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市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的通知2011年12月16日

Admin - admin 于2019年06月27日发表  


沪府发〔2011〕82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十二月一日

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期间,是本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关键时期。按照农业部和市政府的总体部署,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取得的成就与十二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一五期间,围绕推进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上海农业系统广大干部群众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完成了本市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农业发展取得显著进步,农民收入实现持续增长,上海都市现代农业的框架基本形成。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十一五期间,在全市耕地面积累计减少54.45万亩的情况下,第一产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92.4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4.15亿元。农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233.3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87.03亿元。粮食产量年均超过100万吨,2010年达到118.4万吨,水稻单产创历史新高,蔬菜、畜禽等副食品产量保持稳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较大提高。

  农业科技水平明显提高。坚持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农业科技支撑作用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着力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生物制品、工厂化栽培、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业信息化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农业高新产业发展迅速。本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比2005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

  农业设施建设扎实推进。2010年全市设施农业覆盖率达到60%,粮食主要生产环节实现机械化,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72%。新增设施粮田89.8万亩(累计129.8万亩)、新增设施菜田15.72万亩(累计17.25万亩)、建成标准化畜牧养殖基地120家、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2.7万亩和区域特色农产品基地31个,农业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农产品安全监管得到加强。严格耕地保护和质量监测,建立农业标准体系,推进农产品认证和品牌建设,各类农产品认证总数达到209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809个、绿色食品99个、有机农产品187个。获国家和市级名牌产品45个、著名商标40个、地理标志5个。农产品检测能力得到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追溯体系基本形成,地产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始终处于可控状态。逐步建立了蔬菜、水产品、生猪及生猪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

  农业组织化程度稳步提高。全市拥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577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34.6万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面积的61%,户均经营耕地面积接近1公顷。2010年本市农业组织化水平达到62.5%,比2005年提高27.1个百分点。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取得实效。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实行保护性耕作。推广精量播种,积极推广商品有机肥、测土配方肥,减少化肥施用量,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应用覆盖率接近100%。采取种养结合、资源持续利用等多种生态种养模式,推广应用节水、节电、节油技术,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72,秸秆综合利用率和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分别达到79.5%和66%。

  农业经济和服务功能逐步拓展。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流通服务业、休闲农业,全市地产农产品上市初加工率达到50%,农超对接加快推进,建成具有万人以上接待能力的农业旅游点85个。本市各类农展会坚持服务全国,年均实现订单200亿元以上。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一期)、西郊国际农产品展示直销中心和上海台湾农产品交易中心建成并试运行。农业对口支援取得良好效果。

  农民收入较快增长。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46万元,比2005年增长***.8%,年均增幅10.5%。其中,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年均增幅24.9%,工资性收入年均增幅8.6%。

  十一五本市农业发展的主要体会是: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和不断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的物质基础;大力提升农业组织化水平是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积极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所在,努力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深化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十一五本市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组织化程度有待提升,农业标准化推进力度有待加大;农业劳动力趋于老龄化,农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业社会服务发展有待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扭转这一局面的任务尤为艰巨。

  进入十二五,本市农业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要切实把握机遇,这些机遇包括:较强的地方财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持条件;特大型消费城市,为现代农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综合科技优势,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人才和技术条件;上海金融中心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条件。同时,也要勇于面对挑战,这些挑战包括:资源与环境约束加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愈加迫切;防灾减灾形势严峻,农业基础薄弱的问题依然突出;市场消费需求升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任务日益繁重;现代农业发展对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

  二、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发展都市高效生态农业,加快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农产品质量控制与安全体系、动物疫病与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和新型农民培育体系,加快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着力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水平,着力提高农民收入,继续为上海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把地产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地产农产品供应向数量稳定、结构优化、质量安全转变。

  坚持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农业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农业资源利用向节约、集约、循环和永续利用转变。

  坚持把培育新型农民、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心环节。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农业人才培育,加快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的转变。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坚持把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作为现代农业发展新的生长点。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搞活农产品流通,传承优秀农耕文化,发展休闲农业和创意农业,促进产业融合。

  坚持把推进农村改革与创新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统筹城乡发展,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变。

  (三)目标

  总目标为确保地产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都市高效生态农业稳定发展,农业设施、农业组织和农业科技水平显著提升,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在城市化发展中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引领作用,先进农业设施和装备广泛应用,农业资源有序利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和监管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十二五末,第一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40亿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7.5万元/人。

  1.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供给能力。农业标准化生产率达到80%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农产品三品认证率达到60%,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覆盖率达到80%以上。落实水稻、蔬菜等主要地产农产品最低保有量制度。

