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882 8155

教育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4月16日发表  

  综 述

  【概况】2014年,深圳市教育局全面完成全市12项重点工作、8项民生实事、全局57项重点工作。教育“十二五”规划加速推进,18项主要指标、98项重点工作超过2/3提前完成,中小学和幼儿园学位建设超额完成,分别是“十一五”时期的2倍和1.4倍;教育在全市深化改革专项督查中排名前列,登上“改革英雄榜”。年内,在深圳首个民间评议政府服务白皮书活动中,教育排名第一,获“金秤砣奖”,并获优秀民生实事南都街坊口碑榜“金手指奖”。在首次开展的第三方教育满意度调查中,学生、家长、教师总体满意度超过90%。截至年底,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2094所,各级各类在校学生总数175.3万人,教职工15.1万人。全市学前教育入园率98%,义务教育巩固率100%,高中教育毛入学率98.5%,户籍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5.1%。全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率100%,规范化幼儿园率96%。全市高中以上教师研究生学历比例35.9%;小学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66.6%;全市正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282人,数量居全省第一位。全市高校建成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0个,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2项。高校专利申请量1009件,占全市总量48.58%。

  【教育体制综合改革】2014年,深圳市教育局通过申报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全面梳理深圳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目标、任务和路径,系统编制试验区建设方案。提前启动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前期课题研究,集中研制高等教育、义务教育、民办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系列政策文件,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统筹进一步深化。

  【教育经费投入】2014年,深圳市财政教育经费投入320亿元,比上年增长11.1%。教育投入结构进一步优化,教育经费预算执行与重点工作匹配度增强。在保障基本运行经费同时,增加学位建设、学位补贴、设备设施标准配置、民办和学前教育专项资金等方面投入,促进教育均衡,提升民生福利。

  【学校安全管理】2014年,深圳市平安校园创建率超过80%。校方责任险赔付标准从30万元提高至95万元,财政补贴标准提高200%。推动校车更新财政补贴方案出台,完成全市3090份校车使用许可核准。全市中小学在广东省率先消除C级食堂,整体优良率100%。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按期推进,完成66所学校、124栋校舍建筑改造。《深圳市学校安全管理条例》修订发布,增强维护学校安全的合力。

  【教育督导】2014年,全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现场会在深圳召开,教育督导“深圳经验、南山模式”在全国推广。深圳市成立市责任督学事务中心,建立152个督学责任区,在全国率先实现中小学校幼儿园挂牌督导全覆盖、网格化、常态化。首次对学前教育进行逐区专项督导。

  【教育宣传】2014年,深圳市教育局加强新媒体应用和自媒体建设,成立局新闻传媒中心、深圳教育微博联盟,开通深圳教育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微信“粉丝”量快速提升,影响力、传播力扩大。教育舆情监测、处置工作实现常态化、制度化。

  【依法治教】2014年,深圳市教育局出台《关于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及《中小学校章程建设指导意见》《中小学校卓越绩效管理试点实施方案》,学校内部治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出台《深圳市教育局行政处罚程序操作规程》等系列规范教育行政执法文件,全局50%以上公务员取得市政府颁发的行政执法证。依法治校示范校和卓越绩效试点校分别突破100所。

  【教育信息化】2014年,深圳市入选“全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典型案例”数量位列全省第一。深圳教育云项目可研报告评审通过。“智慧校园”建设列入市政府承接国家和广东省改革任务,122所学校参与首批试点。教育资源云平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新增优质课程视频3500多节,视频点播量突破1500万人次。

  【教育国际化】2014年,深圳市首次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教育高端合作协议,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签订教育合作意向书,“世界大学校长圆桌会暨第五届中外合作办学年会”在深举办并达成《深圳共识》,首次举办“深圳市国际(化)学校推介会”,国际教育资源聚集能力增强。新缔结深、港、澳“姐妹校”17对,观澜湖国际学校获批筹设,深圳南山国际学校开工建设。

  【教育科研】2014年,深圳市获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奖10项,居全省和全国计划单列市第一名,创历史最好成绩。“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获国家级立项1项、省级立项145项。与美国、以色列等国知名教育机构合作,成功举办8场“深圳教育论坛”和4场“深圳市民教育大讲堂”。

  【师资队伍建设】2014年,深圳市出台《中小学师德档案管理规定》《中小学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工作指导意见》《公办中小学外籍教师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制定实施市直属学校校长学年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创新评价方式,组织师生在线测评。全面启动校长教师轮岗交流,14%中小学校长、11%符合交流条件教师实现交流。深入实施基础教育系统名师工程、校长能力提升工程、名师辐射工程。启动名师工作室送培活动,9400多名教师参训。参加全省班主任专业技能大赛成绩再创新高,参赛选手均获各组别一等奖。

  基础教育

  【学位建设】2014年,深圳市新改扩建28所公办中小学、92所幼儿园,新增义务教育学位3.7万个、高中学位4200个,幼儿园学位2.7万个。针对学位紧缺问题,市政府推出基础教育建设工程,2014~2017年计划投资100亿元,新改扩建130所中小学校,新增16.3万个学位。年内,有三所新高中陆续开工建设。

  【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工作】2014年,深圳市各区(新区)全部通过国家教育督导委员会组织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验收。全市全面推行义务教育积分入学政策,有效解决学位分配难题,促进阳光招生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重要借鉴。优质普高指标生分配比例继续提高到35%,第二轮“百校扶百校”活动深入推进。

  【中小学生综合素养培养】2014年,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实施综合素养评价改革,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指导意见》,并配套出台《深圳市中小学体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深圳市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通过课程改革、阳光评价、师资建设、家庭和社会育人共同体“四轮驱动”,培养学生品德、身心、学习、创新、国际、审美、信息、生活八大素养,引导学校和社会将关注点从单纯的学业成绩转向综合素养和全面发展。

  【民办教育环境优化】2014年,深圳市出台《深圳市民办中小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实施办法》,在全国首创由财政支持民办学校专任教师全员免费培训。启动民办高中质量提升工程,首批有26对民办与公办高中结对帮扶。义务教育学位补贴和教师长期从教津贴政策作用持续深化,学生巩固率提高到90%以上,教师流动率平均下降16.2%,全市民办学校举办者追加投入近10亿元。

  【学前教育经验影响全国】2014年,深圳市全面完成第一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全市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学前教育财政扶持政策效应显现,教师流动率大幅下降,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初步建立。开展教师专业能力大练兵和优质特色示范园创建两项重点行动,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全面加速。全市新增普惠性幼儿园121所,总数达611所,基本覆盖有条件的社区。中国教育报头版专刊报道《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深圳路径”》。

  高等教育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立并招生】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获教育部批准成立,正式招收首届本科生,录取300多人,多数学生位列所在省份考生排名前1%。

  【哈工大获教育部批准在深筹备办本科】201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与深圳市政府签署合作共建哈工大(深圳)协议,获教育部原则同意在深筹备举办本科教育。

  【特色学院建设】2014年,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深圳国际太空科技学院、湖南大学罗切斯特设计学院、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签约落户深圳,华大基因、南方科技大学与哥本哈根大学签约办学,另有一批特色学院洽谈推进。

  【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提升】2014年,深圳市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协议,双方同意合作组织召开年度国际教育论坛,并在深圳设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类教育中心。

  【世界大学校长圆桌会举办】2014年11月,“世界大学校长圆桌会(深圳)暨第五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功举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和教育部国际司、留学服务中心、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广东省教育厅相关领导,中外大学校长,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负责人40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形成中外合作办学《深圳共识》。

  【高校改革创新】2014年,深圳大学建设高等研究院和城市学院,18个专业进入一本招生;南方科技大学扩大招生规模,在校生1200人;大学城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结合,产出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暨大旅游学院完成学科建设评估,办学特色凸显;开展“鹏城学者”评审;制订普通高校投入产出考核方案,研究出开放式、国际化的高等教育体系,评审认定12家企业作为深圳市首批高职教育校外公共实训基地。

