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各民主党派市委主委市工商联主席无党派人士笔谈

Admin - admin 于2019年06月24日发表  


文化传播,触动心灵才有效

民革上海市委主委 高小玫

  文化建设,需要向公众传播先进的文化。媒体作为传播的主要渠道,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主流媒体,要增强影响力、加强舆论的引导,应当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要保证其向大众传播健康的文化产品,应当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

  媒体正在努力回应社会关切,即回应普通民众关心的、尤其是涉及民众的问题或事件。问题事件发生后,需要媒体按新闻性质的要求敏锐地捕捉、客观地呈现,以助事态的平息。但相对于这种事后的回应,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更有责任按照社会道德要求,在讴正气、扬善行方面发挥积极的、主动的作用,维护社会正向的舆论环境。如小悦悦事件,见诸媒体后使全国震惊,这有助于国民的道德反思,但同时也增添了社会的道德恐慌。就在小悦悦事出当天,公安部表彰了不顾个人安危、徒手接住跳桥轻生少女的民警王静,但此新闻却少有人知。如此尽职和大爱的存在,未得媒体及时的宣扬,徒任社会负面情绪放大。这种新闻的选择性倾向令人遗憾。再如,上海一家企业举办的一个慈善项目,涉及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为期2年。作为纯社会公益活动,主办方曾希望得到媒体的宣传,但投告无门。项目进行已半年,互联网上仅有几条此项目启动时相关部门领导出席的通稿信息。社会自发的公益善行,最值得宣传,也最需要、最应该有公共资源(主媒)的配给。我们的宣传报道,领导活动似乎可以淡化一些、内部工作报道也可以淡化一些,更重要的是张扬社会的参与、张扬社会的效果。

  文化传播,触动心灵深处才有效,生硬说教只会催生反感。媒体为大众提供着各种文化精神产品,保证文化产品的健康是管理者的责任。但管理者不能替代大众对产品做选择,对媒体的引导也要有科学有效的方法。最近,社会上正在热议国家有关部门对娱乐节目的限制规定。在这个问题上,相关部门也可谓用心良苦。但大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本身要求着百花齐放,极端的低俗必定只为极少数人所好。所以硬性的规定,有时效果并不一定理想。媒体的行为当然需要予以规范和引导,但最好采用更加有效的手段,如借鉴技术的途径实现管理的客观和科学。日前上海戏剧学院完成的一项电视节目综合评价体系研究,其评价数据可全频道、全覆盖、全天候测试,可量化,且同时获得满意率与收视率。这个体系有助于减少管理的主观性,可体现受众选择的依据。类似的方式,都是值得尝试的。

深处有活鱼,基层天地宽

民盟上海市委主委 郑惠强

  我们身居一线的文化工作者是优秀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首先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基层是最大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文化工作者只有走向社区、乡镇、企业、学校等广阔天地,充分接触人民群众和火热生活,才能切身感受到时代脉搏和社会变化,从而生动反映人民共建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美好生活,充分展示当代中国和人民群众的崭新风貌。

  深厚情感和丰富素材来自基层。心系群众、骨肉相连是从事文化工作的首要条件。对人民的感情有多深,作品的分量就有多重。基层是情感源头,是创作土壤,蕴藏着鲜活生动的文化资源。跳出文山会海,摒弃走马观花,融入广阔天地,文化工作者才能呼吸新鲜空气、获取充沛养料、开拓艺术视野、激发创作热情。

  改革动力和创新内容源自群众。创新是推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源于大众又归于大众。人民群众对世界和自身的历史认知、现实感受和精神追求都是文化原创力最深厚的根基,文化工作者要在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进行艺术创造、实现艺术进步。

  走基层,是***一贯倡导的作风。69年前,***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倡导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要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从人民群众丰富的实践中汲取营养。老一辈文化工作者之所以能创作出众多脍炙人口、流芳百世的精品,正得益于他们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优良传统。文化建设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文化作品的优劣最终需要人民大众的检验。实践告诉我们,谁离基层最近,离生活最近,谁就最能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经受时代考验的精品佳作。