  2.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耕地质量三等以上面积超过90%。农作物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年均每亩减少2%,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75。全面实施秸秆禁烧,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全市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80%,规模场畜禽粪便实现零排放。

  3.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稳定发展农业保障性产业,鼓励发展地方优势特色产业,拓展提升农业服务性产业。种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0%以上,地产农产品上市初加工率达到80%以上。

  4.提升农业支撑条件水平。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服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面积的80%。种植业亩均产出达到6000元。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持证农业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比例达50%以上。

  5.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的农田面积占全市农业经营用地面积比例达到80%,农业组织带动农户数占全市务农农户数比例达到80%。

  6.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万元,年均增长10%左右,农民生活更加殷实。城乡一体化有序推进,农村面貌进一步改善。

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指标

名称及单位 2010年 2015年
农业产出 现代农业总产值(亿元) 287 350
农业劳动生产率(元/人) ***968 75000
主要农产品最低保有量达标率(%)* 106 ≥106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3746 22000
农业设施装备 设施农业覆盖率(%) 61.4 80
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 72.4 85
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 59.1 80
农业科教支撑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60 70
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率(%) 76.4 100
持证农业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比重(%)* 16.3 50
农业组织化、产业化、品牌化 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比重(%)* 62.5 80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 63.9 80
主要农产品品牌化销售率(%) 32 60
农业环境资源与质量安全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79 90
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率(%) 18.7 60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覆盖率(%)* 61.5 90
设施农田林网控制率(%) 45 90
农业保障 财政对农业投入增幅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之比* ≥1 ≥1

  注:带*为约束性指标

  三、十二五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确保农产品均衡有效供给

  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提高耕地质量。按照数量不减、质量不降的要求,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本市农业发展的有限资源。

  实行主要农产品最低保有量制度。水稻种植面积不低于155万亩,粮食年生产能力20亿斤;蔬菜生产面积50万亩,其中绿叶菜生产面积不低于17.5万亩,绿叶菜年上市量不少于114万吨;生猪年出栏250万头;家禽、鲜蛋年上市分别为5000万羽、5.8万吨;奶牛存栏6万头,鲜奶年产量26万吨;淡水池塘养殖面积30万亩,年生产能力16万吨。逐级分解落实地产主要农产品最低保有量,实行菜篮子区县长负责制。稳定粮食、蔬菜、生猪、家禽、鲜蛋、鲜奶和淡水养殖生产能力,优化产品结构,增加市场适销对路的优质农产品供应量。

  (二)积极发展低碳和循环农业

  扎实推进低碳和循环农业发展,实现资源节约、集约、永续利用。加强农村污水治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有效改善农业灌溉水水质,大力推广深松深耕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农田耕翻轮作,提升土壤有机质,增加碳汇,培肥地力,每年推广绿肥种植40万亩左右;每年推广有机肥20万吨以上、专用配方肥4万吨以上,推广施用堆肥。全面实施秸秆禁烧,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加快开发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生物质燃料、食用菌基质、肥料、饲料等产品,提高秸秆和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推广种养结合模式,畜禽粪便经无害化处理后直接返田,规模场畜禽粪便实现零排放。积极推进崇明生态农业建设。

  促进农业节能降耗。推广精量播种、配方施肥技术,应用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养殖用水循环利用技术,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推进粮田、菜田灌溉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逐步推进规模化果园滴灌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率。发展工厂化种植和养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广农业生产环节节能技术、农业机械和渔业船舶节油技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三)全面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

  着力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培育一批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民主管理好、社员得实惠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年销售额千万元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00家,促进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通过示范与带动,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内部管理,增强内生动力。鼓励以区县为单位,组建合作社联合会。加强农业行业协会建设,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00家。积极扶持有条件的农业企业上市,引导农户、合作社以资金、技术、劳动等要素入股龙头企业,形成产权联合的紧密型利益关系,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实惠。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有效对接;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标准化市场、社区、企业、学校等对接,促进产销衔接,扩大地产农产品订单采购量,提高订单履约率。继续支持国有农场发展现代农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水平。积极推进家庭农场、集体农场等新型农业组织发展,逐步建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体系。

  深化农业区域合作。支持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建立稳定的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增强处置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四)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和农业设施装备建设

  建立完善配套齐全、灌排通畅、安全高效的农田水利体系。加快新建设施粮田、设施菜田水利配套,启动果园、养殖池塘农田水利配套建设,完善已建设施粮田、菜田灌排设施,提高水利设施配套标准。推进郊区低洼地区治理,加强外围防洪屏障建设,加快圩区达标建设。建立农村中小河道轮疏机制,实现农村河道常态治理。加强农田林网、农电设施建设。