  【深圳大学】2014年,深圳大学建校31年,已成为涵盖学士、硕士、博士教育的综合性大学。该校校园总面积2.82平方公里,其中后海老校区1.34平方公里,坐落在深圳市南山后海湾;西丽新校区1.38平方公里,已动工兴建。截至年底,该校设25个教学学院、80个本科专业。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34个、单独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0个。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3个,其中工程硕士具有授权的领域14个。图书馆馆舍48441平方米,其中北馆建筑面积23441平方米,南馆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拥有362.75万册图书,其中图书馆334.45万册,各学院资料室28.3万册。馆藏资源包括:中文图书79.32万种、295.05万册,外文图书85659种、13.26万册;中文报刊合订本4721种、14.26万册,外文报刊合订本1994种、56343册;电子图书镜像208.88万册;光盘、网络、镜像等中外文数据库219种,含全文电子期刊80248种;各类艺术作品260件、非书资料7.8万件。

  师资建设 截至2014年年底,该校有教职工3030人(不含附属中学)。其中,教师1820人、管理人员503人、技术人员(含工勤人员、项目研究人员)707人。在教师中,教授444人、副教授621人、讲师613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美国“三院”(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工程院、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1人、美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享受***特殊津贴专家23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9人、广东省“领军人才”2人、珠江学者1人、深圳市首届“鹏城杰出人才”2人、鹏城学者2人。全年该校引进教师170人。其中,教授37人、副教授27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49人、具有硕士学位人员11人,境外留学归国人员84人。

  招生工作 截至年底,该校有在校生3456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7506人、研究生6810人(博士研究生150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3021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3639人)、留学生(学历生)244人。另有继续教育学院学生14056人,其中成人专科生8177人、成人本科生5879人。年内,该校录取本科新生7284人,创历史新高,考生报考踊跃,生源质量大幅提升。广东一本招生扩大至18个专业,生源情况继续向好。其中,理工最低投档录取分586分,超过一本线26分;文史最低投档录取分596分,超过一本线17分;在广东省高校中位居第四。招收硕士研究生1760人、博士研究生36人,在校研究生总计6810人。新增三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领域),自主增设“管理科学与经济决策”“光生物学”“光机电工程与应用”“并行信息处理”4个目录外博士二级学科和“西方经济学”1个目录内博士二级学科。

  教学教育 2014年,该校设80个本科专业。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课程19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课程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示范教学实验中心7个。有省级重点学科15个,其中攀峰重点学科3个,分别是理论经济学、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优势重点学科10个,分别是法学、新闻传播学、外国语言文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设计学;特色重点学科2个,分别是中国哲学和行政管理。由该校倡导发起建立的“全国地方高校UOOC(优课)联盟”于5月12日正式成立,截至年底已有成员高校68所,已建设两批共19门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课程,启动成员高校学生选课。研究制定《深圳大学学院和学科调整方案》,分步骤稳妥推进深圳学院和学科调整。“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调入光电工程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调入传播学院,高尔夫学院并入师范学院作为其下属学院统一管理。加快筹建国际商学院、心理与社会学院。正式成立研究生院。

  科技研发 年内,该校科研项目总经费超过5亿元,其中理工科科研经费4.5亿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42项,排名从2013年的第七十七名提升到第五十名。启动实施人文社科繁荣计划,支持人文社科学科建设与学术创新。人文社科科研经费5300万元,增长超过15%,国家级文科项目立项16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再获立项,总立项数与暨南大学并列广东高校第二位。人文社科研究积极履行咨政服务功能,已成为国家和地方重要智囊团和思想库。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中国政治研究所、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文化产业研究院、中国质量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积极发挥智库功能,服务国家重大决策。特别是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2014年高度关注港澳地区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在香港“普选”与“占中”等重要事务决策中为国家提供及时有效的智力支持,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澳门基本法委员会,国家港澳办领导褒奖和肯定。年内,邢锋教授主持的项目“大掺量工业废渣混凝土高性能化活性激发与协同调制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李景镇教授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全年该校获10项省部级奖励和6项深圳市科学技术奖,并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奖1项。在深圳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27项成果奖,并包揽一等奖8项。全年发表SCI论文819篇、SSCI论文29篇、CSSCI论文224篇。其中,在Nature子刊上发表成果3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文章2篇。成立创新型城市建设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与粤港现代信息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为广东省实施“2011计划”首批认定的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建立光电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打造世界一流国际联合实验室、全球开放研究平台以及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创新驱动发展平台。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成立,为文化部设立的高层次跨学科文化科研平台。申报微纳光子学与光信息技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二位材料光电科技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列宾班”开班 1月13日,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与深圳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深圳大学“列宾班”开始正式招生并于3月开班。列宾美院每年向“列宾班”派出4名有经验教师加强指导,其中包括2名教授。该班秉承“小而精”的办学理念,学生全部来自深圳大学,最多不超过30人。经过1年的学习后,最优秀的5名学生可直接进入列宾美院进行6年的学习。深大“列宾班”是列宾美院加强与深圳合作走出的第一步。根据有关计划,列宾美院将与深圳合作建立特色学院,将更多俄罗斯艺术带到深圳,用传统艺术教学为深圳培养有创造力的世界级画家。

  【南方科技大学】2014年,南方科技大学共有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电子与电气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系6个系,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光电子科学与工程、金融数学10个专业。共有教职工439人,其中专任教师150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32人,院士1人、“双聘院士”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师年龄在45岁及以下者占4/5,90%以上拥有博士学位,90%教师从海外引进,60%教师具有在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学工作或学习经历。截至年底,该校有在校生1217人。年内毕业3人、招生608人,全部为本科生。学生先后获2014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金牌、广东省大学生物理实验设计大赛一等奖、“中金所杯”全国高校大学生金融知识竞赛特等奖、2014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一等奖等。全年获得各级各类科技项目95项,总经费5471.7万元;在《自然》《自然通讯》《化学评论》等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237篇;申请专利29项、授权专利5项。先后发布《南方科技大学科研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7项管理文件。年内,南科大全面推进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拟定出台各项规章制度42项,修改完善规章制度1项;成立“南方科技大学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调研组”,加强学校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实验室配套工程等建设,完善校园硬件设施;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成立国际合作部,与世界12所优秀大学签署15个国际合作项目协议;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和规范教学管理;强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社会力量办学。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有西丽湖校区、留仙洞校区、官龙山校区、华侨城校区、凤凰山校区等5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36.0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8.8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3.67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6.09亿元,信息化设备资产值9947.24万元,软件资产值1587.94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20.5万册。设有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等16个二级学院和体育部、工业中心、国际教育部、华侨城校区等教学单位,招生专业80个。现有各类学生3万余人,在编在岗教职工1616人。拥有国家精品专业1个,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示范专业10个,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重点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23个,国家精品课程53门,省级精品课程7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门。年内,该校负责人作为全国6所高职院校代表之一,参加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该校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获“广东省巾帼文明岗”“深圳市巾帼文明岗”“广东省‘***’红旗团委”“广东省五好基层关工委先进集体”“深圳市关心下一代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先进集体”等称号;在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督查评定中获优秀;获评18个广东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示范点之一,是深圳市唯一被命名为示范点的高校单位。年内,经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批复,“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深圳分院”落户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就业 年内,该院招收新生8910人,其中本科生324人,最高分560分、最低分518分;专科生8462人,文科最高分557分、最低517分(在广东省内专科院校排名第一),理科最高537分、最低472分(在广东省内专科院校排名第二),99.9%是第一志愿选择,本科线上占32.2%,生源质量创历史新高;招收内地学生8676人,覆盖全国15个省、自治区;招收留学生及港澳台生124人,覆盖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应届毕业生7208人,参加就业6377人,9月底初次就业率94.2%,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在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督查评定中获评优秀。根据麦可思研究院连续5年对该校毕业生的追踪调查显示:该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对母校总体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对母校推荐度在82%以上,分别比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平均水平高出3个和12个百分点;平均月收入保持在3700元以上,比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平均水平高630元;毕业生总体能力满足度85%,高出全国示范校同期毕业生4个百分点,多项就业质量指标位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截至年底,该院累计为社会输送7万余名各类高技能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6%以上。