  推动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需要政府及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比如:深化文化单位体制改革,建立完善文化工作者下基层制度,制定合理有效的考核评价办法和奖惩机制;在进行重大选题、重大工程项目的文艺创作时,在政策上、工作上、生活上予以支持,帮助他们深入生活,多创精品;建立文化工作者下基层实践基地,尝试结对联动,精心挑选试点,完善配套服务,从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鼓励老一辈文化工作者发挥传帮带作用,把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传统延续下去,帮助青年们养成扎实的工作作风。

  鸭子下河不深潜,鸬鹚抓鱼水底沉。文化工作者如果多向鸬鹚学习,放低姿态、埋头深潜,必能在基层发现活鱼、捕捉大鱼。当前,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火热的现实生活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无穷动力,催生了无限活力。文化工作者们要抓住历史机遇,紧跟时代步伐,走到生活深处,融入群众之中。我们期待着,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成为广大文化工作者的自觉行为和工作常态。

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化之魂

民建上海市委主委 周汉民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强决心的集中宣示。改革开放33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国家硬实力大幅提升。但是,作为软实力的文化,其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明晰可见。

  挑战之一:文化生产力落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现状完全不能符合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挑战之二:作为经济重要内涵之一的文化经济与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不相匹配。挑战之三:社会思想和文化意识日趋多样、多元、多变,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必须重视这一趋势,牢牢把握时代的脉动。挑战之四: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世界各国的联系互动日趋紧密,中国的发展必须接受世界的评论,文化也不例外。

  面对挑战,我们如何应对?我们如何将五千年伟大的中华文明绵延传承?如何从经济大国走向文化强国?五千年的文明沉淀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拥有文化资源的大国并不一定能够成为具有文化影响力的文化强国,当前我们更需要的是思想认识的解放、价值观的提炼和文化媒体的担当。

  其一,推动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对其发展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发展文化事业,要领会并遵循其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这四大特质,正确处理生产与消费、体制与市场、主旋律与多样化这三对关系。意识形态属性、公共属性和商品属性是文化产业的三大属性。其中,商品属性往往被忽略,容易采用计划经济的手段管理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要发展,必须重视它的商品属性,加大资金、土地、税收等政策的扶持,坚决支持非公经济大踏步地进入文化领域。

  其二,若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比作中华文化之体,那么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华文化之魂。当前,核心价值体系已经初步确立,上海结合自身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现阶段发展实际,积极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必须坚定实践,以上海特色的价值取向引领海派文化的发展。

  其三,文化的繁荣、有序发展有赖于媒体的舆论宣传与引导。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道义是道德的凝练,文章是时代的符号,作为媒体必须担当这份责任。面对道德失范和精神滑坡的威胁,在大是大非面前、在社会公理受到挑战之时,广大媒体必须用锦绣之文发出道义之声凝聚社会之力,弘扬正气、传播文化、启迪人心,为破浪前行的文化建设事业吹起助推科学发展的舆论东风。

不以有用无用作裁决

民进上海市委主委 蔡达峰

  文化建设内容很多,形式感也很强,但它必须坚持从社会生活需要出发,着力倡导文明、改良社会、改善生活。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民主与法制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着力改造主观世界,改善社会关系,培养先进的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为深化改革开放提供精神支撑和创造活力,这是当代文化的需要。