  继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管护好已建成的农业基础设施的同时,提高设施农业装备水平,建设高水平设施粮田和设施菜田,完成标准化畜牧养殖场、标准化水产养殖场和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任务,使设施农业覆盖率达到80%。建设标准化渔港和标准化捕捞渔船,不断增强抗自然风险能力。

  推进农机装备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加强农机科技创新,提高农机总动力水平。研发秸秆综合利用、蔬菜种植和分段收获等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畜牧水产养殖、园艺设施和农产品加工技术及设备。新增、更新多功能复式作业机械,加快标准化畜牧和水产养殖场装备选型和配置,推广应用种子加工处理、工厂化育苗、蔬菜果品冷藏保鲜机械,推广、引进示范先进适用、生态环保新技术和新机具,推广土壤深松技术、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装备,推广高效、生态、环保病虫防治农机装备,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及分级加工包装机械。

  (五)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的引领作用,在生物技术、农业生态和农业信息等领域突破一批具有前瞻性、引导性的农业科技关键技术,大力推进以新品种选育和农用生物制品研制为重点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平台,营造农业科技发展的良好环境。

  推进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建设若干个国家及市级农业重点实验室、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农业科技成果孵化基地、产业化基地和试验示范基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提升各级农业推广机构技术服务能力,抓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教育,继续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培育科技示范户、合作社,带动更多的农户和生产主体走科技之路,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

  (六)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从源头抓起。强化生产经营主体的质量安全意识,实现标准化生产,确保不合格、不安全的农产品不进入市场。切实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实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的控制和监管。制(修)订农产品质量地方标准,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创建活动,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扩大品牌影响力。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健全生产企业自检、流通企业抽检和政府部门开展法定检测互为补充、区县以常规检测为主、乡镇以速测为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加快建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拓展农产品安全检测项目和检测内容,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覆盖面,检测技术和方法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严格执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

  提高农产品质量风险和市场风险预警能力。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价格信息收集处置机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评估机制,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七)增强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控能力

  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快市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和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动物无害化处理站、水生动物疫病监控中心项目建设。理顺动物防疫检疫队伍体系,充实基层防疫、检疫力量。逐级落实责任,加强道口管理。完善重大动物疫情突发应急预案,建立稳定的应急队伍,搞好动物防疫应急物资储备。推进动物标识和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动物疫病防疫网络化体系,规范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健全病死畜禽统一收集和处理体系,提升无害化处理能力。

  健全重大植物疫情和病虫害监测网络,提升本市重大植物疫情和病虫害处置水平。推进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提升植物疫情监测扑控能力,按照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促进植保防控由化学防治向综合防治和绿色防控转变。

  (八)推进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进一步强化基层农技推广、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控和农产品质量监管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业服务社会化,鼓励组建农机、植保等专业服务队伍,开展代耕代管代收、农资经营、农机作业、病虫防治、动物诊疗、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发展农业农村经纪人和营销队伍,完善服务机制。推进区县农业综合执法,加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建立管理制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

  推进农业市场化建设。加快农产品交易平台建设,提升电子商务交易能力,构建农产品应急供应区域联动机制,确保鲜活农产品市场供应。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配送,建立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加强市场调控,对重点农产品实施扶持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

  建立农产品市场价格风险调节机制。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扶持和工作推进力度,扩大农业保险的保障范围和保障程度,实行政策性保险、商业性保险、合作性保险相结合的农业保险制度,探索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途径。

  健全农业金融服务。完善多元化、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体系,推进面向三农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的建设发展,进一步加大对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支持力度,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农业园区、农业旅游、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等项目的信贷资金投入,有效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农民贷款难问题。鼓励和支持现代农业、农业科技服务、农业机械生产等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发展。

  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和为农综合服务平台,重点开发农村远程数字化和可视化、农产品价格和农业灾害早期预警等信息服务。

  加强农业安全生产监管。建立健全渔船渔港安全救助服务体系,实现对作业渔船的实时动态监控。健全农机安全监管制度,完善农机安全监督管理责任体系,提高农机监管和服务能力。

  (九)大力发展现代种业

  发展种业主导产业。完善种业科研体制机制,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的现代种业体系。通过新品种培育、地方品种保护和开发利用、良种繁育与展示基地建设、种业设施装备建设、种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节水抗旱水稻、沪优系列双低油菜等优势作物品种推广,选育高商品性、高附加值蔬菜、花卉、瓜果、食用菌新品种,加强奶牛、家禽、肉牛育种中心、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和水产良繁种场建设,加强对长江口渔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利用生物育种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形成蔬菜、粮油、畜禽、水产四大种业产业。