  教育教学 年内,该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专业改革,依据当年招生数据和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数据,以“第一志愿录取率、就业竞争力、就业相关度”为主要评价指标进行综合测算排名,划分出绿牌专业、预警专业、黄牌专业、红牌专业,对专业招生计划进行动态调整,评选2014年绿牌专业4个、2013年预警专业15个、2014年预警专业17个、2014年黄牌专业9个。进一步完善“院内—院际—全校”三级拓展专业体系,开设校—院两级拓展专业324个(其中2013级学生、2014级学生各162个拓展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复合育人网上自主选择系统,实现学生网上自选拓展专业;加强实训实践基地建设,6个实训基地通过首批深圳市校外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评审,获得450万元建设资金。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组建微观装配实验室,打造Fablab创客中心;提高创意创业项目孵化率,第六批26个学生创意创业项目入园,创意创业园累计有6期150个项目入园孵化,先后孵化出园项目70个,孵化存活率50%以上。全年新增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累计9项;新增7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总数累计8个。全年共有学生133人次在市级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奖,其中,22人次在2014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等国际大赛中获奖,20人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国家级大赛中获奖。在首届“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名学生通过RHCA(红帽认证架构师)认证,实现顶级RHCA认证零的突破,是该校师生继批量培养CCIE和OCM之后的又一次关键性突破;1名学生通过HCIE考试(华为认证互联网专家),成为全国高职高专在校生HCIE第一人;26人获得CCIE证书(美国思科公司于1993年开始推出的专家级认证考试,被公认为IT业最权威的认证),全校获得CCIE证书人数达到220人,获证人数创历史新高,居全国高校首位。强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书院文化建设、志愿者之校建设,引导学生正向发展。全年新增博达、图灵2所书院,全校书院增至4所;注册义工达20078人,首次突破2万人,占在校生总人数的84%;开展志愿服务1310次,参与服务20333人次,服务总时数77887小时;志愿服务基地总数59个,品牌项目99个,星级义工135名,其中五星级志愿者6名;圆满完成深圳第二届国际马拉松赛事、第三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第十六届高交会的志愿服务工作,552名志愿者获“突出贡献奖”,828名志愿者获“优秀志愿者”称号。年内,该校文化育人创新实践《践行核心价值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获评为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优秀案例;获评第一届全国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麦可思研究院对该校2013届毕业生调查表明:分别有78%、79%的毕业生认为文化素质必修课、选修课重要,分别高出2012届9%、7%;文化素质必修课、选修课满足度达到78%、73%,高出2012届5%、8%;77%的毕业生认为文化素质讲座重要,高出2012届5%;文化素质讲座满足度为73%,高出2012届7%;校园文化活动满意度达到90%以上,比2012届满意度显著提升。

  师资队伍建设 年内,该院以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突出高校特点,淡化行政本位,实施管理岗与专业技术岗分离,完善教师考核聘任机制。外国语言文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获副教授评审权,成为广东省唯一一所具有副教授评审权的高职院校;获批省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委托试点单位,是广东省首批七所试点高职院校之一。新增正高职称19人,正高职称总数202人;新增副高职称41人,副高职称总数***7人;新引进博士14人,博士总数268人;新增“鹏城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1个,鹏城学者岗位总数5个;新增2名深圳市高层次人才,深圳市高层次人才总数达83人;新增“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5人和校级培养对象19人,各级“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总数146人;新增2名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人选。

  科技研发 全年,该院获各级各类立项课题406项,其中技术(知识)转移项目279项,比上年增长25.1%;技术(知识)转移项目合同经费2374.38万元,到账经费2467.2万元,增长16.8%;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资助项目和学科共建项目获得17项,立项总数创历史新高,其中学科共建项目获14项,列全省高校第二名。全年科研项目到账经费6979.90万元,创历史新高。新增专利授权117件(其中发明专利26件、实用新型专利81件、外观设计专利10件),专利授权总数711件,居全省高校前列;教师出版各类学术专著12部;出版编著、作品集6部;发表学术论文721篇,其中核心刊物237篇。年内,该校新增5个科研平台,市区级以上科研平台总数22家,已完整构建起校—区—市—省—国家五级科研平台体系;深圳市文化场馆数字化工程实验室经市发改委立项、市政府批准,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60万元,是该校历史上首个工程实验室。

  协同育人 组建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教育基金会,发布实施《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基金会章程》《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基金会管理办法》;稳步推进中国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协同创新中心及首批6个协同创新分中心建设;新增产学研合作企业109个,合作企业超过2000个;与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联合倡议发起成立“深圳国际友好城市大学联盟”。经学校推荐、广东省教育厅组织形式审查、专家评审、陈述答辩等环节,该校“信息通信技术协同育人平台”获评广东省首批40个协同育人平台之一;精心组织13个项目和17个科研平台参展第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获得优秀展示奖、优秀产品奖。年内,该校与中华职业教育社、商务印书馆合作,成功举办以“文化引领、服务产业”为主题的第十届“文博会”深职院创意中心分会场,举办文化创意与技术服务项目签约仪式、文化创意产品展、文化创意技术服务展、文化创意人才展、文化创意培训认证展、文化创意论坛等六大类19个展会项目,参展总面积8000多平方米,接待20余所境内外高职院校、100余家行业企业参展,接待观众2.75万余人、团体46个,合同成交和意向成交总金额逾3000万元。

  合作交流 对外合作交流进一步深化,与国(境)外合作院校新签、续签12份协议,与20个国家和地区113所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招收港澳台生117人,招收15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126人;接待国(境)外来访教师40批共337人次;因公出国赴港澳台交流学习14批共58人次;组织2个培训组26名骨干教师赴美国、中国台湾进行师资培训;邀请14位国(境)外专家来校讲座、讲学;公派出国(境)进修教师4人;港台合作日趋紧密,获评6项教育部2015香港与内地高等学校师生交流计划;举办2014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技职)教育学术研讨会、2014台湾地区技职高校职涯交流会等重要会议。根据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网络计量学实验室发布的2014年《全球大学网络数据排行榜》,该校继2011年进入全球1.5万所收录高校前11%之后,2014年进入全球2.5万所收录高校前7.16%,标志着学校办学水平得到国际认可,进入世界高校先进行列。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完成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验收,教学、科研、人事、学生、招生就业、国际交流合作及后勤服务等各项工作均取得长足进步,为学校新一轮大跨越、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国家骨干校建设 该建设项目共7个子项目,分解为49个二级项目、190个三级项目、1812个验收要点。截至年底,按《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各项要求,已100%完成任务。骨干校项目建设总体成效显著,办学体制机制取得突破性进展。10月,该校牵头成立深圳信息职业教育集团。骨干校建设期间新增专业6个,其中2014年新增4个,主要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领域,契合“珠三角”区域产业发展。截至年底,骨干校建设期间全校新建专业核心课程85门,累计建设和优化网络课程数量395门。

  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 加强专业群教学资源开发,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与数字媒体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效显著。9月,该校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顺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验收,确立该校网络技术专业水平在国内同类院校中的领先地位。7月,该校申报“职业教育数字媒体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获教育部批准,成为广东省唯一一个拥有2个资源库的高职院校。该资源库建设工作已全面启动、稳步推进。

  教育教学工作 通过全面摸底、调研分析、专家评审、意见反馈、整改完善等环节,制订出2014级9个二级学院共43个专业的专业教学标准、1252门课程的课程标准、43个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光电子技术和装饰艺术设计2个新增专业获市教育局批复,游戏软件等3个专业成功立项省级高职教育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移动电话测试与维护等4门课程成功立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制定出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等10项制度。8个校外实训基地获省、市立项,3个校外实训基地申报省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41个校内实训室完成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工程造价编制,并启动招标采购程序。《契合区域产业的软件人才实践平台构建与创新》《基于“三全教育”的高职院校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两个项目分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该校成为广东省唯一同时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的高职院校。

  科研工作 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2项、成果奖2项,立项经费超过1500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5项、市级项目14项、校级项目40项、市级成果奖2项。立项横向课题55项,比上年增加103.71%;立项经费475万元,增加118.7%;项目数量和获得经费资助量均创历史新高。申报专利38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外观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4项;获授权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9个项目参展第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参展项目涉及电子技术、制造技术、智能交通、移动互联等领域。校党委书记、校长邢锋教授主持的项目“大掺量工业废渣混凝土高性能化活性激发与协同调制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开创国内高职院校教师在国家级技术发明领域获奖先河。