  文化建设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使文化从丰富到繁荣。人的不同就是生活不同,就是文化不同。一个生活共同体要有灵魂的家园,需要从语言、文字到所有审美,形成基本的认同,这才能使社会团结。同时,文化又必须创新和发展,使人与社会进步。而要文化创新和发展,首先要使文化丰富,各种文化的矛盾运动,相互尊重,相互影响,相互吸收,构成了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也符合社会的多样性需要。中华文化就是在文化交融中保持自主性和生命力的。未来中国的文化,与人群和利益格局一样,都不会是单一的,传统的与现代的、本土的与西方的、宗教的与世俗的、主流的与民间的共存,有冲突也有吸收,关系极其复杂,这将是长期的文化生态,必须专门研究,不能简单地论处。从繁荣发展的目的来说,维护文化丰富多样的局面是必要的。双百方针是文化创新和繁荣的重要保证,其目的就是实现文化共存交融。但贯彻双百方针很不容易,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尊重文化发展规律,提高文化管理水平。

  在文化学术研究上,包括语言文字等基础性研究和文化批评研究,都要注重学科的多样性,并为此创造平等的、可长期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不要以有用与无用来裁决。从国际上看,我国的文化基础研究缺项和弱项还有很多,包括语言研究、艺术研究、宗教研究,甚至是国别史研究等领域,都相当单一。我们要大力完善文化学科结构,全面规划,设立一些研究职位,培养和吸收人才,使他们安心研究文化本身,为中国研究人类文化积聚人才,这自然就有了文化大繁荣的基础。

  在文化艺术创作上,既然要鼓励创新,就不能轻易褒贬,不捧不压,更不简单催生,看社会评价,看长远效果。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有大创作,必经历大艰辛,这与自然科学研究是一样的规律。文化艺术创作很难有日程表,这种成果的质量,既要靠创作者的灵感、能力和勤奋,还要借助切磋交流中形成的同行压力,与经费力度、命令强度基本没有直接关系。文化建设工作要有目标有计划,但要注意避免行政计划的管理思维对文化艺术创作的影响,慎重地使用考核、评比、奖励等办法,避免导致文化艺术创作者情绪波动。

避免文化建设的工程化

农工党上海市委主委 蔡威

  文化在形塑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政治与经济行为上,起着关键作用。谚语云: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心灵和大脑。文化淬炼时代精神,文化凝聚力量。一个民族,只有文化体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才能造就更大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展体现出文化的品格,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文化体现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决定一个国家的创造活力,没有文化的凝聚力和支撑,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就失去了智力基础和动力源泉;文化是社会的凝聚剂,缺乏文化支撑、精神引领的社会,就不会有和谐与安定;文化是人民群众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没有文化的发展繁荣,就不会有更高意义上的民生改善和生活质量提升。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开放、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战略举措和政策措施,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主要任务。在实践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要避免出现文化建设的工程化,由于长期以来政府的政绩是通过量化的考核来体现,文化建设往往是要么依附于政绩工程如建多少剧场、拍多少部电影电视剧、排多少场演出等等,要么与经济开发挂钩,即所谓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因此说,政府的文化自觉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

  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人,文化的对象是人,文化的主体也是人,文化的根本功能和核心价值应该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为社会生活提供意义系统和价值系统,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离开了人来谈文化,离开了国民的文化素质、文明素质、精神面貌来谈文化建设,就会忽略文化建设的根本。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关注人,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的进程中来,要以人为本,人民群众以自身的利害好恶得失顺逆为标尺,人民群众以自身的智慧、自觉与自信为标尺,选择文化的走向。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文化中也存在自发的力量,政府不可能解决所有的文化发展的问题,那些由人民大众依靠自身力量能够解决的问题,就应该让人民自己来承担,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其中才可能使人民感悟到文化的自觉,体现出文化的自信,这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引进来、走出去两手抓

致公党上海市委主委 吴幼英

  近代以来,上海一直处于中西文化交汇的前沿,曾经是我国的文化大码头,是我国在世界上一直具有较大影响的几个主要城市之一。所谓大码头,就是有进也有出,融汇形成的海派文化,具有独特魅力。通过举办世博会,上海的世界影响力更大了,文化大码头的地位更加突出。借力上海电影节、国际艺术节、国际音乐节等一系列文化平台,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汇聚于此,不断交流、交锋、交融,成果迭出,精彩纷呈,在不同文化背景的映衬下,上海城市文化显得更加璀璨夺目。但这多是引进来,优秀文化进得多。