  积极扶持种业企业发展。鼓励各类种业企业自主创新,创办企业技术中心。引导具有一定优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与科研部门加强技术合作、人员合作和资产合作,通过科研成果转让、知识产权入股、企业资助科研、资产重组等方式,实现种业科研、生产、经营的有机结合,促进种子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积极引进种业龙头企业,建设种质资源创新、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和会展交易服务平台,鼓励国内外有影响的种业集团总部入驻上海,逐步建成具有上海特色、服务全国的区域性种业中心。

  (十)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推进新一轮农业园区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强化物质装备,提升科技水平,完善产业体系,创新经营方式,充分发挥孙桥等农业园区示范带动作用。根据农业布局结构,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园区,使之成为本市高效生态农业的示范区。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凸现农业高效生态。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推动加工型与物流型农业园区发展,提高园区综合竞争力。在巩固提高浦东新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基础上,再创建1-2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进一步加大对国家级、市级现代农业园区的扶持力度,增强现代农业园区的示范效应。

  (十一)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拓宽农民非农就业渠道,鼓励农民自主创业,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管理,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通过确保土地增值收益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农村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整理收益主要用于农民、鼓励按照规划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等措施,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重视农村低收入农户的增收,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努力降低低收入农户占比。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发展农业旅游和农家乐,加快培育新型农民,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

  四、十二五的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

  (一)区域产业发展布局

  按照本市农业的区域特色、功能、发展预期和生态承载能力,区域产业发展布局分为五个片区:

  三岛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片区。包括崇明、长兴和横沙三岛,农业生产用地约占市郊的34%。保持粮食生产适度规模,拓展蔬菜、特色瓜果、特色水产和特色畜禽生产,发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土地资源优势,形成全市大的优质绿色农产品综合生产片区,并以此为依托,积极开发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

  杭州湾北岸粮菜及特色瓜果生产片区。包括金山中东部地区、松江浦南地区、奉贤区和浦东南部地区,农业生产用地约占市郊的30%。重点强化常年菜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市郊主要蔬菜生产基地。适度提高设施粮田比重,保持粮食生产规模,发展浦东东滩农业开发基地。合理发展水产养殖业。巩固提升西甜瓜、特色水果、肉禽和奶牛等地方优势特色产业。结合桃花节、菜花节和蟠桃节等农业节庆,积极发展以休闲观光、参与体验为主的农业旅游。

  黄浦江上游地区三水农业片区。包括青浦、松江、金山三区西部的黄浦江上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用地约占市郊的14%。巩固以水稻、水产养殖和水生经济作物为主的三水农业生产,强化三水农业的基地化和设施化建设,合理配套畜禽养殖。将三水农业与古镇、水乡、江南农家风貌相结合,开发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农业旅游。

  沪北远郊菜粮设施化生产片区。包括青浦区北部地区、嘉定区西北部地区和宝山区西北部地区,这三个地区农业生产用地约占市郊的6%。以水稻和蔬菜生产为主,畜禽养殖和部分瓜果生产、园艺为辅,推进适度规模和产业化经营,提升蔬菜、粮食设施化和基地化生产水平,促进生态型循环农业发展。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的特色经济果林和复合式园艺业。

  环城都市田园农业发展片区。包括中心城区外围区域呈东北-西南向半椭圆状分布,多数区域垦殖指数低于20%,农业生产用地约占市郊16%。以蔬菜、瓜果、经济果林和水稻生产合理组合为主,重点抓好现有蔬菜基地的可持续发展,鼓励拓展多元化园艺业。积极开拓农业旅游,充分发挥都市田园农业的多元服务功能。

  (二)种植业

  粮食。水稻种植面积不低于155万亩,粮食年生产能力20亿斤,保障粮田保有量的规划落地,确保粮食生产总量的稳定。要大力发展粮食高产优质品种,较大幅度提高杂交水稻种植比例。适当扩大水稻早熟品种的比例,优化绿肥茬口布局。大力推广水稻机直播和麦子机条播,加大稻麦高产创建力度,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在预期可持续发展的连片地块,加强高水平设施粮田建设,实现粮食生产总量的基本稳定。

  蔬菜。确保蔬菜生产面积50万亩,其中绿叶菜生产面积175万亩,绿叶菜年上市量不少于114万吨。稳定黄浦江上游三水农业片区和浦南及杭州湾沿岸两大片区的蔬菜生产,绿叶菜生产基地向中远郊转移。鼓励崇明三岛生态农业基地片区种植蔬菜特别是绿叶菜。维持西北部远郊菜粮片区和中近郊都市田园片区中蔬菜园艺场的适度规模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蔬菜生产总量规模,积极调减散户种植面积,不断提高蔬菜生产组织化程度。地产蔬菜良种覆盖率达到95%,提高蔬菜工厂化育苗水平。