  师资队伍建设 全年引进各类人才85人,其中博士50人、硕士35人。截至年底,有教职工674人,其中专任教师429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315人,博士、硕士321人,博士、博士后170人。启动“双师”素质提升计划,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90%以上。组织专任教师555人次参加国内外各类专业素质提升培训。电子与通信学院教师王新中获2014年“黄炎培杰出教师奖”,实现学校该奖项零的突破;软件学院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该校成为深圳市唯一获此荣誉的高校。完成人事制度改革后的第一次年度考核,超课时教师比例占全校教职工总数29.7%,教职工教学积极性,科研项目申请和论文提交数量、质量均显著提升。

  招生就业 全年实际录取新生6014人,其中普通高考招生录取5322人、自主招生录取571人、三二分段招生录取121人,超额完成招生计划8.7%,首次实现“零降分零补录”。2014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8.7%,比上年提高1.26%,超额完成初次就业率93%的目标。成立信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委员会,制定《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办法(试行)》等多项规章制度,实现创业园建设、项目申报、资格评审、入园审查、资助金额等均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经过两轮筛选,最终确定庄创丰“深信圈圈”O2O云服务电子商务公司等8个创业团队入驻龙岗创业园。截至年底,盈利总额超过100万元。

  【深圳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深圳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满意度显著提高,面授课到课率平均保持在60%以上,学生入学第二学年注册率保持在80%左右。年内,优秀学生易凤娇当选市首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年龄最大的毕业生吴良美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组织的2014年全国“百姓学习之星”评选活动中,获全国100位“百姓学习之星”称号;该校1人获市“十佳师德标兵”称号、1人获市“优秀班主任”称号、2人获市“优秀教师”称号、2人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1个部门获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称号,该校获“深圳市文明单位”“广播电视大学学习支持服务—教学资源配置先进单位”称号。

  教学改革 开展利用MOOCs等形式为学习者提供课程学习资源研究,研究报告获国家开放大学系统第六届优秀科研成果(2014)三等奖;在国家开放大学2013年教学检查中,成绩突出,受到表彰。

  强化办学特色 完成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理念下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衔接的研究与探索”课题研究以及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深圳分中心建设工作;开发建设深圳电大学习成果认证管理信息系统,顺利完成2014年学习成果认证工作;参与市教育局《深圳特区终身教育促进条例》起草工作;参与市第十个“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向市民推介该校主办的“深圳终身学习网”、社区教育项目以及各类培训考试非学历教育项目;推进残疾人教育发展,加大招生力度,全年在全国新增3个教学点,共招生1406人,其中春季招生较上年同期增长60%,创近五年春季招生新高;三项课题获国家开放大学立项,《构建残疾人远程开放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获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

  科研管理 组织教职工参加10余项各级各类科研成果评奖和科研课题申报;组织申报多项省、市课题,有1个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5个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获得立项不资助;组织参加深圳教师著作清单征集活动,报送著作10部;组织申报国家开放大学各类科研课题,3个课题获2014~2015年度科研课题立项、1个课题获国开教学研究中心首批重点研究课题立项;组织参加国家开放大学系统第六届优秀科研成果评选活动,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开展学校2013~2014学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评选活动,有19个项目入选。

  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引进优秀人才;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制度,认真研究解决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后出现的新问题,调研制定雇员、聘用人员绩效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年终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做好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和岗位聘用工作。

  依法治校 顺利召开校第五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新一届工会委员会;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为学校科学发展和民主决策提供有力保障;推动下属开放职校分类管理,理顺大学与中职关系,完善人事、财务等相关管理制度。

  【深圳大学城】2014年,深圳大学城有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3个办学机构,设有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教育学、文学、法学和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硕士专业方向66个、博士专业方向55个、专业学位23个。全年注册报到新生2941人,其中博士生273人、硕士生2603人、本科生65人;毕业2330人,其中博士生144人、硕士生2136人、本科生50人。截至年底,共有全日制在校生8774人,其中博士生1213人、硕士生7346人、本科生215人;有全职教职工1244人,其中专任教师489人、博士后227人、行政人员370人、教辅人员158人;在大学城工作或领衔科研课题的院士16人、双基地教师423人、长江学者3人,深圳“鹏城学者”32人,深圳“孔雀计划”123人,深圳认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237人(国家级26人、地方级129人、后备级8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337人,占68.92%;具有博士学历者467人,占95.5%;外籍和留学归国人员308人,占总人数的62.99%。3所研究生院共承担科研项目784项(纵向417项、横向367项),全年到账科研经费4.1亿元(不完全统计),被SCI、EI、CSSCI三大检索收录论文2386篇,新申请专利418项,获授权专利88项。年内,深圳大学城基础建设稳步推进,公共区域安防系统工程、学生公寓扩建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大学城西校区累计完成建筑面积49.91万平方米、投资20.78亿元(其中社会投资1亿元、融资1亿元)。

  “4+1”公共平台建设 深圳大学城文献信息平台持续推进深圳市科技文献信息服务平台项目,探索图书馆服务新模式,推出嵌入式教学服务,实现“走入实验室计划”转型发展,完成“图书馆之城”合库工作,发挥情报研究优势,继续服务政府决策。网络信息平台完成校园网出口带宽社会化改造,完成全园区网络扁平化改造,完成基于IPv6的下一代绿色无线智慧校园应用示范项目。后勤服务平台持续推动校园服务部建设,启用办事大厅,启动呼叫中心服务热线,建立数字化及一站式特色服务模式,积极探索体育中心场馆运行有效模式。技术服务与研究转移平台首个项目——开放实验室平台网上试运行,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服务。校园文化平台不断拓展提升,大学城艺术团运作机制逐步完善,文体活动推陈出新,并吸引3所实验学校加入活动团队;成功策划组织首届校园摄影大赛。

  深圳大学城实验学校联盟成立 4月10日,深圳大学城管理办公室与南山区教育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成立“深圳大学城实验学校联盟”,通过整合大学城优质资源,向社会辐射延伸,共同打造基础教育优质品牌。大学城为联盟成员提供智力支持并开放部分硬件设施,联盟学校为大学城教职工提供相应学区学位。4月21日,深圳大学城实验学校联盟第一批成员学校——深圳大学城西丽实验小学、深圳大学城丽湖实验学校与深圳大学城桃苑实验学校正式挂牌。

  第二届深圳高校学生辩论赛 10月19日至11月2日,由深圳大学城管理办公室、深圳市学生联合会、深圳晚报社共同主办,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承办的以“高谈【正】论,八方【言】志”为主题的2014年深圳市第二届高校青年学子辩论邀请赛在大学城举办,分初赛、半决赛和总决赛三个阶段,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技术学院、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高校参赛。深圳大学代表队、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分获冠、亚、季军。

  深圳大学城2014“畅想青春”校园歌手选拔赛 10月13~29日,由深圳大学城管理办公室主办,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城丽湖实验学校、深圳大学城西丽实验小学和深圳大学城艺术团共同承办的深圳大学城2014“畅想青春”校园歌手选拔赛在大学城举办,分为海选、初赛、复赛和总决赛4个阶段。10月29日晚,总决赛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举行,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选手分获冠、亚、季军,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深圳大学城丽湖实验学校选手分获最具潜力奖和最佳表演奖。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14年,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有生命与健康、能源与环境、信息科学与技术、物流与交通、先进制造、海洋科学与技术、社会科学与管理7个学部,以及清华大学海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3个校级研究机构。年内,引进教师21人,其中高级职称13人;新评高级职称7人;认定国内和再认定高层次人才22人、孔雀计划11人;进站博士后37人。年末在校教职工336人,其中专任教师1***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39人、副高职称75人,高级职称教师约占70%;50岁及以下中青年教师129人,约占79%;***特殊津贴专家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5人;广东省创新团队1支、深圳市孔雀团队1支。年内,招收全日制学生1010人,其中博士生77人、硕士生933人;毕业726人,其中博士生46人、硕士生680人,当年总体就业率98%。年末在校生3289人,其中全日制2924人、在职教育365人。新开课程23门,年度开设课程235门。2篇博士论文、29篇硕士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学位论文,优秀学位论文数量创历史新高。开展第一批大数据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启动南山协同创业中心(i-Space),通过整合创新创业资源,形成各类创业要素高度聚集,促进跨学科创新团队的融合和协作,为在校生和校友提供专业创业辅导和支持,促进优秀创业项目转化。

