三届河口经济开发区企业职工篮球联赛圆满落幕
      69. 东营市河口区老年体育工作新亮点
      70. 市农业局召开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务虚会
      71. 新户镇开展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活动
      72. 打造生态产业园区培育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73. 河口区住建局撑起雨季施工安全伞
      74. 盐窝镇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75. 省化工专项行动办调研组来我市开展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工作专项调研
      76. 河口一中节能措施见成效
      77. 区统计局三加强提高服务业新增单位认定工作质量
      78. 规划窗口推行六项服务提高审批窗口工作效率
      79. 工商窗口三个结合加强学习型工商机关建设
      80. 新户镇40万亩滩涂崛起蓝色经济
      81. 区卫生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市2013年度奖惩兑现暨转作风促发展提标准上水平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会议精神
      82. 我区富民项目达产见效农业经济总量稳步扩张
      83. 省石油助剂产品及轻烃产品检测中心在我市建成投用
      84. 齐村镇二项举措打造省级绿色能源示范镇
      85. 区政府对生态绿化工程进行巡回检查评比
      86. 东营市公交公司组织开展中国梦劳动美职工演讲比赛
      87. 滨州市政协副主席姜银浩来我区调研
      88. 区油工委多项措施确保油区安全稳定
      89. 义和国土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90. 第三届黄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暨国民休闲汇主题周将于明日隆重开幕
      91. 区疾控中心免费开展学生结核病筛查
      92. 河口区人社局四措并举做好农民工就业服务工作
      93. 孟庄镇积极做好汛后防疫工作
      94. 市工商联召开2018年度工作务虚会
      95. 东营职业学院院长巡视期末考试考场促进教风学风良性循环
      96. 我区招大引强打造重要经济增长极
      97. 区经贸局积极***六大难题着力实现六大目标
      98. 中海油码头日报(43)
      99. 广饶镇建立党内关爱机制
      100. 河口经济开发区四个创新助推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