  油菜。保持20万亩适度规模的油菜生产,以利轮作换茬,仍以崇明、金山、浦东、奉贤等中远郊油菜产区为主。

  西甜瓜。稳定30万亩左右的西甜瓜种植面积。其中,浦东新区、奉贤区、金山区保持20万亩左右。三岛地区以优质绿色时鲜瓜果为主,有选择地逐步扩大多品种经济作物生产。

  水果。保持水果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推进18万亩果园基础设施建设,每年达到40万亩左右的采果面积。其中,桃、葡萄、梨、柑桔四大主栽果树树种合计面积达到35万亩左右。

  花卉。推进上海鲜花港、浦南地区花卉基地、杭州湾沿岸非洲菊、崇明水仙花等基地发展,引导种植花卉5万亩左右。

  食用菌。在奉贤、浦东、金山等区域,主导发展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年生产能力超过15万吨,比十一五末翻一番。

  (三)畜牧业

  畜牧业重点区域为奉贤区、金山区、浦东新区、崇明县和江苏大丰市属农场,主要畜禽生产布局稳定与微调相结合,保有量与现状总体持平。稳定浦南及杭州湾沿岸片区、崇明三岛片区、黄浦江上游三水农业片区畜禽养殖生产总量规模,微调和优化片区内畜禽生产结构和布局。合理控制西北远郊菜粮基地片区的畜禽生产,促进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生产。新增重点发展项目应向远郊和域外地区逐步倾斜,建立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和养殖小区。

  生猪。年出栏生猪250万头(含江苏大丰生猪基地出栏量),生猪地产保有量稳定在25%以上。

  禽蛋。年上市肉禽5000万羽,鲜蛋5.8万吨,地产禽蛋保有量不低于20%。

  奶牛。奶牛饲养总量在6万头以上(含江苏大丰奶牛基地饲养量),年产鲜奶26万吨,鲜奶平均地产保有量不低于50%。

  (四)渔业

  淡水养殖业。淡水池塘养殖面积30万亩,适度规模和组织化生产达到养殖总面积的85%以上,保持生产基本稳定,特种水产养殖比例提高到50%。鱼类良种覆盖达到95%以上,虾类良种覆盖率达到50%以上。

  近海捕捞业。稳定近海捕捞产量在2万吨左右。力争本市的海洋、长江捕捞渔船总数控制在400艘左右。其中,海洋捕捞渔船约280艘,长江捕捞渔船约120艘。保障渔民合法权益。

  远洋捕捞业。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公海大型拖网加工船达到8艘、大型金***鱼围网船12艘、其他各类捕捞作业船70艘。远洋捕捞产量从2009年的15万吨争取达到20万吨。

  休闲渔业。鼓励利用区位优势、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序发展多元化休闲渔业,休闲垂钓水面积增加到1万亩,垂钓服务总收入力争增长30%。水族产业总产值增长15%。休闲渔业总产值增长15%。

  (五)种业

  大力发展种业,构建基础扎实、特色鲜明的现代种业产业体系,形成园艺、粮油、畜禽、水产四大种业产业,即以蔬菜、花卉、瓜果、食用菌为主的园艺种业,以水稻、大麦、油菜、鲜食玉米为主的粮油种业,以生猪、奶牛、肉牛、家禽为主的畜禽种业,以淡水鱼、河蟹、沼虾、对虾为主的水产种业。同时,选育一批具有自知识产权的种业品种。在浦东,形成以园艺为主、包括畜禽、水产在内的综合性种业集聚区。在崇明西北部及海丰农场,形成优质粮油种业集聚区。在上海鲜花港、金山廊下,形成以花卉组培为主的园艺种业集聚区。在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种业展示展销和交易中心。

  (六)其他产业

  农产品加工业。以标准化和品牌化组织生产,引导农民走专业合作社自主创办加工销售企业的道路,鼓励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原料生产园区化、基地化、规模化生产,加强与城市食品工业的协作,吸引工商企业投资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加工业的层次和水平。

  休闲观光农业。围绕把郊区农业旅游建成市民休闲首选之地的目标,建设若干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旅游集聚区,实现年接待能力万人以上的农业旅游景点达到100个以上。重点建设杭州湾北岸乡村黄金旅游区、黄浦江流域及环淀山湖农业旅游集聚区、近郊休闲度假旅游区和崇明三岛生态旅游区等区域。提升上海鲜花港等国家级旅游示范点的能级。

