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动能对就业贡献大
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 在2016年全部增加的就业中,新动能的贡献达到70%左右。
近几年,我国通过简政放权和商事制度改革, 进一步激发了百姓投资创业的热情, 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新动力。市场主体保持较快增长势头,社会投资创业热情持续不减。 今年一季度, 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359.8万户, 同比增长19.5%, 平均每天新登记4万户。 截至2016年底, 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数有3.1亿人。 经济增速放缓但就业平稳,主要归因于新生市场主体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中国经济蕴含丰富的新动能
李克强***多次强调,新动能对传统动能的改造提升很有意义。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大量去产能行业富余员工需要安置, 而新动能发展起来就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这也使我们可以较大力度去推动去产能。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加快, 新的增长动能正在积聚, 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全面深化改革有效释放了市场主体活力。本届政府简政放权、 放管结合、 优化服务 “三管齐下”, 进一步激活了市场主体的活力。二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效激发了社会的创造活力。 在 “互联网+” 这个层面下, 我国又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种孵化器、创新基地发展非常快。 在“双创” 之下, 还有一个支撑平台, 就是 “四众”, 即众创、众包、 众筹、 众扶,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三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正在孕育成为新的经济动能。四是对外开放有效拓展了经济发展空间。这些新动能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
“双创” 是经济转型最大的新动能
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曾表示, “双创”是经济转型最大的新动能,是中国版供给经济学的成功实践。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对冲经济下行产生的就业风险;通过创新实现提质增效,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 “一方面,创业对于保障就业是 ‘快变量’, 大量新增市场主体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应对当前失业风险的重要举措。从世界范围看,为了应对失业危机,美国提出了创业美国, 英国鼓励大众创新, 日本也提出要鼓励创业。 另一方面, 通过万众创新, 创造新需求, 实现新供给, 培养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传统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永伟认为, 在“双创” 局面下, 就业结构发生了大变化。 他说: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一些传统产业要去产能、去库存,从而减少就业岗位的情况下,新增就业更多地要依靠中小微企业,依靠发展服务业。”
“从产业对就业的贡献看, 一些重资本型产业如钢铁、化工等, 投资量大, 但工厂自动化、 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吸纳的劳动力非常有限,一个千亿元投资的钢厂其就业人数不超过2000人, 平均5000万元创造不到一个就业岗位。 如果说创造经济增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就业, ‘双创’虽然短期内不能成为支持增长的支柱性力量,但对就业的贡献确实更大。假设一下,如果1000亿元投向 ‘双创’, 其就业人数会是一个钢厂的几千倍、上万倍。”张永伟说。
优化“双创”政策环境 催化中小微企业发展新动能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主要载体是中小企业。 因此,促进 “双创”, 优化 “双创” 政策环境, 说到底, 就是促进和优化中小企业顺利设立、 健康生存、 更好发展的政策环境,催化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新动能。
中国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迎秋认为, 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 要以中小企业设立为入口, 优化 “双创” 政策环境。 “设立中小企业, 是大众创业的首要起点。 广大人民群众创业活动的直接结果是产生分散在各个领域的大批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 其初始形态可能采取的是个体工商户形式, 但个体工商户的进一步发展便是设立个人或合伙企业与公司。 因此, 优化 ‘双创’ 政策环境,首先是优化中小企业设立的政策环境。 当前, 优化中小企业设立的政策环境, 重点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 降低注册登记门槛等。”
刘迎秋表示,要以中小企业生存环境优化为抓手, 优化“双创” 政策环境。 “包括优化中小企业信贷和融资政策环境,优化中小企业生产加工和物流配送及其市场营销政策环境,优化中小企业技术更新贷款财政贴息和企业创新风险补偿政策, 优化引导中小企业兼并重组、 股份合作并由此做大、做强的产业支持政策环境,等等。”
刘迎秋表示,还要以中小企业更好更大发展为标准, 优化 “双创”政策环境。 “我国中小企业不仅生存环境迫切需要改善,发展环境同样迫切需要改善。要进一步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完善各项政策,包括切实 ‘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真正做到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享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给予企业的各种优惠,等等。推动和促进中小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是 ‘双创’得以持续, 中国经济能够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础。”