  科学研究 全年到账科研经费1.54亿元。承担纵向项目189项,其中国家级47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所承担的“亚中尺度涡”项目为国家海洋物理类第一个973重点项目。有15项成果获奖,其中,副研究员钱可元参与的“调控光线行为的三维自由光学曲面构建及其在半导体照明中的应用”项目获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该院与深圳市天源新能源有限公司联合创立的光伏扬水系统技术获联合国2014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全球人居环境绿色技术范例奖”,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合作申报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建设”获广东省科技成果特等奖。学术论文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315篇、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520篇。申请国内专利187项,获得授权104项;申请PCT国际专利7项;申请美国专利5项、日本专利2项,获得美国专利申请授权1项。学术论文被SCI收录315篇、EI收录520篇。黄来强教授团队与国家兰科中心主任刘仲健教授团队等合作在《自然?遗传》在线发表题为The genome sequence of the orchid Phalaenopsis equestris(兰科植物小兰屿蝴蝶兰的全基因组序列)的封面文章;能源与环境材料创新团队干林副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美国《科学》(Science)发表题为《Element-specific anisotropic growth of shaped platinum alloy nanocrystals》的论文。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创建 9月7日,清华大学与伯克利加州大学在深圳签署合作协议,同时签署清华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与深圳市政府合作备忘录,三方将依托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共同创建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师资由清华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以及全球招聘的国际一流教授组成,并邀请工业界导师加入。学院面向全球招收研究生,旨在培养全球科技领袖和未来企业家,为解决区域和全球性重大课题输送高素质人才。研究生由清华大学和伯克利加州大学两校教授组成的导师组共同指导,论文研究工作在清华大学和伯克利加州大学两地完成。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审查合格后,可获得清华大学学位证书以及伯克利加州大学学习证明。三方合作办学协议签署后,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各项工作迅速推进。首批博士研究生推荐免试招生确定录取13人,第二期报名人数200余人。双方在深圳举行培养工作研讨会,举办“学术创新和创业教育论坛”,围绕联合研究中心建设、团队合作、产学研合作等工作,以及创新型国际化教育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学院教师参与的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4年,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钱可元老师参与的项目“调控光线行为的三维自由光学曲面构建及其在半导体照明中的应用”获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科研项目始于2005年,为解决LED在道路照明领域存在的照度不均匀、光能浪费严重等问题,课题组在清华大学电子系罗毅教授领导下,经过几年研究,提出三维自由光学曲面调控光线行为思想,并使其应用于LED道路照明光学系统设计,通过不断完善,完成可使常规封装白光LED的朗伯型光强分布转化成同时实现路面照度与亮度均匀分布的光线调控系统。该研究形成的专利技术转让给东莞勤上光电集团后,得到工业化大批量应用,创造超过25亿元的产值,产品应用到国内外多个市政道路及室内照明,并成功应用于人民大会堂万人宴会厅,同时加快推动LED照明产业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发展。

  清华大学南山协同创业中心成立 5月,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南山协同创业中心(英文名:i-Space)揭牌。i-Space寓意“创新、交叉、灵感和互动”。i-Space旨在通过整合创新创业各种资源,形成各类创业要素高度聚集,促进跨学科创新团队融合和协作,为清华在校学生和校友提供专业创业辅导和支持,促使源自清华或其它院校的优秀创业项目顺利转化。创新创业教育是学院重要的培养特色和发展方向,已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开设一系列高水平创业课程,组建跨学科创业英才班,建设学生孵化器、艺术设计工作坊、创新创造工房、实验实践教学中心等支撑环境,主办或承办深港澳创新创业交流营、创业大讲堂、创业大赛、创新创业沙龙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年内,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完成石墨烯制造及应用技术、环保型防火阻燃抑烟功能涂料开发、LED多功能微型投影机等教师技术转移项目50余项和“桌面级3D打印机”“扁鹊云”“熙宋服饰文化创意项目”等学生创业项目20余项。该学院多个创业项目获优异成绩,如Auto-grow植物自动生长调控系统、清华MM之星、“智能给水管网”项目、“手势识别智能环Psycet”项目、“爱爬山”运动管家项目、“清华急救云”项目、“欧德蒙”团队等,分别在“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奥迪创新实验室总决赛”“深圳南山2014创业之星大赛”“ELIFE首届校园黑马创业大赛”中获得佳绩。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14年,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内设信息工程学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新材料学院、汇丰商学院、国际法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等8个学院,下设28个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与管理学等六大学科,学科专业涉及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与通讯技术、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环境与能源、城市与区域规划、景观设计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传播、金融、经济、管理、法律等领域。有硕士点21个、博士点17个。年内,汇丰商学院举办十周年庆典、2014全球商学院院长论坛等系列活动,深圳市市长许勤到该学院参加调研。全年全院招收新生949人,其中博士生63人、硕士生886人,外国留学生41人。应届毕业763人,其中博士48人、硕士715人,外国留学生29人。在校生2873人,其中博士238人、硕士2635人,外国留学生133人。共有教职工524人,其中专任教师1***人,包括正高级职称42人、副高51人,分别占25.6%、31.1%。年内,引进教师3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人、助教授16人;新认定“孔雀计划”人才10人;新增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6人、深圳政府特别津贴获得者2人。截至11月,全院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 “长江学者”3人、国家杰青4人、万人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孔雀计划”人才31人、“鹏城学者”15人、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48人;广东省创新团队1个,即光伏器件与储能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创新团队;深圳市孔雀团队3个,分别是有机电光材料团队、图像与视频处理研究团队与重大疾病化学基因组学研究团队。

  学生服务与培养年内,该院参加北京大学本部研究生代表大会代表名额提高至27名,与校团委、研会联系更加密切。在体育赛事上,蝉联校本部运动会和大学城运动会冠军,组织“体科健杯”穗深港澳四地高校定向越野邀请赛,与万科集团达成推动大学城赛艇运动,恢复北大、清华传统赛艇比赛,建设水上项目训练基地和深圳高校赛艇比赛等合作意向。国际法学院学生团队获第三届中国WTO模拟法庭竞赛冠军,并蝉联第十二届“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辩论赛冠军;赛艇队代表学院首次参加“2014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学生创业团队中,国际法学院在校生董少灵等人于6月注册成立的中北明夷科技有限公司主打项目“兔展”,在《创业家》杂志主办的校园黑马大赛、清华大学EMBA菁鹏创业大赛中获全国总冠军,90%的世界五百强企业成为其用户。

  科研成果全年该院到账科研经费1.80亿元,比上年增长24.6%;科研项目通过评审验收109项,获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课题、国家973课题以及教育部、环保部、国土部等重要科研项目37项,获奖项15个,包括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新申请113件知识产权,获知识产权授权33件。全院师生发表学术论文524篇,比上年增长10.1%,其中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400篇,比上年增长16.6%。

  基础研究与源头创新成果 年内,该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吴云东课题组在C-H活化机理研究、新型不对称Heck反应机理研究、蛋白质折叠模拟领域均取得重要进展,通过计算化学与质谱学探索,提出新的C-H活化模型,揭示氨基酸配体作用,成果“Role of N-Acyl Amino Acid Ligands in Pd(II)-Catalyzed Remote C–H Activation of Tethered Arenes”(《氮-乙酰基氨基酸配体在二价钯催化的链系芳烃远距离C-H键活化反应中的作用》)以通讯形式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 DOI: 10.1021/ja411683n)上,并应《美国化学会志》主编邀请,撰写刊发国际有机化学领域的展望性综述文章“Computational Organic Chemistry: Bridging Theory and Experiment in Establishing the Mechanisms of Chemical Reactions”(《计算有机化学:确立化学反应机理中的桥连理论和实验》)。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黄湧课题组与杨震课题组分别在有机催化领域、铑催化的[3+2]环加成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课题组发展过渡金属铑催化的[3+2]环加成反应高效地合成带有双桥头季碳的[3.3.0]和[3.4.0]双环骨架,一步将简单的单环化合物转化为较难合成的并环化合物,研究成果“Asymmetric total synthesis of(—)-lingzhiol via a Rh-catalysed [3+2] cycloaddition”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4, 5:5707,doi:10.1038/ncomms6707);新材料学院教授潘锋等带领的等离子装备研究小组论文《高压耦合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的增强放电效应》获2014年《物理学报》(中国物理学会主办)优秀论文奖。李晓明教授获2014年度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教育贡献奖。