  农业服务业。构建区域性农产品交易展示服务平台。组织或参与各类农交会、展销会,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积极参展,拓展农产品市场。建设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发展创意农业。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服务水平。

  域外农业。将域外市属农场的农业发展纳入本市农业发展规划范围,支持企业建立域外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基地。将上海农业在种源、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与兄弟省市在气候条件、土地、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拓展上海农业的发展空间。

  对口支援。继续做好农业对口支援新疆喀什、西藏日喀则、重庆万州、湖北宜昌、云南迪庆和四川都江堰工作。构建农业信息和产品交易平台,鼓励本市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对口支援地区对接,积极帮助对口支援地区拓展优质农产品产销业务。

  五、十二五重点建设的工程和项目

  (一)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程

  农田水利配套项目。全面提升农田水利设施水平。以157万亩粮田、50万亩菜田、40万亩果园、10万亩标准化水产养殖场为重点,强化农田水利设施的新建配套和完善提升。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推广作物高效节水灌溉,有序推进高水平粮田、菜田设施自动化灌溉以及蔬菜、水果喷滴灌设施建设。

  圩区治理项目。着重在松江、金山、青浦等低洼地区,推进圩区达标工程建设,加快圩区内排涝泵站、水闸等设施更新改造,保持圩区处于安全可控状态。

  灌溉水质改善项目。对2万多公里农村镇村河道,5-8年疏浚一次。继续清理断头浜和淤塞河段,确保水系沟通、水流畅通。同时,加强河道坡岸维护建设。有序推进20万户农村住户生活污水处理,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有序收集和无害排放。

  (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高水平设施粮田和设施菜田建设项目。在基本农田集中连片规模生产面积千亩以上,建设高水平设施粮田18万亩。以生产基础较好的常年绿叶菜田为主,建设高水平设施菜田8万亩。

  农业设施标准化建设项目。完成50家标准化畜牧养殖基地建设,达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建设规模在100亩以上的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5万亩,推广大跨度水产养殖越冬大棚7500亩;建设规模在100亩以下的标准化家庭水产养殖场2万亩。建设规模在50亩以上的标准化果园面积18万亩。每年建设15-20个区域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60个水产标准化垂钓场,其中大型垂钓场10个、中型20个、小型30个;在浦东、奉贤、金山和崇明建设6个标准化地方级渔港。建设94艘标准化捕捞渔船,其中桁杆拖网渔船70艘,定置网渔船24艘。

  标准园创建项目。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市、区县共建300家左右蔬菜标准园,并建设一批标准果园。

  (三)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建设工程

  科技创新项目。建设上海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农产品安全生产加工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花卉工程技术研发平台、花卉良种组培创新策源中心、兽用GMP生物制品中试项目、现代农业装备研发中心、廊下生物种源示范基地、乡镇为农综合服务中心,研究推进国家植物基因中心的建设。

  种源农业项目。重点培育水稻、蔬菜、畜禽、水产、食用菌、瓜果、花卉新品种培育,种植业主要围绕双低油菜、节水抗旱稻和优质杂交水稻、花卉、食用菌、设施蔬菜培育企业为主体的种源创新企业。养殖业主要围绕中华绒螯蟹、奶牛、种猪和蛋鸡培育种源创新企业,加强地方品种保护和开发利用,建设杨王现代农业种源创意园。建设稻麦制繁种基地。建设食用菌菌种研发中心和若干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生产用菌种场。建设市级种公猪站、奶牛良种场、种猪场、蛋鸡场各1个。建设水产原良种基地、金鱼种质资源库和团头鲂遗传育种中心,构建本市水产良种保种、育种和良种生产体系。

  科技推广和基地建设项目。建设蔬菜、花卉、瓜果良种繁育基地3-5个,育苗基地5-8个,新增年产高档精品种苗能力1亿株以上。建设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基地。建设农林实训基地。建设崇明现代农业生产基地、松江浦南三农综合试点区、上海鲜花港花卉产业基地和海丰、跃进农场粮食生产基地等一批科技示范重点区域。推进50家规模化畜禽场标准化生态化建设,建成30个种养结合、生态还田的示范基地,20个沼气综合利用示范项目,10个畜禽粪便利用秸秆收集处理中心和10个畜禽粪便直接喷洒农田示范基地。建设低碳农业实践区。建设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和现代农业科技孵化平台,加快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升级。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物疫病与植物病虫害防控建设工程

  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项目。建设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评价基地。

  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控建设项目。建设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崇明动物无害化处理站,提升浦南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站能级。建设水生动物疫病监控中心。建设国家(上海)植物检疫隔离场。研究推进部市合作共建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五)农产品流通与加工建设工程