  作为文化大码头,还在于上海内生文化对外的辐射力与影响力,即俗话走出去。在文化辐射力方面,以更高的要求来衡量,近年来上海虽然有走出去,但还不够。近现代中国文化,上海曾有过辉煌的、骄人的历史,如一度曾是世界华文教材出版中心。至今许多老华侨、老归侨谈到当年他们读书时用的教材,都记得是来自上海商务印书馆,听的唱片大都是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出的,看的电影也是老上海的影业公司拍摄的。这几年致公党市委组团出访,发现海外华文教育使用的教材很少有上海编印出版的。国家汉办评比出2010年20本优秀国际汉语教材,上海无一入选。在音乐、电影等方面,上海不是没有优秀作品,但具有全国性或者国际影响力的作品明显还不多。

  可喜的是,国家提出要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上海已确立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升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必然要被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上海作为文化大码头的辐射作用将更为明显。

  在迈向国际化大都市进程中,上海在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方面应当有更大的作为,除了不断引进来,还要抓好走出去。要在继续办好各种活动的基础上,通过体制机制创建、挖掘传统资源、发挥现有优势、积极动员各方各界力量等方面,争取有所突破。以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为例,就可以多鼓励原创电影、音乐等作品,并为上海电影等作品参加国际电影节、艺术节提供资助与鼓励。上海每年引进诸多国外文化项目,琳琅满目,比如迪士尼乐园就正在建设之中,不妨借此类机会,与国外文化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将上海的优秀文化推出去。

  同时,目前上海不少高校在海外参与办了不少孔子学院,交流交往频繁,上海有比较好的条件在教材、师资等支持国家发展孔子学院、华文教育等,通过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增强文化大码头的辐射力,既可以更好推动上海的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又可以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贡献。

树立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主委 赵雯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号角,令人鼓舞。文代会、作代会上,***主席再次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令人振奋。

  我们拥护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我们拥护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积极学习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及其发展经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努力占据文化发展制高点,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我们希望大力传承、弘扬中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维护中华各民族传统文化独立性,固本培元,与时俱进。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树立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鼓励百花齐放,包容百家争鸣,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我们希望高度重视西方文化对我们社会的影响和渗透。长期以来,西方文化借助对其生活方式、传媒广告、游戏娱乐、交流研讨、人权宗教的传播和宣扬,试图推广其价值观、政治体制、文化产品、生活方式。我们在发展文化产业、培育现代文化市场的同时,应注意对西方文化及其载体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剖析、辨别,或引进交流,或融合吸收,同时,对一些不适合我们的内容,也要予以去除,疏堵结合,趋利避害,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我们希望各领域、各行业的中坚和骨干在深化改革、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自觉承担历史责任,率先垂范核心价值观。以国家为重、人民为重、和谐为重,体现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正确对待深化改革带来的严峻的利益考验。用行动证明中国的社会中坚和骨干对祖国和人民有真情挚爱,对国家和民族有担当奉献,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努力推进社会公平,追求民主公正。用行动证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核心价值观顺应人民意愿,能给广大人民带来更多福祉,引导民族自信,引领社会进步,共同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的中间地带值得关注

台盟上海市委主委 杨健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就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议题,指出:科学界定文化单位性质和功能,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推进一般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社、新闻网站转企改制,推动一般时政类报刊社、公益性出版社、代表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文艺院团等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增强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提供服务能力。

  这就是说,今后政府不会再对文化进行大包大揽,要明确文化的属性,对公益性文化和商业性文化进行切分,公益用公益的方式,商业用商业的方式。这就大大地改变了原有文化体制中带来的等靠要的惰性,激发了文化发展的活力。但是,不能忽视的是,目前在执行过程中科学的界定文化属性还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文化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即在大部分情况下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生共存于一个主体,不容易完全切分开。比如说,我们能把京剧看成是公益文化,而把话剧看成是商业文化吗?这在逻辑上很难说得通。因为无论是京剧,还是话剧都有公益性和商业性,这就是文化的特殊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生共存于一体。