  杨震教授课题组获2014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年内,该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杨震教授团队开展的“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复杂天然产物全合成”项目获2014年度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是深圳地区团队首次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团队以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明星分子Schindilactone A,Caribenol A,Maoecrystal V和Antrocin等为对象,研究它们的合成新策略、新方法和新的手性控制途径,并围绕这些有机合成化学中的基础性科学问题,通过探索和发展原创性的方法学,实现复杂分子的全合成。该团队以药物研发为导向,通过对天然产物家族的集体合成(Collective Synthesis),促进这些重要的分子的生物学研究,并提供优秀的药物先导化合物库。

  办学机制建设年内,该院创新选任中层干部方法,面向全院符合条件的在职员工采用自荐与评选相结合的方式公开招聘。推进新增办学项目,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增设财经新闻专业硕士方向,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下增加“大数据平台技术与应用”方向,国际法学院增设法律硕士(LL.M)(专硕)项目,筹备成立北京大学大数据技术研究院。

  交流合作年内,该院有4个联合培养项目,即SPORE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大学—牛津大学科研联盟双硕士培养项目、北京大学金融学—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双硕士联合培养项目、北京大学经济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学双硕士联合培养项目、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北京大学新材料联合培养项目。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香港大学等高校建立4个共建中心,即可再生能源与环境微生物研究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绿色照明中心、北京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PKU-UNC)城市与区域规划管理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香港大学深港发展与创新研究中心。有国外高校交流学习项目95个。

  社会服务年内,该院积极服务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承办、参与深港澳博士生南山论坛、2014澳门大学两岸四地研究生论坛、“六一节直通名校车”校园开放日等活动,为深圳创新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百名志愿者参与“北大学子进桃源”“春蕾行动”“四点半学校”“老年大学”等活动,服务时数1580小时。与西丽小学签署共建协议,建立“大手拉小手”社会实践基地。加入卓雅小学“六艺学堂”志愿讲师团队。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1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基础科学与人文学院等7个学院,涵盖22个一级学科和14个全日制专业学位。在校生3404人,全职教职工382人。年内,该院获教育部批准筹办本科教育,全面启动本科生教育筹备工作;深圳市政府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署《深圳市人民政府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共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协议书》,深圳将以此次协议签署与契机,全面加强与哈工大的合作;深圳市政府、哈工大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共建深圳国际太空特色科技学院;哈工大深研院博士后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大力拓展国际联合办学渠道,国际合作向纵深发展。

  学生工作 全年招生10***人,其中全日制学生982人(硕士生784人、博士生133人、本科生65人)、非全日制学生82人(工程硕士77人、公共管理硕士5人);毕业938人,其中硕士生741人、博士生50人、本科生50人、非全日制工程硕士97人;在校生3404人,其中全日制学生2977人(硕士生2167人、博士生595人、本科生215人)、非全日制学生427人(工程硕士379人、公共管理硕士48人)。年内,该院本科生招生宣传工作取得新突破,在原有5个生源基地校的基础上,新开拓8个省级重点高中生源基地校,对广东省本科生招生取得最低分高出重点线50分的历史最好成绩。

  师资队伍 2014年1月和11月,该院组织代表团两次赴美国18所世界名校举办专场招聘会,累计收到求职申请412份。在创新团队方面,联系组织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日本东京大学等世界名校的6位博士、博士后申报2014年广东省科技创新团队,并收到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医学院等高校博士拟策划申报广东省或深圳市海外创新团队的基本信息。截至年底,该院年内引进2人;国家百千万工程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14人,优秀青年基金2人(年内入选1人);深圳市鹏城学者9人(年内入选6人);深圳市“孔雀计划”人才56人(年内入选26人);已被深圳市认定为高层次专业人才104人(年内入选35人);年内新增外籍教师5人。

  教育教学 该院在完善办学体系、提升办学竞争力、突出国际化办学特色总体发展思路指导下,对学科建设进行新布局。突出工学优势,对整体实力较强的工学学科采取整顿队伍、强化团队建设、提升科研平台等措施;为适应未来本科生教育需求,及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增进校园人文关怀,加强人文社会类学科建设,组建国际人文艺术中心、经济与社会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新开设19门全英文教学公共课和通识课,并面向国际留学生开设人文社会学科本科、硕士课程和汉语语言培训课程;为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为工学学科发展注入活力,筹划建设理学学科,并赴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调研理学学科建设情况,形成初步理学学科架构。

  科技研发 该院在项目限项耦合、取消配套措施等不利因素影响下,着力提升科研项目申报质量以增加命中率,成效显著,共计立项纵向项目140项、横向项目103项,累计合同经费12930万元(其中纵向经费10128万元、横向经费2667万元),比上年增长17.7%;承担国家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占纵向科研经费比例达30%;首次主持国家863项目,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单项最高额度(975万元),获得国家自然优青项目1项;首次获深圳市孔雀团队项目(1500万元),首次主持深圳市攻关项目和技术开发项目。可比性学术研究指标稳步增长,年内教师发表论文1200余篇,其中:SCI检索347篇,发表SCI论文数量和SCI论文被引用数量同比增长28%和42%;申请专利97项(其中发明专利87项),授权专利51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1项;获得奖项12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项、省部级奖项6项。

  博士后工作 该院博士后招收规模稳步扩大,全年招收博士后52人,其中外籍博士后11人、“C9”(九校联盟)高校博士后5人、留学回国人员2人、校企合作博士后23人。博士后科研成果持续稳定增长,为该院科研工作提供增量,科研总经费近1000万元。年内,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9项(面上一等8项、面上二等6项、特别资助5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申请专利35项,发表学术论文107篇,其中SCI收录35篇、EI收录26篇。获得深圳市财政及合作企业资助博士后工作经费608万元。作为深圳市博士后联谊会理事长单位,该院牵头组织深圳市39个设站单位及创新实践基地,以市政府名义赴国内15所著名高校举办博士后专场招聘会,是深圳市第一次组织企、事业单位赴国内高校举办博士后招收活动,进一步扩大该院办学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合作与交流 该院在留学生市场调研、海外招生布点等前期工作基础上,大力推进留学生招录工作,进一步拓展海外招生布点,截至年底有来自16个国家的在校留学生34人,其中本科生17人、硕士生6人、博士生5人、汉语语言生6人,留学生培养初具规模。年内,教师出国(境)交流互访80余人次、学生出国(境)参加交流学习150余人次;师生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120余人次;举办国际学术会议5场;邀请海外学者举办学术讲座50余场;与境外学者联合发表论文90余篇。

  继续教育 该院继续教育学院经过几年的发展,打开干部培训市场,成为深圳市委组织部干部自选培训机构和多个政府机关干部培训机构、公务员进名校合作机构,在干部培训方面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全年举办培训班38期,培训学员3207人次。同时申报2015年度市中小企业产业紧缺人才培训项目计划。

  教育信息化建设 完成数字化校园一期项目“学院核心数据管理系统”,门户系统、统一认证中心、数据中心、人事系统、科研系统、招聘系统、校情展示等系统投入使用,开发教师绩效考核系统,同步科研系统论文与项目数据,实现对教师科研、教学、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综合考评,并启动大规模网络化教学(MOOC)课程建设,初步完成《机械自动化控制与设计实验》MOOC课件制作。根据国际化办学工作要求,对该院原有虚拟校园系统重新改版更新,实现中英文对照并为新报道教职工提供双语版的相关文件。

  获教育部批准筹办本科教育 4月,深圳市政府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署《深圳市人民政府?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共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协议书》。5月,教育部复函,原则上同意哈工大深研院设立单独招生代码开展本科教育,正式开始筹办本科生教育工作。10月17日,该院召开本科教育发展规划专家评审会。与会专家重点讨论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生源及与香港高校合作等问题,并对专业结构设计、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11月11日,召开哈工大深研院本科生培养方案工作会议。会议通报深研院本科生教育前期筹备工作,并强调培养方案制定工作重要性,部署本科生培养方案制定整体安排,明确本科生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建设,提出建设本科生教学实验室相关工作要求。12月4日,深研院本科生教育方案通过中共哈尔滨工业大学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审批,并原则通过《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本科生教育发展与建设规划》,同意该规划方案中提出的学科专业设置方案、招生进度计划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和建设计划,原则同意该规划方案中包括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在内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建立一套具有哈工大特色、符合深圳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与国际接轨的创新型本科教育体系。