  农产品交易流通项目。建设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综合交易区、果蔬交易区、花卉交易区。建设种业展示交易服务平台。

  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10个蔬果冷链加工配送中心。建设20家水产加工厂。建设食用菌生产厂。建设10个农产品冷藏保鲜库。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

  (六)农业旅游和休闲农业建设工程

  到十二五期末,每个区县基本建成1-2个特色鲜明的农业旅游集聚区,重点建设松江浦南地区、金山廊下地区、崇明中北部地区、奉贤庄行地区和青浦环淀山湖农业旅游示范区,发展农家乐、采摘园、观光农园、农业旅游景区、农业旅游节庆等农业旅游休闲项目。

  (七)其他建设项目

  渔业行政执法装备项目。新建1艘500吨级、2艘100吨级渔业行政执法船,更新1艘300吨级渔业行政执法船。建设横沙渔港水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渔政基地。

  建设农业气象服务平台。

  实施滩涂改造项目、盐碱地改良项目,提高耕地质量。

  六、十二五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加强和改善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明确职责,形成合力,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农业主管部门认真履行规划指导、政策落实、项目落地、协调服务职能;发展改革部门积极支持规划内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财政部门落实各类农业补贴补助资金;其他部门立足自身职责,加强协同,推进规划实施;区县政府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农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保障工作经费,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大投入力度,健全保障制度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市、区县两级财政形成合理投入比例,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农业发展资金适当向农业园区倾斜。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强化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村。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完善基本农田、水源地、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提高生态补偿资金使用效率。

  (三)加强培训教育,提供人才保障

  强化人才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保障和支撑作用。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强产业发展战略思维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农业领军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质、多元化、能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的农技推广服务队伍;培养一批勇于创业、精于管理,能够带领农民致富的复合型人才;加快培养具有较强市场意识、较高生产技能、一定管理能力的农村经纪人和现代新型农民。

  加强优秀农业科技人才引进与交流,创新农业各类专业人才培养和有序流动机制,建立健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长效机制。

  充分发挥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各类院校培养农业农村专业人才的重要作用,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毕业生投身农业第一线。充实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完善培训机制,提高农民职业培训的能级和针对性。

  (四)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内生活力

  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积极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和资源向从事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的农业组织集中。结合区域和产业特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集体农场等农业组织经营形式,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业农村公共服务,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置换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和流转,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主要用于农业农村。

  (五)加强法制建设,严格依法行政

  加强农业领域的地方立法工作,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农业综合执法体系,整合执法力量,健全执法队伍,改善执法手段,落实执法责任制、评议考评制、责任追究制。深入开展农业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农民和农村干部的法律意识。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提高行政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廉政建设,健全反腐倡廉机制。