  因此,在文化体制改革大方向明确的前提下,我们在具体执行和操作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避免简单采用非此即彼,非公益即商业的两分法。要关注和重视那些融公益性和商业性于一体的中间状态的文化的存在。对于这些文化,如果把它归类到公益性文化,管得太死,缺乏活力,而把它归类到商业性文化,又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也不行。

  如果忽略了中间状态文化的存在,还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一刀切。文化的一刀切一方面造成文化消费贫富差距、两极分化,如目前,城市里的看戏贵的问题。一张票价少则两三百元,多则上千元,使得普通的老百姓难以享受大剧院的文化服务。另一方面导致一部分文化的沙化。比如目前传统文化中的戏剧、消费人群非常有限的优秀杂志期刊等,难以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而这两个结果也是与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宗旨相违背的。

  借鉴国外的经验,很多国家非常重视中间状态的文化,除了公益性文化、商业性文化以外,还有非盈利性文化,即公益和商业融于一体的文化。对于这种非盈利性文化就采用的市场经营与政府投入、社会资助相结合的模式。如戏剧表演行业,剧院,在国外一般属于非盈利概念。这一方面使普通百姓能享受到一部分的高雅文化,另一方面也能保护本国文化的发展。

  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以先进优秀的文化引领社会的主流价值,从而提高我国的软实力。把一些国有性质、事业性质的文化推向市场的时候,可以基于其社会效益而给予一定的资金政策支持,让其在市场环境中获得健康发展,可能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文化发展,要处理好三种关系

市工商联主席 王新奎

  《中共上海市委关于贯彻〈***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体现了上海市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思路,体现了上海城市文化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认真贯彻应该也必然成为推动上海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

  我认为,在贯彻落实《实施意见》时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一、处理好核心建设目标与建设手段、建设平台之间的关系。其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舆论气氛是核心的建设目标;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手段;文化创意产业是建设的平台。二、管理与创新的关系。决定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特别是自下而上的来自群众的自发的文化创新活动。这是由文化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三、各种文化产业发展平台之间的关系。要十分重视网络文化现象与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大量的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新型文化产业形态将可能在网络平台上出现。我们对网络文化现象与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除了加强管理的一面,还要更加重视引导的一面。怎么配合上海智慧城市的建设,大力推进网络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可能是我们的文化建设成果能否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和传播的关键。

  最后,我们尤其要关注民营企业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现状以及作用。民营文化企业在生产文化产品或提供文化服务的过程中,代表了更为多元的文化和更多的创新力量,是满足上海经济繁荣情况下人们更多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贯彻落实《实施意见》,上海将破除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一定会带动文化市场开放,从而产生一大批合格的民营文化企业市场主体。我相信,一大批专、精、特、新和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民营文化企业与高新科技紧密结合,新兴的产业门类和文化业态将不断涌现,推动着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速,成为上海文化产业转型提升的重要依靠力量。

  十二五期间,上海市工商联将支持上海民营文化产业紧紧围绕继续落实加快推进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要求,立足于时代的高起点,推动上海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文化产业从传统产业向与高新科技结合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新兴产业转型,进一步完善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培育和扶持重点企业和品牌,助推上海民营企业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没有创新就没有文化繁荣发展

上海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无党派人士 陈群

  文化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其魅力在于创新。经济发展、科技进步需要创新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同样需要在传承基础之上的创新。研读《***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地体会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创新,文化的创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趋势,是各民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没有创新就没有文化繁荣发展。这一点,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以及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种急速的变革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时代。大的历史背景为文化的繁荣发展创造了前提。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在文化上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一定会到来。我们需要做的,是以主动的精神、开放的胸怀和具有前瞻性的视野,积极丰富和发展文化内涵,创新文化传播手段和实现形式等,推动这个大繁荣大发展时代的到来。