  共建深圳国际太空特色科技学院 3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白延强、副总设计师李莹辉到访哈工大深研院,并参加太空学院建设会议,希望在深圳市政府支持下,集中优势资源,共同建设太空科技特色学院。4月,深圳市政府、哈工大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共同签署《深圳市政府?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航天员科学训练中心合作创建深圳国际太空特色科技学院协议书》,协议依照深圳市政府组建特色学院要求、哈工大品牌标准和国家战略需求,由深圳市政府、哈工大、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共建太空科技特色学院。该学院面向太空科技重大需求、面向国际宇航学术前沿,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目标,借鉴和吸收国际一流大学办学规模和经验,构建以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并重的完整高等教育体系。

  哈工大深研院博士后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 3月8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召开博士后申报“2014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预审会”。该院共9名博士后申报2014年科学基金特别资助。4月2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布第55批博士后科学基金评选结果,该院6名博士后入选,分获一等、二等资助;6月27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布第七批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人员名单,该院5名博士后入选;9月4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布第56批博士后科学基金评选结果,该院8名博士后分获一等、二等资助。

  【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2014年,教育部批准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设立风景园林专业,加上原来的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商务英语、高尔夫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共7个专业,其中旅游管理专业为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11月,粤港教学评估专家组对该院学科建设情况评估为优秀等次。

  教师队伍 全年引进教职工12人,教职工总数累计82人,其中专任教师47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占55%,具有高级技术职务者47%,有海外学习经历的占62%。

  人才培养 全年招收本科生340人,其中港澳台学生46人。本科毕业245人,其中37人被北京大学、美国休斯顿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国内外名校录取为研究生,毕业生总体就业率100%。年内,在校生1381人,其中本科生1368人、硕士研究生13人,港澳台学生166人。该院学生在参加全国规模比赛中获多项大奖。其中,2011级袁森林等学生团队的“乡镇通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创业计划”获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主办的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王炳程等学生团队基于VR与GIS融合的游客体验服务设计,获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第九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旅游信息化创新科目类大赛特等奖;戚穗贤等学生团队的“益旅阳光大学生公益旅游创业项目”获第六届高等学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决赛一等奖;2013级景观规划专业的钟诗淇获全国“外研社杯”英语演讲大赛季军。

  科技研发 全年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包括在研和新立)26项,到账项目经费总额573.5万元。其中:纵向科研项目8项,到账经费51.40万元;横向项目10项,到账经费515.10万元(其中董观志教授团队承担的“乌鲁木齐南山旅游产业基地总体规划”项目经费430万元,为暨南大学人文社科类横向课题经费额度最大的项目);教改项目8项,到账7万元。全院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38篇;章牧教授主持的教改项目“以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为引导,构建旅游管理学科多元化与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

  职业与成人教育

  【职业和终身教育形成新品牌】2014年,深圳市获6项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学习型城市建设和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创新经验成为全国典型。“市民大讲堂”入选国家“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品牌”。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宝安职业技术学校正式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深圳第一家职业教育云计算专业委员会在深圳第一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开展全民素质提升计划试点,首批有2.3万名在职劳动者参与。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在深圳设立分院。

  【职业技能大赛成绩优异】2014年6月,深圳市中等职业学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职组)取得优异成绩,获一等奖12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21项,在全国名列前茅。11月,深圳市中职学校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中获一等奖2项,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取得新成果】2014年10月,深圳信息职业教育集团挂牌成立,成为深圳市首个由高校牵头组建的职业教育集团。全市已累计组建6个职业教育集团。

  【全民素质提升计划实施】2014年,深圳市启动全民素质提升计划试点,财政对在职劳动者接受技能教育进行补贴。截至年底,中职学校招生人数超过1.5万人,大专招生人数超过5000人,中、高级技工培训人数6000人。        (邱成瑜 胡 鹏)

  【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2014年,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以国家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驱动力,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连续4年获得单片机项目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为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该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扩展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合同就业”的范围和规模,通过“引企入校、企业驻校”等形式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中职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康佳通讯科技公司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手机一线技术人员,让学生不出校门即可体验真实生产过程,提高学生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与康佳共同编写专业教材,与长城计算机云计算事业部共建“云计算”实验室,工程师到校兼职,教师到企业实践,校企共同探索中职教育“云计算”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国内第一个为国家云计算发展培养输送中初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校企合作项目、是国内第一所开设云计算课程的中等职业学校、建立第一个设在中职学校的云计算实训室、编写第一本面向中职学生的云计算教材、长城公司是第一家与中职学校合作开展云教育的大型国有企业等五个“第一”。就业率连续5年100%。至年底,该校与5家企业合作开展“项目实训”“精品课程设”“专业教学标准制定”“网络教学平台开发”;引入5家大型企业作为学校“校企合作”重点对象,开展深度合作;开发顶岗实习基地13家,增设5家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签订协议的企业110家。除培养社会紧缺技能型人才外,该校还积极为选择高考继续升学学生提供支持,升学班毕业生历年参加高职类高考,录取率均超过95%,全校累计有32名学生通过在技能大赛获奖而获得免试入读高职院校。年内,该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引入国外先进教育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留学生由原来的50人增至225人。        (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2014年,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坚持以“教育成就幸福、技能振兴民族”为办学使命,以“立人、立业”为校训,以“培养幸福的平凡人”为教育目标,围绕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7+1项重点建设任务,经顶层设计做规划,有序推进保质量,改革创新有特色,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实现从“粗放型规模化扩张”向“精细化内涵式发展”的跨越。探索企业校区办学模式,追求合作共赢。该校与创维集团合作创办创维企业校区,由创维公司提供2000平方米办学厂区,学校出资近140万元购置教学设备设施、建设教室和教师办公室、购置图书,市财政为支持市级校外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资助50万元。在企业校区平台上,职业通识教育基地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人角色意识,为后续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形成打下坚实基础;企业员工学历提升基地将普通员工推上专业技术队伍行列,圆了许多打工仔的读书梦;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基地服务专业学生的技能提升,发挥市级校外公共实训基地功能,资源为全市中职学校共享;园区职工专题培训基地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增强企业的吸引力,解决创维公司员工流动性大的难题,四大基地充分发挥服务学校和企业的双向功能。实行“工学结合,融合渗透”培养模式,创造培养优质人才。该校积极推行“职业认知、职业体验、基础学习、专业实习、岗位训练、顶岗实习”六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按照融合渗透、工学多次交替,有效实现学校和企业两个环境培养人才。各专业在此基础上,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应用专业“三层融合,三双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会计专业“双境培养,理实交替;双证融通,岗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电子商务专业“四维平台、商学一体、能力渐升”人才培养模式集学校、企业、专业和行业协会四方力量为一体,搭建四维平台,形成“商学一体”,实现学生职业综合能力提升。年内,该校为社会输送优秀毕业1688人,其中升入省、市高职院校669人,毕业生“双证”获得率95%,一次性全部就业,对口就业率98%,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100%,办学水平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点赞,并将广东河源理工学校、新疆喀什职业高中确定为对口帮扶对象。改革教学模式,推行“三声”幸福课堂。该校广泛开展“建设幸福课堂,享受幸福教育”活动,探索“三声”幸福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以幸福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三声”幸福课堂即笑声、掌声、辩声。参与愉快有笑声,别人表现献掌声,思想碰撞起辩声。课堂学习气氛活跃,使学生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快乐学习洋溢笑声。打造“三双”师资队伍,支持教师专业发展。该校提出建设“双向”思维,“双重”资格,“双栖”能力“三双”师资队伍,围绕“三双”师资队伍建设目标,采用培训、实践两结合,以培训促提升,以实践促夯实。创新开展各类师资培训工作。利用每周五的业务学习时间,面向全校教师进行专题培训,每学期平均4000人次;引入职业指导师和心理咨询师培训,70%的教师具有职业指导师和心理咨询师资质;全年将培训和资源建设结合,开展三期约110多人的微课制作与应用培训,有效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制作400多节优秀微课资源。扎实推进教师企业实践。教师参加各类国家级别教学竞赛获奖累计24项,参加开发国家共建共享计划课程10门。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提升技术效率。该校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办学现代化的保障条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设智慧校园,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教室多媒体设备配备齐全,信息化教学应用达到100%,投入使用的各种信息化管理系统替代传统管理方式。协同办公平台集成基础数据库与管理、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即时通信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总务后勤管理系统等,解决学生、总务、办公等方面管理工作,实现办公无纸化;鹏达教务管理平台集学生成绩管理、教师授课安排、教学督察等功能于一体,实现学校教务管理信息化;数字化学习平台集成精品课程建设、网络教学平台、专业教学资源库、共享型教学资源库与试题库等,支持各类信息化教学活动;顶岗实习管理平台集成校企合作信息管理、企业招聘、实习管理、实习评价等功能,使复杂管理工作简单化。        (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有生物技术及应用、生物技术及应用(城市园林方向)、生物技术及应用(生物制品检疫检测)、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方向)、室内环境设计、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单片机应用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方向)、工商企业管理(银行业务管理方向)、会计、商务英语、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方向)、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方向)、物业管理、艺术设计(油画方向)等专业及方向。全年圆满完成2014年招生录取工作,录取新生2500余人。12月3日,该校举办毕业生首场校园招聘会,邀请联通公司深圳分公司、国美电器公司、市万味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迪卡侬体育用品公司(深圳)分公司、家家顺控股集团、市华展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深圳必维华法商品检定有限公司等50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的岗位涉及电子商务、商务英语、会计、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人力资源、室内设计技术、广告设计、艺术设计、计算机、通信工程、应用电子技术、物业管理等1100多个。此次招聘会收到毕业生个人简历507份,有227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并有部分学生与企业签订课余时间兼职协议。年内,该校2014级毕业生700多人基本完成就业安排。        (新安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人力资讯TOP500 网站地图 临时工招聘信息兼职招聘信息