  (六)注重机制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创新农业经营和服务机制,优化资源和要素配置,实现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加强农业部门与科研院所联合,建立农科教联席会议制度,加快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科技推广,创新农业科技机制。传承农业农村优秀历史文化,营造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2023-10-04 08:17:07重新编辑
福田区泰然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金地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车公庙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岗厦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八卦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八卦岭鹏基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下沙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安华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梅林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上梅林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上梅林多丽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上梅林祠堂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上梅林越华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安华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振兴路桑达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上沙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下沙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天健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上步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沙咀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沙尾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福田区竹子林越众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第四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第五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科技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南山区科技园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大洼县公安局切实加强危爆物品安全监管
  2. 市运管处建立危货运输专项整治工作调度会制度
  3. 市长途客运公司三严三实看实效
  4. 市健康教育所举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培训班
  5. 政协六届四次会议收到提案198件
  6. 我市组织专业人员赴京学习考察创投圈
  7. 我市义务兵优待金标准位居全省前列
  8. 市国有土地储备中心从严从实抓好实践活动
  9. 市群众艺术馆文化惠民举措多
  10. 市公安局自上而下营造全员学习风气
  11. 铁岭城镇居民消费稳步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12. 开发区举办首届百姓卡拉OK大赛
  13. 市政管修处七一前夕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14. 出入境检验检疫费停征
  15. 市法院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16. 兴隆农场系列方式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
  17. 市规划局组织第三届全国少儿手绘地图大赛(铁岭赛区)活动
  18. 全市抓招商上项目暨发展飞地经济电视电话会议举行
  19. 大洼县水利局10项要求强化机关作风
  20. 市信访局开展信访矛盾存量排查摸底工作
  21. 荣兴庄园参展第十二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
  22. 铁岭县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23. 市畜牧发展中心举办技术培训班
  24. 铁岭县蔡牛镇引领农民走蔬菜产业集约化发展道路
  25. 兴区运管所召开出租车从业人员代表座谈会
  26. 大洼区沿街内部公厕对外开放
  27. 辽东湾新区全域释放滨海魅力
  28. 城投公司党支部关于巡察整改情况的通报
  29. 铁岭县林业局节假无休全力做好春季森林防火工作
  30. 调兵山市第八届文化艺术节暨城乡广场系列文化活动启幕布
  31. 市政建设集团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辅导会
  32. 全国检验检疫无纸化系统在铁岭地区正式上线运行
  33. 开原市贯彻落实市委七届二次全会精神
  34. 西丰县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明显
  35. 我市部分县(市)区及工业园区的招商人员节日走出去招商
  36. 市地税稽查局认真研读报告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37. 高考体优生及高水平运动员测试11日起登记
  38. 市妇联以家庭学校为载体打造家庭教育工作品牌
  39. 市图书馆书店寒假迎客忙
  40. 市教育信息网跻身全国地市级五十优
  41. 新兴镇发挥妇联作用促进全镇工作
  42. 市农机局不断增强农机社会化服务功能
  43. 省苗种管理局来盘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培训
  44. 辽东湾城管执法分局致力依法拆违助力新区建设
  45. 市政协六届委员会一年来工作亮点
  46. 市食药监局采取措施强化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
  47. 市运管处开展道路运输货运行业防汛应急车辆点验工作
  48. 盘山县铁路护路示范段建设扎实有效开展
  49. 昌图县国税局加强一般纳税人后续管理
  50. 铁岭县四项举措做好两代表一委员工作
  51. 关于辽宁嘉冠石化科技有限公司火灾情况说明
  52. 市安监局积极部署安全生产工作确保我市生产安全
  53. 今年我市计划造林2066万亩
  54. 铁岭县开展外出农民工返乡情况调查
  55. 铁岭市农机局抓机遇做好农机新机具的推广应用
  56. 江南风情园商业街启动
  57. 幸福铁岭闹元宵10万市民欢度佳节
  58. 铁岭县镇西堡镇开展食品安全周宣传活动
  59. 铁岭县开展卫生局系统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
  60. 双区司法局开展法制文化下乡活动
  61. 大洼县棚户区改造捷报频传
  62. 全市各级党组织节前慰问1300名贫困党员
  63. 市服务业委组织辽东湾招租对接会
  64. 铁岭市将整治机动车冒黑烟工作列为2016年全市26项重点民生实事之一
  65. 市委书记高科调研游客来盘过大年准备工作情况
  66. 辽河口文化研讨暨采风创作班开班
  67. 兴区人武部着眼防汛形势苦练过硬精兵
  68. 省人大代表铁岭代表团调研组调研我市养老事业发展情况周美英参加调研
  69. 调兵山市五个强化筑牢校园安全防火墙
  70. 市商务局市公安局联合开展成品油经营企业反恐督导检查
  71. 铁岭暨调兵山市举办防汛抢险演练
  72. 铁岭市水利局召开全市水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73. 西丰县居民诚信信息评定系统经评定信用户47万
  74. 开原市兴开街道开展主题教育知识竞赛
  75. 西丰县举行防汛抢险应急演练
  76. 我市企业办理执照登记实现26证合一
  77. 关注绿色食品认证提高民众生活质量
  78. 此路树镇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79. 市文广新局向社区书屋捐赠图书
  80. 市人才服务局专场招聘活动取得良好成效
  81. 我市产业链党组织抱团闯市场
  82. 我市召开中医药工作会议
  83. 市法院召开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报告会
  84. 市妇联市妇女手工制品协会组织妇女手工制品创新大赛中获奖
  85. 政协六届四次会议分组讨论政协报告
  86. 治安防控网格化管理试点在辽河派出所启动
  87. 大洼区机关工委开展国际文明礼仪进机关培训活动
  88. 盘锦海关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税收目标
  89. 我市举办盘锦干部大讲堂
  90. 团市委启动2018年青年志愿者服务春运暖冬行动
  91. 铁岭市辽河保护区管理局认真落实中央领导和省领导重要批示精神
  92. 我市首次开展水利普查
  93. 铁岭气象农科院签署协议共推三农服务
  94. 开原市林丰乡以特色产业发展推进脱贫攻坚进程
  95. 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来我区考察
  96. 辽宁盘锦检验检疫局促进企业信用升级加快验放速度
  97. 铁岭县城镇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98. 市直机关综合事务中心完成全国税务系统机关后勤工作标准化现场会会务服务保障工作
  99. 团市委以项目化方式推动工作开展
  100. 市经信委拟订推进拆改工业燃煤锅炉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