  要以创新的方式去直面现实,从创新的角度去深入生活,用创新的思路去把握规律和主流。大的时代需要大的文化产品,而大的文化产品应该是反映现实生活的,触及芸芸众生心灵并体现人文关怀的东西,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只有这样的产品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才能起到引领文化发展的作用。

  要适应文化生产、传播等手段的变革,将文化与科技创新更好地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变化,使得文化发展、传播以及产生影响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为人们,特别是青年人的文化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新载体、新方式和新话语不断涌现。我们一方面应该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充分尊重社会各阶层特别是来自基层的草根创造力;另一个方面,必须不断创新主流文化的实现形式和传播方式,不断创新话语体系。唯有这样,才能把握趋势,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

  对于上海而言,促进文化创新,推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坚持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一个城市的文化感召力和影响力,与其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近代以来,上海一直保持着国内文化重镇的地位,靠的就是国际国内不同文化的汇集和交融,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文化特色。在新的形势下,上海不仅应该保持发扬这种海纳百川的气度和传统,还应该努力培育文化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在兼收并蓄基础上提高文化创造和创新能力,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建设文化创新的重镇。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2023-09-17 01:31:11重新编辑
葵涌镇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葵涌镇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葵涌镇土洋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葵涌镇雷公山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葵涌镇文体发展公司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葵涌镇奔康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葵涌镇同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葵涌镇庙甬岭庄安路同富裕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葵涌镇同富裕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大鹏镇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大鹏镇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大鹏镇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岗区大鹏镇第四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大鹏镇第五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大鹏镇第六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岗区大鹏镇同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大鹏镇布新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大鹏镇布新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坑梓镇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坑梓镇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坑梓镇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坑梓镇沙田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坑梓镇新乔围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坑梓盘古石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坑梓镇金沙村金沙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龙岗区坑梓镇秀新138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坑梓镇白石路秀新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坑梓镇老坑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坪山镇大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坑梓镇龙田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市公安局六项措施全面开展除火患保平安冬春专项行动宣传教育工作
  2. 河口区统计局从三个层面强力推进统计基础建设
  3. 天鹅湖旅游度假区规划荣获2011年度山东省旅游产业创新奖
  4. 河口区农业局五举措严格高毒农药监管
  5. 垦利县住建局四个到位扎实做好城市防汛工作
  6. 市粮食局贯彻落实全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总结表彰大会精神
  7. 市红十字会助推大学生暑假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8. 区领导督导三秋生产和秸秆禁烧工作
  9. 市技师学院图书馆阅览室创新工作形式主动为学生服务
  10. 垦利县坚持三抓以制确保廉洁征兵
  11. 齐鲁网健康频道20211122枣庄市峄城卫健执法大队开展疫情防控专项检查
  12. 东营盐业系统开展党员干部上党课活动
  13. 胜泰路(西四路至云门山路)改造工程主路通车
  14. 区交通局多措并举抓防汛
  15. 体验科学中国流动科技馆辽宁巡展走进台安
  16. 辽宁省农民乒乓球赛圆满闭幕
  17. 东营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举行机关干部2013年度普法考试
  18. 我县开展2016年安全生产宣传月咨询日活动
  19. 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系列报道之一一声声召唤吹响集结号