劳务派遣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深圳临时工派遣中介 2
  1. 周幼集团召开第三届第八次教代会
  2. 取得新突破迈向新征程
  3. 高新区综合执法局开展违法建设整治行动
  4.  南京市浦口区统计局2020年度部门预算公开
  5. 祝塘镇祝塘镇深入开展拖拉机安全生产治理专项整治行动
  6.  宁(溧)拟征〔2021〕35号
  7.  高淳区图书馆开展动巧手知传统之古船技艺主题少儿活动
  8.  高淳区社保中心多策并举改进行风作风
  9.  溧水区市场监管局开展计量宣传活动
  10.  关于做好渔业安全生产的通知
  11.  2020年度高淳区市级智慧农业农业物联网项目立项公示
  12.  高淳区一季度长江经济带入河排污口单位及南京市重点排污单位水质监测情况公示
  13.  溧水区医疗机构许可事项公示(20201020—1210)
  14.  浦口区政府常务会议纪要
  15.  拟设置医疗机构基本信息公示书
  16. 我局召开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专题宣讲报告会
  17. 中国农工民主党江阴市第六次党员大会召开
  18.  区交通局对治超工作进行再部署
  19.  高淳区市场监管局开展春风行动
  20.  我区财政收入顺利实现双过半
  21.  江北设计小镇顺利通过2018年度市级特色小镇考核
  22.  南京市浦口区夜间施工核准情况报表2019年11月25日
  23. 高新区综合执法局开展违法建设整治行动
  24.  2021年老年居民春节一次性养老补贴发放完成
  25.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3-05-15 02:19:11
  26.  宁(溧)拟征〔2021〕36号
  27.  2019年8月高淳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公示(管网末梢水)
  28.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的通知
  29.  溧水区图书馆延长开馆时间通知
  30.  浦口区铃兰路以北地块2规划设计方案批前公示
  31.  高淳区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招商引资及营商环境审前公告
  32.  后续照管融合发展高淳模式受市禁毒委肯定和推广
  33.  社会组织查处信息(2019年10月)
  34. 黄泥闸泵站螃蟹节前完工
  35.  关于批准南京丰泰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南京海利达劳务有限责任公司2家单位申请劳务派遣经营许可延续的公示
  36.  南京市2020年度殡葬改革工作总结暨政务信息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溧召开
  37. 我市水权交易活跃3个月3笔
  38.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宁(溧水)征安补公告〔2020〕10号
  39.  中共南京市浦口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2020年部门预算
  40.  单位银行结算账户行政许可公示(20210406—20210409)
  41. 冬训第一课开讲啦
  42.  我区13个技术创新项目入选江苏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导向计划(2020年)
  43. 高新区创业园参加PNP移动出行跨境创新峰会
  44.  南京市浦口区文化和旅游局部门预决算信息公开管理办法(试行)
  45. 关于2022年江阴市公开招聘教师资格复审时间延后的通知
  46.  宁(溧)拟征〔2021〕37号
  47.  2019年11月21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公告
  48.  南京市溧水区食品生产销售餐饮企业检查记录信息公示(2021年第8期)
  49.  浦口区2019年112月主要经济指标
  50.  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51.  2021年溧水区春风行动岗位信息汇总表(1月上旬)
  52.  度假区开展打通生命通道集中攻坚行动
  53.  关于成立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小组的通知
  54. 南闸街道街道党工委召开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会议
  55.  南京溧水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公司招聘简章
  56.  漆桥司法所三个一助力夏季征兵工作
  57.  区交通局全力推进2020年民生实事项目
  58.  溧水区区管干部任职前公示
  59.  区水务局扎实做好台风灾后修复工作
  60.  区社保中心出三招统筹推进部分退役士兵社会保险接续工作
  61.  关于星甸街道娄子七号地块集中居住区消防检测服务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62.  关于高淳区2019年省以上农业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公示
  63.  关于印发固城街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64.  浦口区2018年度小型水库库区扶持项目永宁街道大堰水库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65.  关于批准南京陆洋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申请劳务派遣经营许可的公示
  66. 省领导来澄实地调研
  67.  关于组织申报高淳区2019年企业高层次和急需人才引进与培养补贴的通知
  68.  高淳区审计局积极践行爱国卫生月活动
  69.  关于2020年度农业农村人才购房补贴情况的公示
  70. 无锡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启用
  71. 2021年江阴政府采购大事记
  72.  区领导赴重点工业企业开展调研工作
  73.  阳江司法所四举措严把社区矫正审前评估
  74. 周庄镇江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周庄分局联合公安交警镇综合执法局针对叉车开展联合检查
  75.  区房产局四减四提促进人才无忧购房
  76.  高淳将于11月份启用7处超限超载不停车检测系统
  77.  关注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关于16批次不符合规定化妆品的通告
  78.  溧水区食品抽检信息公示(2021年第16期)
  79. 聚力创新驱动持续锻造现代化的硬核支撑
  80. 高新区两地块环境整治开始动工
  81.  关于成立南京市高淳区漆桥街道税源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
  82.  关于扩大小规模纳税人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试点范围等事项的公告
  83.  关于印发溧水区老旧柴油车淘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解读
  84. 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召开工作例会
  85. 顾山镇顾山镇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例会
  86.  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举行预备会议
  87.  关于调整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名单的通知
  88.  高淳区人防办参加市人防专业队干部骨干集训
  89. 江阴恢复新冠病毒疫苗首剂接种工作
  90. 南闸街道南闸街道召开生态环境警示会暨全市污染防治攻坚大会精神学习贯彻会议
  91.  我区召开重点地块规划发展交流座谈会
  92.  南京市溧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批准南京铭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申请劳务派遣经营许可的公示
  93.  关于成立内部审计小组的通知
  94. 标题和内容已经清空2023-06-21 22:41:00
  95.  我区下达2021年度市级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专项资金1053万元
  96.  高马赛出口碑获得好评
  97.  市体育局检查高淳体育系统安全生产工作
  98. 2021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开始调整
  99. 肩负新使命以奋斗的姿态奔赴新征程
  100.  区社保中心三举措保障区属财政全额供款单位职业年金做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