  20.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河口区分局多措并举积极做好中秋国庆期间食品药品安全监
  21. 与会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政协两个报告
  22. 全员抓好信息宣传不断促进编制工作
  23. 利津县纪委三项措施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24. 东营农业高新区财政局举办财政知识讲座
  25. 河口区义和国土所建立完善土地违法发现机制
  26. 广饶县大力推进辐射岗位培训工作
  27. 垦利街道村级公路网化工程进展顺利
  28. 垦利县9个标准化示范场被列入东营市第一批市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
  29. 东营职业学院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党章活动
  30. 河口区统计局四举措加强统计行风建设
  31. 垦利县奏响绿色低碳发展三部曲
  32. 三义和村专业化市场富民强村
  33. 河口区国土分局努力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34. 河口一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
  35. 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举办电喷雾离子迁移谱交流会
  36.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到东营农业高新区现场办公
  37. 我县开展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
  38. 全市2020年春季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启动仪式在我县经济开发区举行
  39. 利津县教育系统四项工程助推师资队伍优化
  40. 东营市援疆指挥部唱响四步曲学好十八大精神
  41. 齐鲁网健康频道20211122枣庄市峄城区坛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业务技能
  42. 利津县公安局坚持五个结合推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
  43. 开展现场观摩提高四经普登记数据质量
  44. 深入基层讲党课凝聚力量促发展
  45.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为台安高中作专题讲座
  46. 新台镇全面做好敬老院安全管理工作
  47. 2012年东营市国土资源信息化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48. 以贴近赢得满意用真心促进和谐
  49. 县科协开展科普大集活动
  50. 英魂引路人杨宁获评中国网事感动2021人物
  51.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日用消费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
  52. 河口经济开发区党工委构建四大平台扎实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53. 县除运雪指挥部检查城区除运雪情况
  54. 东营市物价局细化责任分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55. 县公安局全力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稳定
  56. 市国土资源部门分类施治国土资源信访问题
  57. 利津县黄蓝办三措并举加快黄蓝专项规划推进落实
  58. 东营市文活动中心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59. 爱心捐赠情暖校园
  60. 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组到市广播电视台评估检查
  61. 新户镇主推两大旅游线路向省级旅游强镇目标发起冲锋
  62. 义和镇四个提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63. 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时代新人
  64. 省黄河三角洲建设办公室就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情况来利津县调研
  65. 垦利全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带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66. 我市国土资源部门提早部署做好元旦期间动态巡查工作
  67. 我县召开2016年春节期间文艺活动工作会议
  68. 2021石榴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大会主旨演讲举行
  69. 国土资源部检查评估组到市现代畜牧业示范区考察未利用地开发项目
  70. 市春晖小学举行说课标说教材比赛活动
  71. 山东教育报20211122枣庄市峄城区打造学生生涯全周期政务服务新模式
  72.  薛城区科级干部进修班(第一期)开班
  73. 台安打造人才工作品牌蓄积振兴发展动能
  74. 垦利县编办四个强化提升监管水平
  75. 东营农业高新区农广校广北小学以及辖区交警牵手祭扫革命烈士墓
  76. 县慈善总会召开2013届衣恋阳光班座谈会
  77. 学校管理有我更精彩——市一中首届学生校长助理走马上任
  78. 强化治安管理开展突击检查
  79. 台东街道守住安全线筑牢防护墙
  80. 全县冬春火灾防控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召开
  81. 县人大常委会调研我县2019年财税完成情况
  82. 垦利县林业局组织参加万人大评议活动
  83. 利津县审计局三个注重强化工作作风建设
  84. 辛店街道四项突出创建工作提升综治管理水平
  85. 垦利县统计局五字方针全方位提升服务水平
  86. 市国土资源部门认真组织收听收看国土资源部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视频辅导
  87. 山东大学2012年暑期赴东营博士团社会实践活动启动
  88. 广饶县筛选上报2012年第二批市重点项目
  89. 新华农场开展冬季食品安全专项治理行动
  90. 市文化活动中心召开机关第一届工青妇组织成立大会
  91. 市地税窗口三推行措施提升服务水平
  92. 县统计局多措并举开展统计宣传活动
  93. 弘扬法治精神全面依法治统
  94. 东营区商务局多措并举确保肉品质量安全
  95. 公路局加强汛期道路安全工作
  96. 市科技局召开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
  97.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河口经济开发区武装部及河口经济开发区女子民兵连成立命
  98. 2021石榴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大会准备就绪
  99. 市政局五个进一步提高市政公共服务质量
  100. 河口区仙河镇招商三步走惠企政策引来10余家大型企业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